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例6篇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1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70

临床路径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骨折患者病种复杂, 病情变化快, 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护理, 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上述研究背景下, 拟收集本院诊断为骨折患者,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月本院诊断为骨折患者, 骨折类型为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胸肋骨骨折、盆骨骨折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54.6±15.4)岁, 男18例, 女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5.7±14.2)岁, 男15例, 女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护理路径 有护士长负责, 选取科室5名高年制护士及5名实习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参与成员, 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组成[2]。以入院时间为纵轴, 制定以下护理路径。

1. 2. 1 入院时 ①患者入院后, 接诊护士首先询问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 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②介绍环境:护士站、医生站、开水间、公共卫生间、安全通道、公共休息区。③陪护及陪护床管理制度。④安全管理:贵重物品的保管、防跌倒、防烫伤、防坠床。⑤作息时间及订餐方法。⑥护士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诊疗安排, 签署知情同意书。⑦饮食指导:不可暴饮暴食, 避免刺激性饮食, 戒烟酒、浓茶、咖啡。⑧设备的使用:床头灯、地灯、呼叫器、床档、床摇手、床头柜、陪伴床、窗户等。⑨探视及休息时间。⑩康复宣教, 入院护理评估, 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查看既往辅助检查结果。

1. 2. 2 手术前 ①讲解各项相关检查的时间、地点、目的、注意事项及疾病知识。②心理护理:消除恐惧, 稳定情绪。③饮食指导。④活动与休息。⑤药物指导。⑥术前准备:a.肠道准备;b.药物准备;c.皮肤准备;d.讲解各种管道的目的意义。

1. 2. 3 手术后 ①手术完毕及时把成功的信息传达给患者[2]。在患者进行输液、护理、伤口换药时, 病房内播放音乐, 以减轻患者护理时的疼痛, 消除紧张情绪。②疼痛管理。对于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 可以给予镇痛剂。③饮食指导, 首先给予流质, 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正常饮食。④伤口及管道的护理, 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液安放位置。在患者有自主排尿时, 及时拔出尿管, 避免尿路感染。⑤心理指导:术后护士要及时、全面、确切地掌握患者心理波动情况, 如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护士要服务于患者开口前,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如心理安慰、口头疏导、行为动作等方式安抚患者紧张情绪, 避免血压波动。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⑥活动量指导:绝对卧床、可床边活动。

1. 2. 4 出院时 ①药物指导:遵医嘱用药, 详细交待用药方法、注意事项, 不可自行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②饮食指导:食用清淡低脂饮食, 易消化饮食, 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③指导患者回家后以积极心态适应生活, 自理个人生活。④随访时间:给予患者医生电话, 告知患者随访时间。

1. 3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2.6±6.8)d、(27.9±7.4)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2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疼痛控制护理; 术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71-03

近年来,创伤性骨折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四肢骨折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也给患者精神带来较为严重的创伤[1]。目前对于较为严重创伤性骨折通常使用手术手段进行治疗,而由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多引起的疼痛是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这使患者产生痛苦、焦虑等负面情绪,还会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造成呼吸、咳嗽及功能锻炼的延迟,并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2]。因此,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疼痛控制对促使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治疗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治疗并经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创伤性骨折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及患者意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国家医学会制定的骨折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获得知情同意权,术后意识清晰,可进行正常的沟通,并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其他系统疾病史或有药物过敏史者。其中骨折发生在单侧肱骨20例,单侧前臂18例,单侧股骨17例,单侧胫腓骨13例,双侧前臂12例,双侧胫腓骨10例,股骨合并胫腓骨10例。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8~82岁,平均(45.8±4.3)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9~81岁,平均(46.3±3.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常规检查,如X线、彩超等,均接受相同的术前药物和护理。术后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行疼痛控制护理,疼痛控制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骨折医师、麻醉师及专科责任护理人员的治疗团队。术后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术前既定计划,开展护理工作。但在全面护理之前,要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说明,并深入沟通,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使之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更好配合临床治疗以及护理。(2)在饮食方面给予护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粗纤维等食物。同时多食用如芝麻、核桃、香蕉等可促使肠胃蠕动的食物以及有活血化瘀的食物,防止发生便秘,加快淤血的散去。(3)时刻观察患者的肿胀及镇痛情况并给予护理,适当辅助患者翻身,给予伤口冰袋冷敷,预防髋肿胀及局部出血。叮嘱患者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肢体的麻木。同时给予患肢适当的按摩,以便减轻患者的疼痛感。(4)协助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取仰卧,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放松练习如闭眼几分钟,患者适当活动锻炼,拳头逐渐握紧,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感,调理气息,改善疼痛。(5)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告诉患者术后疼痛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及疼痛发生的原因及如何减轻疼痛,适当可以播放一些放松性音乐,以调节患者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用典型成功的案例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让其深刻认识疼痛干预的必要性及优点,并告诉家属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增强患者的配合度。(6)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定时了解患者的疼痛及康复训练情况,结合术前护理计划,判断是否符合计划内容,是否需要调整护理内容。同时定期进行质量研究会议,分析出现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及伤口肿胀情况、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VAS疼痛评分标准:没感觉为0分;不痛为1~3分;4~6分为轻微疼痛;7~10分为中度疼痛,睡眠不佳;>10分为强烈疼痛,食欲不振,疼痛难忍。肿胀程度值评定:肿胀不明显为0 cm;轻度肿胀为≤1 cm;中度肿胀为1~3 cm;重度肿胀为≥3 cm。Harrie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其中运动5分,畸形4分,功能47分,疼痛44分。分数越高,恢复越好。护理满意度标准:以自制调查表调查,包括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治疗性护理,满分40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胀及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疼痛控制护理后的肿胀及疼痛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前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骨折发生率急剧上升。目前在临床上对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类,前者治疗创伤性骨折后,疼痛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患者最难以忍受的症状,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则有90%以上会发生疼痛,而且术后须配以功能锻炼才能促进患者的恢复[5]。在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疼痛、肢体功能障碍会一直对患者产生影响,尤其是疼痛会对患者的整体功能或局部功能的恢复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致使患者缺乏耐受性而未坚持进行锻炼[6]。因此,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对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医院的医疗护理人员对疼痛控制的知识相对较为缺乏,在治疗观念方面较为落后陈旧,疼痛评估不专业,这就使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过程中的疼痛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7]。所以进一步加深对疼痛的认识、明确疼痛评估方法、增强并完善疼痛护理技能、规范疼痛治疗原则,在控制疼痛过程中尤为关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忍受疼痛能力的普遍下降,疼痛控制护理这一概念逐渐清晰,要求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需求和给予心理指导,并更新疼痛治疗理念,多模式镇痛给药方法[8]。本研究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了最新的疼痛护理观念进行术后康复护理,评估了患者护理前后的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前后的肿胀值分别为(3.91±1.31)cm和(0.59±0.25)cm,疼痛评分分别为(7.51±2.66)分和(1.39±0.36)分,肿胀值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认为,通过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技术性的镇痛、理疗等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促进新陈代谢、加快骨折伤口的愈合速度[10]。同时,在评估创伤性骨折康复效果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指标,也是衡量康复情况最为直接的标准之一[11]。本文中使用疼痛护理,始终坚持以患者文本的原则,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气氛,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镇痛护理及功能锻炼等,并改善其心理状态,旨在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并促进骨折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分别为(69.05±9.12)分和(38.43±1.8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秀贤,蔡焕荣,李兵,等.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6(6):1072-1073.

[2]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6):237-238.

[3]陈丽华.疼痛干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6(13):2025-2027.

[4]王红先.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45(8):166.

[5]朱月莉.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29-30.

[6]陈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3(15):126-128.

[7]董晶,刘冬华.综合医院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8(6):59-61.

[8]任祖英,柴梅,陈冬梅,等.门诊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措施及影响[A].2014第十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C].上海,2014:393.

[9]桑田,王欢,王桂华,等.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5(11):135-136.

[10]欧敏芳.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3,56(3):236-238.

[11]胡明慧.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32(9):1613-1616.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1-0085-03

Influence of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covery in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fter discharge

CAI Wei1 WANG Linghua2 LIN Juxian1 XU Qiang2 ZHU Rangteng2 GUAN Minchang2

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Huangy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20,China;2.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aizhou Enze Medical Center Luqiao Hospital, Taizhou 318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covery in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fter discharge.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Huangy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4, thirty-one patients before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irty-one patients after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return visit and telephone follow-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 then the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was compared when and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when released from the hospital, the score was(6.36±1.31)and (6.45±1.26) in control group and in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0.28,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on the fourth week after discharged, the score was(5.34±1.28)and(4.24±1.41)in control group and in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3.22, P0.05). while the SAS and SDS on the fourth week after discharged, the score was(39.14±6.17)and(39.31±6.42)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score was(35.27±5.19)and(36.26±5.31)in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2.03-2.67, P

[Key words]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Quality of life; Mental state

延续护理服务是面向有医疗性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1]。由于胸腰椎骨折患者需卧床时间长、恢复慢,易发生压疮、便秘等并发症[2],甚至出现消极情绪[3],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4]。延续护理服务可以跟踪患者出院后病情的变化,通过心理和行为指导,提供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措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12年2月~2014年2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骨科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骨科病房胸椎或腰椎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35 例,女 27例;年龄20~50岁,平均(38.48±8.57)岁,住院时间20~40 d;将未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3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3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出院后予传统复诊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予延续护理干预。两组的年龄、性别、部位、住院时间等均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性别、部位、年龄、住院时间比较

1.2 排除标准

①治疗前有心理疾病者;②胸腰椎联合骨折或畸形者;③治疗前无生活自理能力者;④资料不全者。

1.3 延续护理干预

1.3.1 成立延续护理小组 2013年2月由研究者和专家讨论后,提出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2年以上脊柱外科责任护士的工作经历;②脊柱外科专科护士;③良好的沟通、协调及表达能力;④脊柱外科工作中带教老师或骨干护士。根据以上条件随机选出8名护士,由研究者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重点突出胸腰椎骨折延续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家庭访视的规范和方法以及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要求。培训结束后,由研究者对护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与模拟病例考核。研究者和专科责任护士主要负责胸腰椎骨折患者出院和家访时的评估。胸腰椎骨折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共同负责胸腰椎骨折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并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出院后的饮食、用药、心理卫生、康复锻炼、复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依从性等通过定时随访进行监督,保证胸腰椎骨折延续护理的顺利进行。

1.3.2制订延续护理计划 ①出院前评估:出院前3 d由研究者和专科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主要包括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等;②建立患者的信息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文化程度和爱好、胸腰椎骨折及手术情况、饮食和睡眠状况、精神和心理状况及需重点观察指导的护理问题等,并约定最有效的沟通方式;③出院前健康教育: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出院当天制定出院后护理计划,包括康复锻炼、饮食、服药、复诊等内容;④制订延续护理计划: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每周五下午采取一对一延续护理;⑤收集患者资料:出院后第4周由研究者和专科责任护士进行家庭访视,并填写相应的量表。

1.3.3 延续护理实施 ①护理支持:延续护理小组成员继续给予局部护理,并进行饮食、睡眠、体位等方面指导,多进食优质蛋白食物,宜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及易消化食物,禁食烟酒及辛辣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 mL避免脱水造成大便干结[5];保持床铺柔软平整、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鼓励患者咳嗽,以利于增加肺活量,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②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作抬腿、抬臀、五点支撑等,并过渡到在腰围的支持下离床活动,保持脊椎过伸位,避免弯腰动作,行走时双手撑腰[6];③心理支持:胸腰椎骨折患者常存在消极情绪,影响疾病康复。延续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患者思想动态,针对患者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社会地位等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增强其对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发泄不愉快情绪或培养多种兴趣,以缓解负性心理[7];④家庭社会支持:向家属介绍家庭支持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正性作用,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1.3.4 家庭访视 研究者和专科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第4周进行家庭访视,填写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记录单。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如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进行评估[8];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估[9]: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4个方面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出院时SAS和SD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4~0.88,P>0.05);两组出院第4周SAS和SDS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03~2.67,P0.05);出院4周后QOL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3.22,P

表2 两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出院时和出院第4周心理状态和

生活质量比较(x±s,n=31)

3讨论

3.1延伸护理干预的意义

延续护理是具有高级实践经验的护士对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或稳定过程中提供家庭随访服务及详尽的出院后实施计划。吉云兰等[10]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生理机能和心理社会机能。近年来,延续护理干预逐渐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但有关延续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传统的护理模式特别强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综合干预,出院后患者只能通过门诊复诊来获取相关的疾病知识和康复信息,随着时间的延续,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下降[11]。

张素超[12]研究表明,延伸护理服务可使患者经常接受到来自医院的健康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达到对疾病的控制。本研究显示,延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t=3.22,P

3.2延伸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由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多为年轻患者,为家庭顶梁柱,如果需平卧时间较长,不能继续工作和正常生活,严重者可造成全瘫、截瘫等严重不良后果,多数患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意义上的护理模式往往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场地、时间和人员的各种限制而导致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远期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对需要长期康复训练的功能障碍患者出院后会出现护理断层,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和功能恢复。延伸护理模式是基于人文关怀理论之上,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延伸护理小组成员定期与患者接触,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感觉、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4

【关键词】优质护理;骨折;愈合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02-02

在医疗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患者于医院对于护理的质量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优质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本研究针对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对骨折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进行了探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设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在14~70岁间,平均年龄(35±3.4)岁,病程7d~41d,平均(28±2.3)d。患者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7例,肋骨骨折5例,手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患者4例,其他骨折3例,其中稳定骨折22例,不稳定骨折18例;护理组患者中有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13~71岁间,平均年龄(36±4.2)岁,病程6d~40d,平均(27±2.7)d。患者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8例,肋骨骨折4例,手骨骨折4例,桡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患者4例,其他骨折2例,其中稳定骨折23例,不稳定骨折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骨折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患者日常饮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基础护理,并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患者作为中心,主动地给予患者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要追求人性化,护理人员要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使用礼貌用语,使患者感到优质的护理感受。骨折患者往往容易发生易紧张、抑郁、忧虑等消极情绪,影响骨折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开导以及安慰,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提高其战胜病痛的信心。另外,还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并注意督促其进行康复锻炼,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出院[2]。

1.3评价指标

骨折愈合情况评价指标:痊愈:患者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恢复,X光片显示骨骼愈合状况良好。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功能有所恢复,X光片显示骨骼愈合状况一般。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功能没有恢复,X光片显示骨骼愈合不佳。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指标: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法对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分,100分为完全正常,99~91分为优秀,90~75分为良好,50~74分为尚可,50分以下为差。

1.4数据处理

研究所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经过21d治疗后,护理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表1),治疗30d以后,护理组关节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P

3讨论

骨折患者护理方式的选择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痊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对于骨折患者的愈合以及功能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优质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特点,采取适合患者和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3]。在优质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积极地对患者治疗做出协助,并及时地对患者骨折后出现的肿胀与疼痛进行发现,并及时地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另外,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更好地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调整,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加速骨骼愈合的速度。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愈合一般不是主要问题,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是康复的难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在患者出院后要告知其锻炼方法,加快骨折部位功能的恢复。

总之,通过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此外,对患者功能锻炼进行辅助护理,并通过合理的锻炼方式纠正骨折的残余异位,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患肢的功能恢复,使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丽梅,杨元娇,黄春仪.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12):2307-2308.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5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性化护理;康复

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骨质脆而疏松,易发生骨折[1]。且老年患者多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近年来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康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干预组4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2.3±3.2岁。合并疾病:高血压40例,糖尿病35例,呼吸系统疾病32例,冠心病24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1.2±3.4岁。合并疾病:高血压41例,糖尿病33例,呼吸系统疾病30例,冠心病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牵引护理,保持牵引装置正确、有效。同时,积极预防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每天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并利用牵引床的吊环做扩胸运动,使痰液及时咯出[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做股四头肌舒缩训练及踝关节屈、背伸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功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积极和老年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诊疗的相关知识,多给予其关心和鼓励,消除其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孤独和抑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定期深入病房,详细询问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由专人负责每日打扫病房,保持病房的整洁,开窗通风,为病房创造良好的环境。夜间进行诊疗操作以及开门和关门时动作要轻,以免打扰到患者的休息。

1.3 康复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2个月后,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运动功能恢复良好视为康复效果优;骨折有所愈合,未出现或出现1种并发症,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视为康复效果良;骨折未愈合,出现2种及以上并发症,运动功能为有所改善者视为康复效果差。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如表1所示,经人性化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康复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n(%)]

组别 优 良 差 优良率(%)

干预组(42例) 37(88.1) 3(7.1) 2(4.8) 95.2*

对照组(42例) 30(71.4) 4(9.5) 8(19.0) 81.0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 论

医院积极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建立和服务措施的落实来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目前,人性化护理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其中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意义重大。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保守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但需长期卧床,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手术治疗对于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对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治疗后的康复,康复优良率为95.2%。

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使老年患者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自觉地做好主动锻炼和配合辅助功能锻炼,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缩短了住院天数[4]。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葛培佳,胡静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护理[J].上海护理,2008,8(3):52-53.

[2] 邝丽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94-95.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6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肘关节功能;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082-03

Impa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in elbow fracture

XIE Liy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yang City in Hu′nan Province, Yiyang413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in elbow fracture. Methods: 260 cases of elbow fractur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n=150) and control group (n=110).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therapy and nursing, while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sults: The elbow scores of the pain, movement range and activity ability were markedly higher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lbow ROM was considerably improved, demonstr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Elbow fracture; Elbow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肘关节骨折是影响肢体关节功能的常见损伤。与上肢其他关节相比,肘关节因其解剖特性,创伤后更易发生功能障碍[1]。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患者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的能力。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2],对恢复肘关节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防止肘关节骨折后并发功能障碍,作者对15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26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康复组:为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行康复护理的肘关节骨折患者150例,其中,男103例,女47例,年龄10~79(39.8±11.6)岁;骨折类型:肱骨远端骨折107例,鹰嘴骨折30例,冠突骨折9例,桡骨小头骨折4例。对照组:为我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收治但未行康复护理的肘关节骨折患者110例。其中,男69例,女41例,年龄12~75(41.2±13.3)岁;骨折类型:肱骨远端骨折72例,尺骨鹰嘴骨折33例,尺骨冠突骨折8例,桡骨小头骨折3例。手术患者均于受伤后6 h~2周内手术。两组在年龄、性别、麻醉方式、治疗方法、骨折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

1.2.1心理康复

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长期制动的不良后果,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充分评估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取得理解和支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1.2.2个体化功能锻炼

根据运动疗法安全评定表[3],按骨折稳定性、固定可靠性和软组织完整性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按评分大小实施个性化的功能锻炼。

1.2.2.1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术后1~3 d即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3~6 d开始肘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训练,活动幅度由无痛可动范围开始,酌情增加。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7~10 d对患者实施肘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3次/组/d。活动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2~4周,继续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CPM机训练。患者疼痛可耐受时可行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15次/组,3组/d;术后4~8周患者在继续以上练习基础上进行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关节活动(RO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

1.2.2.2评分介于4~7分的患者 术后1~3 d患者即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制动解除后开始肘关节被动关节活动练习,由管床护士指导患者实施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 3次/组/d,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5~8周,继续以上训练,并进行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关节活动及ADL训练。

1.2.2.3评分小于4分的患者术后1~3 d患者即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制动解除后开始肘关节被动关节活动练习,由管床护士指导患者实施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 3次/组/d,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6~8周继续以上训练,并进行渐进性抗阻力练习;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ROM及ADL训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评估方法

于术后3个月按Mayo评分标准[4]对两组患者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并进行ROM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术后3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康复组的疼痛、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等肘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3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ROM比较

术后3个月,康复组在肘关节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等肘关节ROM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ROM比较(x±s,°)

3 讨论

康复护理是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功能恢复的护理活动,康复方案的制订越早越好,最佳康复训练的时机原则上应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与治疗同时并进。石荣光等[5]调查发现,85.8%的创伤骨折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忧虑、抑郁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各种负性情绪和生活应激事件[6],使其建立起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伤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可预防患者的功能障碍,促进其功能恢复,继而达到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肘关节是协调肩关节、前臂和腕关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复合关节。肘关节骨折及其软组织创伤后,骨骼的解剖形态出现异常,关节软骨受损,关节内出现粘连,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受损后瘢痕形成,患者易发生关节挛缩,造成关节僵直。骨科护士应早期介入患者的功能锻炼,承担起照顾者、健康宣传者、督促康复的治疗执行者、患者和家属的咨询者等任务,避免患者肘关节功能出现障碍,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7]。运动康复训练是一种利用力学因素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的肌肉运动锻炼。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软骨细胞促进胶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和血管翳的形成,促进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律地排列,促进关节骨折的愈合,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关节功能。术后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功能训练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液和淋巴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而且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生物电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萎缩。早期肘关节ROM运动能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循环,防止或减轻关节内的粘连,而早期CPM治疗可促进滑膜分泌和吸收,改善关节营养代谢,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促进周围组织的修复。卞荣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2个月后,CPM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CPM能显著提高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陈丽文等[9]研究证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骨折康复训练的实施疗效取决于骨折的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和软组织的完整性三个方面。考虑到肘关节骨折康复训练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采用运动疗法安全评定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评估,并针对不同评分的患者进行了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功能训练、ROM运动和CPM治疗在内的个体化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康复组术后3个月的疼痛、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等肘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肘关节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等肘关节ROM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合理的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锐,李姝.综合康复疗法预防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22.

[2]陈建珍,李艺芳,王琼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6):133-135.

[3]戴闽.实用骨科治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46.

[4]Modabber MR, Jupiter JB. Reconstruction for post-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elbow joint[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5,77(9):1431-1446.

[5]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心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6,21(1):21-23.

[6]葛向煜,王君俏,刘邦忠,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6):550-553.

[7]李娟,徐燕.上海市部分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杂志,2008,25(3):3-6.

[8]卞荣,万里,王国新.CPM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09,24(1):39.

[9]陈丽文,吴欲晓,郎史文,等.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9):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