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例6篇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文1

1引言

从19世纪末开始,并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掀起新的浪潮,在百余年的时间里,世界先后经历了六次并购浪潮。1998年12月1日,四通利方公司并购海外最大的华人互联网站企业华渊资讯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可算是我国互联网行业并购的开端。21世纪以来,互联网企业并购的案例持续不断,并购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快速扩大资本、抢占市场、控制资源、跨越行业壁垒,实现企业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929起,较2013年的1232起增长566%。其中,国内并购案例1737起,涉及交易金额813.21亿美元;海外并购发生152起,涉及金额324.19亿美元。从行业领域来看,2014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共完成并购案例125起,同比上升184.1%,占全年度并购案例总数的79%;涉及并购金额8648亿美元,比2013年的2751亿美元激增214.4%。在近几年众多的互联网并购案例中,百度对91无线的单笔收购金额为185亿美元,创下国内互联网企业并购单笔最高金额。阿里巴巴在赴美IPO之际投资优酷、高德地图、银泰等,为成就史上最大IPO打下坚实基础。腾讯则入股京东商城、大众点评、58同城等,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经过了十几年的积累之后,巨头已经形成,重量级并购投资已进入密集爆发期。然而,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活动中存在着盲目并购,估值不准确,并购战略混乱以及客户数据整合不力等风险。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是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的并购动因、阶段和绩效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他们采取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普里切特和鲁宾逊(1997)将并购过程分为设计、评估、展开、管理和收尾五个阶段。崔冰(2005)做了包括并购动机在内的一些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余燕妮(2012)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测度,认为企业的成长性对企业并购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在互联网并购方面,韩世坤(2001)提出了互联网并购的概念,指出互联网并购是IT产业内一体化的过程。王敏(2007)将互联网公司的海外并购策略分为了几大类,包括文化整合策略、市场整合策略和技术整合策略等。阮飞(2011)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效应,提出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策略。在并购风险方面,CArthur Williams(2000)提出了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是风险避让,二是通过保险公司将一部分风险转移。陈金波(2006)提出了并购每个阶段中出现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信息风险、法律风险等。李琼霞(2011)基于风险防范理论,对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及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对于并购风险的研究主要是参照于传统行业企业的并购,这些理论研究大多偏重于传统意义上的分析。然而,并购浪潮已经从传统行业逐步蔓延到伴随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互联网行业,对于近几年急速涌现的互联网并购浪潮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在互联网企业并购独有的特点方面还缺少有效的实践研究。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出现的新一轮并购浪潮和可能出现的并购风险,现有的企业并购理论难以进行合理的解释。

基于此,本文在当前由互联网行业引发的并购浪潮背景下,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企业并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划分,将互联网企业并购的风险分为了政治风险、财务估值风险、客户数据整合风险等,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实行双向并购,建立风险评估系统等风险控制措施。

2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并购现状分析

2.1互联网企业并购行为的变迁历程

互联网企业的并购与该行业的兴衰密切相关,而互联网行业的兴衰是依赖于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环境的。随着我国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并购的涌现,互联网企业并购也开始发端、发展和扩大,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1开端阶段

1998年11月,美国在线以将近50亿美元收购网景公司,标志着世界互联网行业并购浪潮的开始。并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手段,在互联网产业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同年12月,伴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基本结束,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的四通利方公司在此时并购华渊资讯成立新浪网,成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2.1.2迅速发展阶段

2000―2002年,受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危机的影响,世界互联网行业进入萧条阶段,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也随之跌入低谷。我国很多小型互联网公司在这一阶段濒临破产,从而大量出售,互联网行业的并购案频频发生。中国第一家免费邮局163.net甚至在一年内被两次转手,先由新飞公司以5000万从飞华公司手中并入,随即又被tomcom通过换股的形式纳入。互联网并购开始迎来迅速发展的阶段。

2.1.3规模扩大阶段

200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产业逐渐复苏。互联网广告的回升、在线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在2004年上市融资的完成,使得互联网企业手中有了资金。再加上投资商的压力,企业开始通过四处收购来满足自己的业绩需求,并购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宽带中国”和“信息化社会”的战略目标,移动互联网市场飞速发展,契合手机使用特性的网络应用进一步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移动互联网将继续带动整体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并购如今已经进入了规模壮大的阶段。

2.2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特点

2.2.1全资收购案例激增

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对于核心技术有着更高的需求,而并购能满足互联网企业这方面的需求。同时,由于互联网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很多时候是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此外,资源的有限性同样适合于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可实现对互联网资源的竞争。所以,无论从技术角度、市场角度还是资源角度,互联网企业全资收购都更加有利于自身企业价值的提升。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现今的互联网行业并购中,使被并购方成为自己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案例逐渐增多。

2.2.2横向并购多元化

横向并购是指两个及以上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广义互联网行业是由腾讯、百度、新浪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所组成的,包括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3个子行业。广义互联网行业的横向并购领域可划分为七个,即IT、电子商务、文化传播、网络服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手机游戏及其他(电信增值服务、广播电视等),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IT和其他领域在互联网并购领域中占主要比例,电子商务、文化传播、网络服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手机游戏并购比例比较接近,可见互联网企业的并购领域呈现多元化现象,这些企业运用自己在某个市场中的规模、形象和声誉在原有的技术和用户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去并购网络游戏、文化传播等业务,这种横向和广义互联网行业之间并购,可以实现用户数据的共享,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点击量和浏览量。同时,多元化不仅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当企业在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的情况下,多元化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

2.2.3纵向并购全产业链

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本身离不开传统行业的支持,大多互联网企业都与传统行业的业务相融合,通过线上的宣传和操作为线下提供方便。现今被并购的传统企业就相当于互联网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互联网企业通过这种纵向的全产业链并购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稳定了下游业务质量,为其稳定快速的扩张业务提供了保障。2013年,在文化传播领域上,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成为互联网并购市场的热点,互联网与文化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频频寻求跨界并购。例如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国”;当当网并购出版社,即并购其下游的服务方;百度收购爱奇艺后,爱奇艺投资设立影视公司,这些都提示了资本正寻求通过跨界打通产业链,实现互联网全产业链并购。

2.2.4并购布局国际化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最大看点。新兴产业崛起,行业巨头开始抢占国外市场,互联网行业的并购逐渐国际化,见表3。数据统计,2013年度,中国互联网并购市场共发生16起大型海外案例,涉及金额近23亿美元。并购方的大买家主要为当前中国互联网企业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其中腾讯的海外并购最为活跃,共发生案例7起;阿里巴巴则发生3起海外并购;百度仅并购了1起海外企业。

3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分析

3.1财务估值风险

随着互联网行业全资并购的比例提高,并购所需资金数额愈加巨大,这意味着存在很大的财务估值风险。在互联网企业的并购中,界定并购交易价格的关键就在于对被并购方的价值进行评估,这种估值存在一定的博弈性。现实中,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很容易就能得到高于实际资产价值的估值,而另外一些小型公司却经常获得较低的估值,这种资产被高估或者被低估,都不利于互联网并购活动良性健康的发展。此外,互联网企业的整体资产=流动资金+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由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财务估值,评估的主要是域名、网站、网络用户、访问量等无形资产,这就加大了财务估值的难度。

3.2客户数据整合风险

互联网企业并购领域的多元化,使得互联网企业集中了多领域的客户数据资源,这是传统企业所没有的优势。若不能对这些客户资源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使之在并购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终端账号体系平台,则并购后目标企业就无法与集团自身强大的竞争力有效结合,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集团的整体竞争力。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控股的高德地图嵌入了打车业务功能,打开后接入的却是嘀嘀打车,而非阿里巴巴集团参股投资的快的打车。目前来看,阿里巴巴集团收购投资的企业,几乎没有可以直接用淘宝网或淘宝商城账号就能顺利登录使用的。这种账号体系的不互通,数据不共享,俨然已成为互联网非控股型收购最大的缺陷和风险。

3.3产业链风险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产业化特征,促使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在进行战略合作或并购活动时,需要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的结合。若线上和线下配合不好会对企业整体一致的形象产生影响,这就给企业的业务整合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如腾讯游戏中常会出现线上游戏、线下领奖的活动,由于线上的推广方式与线下的服务方式是不同的,就可能出现业务推广不一致、或线上线下承诺不一致的风险。另外,大范围的纵向产业化并购还会给互联网企业的线上线下带来了业务交叉重叠的风险,加大整合难度。

3.4政治风险

由于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国际化,政治风险问题开始引起我国互联网企业跨国并购的关注。政治风险是指由一国政治体制政策的变化使项目盈利性和可行性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互联网行业具有不同于传统行业的特殊性,并购后会存在数据资源的共享,这对于国家的数据安全产生了挑战。2010年华为公司计划收购美国三叶(3 Leaf)公司的专利,美国海外投审委员会却最终以这起互联网跨国并购将对国家数据安全产生威胁为由,撤销了华为整个收购计划的申请。此外,在如今互联网行业的并购过程中,除了上述风险之外,还有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权转移风险、品牌战略融合风险、反并购情绪风险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等其他风险。

4我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防控措施

4.1财务估值风险的防控

因为互联网企业并购资金数额巨大,对被并购方进行准确的财务估值就显得十分重要。互联网资产的无形性,使得必须采取和有形资产不一样的估值方法进行评估。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还是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必然也会涉及重置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这三种基本的方法。选取合适方法和模型对互联网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对互联网企业的整体无形资产进行分割,确定各个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权重,进而评估出互联网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互联网企业并购估值中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流程尤为重要。

4.2客户数据整合风险的防控

在防控客户数据的整合风险方面,在整个集团内部形成一个统一的终端账号体系平台,让数据在集团内不同的企业中流通使用,更加有助于形成准确的用户偏好信息,增强客户的依赖度。例如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集团在打车软件的用户争夺中,腾讯的滴滴打车绑定了微信支付,使微信支付方式能够被更多的客户使用,而阿里巴巴集团的快的打车则绑定了自家的支付宝,实现了内部数据的共享合作。这种终端账户的互通和数据的共享,将整个集团的业务很好的整合到一起,增加了业务彼此间的粘度,降低了客户数据的整合风险。

4.3产业链风险的防控

为了防控互联网纵向并购产业链带来的风险,并购方企业可将本身业务和被并购方的上游或下游业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电商的服务提供商和垂直网站。要加强线上人员与线下人员的互动,增加信息的流通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培养双方的合作能力和整体工作的责任感。同时,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的一致性承诺也是避免风险的一个方式,如果线上线下的承诺有差异,会很快使顾客失去信心,丧失对企业信任。为了避免互联网产业化纵向并购大范围的业务交叉重叠风险,企业可以增加市场细分的类别。将业务细分化,保留并重视潜力业务,增加产品服务的宽度和深度,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

4.4政治风险的防控

互联网企业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并在计划决策的阶段对跨国并购行为的政治风险作出科学的评估分析,有利于减少政治风险。另外,在并购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谈判,多方位进行外交公关活动,承诺保证数据安全,降低东道国对并购活动的政治敏感度,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从并购后的股权结构方面来看,通过合理的安排股权结构和支付方式同样可以起到规避政治风险的作用。例如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的整个并购过程中,采取了股权置换而非现金交易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双向并购,也就是说雅虎中国在被并购的同时也在收购阿里巴巴集团。这种双向并购有效降低了政治方面的阻碍,可为其他企业在规避政治风险方面提供借鉴。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企业估值 企业资产

一、研究意义

(一)推动企业估值理论发展

目前,估值理论已成体系,形成了以企业内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绝对估值模型、以市场有效性理论为基础的相对估值模型,以计量观为基础的基本面模型,以及以期权理论为基础的实物期权评估方法的评估体系。对于新兴互联网企业估值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估值体系,推动该理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二)对于互联网企业估值体系完善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伴随着互联网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上市、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活动日益频繁。互联网企业这一系列资本市场活动无疑彰显了一套合理有效的互联网企业估值体系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二、现有互联网企业估值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互联网企业在估值方面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估值过程中互联网企业财务数据可靠性下降

积极融合互联网要素的企业,其经营成本降低,数据资产增加,也拥有了更多发掘新盈利模式的潜力。这些不太容易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的改变,都是互联网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的关键因素,即当前的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大多数网络公司的全部真实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传统估值方法在互联网产业面前频频出错。

(二)对于互联网企业的预测数据可靠性难以保证

根据之前的案例分析来看,互联网公司收入波动是极大的,盈利模式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主要由于其产品。所以基于当前的企业情况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这样的数据难以支撑起整个估值过程。而大部分的传统估值方法,无论是绝对估值方法还是相对估值方法,都需要一定的预测数据进行计算,这样就难免会出现由于预测数据的错误导致的估值大范围偏差。

(三)企业估值过程中往往忽略定性分析

在企业估值应用过程中,往往直接使用定量分析手段,这是因为定量分析信息容易获得、操作。但而忽视了定性分析这一重要手段,是不够全面科学的。因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互为补充。

(四)互联网企业核心产品的盈利模式风险难以量化

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盈利模式,互联网企业核心产品的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极大。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创新型产品的不断升级,使得互联网企业产品很可能会在短期被新推出的产品所取代,盈利能力一泻千里。

三、对策

针对以上四个估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四个对策:

(一)建立专门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财务报表

由于财务报表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和特征无法充分体现,导致在对于互联网企业进行估值时,往往只能反映其中部分项目的价值,严重影响了企业估值的准确性。因而,需要去探索建立能够反映互联网企业全部价值的财务报表,进而为准确确定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新型估值方法

尽可能规避传统估值方法需要大量财务数据和预测数据的特征,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更为先进的手段,来确定互联网企业的估值范围。当然,新型估值方法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进行完善。但从其进步意义来看,不仅可以减少当前估值过程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而且也能推动估值理论体系进一步创新、进步。

(三)在估值过程中对于企业价值进行定性打分机制

在具体运用估值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透彻各种估值模型,还要考虑到现行财务模型难以量化或清晰界定的质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状况、技术创新能力或特许经营权、宏观经济走势、资本市场的行情和行业发展态势等,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四)建立互联网企业核心产品的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过去发生过类似的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其中共有的数字指标,从而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当互联网企业某些指标到达预警水平时候,相应的预警信息,避免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四、总结与展望

企业估值需要评估企业整体的获利能力、成长性等重要方面,而非简单地加总计量全部资产的价值。企业的估值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潜能和盈利能力的预估,这种估值的结果并非单纯服务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经营者的各类财务决策,还会极大影响到行业发展和关乎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朋飞. 新浪微博的盈利模式及财务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2]黄洁. 基于DCF估价模型的中国网络公司价值评估[D].北京邮电大学,2013.

[3]李涛. 奇虎36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李晓光,张路坦. 基于百度并购91无线案例的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 商业会计,2014,(17).

[5]祁霖.估值理论在互联网企业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

[6]施焱F. 中国互联网企业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7]孙羽. 基于EVA的我国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8]田增润. 企业估值方法比较分析[J]. 中国外资,2013,(16).

[9]杨旭然. 互联网企业估值牛气冲天?[J]. 英才,2015,(03).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行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并购财务风险,就是指在特定前提和条件下,企业因进行并购活动而承担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政治、法律、经济、科技、金融、企业自身状况等; 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综合性的,影响最深远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由并购决策、并购执行(包括估价、筹资、支付等)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并购实现价值与并购预期价值之间可能产生重大差异,从而引起企业资金供应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

国内外学者各持有不同的观点,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Jeffery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企业通过债务融资进行收购引发的债务危机和企业经营危机,并购财务风险由企业承担的债务多少决定。

Mark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并购对资金的需求而造成的融资、支付和资本结构的风险。并购所进行的融资会产生财务危机,进而引发破产的可能。

二、互联网行业并购财务风险

(一)目标企业估值风险

目标企业估值是指在通过对目标企业进行综合价值估算,在深入分析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环境,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并购估值。由于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在结果上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目标企业的估值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互联网行业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行业,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品牌文化、供应和销售渠道等“轻资产”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特别重视非财务资源在企业价值和利润创造中的作用。然而这些轻资产大多数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难以在财务报表中以准确的数据进行列示,这样就影响了并购方对于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购双方最在意的就是被并购企业的价值,如果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估价过高,有可能使并购方无法得到预期的收益;估值过低又可能使目标企业实施反并购或拒绝交易。

(二)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指企业在筹集并购资金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由于并购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量,如果企业的储备资金不足,企业可以借助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但当融资处置不妥时,就会产生融资风险。融资风险包括: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资金在时间或数量上未满足并购需求、融资成本过高超出企业承受等。互联网行业投资大,失败率较高,使得互联网行业呈现出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特点。而现实中大部分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又都是中小型企业,传统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其现实资金需求。另外,国内企业往往在融资时渠道狭窄、融资工具落后,企业无法确定最合适和有效的融资方式,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互联网行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目标企业估值风险的防范

互联网行业并购的资金数额都较为巨大,对目标企业进行准确的财务估值就显得相当重要。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估值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确定目标企业后,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技术实力、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等,对于目标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进行合理的预估。同时,并购方企业应当密切关注目标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某些细节及表外资源,而这些内容极有可能对目标企业的估值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并购方企业应从并购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针对互联网行业的价值评估,较为常用且得到研究实证的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与相对估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模型(DCF)与微学观经济、概率加权相结合的方法。关于相对估值法乘数的选择,市销率(P/S)与价格毛利比(P/GM)被广泛采用。这些方法大多利用传统估值模型,并且结合互联网行业特点进行了改良,经过实证研究后,价值评估结果也较为令人满意。

(二)融资风险的防范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必然需要借助融资获取资金。并购方企业完成并购所需要的资金量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并购价款,并购价款包括并购价格和并购费用;二是维持资金,是指维持目标企业的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三是并购整合资金,即并购完成后对目标企业进行业务、机构、人员和文化整合所需的资金。并购方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拥有的实际资金量,同时考虑融资成本的高低和融资风险的大小,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并购方企业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内部融资,即从企业内部筹措所需资金,包括自有资金、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资金等。但内部融资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并购所需资金量,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外部融资方式。外部融资包括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和混合性融资。在互联网行业并购中,并购活动所需资金数额相对巨大,互联网企业仅通过内部融资筹集并购所需资金不太现实,也会影响自身资本结构。所以,互联网并购方企业应当采用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在并购中尽量减少现金的支付,更多地利用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孙瑞娟,英艳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管理科学,2010(01):73-75.

[2]张庆平,黄辰.互联网行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J].质量与安全,2015(08):156-158.

[3]马雪婧.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作者简介: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工程造价管理管理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导的网络经济正悄然兴起,经济活动基于网络下进行,互联网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新的共同工作的方式方法,今后我国将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网络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领域内的经济管理,纵向上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历经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确定一直到竣工结算,应实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横向上涉及业主方、委托方、施工方和上级主管部门等众多机构和单位,应采取全方位的造价控制。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参与方众多,经历时间长,信息需求量大且变动频繁,造价确定方法繁杂,但这些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所具有的速度快、容量大、传播面广及双向交流、多媒体传输等特点来得以优化和改善。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是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的前提

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虽然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同我国加入WTO、工程造价管理和国际通行惯例接轨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从适应网络化管理来看,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

1)我国目前的工程计价模式对定额的依赖性过大,而建筑工程定额总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建筑材料和劳动力供应的市场化使得其价格不停上下波动,虽然在工程计价过程中进行了调差处理,但还是未能及时反映市场最新的价格信息,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2)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等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确定由于客观上方法不当或主观上不够重视等因素,存在着项目投资价因信息交流不畅和监督措施不完善而导致投资控制力度不严、工程“三超”严重等现象。

3)工程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由于属于不同的个体所为,这些个体为不同的利益主体(设计单位、建筑单位、施工单位)工作,有时甚至还会产生矛盾,这样就使得设计和预算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传输,现行招投标制度也使得参与投标企业都要进行工程量计算,形成重复劳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我国建筑企业将要参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因此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同国际惯例接轨,包括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国际上通行的工程理论、计算规则、报价理论、国际工程合同与投标规定,如PIDIC和ICB等,为此以建筑部标准定额司为主的行业主管部门正着手进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

2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的设想

工程量清单招标、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的重新修订以及建筑产品价格信息网的建立将为我国工程价网络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理论依据和操作环境。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已完工工程概况和投资评价方法与相关参数的资源信息库。已完工工程信息资料应包括建筑类型、工程结构、建设面积、占地面积、檐高、层数、建筑装饰等技术指标信息和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竣工结算、开工竣工时间、建筑地点等经济指标信息,信息资料的收集应具有最大的相关性;随着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普及,

已完工工程技术指标可以用三维视图的形式形象表达出来。

评价方法也宜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动态指标对比分析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虽比较简单粗略,但由于能依据最新信息并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其结果更能符合实际。

其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通过建筑产品价格信息网随时最新的造价信息,以指导价形式供施工企业投标时参考,各施工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造价信息资料库,以便投标时采用,这部分信息,企业可以采用加密方法加以保护,防止商业机密外泄。

第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评价方法,设计一套人—机系统,使计算机和用户通过交互式谈话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在基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在资源信息库内寻找和确定合适的已完工工程、评价方法和相关参数。

例如,用户可将拟建工程建筑类型、特点和规模等信息输入计算机,根据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自动在网络中搜索并提供与拟建工程类似的已完工工程资料,然后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较合适的工程,由计算机回答用户的各种提问,让用户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具体到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并和拟建工程项目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部分并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估算出拟建工程的投资额,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的网络电算化工作,这一方面加大了投资估算的深度,另一方面也为设计概算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依据。

工程设计是决定项目工程造价的主导因素,设计概算网络电算化理论上可以采用类似工程预算法,这是一种发达国家常用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同投资估算一样利用网络从资源信息库中选择与拟建工程结构特征和设计内容一致的工程预算资料,这些资料比投资估算时所利用的资料更详细。

具体到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价格资料,这样就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确定拟建工程设计概算,对差异部分提请用户进行必要的调整。

另外,对于工程规模不大、结构不太复杂、设计方法比较成熟的项目还可以考虑将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用类似方法合并考虑,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施工图预算和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网络化管理体现在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时,工程预算软件就会自动识别图形语言。在施工图完成后根据一定工程量计算规则设置的系统软件会自动计算并汇总出各项工程量,形成拟建工程工程量信息资料,参与投标的施工企业在网络中接受到拟建工程工程量清单信息以后,可以按招标单位规定的时间将此信息与建筑产品价格信息网资料、企业内部信息资料和报价资料按一定方式汇合,经过综合运算编制出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投标报价,并将此报价信息传输到招标单位的网站,供招标单位评算。

网络经济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将会在投资项目评价软件、设计概算软件、建筑辅助设计软件、施工图预算软件、建筑产品价格信息网和企业内部信息资料库之间建立起无缝连接的通道。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文5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人力资源培训 构建方法

本文就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展开具体研究,并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建设意见,希望对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一、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培训计划

与传统企业固定的人力组织形式不同,互联网企业应该建立起较为柔性且灵活的人力资源体系,这要求互联网企业的工作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积极配合企业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一项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很多企业错误地认为培训是一个短期的学习任务,一年组织一两次就足够,这种没有整体计划性的培训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导致培训不仅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企业通常是采取自上而下布置任务的方式来开展培训工作,由高一级给低一级布置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培训计划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流程,甚至变成一项形式工程而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效果。

(二)培训缺乏针对性

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前忽视了对员工实际信息操作能力的考察,这就导致企业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企业的培训课程与培训对象的要求不相符合,这导致员工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但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另一方面,不同工作特点的员工需要采取不同培训方法,否则会造成培训课程不够专业,无法给员工提供正确的工作指导,这意味着培训的价值降低,培训收效甚微。另外,许多互联网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过于理论化和形式化,不注重对员工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这种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培训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无法起到提高员工业务技能的作用。

(三)培训效果不能及时反馈

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应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培训需求相关联,但是部分互联网企业对培训反馈不够重视,导致培训过程及结果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影响了企业各项战略的制定。在企业培训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监督,在培训结束后要及时反馈培训效果,避免企业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

(四)缺乏对员工的培训激励机制

目前国内互联网产业仍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并不成熟,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多为年轻工作者,不能正确认识参加培训对其自身的重要意义,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懒惰懈怠甚至逃避培训。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将培训与员工个人的工资奖金以及职称升职等挂钩,从而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构建完善的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一)分析培训需求

开展培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实际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具体分为企业分析、人员分析和工作分析。

第一,进行企业分析。首先,要将员工培训需求与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保证培训方向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其次,应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使企业员工的能力水平与互联网企业发展相适应。最后,要进行企业效率分析,争取通过培训使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达到最高水平。

第二,进行人员分析。人员培训的首要目的是使技能水平不符合工作要求的员工通过培训得到进步,而信息属性存在差异,每个员工的工作任务和技能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人员分析的关键在于明确员工之间的技能差距,在开展培训之前将每个员工的技能水平进行调查记录,为培训任务的制定提供参考。

第三,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可细分为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责任分析和组织关系分析。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工作行为、确定工作的中心和关键任务、准备好工作的设备和材料;通过工作责任分析,确定相关责任人,为员工配备相应权限,实现权责统一;通过组织关系分析,明确工作的协作关系和人员的隶属关系,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对培训的具体标准进行规范、准确地描述。

(二)确定培训目标

(1)高层人员培训目标。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而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互联网人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互联网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应该不断提高,在对高层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强调对被培训者能力的提升,在对其进行培训时可以应用研讨会的形式或者短期学习、相关信息部门参观考察等方法,帮助其了解当今科技行业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最新的网络市场需求,从而掌握最先进的经营知识,增强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高层员工应该通过培训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通过实际能力带领企业走向更光明的发展道路。

(2)中层人员培训目标。对于中层员工,主要要求其学习当前技术行业领先的工作技能,更好地配合上级的工作,同时领导下级的工作。在对中层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采用网络技术研讨会、组织案例研究或者处理简单信息事务等方法,并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协作精神,从而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为了扩大互联网企业中的人才队伍,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从中层人员中挑选出具有发掘潜质的员工并对其进行重点培训。

(3)基层人员培训目标。对于基层人员,主要要求其学习工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企业在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时主要采取课堂讲座、实践操作教学等方法,目的在于用最直接和实际的方法提高基层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但是在进行内部员工培训的实际过程中,也会根据员工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更多的培训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培训效果。为了提高基层人员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企业应该敢于任用年轻的员工,鼓励其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尝试负责企业中的关键岗位甚至管理岗位的部分工作,促进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制定培训规划

(1)建设优质的培训队伍。由于互联网企业属于新兴企业,其从业人员多为年轻工作者,工作经验不足,而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又在不断发展。因此,为了让员工的素质水平企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需要加强对工作者的技术培训。首先,在员工入职前,为了让其更加充分地了解企业现状和其自身的工作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尽快融入工作团队中。另外,要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严格挑选符合培训要求的高素质讲师。由于互联网公司经营范围的无限性,所以要在招聘讲师的过程中扩大招聘范围。例如,高薪聘请来自国外网络公司的信息技术员工,为受训员工传授操作经验;网络技术开发人员可以为受训员工提供创新理念;网络市场专家可以为受训者提供市场经验等。所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配备相应的讲师,建设起一支优秀的培训队伍。

(2)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要对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制定一个规范化、书面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案,确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在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记录培训流程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另外,还要考虑组织培训所需要的经费条件以及设备保障,由有关部门对培训顺利完成所需经费进行一个合理的预算,填写报表并向上级部门提出经费申请,以争取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另外,还要采取必要的员工激励措施对其进行管理。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其员工有很多个性化需求。例如,工作时间自由、精神补偿多元化、生活方式舒适健康等。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互联网企业应该对员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例如,放宽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采取弹性工作制和自助式福利制度等。同时,对于企业的战略型人才,企业还可以利用利润分享、转赠股权、业绩单位等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中长期激励。

(四)实行培训方案

培训计划的实行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培训初始阶段,要在讲师和学员之间提供必要的帮助,尽快建立融洽的学习氛围,便于学员进入学习状态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培训的中间阶段要注意观察突况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在培训结束时对培训前所设定的培训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并制定一套培训项目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学员亲自填写。企业要在培训活动中针对员工在技能方面的欠缺进行相应的课程规划,为不同的员工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有效弥补员工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受训员工成为满足企业发展及信息网络行业进步需要的新鲜血液。

(五)评估培训效果

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是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是以员工的反应、学习成绩、工作成效等为标准的,在最终进行培训评估时要将这些标准综合起来,用实际反馈检验培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第一,根据受训者的反应进行评估。在一个阶段的培训工作结束后,可以将接受培训的员工组织起来,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受训员工对培训结果的反应。问卷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培训工作是否满意、对培训老师的授课方法是否适应、培训设施是否完善等等问题。在将这些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之后,对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第二,根据受训者绩效考核成绩进行评估。在员工接受培训后,借由考试的形式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分为卷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测试,对员工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技术进行考核判断,检验培训工作完成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第三,对受训者的工作行为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法要在培训结束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主要是观察受训员工能否把培训中学到的先进技能实际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之中,以及其接受培训之后的工作效率是否有所提高。第四,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检验培训是否使企业效益得到了提高,以及客户对企业各部门的评价是否有所提高,通过这样的评估分析,企业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培训带给企业的实际收益。

三、结语

互联网企业在构建适合本企业经营性质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时,需要使企业内部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与社会网络化进程相适应,制定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业内培训方法,在提高员工业务能力的同时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与此同时,要坚持因岗制宜的培训方法和原则,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为受训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培训接受后采取有效的培训评估方法,使培训工作真正起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的作用,最终促进企业更快更强地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为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路利民.企业培训教学的设计和探索[J].石油教育,2006(3).

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范文6

摘要:随着O2O商业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企业的盈利模式也有别于传统企业,使得原来广泛使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O2O企业的价值影响因素和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探索EVA在O2O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关键词:EVA O2O 价值评估

2010年8月,美国Trialpay的创始人Alex Rampell首次提出了O2O的概念。2011年11月,O2O的概念被引入我国,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即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O2O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发展势头、广阔的市场前景,都让O2O企业成为了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一、O2O企业的概述

(一)O2O的定义。O2O即Online To Offline,Alex Rampell将其定义为:把互联网作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其他的交付与体验在实体完成。也就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络挑选商品或服务,在进行在线支付之后,在实体店获取消费的商品或享受服务。

(二)O2O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通过对O2O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到,O2O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其价值影响因素也与传统企业存在着不同。因此,要想更加准确地评估O2O企业的价值,需要对其价值影响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1.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同业的竞争状况、通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内外经济环境对O2O企业的市场需求量有着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行业之间竞争的强弱,将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进而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O2O企业的运营是以互联网作为交易的前台,通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O2O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2.在线支付系统的完善程度。在线支付是O2O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支付形成的交易记录不仅是消费者享受线下服务的依据,也是互联网公司取得收入的依据。企业可以通过吸引更多的“客流”使用在线支付系统进行交易,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在线支付系统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效率,对O2O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线上、线下有效整合程度。线上线下的整合是O2O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消费者在线上选择商品或服务,到线下收取商品或享受服务,这就要求线上和线下能够有效整合,确保消费者能够线上获取准确的信息、线下享受优惠的服务。线上、线下的有效整合越高,能够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企业的“客流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4.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状况主要指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盈利状况。O2O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产品与服务的差价、广告收入、商家佣金、会员服务费、客户服务费等。跟依靠销售商品取得主要收入的传统企业相比,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使得O2O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