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康复护理范例6篇

脊柱康复护理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1

【关键词】 学龄期 儿童 强直性脊柱炎 康复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基因位点突变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为主,逐渐累及整个脊柱,最后导致脊柱弯曲、僵直失去功能,早期表现为下腰背及单侧或双侧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起止点的疼痛,伴有困倦乏力,贫血症状,活动受限,晨僵,翻身困难,起床费力,少数可伴有发热,男患儿发病多见,如治疗不当,不仅可使患儿致残,对家属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通过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8~15岁,平均10.8岁,有遗传倾向7例,均有髋关节、下肢大关节受累,腰椎活动受限,行走不便,晨起症状明显,活动后减轻,临床特点为HLA-B27PCR测定阳性,但它对疾病预后并无可靠的指导意义[1],而类风湿因子阴性,急性炎症期均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血沉增快,X线摄片示单纯骶髂关节受损5例、单纯髋关节受损3例、骶髂关节、髋关节均遭破坏4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药物加物理疗法,口服药物为消炎痛75mg、阿司匹林0.6~0.9g、复方雷公藤4~5片,3次/d;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矿泉水浴,电透疗法,音频或超短波治疗,3次/d,20min/次,15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时间为3~4d,12例患儿中治疗时间最短2个疗程,最长84d。

1.3 疗效评价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腰椎定向活动无受限;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腰椎定向活动部分受限;无效:临床症状存在,腰椎定向活动受限。

1.3 结果 本组12例中,痊愈5例、有效7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1)16岁以前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AS)称为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 JAS)[3],此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具有特殊性,主要是由于发病年龄小,多数处于青春前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均尚未发育成熟,疾病对其身心造成的损害较成人严重,而且疾病的承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低,故在宣教过程中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详细地讲解;同时必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因患儿年龄小,父母一般均非常焦急,对患儿表示溺爱,因此必须指导家长正确地配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在护理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言语、行为、动作变化,加倍地关心,理解和爱护他们,取得信任和配合。(2)激发患儿的积极进取精神 在不影响患儿休息的情况下,鼓励患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如绘画、书写、折纸、下棋等活动,对他们所取的成绩给予表扬,并设立宣传栏张贴以示鼓励,使其有成就感,为患儿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友爱的环境。

2.2 康复训练 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可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活动应按计划循序渐进,屈膝、屈髋、转头或转体,扩胸,游泳活动最佳,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在锻炼前先行按摩以松弛椎旁肌肉,以免肌肉拉伤,锻炼同时可配合理疗和水浴。(1)卧位:指导患儿尽可能仰卧,睡硬板床、低枕。明确因疼痛而卧床不起,只能使病情进展加速,导致关节肢体废用性萎缩,因此,要采取积极主动的锻炼,减轻脊柱及关节的畸形程度。(2)游泳及扩胸运动:①游泳:水温宜适宜,不宜过冷;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适合的全身运动。②扩胸运动: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扩胸训练。(3)颈腰椎活动:颈椎活动:头颈部缓慢做左右侧屈、前屈、后伸、旋转运动;腰椎活动:站立弯腰、左右旋转、后伸、卧位三点式、五点式挺腰和飞燕式锻炼;下蹲活动:屈膝下蹲、站起锻炼;50次/d。(4)由于患儿年龄小,自制力差,常不能主动锻炼,故在这个阶段,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有条件者或年龄过小者可由家长陪同指导锻炼。(5)运动初期8例患儿出现肌肉,关节酸痛及不适,特别是年龄较小者耐受力更差,其中7例作短时间休息后即恢复。1例疼痛持续2h以上不能恢复,表明运动过度,予减少运动量和调整运动方式。

2.3 饮食指导 饮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病情发展,康复均有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肠道感染有关,故饮食要有规律,且注意卫生,防止肠道感染;宜食辛辣之品[4],因其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花椒、大料、茴香、大蒜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蒜具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肠道感染。忌烟酒之品;宜食豆类和果实类食品,同时多食富含钙、铁的食物,如牛奶、菠菜、水果、瘦肉等,可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也补充了青少年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李茂强.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新观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2):58~59.

2 孙黎娟,冯玉,魏琴.体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职业与健康,2003,3(19):120~121.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2

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空间内的畸形,包括冠状面上脊柱一个或数个节段偏离中线,形成侧方弯曲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1]。常常伴有脊柱的旋转畸形和矢状面上生理弯曲的变化,胸廓、肋骨、骨盆、下肢的长度也会随之变化,严重的病例,会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变位,甚至发生截瘫[2]。因此病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内固定矫形脊柱畸形同时植骨融合是目前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但该手术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病人术前、术后积极而有效的配合,才能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和预后。为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及缩短术中手术时间,使其积极有效地配合,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我科于2005年2月-2008年7月对78例脊柱侧凸病人使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心理疏导及康复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13~20岁,平均15.6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4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1例,麻痹性脊柱侧凸10例。术前冠状面畸形Cobbs角为55°~114°,平均68.5°。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在住院后经细致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病人心理护理 本组78例病人均为不同年龄的青少年,病人年龄不同心理活动各异。我们均使用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目的让病人更直观的了解自己脊柱的侧凸程度,因所做出来的模型较精确模拟了脊柱侧凸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借助模型为病人讲解脊柱的解剖生理,术后成功案例等,从而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信心。鉴于此类病人特殊的心理,护理人员对于青少年病人,因畸形导致自卑心理,护理人员细心护理,同情关怀,给予积极的帮助,合理安排其生活,引导他们自立奋发,使病人的身心都得到康复。

2.1.2 病人家属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适当地给病人及家属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取得家属的配合,使家属对康复训练树立信心,获得家属的协助和重视。真正让病人及家属明白康复训练的好处。

2.2 体位 术后早期在软组织修复前,防止扭转,术后2周内应绝对卧床,由于经后路手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病人翻身痛苦较大,适当延长翻身时间,可每3~4h翻身1次,使病人易于接受。但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执行,如身下垫水垫(夏天)或海绵(冬天),严密观察骨突部位。

2.3 饮食 术后进食宜清淡、易消化流质后半流质,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同时多摄入粗纤维蔬菜,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2.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4.1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双下肢感觉异常,甚至发生瘫痪,可由于术前检查不详,畸形矫正过度,术中操作失误,术后处理不当使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牵拉,均可造成脊髓损伤。因此,术后72h内要严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的主要指标:(1)病人清醒后立即检查肢体活动感觉情况。(2)远端肢体的运动功能,病人由于疼痛,完全的下肢运动往往有困难,所以可以观察足趾的运动。

2.4.2 有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危险 与术后切口疼痛,怕咳嗽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无脊柱畸形病人胸部或脊柱术后由于疼痛,肺活量也可降低15%~20%[3]。(1)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和有效咳嗽的必要性。(2)鼓励和指导病人做有效咳嗽,护士协助按压其伤口以减轻疼痛,然后让病人深吸气,用力咳嗽、咳痰重复进行,一日数次,并做间断深呼吸、吹气球,既有利于增加肺活量,清除分泌物,又可防止肺不张。(3)压缩雾化吸入,使药物直接到达肺泡。

2.4.3 泌尿系感染的可能 (1)每班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及量,有无混浊沉淀,必要时膀胱冲洗。(2)维持密闭引流系统,注明导尿管置入时间和储尿袋更换日期。(3)会阴擦洗:5%的碘伏棉球擦洗2次/d,夹闭尿管病人有感尿意时开放。(4)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若尿量超过尿袋一半时,应及时清倒。

2.5 疼痛的护理 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强度和形态。据统计,75%手术病人有较明显的手术后疼痛[4]。若疼痛属于温和、间歇性,可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协助采取舒适卧位,按摩伤口周围皮肤以分散注意力,嘱病人深呼吸、哈气等松弛技巧,并鼓励其听轻音乐、聊天、阅读书报等,以转移注意力。若疼痛严重、持续性,应报告医生,按医嘱使用止痛剂并监测用药效果。

2.6 功能锻炼 向病人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病人从思想上重视并主动配合,锻炼时应克服困难和疼痛,自觉锻炼活动范围、幅度循序渐进,减少卧床并发症。包括颈前屈后伸、侧屈侧旋、耸肩活动;双下肢足的背伸、跖曲,踝关节旋外、旋内,髋屈曲、内收外展,及直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等活动;上肢以肩关节为主,进行上举、外展、旋转活动。以上运动每个部位起初每次做10下,渐增至20下,2~3次/d,同时配合做扩胸运动、深呼吸,并进行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强机体肌力。术后7 天开始45°~70°靠坐,靠坐时忌腰部折曲,术后2周可戴支具下床活动,并督促病人保持正确姿势,禁止做弯腰动作,防止脱钩或断棒的发生。

3 出院指导

术后病人戴外固定支具3个月以上,半年内避免做上身前屈的动作,双手不得提、拉重物,尽量减少脊柱的活动。自己翻身时要使脊柱受力平衡,不可做极度弯腰、转体动作。正确的姿势:(1)站:抬头挺胸,背部平直,收缩小腹。(2)坐:两脚平踏地面,背部靠于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面。(3)躺:睡硬板床,侧睡时双膝弯曲。两年内限制任何对脊柱不协调的剧烈体育运动和极度的弯腰运动和工作。保持正确的站、坐姿。病人需定期复查,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告知病人复查、随访的时间与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慧琴,顾苏熙,李明,等.脊柱侧凸三维有限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医用生物力学,2008,23(4):136-139.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饮.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756.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3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功能锻炼 综述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52-02

强直性脊柱炎又名Marie-strumpell病、Von 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AS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约占3.3%。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腰部僵硬(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并发脊柱强直畸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因此及时、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在该病的治疗上多数患者片面地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了功能锻炼,或是急于求成,进行过度的功能锻炼而加重病情,因此找出行之有效、易于练习的功能锻炼方法凸显必要。

1 目前针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功能锻炼方式有以下几种

1.1 采用健康教育方式让患者进行锻炼。通过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让AS患者认识到治疗该病的长期性,使患者认识正确的行为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如站立时尽可能保持挺胸、收腹和两眼平视的姿势,坐位时应保持胸部直立位。平躺时应睡硬板床,俯卧位时应将双脚悬置床外,侧卧时应避免颈、腰椎前屈,枕头要低或不用枕头,减少或停止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高静丽[2]在对1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嘱患者平卧硬板床,用低枕或不用枕头,不宜侧卧及长久站立,不坐矮凳,避免弯腰过久,每天早晚各俯卧位30分钟后发现保持正确的行、立、坐、卧等姿势对于防止脊柱及髋关节变形,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何庆凤[3]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在常规治疗上实施常规护理50例和在常规治疗上实施康复护理50例,通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后发现后者在重视卧床姿势,保持脊柱的功能位置,减少负重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前者。陈彩芳[4]等通过对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保持患者和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对控制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2 采用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运用深呼吸、腹式呼吸及扩胸运动练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张胸廓,促进膈肌运动。李晓兰[5]等随机将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辅助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功能训练强调扩胸运动以锻炼胸部、肩胛肌群,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和扩胸度的维持。结果对两组以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加以评分后发现康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陈淑娥[6]对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施行内容包括扩胸运动等为主的康复功能训练,收到较好效果。杨维晓[7]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做几次深吸气,吸后屏气,然后再呼出的动作,发现对防止此病侵犯胸肋关节及脊肋关节而造成扩胸度降低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采用全身耐力运动进行锻炼。游泳、步行、骑车可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肌力,防止或减轻脊柱和关节畸形。游泳作为一种水中运动还能增加肌腱和韧带的柔韧性,并对姿势异常、关节囊纤维化、钙化和增加肺活量均有良好作用。刘委[8]等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上指出水中运动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关节,减少了对受累关节的刺激,特别是随着躯体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水的冲击对身体可以起到被动按摩的作用,可以说水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预防和矫正脊柱及其他关节的畸形,改善脊柱四肢功能,维持和改善胸部活动,增加肺活量的作用。曹玉琼[9]采用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俯卧撑太极拳游泳等有效的控制症状、防止关节破坏,降低复发率、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吴明方[10]开展水中医疗体操,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关节,减少了对受累关节的刺激,特别是随着躯体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水的冲击对身体起到了被动按摩的作用,疗效颇受人们关注。并指出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佳、最全面的运动。

1.4 采用保持脊柱和肢体灵活性的运动。运用颈、腰椎各个方向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练习来改善脊柱运动范围。刘艳芳[11]等把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体疗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体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头颈部、腰部等体疗,通过对两组疗效的比较后发现体疗能防止关节僵直、畸形,降低致残率,能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黄振俊[12]等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辅助脊柱和肢体灵活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发现辅助脊柱和肢体灵活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杨丹娜[13]等对实验组病人增加关节功能锻炼,其内容包括9个方面进行颈、腰椎各个方向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练习来改善脊柱运动范围,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颌胸距、腰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指地距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1.5 娱乐及背部运动。采用娱乐和背部运动针对背肌进行锻炼可以延缓受累关节强直时间,减轻疼痛,减少药物用量,改善生存质量。Uhrine[14]等研究表明背部运动配合娱乐活动可以缓解疼痛和强直症状,改善脊柱功能,其疗效与病程有关,如果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娱乐体疗,每周至少5次的背部运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健康状况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坚持体疗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的时间较非坚持者缩短1个月至3个月,体疗时间与疗效呈正比。

1.6 被动性运动。运用推拿手法和牵引可以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脊柱畸形采用姿势治疗无效而脊柱关节突间关节及各韧带尚未固化时,可以尝试适当的牵引治疗。黄金丽[15]等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重视关节护理,建议卧床患者经常进行关节按摩,有晨僵者应在活动前先做关节按摩,通过适当的按摩和锻炼可减轻脊柱及关节畸形的程度。李新忠[16]对1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脊柱牵引,配合手法推压,与未进行牵引者的疗效比较,优良率和疗程均有统计学意义。谢维琪[17]采用推背,根据症状,随症取穴按摩,摇动关节法等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手法治疗可以缓解椎间关节和脊肋关节软组织痉挛,促血循环,减轻疼痛,缓解脊椎及臀部的僵硬直有良好疗效。

1.7 采用医疗体操进行锻炼。这是被采用最多的方法,多是将上述运动加以编排,便于患者的记忆和坚持练习。体操中常包含脊柱及髋关节的活动、呼吸训练和腰背肌训练。常彩云[18]等将6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进行医疗体操康复训练的体操组和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对关节功能恢复指标进行观察后发现,体操组的关节功能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于秀英[19]等在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柳氮磺吡啶等控制病情及对症治疗由主管护士行康复训练体疗操(共十节)指导训练,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也说明康复训练对于疾病的病情缓解有积极意义,李晓兰[20]等对72例患者进行分组训练,发现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功能锻炼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其方便、易行、疗效可靠的特点而被人们广泛认同并采纳。功能锻炼的实施对于增强药物疗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脊柱畸形,有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科学的功能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21]。

2 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有以下作用

2.1 减轻关节疼痛[22],使关节保持功能位置[23],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24]。

2.2 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减轻关节挛缩[25]。

2.3 增加其他关节的代偿功能,可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26]。

2.4 对保持病人心态良好,对疾病有一定认知[27],能积极配合治疗,控制了疾病发展及复发有助于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3 目前的常用锻炼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3.1 现有的锻炼方法枯燥,单一化现象比较明显。一种方法仅仅针对某一个关节进行运动,很难从全局上保证锻炼的临床效果。

3.2 有些锻炼方法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如水疗、骑车、被动运动、娱乐运动等。患者不得不专门前往一些场所或借助一些器材才能完成那些锻炼运动。

3.3 有些锻炼方法看似全面,但动作多,做法繁琐,患者往往难以全部掌握,锻炼难以全面发挥作用。

3.4 在专业医师或护士指导下进行锻炼效果显著,但这往往要耗费患者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经济水平一般的患者中间难以推广。

3.5 锻炼中要注意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这是目前很多锻炼方法所没能顾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因而普遍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倾向,因此锻炼方法要有新意,能引起患者的兴趣,并让患者能在锻炼中舒畅心智,达到身心的统一。

4 结语

功能锻炼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大力推广,但寻找一种方便、易行、疗效可靠的功能锻炼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191

[2] 高静丽.强直性脊柱炎的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863-864

[3] 何庆凤.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1(7):1172

[4] 陈彩芳,黄文珠,杨学萍.江美銮强直性脊柱炎84例的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8(9):5773

[5] 李晓兰,张亚美,李晓峰.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6(6):405-406

[6] 陈淑娥.强直性脊柱炎康复功能训练的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9(10):563

[7] 杨维晓.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健康教育[J].光明中医,2009,3(24):542-543

[8] 刘委,何贵蓉.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12(12):3205

[9] 曹玉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功能恢复训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643

[10] 吴明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运动处方[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480

[11] 刘艳芳,刘建俊,刘建中.体疗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3,8(8):894

[12] 黄振俊,齐微微,陈建新.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6(15):445-446

[13] 杨丹娜,曾銮珍,陈艳.关节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5,1(12):229-230

[14] Uhrine Z,Kuzis S,Ward MM,Exercise and changes in health status in patient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rch Intern Med,2000,160(19) :2969- 2975

[15] 黄金丽,张伟明.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J].河北中医,2009,10(10):1581

[16] 李新忠,脊柱牵引在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中医正骨,1998,10(6):13-14

[17] 谢维琪,强直性脊椎炎的医疗体操和手法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5):224-225

[18] 常彩云,陈耀兰,邓三妤等.医疗体操配合药物治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的观察[J].护理杂志,2006,2(1):17

[19] 于秀英,李秀兰,荆雪等.康复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2004,44(17):25-26,

[20] 李晓兰,张亚美,李晓峰.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6(37):405-407

[21] 唐跃玉,方雁林,张闯.强直性脊柱炎22例的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J].现代康复,2001,5(3);146-147

[22] 王艳,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7(10):4846

[23] 杨丹娜,曾銮珍,陈艳.关节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5,1(12):229-230

[24] 葛夫贵,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措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0(5):331-333

[25] 赵曰本,王明路,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疗法与自我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2235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4

【关键词】脊柱侧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侧凸畸形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凸出形成一个弧度。该畸形不单侵犯脊柱、胸廓、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都会有变化。严重者可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功能甚至脊柱畸形弯度特大者会产生截瘫[1]。脊柱侧弯分先天性、特发性等,以特发性多见,约占7 3%。我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5例,行脊柱后路脊柱侧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脊椎侧弯矫形术为重大手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女4例,男1例,年龄13-18岁,平均年龄15岁,患者均有剃刀背畸形,两侧肩胛不等高Cobb角平65度(40~95度)。经CT或MRI检查确诊后,行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脊柱侧弯患者,由于身体上的畸形诸如驼背、身材矮小使得他们感到自卑,但在他们内心既对矫形抱有较大的期望,又恐惧手术的疼痛和风险。因此,我们首先以同情关心的语言问候,使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其次向家长说明手术有关知识,术后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介绍这种病例成功事例,解除家长的担忧。从而使他们奠定了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手术期的思想基础。

2.1.2术前检查: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括约肌功能,常规行脊柱全长过伸过曲、左右侧弯X线片检查,肌电图及全脊柱脊髓磁共振,观察有无脊髓神经结构异常,有无低位脊髓、脊髓空洞、脊髓纵裂、chiari 畸形、脊髓栓系[2]。

2.1.3肺功能训练:患者因脊柱畸形导致肺扩张受限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的肺功能障碍,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十分必要。因此,护理人员一边宣讲,一边指导

胸腹式呼吸、吹气球、有效咳嗽、俯卧位训练、鼓励病人做扩胸运动等动作。常规测肺功能,术前即进行肺功能训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4牵引的护理:术前1-2周做悬吊牵引,使椎旁挛缩的肌肉、韧带及小关节松动,以便于术时使畸形达到最大限度的矫正。具体的方法是:令患者站立,用枕颌吊带托住其下颌向上牵引,所需重量以足跟离地(脚尖着地)5-10cm为宜。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决定牵引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牵引时应有人看护,防止下颌带滑向后方,压迫气管而发生意外[3]。

2.1.5床上进食及大小便的练习:术前3天训练患者在床上进食及大小便,以适应手术后长时间卧床的需要,减少术后胃肠道不适、尿潴留及便秘,并详细讲解术前训练的必要性,布置良好的环境,使之能尽快适应。

2.1.6饮食护理:应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更好地适应手术和术后康复。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术后24-48小时内持续给予心电监测,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 病情平稳后每30-60分钟观察记录1次,48小时内给予低流量吸氧1~2升/分, 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咳嗽锻炼,每天2次雾化吸入以助排痰,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2.2.2体位护理:术后病人体位是否合适,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在搬运途中保持脊柱水平位至床缘。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以便于后路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和预防全麻术后呕吐。6 h后协助病人轴式翻身,侧卧位以45度为妥,身体下垫软枕,预防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转造成断棒,导致手术失败。

2.2.3引流管的护理:由于手术创面大、剥离深,因此渗血多,术后一般创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状,定时挤捏引流管。引流液过少时,要及时检查,排除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或管道不畅;若出现引流量多且稀薄,色淡,且病人诉头痛头晕时,要考虑是否有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的可能,酌情决定是否停止负压吸引,采取去枕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当引流量24h低于50ml,颜色呈淡血性时可拔除引流。

2.2.4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由于术中牵拉、术后脊髓水肿、供血障碍、硬膜外血肿压迫或周围组织水肿压迫,均可引起脊髓损伤。因此,除术中进行脊髓监测外,术后72h内应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以及膝、踝、趾 关节的活动,并与术前比较对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2.5胃肠道反应的观察:由于手术牵拉及全麻所致,患者可能因肠麻痹常有恶心、呕吐现象,所以术后需要禁食6h,6h后先进清淡饮食,无肠道反应即可进食普通饮食。

2.2.6饮食指导:术后3d内暂停进食易引起胃肠道胀气的食品,如牛奶、豆浆、甜食、生冷食品等。应进食高蛋白、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 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如果术后3d未排便给予缓泻剂,如开塞露、麻仁丸等,减少腹部胀气。

2.2.7压疮的预防:保持床单的清洁整齐,尿湿后及时更换。患者取平卧位,轴向翻身45°,每2h1次,翻身时注意勿粗暴,严禁躯干扭曲,以防断棒或脱钩。

3康复指导

康复锻炼的关键是坚持不懈。①术后24h内应限制上肢、下肢锻炼,48h后可在床上进行踢腿和直腿抬高训练,腹肌收缩,方法:紧缩下腹部及臀部肌肉5s, 然后放松恢复至原来姿势。②1 周后开始进行背肌训练,方法:紧缩下腹部及臀部,并抬高臀部约1-2cm,坚持5s,然后放松恢复至原来的姿势。③术后2周拆线后佩戴支具下床活动,逐步练习步行。首先侧卧,然后上肢扶床并且向下用力坐起,习惯坐位后,将双腿悬在床边,坐在床上,并逐渐尝试下地站立和行走。刚开始时,由于脊柱矫形的关系,患者会感觉背部僵硬,并且由于重心的改变,会感觉身体不平衡,这些不适感觉将会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4]。嘱患者不要紧张。

4出院指导

出院前1 d指导患者佩戴支架3~6个月,除沐浴及睡觉外,其他时问都应佩戴,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加强营养饮食,勿负重行走。捡东西时,尽量保持腰背部平直,以下蹲弯曲膝部替代腰部。不作前屈动作,减少脊柱活动,预防内固定系统松脱。2年内限制任何脊柱不协调的剧烈的体育运动和做极度弯曲的运动和工作;继续功能锻炼。每3个月回院复查,不适随诊。

参考文献

[1]宁宁主编.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0-179

[2]李明.脊柱侧凸三维矫形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1:144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5

关键词:脊柱术;脑脊液漏;临床护理

脊柱手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脑脊液漏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1-2],由于伤口处不断外溢脑脊液,使得伤口及瘘口均很难愈合[3],预后不良,严重时甚至同时会形成术区感染、逆行性蛛网膜感染、脑脊液囊肿、化脓性脑膜炎[4,5]。因此,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必须准确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协助患者的早日恢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现将对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护理

1.1观察病情

1.1.1观察全身情况询问患者有没有搏动性头痛的出现,搏动性头疼通常伴有呕吐、恶心、畏光、耳鸣,或偶有视觉障碍或听力下降等脑脊液漏的典型表现。

1.1.2观察局部情况观察伤口时,患者伤口处皮肤微有隆起,用手触及时可波动,伤口敷料呈现黄色血渍印迹、潮湿,对敷料进行更换,且对患者加压包扎后,短时间内即重复出现以上症状者,则可提示患者存在脑脊液漏的情况。①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通常引流液呈现暗红血色,质厚,流量正常情况下50~220mL/d,4h流量最多100mL,1d内流量最多为300mL。如果引流量颜色浅淡,质地稀薄,流量偏大,应当考虑存在脑脊液漏的发生,应当对其密切观察,并报告医生备诊。活动性出血与血性脑脊液容易相互混淆,可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鉴别:a.对引流液进行收集、观察,如为血性脑脊液则大多不容易凝固;b.将引流液滴在纱布或者白色的吸水纸上面,血迹外侧有较宽的月晕样黄色晕圈;c.被血性脑脊液浸湿过的手帕,晾干后不会变硬,活动性出血的引流液将手帕浸湿后会变硬。②观察引流管是否畅通:对引流管管体进行观察,引流管应无扭曲、受压、脱落、逆流以及外露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向患者详细说明引流管的用途和重要性,如果患者烦躁不配合或者神志不清,可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

1.2处理脑脊液漏

1.2.1引流管的处理当患者脑脊液漏确诊时,应尽快将引流管拔除,使引流停止,并将干净敷料更换,对患者加压包扎。

1.2.2患者的更换当患者脑脊液漏确诊时,应嘱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并将床尾抬高15°左右。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患者可取侧卧、俯卧、仰卧三种卧姿,但如果患者的硬脊膜还未愈合,患者不能坐起与睡枕, 7d后待到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平卧位姿势。

1.2.3避免增加腹压患者术后应注意多吃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进行室外运动时,多穿衣物,避免感冒受凉,感冒后不可用力咳嗽,深呼吸、打喷嚏、大声谈笑等活动应尽量避免;禁止做腹肌、腰背肌功能锻炼;遵照医嘱应用缓泻剂并保持大便的畅通,不可用力排便,以免伤口再次裂开,影响愈合。

1.2.4防止感染伤口的敷料需保持干燥清洁,应及时更换已潮湿的敷料,不可私自将伤口捅开引流,护理人员在行此操作的时候应注意无菌操作;患者病床及病房环境应保持干燥、整洁;遵照医嘱准确及时的使用抗生素。

1.2.5水电解质平衡患者一般术后胃口不佳,摄入不足,再加上脑脊液漏导致的体液丢失,和应用脱水药,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容易出现[6-9]。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电解质变化情况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同时根据病情对水电解质进行补充,保持体液平衡。

1.3心理护理患者在脊柱手术后,并发症一旦出现容易引起恐惧、紧张的情绪,非常害怕脊柱手术已经失败、切口无法愈合、感染疼痛,再加上头低脚高位姿势的不适应,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做到:①对患者耐心解释脑脊液漏的产生、发展和预后的相关知识,并详细说明头低脚高位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坐起、睡枕的危害;②加强病房巡视,与患者谈心,对其多多关心和安慰;③将病情的缓解情况及时通报患者,用实际疗效对患者鼓励;④鼓励患者听音乐,运动、看书等分散注意力;⑤对成功病例的介绍。

2讨论

脊柱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一般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处于2%~9%[10-12],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可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脑脊液漏。脊柱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一般可通过降低脑脊液的压力,以促进硬脊膜的愈合。如果脑脊液漏出量偏多,或者脑脊液沿切口渗出形成难治性的脑脊液漏,则可以使用蛛网膜下腔低位持续引流治疗[13-15];如果脑脊液漏出量较少,则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比如通过头低脚高和药物调整等方式减少脑脊液的渗出,促进切口的愈合[5]。脊柱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情况要以预防为主,也就是在术中防止硬脊膜损伤是关键步骤。一般治疗主要为非手术治疗方式,这要求护理人员在术中和术后都要对患者的引流液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高质量的有效护理干预可有力促进脑脊液漏患者的康复,有助于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脊柱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依照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对脑脊液漏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玉梅, 姜红卫.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预见性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6): 46-47.

[2]李晓春, 杨亚萍. 腰椎内固定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3 (6): F0003-F0003.

[3]王婷,刘婷婷. 腰椎术后 14 例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6): 88-89.

[4]李冬梅.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J]. 吉林医学, 2012, 33(27): 5991-5991.

[5]王华云. 30 例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疗, 2012, 31(1): 150-150.

[6]陈凯.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1:365-366.

[7]李丽. 20例脊柱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18:325-326.

[8]张新萍.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体会[J]. 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97-198.

[9]宋会平,李海霞,李亚君.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03:99.

[10]蒲静.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A]. 贵州省康复医学会.2009第一届贵州骨科论坛论文汇编[C].贵州省康复医学会:,2009:2.

[11]苗向丽.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12,11:73-74.

[12]李宁,邓桂,梁届东,黄鹤. 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6:62-63.

[13]韦永鲜.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护理进展综述[J].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439-440.

脊柱康复护理范文6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急诊;护理

在临床骨折概率中,脊柱出现骨折的概率较小,仅为5%。其中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是胸腰段的骨折[1]。胸腰段脊柱一般指T11~12~L1~2脊柱,该节段发生脊柱脊髓损伤称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2]。脊柱创伤合并脊l损伤是患者的脊柱受到伤害后所引发的脊l横贯损害。当患者脊l受到伤害后,会对脊髓神经功能造成障碍,如果患者受伤较严重可能会对神经造成损害,极有可能造成残疾或死亡[3]。随着交通和建筑意外事故的日益增加,世界范围内急性胸腰椎损伤的发生率已达50万~100万例/年[4]。因脊柱组织构成的多样性,且常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脊髓的损伤,使此类损伤具有伤势严重、伤情复杂、伤残率高的特点。传统单一的急诊护理模式已远不能适应疾病治疗的要求。笔者针对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急诊分级护理方式,具有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34岁。伤后至入我院时间15 min~24 h。其中交通事故伤23例,塌方压伤11例,高处坠落伤19例,其他7例。

1.2诊断方法 患者均经X线片、CT以及MRI方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单节段椎体损伤29例,两节段及以上椎体损伤21例。合并脊髓马尾损伤30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15例,脊髓震荡9例,马尾损伤2例。合并躯体其他部位损伤18例,其中多处合并伤1例,颅脑损伤5例,血气胸3例,腹部实质脏器伤2例,四肢骨折4例,骨盆损伤3例。

1.3方法

1.3.1确认分级 患者入院后首先对进行必要的检查,若存在严重的合并伤,如肝脾损伤、颅脑、血气胸、四肢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者,不论胸腰椎损伤的轻重情评定为一型,该组患者中16例,占32.0%。若无严重的合并伤,配合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做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判定脊柱脊髓损伤的部位、平面和程度,并在腰围或支具保护下进行X线检查,对表现有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体检表现评定为二型,该组中有13例,占26.0%。既无严重的合并伤,也无神经损伤,但影像学检查提示有神经损伤倾向的不稳定脊柱损伤评定为三型,该组中有7例,占14.0%。对经X线、CT检查为单纯稳定性的脊柱损伤评定为四型,该组中有14例,占28.0%。

1.3.2处理方法

1.3.2.1一型损伤的护理 此型患者一定要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首先进行止血及补液,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平稳。同时尽量不要再人为的造成脊髓的二次损伤,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迅速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及专科疾病针对性的治疗。

1.3.2.2二型损的护理 此型脊髓损伤的病人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但是出现了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说明脊柱损伤已经对脊髓造成伤害,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解除脊髓损伤的病因。因此,护理应该以避免脊髓损伤加重为主要方向,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注意对损伤节段的椎体的保护,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出现心理负担。

1.3.2.3三型损伤的护理 此型损伤的患者在受伤后没有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脊髓损伤,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针对稳定性相对较好的伸展型以及chance型患者,在急诊室进行48~72 h的留观以及治疗,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学会轴线翻身,并给予20%的甘露醇及激素,以此有效减轻患者的脊髓水肿,给予止血药以减少椎管中的血肿形成。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若发现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是下肢感觉以及运动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关的处置工作。

1.3.2.4四型损伤的护理 此类患者应该以物理治疗为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告知,协助患者让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练习深呼吸,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睡硬板床,少坐多站,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大小便情况,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2结果

50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经过急诊分级护理后,未发生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效果十分显著。一型患者16例,无死亡或者神经损伤加重13例,在经过有效治疗后,顺利出院;二型患者13例,均顺利出院;三型7例,1例神经损伤与迟发性神经症状加重转入骨科治疗;四型14例,积极宣教后,采取保守治疗方式,门诊复查显示预后良好。

3讨论

过去传统的对于此类损伤的护理治疗比较笼统,不能体现出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护理,没有侧重点,不能针对患者损伤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通过此次研究分析可知,抓住"生命-神经功能-脊柱稳定性-功能康复"这条主线,在急诊情况下根据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和相关检查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同时根据病情分级来做到相应级别的护理,这就避免了以往在急诊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治疗而忽略了其它合并伤的处理,使救治和护理更具有条理性。因为脊髓损伤会出现一定的延迟性,通过分级护理直接改变了以往被动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前瞻性的护理预防,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分型,在护理时有所侧重,对重点护理内容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同时也能够使病患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当中来,更好的帮助病患恢复肢体功能。

因此,对于脊柱脊髓损伤的病患进行急诊分级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临床推广使用,期待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王文君.脊柱创伤合并脊l损伤的38例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9):4322.

[2]杨莉.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诊分级护理及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