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例6篇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文1

每当早上醒来,总是感到不大舒服,乃至身体僵硬、蜷缩……医学上把这一现象叫做脊柱功能退化。

脊柱的功能状态取决于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如果平时人疏于活动,缺乏锻炼,未能使自己的肌肉和韧带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它们就可能逐渐松弛。脊柱因而也开始慢慢地松动。

脊柱的病变发展缓慢且不明显,一般是多年形成的。椎间盘因磨损而逐渐变薄,椎骨间隙内的所有神经根和血管受到压迫,与它们有关的器官都因此受到伤害,血液流通和神经感应不畅,亦即大脑指挥失灵,相关生理组织必然受到影响。

脊柱病变的最糟情况莫过于椎间盘突出。钻心之痛令人难以忍受。现代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手术,但又不能根治,往往一次手术之后,不久又需要进行二次、三次手术,更糟的后果是还会蔓延到其它节椎间盘中去。

“动练脊柱,青春永驻”。脊柱的病变防重于治!坚持每天动练脊柱,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机体的过早衰老,即使年龄已进入老年期者,持之以恒地动练脊柱,仍可望重返青春,老当益壮。

一、脊柱的构造

脊柱是人体结构的基础,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组成。腰椎下方有骶骨和尾骨各一块。骨内有红骨髓终生保持着造血机能。脊柱内自上而下有一条管道,容纳着脊髓。椎管的内外含有丰富的静脉丛,与脑、前胸、腹、盆腔脏器的静脉丛直接间接相互交通。

有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与脊髓相连。这些神经调控着四肢和全身脏腑器官的功能和运动。人们常常因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造成脊柱变形或错位,从而带来许多疾病的出现,如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压迫了某根神经,又导致四肢或某些脏腑器官或组织的严重病变。

二、脊柱动练要领

起势站与肩宽,轻闭双目,双手自然下垂,重心在足根,自然呼吸。意念存于尾骨处。

1.前后蛹动双膝自然下蹲,观想尾椎、骶骨向前、向上轻轻地呈波浪状蛹动……站直、还原,但勿停顿,并随势向后蛹动。意念上移,观想尾骨及第一、二、三腰椎(从下往上数)向前、向上轻轻地呈波浪状蛹动……站直、还原,但勿停顿,并顺势后向后蛹动。意念上移,观想第三、四、五腰椎向前、向上轻轻地呈波浪状蛹动……如此循序渐进地向上蛹动锻炼,直至颈椎末节。

整个脊柱前后蛹动锻炼完毕,然后进行全脊柱呈波浪状的大蛹动3次。然后再倒过来从上到下进行蛹动锻炼。

意念存于颈椎,观想第一、二、三颈椎(从上往下数)向前、向下呈波浪状蛹动……直至尾骨。然后 进行全脊髓都呈波浪状大蛹动3次。如此则一上一下完成一次整个脊柱的完整锻炼。

在前后蛹动锻炼的过程中,双手臂可自然配合而自然甩动;蛹动的幅度、节奏自行掌握、调节,不必过分拘泥,愈自然愈妙。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每程序可进行3、6、9次全脊柱蛹动锻炼。也可以根据自己疾患或身体状况,在相应部位着重锻炼。

2.横向摆动蛹动锻炼完毕,不要收功。意念存于尾骨,进行横向摆动锻炼。其原理与蛹动锻炼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意念存于尾骨处,观想尾骨轻轻地朝左手方向呈波浪状摆动……接着转向朝右手方向呈波浪状轻轻地摆动;手臂、腰部、肩部则自然顺势配合。还原、站直,但勿停顿,意念上移,观想尾骨及第一、二、三腰椎轻轻地朝左手方向呈波浪摆动……接着转向朝右手方向轻轻地呈波浪状摆动;还原、站直,但勿停顿,意念上移,观想第三、四、五节腰椎轻轻地朝左手方向呈波浪状摆动。如此循序渐进向上摆动锻炼直至颈椎末节。最后整个脊柱呈波浪状大摆动3次。再从颈椎开始从上至下进行摆动锻炼,其原理同前后蛹动锻炼。

每程序锻炼次数可为3、6、9次,与蛹动锻炼次数配合一致。

3.左右扭动横向摆动锻炼完毕,不要收功,接着进行左右扭动的锻炼。

扭动锻炼时,脊柱各椎节之间像磨盘推磨状相互错动,脊柱扭动成麻花状,一会向左转扭动,一会向右转扭动……左右扭动。扭动锻炼的幅度、频率,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自行掌握,总的原则是缓慢圆柔。左右扭动锻炼的原理同前述蛹动与摆动锻炼。

意念存于尾骨,观想尾骨、骶骨向左手方向呈麻花状轻轻扭动……接着反转朝右手方向轻轻地呈麻花状扭动。还原,但勿停顿,意念上移,观想尾骨及第一、二、三腰椎朝左手方向呈麻花状轻轻扭动……接着朝右手方向轻轻地呈麻花状扭动。还原,但勿停顿,意念上移,观想第三、四、五腰椎朝左手方向轻轻地呈麻花扭动……直至颈椎末节。

左右扭动锻炼完毕,整个脊柱呈麻花状大扭动3次。接着从上向下进行左右扭动锻炼。其理法同前述两种锻炼方式。每一程序锻炼的次数,与蛹动、摆动相同。

4.全脊椎综合运动――蠕动蠕动锻炼的目的,既是弥补前三种锻炼方式之缺失――锻炼不到之处,又是将它们三者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锻炼。又蛹、又摆、又扭;蛹中有摆,摆中有扭,扭中有蛹;或蛹中又摆又扭;法无定法,式无定式,不拘一格,自由发挥;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全方位进行蠕动的综合锻炼。

蠕动锻炼时,双手掌可置于胸前沿脊柱上下移动画小圆圈助气,意念、观想在何处,双掌即可置于何处。可以俯首、弯腰,也可以不弯腰。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状态及病理状况而定。兴尽而收功。

5.收功准备收功时,蠕动动象逐渐减弱,最后双掌重叠于脐前,引气归元,随后收功。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文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特别是骶髂关节。它往往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男性多于女性,有一定的家族性倾向。它可以造成患者中轴关节的炎症、疼痛,进而造成脊柱强直,弯腰、头部活动受限,驼背及髋关节变形,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肺功能,最终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止痛药只“治标”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止痛效果好。许多不明就里的患者以为只要不疼就没事了,其实不然。药物只是起到了暂时止痛的作用,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脊柱等中轴关节周围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仍在慢慢发生。有一些患者,自己吃了十几年的止痛药,再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往往已经是驼背腿瘸了,这时再想矫正,却是千难万难了。如果患者能在病情早期进行及时、合理的锻炼,就能减缓甚至阻止病情进展,避免脊柱强直的发生。

功能锻炼是“治本”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容易累及的关节进行功能锻炼,是减少或防止畸形发生的最重要的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坚持直立行走,定期做背部的伸展运动、扩胸运动、旋胯及力所能及的转颈运动,上述运动可每日早晚两次,每次15分钟。有条件的患者可考虑游泳,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好的运动方式。

在生活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睡硬板床,不用枕头,最好是仰卧或伸背俯卧,避免蜷曲侧卧。考虑到脊柱强直后会对心肺功能有影响,故患者应戒烟。

吃药+锻炼,标本兼治

那么,是不是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就不需要吃药和看医生了呢?也不尽然。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疾病发作时,别说是功能锻炼,就是动一动都困难,哪还有能力去锻炼啊!因此,在疾病发作的时候,适当选用一些消炎镇痛药,不但能快速缓解疼痛,而且也有利于功能锻炼的正常进行,改善长期预后。一些使用消炎镇痛药效果欠佳或有关节外表现的患者,还可适当应用一些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MTX)等药物,对控制病情有一定的疗效。

口述实录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文3

强直性脊柱炎病程长,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早期有效康复训练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及关节强直、畸形。近年来,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编制“功能锻炼操”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本院风湿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54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明显脏器功能损害及脊柱关节活动功能严重丧失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27例,男23例,女4例,年龄16~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5年;对照组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17~6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7年。54例患者中腰骶髋部痛为主37例,膝关节疼痛15例,颈部疼痛2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治疗,如予消炎镇痛药(美洛昔康)、柳氮磺吡啶、正清风痛宁等,并加强护理健康指导。

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健康指导基础上,另行自编“功能锻炼操”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编制适宜功能训练动作,分8节(脊柱后伸运动、举臂挺腰、屈腿挺腰、仰头挺胸、俯卧后伸、半身俯卧撑、“船形”运动和伏地挺胸撑起运动),并专门配乐播放。胸廓扩张锻炼,如双臂外展扩胸或双臂上举扩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以保持较大的肺活量;四肢关节的活动,主要以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活动为主,髋关节活动以屈曲为主,肩关节活动以肩上耸和肩胛内收为主,膝关节活动可以通过下蹲运动与髋关节共同完成。颈部、胸部、腰背部、四肢关节活动可有选择性地加减。功能锻炼时机选择缓解期进行(平均为有效治疗7 d后),安排专人负责,督促训练同时并给予指导。常规每日2次,每次15 min,完成定量达标。治疗组在出院时赠送刻录的视频光盘给患者出院后继续参照锻炼,以保证后期家庭康复护理的顺利进行。

2.3 疗程

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显效: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X线示骨质病变有改善或无发展;有效: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体力劳动轻度受限;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4 结果

4.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

4.2 2组起效时间比较

按照数字评分法,将疼痛不适、活动功能受限分为0~10分,分值越大表现为越不能耐受。将入院时和治疗1、2、3个疗程评分进行比较,评分相差3分及以上者为起效。见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多数在3周以上起效,而治疗组多数在3周以内起效,说明治疗组能缩短该病起效时间。表2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效时间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

4.3 2组出院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情况比较

出院后,治疗组27例患者中坚持进行锻炼的20例(74.07%),对照组27例患者中坚持进行锻炼的5例(18.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论

康复训练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颈、肩、髋关节等全身关节的活动,增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肌肉痉挛或紧张引起的疼痛,有助于患者日常功能的恢复。通过功能锻炼操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关节挛缩,维持和增加活动范围及功能,促进康复。笔者体会,康复锻炼过程中选择难度和强度适宜的锻炼方法,便于患者学习掌握并长期坚持。自制功能锻炼操,选择性强,既可以根据疾病特点,又可根据康复需要及患者实际情况自主锻炼。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功能锻炼方法带进家庭,为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坚持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文4

【关键词】脊柱和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方案

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cord hurt of rehabilitation scheme

Tong LimingGuo JieXu JialiWu YongjunWang ZhengLiuXue

【Abstract】For explore from illness of 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cord hurt treatment of valid method, draw-up an inside cure to recover from illness treatment of project, early, medium empress period of instauration, prevention from illness and enter and complications of treatment of method.Through 36 sufferer's verific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salience.

【Keywords】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cord hurtrehabilitationscheme

脊柱骨折或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最常见的严重创伤之一,常可导致不同程度四肢瘫痪或截瘫。如不积极地进行康复,大多数病人最后因并发症而死亡或残废。因此,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对36例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验证,疗效显著。

1 脊柱和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1在早期治疗中应注重脊柱稳定性的维持和脊髓功能的恢复,预防与康复并进。

1.2在维持残存功能的基础上对神经系统的指令与控制功能以及残存肌肉原有关节功能,进行再训练,以达到代偿已丧失部分的功能。

1.3根据损伤水平的程度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2 早期康复

其内容包括:①现场抢救及正确的运送(平托法或滚动法);②病人到医院后对急性呼吸麻痹、尿潴留、体温失调等并发症的急诊处理,对于多发性损伤,如有危及生命的头、胸、腹严重损伤,应积极组织抢救;③保守治疗(包括保持正常的脊柱曲度、手法整复或骨骼牵引、石膏或支架固定及功能锻炼等)和手术治疗(包括骨折脱位的切开整复、椎板切除、脊髓探查以及对损伤部位的脊柱进行有效固定等);④药物治疗: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包括甘露醇或山梨醇脱水,类固醇激素的应用,高压氧的治疗等[1]。

3 中后期康复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应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这一阶段是决定截瘫患者能否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及早重返社会的重要阶段。

3.1社会心理康复:截瘫患者的心理变化表现为抑郁、焦虑、愤怒、内疚,不少患者对前途丧失信心,悲观失望。因此必须重视精神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如果患者缺乏改善病情的强烈愿望,情绪低落,即使有完善的康复治疗计划也会落空。所以医务人员应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讲明病因及可以产生的后果,使病人放下思想包袱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医务人员接受康复治疗。此外,可组织病人进行多种娱乐活动,以调精神情志。

3.2针灸推拿康复:截瘫患者运用祖国医学的针灸选穴以疏导督脉、振奋阳气及调和营卫为主,主要选用损伤平面上下1~2锥体穴位,如脊中、命门、腰阳关等,下肢截配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解溪等穴,上肢瘫配肩、曲池、外关、阳溪、合谷等。针法宜用弱刺激,也可连接6805治疗仪,用连续波,频率1~10Hz,留针时间稍长。对二便失禁者可用温针灸或灸法。推拿以穴位推拿和经络推拿按摩为主,手法以指揉法、指摩法为主,结合推按。若瘫痪部位肌肉已有一定的自主活动,推拿手法可适当加重,并加强对患肢做被动运动。

3.3功能锻炼和功能重:当患者在功能上和体力上基本稳定以后,在上述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要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可分卧床锻炼、坐床锻炼、行走锻炼三步进行。卧床锻炼先练习在床上挪动身体及翻身,再锻炼上肢和背部肌肉,预防肢体畸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坐位锻炼的顺序是被动坐、扶坐、自坐,并进而练习坐位的各种运动。站立行走锻炼可按扶床站立、靠斜板站立、靠墙站立、扶双杠站立、扶拐站立、扶人站立、独立站立的顺序进行,在此基础上又可按扶双杠走、扶走车走、扶双拐走、扶双棍走、扶单棍走、独立行走的顺序锻炼行走功能[2]。

4 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治疗

4.1幻觉痛:其发生机制众说纷纭,笔者倾向于可能是脊髓损伤后感觉传入缺失导致神经调节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所致。临床中运用头皮针、耳针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配合体针、推拿等对外周神经系统的整合刺激作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甚至使幻觉消失,此外,可指导病人练习放松功,即意守小腹,自然深呼吸,对幻觉疼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4.2痉挛:脊髓损伤后晚期长出现痉挛状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痉挛及肌强直,是由于离断的远端脊髓失去中枢指挥所致。临床上运用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可以暂时缓解痉挛,但效果不持续,脊髓电刺激治疗效果好。近年来国外有人运用直肠电刺激可使71%患者痉挛缓解,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4h,平均8.2h。此外还有封闭疗法及选择性后根切断(SPR)手术治疗对痉挛都有一定的作用。运用针灸泻法配合镇静的穴位对痉挛也有一定疗效。

4.3肢体记性及孪缩:多见于下肢体如足下垂、垂趾及踝僵硬等。预防措施为早期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按摩肢体。有支架支起被褥,使足趾免受压迫,必要时可用石膏托或夹板保持踝、趾于功能位。一旦条件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行走。热敷及水疗有助于挛缩的肌腱、肌肉、韧带的伸展,并可改善关节活动度。笔者近年运用小针刀松解剥离关节周围挛缩的肌腱以治疗髋、膝关节僵硬亦有一定效果。

4.4其它并发症: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异位骨化以及骨质疏松所致病理性骨折等也是脊髓损伤病人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必须采用积极的措施,若有发生应及时诊治,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治疗时间和减少费用。

应该指出的是,脊柱和脊髓损伤的康复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动员和利用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包括护理、康复医师、理疗中医师、作业训练师,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甚至患者家属。对于不同的截肢患者,要有一个因人而异的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定期对前一时期康复治疗做出客观的评价,修整原定目标,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定期心理评定,充分开发患者全部潜能,并通过努力实现客观愿望。

参考文献

1 洪毅.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康复.中国医刊.2006,10:18~20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文5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0930―02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居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50%。正规的抗结核化疗、严格的卧床休息是脊柱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改善血运、加快骨病灶愈合、防止或解除脊髓压迫性损害、维持脊柱稳定性及缩短疗程。我科2000~2006年12月共做脊柱结核手术65例,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14~71岁,其中不完全截瘫15例,行椎管减压12例,植骨8例,无护理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缺乏了解,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有恐惧感。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谈心,关心体贴患者,使之产生安全感、信任感,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技术水平,让他们与接受同种手术治疗或已治愈的患者交谈,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 休息

此时的休息不单纯指体力休息和对脊柱的制动,还应包括使患者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前者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减少疼痛及截瘫的发生率,后者可使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思想,增强抵抗力。

2.3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患者在术前就应进行3周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且术后还应继续用药6~18个月,时间较长,若不了解,难以全程用药。因此在术前就应使患者清楚手术和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病均不可缺少的前奏,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2.4 双下胶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术后72h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运动、肌张力及腱反射等及膀胱的感觉情况。因为任何脊柱外科手术都有可能意外地损伤相应部分的髓节,造成双下肢及膀胱运动的不同障碍,因此检查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状况是一项甚为重要的工作。

2.5 并发症的预防

由于患者术后须卧床3个月,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上伤口疼痛,容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故护理上要注意:①要保持床铺整洁,皮肤干燥。②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术后早期翻身1次/2h,翻身时,协助患者肩、臀部一致翻动,注意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及双下肢的活动情况,侧翻时,用枕头垫于背部,沙袋固定,保持功能位,并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皮肤受压情况。③术后6h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翻身、叩背帮助咳痰,以利于肺复张。④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训练膀胱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尿液的性状及量,防止泌尿系感染。

2.6 功能锻炼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足趾、踝、膝各关节的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次数可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对于截瘫患者,术后要保持双下肢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帮助患者被动进行下肢各关节的锻炼,并按摩各肌群,3~4次/d,当双下肢功能恢复,可指导患者主动练习,如伸缩、抬腿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在床上行抬头、扩胸、深呼吸及双上肢的自主活动,以增强心肺活动量及上肢的肌力。下床锻炼应循序渐进,次数和幅度应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2.7 督导化疗管理

术后能否坚持规则抗结核治疗也是治愈的关键,住院期间必须目睹患者内服每一剂药品,这项措施至少保持在强化期内,漏服者当日补服,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成规定疗程,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 结果

本组65例患者,48例功能恢复,正常行走出院。17例因经济原因提前出院,出院后嘱继续卧床,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做好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经随访,16例恢复良好,1例未按疗程服药,治疗失败。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范文6

脊柱(椎)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脊椎骨折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病人采取怎样的护理对复位的成功和预防术后病发症有着更重 要 的意义。2008年3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救治35例脊椎骨折患者,经积极院前急救与入院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0~67岁,平均39岁。受伤方式:车祸伤20例,高处摔伤11例,机械碰撞伤4例。经CT检查确诊腰椎骨折25例,下胸椎脊椎骨折10例,伴有脊髓损伤5例,均行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 固定手术。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常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的心理,术前通过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家庭、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损伤后表现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策略和方法。通过及时的沟通与疏导,做好心理护理,向家属交代患者的病情及可能的预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治疗和护理上要积极配合,病情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鼓励家属在心理和生活上给予患者以帮助,因为家属的支持和鼓励是患者强大的精神支柱,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2.2 护理:在给病人进行护理前应严密和、观察病人病情,测定基础的生命体征。病人由门诊或急诊送入病房时都用平车转运,移动身体前向病人说明移位方法,以求得病人的配合。移动时由2~3人用手同时将病人移至硬板床上,移位前后询问病人双下肢感觉有无区别并检查肌力有无变化。病人平卧于硬板床,垫海绵垫,使脊柱背伸,腰下垫一薄枕,既达到治疗的目的,又可使病人更为舒适及使用便盆时减轻疼痛。以平卧、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每2小时1次。采用轴线翻身法,即以胸腰背部为制动部位,护理人员的左右手分别置于同一侧的肩胛部和臀部,在确保脊柱不扭转的前提下,才可将病人翻向对侧。侧卧时在肩膀部/腰骶及两膝之间放一小枕垫,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当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掌握自行翻身的方法,即挺直腰背部,以绷紧腰背部肌肉,躯干和下肢同时翻转。

2.3 饮食护理:患者于受伤之初大多有腹胀,胃口不开,可采取腹部按揉或肛管排气以减轻腹胀,增进食欲,注意营养搭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进食顺序为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避免过度进食牛奶、糖等产酸、产气食物,合理搭配,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并发症以促进康复。

2.4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置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受压,翻身时避免过度牵拉,致引流管脱出。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定时挤管,防止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堵塞管道,造成引流不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如渗出量大及时告知医生,? 随时更换敷料。

2.5 排尿的护理: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早期留置尿管持续引流,2周后改为4~6小时或感觉有尿意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功能,防止膀胱肌肉萎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生理性冲洗尿道,防止泌尿系感染。

3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

3.1 预防压疮:截瘫病人皮肤失去感觉,神经功能紊乱局部缺血,容易发生压疮,在护理上要特别重视,因此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干燥、无皱褶、无碎屑,保持皮肤干燥,用气圈或棉垫保护骨突处,骨突处及受压部位用乙醇按摩促进血循环,每个部位5~10min。每2h翻身1次,侧卧时双腿之间置软枕防止相互挤压,减少摩擦力和剪力,托运病人时避免拖、拉、推等。

3.2 预防肺部感染:翻身的同时给予叩背,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雾化吸入每日2次(生理盐水4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

3.3 预防关节畸形:保持双下肢呈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利用变换的方法防止髋关节内收畸形,每日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4 功能锻炼

脊柱骨折病人在局部疼痛减轻后就要开始锻炼背肌,一般在伤后第二天即可开始,方法有挺胸、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和俯卧练习法及被动练习等。嘱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将两肘向后抵压床面,同时向前挺起胸部,使背部悬空,时间逐日延长;伤后1~2周即可练习五点支撑法,同样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伤后2~3周可进一步练习三点支撑法,让病人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同样逐日增加,嘱病人每次练习量力而行,避免过多、过累。定时翻身,变更,每2h翻身1次,分别采取仰卧、左右侧卧位。翻身时勿扭转躯干,应保持躯干平直;加用海绵垫或气圈保护皮肤。床单不可有皱折,应保持干燥、清洁;骨突部位加强护理:如骶尾部、大粗隆、足跟等每日多次察看。翻身时对骨突处施加轻柔按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拖拉病人以免皮肤磨破;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俯卧练习法在三点法的基础上,俯卧,两手放在背后,腰背肌收缩使头、胸部和下肢同时翘起离开床面。另外,还应做髋关节伸屈活动、膝关节活动,以及按摩踝关节等。当病情许可,协助并指导病人下地站立和行走,逐步恢复生活能力。嘱病人在下床活动初期,不可作弯腰动作,3 个月后方可弯腰,4~6个月后可适当参加劳动,腰背肌锻炼应坚持半年至一年以上。

5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经过40天左右的住院治疗和护理,无损伤加重,无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压疮出现,患者入院后1周左右均能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自觉进行。

6 讨论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其内有脊髓,倘若治疗和护理不当,易使损伤加重,同时脊柱骨折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如护理不当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的重点在于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6.1 正确的指导能避免进一步的损伤:病人及家属由于掌握的医学知识比较缺乏,当脊柱受伤后,在搬运及翻身时,如方法不当极易造成骨折的移位或加大损伤,重者可进一步损伤椎管内的脊髓,导致患者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健康宣教,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指导和协助正确的运送和翻身、正确地使用便盆、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和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6.2 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脊柱骨折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容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临床上我们对生命体征的动态观察、每天的晨晚间护理、会阴护理、压疮护理等基础护理,虽然很琐碎,但却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之一。

6.3 功能锻炼是促进身体康复的重要措施: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之一,是恢复功能的主要手段。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一项很重要的护理工作,适量的功能锻炼能帮助患者消除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