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例6篇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文1

[关键词]法治背景;大学生;法律意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10-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继1997年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修正案之后的第三次法治建设高潮。法治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法律数量的增加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更在于形成一定的法治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法治的社会思想基础,要求公民崇尚法治的意识和观念的塑造与传播。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树立平等、正义、等法治意识,无论是基于现实性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还是着眼于培育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在当前法治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应当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是关于法律的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要求、态度、评价以及对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评价的总称,由法律知识性要素、意向性要素和决策性要素构成,分别解决“法律是什么”、“需要什么法律”和“选择何种行为方式”的问题。

作为一种内在的意识和精神,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巨大。法治的内涵之一就是法的普遍遵守,即法律之上,任何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如何提高和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遵法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全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能主动将现代法治的实质要求内化为自身对法的价值、秩序和精神的认同,就能将法的外在国家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遵守,形成理性守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法治国家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容之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的途径。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兴衰。尤其在新一轮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大学生因其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知识素养水平有别于社会其他人群,其作为“国家培养的具有社会精英潜质”的四千万特定人群。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受法律文化影响水平的高低、法律信仰度的大小,与党员干部一样,对我国法治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率先成为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思维的先行者。

(二)群体法律意识对法治的作用决定了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群体法律意识是指某个社会群体中通行的共同的法律意识。如果说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致的法治思想和法律意识,那么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个体法律意识必定受到群体法律意识的影响,对法律的认知和判断、对法治的追崇会有新的提高,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反之,个体法律意识也包含了某一群体的法律意识,公民个体的法律感、法律思想、法律信仰和信念如能按照法治的要求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必能很好地推动群体法律意识的发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无论是从个体或群体法律意识来讲,这无疑对中国法治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决定了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规则下产生的自由、平等、自主、责任等观念,构成了法治的精神与灵魂,因此法学界共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其内在要求法律的至上权威、对公权力的限制、权利的充分保障,以市场对规范的渴求、以经济必然性的形式推动法治的生成。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未来生力军,体量庞大的大学生毕业后将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其个体法律意识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依法治国建设。他们对市场规则的认识,对秩序、规范的遵守,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想的追求,对法治的尊重,需要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培养。

三、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是公民形成法律意识的知识和理性基础。法治的最低要求是任何主体要守法,而法律意识左右公民行为与法律一致性的程度。个体的法律知识较丰富,对法律情感较好,信任程度高,则行为的合法性程度高,反之则低。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根本途径之一是要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实施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教育目的法治理论系统教学,从而真正使大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对法治的崇尚。笔者认为,在国家再次强化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应强化法律知识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制度化教学。法律教学应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独立出来,形成从法的一般原理、法的体系、法治理论到应用法学的完整法律知识体系的教育,这种法学教育要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这个过程,让大学生能动自主地反映掌握法律的过程,并且是以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前提的,他们只有在一定的法律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法律“是什么”,才能在内心形成对法律的认知、了解和评价,从而提高法律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规范的实践。法律意识有着指导人们实践法律规范从而推动法律实现的践行功能,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司法实践来实现的。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法律理论,更进一步地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高校在正常的法律理论教学安排之外,要尽可能多的让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组织参加旁听审判、参观监狱、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实践活动;要组织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辩论等活动;要让大学生在假期积极参与跟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环境保护等法律有关的民生问题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法律规范的实践,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三)提高高校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水平。在诸多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最深刻、最持久的便是文化。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治思维或法律意识的培养,缺少不了特定的法治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高校应提高校园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水平,坚持章程治校,依法治校,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自上而下优化高校法治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在校园法治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并牢固树立法律至上、限制公权、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的基本法治理念,切实可行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强化自身法律意识,树立现代法治思维。

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背景下加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高校责无旁贷,责任重大。大学生良好法律意识的养成,关键在于当前法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之结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11).

[2]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

[3]田宏伟.法律意识及其内容结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5(10).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文2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现如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已成为中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观点、知识、思想等的总和。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国家法治的希望,是体现法治国家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实现的重要条件。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新生正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生活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现状,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提高法律意识对于大学新生自身成长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分析当代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本次调查对象为贵州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在调查对象上从性别、专业等做了相关比例要求,34.97%来自城市,65.03%来自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出贵州大学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 200份,收回问卷184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81.5%。

1.法律认知

法律知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础性知识[1]。对法律基本知识的认识,设计的问题多从法条为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与个人密切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基本法律知识的提问,了解大学新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基本情况,为大学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本次调查中,男生占68.71%,女生占31.29%,调查显示女生相对于男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认知更加深刻及乐于学习。在学法态度上,57.67%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应学法,提高法律素养;39.88%的学生选择法律不应该只是律师、法官等学习的,学生也应学一些法律知识,可远离犯罪;而2.45%的学生认为法律应该是律师学的,专业人士解决专业问题,我们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了解;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自觉学法的意识较强,希望多了解法律并能在生活中运用。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显示的结果不容乐观,1.84%的学生对法律完全不了解;84.66%的学生对法律不太了解,只知道少部分法律知识;仅13.5%的学生对法律比较了解,知道贴近自己的相关法律,如宪法、人口与计生法、婚姻法、道路交通法等方面的常识;而与自身联系不太紧密的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如知识产权法、民法、行政法及仲裁法等,这些学生平时对法律方面新闻有一定的涉猎,表明调查对象对不同种类法律的了解程度与法律和自身联系紧密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对实际法律运用的观点、态度及法律权利意识

法律观点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法律运用指被调查者面对违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利时,被调查者的态度及运用法律的途径等。法律权利意识主要是对被调查者就自身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的强弱。通过对调查对象对于法律知识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的看法;对实际生活中法律运用的观点、态度;对国家法律重大事件的关注及法律权利意识等了解大学新生对法律运用的观点、态度及维权意识。

调查显示,对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4.82%的学生认为法律与生活紧密相关,时刻可见法律的运用;40.36%的学生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处,但用处体现得并不多;而4.82%的学生对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无明显感觉。在亲身体验法律的运用方面,30.13%有过亲身体验;26.92%间接体验过法律在生活中的运用;而42.95%的学生则未有过亲身体验。对于“权利被侵害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69.5%的学生选择通过法律渠道维权;12%的学生选择暴力维权;18.5%的学生倾向采取其他手段维权。在对国家法律重大事件的关注方面,例如是否关注不久前刚结束的2016年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中关于立法的问题,仅有9.9%的学生全程关注相关立法,并且在相关平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8.2%的学生通过新闻有一点了解;21.9%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关注。这说明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3.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培养人们法律意识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对被调查者接受法治教育的情况和倾向于何种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可行性方法提高大学新生法律意识。

对于“您如何评价身边的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44.31%的学生表示,身边的人了解程度都不高;40.12%的学生身边有一些比较了解法律的朋友;仅有13.78%的学生认识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由此可见,加强法治教育是极其重要且紧迫的。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应有所改革。在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途径方面,60.56%的学生是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学习法律的;30.78%的学生通过书籍及教师授课方式进行学习;6.67%的学生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法律,如家长教育等。在调查问卷中,对“学校开展普法活动,您希望以什么形式进行?”有40.12% 的学生希望以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44.31% 的学生希望学校多开设相关法律讲座。对大学新生而言,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内容;适当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法律知识;举办法律讲座或法律知识竞赛等途径均有助于学生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

通过对大学新生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笔者发现: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知识学校比较感兴趣,法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大学新生中已达成共识,希望多了解法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第二,学生对不同种类法律的关注度不同,在法律学习过程中,既要适当扩大需了解的法律知识范围,也要重点深入学习符合自身需求法律知识。第三,学生对法律运用的感知度不强,部分学生法律权利意识较弱,法制观念淡薄。第四,由于教育与宣传的局限性,目前大学新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形式较单一,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停留在被动的守法状态,出现了“学而不用”的情况,应扩宽法治教育途径,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二、影响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1.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法律向来被看作是封建统治的工具。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力主“人治”。法家虽然提倡“治法”高于“治人”,但其“治法”的具体实施实则是强化了社会对“治人”高于“治法”的认同。这种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到如今仍存在于许多人的观念中,它积淀到了社会大众的意识结构中,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为较强烈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因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持怀疑态度[4]。

2.不良社会环境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目前,高校大学新生年龄段大都在17-20岁,正处在生理、心理未完全成熟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影响较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一是行败现象及社会上的消极文化,其存在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形成产生了极大冲击,使部分学生守法自觉性明显不足;社会上的消极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使其偏离健康成长轨道。二是司法腐败现象,司法腐败挫伤了群众对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使得部分学生对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产生怀疑。三是某些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加剧、失业增多、就业形势严峻等,易使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个人化倾向,行为方式发生改变[3]。

3.学校教育局限性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在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法制教育尤为重要。但目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制教育作为德育的组成部分,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法律素质被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等,以上问题会导致学生对法律的不重视和厌恶感,削弱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探索

1.根据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除了法律知识的学习之外,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的精神、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观,是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根据其思想特点,引导学生尊重和崇尚法律,在大学新生心目中树立“法律的至高无上性”的思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新生的法律教育应坚持普及法律知识与注重法治精神与法治观念并重。

2.优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视大学新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首先,高校应始终将法制教育放在德育中的重要位置上,贯穿于大学阶段整个教育与管理之中。其次,我国目前法律修改和颁布较频繁,高校的法律教育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反映和适应国家的发展变化;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始相关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最后,创新方式讲法律课程,充分运用新媒体,积极开展网上法律讲堂。用好微信、易信、微博等新媒体,向学生推送“微课堂”,不断丰富拓展法律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切实增强法律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创设社会与校园良好大环境,提高学生的法律能力

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社会和校园法治环境,在社会法治环境方面,我国已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民主法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目前立法、执法及法律监督体系尚不完善,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高校可进一步提高党风、政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校园环境方面,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文化活动;保证学生平等地行使权利;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有条不紊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参与法律活动,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步骤。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文3

(一)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实现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二是全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观念,才能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才能对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早日实现。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二)实现高校教育目标和提升大学生素质目标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并把法律素质作为现代人素质的主要方面,这就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培养则是高校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更要具备比一般社会成员高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而且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有把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培养法律意识

当前大学生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其次,更需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明确自己的义务与权利,懂得利用法制武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提高大学生的当选意识,有利于抵御不良的社会风气,维护稳定的社会治安,减少犯罪,反之,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氛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继续借助文化内涵的提升来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此基础上,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吹响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这不仅是重大工作部署,也是具有广泛感召力的响亮口号,有利于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的当代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需要我们做好以下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

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首先在于提高其道德素质,实现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权威性。具体来讲有以下内涵:第一,法律必须在整个社会调制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他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第二,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严格依法办事,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第三,国家政治权力受法律的保障和控制,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依然还有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知法犯法、执法者违纪现象存在。一部分大学生低估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把金钱、关系、背景看得很重,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法的信仰产生困惑,发生冲突。为此,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意识,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良好风尚,树立起大学生的“法律权威”意识。

(二)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把法律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各种活动中

一方面,积极开辟法律第二课堂,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录像、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模拟法庭“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一定影响的法官、监察官、律师或立法工作者来校进行专场司法实践讲座,让学生感受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秩序,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使大学生亲历法律实践,达到升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阶段,法制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不仅要有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而且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作为文化法制建设的一环,具有重要的传承和纽带作用,要实现文化法制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利用各种活动机会宣传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理念,寓教于乐,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把法制意识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38-02

十报告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的高度,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注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培养问题应该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有无、强弱对法制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列宁曾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无独有偶,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或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发生。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应该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增强法律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

健全的法律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成才的需要,是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并且懂法、守法、用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

(一)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改变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一些人,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不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一些人虽然学过一些法学理论,但不会正确运用,以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却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加以保护;一些人,由于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漠,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多。这反映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开展,各种法律法规应运而生,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2]法治社会的这一要求,使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成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日益综合化和整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才必须具备高层次、全方位、配套合理的网络化知识结构体系,使自己成为复合型素质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知识里面当然包括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日益一体化的社会当中,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是时代对学生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时代的强音。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构建法治社会中的作用自然也非同一般。

1.法律意识是达到依法治国目标的软前提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而“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从精神层面上讲,它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只有这种观念与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仰,并支配着社会主体的行为时,法治才能实现”[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依法治国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从硬的方面来讲,是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立法和执法,而从软的方面来讲,则主要是法律文化的培育,这其中当然包括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只有“软硬兼施”,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2.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全体公民守法的自觉性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将逐渐成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的主体力量,他们法律意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执法、司法工作的开展。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将使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去积极地维护法律的尊严,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关系。树立法律的威信,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进程。同时,毕业之后的大学生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也会引导他做一个遵守法纪、维护法律权威的合格公民,从而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总的来看,具备较强法律意识的大学生将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增强。

1.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首先,尊重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核心要求,没有市场主体的独立和自由,即“意思自治”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民法的思想核心就是保护这种“意思自治”。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因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诸多领域关系的重新调整,而且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客观上也产生越来越多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需要相关法律引导和规范。再次,法治化的利益精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它以利益为导向,要求的不是产生于传统农业时代儒家“重义轻利”的道德观,而是以义为镜、合法取利的法治观。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必然要求大学生对公平、公开、竞争等主体精神的认同,及由此决定的对法治精神的呼唤。市场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取向客观上要求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应该由道德本位向法治本位转型。最后,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这就无法避免因竞争而产生的失范违法现象。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做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活动于其中的市场主体也需要有法律意识。

2.培养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

培养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到专业知识,也要增强其法治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1.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见,民主法治在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中排位第一,可以说是实现和谐社会其他目标的政治前提,所以,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纳入和谐社会的视野,是由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也是全社会对大学生所寄予的期望。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对大学生群体来说,这些矛盾和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折射到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就业、心理等各个方面,造成大学生出现身心、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不和谐状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用辩证眼光看待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理性应对各种遇到的难题。通过法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群体能够尽快成熟起来,对自己发展、对社会建设充满信心。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适应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需要

(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使世界日益紧密联系起来,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技术引进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可以预见,中国的未来――包括中国法律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与世界融为一体。现在大学生的“现代法律观念”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瑕疵,即缺乏对世界法律制度产生、演变与发展的全面了解,缺乏对世界法律制度的功能、作用和运行特别是缺乏对国内法与国际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系统把握。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后,国际法在我国国内各领域的作用日趋明显。“入世有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我们对于这种外来制度的陌生和不熟悉,来源于国内现行法律制度和市场运行状况与这种外来制度的不适应。因此,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就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熟悉这种外来制度并相应改变国内现行法律性规范的相关内容。所以,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力量,培养出一大批熟知国际交易游戏规则、自觉严格按国际要求办事的人才,是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培养出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富有法律意识和素养的年轻一代,把学科教育与职业训练结合起来,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法律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思维能力和洞察力,而且还必须要学生掌握与其职业实践相关的知识、规范、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文5

关键词:法律素养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73-01

1 大学生法律素养与思政课实践教学

1.1 大学生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将其内化为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信仰并外化为运用法律的能力。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和提升主要借助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院校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医学素质之外,还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教育和实践,以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

1.2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多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组织实践教学的方式基本停留在组织学生“三下乡”、外出参观考察、假期布置写社会调查报告等套路上。而假期的“三下乡”因受各方面的影响,参加的学生人数很少。带学生外出考察受安全因素、经费有限、场地有限等方面的制约,也影响实践教学的普遍推广。学生利用假期自行参加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收效不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途径,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1.3 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本科医学院校已普遍开设了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的相关法律教育体系还比较薄弱,而且缺乏学的大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尚未开展涉及学生法律素养的实践教学等等。

实践教学是实现受教育者法律素养内化和外化的必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使其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相结合,应该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改革的方向。通过大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了解和认同法律,可以将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认知、情感和信念;通过思政课实践还可以将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情感和信念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当前一些高校的探索表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具体法律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法律知识、感知法律功能,培养法律情感,提高法律素质。我国的《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法律素养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使法律素养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之一。

2 基于法律素养提升的“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医学生的法律素养,我校紧紧围绕“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学、以校园文化为中心的校园实践教学”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2.1 合教育资源,建立法制教育实践基地

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我校本着就近、管用的原则,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使学生们不出校园就可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法制教育基地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借助模拟法庭等形式给学生一个仿真法律环境,加速学生从法律理论到法律实践的转化,为提高法律素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以问题为中心,切实提高针对性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除讲授以外的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视频资料播放及模拟情景等教学方式在内的旨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教学形式。课堂实践教学不是老师的“专利”,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要提前收集、整理与所授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同时还要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等。课堂实践要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我校的课堂实践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方面主要围绕“培养法律素养的公民”,既注重所选案例的法律性,也注重案例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影响,拒绝庸俗化。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要通过经典法律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展开激烈讨论,通过对热点社会问题的法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如通过分析“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让学生讨论见死不救是否应该纳入法律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结合《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进而讨论“该不该扶”和“怎么扶”哪个更重要。在追问和选择中,学生才会深入思考法律和道德博弈中的深层次问题。还可以紧密结合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对现象、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辩论、讨论、查资料等方式,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与实践,将法律知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遵法、守法的良好的法制观念。例如,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当受侵害的患者与医院因为医疗事故纠纷发生诉讼的时候,由医院一方来承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是“谁主张,谁举证”。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实践的实效

作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政课校园实践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校园实践是思政课的辅助教学和延伸,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我校的校园实践主要联合学工部、校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将法律实践寓于校园活动之中,通过法律文化宣传、法律社团活动、模拟法庭、广播站开辟法制广角、校报专设法律教育栏目等活动形式。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习惯。

2.4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增强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观考察、暑期社会调查、组织“三下乡”活动等。我校的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学校建立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区法院、市廉政教育基地等。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法律素养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法律实践,改变课堂教学中枯燥法律理论讲授的传统模式,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通过这种法律实践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感知法律功能、树立法律信仰,提高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则是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同时这也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其发展方向应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转变为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在向青少年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时,应要求其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青少年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可能自觉自愿的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和履行应尽的各项义务。

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公民。青少年即将步入社会,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因此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是学校的重任。

一、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即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所谓德治,是以道德的教育、倡导、建设为手段来治理国家并达到人民行为举止优良、社会道德昌明、国家安定祥和。而道德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指人们对善恶、美丑、荣辱、正义邪恶、诚实虚伪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认可或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或予以确认的习惯加以肯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道德则是表现为一般社会意志,由人们内心省视、社会舆论和一般社会措施来保证实现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宁、社会进步发展,两者的目的一致,又同时具有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不同层次上的功能,为同一个目标服务。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启迪人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观念,才能树立起坚实的遵纪守法的基础,才能“防祸于未萌”;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在行为上不突破法律的防线,也才能更进一步提高警惕性,强化道德的良知。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党和国家执政治国的根本方略,因此,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以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为中心,努力培育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二、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不仅仅只有国家和社会需要法律制度,法律与公民个人也密切相关。有些青少年由于法律意识淡漠,认为:我不去犯法,法律就跟我没关系,我学法律干什么?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因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课堂教学是青少年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现今,每所学校均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开设了不同程度的法制教育课程。例如,1986年起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始开设“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代青少年提高自身素质、维护自身权益的现实需要。

在教学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少年反感过于理论式的教学方法,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却拥有无比的热情与渴望。因此,在宣讲乏味的法条时,穿插很多当今的时事案例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安排专门时间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法制警示的视频,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这样有助于提高其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教育目的。

同时,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教育起点,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可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养成优良的品性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实践来完成,而家庭成员则必须参与到这一实践过程中。家庭成员必须为子女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良性引导,这也必然要求家庭成员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因此,家长应配合学校严格管理子女,引导其多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学习或者体育活动。并且家长自己也应不断有意识地提高法律素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子女的隐私权,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与学校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只有通过以上方式,家庭才能在树立子女的法律观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青少年能够在法律意识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三、坚持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建设法治国家,发展中国自己的法律文明,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的目标。而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在法律进步、法制完善的重要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无疑为核心且基础的环节。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均应参与到这一培养过程中。

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类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络,这些传播媒体均大大拓宽了青少年接受外界信息的各种渠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各类外界事物越来越关注,这些传播媒体则应特别重视自己的宣传教育作用,担负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些传播媒体一方面可以广泛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量、信息量,使他们能够更多更快地了解当今世界形势,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反之,各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如果是一些非健康的信息,则必会使一些法律意识薄弱的青少年误入歧途,在人生关键的成长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社会应尽量减少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作正面宣传,成为有助于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之一。例如,通过对一些很有教育意义的法律案件进行跟踪报道分析,使青少年能够参与讨论,以弥补其自身法律生活的匮乏,并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同时,青少年应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首先,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校纪校规,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其次,青少年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