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例6篇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1

笔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在海淀艺术职业学校2009级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的双选会上,进行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实用性的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14份。被调查的幼儿园包括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部队幼儿园,其中涵盖一级一类幼儿园、一级二类幼儿园。参与调查的14人中,有11人是管理人员、3人是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0人、大学专科学历2人、中等师范学历2人;平均年龄38岁、平均教龄17.6年。从被调查人员的工作岗位、学历、年龄、教龄均可看出,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覆盖面较广。

问卷中,用人单位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1.对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应加强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法的学习。

2.加强声乐、音准训练。

3.提高弹唱能力。

4.音乐特长方向班的学生培养应全面,不能只擅长音乐这一类课程。

意见中的第一点就直接指向学生的幼儿活动课教学能力的培养。试想,即将按照北京市海淀区“十二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来设置的音乐活动设计课程,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职业能力仍然不能得到锻炼,不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程的界定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多采用的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活动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四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①

在“十二五”北京市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由幼儿园音乐典型职业活动直接转化而来的音乐专业课程被命名为《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必修课。《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选择和运用音乐材料,编写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模拟教学,掌握幼儿音乐领域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任务、基本原则。以便毕业后能基本胜任或辅助开展幼儿园各年龄班的音乐活动教学。

(二)课例教学的概念界定

课例教学借鉴的是教师培训中所采用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的授业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其主要特征包括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和间接性。课例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等至少五个步骤。

本文提出的课例教学借鉴了课例研究的思路,但与课例研究又有所区别。由于笔者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凡是具有共性的音乐典型职业活动都是活动课例,因此设想可以提取幼儿园优秀音乐活动课例录像作为范本,让学生观摩幼儿园课例、分析课例、创编课例、实施创编课例,形成一种围绕音乐活动课例展开的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围绕课例展开,因此称为课例教学。

二 、课例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

活动设计课程中的实践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的深入展开,笔者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在海淀艺术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2011级的1班和8班进行了《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教学试验。

起初,请学生观看幼儿园优秀音乐歌唱活动课例《猪小弟的幸福生活》,开始学生兴趣很高,边看边随着孩子们天真的表现爆发出阵阵笑声,可是看到中后段时兴趣就慢慢减退了。

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是教学思路不当所致。这门课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想让学生成为录像中的教师,能设计组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课吗?所以讲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再先讲理论,而是要求学生看完课例后模仿课例进行教学。

首先进行分组,每组都要安排有擅长弹琴、唱歌、画画、讲故事、制作PPT的同学。这样一来,学生饱含着即将模拟上课的热情,就积极地行动了起来,专注地观看模拟教学的录像,主动记录教学环节,主动学唱、弹唱课例中的歌曲……课例教学的实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显著,收获颇丰。

三、课例教学在音乐活动设计课程中

实施的基本流程、组织形式

(一)课例教学的基本流程

(二)课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依据课例教学的流程,至少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创编、实施课例组,另一组是观察、讨论课例组。并根据音乐活动课教学的任务需求来分配小组成员,小组长可轮流安排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任务。

创编时,创编小组成员要依靠全组成员的智慧,合作完成创编课例的教学任务。实施时,选一名学生承担教师角色,其他成员扮演授课对象——幼儿,共同完成创编课例教学的实施。观察讨论组可分成两部分,分别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个完整的课例教学之后交换小组任务。总之,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保证每位学生公平充分地参与,全面锻炼各方面的教学能力。

四、课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优秀课例教学视频、教案是课例教学的资源

在课例教学中所用的音乐活动课例应为全国幼儿园优秀的课堂教学视频。优秀的课例录像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领先性的特点,它是教师技能的成功范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师技能教学资源,依托它们能很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发展。同时,观察、讨论视频中幼儿的学习行为,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水平。

由于幼儿年龄小,活动课时间不长,通常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这样的课时长度有利于完整解读优秀课例视频。

(二)观察、讨论课例是课例教学的关键

一个完整的课例教学流程,至少有三次观察、讨论课例的机会。第一次是观察讨论优秀课例,第二次是观察讨论学生创编的课例,第三次是观察讨论学生改进的创编课例。在观察、讨论课例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双主体,双方相互尊重,平等交换意见。

优秀课例背后的教育精神是学生实践的指南,优秀课例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创造的智囊,优秀课例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学生实践的参照样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照应书本上提到的教育精神、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挖掘优秀课例中的鲜活场景。

借鉴课例研究的成果,课例教学中要求有观察小组参与,重视观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记录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种反应,观察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的表现,也可以是部分学生的表现。

讨论时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表现,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讲述观察的情况、对教学过程的看法和自身的体会。重点回答三个核心问题:学生如何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应如何改进,你自身从中学到了什么。②在展开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课例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课例教学的目的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技能的学习可以从模仿开始,课例教学中,学生实施的音乐创编课例教学可以是克隆式的。即使是克隆,也包含着学生的二度创造。例如,克隆音乐活动课例《猪小弟的幸福生活》,学生需要完成歌曲弹奏、歌曲范唱、图片教具制作、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组织教学这些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任务。优秀课例的学习是思维学习与行为学习、模仿学习与创造学习的统一。

课例教学中,我们鼓励、提倡学生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体会学生自身的特点仿编、改编课例。不要怕犯错而不敢创新,学习过程中的犯错、纠错是为了将来工作中的少犯错。

课例教学直接、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但同时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如:课例教学的教材、教学资源有待开发;实施课例教学的设施有待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6月版。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2

关键词:高校学生 歌咏活动 基本模式 创新实践

歌咏活动是指具有一定主题和规模的群体性歌唱活动,是音乐艺术中一种以人声演唱为主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高校学生歌咏活动是高校美育(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日益普及的经常性的文化娱乐基本形式,是一项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活力与精神风貌的群体性的歌唱艺术实践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高校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团中央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指示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各地高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普遍加强与整体推进,尤其是大学生歌咏活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对于当前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 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地位作用

我国高校校园歌咏活动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群众性歌咏活动,同样具有城市群众歌咏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是主题鲜明。众所周知,我国群众歌咏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鲜明的主题、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二是参与广泛。歌咏活动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无论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歌咏活动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形式多样。歌咏活动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时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是合唱也可以是齐唱、重唱、独唱,方式灵活,因地制宜。四是便于组织。歌咏活动有着群体参与的强烈愿望和精神需求,与其他艺术活动比较,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推广的特点和优势。

从高校教育的范畴而言,大学生歌咏活动属于高校的美育(艺术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高校美育和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集审美、教育、认识、娱乐、健康为一体。高校学生歌咏活动对培养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增进开拓创新精神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今,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成果与价值不仅充分体现在不断提升的各级歌咏比赛、汇演、晚会的规模和质量上,而且已经融合在校园各类歌会、展演活动中,日益吸引青年学生的热情参与,已悄然渗透在日常的学生歌咏团队训练实践和各阶段审美体验的过程里。歌咏活动还有助于培育歌咏团体团结、和谐、凝聚、统一的集体精神,有利于广大参与者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丰富校园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追捧。

大学生歌咏活动不仅适宜于高校的会堂、小剧场、多功能厅的舞台表演,还适合于校园广场、体育场馆的平台演唱,小型歌咏活动还可以在普通的阶梯教室乃至班级教室中举行。各地高校已经具备这些必需的基本设施、设备,为大学生歌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基本模式与体系创新

高校学生歌咏活动的基本模式一般可分为“系统普及型”和“团队强化型”两大类,以此构成校园学生歌咏活动的总体框架体系。在具体艺术实践活动中,这两类模式往往以其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驾齐驱,共同推进。

1.系统普及型模式

“系统普及型”活动模式通常是指学校举办的校园合唱节、合唱比赛、歌咏大赛和主题歌会等,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普及、系统、指令型的传统式校园文化活动,其特点是主题性强、普及面广、参与性广和组织性强等。

在该活动模式中,学校作为总组织者,其工作重点是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和方案的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有:制定高校学生歌咏活动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活动方案,包括确定活动主题、规模范围、参与主体、时间地点、规则要求等;根据方案下达实施意见;按计划组织和完成整个汇演活动。院系作为分组织者,其工作重点是根据学校的总体计划和活动方案,动员、落实本院系各班级歌咏团队的组建和训练;组织举办本院系的歌咏汇演或选拔性歌咏比赛;选送优秀的班级歌咏团队代表本院系参加校级比赛(见图1)。为了提升歌咏团队的总体参赛质量,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由院系在本系统中择优选定歌咏队员直接组队训练和参赛(见图2)。班级是主要的基层活动组织者和参赛主体,因此其工作重点是根据学校、院系的相关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动员全班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歌咏团队的组建、训练活动,积极参加院系和学校的歌咏比赛(汇演)活动,从而形成“班班有歌声”的生动局面。

高校学生歌咏活动通常可分为设奖项的比赛汇演型和不设奖项的主题歌会型两种。前者更能体现各歌咏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艺术竞争性;后者更注重于团队的组织参与性,追求歌会的主题思想性、整体艺术的和谐性。二者各具特色、互有所长,组织者在策划活动方案时应视具体情况慎重择定。

2.团队强化型模式

团队强化型模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通常是指学校经一定的组织选拔工作,集中一批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声乐骨干和合唱爱好者直接组建的校级大学生合唱团;辅助设立的学生社团性质的合唱俱乐部;由校学生社团组织或由部分有条件的院系建立的各具特色的学生歌咏队组。该模式的特点是:组织结构多样,人员素质较高,团队凝聚力强,活动新颖时尚,群体影响力大,便于巩固提高(见图3)。

在该模式中,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选配专业辅导师资组建大学生合唱团;落实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经费支持等工作。高校合唱团的主要任务有:对外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城市和高教系统的歌咏比赛(合唱节、展演、汇演)等艺术活动,优秀的高校合唱团还可选送参加全国、省或区域性的各类合唱赛事;横向开展和参加高校校际以及与社区、企业、军营之间的合唱交流演唱活动;对内充分发挥骨干文艺团队的作用,在学校举办的重大文艺活动中承担主题性重要曲目的演唱任务,并适时开展阶段性的成果汇报演唱活动。合唱团的指挥一般由专业艺术指导教师(音乐教师)担任,并对合唱团的日常组织训练和管理负责,做好定时间、定人员、定曲目、定演出任务等事宜。校级合唱团在学校的重要活动中不仅能充分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而且能极大地强化和提高合唱团成员的艺术审美能力与声乐表演能力。目前,各地高校尝试把合唱团的日常训练活动与开设合唱选修课程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歌咏训练的兴趣和成效。

在重点打造校合唱团品牌的同时,音乐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还可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如设立大学生合唱俱乐部,支持相关学生团体和部分有条件的院系建立特色性的学生歌咏队组。合唱俱乐部原则上可根据活动场地的条件考虑参加的人数,尽可能满足广大歌唱爱好者的参与愿望。俱乐部可以采用定期举办合唱欣赏系列讲座、声乐知识辅导和基础性合唱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以大课讲座辅导为主、分组活动和学生自练为辅的形式灵活开展活动。优秀的俱乐部成员可适时充实校合唱团,部分成员也可酌情替补参加校合唱团活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院系等组织建立特色歌咏团队,以中小型为宜,可酌情设立和创新发展一些同声合唱队、小合唱组、各种重唱表演组合等。特色歌咏团队要在努力培育自己的演唱风格与表演特色上下功夫,这样既能在学校、院系的各种文艺活动中以其鲜明特色而独树一帜,也可根据需要代表院系或学校参加城市、社区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文化活动。

设有音乐教育专业院系的综合性高校,应建立由该专业学生组成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合唱团,积极参与校内和城市大学生歌咏比赛中的表演性演唱活动(或参赛),充分发挥其在众多普通高校学生歌咏团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总体合唱水平,进一步扩大高校学生歌咏团体在各地的社会影响。

三、高校学生合唱团的组建原则与实践规律

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艺术水准的高校大学生合唱团,是构建高校团队强化型歌咏活动模式主体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升高校歌咏活动综合质量的重要保证。组建高校学生合唱团要充分做好师资、生源、场地、设备、经费等基本条件的准备,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组建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严格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择优与自愿相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工作原则和方法。

大学生合唱团的基本声部类型为两种:一是混声合唱团,一般为40―80人;二是同声(男声或女声)合唱团,40―60人。各校选择组建何种类型的合唱团,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择定。比如,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的院校,可建立混声合唱团;男女生比例较为悬殊的院校,就宜选择建立与较多性别学生人数相应声部的合唱团。组建合唱团时要遵循“择优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招聘,以公平、公正、自愿、择优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合唱团员的质量和数量。面试中既要测试学生歌唱发声的音准、节奏、音色、音量、音域、乐感等声乐条件,又要适当兼顾学生的形体及外貌条件,在生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还应掌握和参考学生的参加决心、品德素质(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等条件。如能适当扩招一部分候补队员,则有利于团队建立“优胜劣汰”的长效管理机制。合唱团内部还应尽可能形成阶段性的新老交替,以保证合唱团整体演唱水平和人员素质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大学生合唱团常规的演唱形式有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四声部合唱。在具体的训练实践中,采用几个声部演唱、选择哪些演唱曲目,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确定。通常在合唱团初建时,可选择简单的齐唱、二声部合唱作为演唱训练的起步。随着合唱团演唱能力的提高,再选择三声部、四声部的合唱,乃至排练更多声部的声乐作品或大合唱声乐作品。能否成功演唱多声部的合唱作品,是衡量合唱团体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尽管各级各类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普通高校的校级大学生合唱团,亦应达到能够完整演唱两至三个及以上声部合唱作品的能力。

合唱团通常是通过科学的灵活多样的基本发声训练方法和基本练习曲目来提高演唱能力和实际水平的,其追求的目标是团队整体具有高质量的富有平衡统一、圆润流畅、高音位、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舞台歌唱艺术效果。优秀的高校学生合唱团不仅应在歌唱的音准、节奏、音量、音域和视唱、音乐记忆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应在各声部平衡和协地有效把握呼吸、共鸣的科学运用,以及灵巧掌控速度、力度、音色、情感、风格等。

大学生合唱团的演唱曲目选择亦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因人而宜、难易适中、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既可选择经典的中外艺术合唱作品,也可选择有特色的各国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以及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这些通俗歌曲还可改编成精巧、时尚的合唱曲目。同时,应鼓励高校创作一些富有大学生青春气息和生活情趣的校园合唱歌曲。尤其在参赛曲目的选择上,既要因“团”制宜,量力而行,又要注意多样性,兼顾选择不同地域风格、民族特色以及不同情绪、速度、力度、演唱伴奏方式的作品。一些高水准的高校学生合唱团往往十分注重各种优秀曲目的演唱积累与传承,不断增强本团队的艺术底蕴。

大学生合唱团的歌唱伴奏通常采用钢琴,也可适当采用音调适宜的音碟音响伴奏。具有中上演唱水平的团队就可适时选择一些优秀的无伴奏合唱歌曲,有条件的合唱团也可以用乐队伴奏。为了烘托演唱气氛,用钢琴伴奏可以适当添加若干件打击乐器。演唱队型既可按照声部进行划分,也可酌情灵活排列。演唱时,合唱队员可以适当辅以简洁、明快的手势动作,也可做一定幅度的身体律动等,以充分活跃舞台气氛。参加正式比赛或演出时,还需确定专人综合负责服装、化妆、发型、道具、场地、灯光、话筒、出入场顺序等诸多事宜及相关环节,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演出质量,确保舞台的整体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处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3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问题;探究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族声乐形成的初步阶段,是从最初王昆老师“有嗓子就可以唱歌”到郭兰英老师加入戏曲的唱腔,从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的产生到《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歌剧的不断传唱。20世纪50年代,随着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开设了专门的声乐专业,随之而来的中国民族声乐的第二阶段,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同时也涌现出金铁霖、邹文琴、王秉锐等声乐教育家,因此中国民族声乐的教学进入空前发展阶段。尽管在第五届民族声乐研讨会上,金铁霖教授曾提到,民族声乐在初期面临着师资较少、学生自身声音不够统一、作品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几十年如一日,这些声乐教育家们为民族声乐“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原则的实施作出了无私奉献,不仅解决了民族声乐在初期面临的问题,还为国家培养出、宋祖英、阎维文、吴碧霞等众多优秀杰出的声乐演员和声乐教育家。“中国声乐”是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新名词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声乐学派将像意大利、法国等声乐学派一样,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从宏观上讲,中国声乐包涵了我国所有声乐艺术形式,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习俗的歌曲和演唱形式。从微观上讲,“中国声乐”不仅包括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也涵盖了音乐剧、戏曲、曲艺等多种表演形式。中国的民歌、戏曲、歌剧以及流行歌曲等都属于中国声乐的艺术范畴。“中国声乐”的出现,不仅延续了民族声乐“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的原则,更将我国的声乐艺术推向新的高度,让中国声乐面向世界观众,讲述中国故事。这就意味着民族声乐的教学不仅仅要单纯的演唱民族声乐的歌曲,也要求声乐学习者需要更多地学习外国作品、通俗歌曲、音乐剧等,教育者们也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内容等,使中国声乐者逐步走上演唱多元化、表演多样化的声乐道路,呈现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相互借鉴融合的新景象。例如王莉、陈小朵等在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上都能游刃有余,戴玉强、吴碧霞等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上也能游刃有余。“中国声乐”的发展离不开音乐家们的创作,也离不开歌唱家们的演绎,更离不开教育家们的研究与教学。

二、现阶段民族声乐教学问题的探究

(一)教的问题

1.教师问题

近几年是“中国声乐”发展的新阶段,高校的教与学不断推进着民族声乐向多元化、多样化迈进。当下的高校教师团队多以青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多注重演唱技能,忽略了教学法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对青年教师的否定,青年教师队伍的出现是高校不断发展创新的途径之一。很多高校也因招生条件有限,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师产生教学懈怠的现象。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声乐基础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思想家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唤醒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感悟、灵性与欲求。

2.教学问题

声乐艺术作为舞台审美要求较高的艺术形式,声乐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想要获得演唱能力,必须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教学是发展中国声乐的关键环节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多数院校都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的理论教学,但是缺少系统的戏曲、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外国语语音课等的训练。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过于重视声乐的演唱技能,对于歌曲内容的讲解少之又少。学生只能单一地在演唱技巧上进行模仿,没有多余的对于歌曲的思考与处理,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更机械、更被动,达不到教育真正的目的。

(二)学的问题

1.招生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招生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高校民族声乐不断扩招,虽然为更多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但是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专业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是在高中一二年级发现文化课不能使其考入理想的本科转而学习音乐,尤其是声乐。这种现象会导致教师教学难度增加,学校教学质量下降等。部分学生虽然专业水平扎实,但是出现偏科现象,综合音乐素质欠缺,进入大学后无疑又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问题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问题,导致在校学习时不重视专业课、迟到、不按时或者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的出现。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没有辩正思维能力,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后练习问题百出。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一首新的作品时,往往先把旋律唱会,忽略了每一首歌曲,尤其是叙事性民歌、歌剧选段等歌曲的创作背景。对于外国的作品,不仅会忽略其作品背景,语音、语调都研究的不够透彻,导致很多歌者演唱的作品不好听、不够打动观众。声乐演唱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学生如果在课下或者台下没有理性的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熟读并读对作品歌词掌握语气重音等,那么在感性的表达上就有所欠缺。此外,学生鉴赏能力和舞台实践不充分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大部分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都来自于期末考试、比赛,特别是歌剧表演经验,更是微乎其微。笔者曾带领学生观看本校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当与学生聊起观赏感悟时,学生只能说出谁唱的好谁唱的略差些,但是没有深度的探究唱的好是哪里好,不好则缺点在哪。这种情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比比皆是,恰恰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三、问题的解决

(一)教师素养的提升

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与专业素养,不少青年教师为了自身发展,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重心并没有放在教学上。教师应该对教育事业怀有矢志不渝的热情和热爱,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不断去发现。在教授中国歌曲尤其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时,如中国古诗词歌曲、地方民歌等,教师首先应该熟知歌词含义、地方方言等,给学生做出声情并茂且正确的演绎和示范;在教授外国歌曲时,首先要自己熟读外文歌词,在语音语调上给学生做一个正确的示范。积极探索与时代同步的声乐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多听多看多思考,引导学生赏析、感悟和品鉴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方面的改善

1.教学环节多样化,教学方式个性化

声乐演唱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教师备好课面向一个班甚至一百个学生进行授课,而是一对一解惑的过程。所以教学环节不能死板一致,不是每一个方法都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通过闻花香感受到气息,有的学生则需要通过搬钢琴来感受腰部发力从而感受到气息;有的学生通过教师讲述理解声音的走向,有的学生则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感受声音的走向。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设置多种环节,例如启发式教学,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模仿示范,从而演变成“千人一声”。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问题及时作出回应。鼓励学生把每一次上课的演唱都当作在舞台上的实践,演唱中带入表演,声情并茂。尤其是在演唱歌剧唱段时,教师要将歌剧的创作背景、社会背景、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人物冲突等讲述给学生,弥补学生在课下的准备不足。

2.教材和作品选择的丰富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不可否认的是,民歌是创作钢琴曲、歌曲、歌剧等多种音乐形式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教师在选择中国作品时,不仅要从学生演唱技能的培养方面考虑,还要考虑选择能够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为民族代言的作品让学生来演绎,引导学生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新时代,中国声乐这一理念趋于成熟和完备,所以中国声乐的教学就不能单一,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也要演唱外国作品,美声专业或者歌剧专业的学生也要演唱中国民歌、艺术歌曲甚至歌剧。男生可以唱一些女生的作品,女生也可以唱一些男生的作品。例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曾赴日本和奥地利留学学习美声唱法,但是他演唱的《越人歌》《玫瑰三愿》等中国艺术歌曲,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舒展自如,就是中国声乐所需要的声音。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选择作品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正如中国音乐学院王世魁教授在《发展中国声乐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声乐的回眸与展望》中提到:“建立一套严谨、系统、完善、深入且富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水准的中国声乐系列教材,将会对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在仅有的资源里,教师应该选择正规钢琴伴奏谱,具有范唱的中国作品选,以及最好能有音标标注,发音正确的范读的外国作品选。

(三)学生鉴赏能力和舞台实践的重视

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留给学生舞台实践的机会不充分,学生的大部分舞台实践经验来自于考试、比赛等,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平时演练的机会甚少。学校应该定期为学生提供登台机会,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为例,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二举行一次小型音乐会,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机会;学校与多个音乐厅、文化馆等签署合约,定期进行演出活动。另外,多观看音乐会、歌剧等演出并作出思考与探究也是实践的前提。在学生不主动思考分析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定制有效合理的培养方案,布置类似观后感的文本作业以便改善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四、结语

中国声乐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每一位民族声乐教师在教育的方法上都会存在不同的见解和领悟,但是每一位高校民族声乐教师的教育宗旨都应是相同的,立足传统,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气韵。作为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材施教并制定合乎学生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艺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是每一位声乐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世魁,李先灵.关于中国声乐学派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音乐(双月刊),2019,(3):179-182.

[2]王世魁.发展中国声乐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声乐的回眸与展望[J].歌唱艺术,2019,(3):47-52.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4

[关键词] 流行歌曲 课堂 音乐审美情趣

当今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一起共同形成了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三大板块。流行音乐冲击着中学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不能忽视一种现象:在音乐课中,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在课余时间哼唱的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在“校园歌手”大赛中演唱流行歌曲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广大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的行为,正面引导要比回避不谈或强行制止效果好得多。摆准流行歌曲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地位,让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将流行歌曲引进中学音乐课堂呢?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择“优”进课堂,以补充教材的不足

【案例】在八年级第十五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利用大家熟悉的歌曲《青藏高原》引课。当教室里传出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时,学生非常激动,他们跟着哼唱,思绪随着歌声立刻被带到那遥远的青藏高原,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走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后面的新歌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第二课时《天籁之音》的教学中,在欣赏藏族民歌《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之后,有位学生提出:“老师,上了这两节音乐课之后,我仿佛觉得自己都成为藏族同胞了,能不能让我们也来唱一唱韩红的《家乡》?”我欣然答应。学生们仅仅听了两次,就能完整地演唱歌曲《家乡》,轻松自然的声音和投入的神情令我非常感动。

以上案例体现了流行歌曲进课堂的一种形式,即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让学生学唱或欣赏,既可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变“堵”为“疏”,适时引导,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流行歌曲已进入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以不可抗拒的原因冲击学校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既然无法阻止这种冲击,倒不如转变观念,变“堵”为“疏”,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鉴别、分析,加深对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案例】《国际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庄严、雄伟,我安排了两课时教学。当教了一课时后,发现有一位学生课间戴着耳机在听唐朝乐队以摇滚乐形式演唱的《国际歌》。于是我就向这位学生借了磁带。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当学生基本能掌握歌曲风格及情绪并完整地演唱歌曲时,录音机传出了唐朝乐队演唱的《国际歌》。学生才听几句就皱起眉头,有几位还笑出声来,他们表示不解:庄严、雄壮的《国际歌》怎能以这种方式演唱?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表现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摇滚音乐型的演唱方法,强调制造出一种情感及音乐氛围,用夸张的表演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具有煽动性与动感。然而这种风格的演唱方法,由于形体动感过强,呼吸不易控制,声带受到强烈气流的冲击不能自然闭合,往往发出喊叫或嘶裂的沙哑声。因此,这种演唱方法不适合演唱庄严、雄壮的《国际歌》。他们意识到,要正确地表现歌曲,必须先对歌曲的风格、情绪及演唱方法有正确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音乐审美经验中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广泛的音乐审美情趣。

三、巧用“契合点”,拉近学生与严肃音乐的距离

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以自己对音乐的感知、以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思考学生喜欢听什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教学目标。经过几次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可以通过流行歌曲来寻找当代与传统的契合点,拉近学生与严肃音乐的距离。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5

四大件欠一项:

“合唱发展从作品开始”

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协主席、作曲家陆在易在书面发言意强调,中国的合唱事业在总体态势前景看好的同时,最突出的不足仍然是创作问题。合唱高质量的新作品相对匮乏,远远跟不上众多合唱团的演唱需求,这已成为阻碍我国合唱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主要原因:1、有志于合唱写作的专业作曲家太少。2、创作观念上的问题。“我们的合唱作品与国外一些最优秀的合唱作品相比,为什么会有差距?思索的结果,我们还缺少人文关怀创作理念统摄之下,在现代思维、民族思维、多声立体思维、合唱本体思维等方面努力下功夫”。

从事合唱创作多年的张以达,针对中国多声部艺术合唱精品太少的现状亮出观点,中国合唱音乐要走出一条与变音体系结合的大道。“在中国执着走这条路的人并不多,而能称作传世作品的也微乎其微。这既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意识层面的问题”。他提出,中国多声部艺术合唱的主干线,必须“以三度叠置化的和声及对位的体系”发展,惟该体系最具普遍意义上“抗疲劳”审美功能;而离调及转调的有效利用,使一个乐段内部色彩更趋丰富。“万花筒不转时只有一种图案;如果不断转动,筒内玻璃片数并未增多,色调却是五彩缤纷”。

国际合唱联盟副主席、香港童声合唱协会会长唐少伟认为,精彩创新、富于情趣的合唱小品,要比沉闷冗长的大作更应受到尊重。优秀的无伴奏合唱、原生态合唱、经典古曲及现代作品,都是当今合唱界所向往追求的,这亦成为当今世界合唱发展的大方向。“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合唱歌曲,在创新的意念与多变的色彩之外,同时亦要兼顾语言及韵律的配合”。

合唱本体“四大件”:团队、指挥、声乐训练、作品积累,后者是起点与落点,在论坛成为最大共识。星海音乐学院曹光平、武汉音乐学院黄汛舫等近年合唱创作成果斐然的作曲家,相继以成功范例阐释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实践心得,引起强烈反响。

三名校落最末:

“我们是有眼泪要流的”

音乐美学专家修海林深切体会,合唱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是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更大范围内,合唱甚至在促进全民音乐素养的提高、在社会文化生活发挥重要的影响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要比任何一种音乐表演活动方式更具影响力、更具广泛性”。普通地方高校音乐表演技能的训练水准,与专业音乐院校相比水平差距较大。但在合唱方面,却有可能达到令专业院校刮目相看的地步。如今年奥地利国际合唱节金奖总决赛冠军得主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

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吴灵芬教授谈及,在北京大学生合唱节上,连续6年3届的倒数前3名恰恰是堂堂3所国家及首都最高音乐学府合唱团,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高等音乐专业院校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作曲系教学“重”器乐写作、“轻”合唱写作;声乐系教学“重”独唱、“轻”合唱;指挥系“重”乐队指挥,“轻”合唱指挥。许多有志合唱且才华横溢的学生,一个一个最终被“劝说”着去专事乐队指挥,“我们是有眼泪要流的……”杨鸿年教授“神色黯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史学专家汪毓和教授“拍案而起”。

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杨鸿年指挥的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儿及女子合唱团演唱奥运会会歌,天籁般美妙和音全世界为之倾倒。可是,吴灵芬教授在指挥奥运合唱歌曲录制时发现,“我们的作曲家竟然不懂合唱,不尊重合唱创作规律。这些合唱歌曲没有一首是为合唱而作。女高音总在HiC上飘,那位外国录音师表示非常不理解……”

学者们一致呼吁,高等音乐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合唱课作为学科课程的建设。可以设立合唱指挥训练、四重唱训练等与合唱教学直接相关的课程。目前我国专业音乐高等院校设置合唱指挥系是仅见的,普通高校音乐院系的合唱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则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级别缺范本:

“职业不比业余谁悲哀”

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今年首次设立合唱,前3名皆为业余团,国家队、专业队几无踪影。他们可以不必参加这类比赛。可是,合唱艺术需要标准范本,尤其新创作品。近年,哪一部优秀合唱新作由国家专业队首演示范?

又转回创作的话题。中国合唱联盟副主席曹丁正为武警合唱团邀请他指挥一场中国作品合唱音乐会而一筹莫展,“中国哪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合唱作品,而且是男声合唱!国外合唱作品专场可选择的范围太广了,我们怎么办”?如今,部级专业化的合唱团,基本顾不上委约新作。可是,田晓宝带领的Tian Kong合唱团,有意识约请作曲家为其“量身定做”女声合唱、混声合唱,量多质高,一般业余合唱团难以望其项背。

合唱教学优秀案例范文6

(一)充实理论利于学科建设

当前针对流行音乐演唱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可以说是空白。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自胎生起就先天不足,大量依靠外来文化移植,形成特定的文化现象,表面上欣欣向荣,却掩盖不了软骨的实质,多元并进的格局与丧失话语权共存,导致理论研究的无所适从,对流行音乐的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在摸索中步履蹒跚,疲于寻找自身的立足点,这都给当代流行音乐研究带来困惑,高等教育也因此难以形成体系。该研究从人才选拔、培养、输送三方面分别想办法,找对策,对人才种类界定、考试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了较深入地讨论,对高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起到充实作用。

(二)促进教学利于提升质量

努力探索流行演唱教学规律为积极建设和发展流行演唱学科是不可回避的。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动态地认识音乐本身的变化,流行演唱专业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才能与时俱进。清晰地定位流行音乐演唱拔尖型人才,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学合理化,也能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论题,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三)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拔尖型流行音乐演唱人才不仅是为了给流行乐坛提供更多的明日之星,丰富音乐市场的风格种类,也是为了培养更多具有综合才能的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人才,为丰富流行音乐理论乃至未来流行音乐教育添砖加瓦。例如直接输送社会需要的舞台表演人才、具有实践经验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人才,及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对音乐市场有敏感嗅觉的创意设计型人才。

(四)加强产学研用有利于高校长期发展

培养拔尖型人才在产学研用的源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校产学研用顺利展开输送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当代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产学研用的链条作用,只有把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的高校教育才能在未来国内高等教育行业立于不败之地,才有机会跻身国际性高等学府。

二、流行演唱人才机制的具体实施

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拔举什么样的人才,而什么样的人才则又会帮助再生什么样的社会。高校流行演唱人才选拔需要更多元和宽容的视角,才能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众多考生中,从知识背景、成长经历、艺术积累、视听经验、审美特点、演唱方式、长相气质都不尽相同,如何大浪淘沙,慧眼识珠,不仅对主考教师专业深度、知识广度、眼界宽度及思维角度有严格要求,还对招生单位的招生定位、招生制度提出全新的要求。要培养拔尖人才,发现人才的关键。在众多学生中,知识背景、成长经历、艺术积累、视听经验、审美特点、演唱方式、长相气质都不尽相同,如何大浪淘沙,慧眼识珠,不仅对教师专业深度、知识广度、眼界宽度及思维角度有严格要求,还对培养单位的招生定位、招生制度提出全新的要求。

(一)拔尖人才选拔

拔尖人才选拔应涵盖下列几方面:

1.音乐能力测试

针对拔尖人才选拔,要求除了良好的音调表象能力(即旋律及和声)、节奏表象能力(即速度与拍子)及音乐感受能力(即分句、平衡和风格)以及音高辨别、音程辨别、拍子辨别、大小调辨别、调性中心的感知、聆听视谱辨别、音高识别、乐音及旋律识别等,还应通过面试环节测试更高层级的音乐技能(音乐风格、听视辨别、和弦识别、终止识别)。拔尖型演唱人才选拔不能只满足于音乐基本素养的完善,而是通过考察音乐本体的掌握情况,从侧面反映考生对音乐灵魂的企及。以初试曲目《妥协》为例,要求考生准确地将旋律音高(包含其中临时变化音)、基本节奏(包含其中的附点、切分等)以及乐句分段和基本情绪特征(包含断句感等)表现出来;以复试曲目《说谎》为例,要求考生不仅做到初试曲目的要求,还应该在演唱中表现出对调性中心的寻找、对离调、转调等界限的清晰表达;面试环节测试以清唱歌曲《你把我灌醉》为例,要求考生准确说出这首歌曲运用了摇滚风格之外,在清唱环节中也能将离调准确表现。

2.声音测试

除了通过演唱自选歌曲测评基本声音条件和演唱习惯,如声音是否通畅,声带闭合方式,用力方式、处理歌曲的方式等,还需考察音乐表达力和基本演唱潜质,评价是否能准确演绎歌曲并贴合音乐风格。例如有细微而灵敏的音准感,包括装饰音;有准确而稳定的节拍感,对不同节拍和特殊重音变化的记忆力;有复杂和复合的节奏感,包括力度与速度的转折、过渡和变化;有单一及混合的音色感;有复杂而内在的和声感;对音乐整体及局部的结构感;对音乐有生动而丰富的形象感,包括声态、形态、动态、静态、色光态、空间态、时间态等;对音乐有感性及意境的想象感,包括情绪、气氛、气质、性格、环境及再造想象等。以初试曲目《至少还有你》为例,要求考生的气流冲击声带的方式应符合该歌曲的意境情感;以复试曲目《底细》为例,要求考生的装饰音要符合音乐旋律的走向,并符合语言声调规律;面试环节以清唱歌曲《心在跳》为例,要求考生按照歌曲情绪推进做到力度与速度的转折变化,通过共鸣腔体的变化达到音色的变化。

3.形象气质考察

作为表演人才,个人的身高、体型、外貌属于专业条件,达标与否与日后的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先天不足的困难在于后天无法改变,不似气质可后天培养,必须先天具备。此外还应通过交谈了解可塑对象的语言习惯、谈吐方式、气质类型等。当代流行音乐随着科学技术和传播方式地不断发展,不仅是一门听觉艺术,也是一门视觉艺术,对外在美的要求不容忽视。因此原则上拔尖型演唱人才选拔,身高要求女生应在163以上,体型优美匀称,五官秀美;男生身高应在173以上,体型健硕挺拔,五官俊朗。作为硬性条件,形象和气质都不符合标准的不应列入拔尖人才,这与打职业篮球赛要求一定身高是一个道理。对外形判断本属于主观范畴,因此该判断应顺应当下主流审美。通过语言交谈可了解考生是否有严重的方言倾向、谈吐方式是否粗鄙庸俗,由此判断是否会影响未来学习发展。

4.知识面与知识接受考察

通过考察看出对象的审美和知识面、敏感度和综合感以及对新思潮新经验的了解程度。包含接受能力、通感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智商的重要标的。知识的积淀和接受能力左右可塑高度,拔尖人才最终成才,比拼的是文化和综合素养。文化侏儒永远不会成为巨人,通过此项考察内容可间接观察到考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拔尖型演唱人才不仅应具备高水平的演唱表演能力,还应该有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这不仅能增加该类人才在表演风格突破的可能性,还能综合发展该类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是,选拔团队的组成不仅要包含专业教师,还应包含音乐制作人、词曲作家、舞台策划人、甚至社会学心理学专家和形象设计师,目的在于综合考量所指对象综合素质,防止以偏盖全。仅仅具备单方面的出色才能不一定是拔尖人才。上述拔尖人才选拔标准同样适用于招生考试。显而易见的是,传统的一唱定终身、以视唱练耳为参考的录取方式,更多考虑专业要求,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考察,而真正的拔尖人才一定是各方面都优异的人,由于国内高中教育并不重视艺术类课程,绝大多数考生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方面存在缺憾是必然,应该允许某些不足。招生不是招收今日之星,而是招收明日之星,考试更注重发现好苗子,从选拔拔尖人才考虑,专业高度不应作为唯一标准。招生是发现拔尖人才的第一关,如何发现有潜质的拔尖人才,不拘一格录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拔尖人才专业培养

拔尖人才一旦由专家团队认定,相关配套课程应因人组建。配套课程需兼顾拔尖人才的多元发展,有弹性和选择空间,高效合理,并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导师团队的配备也应因人而异,兼顾拔尖人才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学分制本身提供了可能。

1.建立多组合课程群,加强课程之间有效关联

拔尖人才的课程配置可参考下列组合: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专业配套课程群——素质配套课程群其中必修课程为硬性规定,课时是否延长由导师组灵活掌握。专业配套课程群和素质配套课程群由被培养对象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可配多种组合,例如创作型或表演型,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使被培养对象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合理,能更大限度地加以运用。课程组合应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考虑每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有延续性、选修课程在各阶段提升中的作用、被培养对象的兴趣、接受能力、合理预期等,各学习阶段应作阶段效果总结。需要说明的是,学分制对每一位学生都有课时规定,要培养拔尖人才必须打破这些规定。学分制目的是提供选择自由,人才培养限制越多越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被培养对象能否真正成才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社会实践学到的东西,往往是课堂上无法复制的,社会实践不仅能让培养对象得到实际锻炼,培养对象的舞台表现、自信心、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甚至接受挫折,还可以反作用于日常学习,在实践与受教互补过程中逐步自我定位、自我认可、自我提高。因此,应强制要求被培养对象完成定量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选择应有的放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国内几乎每年度都有大型音乐赛事,是锻炼的极佳机会,应引导被培养对象积极参与;民间还有许多带有商业性质的比赛,亦可选择性参加。参加赛事获奖不是唯一目的,锻炼与提高是最终要求,如果过于强调参赛结果,可能会让被培养对象产生挫败感,效果适得其反。社会实践还包括跨院进修、跨国进修、跨专业交流、社区合作、文化产业介入等,应鼓励被培养对象不受专业限制,鼓励多平台尝试,丰富自己。鼓励多平台实践的目的在于发挥被培养对象的其他潜能,多方位多角度培养。真正的拔尖人才不仅专业突出,围绕专业发挥的方方面面都应达到优秀标准。参加社会实践必然会与课程冲突,社会大舞台的时机并不完全由培养单位掌控,给学分计算带来不便。解决的办法依赖实践内容的价值判断,实践价值大于课程价值,如参加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则课程让位,反之可反向取舍。学分计算仅仅是数字统计,界定被培养对象的阶段而不是内容,培养的内容决定一切,不应拘泥。至于价值判断,应由导师决定。

3.多导师制

对流行音乐演唱拔尖人才的培养,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对人才潜质的发掘事倍功半。任何教师都不可避免存在知识盲区,和人才理解价值偏差,甚至个人喜好会左右日常教学进程,进而掣肘拔尖人才全方位提升,因而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导师应打破专业限制,组建专业学科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并行参与的导师组,共同完成拔尖人才培养。导师团队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日常授课,还应针对不同特点的拔尖人才进行跨学科或跨专业的实践与指导。例如通过编创大赛的形式有效实现多导师共同参与教学,调动作曲专业力量参与进来对作品进行改编,配器,使被培养对象在过程中掌握作曲配器的基本知识;例如将乐队合奏课与声乐表演课程结合,声乐指导教师与器乐合奏课教师共同完成该课程,在完成专业教学的同时培养舞台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专业主课老师与录音课老师共同参与录音实践课,针对被培养对象存在的问题共同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流行舞老师与专业主课老师针对如何将这两门课程的共性进行提炼,并有针对地解决学生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含如何利用流行舞的不同风格节奏训练帮助学生针对不同风格节奏的歌曲演唱进行气息与韵律之间的最高程度结合等内容;例如专业课老师之间针对被培养学生中存在的症结问题进行集体探讨授课,集多人智慧达到更好的效果。导师之间的合作是多智慧的集结,既能有效整合各专业资源,提高被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能专业优势互补,对团队合作方方面面都有益处,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

4.考试改革

高等教育如初中教育一样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发展究竟有利有弊,是教育界需要严肃考虑的命题。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将一代一代的学子限制在固定答案中,形成单一思维,严重制约创意思维的发展。考试是获得定量的手段,作为阶段总结,获得定量仅仅是参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让参与者巩固所学的知识,明确看到自己的知识空白。中学生因为考大学需要不得不为分数拼搏,在更多是自主学习的大学阶段,应试教育手段有没有必要延续?大学是让每一个学生科学地创造性地架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完成知识积累。从这个角度说,高等教育很多课程甚至可以取消考试,如果需要阶段总结,考试也不是唯一的手段,平时学习就可以得出一个定量。拔尖人才培养更不能以简单的专业考试来衡定,其所涉猎的多方位多角度,不是唱两首歌曲能以涵括的,既然是多导师制,每一位导师都会有阶段效果总结,这就是定量,完全可以体现教学成果。在考试形式方面,不能只简单的分项考察,应该考虑该学科的综合特点,在考试方面也体现出综合性。例如以往的专业考试只演唱一首歌,在新的考评中应把演唱能力、舞蹈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作为综合指标进行考察。简而言之,拔尖人才培养既然有一套专门的体系,原有体系便不再适用,试图兼顾只能是削足适履。

三、评估体系

拔尖人才专门培养应及时评估,是否达到阶段预期目标,可由下列评估体系考量:专业值:专业课程学分积点;实践值:各类社会实践参与平均积点;专业素养值:所有专业课程学分平均积点;综合素质值:素质体现平均积点;附加值:课程以外的贡献评定。换算的标准以85分/3.5积点为优秀,75分/2.5积点为良好,依此类推。优秀及以上积点以绿色柱状表示;良好以黄色柱状表示;及格以红色柱状表示。黄色柱状为警戒线,如被培养对象数条柱状显示为黄色,则离拔尖人才相去甚远。评估体系中非卷面考试类一律由专家团队综合考量,如社会实践参与、素质体现、附加值等等,是否拔尖,不由某位导师决定。评估体系不仅是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还包含退出机制,被培养对象必须各方面都优秀,即始终保持在绿色柱状内,一旦进入黄色柱状且无法摆脱,即可认定无法达到要求或预期,应立即淘汰,以节省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四、制度保障

1.制度建立

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有教育体系是经过长期经验积累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的决心比改变的决心要大得多。尽管如此,拔尖人才培养还是应该确立全新的培养模式,显而易见的是,拔尖人才的培养与普通人才的培养不尽相同,前者更多集中力量专门培养少数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更高目标,后者体现规划教育,惠及所有人,犹如我国的体育制度,培养世界冠军和全民健身完全不是一个模式,因而相应的体系也应该不同,期待新模式适应固有模式,结果必然是相互抵消和内耗。因此,事先应提供一套科学的专门制度,作为培养拔尖人才的上层基础。

2.经费保障

任何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期设定,离不开开放自由的平台。对拔尖人才的培养,经费支持是必要的,校方应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拔尖人才外出学习、演出、比赛和交流,用于引进高级专家,用于专业硬件保障和平台建立,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师资建设

没有优秀的导师,培养拔尖人才就是空谈。导师是否优秀,不以职称职务衡量,而以本身是否超越拔尖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是否热衷于奉献为准。因而,在确定拔尖人才培养实施之前,首先应确保建设一个近乎完备的导师团队,这是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拼凑一个导师团队,几年后将会看到一个拼凑的所谓拔尖人才队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