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治理范例6篇

河道综合治理

河道综合治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河道 综合治理 发展历程 新趋势

一、引言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千百年来,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水体的主要载体,营造了小桥流水的意境,造就了城市航运的辉煌。随着现代化“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涌现及“可持续发展”这一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城市河道既要发挥排涝、行洪、航运以及灌溉等传统水利功能,又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城市河道的综合管理思路逐步向集优美、舒适、文化与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河道新模式转变。

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河道水环境形势严峻,针对目前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国务院于2015年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进一步对河道污染治理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措施.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浙江省委就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大政方针,《浙江省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每年新增河道综合治理2000公里。现代化河道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的诞生也将为河道综合管理提供新思路,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并鼓励对项目有效整合,打包实施PPP模式,提升整体收益能力,扩展外部效益;2017年1月国务院下发《“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发展智慧环保以及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三大短期目标被确定。针对全新的时展新思路,本文着眼于城市河道综合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发展新趋势。

二、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沿河筑城,通过对自然河道的不断改造。使其逐渐成为了城市河道,也具备了自然功能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1)自然功能:完成自然界输水、输沙等水文循环,为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生存环境和足够的水量,消解自然界形成的污染物;(2)社会服务功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进行蓄水灌溉,提供航运服务,防洪排涝、涉河建筑物建设,满足休闲娱乐和景观需求等。

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随着人类对河道认知的逐步加深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依存开发阶段、水利开发阶段、综合治理阶段。

1.依存开发阶段。依存开发阶段城市河道以自然功能为主,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形成,从原始社会一直持续到现代大工业化完成。

人类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河道中获取饮水、引水灌溉农田,开发水运,将城市河道视为“母亲河”。这个阶段人类活动对城市河道的影响较小。河道的自净能力可以净化人类排放的污染。但是,河道有时候也对人类造成重大破坏,比如黄河,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年内,黄河下游决溢1500多次,19世纪多瑙河多次洪水淹没维也纳,塞纳河也在1910年和1923年两次水淹巴黎。

在依存开发阶段,人类对河道影响较小,河道的自然功能占主导地位,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形成,城市河道综合管理开始起源。人类对河道的认知逐步加深,积极开展水患治理,开发水利资源,兴建了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2.水利_发阶段。水利开发阶段以牺牲自然功能为代价,突出河道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特点,根据各国发展水平差异,水利开发阶段的持续时间有所不同,欧美国家持续到1960年,我国则持续到1990年。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河道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从灌溉到供水、从航运到防洪排涝。城市河道治理开展了截弯取直、河道硬化/渠化等水利工程建设,强化了河道的行洪排涝功能,同时也造成了河道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破坏,其自然功能逐步丧失,产生了河道淤积、水质恶化等问题,进而形成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很多城市不得不对河道进行掩埋处理,比如韩国清溪川的掩埋。

3.综合治理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寻求自然的城市河道,遵循着“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曲折发展历程,各国先后进入了综合治理阶段,该阶段注重城市河道自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统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流域综合管理。不仅关注所有影响水资源系统的内部因素如水质、水量、沉积物和河岸。同时也应考虑影响水系的所有外部因素,意味着经济、社会和生态成为流域管理的导向。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动态过程,通过在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水土资源规划,达到保护、加强和适当修复整个流域环境的根本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综合治理阶段,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改变了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模式,为了避免“伪生态”等不可持续现象的发生,逐步建立了以水质考核为目标的长效管理模式。并在全面推广“河长制”,改善了以往河道管理职能分散在城市管理、公安、交通、水利、环保、绿化等部门的局面,将各部门工作职能统一到水质考核目标中,强化了城市河道的管理力量,为城市河道的长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发展新趋势

随着金融制度创新和技术发展突破,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流域治理领域。随着全国首个流域治理PPP项目:广西南宁市那考河流域治理工程的落地,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如总投资279.5亿元的通州区全境片区水系连通污水治理PPP项目、投资20亿的五龙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等,社会资本开始大量进入流域治理领域。

PPP模式的应用,缓解了政府的投资压力,改变了政府兼任工程实施与监督考核双重身份的局面,将水利、环保、市政等部门的职能统一到了“水质目标”考核上,实现了政府职能从重投资、重建设转变为重购买服务、重过程监管,不仅是“招商”,更是“招智”。PPP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和时间效率,能够将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河道水质长期稳定提供了有益保障,有利于树立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型新形象。

2.城市河道智慧化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中存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级政府迫切要求快速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一环,关系着现代化城市的千万家庭,也对河道的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应用,给河道综合治理带来了新的发展。

杭州、苏州等城市已经开展大量的城市河道的信息化工作,开发了将城市河道长效管理、综合运行监控、防汛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分析、市民互动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系统平台。在河道的综合管理应用上,目前已有许多依托于物联网的河道治理设施在实际运用中有了优秀的表现,例如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配水系统,利用对于河道水文水质的实时监测,结合天气等变化情况,可预测河道水位变化,并提前进行河道配水,保证河道水质水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能保持正常水平。

未来对于河道综合治理的要求不仅仅是短期的治理与改造,更多的是长期的管控与治理,除了对于水质的调控,也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智慧河道”等综合管理系统将是未来城市河道管理的主要工具.转变被动的管理局面,显著提升城市河道的管理水平和河道治理措施的工作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河道综合治理范文2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堤设计;宾格石笼;抗滑

1 工程概况

某河道全长15.1km,其中部分段河道内淤积严重,边坡为土质边坡,水土流失严重,河道不满足行洪要求。为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拟对该河道进行生态综合治理[1 ]。该河道生态综合治理主要包含河道清淤防渗,河道两岸防洪水位以下采用宾格石笼边坡护砌,防洪水位以上采用草皮护坡。宾格石笼边坡护砌1260m、草皮护坡5670m2 、栽植绿化树木500 株;新建拦水坝5 座,20 年一遇的河道防洪设计标准,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2 河堤设计

河道治理长度630m,河道断面形式为梯形断面,边坡比1 ∶3 ,河道两岸防洪水位以下采用宾格石笼边坡护砌,防洪水位以上采用草皮护坡,河道上河口种植垂柳绿化,垂柳种植株距3m,拟种植垂柳500 株,垂柳胸径7cm。

2.1 河道参数计算

式中:Rp为累计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KΔ为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砌石护面取0.8 ,草皮护面取0.9;Kv为经验系数,根据风速v、堤前水深d及重力加速度g来确定;Kp为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m为边坡系数;H-为平均波高;L为波长。将各值代入式(1),计算结果见表1 。河道设计底宽16m,边坡高3m,设计水深2m,设计边坡采用1 ∶3 土质边坡。

2.2 宾格石笼边坡护砌

格宾笼又叫格宾网,是由低碳镀锌覆塑钢丝使用机械编织而成的六角形网箱结构。网箱钢丝主要由边端和网面钢丝组成,其类型和要求见表2 。所用钢丝要求重镀锌覆塑,镀锌量要大于245g/m2 ,覆塑的厚度也应大于0.5mm,其抗拉强度要求在350 ~500MPa之间,延伸率应高于10%[4 ];格宾石笼内填料重度应满足18 ~19kN/m3 ,填石为大于MU30 的卵石或者硬质岩质块石,粒径在100 ~250mm较为合适。为确保回填的砂砾不会流失,应在其格宾挡墙后设置无纺土工布,克重250 ~300g/m2 ,施工折边大于0.3m[5 ]。见图1 。组装格宾的原则:形状应规则,绞合相对牢固,所有竖直面板上边缘要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确保面板上端水平边缘与盖板边缘能够绞合。石料填充务必均匀地向同一层各箱格内放入填充料,单格网箱不能一次性投满。填料施工时,应将每层的投料厚度控制在33cm上下,正常情况下1m高网箱应分3 到4 层投料。可根据土壤和气候以及景观的要求,选择植被灌木或草种,网箱封盖后,应将壤土在空隙处填满,顶部填满高约5cm壤土[6 ]。

3 边坡稳定与河道冲刷分析

边坡稳定分析包括施工完建期迎水面边坡稳定、稳定渗流期形成稳定渗流时的迎水面边坡稳定、水位降落期迎水面边坡稳定。采用《北京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5.11 版》瑞典圆弧法计算,对边坡稳定进行分析。根据《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L203 -1997),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稳定分析时地震烈度为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边坡抗滑稳定计算选用两种典型断面进行边坡稳定分析,需要的堤体土料物理力学指标按地质报告提供数据[5 ]。

3.1 抗滑稳定计算

采用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对边坡的抗滑稳定性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条件,可分别采用有效应力法或总应力法:总应力法应用于施工期是上游死水位工况;有效应力法和总应力法同时用于水位降落期;有效应力法均用于稳定渗流期。由表3 稳定计算成果可知,河道边坡满足稳定要求[5 ]。

3.2 河道冲刷深度

冲刷深度:(4)式中:n为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系数,n=14;vH为河道允许的不冲流速;vp为河道平均流速;hp为冲刷后水深。其中:hp=ph(5)式中:h为冲刷前水深;p为系数。

4 拦河坝设计

为拦截泥沙,增加河道景观,形成景观水面,在该河道新建拦水坝5 座。拦河坝坝体采用M10 浆砌石驼峰堰,坝高1.5m,坝体采用1 ∶3 水泥砂浆砌筑毛石基础,坝体基础采用厚100mm的C15 混凝土垫层。

4.1 拦河坝宽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 -2000)和《水力计算手册》,拦河坝宽[6 ]:(6)式中:Q为流量,m3/s,Q=135m3/s;H0 为计入总流速水头的堰上水头,H0=2.6m;ε为闸墩侧收缩系数,ε=1;m为流量系数。P1/H0 >0.34 ,m=0.452(P1/H0)-0.032 经计算,拦河坝宽B=10m。

4.2 坝体稳定分析

采用《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 -1991)中所提供计算公式:新砌M10 浆砌石,f1 取0.6 ,C1 取50 ×104Pa。应用《水利水电工程PC―1500 程序集》计算:在正常情况下:K=1.81 >[1.15 ];在非常情况下:K=1.55 >[1.00 ],表明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5 结论1)河道设计底宽16m,边坡高3m,设计水深2m,断面形式为梯形,采用1 ∶3 土质边坡。河道两岸防洪水位以下采用宾格石笼边坡护砌,防洪水位以上采用草皮护坡,河道上河口种植垂柳绿化,垂柳种植株距3m,拟种植垂柳500 株,垂柳胸径7cm。2)施工完工期、水位降落期、稳定渗流期的计算边坡滑动安全系数均满足河道边坡的稳定性要求,河道冲刷深度总深度0.63m3)河坝坝高1.5m,坝宽10m,坝体采用1 ∶3 水泥砂浆砌筑毛石基础,坝体基础采用厚100mm的C15 混凝土垫层。在正常情况与非常情况下,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 ]廖平安.北京市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4(1):11 -13.

[2 ]孙飞云,林鲁生,董紫君,等.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生态修复设计与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2 ,43(8):103 -106.

[3 ]赖永辉.龙潭河陂下段河道生态整治水力计算[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1):92 -96.

[4 ]刘向荣,彭艺艺,余润生,等.柳州竹鹅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0 ,26(4):38 -41.

河道综合治理范文3

关键词:农村河道;规划;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农村河道在广义上面包括了流经或者是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直接为农村生产以及生活服务的河流、小型湖泊淀柳和沟塘。按河流的集水面积、年径流以及河道宽度进行分类,绝大部分都属于中小河流;按水利部《河道等级划分办法》进行划分,农村河道一般为四、五级以下的河道,按行政管理权限区分,农村河道一般是指县级以下的河道。在农村河道中,按流经的地域又分为山区河道和平原河道。农村河道承担行洪排涝、灌溉供水的任务,同时还承接着农田排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但直接关系农村地区防洪排涝安全,同时也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是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开展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是提高农村地区防洪能力、提升灌溉供水保障程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

1、治理标准的确定原则

与大江大河相比,农村河道无论从河道宽度、长度、河流的等级等多个方面都不可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农村河道数量众多,并且直接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农村河道的治理标准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采用的防洪除涝、灌溉排水、环境水质等标准。标准的制定可遵循以下原则。

1.1与骨干河道及上下游相协调的原则。

河流水系是由源头集水区开始,流经各级河流流域,形成的一个连续的、流动的、独特而完整的系统。从河流源头到下游,河流系统内的宽度、深度、流速、流量、水温等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也就是说河流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水系中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沟道与河流,根据河道的规模、河道的功能以及在河流水系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用于综合评判河道的重要性,以便于分类治理与保护。

按照本次规划的定位,农村河道绝大部分都属于中小河流,丘陵山区类型的项目区农村河道一般位于骨干河道的上游,平原河网类型的项目区一般位于流域的中下游。因此,农村河道的防洪标准、水环境整治的标准会对骨干河道、流域内上下游河流产生影响,特别是防洪标准的制定,应统筹考虑流域或区域的总体布局,按照局部服从总体的原则来确定。

1.2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和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水利作为基础产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的保证。由于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同一个县域内的不同项目区的经济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对农村河道整治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标准定得过低,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标准过高,不仅规划工程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而且规划工程的建设还会给当地带来较重的财政负担,实施难度较大。因此,规划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协调,考虑到社会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规划标准可以适度超前。

1.3前置性规划文件进行相协调原则

针对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规划而言,区域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的防洪规划等都属于前置性规划文件,农村河道在进行综合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其标准制定应以前置性规划为指导性,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会超出上位规划的要求。而对于土地利用总体相关行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关行业规划等,在满足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规划的标准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角度进行有效的出发,与相关规划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制定过程中的规划方案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更具有可实施性。

1.4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全面参与农村河道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环境改善等多个部门和学科的治疗方案,以满足规划和技术专长的需求,国家和相关行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所以在所有地区开展统一的标准,并按照相应的规划和工程设计的各个部门,进行相应的规范和指导。开发基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相关标准,不仅要保证先进的规划,让编程更加合理和科学,同时也能更好把法律和法规,和区域经济和规划进行有效的对接。

2、农村河道整治类型划分

2.1防洪排涝治理为主

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所以,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考虑的就是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于河道水质相对较好,但堤防护岸存在破损现象、河道淤积所造成行洪排涝能力下降等相关的情况,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防洪排涝治理上。防洪排涝治理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就是进一步的保证河流的行洪的过流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堤防护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要求堤防护岸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对洪水的威胁具有抵制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流域中上游区域,人口密度相对来说比较较小,经济活动也是不频繁的,相应的河流水质会较好。

2.2生态环境治理为主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大多数地区都比较重视河道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兴修了大量的堤防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等,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基本达标。但由于工业企业的发展之后对污染的防治不重视,或者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大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等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河流水质变比较差,水生态环境也开始出现日趋恶化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区域在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应该把规划的重点进一步的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减少人河污染物的数量,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的提高河流水体的连通性与流动性,增加水体的纳污容量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

2.3综合治理

有些县市由于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也是比较不均衡的,县域内的各个乡镇差异性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不同乡镇的农村河道现状情况差别也较大,部分乡镇符合以防洪排涝治理为重点的类型区特点,或某个乡镇防洪排涝能力以及河流生态环境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样的县市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综合整治。

3、农村河道在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工程措施

3.1进行清淤疏浚工程

进行清淤疏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大河流纵比降,对河床高程进行有效的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大河道的行洪断面,进一步确保防洪安全。清淤疏浚的要点主要指的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情况、财政承受能力情况、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以及河道淤积的不同类型,科学、务实地确定河道湖泊清淤计划。河道的清淤疏浚规模主要指的就是对清淤的深度进行有效的确定,首先就应该明确河道的规划过程中的河底高程与河道的断面型式。河网区和平原区的农村河道底高程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按照本区域所在流域的水系规划的成果进行有效的确定,对于农村河道一定要进行没有明确规定的相关要求,可进一步的参考上一级河道的规划河底高程确定,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村河道的河道等级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规划河底高程可略高于骨干河道和重要河道。针对有通航要求的平原河道而言,清淤深度应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航道等级的最低通航水深要求。丘陵区和山地区之间的山区性河道的清淤疏浚深度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结合防洪排涝进行有效的分析计算,进一步的满足河道规划标准要求的过流能力的河道断面,结合洪水位确定清淤深度。清淤后的河道的断面型式也要进一步的满足岸坡稳定性的要求。针对于河槽较宽的河道,河滩地不要进行随意的挖除,因为滩地的切除无形中会进一步的增大堤防高度,这样就会进一步的降低了堤防的安全系数,比较容易的造成滑坡失稳。

3.2水系沟通工程

水系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断头河进行有效的打通、拓宽引排河道卡口段,进一步的增加水体流动性、全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对河湖水系的调蓄功能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水系沟通的要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恢复河流故道尊重自然规律,同时对河湖水系的沟通也要进行恢复。二是扩大重要节点对河道上阻碍过水的构筑物予以改建扩建或拆除。

3.3河道清障工程

河道清障主要目的就是对河道的过流能力进行恢复,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由于河道内违章种植和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河堤植被被破坏,河流过流断面在不断的减小,水流出现不通畅的现象,局部形成回流与冲刷,不但影响了河道行洪、除涝等效益的发挥,同时也会进一步的加大河道内的淤积程度。

结语:

在对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相对来说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河流的各项功能之间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互为支撑、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在满足河流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首先应注重的就是河流生态功能的恢复、对河流的景观功能的开发和保护,进一步达到“人水和谐”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红,贾仁甫,李章林. 扬州市农村河道现状及综合整治措施[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2:99-101.

[2]李强标. 对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几点思考[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9:21-24.

河道综合治理范文4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研究

1.前言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需要都离不开水源的正常供应,因此水源水质的高低就会严重制约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城市文明繁荣载体的河流在重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却成为制约人类发展一大因素,为确保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经济的发展需求,应该重视城市水源污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防范。河流综合治理的进行不仅能够提高河道排水、防洪、排污工作开展的高效性,还能重新规划城市的建设,美化城市的生活环境。

在进行城市河流的综合治理时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比如环境科学、城市交通、河流景观、生物化学、水利工程等。因此在开展此项工程时一定要遵从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文、生态发展的需要,社会效应发展的需要等可持续性的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河道污染的综合治理。

2.河道的发展现状

在早期的河道治理工作中虽然已经开展相应的内容,但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具体的内容如下所示。

2.1河道的护岸工程不完善

在河道的护岸工作中往往采取的措施只考虑到河道所具有的防洪性能以及相应的稳定性,因此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混凝土护岸、浆砌护岸、预制的混凝土块护岸、干砌块石护岸等措施,在开展这些护岸工程的建设时经常忽略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因素[1]。对于河岸开展硬化工作便将水土的关系割裂,影响整个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河道周边的景观环境也没有进行利用,割裂人类生活和河道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2.2河道防洪性能不足

从实地勘察的结果和相应资料的查阅中,城市的部分河道的堤身较为单薄,因此河道具有的防洪能力较低;一些河道的河岸上根本就没有开展任何的护堤防范措施,另一些河道由于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过较为大型的检修工作,因此河道的淤泥较多、河堤的残缺症状也比较严重。所以一到雨量充足的季节,就会面临较为严重的防洪问题,脆弱的河道很难承受雨水的冲刷和洪水的冲击[2]。

2.3污染问题严重

从大多数的城市建设问题中,城市水源的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问题,此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制约城市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个现象出现原因是城市生产的污水总量超出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能力,而另一些城市的污水治理体系又相对不足,致使水源不断被污染,而且越来越严重。

3.城市河道治理的综合手段

3.1增强河岸的绿化建设

开展河道的绿化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自然景观,还能增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在河岸绿化工程的开展中也应将河岸的护岸工作考虑到其中,保证河岸的防洪质量。加固河道的堤岸,避免在雨水充足期造成水土的流失致使河道堤岸变薄,降低其防洪能力。在目前的河岸绿化建设中常用的方式,在河岸上种植草坪、杨柳、小乔木、开花的灌木丛等,建设亲水平台或者设立阶式的驳岸等。在河岸的周围还可建设利于市民休闲活动场地,将河岸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以及气候因素考虑在内,再进行建设。河岸旁的景观设计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精神后,再开展河岸生态建设。开展此项建设不仅能够美化河岸的景观,还能满足市民的休闲精神需要。

3.2加强河道的污染治理

河道的污染治理可以定期对河道进行淤泥的清理工作,此项工作的进行不仅能够促使沉积在河道中的淤泥进行顺畅的排泄,扩还能增整个河道的蓄水泄水量,从而提升河道水源的自净能力,避免过多的污染物停留在河道到中,在河道蓄水的纵向深度上得到较好的控制,增强防洪的能力[3]。截留是河道治理的另一套有效的工序,主要是对污染源进行切断工作,将在城市中进行生产的所有工厂产生的污水进行囤积,避免其在未经过污水治理之前就排入河道,加重河道的水源污染。此外还可向市民宣传相应的河道防污知识,提高市民最城市污水治理的认识程度。污水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还能从对雨水的分流中实现。

3.3应用生态技术进行河道的整体修复

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才能有效的提升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因为较好的河道生态系统就能拥有较好的自我恢复能力、自我生产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态多样性等[4]。生态河道建立的主要内容有:

(1)对河道增设生物滤床,生物滤床的制作可以应用人工填充的材料或者河床上附着的水藻等水生物来开展污染物的过滤和降解工作。

(2)在河道的附近增设人工湖,将污染物流入河道中的数量减少。还可增设人工湿地,应用微生物和水生物的影响来开展水源的净化工作。

4.进行河道综合治理的意义

河道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不仅能够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便利,还能为自然生态中的防洪排涝工作做好防控准备,确保城市居民的居住安全,此外河道的整个生态系统还能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营造较好的活动场所,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在进行河道的综合治理后还能增加额外的经济收益,综合治理中在河道的附近增设滩涂,进行相应作物的经济种植,便能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在城市的规划中开展城市的河道基础建设,便能够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态质量,为市民的生活提供相应的便利,还能改善整个城市的景观,而且河道自身所具有的防洪排涝功能也能得到提升。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将河道在市民心中脏、乱、差的形象彻底颠覆。在进行河道的治理时一定要联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尽可能保持河道原有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基础,实现城市居民与河道的和谐相处、经济与环保的共同进行。通过对河道的综合治理,为市民营造出一个更好的人文生态环境,确保市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培、楚万强、张玉昶.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03):69-70.

[2]赵德金.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生态景观型河道的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7(05):137-139.

河道综合治理范文5

中国建筑第七局有限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温凉河河道治理开发项目是作为南阳市政府加强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河道治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河道疏浚、河底处理、景观坝、拦河闸等工程,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改善温凉河周边人文居住环境。围绕温凉河的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对其组织实施方案和施工技术及流程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该项目每一个环节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以及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总结,并以此案例阐述一般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和方法以及一些水利项目建设中特殊的施工技术。

[

关键词 ]温凉河;项目建设;技术方案;施工组织

1.绪论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南阳市温凉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施工为案例,深入到工程施工中的每个施工环节,研究该工程在施工中采用的施工组织、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分析其如何按照土木建筑施工的宗旨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的、安全的和经济的完成。并查阅有关资料,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内容分部分块进行解析和阐述,最后进行完善和总结。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施工内容如下:施工测量、施工导流及排水、基础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工地文明施工。本文课题的研究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方法,并且能够使读者对一般的土木建筑施工知识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引发人们对建筑施工的关注,对土木工程发展有积极作用。

2.施工测量

在一般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中,施工测量工作开始前,要首先对发包人监理人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测量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及基本资料进行查对复核,对一些重要部位的相关参数进行验算。然后,再对施工场地进行现场勘查,合理的利用施工现场已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找点、选线,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制定合理的测量技术方案,并针对工程现场的施工条件编写经济合理的施测计划和施测方法。并且在每一步的施工测量作业完成后,都要对所测量的数据和成果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测量数据有无记录、计算错误,有无遗漏的地方,测量成果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等,如果发现测量数据记录或计算有错误时应反复校核,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应重新进行测量工作。在确定测量作业数据准确无误后,及时进行内业分析、计算,并将测量成果归档。

3.基础工程

桩基础作为整个构筑物的承载结构,在其施工时必然有着严格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根据相应的承载力要求和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选择不同的桩基类型以及施工方案,按照本工程的设计蓝图,景观坝闸室段基础结构形式为螺旋钻孔压灌桩基础,桩长745cm,其中外露45cm,地面以下700cm。采用反循环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基本的施工流程为: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测清孔检测泥浆沉淀厚度钻机移位安装钢筋骨架安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拆除护筒破桩头质量验收。

(1)场地平整和桩位放样

场地平整:钻孔场地的平面尺寸应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移位要求、施工方法以及其它配合施工机具设施布置等情况决定。桩基钻孔前将场地整平,清除杂物。场地的大小要能满足钻机的放置、泥浆循环系统及混凝土运输车等协同工作的要求。

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间排距确定桩位坐标(桩位坐标经过复核计算无误)及现场控制网,用全站仪放样出孔的中心位置,钉入木桩,再在木桩上精确放样出孔位,钉入钉子。定出桩位后采用水泥砂浆将其固定保护。定好桩位后,沿桩轴线呈“十”字型引出四个桩位点(距桩中心1.5m)用来控制桩位见图1。放样完毕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检,复检无误后方可施工。

(2)设护筒以及钻机就位

①护筒埋设:护筒用6mm以上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400mm,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护筒顶端高出地面30cm。对护筒外四周空隙部分填充并夯实。护筒埋设就位后用护桩重新定出孔位中心。现场技术员对护筒就位进行检测,平面误差小于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标高控制:桩基标高通过护筒顶标高来控制。开钻前由测量队测定护筒顶标高,现场技术员进行复核。

②钻机就位:将钻机移至钻孔位置,调整转盘、底座至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桩径中心都应在一条竖直线上,保证钻头平面偏位在50mm以内,垂直度在1/100以内。钻进时可用十字线法检查钻头偏位情况。钻机就位必须确保钻机的稳定性,使用枕木、钢板将钻机支腿牢固固定。钻机就位后报现场技术员复核,需用铅锤检验钻杆的垂直度,用水平尺确定钻机支架的水平,同时检测钻头直径。

(3)钻孔施工

先将钻具装妥浸入护筒水中,通过启动真空泵和泥浆泵,待反循环流动形成后,启动钻机并选择适当档位驱动钻杆顺时针回转,开始钻进。开钻时先缓慢进尺,并及时检查和纠正钻头的偏位,待钻锥全部进入土层后,钻机方可加速钻进。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泥浆比重,注意地层变化情况。在地层情况发生变化时,对钻进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进入细砂和卵石土层时,采用一、二档钻速,减慢钻进速度。钻进过程做好钻孔记录,以便施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了解实际的地质情况。

①在钻孔阶段应注意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度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

②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钻杆垂直度和钻头的平面位置,防止偏孔或斜孔现象的发生,同时检测钻头的大小情况,钻头损耗超过15mm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4)成孔检测与清孔

①除钻孔过程中密切观察监督,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首先用测绳初步量测孔深(测绳要经过标定),若满足设计要求则用孔径仪精确测量孔深以及检查钻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是否合格,如孔径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重钻至设计孔径或扫孔。

②终孔检查后,通过泥浆净化装置,立即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通过钻杆和孔底钻头以大泵量冲洗清孔,使孔内泥浆性能指标达到规范允许范围,并保证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50mm。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现场技术员应再次用测绳测量孔深并二次清孔。二次清孔时利用钻机上自带的泥浆泵连接导管直接清孔。清孔时注意不能直接往孔内加清水,防止直接冲刷孔壁引起坍孔。清孔应到达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在1.03~1.04,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孔底沉渣厚不大于规范要求。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代替清孔。

(5)钢筋笼的制作

①钢筋笼的制作

采用自动滚焊机加工。钢筋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5d。钢筋笼的制作统一在钢筋加工场进行,制作时将严格按规范进行,加强筋按设计图规定间隔布置,同时保证主筋平直、环向间距准确,螺旋筋圆顺、纵向间距准确。钢筋骨架每隔1.75m设置内置加劲撑,以防变形。顶口钢筋笼骨架顶面宜增设一道加强箍筋,防止安装过程钢筋骨架顶面出现较大变形,保证钢筋骨架的定位准确。

②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

为保证桩基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垫块(强度为C25混凝土,尺寸为10cm×10cm×5cm),沿钢筋骨架竖向每隔2m设置一道,每道设置6个垫块。

(6)灌注桩基混凝土

①灌注前检查:混凝土灌注前,用测绳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不合格重新清孔)。

②导管:使用直径φ30cm的导管及容量为1.4m3的漏斗,采用丝扣连接,确保导管在灌注施工过程中不漏水和挂住钢筋骨架。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性试验,将拼装好的导管两端封闭,然后从一端灌水,用空压机和压力表检查导管及接头的密封效果,试验压力为1.0MPa。

③灌注:1.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施工,严禁中途停滞。在灌注过程中,随时用测锤测量并记录孔内混凝土标高,计算导管埋置深度(控制在2m~6m)和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4.模板工程

一般的模板工程必须满足下列三项基本要求:

①安装质量:应保证成型后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②安全性: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并保证其整体稳固性。模板工程出现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应确保一定的安全度。

③经济性:能快速装拆,多次周转使用,并便于后续钢筋和混凝土工序的施工。

本工程模板施工满足以上三项基本要求的体现

①安装质量:本工程为保证混凝土外露面平整光洁,模板缝采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挂帘,钢模板安装前进行除锈,涂脱模剂等处理。

②安全性: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模板的安装放样,对于比较重要的结构安装部位必须设置安装控制点,以此作为检查校正的依据,安装好的模板必须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以及稳定性要求,安装允许偏差也要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净。模板拉筋采用Φ16对拉螺栓,螺栓间距纵横0.8m~0.9m。

③经济性:拆除后的模板和支撑材料要时进行维修保养,并在适宜的环境下摆放整齐,确保能多次周转使用。

5.钢筋工程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箍筋)的外皮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的作用为:

①保护纵向钢筋不被锈蚀;(将结构的钢筋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等隔离,以免钢筋接触腐蚀)

②使纵向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要靠两者之间的粘结力,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可以使钢筋受到的力均匀的传到混凝土中,达到两者结合共同工作的目的)

③在火灾的情况下,使钢筋的温度上升缓慢,延长整个结构的破坏时间。

在一般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有如下要求:

①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②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建筑,在一类环境中,外层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应为表格中数值的1.4倍;在二、三类环境中,除了保护层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③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25时,表1中各构件保护层的厚度应增加5mm;

④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分为有垫层和无垫层两种,有混凝土垫层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须从垫层顶面算起,厚度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70mm;

6.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捣、养护等过程。在整个施工工艺过程中,每道施工工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仅要有正确的外形尺寸,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密实性、强度以及整体性。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对每个施工环节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星。

混凝土的配制为了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并满足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久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混凝土拌合施工操作对和易性的要求,施工中所须执行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由于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其各种组成原材料的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对原材料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而各种材料的温度、湿度和体积又经常在变化,同体积的材料有时重杖相差很大,所以拌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重量计员,才能保证配合比准确、合理,使拌制的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

本标段混凝土工程主要为河道建筑物,拟采用JS750型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统一拌合,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人工摊铺、整平、振捣、抹面,最后人工洒水养护。入仓高度超过2m的混凝土浇筑需采用吊罐浇筑,并配溜筒施工。施工流程:测量放样模板安装绑扎钢筋埋件安置仓位验收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入仓平仓机械振捣抹面模板拆除养护。

7.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工地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是指导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的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达标就是指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10个检查评分项目的标准要求,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科学的评价项目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情况,提高工地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工作等的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的规范化、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要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三位一体”和“责任制、规章制度、现场三位一体”。加大力气建立健全“组织保证体系、制度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投入保证体系、信息保证体系”以确保本企业的安全生产。

本工程的安全保证体系本着“四无”、“一杜绝”、“一达标”;的原则,“四无”为: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洪水事故;“一杜绝”为:杜绝重伤事故;“一达标”为:安全生产达到国标。构筑了以下四大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土木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土木建筑工程早已经超越了原本意义上的挖土盖房、架梁为桥的范围,更讲究了土木建筑与现代化设备以及周围环境相结合,这就促进了现代土木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这对土木工程的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但是在土木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保证其工程质量,很多工程事故案例告诉我们,一味的追求数量和速成最后只会导致血淋淋的后果。笔者认为,要杜绝这些工程事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工程在施工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施工质量。

2)施工的每个环节中必须要有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从每个施工细节上进行质量控制。

3)国家要紧跟土木工程发展的步伐,及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范规程,从制度上保证工程质量。

4)充分发挥监理方的监督作用,监理人要对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做好监督审查。

5)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工人劳动的积极性,这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只是以温凉河项目为例,对一般的工程建设进行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对现在的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做了一些概述,希望能使读者对一般的工程建设内容有所熟悉和了解,但该项目只是一个河道综合治理的施工,内容难免有些欠缺,不足之处还望读者谅解。

参考文献

[1]郭正兴.土木工程施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党兴海,郭宗河,郑加柱.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越建平,陈伟清.土木工程测量[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6]刘江元.水渠工程施工实践及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1,16:165-166.

[7]颜红亮,于雪峰.水利工程施工[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8]袁沛.论土方工程施工方法[J].江西建材,2012,02:84-85.

[9]佟贵森.建筑模板工程技术及发展[J].天津建设科技,2005,02:21-25.

[10]初艳鲲.探讨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02:82-85.

[11]李海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N].科技创新导报,2009-08-2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宗兰,张文金,张建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河道综合治理范文6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渠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 TV122 .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5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关于社会流域水土的综合治理问题方面人们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保障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渠道设计的质量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联系,且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此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新疆地区的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渠道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对提升水土流域治理工程渠道设计的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1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概况

1.1工程概况

该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与挑战。首先,该项目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常年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通常在面对此类问题时,人们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以妥善处理好水土流失问题。该地区的水土流域地段位于一山脉的南侧,地形北高南低,且由东向西南倾斜,地形具有一定的坡度,但东西方向较为平缓。总体上来看,该流域的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针对此项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来说,其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其中水保林补种治理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米。

1.2工程地质

对于该河流域来说,其地质情况比较复杂,该项目自北向南的地质情况为北高南低的地势,其中有中低山、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冲积扇等,以上共同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对该河流域进行渠道设计的时候,人们应对其地质情况进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以便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1.3工程总布局设计

通过对该河流域的工程概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该项目的认识与理解,关于该工程的总布局设计来说,主要有两条支渠,分别为引水保林引水渠和经济林引水渠。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条件。水保林引水渠的支渠全长为2.5公里,在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现浇砼防渗;而斗渠全长1.55公里,也是以采用现浇砼防渗为主。农渠有13条,每条的长度均为0.6公里,其中一条经济林灌溉农渠用涵管穿过公路,长0.8公里。通常情况下,水保林引水渠的农渠全长为8.6公里。此外,经济林引水渠的支渠全长为2.52公里,在作业过程中以现浇砼防渗为主;斗渠全长为0.93公里,采用现浇砼防渗。与水保林引水渠不同的是,经济林引水渠的农渠有11条,且每条的长度为0.7公里,因此农渠的全长为7.7公里。

2渠道设计

在对该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进行渠道设计时,相关人员还需对相关的参数选择、渠道水力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下面主要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2.1渠道设计参数选择

2.1.1边坡系数 在对渠道边坡进行一定的设计时,人们应根据相关性的法规条例进行系数的选择与设计,以保障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如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 - 1999)规定,该工程土质为粉土的时候,渠道内边坡有填方。因此对于干渠内、外边坡系数的选取其都为1.5。在实际过程中,边坡系数的设计应严格满足此要求。

2.1.2糙率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 - 1999 ) 附录E 规定,预制砼板渠道的糙率取0.017,现浇砼板渠道取0.016。

2.1.3流速 在该河流域中,其渠道内的水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满足一定的要求。其中,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可知,砼板抗冲流速不大于2.0~3.0 米/秒。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渠道设计来说,其在参数选择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关人员都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渠道的质量。

2.2渠道水力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渠道设计一般是采用梯形断面的,其主要是由于梯形断面具有施工方便、维修简单的特点。对于斗渠来说,则是采用现浇砼梯型断面,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渠道水力计算也需进行综合的确定。对于各级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来说,渠道的断面尺寸可以根据相应的计算而得出,如依据计算出来的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可以得出渠道的断面尺寸。其中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AC√RI。其中Q为设计流量,A为渠道过水面积,R为水力半径,C为谢才系数,I为渠底纵坡。其中,渠道水力计算的成果主要如表1所示。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