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例6篇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1

一、要改变观念

有学生会说自己的基础不好.其实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明天的基础,明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后天的基础,所以只要学好每一天的内容,那么你打的基础就是最扎实的了.

还有学生会说学数学除了高考没啥用.其实,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就很广泛,不仅在科学方面,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

二、要改变方法,关注知识“断点”

在初中,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可以消化(或者是可以完全消化)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考出好的成绩,也就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但在高中,有的学生发觉:课上不能完全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会有一些作业很难完成.这样就有了挫败感.这与高中数学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关注初高中衔接中出现的知识“断点”.

1.涉及“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初中课标、教材中已不作要求,但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较多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因为在高中数学中必须用到,那么就应该在学习中增补这部分内容.

2.涉及“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初中课标、教材中已不作要求,但在高中数学中时常用到.

3.涉及“十字相乘法”.在解方程与解不等式中,经常会碰到因式分解,若只用初中所学的“提取公因式法”及“运用公式法”,显然会增加解题的时间.而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是高中阶段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4.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时常常要用到,在涉及函数图象交点时可能会用到,如果初中不讲,这无疑是一个障碍.

三、学好高中数学要注意培养能力

1.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独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寻找解题之道.

2.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3.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和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4.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5.数形结合的能力.能借助图形,将抽象的问题应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使得问题更加明朗,清晰,便于更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6.应用、创新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学好数学的基本要求

1.课前预习.就是自己在上课之前把要学的内容先看一遍,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打个问号,以便于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讲,这样才能够更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当然预习不是很随便地把课本看一遍,预习要有目标.

2.上课认真听讲.在预习中不能解决或者是还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的听讲有所感悟的将其记录下来,对于某个例题比较新或者比较重要,也可以把它记在相应位置上,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一目了然了.

3.绝不允许有抄作业的情况发生.课后要先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点然后再做作业,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2

一、概念定理的内涵和外延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都源于客观现实世界,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在数与形方面的规律性。数学理论的建立在逻辑上具有严密性,数学结论具有清楚性、确定性,不容半点疏忽大意。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读概念时应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学的每一个命题有其真假,当你要证明或求解某一个命题时,必须先分清命题中哪些是条件,哪些是所求(或所证),正确理解每个数学语言,逐字逐句翻译成数学式子方能把握题目的意图,如果能画出几何图形(模型)则有助于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题途径。对题中明显的已知和未知(需求条件)弄清楚后,还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当你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后,一般从所求(证)结论开始分析需要什么条件进行逆向分析,寻找解题途径,还可采用回想、联想、猜想等办法将条件与结论联结起来,如果所给条件结论较繁则应进行等价化简后再分析,化归为学过的典型题的模式后就可按部就班进行解题了。

二、启迪思维,为顺利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学习中之所以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造成了知识运用上的脱节现象,而这些又恰恰是课堂教学中应该解决的矛盾。所以就要善于寻找矛盾形成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选取好有针对性的问题,为顺利地理解知识、消除困惑、掌握基本解题技能创造条件。因此,要用好“读、听、议、练、评”“五字”学习法,掌握学习主动权。读:读书预习;听:听课;议:讲议讨论;练:复读练习,形成技能;评:自我评价掌握学习内容的水平。这就需要掌握听课要诀: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听;手脑并用,勤于实践,勤于笔记,养成笔记的习惯;勇于发言、发问,暴露自己的疑点、弱点;把握重点和难点,对“重点”要“练而不厌”,对“难点”要锲而不舍;重视每节课的归纳小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就数学而言要学会归纳知识结构、题型、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重视知识、题型积累,更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发展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学习应是一个“学(习得)、做(练习)、想(策略、反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操作运算行为是数学认知的基础行为,但如果学生在对概念、法则等了解甚浅。甚致还处于模糊不清状态时就去解题,就去解有一定难度的题,在解题过程中又缺少对“双基”及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而仅仅靠盲目的“熟”能生“巧”,可能只是一些解题“小巧门”而已,恐怕很难真正获得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观念。有不少题目还可通过间接办法进行思考求解,有时采用定义法、图解法、参数法、反证法、补集法可以独树一帜,迅速求解。答题时要严谨规范,步步有根据,讨论时要分类明确,不重复不遗漏。一题多解,胜练十题,特异思维的一次成功,就是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学会一题多解能深化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注意多题一解能把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学会分类、归纳、演绎、推理,能将学数学变成为真正的训练人脑思维的体操。

四、提升探究意识,推进知识关联点的深化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3

一、数学“及格边缘生”形成的原因

简单分为两大类,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个体因素

智力因素即学生智力迟钝或者学生智力处于正常与迟钝之间。个体因素即学生心理素质不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

2.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教师因素

环境因素即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各种外部因素引发学习困难,最终成为“及格边缘生”。教师因素即我们所谓的“及格边缘生”,很多都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造成学习兴趣低下;还因为学习数学的习惯存在明显的错误或偏差,又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纠正,造成学习习惯差;再就是有良好的学习意愿,但是由于教师导向错误,使他们采用了不科学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方法不科学。

二、数学“及格边缘生”学习成绩提高的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及格边缘生”。

1.尊重关爱数学“及格边缘生”,培养数学“及格边缘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班××同学,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脑袋反应较慢,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于是,我在课堂教学时特别地尊重、关注她,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近一年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及格边缘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2.改变教学策略,培养数学“及格边缘生”形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主动参与,也就事倍功半了。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培养预复习的良好习惯。在班里“及格边缘生”中推广预复习,在新课的前一天或几天布置预习。开始每次都印发详细的预习提纲,要求经过预习能够做出回答并打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改由学生来完成预习提纲,也打分。在训练预习的同时,也培养复习习惯,我要求每次课后要把这课所学的内容归纳要点,在下一次课前利用2分钟的时间复述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在每个单元、每一章内容结束时要求他们加以综合归纳,写出简单明确的知识脉络体系。通过预复习的训练,强化了知识的连贯性,降低了听课的难度,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2)弹性操作,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认真纠错的好习惯。对“及格边缘生”布置弹性作业,让他们可以不做当天作业中指定的题,不过必须用红笔纠正当天做过的错题,并整理在错题本上,而且能够口述该题解题的来龙去脉。教师不定时到教室对错题本进行打分。教师每天都会很累,但是学生做过的题再错的情况却很少发生。

(3)奖惩并行,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记笔记是一个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的好方法。对此我制定了一个制度,定期检查“及格边缘生”的笔记本,要求他们在笔记本上记好本课的重点内容以及例题的不同解法。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加分和扣分的奖惩。

3.指导学法,帮助数学“及格边缘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给“及格边缘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在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关注“及格边缘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汇报时,让“及格边缘生”代表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指导,“及格边缘生”逐渐学会了如何探究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素养,同时还要通过实例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样才能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可以满足新课改要求,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提升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素养的同时,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探索以及合作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预订目标的同时,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与掌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全面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建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对提高学生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学活动必须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确保教学资源的投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进步与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数学教育过于倾向应试教育,导致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能作为被动接受者,严重缺乏适应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自主性,同时也导致我国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普遍偏低。新一轮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校通过教育在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学习兴趣以及数学运用能力,传统的初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通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要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革新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学习兴趣以及数学运用能力,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实现新课程改革要求有着重要意义。

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项策略

3.1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于针对应试教育,这不仅严重降低了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同时也在严重限制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心理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涉及,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关联在一起,使用多样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在基础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3.2创新教学方法设计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依旧以教师、黑板以及书本三点一线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依旧以教师解读书本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因此,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已成为初中数学教育在新时期发展中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教师应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使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初中数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结合,同时也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开展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可以在提高学生初中数学素养的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初中数学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阶段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相对较差,对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多影响,所以要求初中学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的。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体验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等模式,这样才能是学生逐渐将学习数学知识作为一种乐趣。

3.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这便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通过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阶段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深度,使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初中数学的自主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保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结束语:

现阶段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同时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新时期初中数学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经。

参考文献:

[1]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文化教育.2013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衔接; 延续性

经常听到己经升入高中的学生抱怨高中数学难学,上课如看电影,看教材如看天书,做习题和课外练习时,往往也是力不从心。数学越学越没味,数学成绩直线下降。初中生经过中考的拼搏冲刺,跨入高中,应该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十足的自信心,为什么会出现众多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呢?初中数学较好的学生为何学不好高中数学呢?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又能为学生进入高中后的顺利学习做些什么呢?

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下降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未能很好的衔接。教学条件的限制,教材内容设计方面的断层,特别是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同,导致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在知识体系,教法学法上都存在着不衔接,而这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首先,初中在新课标下,为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调整了部分初中教材内容,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根式有理化、两数和(或差)的立方公式,两数立方的和(或差)公式,韦达定理、平面几何中的部分的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重心定理)等在初中大都没有学过,而高中教材又未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但在解题中却要涉及,从而造成了初、高中教学知识上的断层。

其次,初中新课改后的教学提倡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模式展开。初中教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实际情景引入数学知识,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和切身体验。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注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但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往往不够重视,过于淡化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不注重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也不够。而高一阶段,教材容量大,题型繁多,并且较灵活,有些概念较抽象,数学问题生活化难度大,课时紧,教学节奏快,高中数学又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高中教师更多的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教法上的不同让刚入学的高中生普遍感到了学习的困难。

第三,初中数学新课程的课堂对学生来说不再是禁锢思想的“牢笼”,他们在课堂上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上课时善思、敢问、会做,在与同学的讨论,老师的引导、合作中获得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他们也普遍存在知识逻辑性与思维严密性欠佳,解题书写格式不很规范等缺点。他们也缺少用心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是以初中数学为基础的,但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要提高高中的学习质量,就需要减少新入学的学生的适应时间,这就需要初中教师主动地衔接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思维意志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不断渗透。在初中阶段渗透高中数学举一反三、注重理解的教学特点,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对高中的教学要求与学习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

1.认真分析初高中知识关系,注重知识衔接

初中教师要有大局观,要有中学数学教学是一个整体的意识,不仅要吃透初中教材,还要认真研究高中教材,找到初、高中在教材上的“脱节”处和联系的地方。在初中教学中就预先为后续的高中教学做好衔接。

1.1 适当地过渡高中知识

例如,学次函数 的图像时,可根据函数 图像分析 时的 范围,从而认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并向有能力的学生课去总结归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 适时地拓宽拓深

例如,在因式分解这一章节中,例题中只有提公因式法与运用公式法,但是在习题的提高练习(C组)中有二次三项式“ ”的因式分解。考虑到十字相乘法在高中应用广泛而又简便,可借此进行扩充,教会学生十字相乘法。

1.3 不采取短视行为,为高中学习留有空间

例如,初中函数知识比较抽象,老师复习函数时往往借助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分析,这可能给学生造成世界上除这三种函数就没有其它函数的错觉。老师要开拓学生的认识,告诉学生函数有很多种,高中我们还会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其它函数。

2.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法特点,适时教法衔接

初中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多研究高中教师的教法,溶入初中数学的教法形成一套完善的初高中衔接教法的特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断改进并接近高中的教学方法,培养高中所需要的学习能力。

2.1 重视定义复习,强调定义在解题中的运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存在基本形式,数学思维发展依赖于对概念正确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为既能深刻地理解概念又能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回到定义中去!”是数学家华罗庚和波利亚所推崇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定义内容讲解,还要注重定义在解题中的作用。

比如复习绝对值,因为“绝对值”在教材上有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种定义,在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充分利用绝对值的定义。

2.2 重视知识系统化,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中将一些同类的、似是而非的问题放在一起,系统地思考;或将同一章各节凌乱的知识点用一线索串连起来,给学生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网络结构,必将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坐怀不乱”,还可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整理的能力。

2.3 重视题目变式训练,培养举一反三及一题多解的能力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好高中数学所必需的能力,初三复习阶段可通过典型例题变化与拓展,分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并归纳这些解法的共同特征。

原题:如图,ABC和DEC是等边三角形,

点B、C、E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直线CE的同侧,

连结BD和AE,求证:BD=AE

评注:这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利用等边三角形各边相等,各内角等于60度,很容易证出。通过对这道题目变化、归纳、拓展,可得一系列题目。

变化一:将原题点B、C、E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直线CE的同侧

换成等边DCE绕C点旋转(如图),其它条件不变与求证不变。

变化二:将原题中两个等边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

以上一系列题目,有图形变化,有图形运动,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组合在一起,又都可通过证相似(全等也是特殊相似)解决,既提高了数学复习效果,又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3.认真对比初高中学法特点,注意学法衔接

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获取的知识就是无限的。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都很重要,如何在初中阶段形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3.1 教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听是前提,随之是积极地思维。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在老师讲后主动提出问题,或与老师学生积极辩论,这对学生分析知识、理解知识作用很大。手到:一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教材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另外对一些反应不是很快的学生,可先记下未听懂的内容,及时跟着老师后面的讲解分析,课后再对未听懂的内容复习,消化,思考。

3.2 注意学法探究,激励钻研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对学生在解题思路的独创性与钻研精神要大力表扬肯定,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3.3 学会反思,树立学习信心

做题目就必须要有拿下这道题目的信心和决心,对待有难度的题目,要教学生学会硬攻不行就要智取。对实在做不出的所谓的“难题”,你首先需要找到你在哪一步出问题,是基本算式技巧还是理论不够透彻,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就是要随时反思自己的知识体系。人只有学会反思,学会停下来,学会回头,才会进步。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不要一味躲避,否则不清楚知识越来越多。教会学生学会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学会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及时寻求教师、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它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3.4 建立错题档案

在数学学习中,建立错题档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及时记载、作记号、分类等,及时弄懂错误的原因,每一章节结束之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师定期检查,使学生能形成习惯。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作为中学数学学生的引领人,我们更应该除了作好基础性教育之外,更要做好延续性教育。积极主动的做好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考试周刊,2011(30)

[2] 新课改下高中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考试周刊,2010(46)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复习教学 数学 初三 效率

当前许多研究表明,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个体因素一般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数学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意志力均可影响学业成绩。其中,在当前追求和谐社会的中国,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的弊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发现、关注。新课改要求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不允许我们再去搞“填鸭式”的教学;新的一代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呼唤。故而,在当今,找寻一种初中数学复习的有效指导途径是当务之急。

一、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方法

我国学生的“双基”水平、应试能力,是得到世界公认的。但是,与时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数学教育仍需大力改革。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当应试成为主题,师生均关注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情况尤为严重,现在国内,初三数学复习基本上是三轮复习式。

(1)第一轮

时间大约三周。注重基础,一本参考书外加课本。以纵向为主,顺序整理,是搞好整个初三复习的关键。以课本为准绳,进度宁慢勿快,难度宁低勿高,以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运算为重点,强调“三基”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重视展现和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和完善解题程序,渗透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把课本“由薄读厚”。并定时辅之以单元检测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第二轮

时间大约三周。主要是做综合练习,亦称“专题训练”,题目的难度较第一轮略有上升。以横向为主,建构网络,注意切换方向,由第一轮“复习什么巩固什么”向“解哪类题有哪些方法”过渡。在单元过关、查缺补漏时,应重视基本题型的解法总结和强化训练。适度综合,归类整理,对有关重点,难点,弱点、热点内容做专题复习,跨章节联系,由知识点向知识块过渡、向知识体系过渡,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指导意义,提高整体把握中学数学知识和独立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先是分章节的综合训练, 教师主要是评讲卷,针对卷子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一一点评;然后是针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滚动复习,缩短复习间隔,提高重现频率,在滚动中领悟和宏观把握知识体系,把课本“由厚读薄。”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训练;

(3)第三轮

时间大约三周。纵横交错,强化训练主要是做各地的模拟题,以及前几年的中考试卷,这时候是高强度的训练,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方法的调整阶段,其实也就是考前强化训练,使学生找到自己的答题方法及答题经验。在掌握知识点及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先练后讲,讲练结合,对中考各种题型和综合试题强化训练。

2.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上述3轮的复习方法,但是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数学总复习中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例如,(1)初三复习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未真正体现教改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成为一句空话,更不要说在初三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符合规律、共同发展”。(2)初三的数学学习成了为打赢“中考战争”的“题海战术”,初三的数学教学自然成了应试教育。“题海无边,苦磨傻练”。这种学习和教学高投入,低产出,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害怕数学,讨厌数学,觉得数学就是一些令人厌烦的推理和永无止境的计算,它毫无用处,学习它实在是出于无奈。(3)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被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重视不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关注不够。(4)教师由于在初一、初二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抢时间,赶进度。造成学生在很多知识层面上的断层,而教师却试图在此断层上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系统,但由于缺少一些好的方法,造成许多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对数学产生恶性的心理效应,认为数学很难,以至于数学成绩好,原先对数学有兴趣的同学也对数学敬而远之,毕业后不选数学专业作为专攻对象。

二、优化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的措施

1.注重复习方法

我们认为,优化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的首要措施就是注重复习方法。实行数学复习知识系统化,方法大众化,机体模型化,答题规范化,思维策略化。摒弃盲目训练,大搞题海轰炸的方法,代之以波利亚的解题反思,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的数学学习以适度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整个初三数学复习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建构并持续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有效地将个人的专业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反省与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达到“教学相长气和学生一起和谐地走过初三。

2.合理应用心理学知识

在初三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将心理学知识及情商意识融入到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研究。要在复习中开发学生的“情商因素”,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性情感入手,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将心理学知识与初三数学复习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将抽象难懂的知识、方法具体形象化,能给学生多留下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切忌满堂灌。以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对初等数学的良性的情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一些亲和力强的语言,给好心亦给好脸,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3.关注学生的考试焦虑

在初三学生中,我们需要把考试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复习教学因素进行研究,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从而减轻考试焦虑。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于学生错误的纠正,充分认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过程,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正确对待考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蒋重清.初三学生高焦虑调适方法的探索性研究[J].湖南师大,2002,(3):39.

[2]叶晓俐.过程教学的几点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4):155.

[3]刘云章.波利亚的解题训练与“题海战术”的辨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