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例6篇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很多方面有新的变化[1],尤其是在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体系方面,与原实验稿有着很大的不同。新的初中历史课标之所以有这些新变化,除了在修订过程中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学习的特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要从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整体规划出发,处理好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分与衔接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其在各学段的课程定位在总体上都是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但在不同的学段,历史课程的定位要有相应的层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而高中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并为高等学校输入人才,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是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外历史的课程内容,如增加必要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并使学生在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懂得“为什么”,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总之,这两个学段历史课程的理念和定位是有一定区分的,由此构成一个相互关联、逐步递进、有效衔接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受到适当的历史教育。

正是基于这样的整体设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初中历史课标”)非常强调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问题。这里所说的基础性,既包括历史学科的基础,也包括历史学习的基础。这在新初中历史课标中多处涉及到。如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性”的课程特性,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强调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还提出要“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新初中历史课标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与思路,可以说是从整个中学阶段历史课程编制的总体思路出发,特别强调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

二、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

传统的历史课程,大多是采用通史的体例来编排课程内容,初高中课程的循环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较大。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有了全新的设计,这就是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采取“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在大的时序框架下,突出各历史时代的特征,用学习主题的方式组合教学内容。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分别构成不同的模块。这种设计的愿望是好的,旨在改变以往简单重复的状况,以一种探究学习为主的思路对初高中历史课程进行衔接。

然而,这样的课程编制在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特点上,考虑有所不足,以至在课程编排上和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主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中有关两宋时期的历史,学习主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政权并立的情况,而宋代的政治则因主题限制,未能显现出来。再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鸦片战争的课题之后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缺失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只列出其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在事理上是忽视全局、只取一点的片面做法。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这一学习主题难以囊括太平天国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的内容,从而导致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史事在历史课程中的缺失。我们知道,重大史事往往构成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亦是历史知识结构中的支架式的重点知识。缺之,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就会被削弱。

2.学习主题的方式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割裂,课程内容出现跳跃性,前后的必然联系有所割裂,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的基本发展历程。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汉代的历史只列出汉武帝大一统和张骞通西域;而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始就是三国鼎立。如此编排,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再如,在中国古代史板块中,还缺失了西晋、东晋、南朝、隋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史事。这样带有跳跃性地展示中国古代的历史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不清楚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高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甚清楚,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对高中的教学造成相当的困难。

3.学习主题的方式有时是主旨过大,出现生硬捏合的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例如,在世界古代史板块中,有一个学习主题是“中古亚欧文明”,其中第一个课题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的主要活动”,而这二者之间其实毫无关系。

4.学习主题的编排,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学生不甚了解历史的基本情况时就去探究某一时代的特征,很容易造成“揠苗助长”的效果。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事,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如前所述,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高中历史课程的问题

1.割裂了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得历史的进程被分解,以致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难以显现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在必修三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这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被割断。

2.分割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不能完整地体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必修二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必修三讲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这样的编排,分解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的历史内容。

3.这种以大专题的方式编排历史课程的内容,容易使重大史事缺失,不能全面反映中外历史发展的情况。例如,在必修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没有涉及戊戌维新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抗美援朝等重要史事;在世界近现代史中没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内容。

4.由于高中历史课程被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使得有些内容既被分解,又有重叠。例如,有关孙中山的史事,在必修一中的辛亥革命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在必修三中又讲到三民主义的内容;而在选修一中又涉及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及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在选修四中也有孙中山领导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事。

5.按大专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被打乱,历史本身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难以显现。例如,必修一在第二个专题的最后一个子目讲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而接下来的第三个专题的前两个课题,则是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使得时序混乱,史事的前后顺序颠倒,历史被随意剪裁。

6.重要的历史进程被压缩,不能展现全面的、具体的情况。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只是列为必修一第三个专题中的一个子目,被压缩到一课时中。这样来编排如此重要的历史,显然是极为不当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如必修三的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前三个课题,一个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个是有关汉字、绘画的演变过程;再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这每一个课题的内容,都可以构成专门史了,其容量之大,是很难在三节课中说清楚的。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也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上造成了断裂。而且,从对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进行调查的情况上看,教师普遍反映新历史课程难教。这与新课改的思路和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而新初中历史课标,则是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和阶段编排具体的内容,体现出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和阶段性,有利于初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外历史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思想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又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原实验稿相比,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在知识总量有所减少的前提下,又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板块中,增加了原实验稿中缺漏的重要史事。这些必要的知识增加,也是为了弥补上述问题,使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坐实,能与高中课程有更好的衔接。

而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大。教育部基教司在2008年组织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组。修订组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调整,改变了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体例,拟将原必修课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个模块改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新的模块,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编排体例,重新编写课程内容。这样的修改,不仅彻底纠正了高中历史课标实验稿中的错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而且使初中与高中的历史教育得以衔接和贯通。

三、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设计

历史课程的设置,涉及到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编写的体例问题,也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形式和叙述形式。如果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及教科书都采取同样的体例,不仅很容易造成内容的重复,而且难以区别各学段历史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因此,需要对历史课程的内容体例进行全盘的考虑和整体的设计。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体例,与原实验稿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在内容体例上进行改变呢?如果我们从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上看,这种改变是必要的。

新初中历史课标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以基本的史事为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要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从初中的“点—线”结合,发展到“点—面—线”的结合。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体例形式,以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认识。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要比初中的课程内容有适当的扩宽和加深,并相对集中于一些重大的史事,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在编排体例上有所不同,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并呈现出逐步加深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系统。

在进行课程内容体例的整体设计时,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各学段的差异、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应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具体来讲,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应多传授一些具体的感性知识;到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就应在初中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性知识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针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发展特点以及教育的目标,要对初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区分出层次,并使历史教育得以贯通,形成有机的、整体的系统。

对于不同学段中相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而总的设计思路是要考虑各学段课程及教材的不同层次,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难度上有所区别。基本的原则是:

1.初中历史课程可以侧重于具体的史事过程,如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些细节;而在高中课程中则不必再重复这些具体细节,可侧重在对史事性质、特点的阐释上,并适当加强理论方面的阐述,尤其是注重对史事的历史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的阐述。

2.对于一些较深的内容,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可放到高中课程中去讲。如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学术发展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故在初中教材中不必过多涉及,可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进行讲述。对有关史事的认识,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础和素养,因此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有所侧重,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如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初中阶段讲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争情况,在高中阶段对列强的侵华战争做更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列强侵华的途径及其危害。

3.对于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中都要出现的,尤其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是绝不能为了不重复而回避或省略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内容的深浅上加以区别,既不作简单的重复,又能够有所侧重,从而使学生对重要的史事逐步加深认识。例如,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初中历史教材只须写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即可;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要进一步指出由于统治集团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又如,对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主要是讲述地道战、地雷战等具体战例,使学生了解游击战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进一步说明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打击敌人,这些是战争的相持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使学生了解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再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初中历史教材可指出它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高中历史教材则要进一步说明它的国际意义,即冲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同时要阐明,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基本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这样,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所侧重的编排和叙述,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历史知识逐步增加,历史视野不断拓展,对同一历史问题的认识得以逐步加深。初高中历史教材也就能够既有联系,又有侧重,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下面以中国近代史的部分内容为例,来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区分于衔接。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这样编排的: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事实。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事。

高中课程内容的初步设想是这样编排的:

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1)知道鸦片战争前夜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境况。

(2)了解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出现,分析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特色。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3.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理解新社会经济因素的出现。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在重重压迫下的曲折成长。

4.民族危机与维新变法运动

(1)知道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边疆的危机状况。

(2)了解甲午战争,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和民族觉醒的深刻影响。

(3)了解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及,理解其启蒙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突出以具体史事为代表的“点”,并使一个个的“点”串连成历史演进的“线”。而高中历史课程的新设计则是在大时序的基础上,以专题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扩宽、拓深。两者的侧重有所区别,又构成了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机的联系与发展。

通过以上所述的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定位、梳理和整合,力求避免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简单重复、错位和脱节等问题,使各学段的课程达到有效的衔接,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达成历史教育的目标,发挥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写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初中历史课标的新变化,尤其是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来钻研新初中历史课标,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使历史教学得以深入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

参考文献: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平均分逐年下降,不少中学一线教师感叹高考历史试卷难度越来越大,命题角度较偏,考取高分越来越难。学生们也普遍认为材料题设问刁钻,阅读量大幅度增加,文字堆砌过多,考试压力加大。我认为高考历史成绩偏低,除了试卷本身难度之外,还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中考要求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脱节

从初中教材来看,我市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材编写采用的是通史结构,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现代史,从世界古代史到世界近现代史,三年共六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活动、探究问题等素材,文字教学的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这种课程要求正好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目标。但从中考要求来看,由于目前我市中考历史采用开卷考,难度值小,考前还有一定的复习范围,所以学生很容易获得A或B等级。而我市中招录取的要求仅是C等级(合格等级)。这种考查体制固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高中学习,尤其是不利于文科学生的学习。

近几年《福州市区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中考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比例约为8:1:1。尽管试题覆盖面广,但考查的是《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点、教学中的重点、学习中的最关键点知识。相当数量的试题直接考查课程标准学习主题下的内容知识。

例如:(2006年中考题)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09年中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

以上例举的中考考题的所有考点均为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层次的要求70%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因此,初中学生更多的是单纯的记忆基本史实,而缺乏相应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的整合能力,因此还无法熟练的形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一方面初高中的教学还无法形成无缝对接的模式,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有一定的难度,也使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存在差异

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专题史体例编订,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古今中外交叉点频繁出现。学生适应了编年体例的通史学习习惯,自然无法立即掌握专题结构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世界古代史政治体制、思想,由于初中历史比较简单,把很长的历史进行浓缩,造成学生比较片面的印象,认为世界古代史都很简单,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整个历史的背景没有整体的把握,进入专题学习就觉得难度加深。

比如: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高二必修)

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智者运动兴起

平民地位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这部分知识在初中的课本上根本没有涉及,学生很容易对这段内容产生困惑,于是就变成了单纯背书、不理解书本知识的恶性循环过程。在初中的教学中,多补充古代希腊的内容才能对高中学习有所帮助,但初中的要求比较简单,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可能达到这点,造成高中的历史课程超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畏难情绪也由此产生。

三、初高中历史学习能力要求不同

选读文科的不少同学,依旧用老方法学历史,以为只需勤奋刻苦,就不愁没收获。另外,部分高中教师一时难以转变观念,习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依然利用题海战术进行大包抄,可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近年来高考试卷可见,文综的历史部分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识记、分析、归纳、比较、评价等,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仅仅只掌握认知、识记能力,所以要想考高分,必须学会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和构建知识结构。在了解、认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应该学会探究历史,从中发现规律,顺着规律,提炼出有价值的认识。

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历史背景,任何历史都是有因才有果,单纯背诵所谓的重点,把历史单一化,很多同学认为省时,其实是得不偿失,特别是高中历史专题化后,学生更是把历史割裂开来,所谓抓住重点背诵。

例如: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学生各个击破,进行单纯机械性的背诵,其实把这些融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得出正确结论,要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才能有效的学习。

总之,历史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建立在历史长河的史料中,历史的学习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有了整体的历史资料认识,也就能建立整体的历史史观,历史就不只是考试的工具,而是有趣的简单的历史分析题,文综的题目学生也就越做越爱做了。

从以上几点分析来看,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得分率降低,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试卷本身或命题者,多角度思考问题存在的原因,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对症下药,进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继而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现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福建省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3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的初中历史课标相比,2011年版课标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对于课标的变化,广大教师们有什么样的反应?

张汉林:历,过也。过,经过,超过。作为历史教师,最不拒绝变化的发生,因为我们懂得变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但我们也不盲目欢呼变化的到来,因为我们懂得变化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按照国际惯例,每隔一定的年限,学科课程标准都要根据学术发展和教育实践进行修订。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比如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每十年修订一次。实验版课标颁布于2001年,距2011年版课标的出版,恰好十年。

十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在阅读课标、使用课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实验版课标的理解,同时也发现了实验版课标存在种种不足。在这期间,教育部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向广大教师征求对于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对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变化,广大教师是有心理预期的。

对于课程目标的变化,广大教师是基本认可的。2011年版课标不仅在横向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板块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的目标。板块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的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课程目标的叙述更加明确、具体,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可操作性强。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的功能。而且,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达成。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侧重于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初步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调查研究的能力;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这些变化,显然是在十年来广大教师辛勤摸索的基础上,听取了历史教育专家的意见而修正的。这体现了2011年版课标是在总结和巩固十年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基本思路。

2011年版课标以加强时序性为由,取消学习主题,则引起很大的争议。学习主题与时序性并不矛盾。学习主题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的学习内容的概括,学习主题之间、学习主题内部的史实基本上是按照时序先后进行排列的。在实验版课标中,时序性不够强的,似乎只有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学习主题(一)与学习主题(二)。对于这点不足,可以完善,而不必因噎废食,取消学习主题。在历史课程中,学习主题体现的是历史学习的价值,是后人站在历史教育的角度,对于史实的选择与史识的概括。历史课程不同于历史学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更为强调的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而历史课程则是在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出具有现代性、价值性的史实和史识,为学生完善人格提供素材。而学习主题的构建,显然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不必掌握全部的历史,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历史。在实验版课标使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通过学习主题构建课程内容的方式表示认可,而学习主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2011年版课标取消学习主题,许多教师表示不解,殊为遗憾。

《中国教师》:为保证2011年版课标课程理念的顺利实施,您所在地区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效果如何?

张汉林:北京市相关教育部门对于2011年版课标的学习是非常重视的。2012年6月15日,北京市初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正式启动,课标解读作为教师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列入其中。2012年6月22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邀请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面向全市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做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专题报告,使大家明确了课标修订的基本思路和课标的主要变化。

各区县教育部门随之展开行动,纷纷制订培训计划,为广大教师配备新课标,在2012年暑期或开学以后,即将对2011年版课标进行细化培训。由于培训还没有开始,效果如何无从谈起。作为一个培训者,我想简单谈谈我们开展课标培训的基本思路。本次课标修订是对十年课改的总结和反思,它不仅关涉初中历史教育,还关涉高中历史教育,体现了国家对于历史教育的整体考量。因此,我们所从事的区域培训要在总结十年课改的基础上,站在历史教育的角度,面向北京市西城区的全体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从培训的内容来看,要忠实于2011年版课标的原始文本,但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教育的实践中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完成自我解读,提升教师历史教育的素养。

《中国教师》:您认为2011年版课标修订内容中有哪些内容需要广大初中教师重点学习和关注?

张汉林:2011年版课标颁布后,许多教师最为关注的是历史知识点的增删。历史知识点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选择这个知识点还是那个知识点,诚然有讨论的价值,但这显然并非问题的关键。如果不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有着整体性理解,那么具体到某个知识点,其地位与功能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仅从史学的角度去判断某个知识点的价值,将会囿于史学的囚笼,而丧失历史教育的蓝天。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4

一、初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意义

许多中学生说他们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种思想反映了当前历史教材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历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模式的不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意义和有趣味。课程资源整合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因素。但长久以来,对教学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的学习要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两种原因,首先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其次是学生缺乏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缺乏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甚大。

二、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思考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5

在中考复习时,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同学们应该做好记忆联想和知识串联工作。初中历史知识横向上分为国内历史和国外历史,纵向上分为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历史,我们需要根据它们内容特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在国外历史部分,同学们可以结合现实,进行国别区别,掌握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特点,并进行历史发展比较。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中有一个单元的内容是“步入近代”,主要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和“法国大革命”来讲述不同国家的近展史。同学们在复习这些内容时,可以进行课程的联系,结合前面单元中“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来进行国家历史的区分。英国因为地理优势发展海外贸易而获得原始资本积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斯图亚特王朝矛盾激化,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由“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革命战争;法国大革命则主要是因封建统治政权与宗教特权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按照时间的排序划分将不同国家地理背景、经济发展特点整理出来,强化区别性记忆,以帮助理解。

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将全部课程内容联系起来,相互贯穿、相互融合,以连点成线的方式形成系统的记忆框架。复习中国古代史,可以结合一些古装电视剧情或者课外读物等帮助形象记忆,激发历史研读兴趣;近现代史的学习可以根据国情现状进行历史原因分析,例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中“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可以结合英国和葡萄牙殖民统治以及邓小平、撒切尔夫人外交谈判等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此外,还可以采用中外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利用时间线和时间点,针对性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特点,完善历史记忆框架。

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由于许多同学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不能有效总结解题方法,因而答题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需要在平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答题时梳理好答题思路,增强历史思维。

中考历史试题形式多样,同学们需要根据不同题型的考查特点、考查要求,进行针对性复习。一般解答单选题和填空题时,主要需要精确的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及意义,对于历史人物则主要需要掌握其历史功绩和历史评价。在复习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专项训练的方法,巩固历史知识。例如,初中历史单项选择题中常见考点有“秦王扫六合”“大一统的汉朝”等。秦、汉作为我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发展鼎盛的两个时期,同学们需要掌握秦、汉建立的时间、背景,总结两个王朝建立的历史意义,同时要结合历史背景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功过做出正确评价。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干或图文中提到的“焚书坑儒”“丝绸之路”以及“汉通西域”等关键词语判断具体朝代指向。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可以采用专项训练的方法,将历史课本中分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实现综合性记忆,并通过事件和时间点的联想,总结题目考查的主要目的。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历史 初中生 学习 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36-02

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历史现象的内涵、外延、内在因果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再认史实的能力。《历史课程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不能不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得不沉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误区。时下历史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区一:片面的历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是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误区二:曲解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因此,合理处理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失真”的轨道,和历史意义的随机畸变。误区三:教学方法的“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历史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和采取相对系统。误区四:无效的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的同时,动态感好,信息量大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才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这不是任何高科技所能替代的。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教学以弥补教学中的误区。

1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发问意识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我们都是老师先设定疑问,然后由学生回答,但是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课文中的已知和未知的东西和学生的不一样,如果老师设定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懒得去思考了,没有探究心里,从何谈起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将最终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有自己产生问题说明自己真正的思考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所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过好识记能力关。初中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小学学了一些历史知识,在某些方面有所了解,却往往忽略了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及基本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但如果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或对知识点记不牢,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2 改变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我觉得历史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并且是学生幸福童年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应该成为学生一中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兴高采烈的状态,课堂其乐融融的。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把知识注入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生命旅程的一部分。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历史殿堂中快乐的遨游。并且要让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新知,不能把学生当做简单的知识储存器。所以,我们要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强制,不让学生这样,不让学生那样。让学生在一节又一节的不自由的课堂中学习,课堂气氛极为紧张、沉闷和压抑,何谈创新思维。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开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历史课上,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理论的诞生都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以材料为辅,利用大量的材料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场所。在教学活动中,要恰当的设计活动,想方设法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培养发散思维。

3 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什么是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建立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才能形成技能,才能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知识生硬的教授给学生,只是将学生当成一种容器去生硬的填充知识。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育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创新能力。而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要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上的时间还给学生。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不要进入一个误区,课上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时候蜻蜓点水,落实不到位,这样也是不行的。历史学习一定要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所以对材料的全面了解是学习历史最起码的要求。所以,要在丰富的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4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途径去解决问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才是真正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才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老师的首要任务。例如,代表我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明,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我们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天马行空的回答和想象,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嘲讽学生,而要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予以肯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在学量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创造性。关于课堂的组织和评价的思考考虑我校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将分组按照三级分配,即每组中保证都有各级的学生平均化,而且还要保证人员的分配符合学生本身的特点。这种设计,就是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很好的合作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共同的提高,在这一课堂中,老师真正做到了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再是以前的权威的地位,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改变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也可以根据学生本体的表现来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纯的考分和成绩来单一的评价学生的好坏,更加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在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引领,只有多提问才能保证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也能够使课堂更加的有趣,更加的吸引学生。

5 关于课型和学生个性符合的思考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避免传统课型的缺点,采用多种方式,如情境体验、活动探究等课型

这样做,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1)自主学习课:每学期的几节课没有太大难度的,集中起来让学生自主预习、学习,之所以这样还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其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听从老师或父母的教导,而失去了自己创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并不是要把老师架空,而单纯的由着学生,而是要在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老师起到指导的作用,在学生遭遇瓶颈停滞不前,抑或是急于展现自己而迷失方向时,老师可以及时的予以纠正,让学生在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同时不失去合作的意识。(2)习题巩固课:习题巩固课开设在每个新课之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知道,自己完成习题。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平日的认真学习,要让学生上好每个新课,才会在做习题时能够灵活的应用;二是活学活用,加强理解,上课只是单纯的讲解知识点,但习题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历史的习题还不是特别灵活,所以需要学生对试题加以甄别,这样就可以间接的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3)课外读书课:找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开放式学习,让学生找资料、查电脑或是听别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对本科目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这种形式,还可以有助于培养和发现有某方面专长的学生,发挥其个性,增强其自信,也有利于使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的发展。(4)情景创设课:初中学生自身年龄小,喜欢任何有趣的事物,好奇心比较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模仿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对其历史意义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有生趣,让被迫的学习变为自觉自主自愿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其对习题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5)活动探究式学习:此方法是今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课型,具有多种好处,如它较之以前传统课型比较灵活,而且具有实践性,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也有利于让学生发挥个性的同时学会同他人的合作,从而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做好准备,通过学生对某时间自主合作的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

总之,在此次尝试中,有许多的有点,但也有些许不足的地方,但有了开始,加上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相信我们的课型体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也使

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下新教材的要求,避免“换汤不换药”的误区,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有益于身心的知识,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秀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4(6):26.

[2] 周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30-131.

[3] 金向东.顺应课改,激活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之心得[J].新课程学习:上,2013(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