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产业发展范例6篇

渔业产业发展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全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健康养殖为主攻方向,以现代渔业建设为抓手,鼓励创业主体充分利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优势及本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全面提升创业增收能力,使我市渔业向规模化、健康化、特色化快速发展。

二、主要服务措施:

(一)、改造1400亩标准化池塘,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加大现代渔业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力度,对现行的养殖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改善鱼类生长空间和水质调控、净化功能,为渔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争取今年改造1400亩池塘,使我市传统性池塘逐步向标准化池塘发展。

(二)、改扩建1个年繁殖能力5亿尾以上的主要水产苗种扩繁场,提升水产良种繁育能力。积极化解当前我市水产良种繁殖能力不足的问题,利用现代渔业建设项目,在现有水产良种繁殖场基础上实施改扩建工程,为广大渔业创业主体提供优质高效鱼苗,为渔业增产增收作出贡献。

(三)、建立7家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扩大健康养殖示范效应。在创业服务主体中,选择一批养殖效果好和生态效益佳的单位,进行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健康养殖示范效应,争取年内培育7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四)、举办3期水产健康养殖培训班,提高创业主体健康养殖技能。为全市水产养殖户提供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培训,力争年内全市举办3期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养殖户200余名,提高全市渔民健康养殖意识和技能。

(五)、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搞好水产苗种检测检疫。水产技术人员与渔业企业、养殖大户及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实施挂钩服务,对渔业创业主体生产中所使用的饲料与鱼药实行规范化指导与监督,对其引进的水产苗种质量进行检疫,确保鱼苗高效优质。

三、保障措施

围绕实施方案,结合省局“六个一百”服务活动的开展,将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本方案由市水产管理站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水产站按照责任分工具体抓好落实。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产业集聚;渔具产业;市场结构

一、引言

威海渔具产业从1981年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化出了一套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从而使当地逐渐发展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渔具产业集聚区。但我国国内渔具市场的自身缺陷阻遏了该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区域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受到错误的市场信息诱导而扭曲。而区域产业的成长演进机制主要包含:需求集聚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分工协作机制、地方化知识积累机制。同时,只有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上这些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地助推区域产业的演进。因而威海渔具产业同实现理想市场均衡相背离的内部组织结构导致威海渔具产业集聚区无法依靠正常的机制不断进步。本文以上述的演进机制为视角,结合威海渔具产业的实际情况梳理威海渔具产业的弊端,并提出了针对企业和政府的治理意见。

二、威海渔具产业的症结

1.渔具市场的缺陷

我国渔具市场从消费者角度讲,消费容量弹性低,消费群体范围相对固定,层次差异不显著,对产品差异性识别度不高,高端消费阶层少。从市场规划看,各地都拥有本区位企业,全国市场破碎,自主品牌开拓国外市场的举措初步开始,但同美、日、韩著名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劣势。从消费文化上讲,整个垂钓运动的潜在文化价值挖掘力度不充足及垂钓自身局限性使得该运动普及情况不理想,运动潜在吸引力还未展现,从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理念,习惯的传统性和市场的狭小性。整个渔具市场天生就患有结构不健全的病症。

2.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对集聚区发展机制的影响

(1)威海渔具产业内共有1200多家企业,其中拥有一定规模的则达23家。整个产业以部门单一,结构功能不完整的小型企业为主。在23家正规经营的企业中,这有4家拥有山东名牌称号,1家为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产业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区域创新的企业主体数量偏少。威海渔具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了产业内在演进动力的发挥。

(2)由于渔具市场容量相对固定且消费者偏好并不明显,威海渔具的经销商利用这一情况,制造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既可以从供应商那里压低购进价,又可以将质量较好的鱼竿抬价售出。这种不规范的产业链条无疑让各小生产商得不到市场的准确信息,又让其集中精力于价格战,极大削弱了各小企业进步壮大的机会。而且,令作为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一:需求集聚机制受损。区域产业的扩张吸引力受到遏制,反而使得威海渔具产业的真实应有的规模大小受到干扰,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对威海渔具产业正常演进的阻碍。

(3)企业个体在相互交易时可以部分地充当市场的替代者。而不良的产业链代表了企业间难以存在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基础,这使得整个产业对现有资源的配置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判断。除此之外,没有良好地协作关系也意味着,企业间社会资本的匮乏。这无疑不利于各个企业间信息传递、合作渠道的建立。诸多企业结构单一,只存在生产为中心的部门,本身的组织结构也限制了整个区域产业集聚发挥地方化知识积累机制的正常运转。同时由于众多企业的目标市场过于重叠,市场档次低,产业链结构不清晰,这些多方的不理因素汇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态格局。让威海渔具产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各厂家都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收获大量利润,这样的环境滋生出的机会主义使得企业只要保持相同的生产状况,不轻易冒险采取创新策略。综上所述,产业集聚的诸多机制因较大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而被限制。

3.威海渔具企业的产品销售问题

现在的大多威海渔具生产厂家在产品流通领域的分销这一环节缺乏管理。导致产品在各地的货源及其各层级价格体系混乱。让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不合理,为窜货烂价有了存在的可能。让商可以制造产品的不透明性,规避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性,既可以控制货源、压低进价,又可以抬升售价。这不仅牺牲了生产商品牌影响力,又使得生产、销售两环节间的信息反馈、互动机制难以建立。使在生产领域拥有技术经验积累的厂家无法发挥出自己现在有的一定创新力量。

4.威海渔具企业管理问题

由于渔具销售本身具有季节性。这对于小型生产厂家的影响明显。因为其销售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靠一年一度的渔具展览会来拿到订单和二是借助威海旅游业来扩大自己的销量,而这两条途径都受到时间的影响。繁多的同质小厂家会在销售淡季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固定资产也因此而大为缩减,相反提高流动资本的比率,这样会使各小企业并不乐于去改进自己的生产设备、加工器具等,令渔具产业整体的生产条件日益恶劣。

对于大厂家而言,企业内部部分技术人员由于能及时从公司获取信息与技术并且熟悉渔具市场准入门槛低、机会主义盛行的特点,会择时选择脱离企业,自立门户来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些员工的举动无疑给大企业造成了一定的人力损失和技术创新的风险。而且其在技术方向上的决策相对而言比小企业更加规范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炭素纤维高端材料的研制、对饵料、钓竿花色、渔轮上的创新之间存在着向后者的侧重。对于生产某一部件的厂家同可独立生产这些部件的厂家之间存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叠。这两点现象显示出大公司对仅有的一定科研力量的领域分配、对技术创新的定位上存在管理问题。并且威海渔具生产厂家的技术上创新环境并不理想。建立部级技术研究室是产业处在初级阶段,并不成熟时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式。

三、威海渔具产业治理建议

1.开发高端市场

由于高端市场的开发不完整,且这一新兴市场因国内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性的存在,在地域分布上也具有不均的特点;消费偏好更带有追求卓越的倾向,潜在利润丰厚,忠诚度高这样的特点,能引发全国其他地区龙头企业在这里的全新竞争。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局限于规定现定规模的竞争,在于全国主要公司的接触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存力。

这意味着,当政府在扶持本地区的渔具产业时,通过国内平台的建设,加强跨区交流,能有效避开市场内的众多小规模企业的干扰,形成国内各知名渔具企业间高水平竞争的格局,为个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2.发展区域创新制度

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往往与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现下政府的区域创新制度安排是以资金扶持为主,即通过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而让市场发挥技术创新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的渔具市场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新的模式:从外部引进专业研究中心,同时让大企业内部扩大研究部门的规模,使其具有相对独立性。政府资金的支持和对信息渠道的建设,为这些研究中心或部门提供技术向产品转换的平台;根据威海渔具企业软实力上的不足,引进相关的设计、营销公司。这样做能让不具有实际生产操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可以快速让知识产业化,产生利润,形成资金链,缩短研发周期。典型的集群一般有五类机构:成品商、客商、供应商、中介服务组织、规则管理机制,理顺这五类机构间的关系,让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网络。下图为政府创新主体的作用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共分出以上五个主体,让大型企业的生产、研发两个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运行机制为,在整个营销体系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研发部、大型企业内的生产部、及外来研发部形成第一个循环作用机制。让外来研发部与企业研发部形成竞争环境,同时两者皆与大型企业生产部相联系作用。在整个过程中,若大型企业研发部不断壮大并达到一定程度,则外来研发部退出这一循环,起到辅助发展作用。这意味着大型企业研发力量进入新的高度,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此时外来研发部完全进入第二个循环,与政府技术平台、其他生产企业组成的另一个循环。在政府的协助下辅助小企业的技术革新,提升产业进入门槛。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1-318页,第12-21页,第154-166页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3

进一步完善水产许可证制度与相关的渔业养殖法律法规体系,在实地调查当地养殖区域的养殖负荷量与环境负载量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与养殖量评估,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导致环境超载负荷,从而对水域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进一步明确科学的养殖排水标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严格控制养殖场的废水排放可以有效控制污染,但我国现行的渔业法对排放标准的规定还相对比较模糊,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套严格、标准的排施规范。设立健全的水产养殖业管理系统与模式,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属于农业部门与水产系统,而鲜有环境部门参与其中,国内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水产业综合治理模式,把环境问题纳入水产养殖业的管理要素中。全面培养养殖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养殖业整体的环保水平,现阶段我国很多养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准相对较低,多数学历水平、知识水平不高,且环保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在养殖业中不仅养殖技术落后,而且对环境问题也不够重视;相关部门要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的改善策略,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开设各类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

在养殖过程中,只要解决养殖用水的处理问题,提高其循环利用率,即可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要提高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率,要将水中的残饵、生物代谢物等悬浮物质、溶解性营养盐类等净化干净。现在水产上常用的水体净化方法有两类,即物理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其中物理化学处理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质、无机物等去除,而生物处理则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物质,其工作原理利用的是微生物的代谢反应。不同的处理方法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养殖户要根据养殖用水的水质情况、经济条件来选择适用的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属于一种初级处理方法,其根据水体及相关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通过机械的方法对水体进行净化,该方法的普及度相对较高。常用的物理处理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逆渗透法、吸附法、曝气法以及磁分离法等,其中针对水中悬浮颗粒物较多的水质,可以采用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等进行处理;水中如果存在诸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可以采用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相物质将有毒物质吸附清除,常用的多孔性固相物质包括活性炭、硅胶、沸石、浮石粉等;水中如果存在有害气体,比如氨气或者氯气等,可以采用换水、曝气等方法向水体增氧,清除有害气体;磁分离法主要是利用电磁分离原理清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不过该方法的成本投入大,而且技术含量高,所以目前不具推广性。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可以有效除去水体中的有害离子,常用的方法有凝聚法、氧化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络和法以及中和法、消毒杀菌剂法等等,其中又以氧化处理法的应用最为普遍,该方法是利用各种氧化剂氧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氧化剂有臭氧、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其中臭氧的应用范围最广、处理效果最好。氧化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氧化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而且其本身所具备的氧化性还可以与有机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去除有害离子。不过对于化学处理法而言,由于化学试剂本身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因此要限制其应用范围。

生物处理法在各种水净化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法安全性高,且效果好,因此正逐渐成为水体净化处理方法中的主流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法的原理如下:微生物与自养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对有机物产生相应的生理需求,因此可以在水体中人为培育有益生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例如水中未被进食的残饵、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等可以作为一些藻类、高等水生植物等微生物和自养植物的营养来源,从而防止残饵、代谢物累积,对水质产生破坏。不过通常不会单纯地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水体净化处理,而是要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法等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制作生物滤器,将净化生物利用生物膜使其附着在固体表面,比如鱼网、贝壳等,可以有效除去悬浮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常用的生物滤器包括滴滤池、浸没式固定床生物滤器、流化床生物滤器、生物转盘以及生物转筒等多种,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因此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还可以通过在水体中投入有益生物的方法来净化水质,比如光合细菌、绿藻、水生植物、酵母等,其中绿藻可以摄取二氧化碳以外的低分子有机物质,比如醋酸、葡萄糖类等,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增殖,而且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与生物耗氧源;而在水体中投入光合细菌,大量繁殖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也可以对病原的繁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净化池中适宜生长的生物如下:龙须菜、西施舌、贻贝等适用于卤水种类;而水耕蔬菜、浮萍、布袋莲、蚬等适用于淡水种类。

总之,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巨大,水体污染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特别是食物污染严重的今天,更应当注意对于养殖业水体的保护,特别是缓流和静水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制度面与技术面着手,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在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定繁荣发展。

本文作者:杨明伟工作单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4

1 传统渔港

传统的渔港,依托码头满足渔轮进港卸货、补给、修整、出海捕捞生产,单一渔轮生产性功能,同时设施不健全,规模普遍偏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综合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不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单一生产性功能的传统渔港被拆迁的案例时有发生,对渔业产业经济发展、产业人员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2 中心渔港

21世纪初国家提出了中心渔港概念,并在全国主要沿海城市布局。中心渔港由传统的单一性功能向多元综合性功能的发展,在传统渔港功能基础上增加鱼货交易、活鱼暂养交易、深度加工、休闲渔业等功能。使中心渔港汇集了三个产业,形成集海上渔轮捕捞回港卸货、生产补给、修整维护、安全避风、活鱼暂养、产品仓储与交易、物流配送、休闲渔业、旅游餐饮等为一体产业集群平台,引领产业链延伸的相关产业集聚,起到产业集群的效应,从而形成渔业产业经济圈。

3 中心渔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着力于中心渔港建设 针对传统渔港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的现状,为加强中心渔港促进渔业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我国的渔港建设应该着力于中心渔港的建设,对于构建渔业产业化平台、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动渔业产业发展和渔业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大对中心渔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基础功能;拓展渔港功能的多元化;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发挥中心渔港渔业经济产业集群效应,即以中心渔港为平台、渔业为基础、渔业产业链为依托,集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集散物流配送和深度加工、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链延伸企业的集聚,拉动渔业经济三大产业的发展,构建中心渔港的渔业产业经济圈。

3.2 中心渔港经济建设要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中心渔港已发展为多元化的产业聚集,是集渔业捕捞、养殖、加工生产,补给与避风相结合,信息服务、休闲旅游、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渔港。其建设不是单一渔业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交通、物流、旅游等,多行业、多方面互相联系的整体工程。因此在中心渔港建设中,必须发挥中心渔港的带动效应,宏观调控,加强多主体的沟通协作,使中心渔港的建设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建设配套体系融为一体,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融合、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统一。

3.3 建设要致力于渔港经济发展 中心渔港的建设,除了应该完善其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相协同,以此来提供给渔业生产更全面的服务保障;还必须注重对其经济功能的强化,加速渔港经济的发展。中心渔港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市场需求、渔业经济和渔港发展的必然;是渔业产业人员从事渔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地,涵盖渔业的一、二、三产业,涉及交通、旅游、城市建设等领域;集合了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要把中心渔港建成以渔港为平台,渔业为基础的经济、城市功能区。如:新兴建设中的天津中心渔港,将成为地区的地标、渔业产业经济的标杆,它所带来的产业经济集群效应在推动所在区域的城市发展、经济的繁荣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渔港经济发展:一是以港兴渔。以中心渔港的建设为依托,加速渔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以港兴业。以中心渔港为依托,加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海洋运输、渔机修造、渔船、餐饮旅馆、物流配送、中介服务等。三是以港兴城。合理利用港区周围的土地资源,推进渔区的城镇化建设,使群众性渔港的渔民逐步转到中心渔港港区并逐步向城镇转移,解决转产渔民的再创业、就业问题,从而加速渔区城镇化进程。

3.4 规划的文化性 在中心渔港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注重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外,还要注重打造文化港口的观念,让文化在中心渔港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港口的建设的特色化和个性化能进一步促进渔港的建设和渔港经济的发展,对其产生很强的辐射力和聚合力。在中心渔港建设过程中,融入我国丰富而悠久的海洋、渔业文化,将其发扬光大,将成为国内渔港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3.5 规划的生态性 生态渔港是渔港建设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主题,在渔港规划设计上,必须遵循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注重社会、自然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导向的作用,以长远的眼光规划中心渔港建设。

4 中心渔港的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是美国学者波特提出的,将其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实际上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运营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运营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在中心渔港产业集群中涉及如下行业的企业:

捕捞业的渔具、设施、船舶制造与航修;渔获物的交易、物流配送、保鲜、等;养殖业的种苗,饲料、药业、物流等;加工业的加工保鲜技术、生物技术、包装业、仓储、物流配送;休闲渔业的旅游观光、餐饮业、购物,涉及电子、机械、化工、物流、旅游等领域的行业。中心渔港的建设奠定了渔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推动渔业产业及产业链延伸相关企业入驻集聚运营,促进运营的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生产、运营的效率,促进集群内部资源整合,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在集群中的主体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临近性,中心点是渔港,其余集群内的各主体分布在这个中心周围;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集群内的资本、信息、基础设施等为各个企业所共享;集群内的科研机构、组织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汇集的优势使中心渔港在渔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产业集群的效应。

4.1 规模经济效应 中心渔港的渔业产业的集聚效应,聚集着大量相关且专业化的企业,同时吸引着产业链延伸的关联企业集聚,集聚的发展又产生了扩散效应,促进企业间运营的交流和传播,由此又推动了企业的入住经营。如此形成的产业集群,在进行了自我完善合理布局之后,进入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又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向该集群集聚,伴随着关联企业的集聚,促使行业企业之间密切而广泛的双向关联关系;同时,由于剧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将更加重视运营、技术的创新,以此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扩大,带动产业链中其余相关环节的生产、运营。产品市场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更加灵活,企业从信息市场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成本更加低廉,集群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也会有显著提高等。在中心渔港经济产业集群内部,规模经济日趋合理、完善。专业化的生产、运营与专业化的分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应。

4.2 竞争效应 中心渔港经济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主体,分享细化分工而带来的高效率,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降低了运营成本;核心骨干企业在集群内部获得资源高效整合平台与空间;创新能力高、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核心骨干企业有机的联合在一起,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利于集群企业对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特性进行相互比较,形成了一定的标准,由此将给企业带来竞争效应。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必须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式来达到目的,或者通过提高本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型产品之间的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产品的制定往往是依据市场需求,即用户接受程度而来;而同类企业面对的用户往往没有区别,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要在同类企业中获得市场认可,就必须生产出差异性产品。另外,经济集群的形成也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快速的在众多产品中的寻求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市场接受程度高的产品激励着企业控制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整体竞争能力。中心渔港的产业集群为企业创建了竞争的平台与空间,由此带来提升竞争效应,为集群中各个主体提供创新的条件,促进其发展。

4.3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中心渔港渔业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与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渔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离不开渔业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渔业结构的优化也离不开渔港渔业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涉及种苗培育、水产品深度加工、海洋生物制药、信息服务等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和细化分工可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衍生新企业,从而带来集群结构优化效应;对于规模小、低水平生产与运营、结构简单布局不合理的主体,推动其转型升级或淘汰;促使集群的各个主体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生产与运营能力和水平、提高产业资金量和追求附加值最大化的经济;甚至更大跨度、更多范围整合产业资源,使产业链延伸更长。以中心渔港为平台,以渔业为主导的产业链延伸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产业集群企业的集聚、市场的需求促成专业市场和服务型行业的形成。中心渔港渔业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会使渔业结构低附加值区提升到高附加值区,从单一化的渔业运营转变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运营;另一方面,中心渔港的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渔业的经营利润和经营方式,传统渔港以扩大规模为主的粗放型生产逐渐转变为以提高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主导的集约型运营。由此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结构合理。

由上所述,中心渔港在渔业经济产业的集群效应显而易见,集群效应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扩大,产业在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引导企业规模、效益扩大及渔业产业经济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海洋渔业 结构 调整 广东

广东是海洋大省,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广东沿海各地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目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在开拓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业以及发展渔业内部二、三产业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全省海洋渔业产量达到398万t,其中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72.1万t和225.9万t,海洋水产业产值达698亿元,在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中约占23.3%。但海洋渔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和《中越渔业协定》的执行,海洋渔业的资源性、结构性、效益性等深层次性矛盾逐渐显现,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广东海洋渔业的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对提升广东海洋渔业经济运行质量、争当海洋经济排头兵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海洋渔业内部三产结构调整,实现广东海洋渔业优化升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海洋渔业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方针,按照“以发展养殖为重点,控制捕捞,开拓远洋,深化加工,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的思路,开展海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渔业内部二、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省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达145亿元和26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67.2亿元和99.6亿元,年均递增13.3%和14.3%,远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也由65∶13∶22转变为55∶16∶29。

但是广东渔业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仍然偏高,占总产值的55%,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只占16%和29%。渔业经济总产值大部分仍然由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创造,而水产品加工比率还不到20%。事实证明,依靠开发初级资源的现有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渔业企业经营利润和附加值,而且很难维持渔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因此,优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强化第三产业,是广东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速渔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在第―产业内部,要大力拓展养殖业,压缩近、外海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渔业。养殖业要向健康养殖和绿色养殖方向发展;海洋捕捞要通过归并、整合,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第二产业内部,要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是从精深加工和保健品、医药品着手,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第三产业要突出抓好休闲渔业以及各类服务业。要使广东海洋渔业真正朝着“科学的捕捞业、健康的养殖业、高效的加工业、繁荣的流通业、兴旺的休闲渔业”方向发展。

二、强化海洋捕捞区域结构调整,实现海洋渔业由内海、外海向大洋转移

海洋捕捞业是广东海洋渔业的传统主导产业。为了恢复渔业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1998年农业部提出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后,广东通过划定禁渔区,实施休渔、人工放流、人工鱼礁建设、调整捕捞结构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从1999开始广东已连续多年实现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与此同时,按照“巩固近海,发展外海,开拓远洋”的方针,广东大力调整近海作业,开发外海渔场,发展远洋渔业,远洋渔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全省远洋渔业船数达170艘,产量12.43万t,产值8540万美元。

但是,广东远洋渔业的发展总体上仍未摆脱技术装备落后、规模小,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占地球表面50%以上的公海渔业资源的困境。2004年远洋渔业的产量虽然达到12.43万t,但仅占海洋捕捞产量177.9万t的6.99%。加之广东海洋渔业捕捞产量基数大,使得近海渔场资源衰竭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目前虽然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大西洋有广东远洋船队和远洋基地,但开发潜力还很大。因此,在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强对现有渔业捕捞资源的重新配置、整合,扩大其经营规模,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远洋渔船在公海生产的比重和效益,实现海洋捕捞业由内海、外海为主向大洋为主的转移,拓展沿海渔民生存空间,保护近海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

三、强化海洋养殖种类和品种结构调整,实现海洋渔业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

统计资料表明,广东海洋渔业从2002年起实现了养殖产量大于捕捞的根本性转变。2005年养殖面积达到22.4万公顷,比1995年增长93.1%,年均递增9.3%;产量225.9万t,比1995年增长了531%,年均递增53.1%。捕捞与养殖产量之比由2000年的53.1∶46.9转变为2005年的43.2∶56.8,养殖业已成为渔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从养殖业内部来看,广东海洋渔业养殖种类和品种相对集中单一,“三多三少”(大路货多、优质产品少,低档货多、高档产品少,原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表3可以看出,2003年全省海养产量197.3万t,其中高值虾蟹类及鱼、藻类所占比重仅为20.7%,而低值的贝类则占78%。广东养殖种类名特优种类比例很小、品质较差是广东海洋渔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广东海洋养殖业结构调整必须从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为主,转向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种类、品质的提高,以适应国际国内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的要求,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广东养殖海域的比较优势来分析,广东在重点发展对虾、贝类和名贵海水鱼类等生产和经营的基础上,应加大对珍珠、鲍鱼等名特优产品的生产,同时要加强新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引进开发力度,以促进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拓展养殖业的生产空间。

四、强化市场结构的调整,实现海洋渔业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转移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主体,价格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杠杆。如果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不完善,海洋水产品就不能货畅其流,价格信号就会失真或传递受阻,从而误导渔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因此,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运作平台。虽然广东在对外开放、开拓国外市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但目前仍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的开拓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水产品出口比例小、创汇少,与广东海洋大省、渔业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如表4所示。因此,广东应进一步强化市场结构的调整,由单一的注重国内市场向既注重国内市场又注重国外市场的开拓转移,近期尤其要把拓展国际市场作为海洋渔业市场结构调整的一个着力点来抓。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市场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网上渔业、网上贸易,建立起向外能够与国际渔业产品信息网和国际渔业产品期货市场、拍卖市场连通,向内能与全国各省市区及全国性渔业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连通,向下能与沿海各市、县以及各重点渔业产品批发市场、生产基地连通的信息流体系。

五、强化渔业的技术结构调整,实现海洋渔业由单纯的数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

科学技术是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从总体而言,广东海洋渔业技术力量与山东、上海、天津等兄弟省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能完全为海洋渔业的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表5所示。同时,长期以来,在海洋渔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出现“三多三少”的现象:多注重单一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而较少开展多种技术的优化集成;多注重养殖技术的研究开发,而较少开展精深加工技术的开发研究;多注重常规普通养殖种类的研究开发而较少开展名特优稀种类的研究。因此,广东海洋渔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应着重从生产普通型产品向生产名、特、优、新产品调整,发展精品渔业;应着重提高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渔业;应从单一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多技术的优化合成,发展化渔业;应从传统养殖向设施养殖调整,发展设施渔业;应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发展绿色和生态渔业。

六、强化海洋渔业的功能调整,实现海洋渔业提质增效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长期以来渔业的主要功能是生产水产品,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渔业不仅具有一般性的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等功能。因此,必须对广东渔业功能定位进行调整。根据广东的特点与比较优势,广东渔业的主要功能应从单一的以水产品生产为主,调整为水产品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相结合功能转变。其中,休闲观光渔业是广东海洋渔业中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七、强化渔业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实现渔民的“转产转业”

强化渔业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实现渔民的“转产转业”是构建和谐渔业的迫切需要。渔业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关键是推动从事捕捞业的劳动力向渔业的服务业和非渔产业分流,扩大渔民“转产转业”增收的空间。目前渔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渔业劳动生产率低,大量劳动力和人口仍滞留在狭小天地里。因此,无论是从提高渔民收入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提高全社会对水产品的消费水平来看,都要求调整渔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这也是渔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渔业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除了实行“转产转业”外,要注重在渔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渔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表现在产前、产后环节使用的劳动力上。目前渔业产前、产后环节吸纳的劳动力还很少,大部分产中环节的劳动力势必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建立以渔民为主体的国家、集体、渔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目前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注:本文系国家海洋局课题“广东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及量化管理应用”的部分内容,基金项目编号0808007。)

【参考文献】

[1] 麦贤杰:中国南海海洋渔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2] 广东海洋渔业局:广东省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2005年12月.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 达濠渔港 现代渔港经济区 发展战略 政策突破

现代渔港经济区是以渔港为中心,以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集散与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辐射和带动沿海地区乡镇(县)发展的经济区域;是渔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第一、二、三产业聚集地,是渔区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平台,是渔区城镇化、渔区经济繁荣、渔民小康的标志。

一、渔港经济区建设的理论概述

进入21世纪,渔港经济区建设越来越受学者们的关注。徐质斌认为建设渔港经济区具有重大的意义,为转产渔民的发展、渔业产业化、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经济聚集带形成提供了平台;通过对广东渔港建设的分析,提出了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领先、文化提升。周春山等先分析了广东省神泉渔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优势和契机,然后采用现代渔港经济区理念,探讨了神泉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发展设想与对策措施。李权昆、陈万灵等提出了在渔港布局中运用“点一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先确定各海湾区域的重点渔港与城镇之间的多级发展轴线,再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沿海渔港经济圈,带动渔港和海岸带的经济发展。丁洁等认为要开拓渔区经济发展新的领域和增长点,应把渔港建设与渔港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渔港经济区的构建要注重渔港现代化、经济多元化、环境生态化,要建设一个核心、扩大经济辐射圈和开发休闲旅游基地。

二、先进渔港经济区的发展经验

1、台湾渔港的发展经验

(1)功能多元化。在当前渔业资源日趋匮乏的情况下,渔会指导渔民转营休闲渔业、观光、购物、渔鲜餐饮等行业,积极推动渔港功能多元化,增加渔村经济效益,改善渔民生活。淡水渔人码头即为如此,渔业捕捞生产及渔船避风已不是其主要功能,渔港设旅游、休闲、观光、购物、食品等功能区,丰富了渔港的使用功能,活跃了市场,增加了收入,带动了渔业经济发展。

(2)政策保障力度强。台湾十分重视渔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渔港基础设施投资均由各级政府预算投入。据介绍,每个渔港投入多者折合人民币几十亿元,少者折合人民币数亿元,投资力度相当大。

(3)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当地港务局在寸土寸金的高雄港(台湾最大的海港)专门留出一块较大区域作为渔港使用,高雄商港与渔港同时并存,渔业与海运协调发展。良好的渔港及基础设施吸引了众多台湾远洋渔业企业,这些渔业企业集结于高雄,保障了高雄乃至台湾渔业的持续发展,保持了高雄作为台湾渔业重镇的优势地位。

2、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的发展经验

(1)规划引领。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划和理念,紧紧围绕“北方冷链物流与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和“北方游艇产业中心”的产业定位,联手国内外顶尖咨询机构,深入开展相关业态研究,对整体园区进行产业分区布局,从开工伊始,就确立了“一年围海、二年造陆、三年成港、八年初具规模”的规划目标。

(2)产业多元化。该渔港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最大的综合性渔港,区位独特,拥有完善的港口功能和交通优势,综合运输成本低,其依托京津冀多元化的腹地产业集群和广阔的市场支撑,紧紧围绕“两个中心”的产业定位,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带动旅游地产业,发展企业会所业,以及游艇培训和4S店第三产业,全面构筑“2+4”产业体系。

(3)项目带动。该渔港注重招商引资,引进了水产城项目等大项目,现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50亿元。

(4)政策优势。该渔港享有国家给予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金融创新、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优惠鼓励政策。

三、达濠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基础

1、达濠渔港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1)发展历史悠久。达濠渔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长达6500多米,港区水域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达濠渔港是泻湖港,属典型的港湾渔港,自然条件优越,适于本港和外港渔船进港停泊避风,历来有香港、台湾、福建、粤西以及邻近汕尾、饶平、南澳等地的大功率渔船常年前来达濠渔港停泊、避风、卸货、交易、补给。

(2)区位条件优越。达濠渔港隶属粤东的中心城市汕头,位于汕头南岸中心城区的达濠区,能得到极强的城区经济辐射带动和濠江新城建设引动。渔港靠近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及广澳深水港,交通便利,拥有出口优势。

(3)渔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濠江渔业经济呈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2011年渔业总产值实现54997.46万元,比2006年的39523万元增长了39.15%,年均增长6.8%。

(4)渔港升级空间大。达濠渔港于2008年12月晋升为国家一级渔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加上渔港后方发展空间充足,给达濠渔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发展机遇较佳。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水产品精神加工园区,积极发展设施渔业、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掀起了海洋综合大开发的浪潮。濠江新城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大开发大建设,带动了达濠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广澳深水大港的兴建打开了汕头现代渔业走向世界的窗口,特别是给靠近广澳深水大港的达濠渔港经济区带来了极大的物流便利,提升了渔业流通及服务业的成本优势,也增加了其吸引资金投入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