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范例

渔业养殖

渔业养殖范文1

关键词:生态养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0引言

近年来,畜牧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畜牧养殖技术也不断更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积极开展生态的养殖模式,加强疫情防控,保证食品安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畜牧产品质量,以生产健康、绿色、无公害的畜牧产品为目标,构建安全、生态、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产业生产模式,从而真正实现生态养殖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破坏周边生态环境。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产生的粪污数量也与日俱增。但对畜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设备及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粪污处理建设力度普遍不足,甚至很多养殖户直接将粪污露天堆放或排放到沟渠荒地中,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1]。

1.2降低禽畜产品品质。目前,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养殖场是主要生产模式,其企业化程度较低,资金较少,风险抵抗能力薄弱,无力加强建设,扩大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小型养殖场往往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和经济效益,生态健康养殖思想意识较为薄弱,也缺乏相关理念指导,更得不到先进养殖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手段和条件滞后等等,使得畜牧养殖过程中,乱用添加剂、兽药等情况屡禁不止,甚至部分养殖场还会使用瘦肉精、激素等违禁品,使得畜牧产品有害物质超标,不仅严重影响了畜牧产品质量,还会对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更会损坏我国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进而影响畜牧产品出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公众印象不佳。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民众社会水平,居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由以前的量,逐渐向现在的质转变。但是,近年来,市场上频频爆出的“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等,让公众对畜牧产品质量十分担心;加上禽畜养殖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导致社会对禽畜养殖业的认同度越来越低。

2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的意义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畜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应用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促使畜牧养殖生产能够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要求,实现三大效益综合平衡发展。除此之外,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还可以促进畜牧业实现生态化生产,进行产业升级,从而逐步摆脱传统畜牧养殖业产出低、风险高、污染严重、后劲不足等问题,推动畜牧经济的良性发展。总而言之,在畜牧业中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畜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也是畜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2]。

3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生态养殖技术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此,畜牧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已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畜牧产品质量,提高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大力推动以下几种生态养殖技术。

3.1种草养畜。优质牧草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因此种草养畜技术的推广和实施,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种植优质牧草,为草食畜类提供优质饲料,能有效减少畜牧饲喂过程中对于添加剂的使用,既能有效节省用料成本,同时也能够对畜牧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残留情况实施有效控制,全面提升养殖禽畜的品质,让消费者放心食用畜牧食品。此外,应用牧草饲养畜禽,其排泄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以做成有机肥,用来涵养草场,既能控制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能有效恢复草场肥力,促进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3.2加强疫病防控。加强对畜牧流行病学发生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不断优化畜牧疫病防控方案,既能减少畜牧患病率的发生,也能够做到合理使用兽药剂、添加剂等。这对保障畜禽健康成长,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3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技术。“畜禽—沼—渔—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是基于现代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形成的新型养殖技术。其具体内容就是在进行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将畜禽产生的粪污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沼气发酵,沼气可用于照明、燃气、发电等,而产生的沼液、沼渣,则可用于渔业饲料和农作物肥料,渔业产品和农作物收获后,可以为市场提供相关产品,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为畜禽饲料,进而形成一个循环生产过程[3]。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不仅有效处理了粪污问题,实现资源再利用,同时也产生了畜禽、沼气、水产、农作物等多重经济效益,有效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4]。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传统畜牧业已无法满足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畜牧养殖技术的研究,促进养殖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实现生态养殖,使畜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秋婷.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初探[J].农家致富顾问,2020(14):180.

[2]阿勒木江·吐苏木汗.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新农民,2020(27):89.

[3]孙前路,乔娟,李秉龙.生态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牧民养殖行为选择研究———基于生计资本与兼业化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8(11):84-91.

渔业养殖范文2

关键词:专业英语;水产养殖;教学改革

随着国内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市场对人才国际化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学好专业英语已经成为时展的要求[1]。专业英语不同于普通的英语课程,它需要一定的英文基础,但又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专业英文资料和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水产养殖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专业英语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是水产养殖工作者收集国内外相关科研信息、拓宽学术思想、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2]。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学生的英文科技文献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间交流合作能力[1]。因此,在水产类高校中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既是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水产相关专业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思考与改革实践

目前,高校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包括: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是太好,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障碍;教学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安排受到一定限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带有一种应试心理;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优质教师资源比较匮乏,影响教学质量[3]。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根据水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开展研究,针对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改革实践,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自己的感想和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以期为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

(一)合理安排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带来一定困难。市面上虽然有几种可供参考的相关教材,但内容都不够系统,而且知识相对陈旧,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选用教材时参考了许多专业英语的书籍,广泛查阅了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文献资料,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编写了适合水产养殖专业学生使用的专业英语讲义。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语法基础,但他们在阅读专业英语资料时仍感到吃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专业词汇比较陌生。针对这一现象,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首先总结了一些重要的专业英语词汇,并对一些构词法给予重点讲解,每节课都安排一定时间抽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通过反复重复加深印象。由于许多表示数量、方位、器官和组织的词汇具有相似的词素,我们在讲解这一类词汇的时候,加强了类比和联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结合水产养殖的一些专业课程,将专业英语分为十个章节,涵盖水产养殖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每个章节都设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准备讲课材料。除了教材上的内容,及时补充水产养殖方面的最新科研动态和进展,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在补充材料的选择上,根据各个章节的主题,选择一些学术英文网站上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学生,或者将一些重要的国外学术期刊如《Aquaculture》、《Fish&Fisheries》等介绍给学生,敦促他们从中搜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文章,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信息,认识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对拓宽知识面的帮助,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讨论为主

由于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3]。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学生分组汇报和讨论的方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一章节内容,首先由讲课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背景知识做系统性的概述,让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一定了解。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启发引导式的课堂讲授方法,在课堂上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对每一节课的内容选定一部分作为精讲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阅读指定的段落,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指定部分学生逐句地快速朗读和口头翻译,其间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最后由老师来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纠正翻译错误的地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有一定的平时成绩加分。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相互交流,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同时有利于激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除此之外,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2-3个人为一组,每组挑选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话题,搜集相关英语资料,准备用英文表述的PPT,并用一节课的时间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展示。每组设置一个组长,在汇报PPT内容的过程中,要求组长根据汇报内容对全班同学提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同时鼓励其他学生随时举手提问,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有一定的平时成绩加分。每次上课结束之前,安排好下一次分组汇报的人员和题目,督促学生完成资料收集和PPT制作,将汇报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改革考核形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

专业英语涉及英语的听说读写,强调运用英语工具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传统的专业英语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所占比重较大,很难全面的考察学生的专业英语掌握情况[4]。学生的“应试”心理较强,普遍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复习和教师“划重点”来通过考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课程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具体而言,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占总成绩的40%,评分依据主要包括上课发言、讨论的积极性,出勤率,以及课堂测试等。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评分依据包括分组汇报PPT的制作质量、讲解是否清晰、准备是否充分等。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的30%,注重考核学生在科技阅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平时有好的表现,只在期末考试中考高分是行不通的。

(四)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素质

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素质。一名优秀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熟悉水产养殖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了解水产学科的前沿动态,还应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能将专业课和英语课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应该说,这门课程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然而,目前水产养殖的专业英语几乎都由专业教师任课,许多教师英语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在英语环境中讲授,教学技法懂得也较少,难以保证教学质量[5]。因此,应当加强水产专业英语教师的培训。任课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学校和相关课程组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师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如开展课题组的定期交流、短期课程学习或利用网络资源与专业英语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等。只有这样,专业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上一个台阶。

二结束语

专业英语这一课程的开设,为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途径。总体而言,这门课程的教和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寻。为全面落实水产养殖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上进行多方位探索和改革尝试,不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和自身的科研能力,使水产专业英语真正为学生所接受掌握并应用于实践,促进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慧,朱晓闻,申玉春,等.关于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7,15:71-73.

[2]王迎宾,王征.水产专业英语课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0:69-70.

[3]明俊超,蒋高中,袁新华.高校水产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158-15160.

[4]崔学荣.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76-178.

渔业养殖范文3

关键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实践教学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逐步建立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融合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强调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探索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8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本科职业院校试点工作,全国先后共计批准 21 所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出到相关院校正式挂牌成立四年时间,标志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正式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提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相关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参与度较低,导致产教融合产出较少等问题,进一步提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为进一步规范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教育部办公厅于 2021 年 1 月 22 日印发《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再次细化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新发展理念、人才培养定位、设置标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这标志着教育部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试点工作的专业设置指导与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又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本科层次职业的发展,《意见》中指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鼓励高校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建设一批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专业,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至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打开了中国职业教育新篇章。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具体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及职业行为准则,是职业精神的综合体现。被誉为“中国创新培训第一人”的吴甘霖出版著作《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被称为是“一本打造一流工作者职业之魂的著作”,在前言中写道“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上要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曾有人用“冰山理论”来分析职业素养,认为职场能力就是一座冰山,冰山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为职场人的形象、知识、技能等,这些属于容易被人发现的显性因素,而隐藏在水下面八分之七的冰山则是不容易被看到的,这部分代表了职场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隐性的因素,这部分隐性因素则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职场素养。曾经也有人将职业素养比作为大树的根,能力、形象、技能等为大树的枝叶,茂密的根部吸取养分缔造出了枝繁叶茂。可见职业素养是毕业生职场成败的关键因素[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是高职高专的升级版本,也不是本科层次教育与高职高专的嫁接组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任何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规划都会有大量的调研论证,专业设置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基本不会存在专业设置违背社会发展需求的可能性。当今的企业大多都面临着招工难现象,众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同样也面临着难择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职业素养的缺失应该占据一定原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目前还未有关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具体要求,通过调研、座谈、查阅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众多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院校中,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未凸显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做出两条明确规定:培养方案应校企共同制订,需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未设置职业素养培养类课程,仅仅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职业素养类课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树立正确职业观。

二、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直以来,实践教学容易出现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能力知识化,认为记住某些理论知识就具备了相关的能力;二是能力技能化,以为掌握了某些技能就具备相关的能力。这两类问题的出现是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教学的设计往往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教法与学法完全重合,这种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容易导致教学模式机械化、重复化,让学生感到实践课程的枯燥,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体会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久而久之丧失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教师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够,阻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我国,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很高,但社会对具有一定技能技术工匠的认可度偏低,且两种职业很少产生交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二者已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在《办法》中,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本专业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 50%。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并有实质性专业教学任务,其所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一般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 20%。关于“双师型”。虽然至今相关部门没有给出准确、科学、权威的定义,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已经成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共同呼声。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普遍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从字面意思理解,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或者双职称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同时具有其他一种职业资格证。例如,“教师 + 会计”;二是从能力方面解释,技能传道授业解惑,在讲台上把理论知识传授好,也能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训练的老师,也称为双师型[2]。将持有“双证”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就会激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双证,部分教师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所讲授的课程完全不对口。例如,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教师,所讲授的是国际贸易类的课程。通过不断的参加理论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对职业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职场环境有充足的认识,却未必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关于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的选择要求,目前还未有相关规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的授课模式很容易造成能力化,忽略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低,影响学生梳理正确的职业观

目前,虽然职业教育越来越被关注,但社会普遍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处于高等教育中的低端代表,不仅表现为成绩差、管理松、更表现为就业率低等等。从而,对于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中的学生会先入为主,贴上“职业”的标签,就是退而求其次。对于学生来说,普遍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是能力落后的体现,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五、校企合作不深入,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状态,紧追社会需求不断升级改造,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很难主动花费太多时间、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占有主动权,对于学校来说,处于弱势。在《办法》中,明确要求培养方案应校企共同制订,需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但是,对于合作企业的选择,没有明确的标准。全国 32 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基本都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企业多数来自当地。合作企业的规模、文化氛围、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开展合作必要性、校企合作深度等都良莠不齐,势必会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选择优秀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这类企业有一流的生产运营管理经验,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踏实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这些都会在无意之中浸润学生内心,逐步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不重视校企合作,很容易造成敷衍了事,只做表面文章,无法真正开展校企合作,互惠共赢。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难题,从原来的传统院校到现在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看似是教育环节中的边缘一环,其实对学生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后,在面对未来就业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建设,避免工作时出现更多的不适应。对企业而言,如果刚就职的员工职业素养较强,也会避免出现由于不适应的离职率过高等问题。所以,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而言,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增设职业素养类课程,发挥多角度育人合力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原有基础上紧紧抓住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增设职业素养教育板块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职业素养板块课程包括职场利益、沟通技巧、职业价值观等方面课程。首先,可以依托专业技能课,开设职业素养类的选修课程。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等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审美、健康的心理、敏捷的判断力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活动辅助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课堂的吸引力与活力,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例如,“职业素养知识竞赛”“职场礼仪模拟大赛”等,丰富职业素养教学形式与内容,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形式、教材选择上,务必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除了设置国家规定的人文素质课程以外,对应企业需求,设置职业素养课程。授课形式多元化,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不再让实践课程成为一句空话,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在挑选专业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实践课程可以适当补充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料,提前让学生体验职场,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认同感

职业素养的提升不能仅限于外部环境,学生职场意识的建立才是内因。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只关注考试成绩,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常常被忽视,不知道什么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有什么作用、认为以后工作后再提升也来得及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本身忽视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学生,甚至有的高校教师对于职业素养的课程也表示可有可无。因此,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重大。为此,加强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在日常授课和生活中向学生传输相应的职业素养意识,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由在校的职业素养培养到终身的职业素养养成,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是师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实训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授课效果,甚至关乎学生就业。校企合作直接参与到实训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将“模拟”转化为“真实”,还可以为师生营造真实的就业环境,实训实习期间,要求学生从着装到礼仪,完全遵照职场要求,增强紧迫感,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全面的、意义重大的教育改革,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必然趋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树立全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为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要贯穿学习和就业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侯红英.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75-77.

[2]  程玉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95-97.

渔业养殖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生;专业素养

根据国家的长期教育改革目标,学前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工作规划的20个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完善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幼儿园的建设,辅助民办幼儿园,鼓励私营幼儿园开办,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态势如火如荼,与学前教育发展配套的师资力量也成为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与学校教学适应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意义,文章主要分析探索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问题。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意义

第一,教师这门职业担当着教书育人的社会重任,而幼儿教育作为时代接班人的启蒙教育,对于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质量高低对于幼儿启蒙学习教育阶段的身心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学校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第二,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政府与相关机构不断鼓励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缺口巨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来源,应该不断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质量,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三,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来说即专业素养,同时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专业知识不牢,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以确保学前教育工作能达到国家教育标准。

二、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内容

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问题,不只是国内教育机构的教育大纲中有具体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也有提到,学前教育的老师必须要具备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长期要求,并且要求学前教育老师要富有爱心,耐心及细心的教育方式,有热爱幼儿教育的思想,还要有新型的教育理念与完善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体来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奠基石。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最先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有学前教育学原理、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中外学前教育历史、学前教育方法、学前学术研究、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科学教育,这些都是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只有培养好了这些内容才能使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能力充分开展幼儿教学工作。二是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时要以适应学前教育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比如,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术、体育、舞蹈、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三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学生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培养他们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涵养[2]。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

国家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通过舆论引导和专家引领等方式,在学生和社会之间,将学前教育专业,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进行普及和宣传,使学前教育专业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这样就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摆正自己的心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使命与将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让他们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善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增强他们自律自强,自我上进,自主培养专业道德的精神。另外,学校要从学科内容安排方面加强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比如,重视人文科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宣言》《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通过这些学习,培养他们的法律法规与道德修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道德,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当中,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通识性知识,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强的认知水平,从而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学习需求。学龄前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一天当中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当中度过的,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一定要重视学生通识性知识的提高,让学龄前儿童能够感受到幼师广博的知识面,这样能够让学龄前儿童对于幼师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只有学生在学前教育时能以高素养的姿态为幼儿做好表率,才能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学校多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艺术鉴赏”“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等通识性课程并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积累古今中外学前教育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运用学前教育家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和实践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学前热点和前沿内容,尊重和理解学前教育文化的多样性,坚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三)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当前的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社会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拥有更强的能力并且提升自身责任感,才能够满足家长们对于幼儿园教师愈发严格的要求,仅仅能够满足日常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只能是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本科院校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可以将高职院校当中的优秀毕业生派遣到本科院校当中进行学习,让专业素养强的学生为其做榜样,激励学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3]。同时还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能够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声乐、钢琴、乐理、舞蹈、美术、手工等技能课程的教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幼儿园工作有关的知识理论与学习技巧,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体会与学习,形成积极正确的职业观念,并为之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个人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优秀的高职专业学生能够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可以给学前阶段的学生带来更加高质量的教育,从而给学生打下更加坚固的基础,也能为我国教育行业的整体变革做出铺垫,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娟.职前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体系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2]郭丽.高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3]游晓琳.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4]高乐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J].现代教育,2014(4):34-35.

渔业养殖范文5

随着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对学生综合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现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看,仍表现出个人素质过于单一现状,很难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本文对养成教育的相关概述、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具体的融合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

养成教育;德育教育;职业素养;融合

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在思维方式与习性养成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假若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更倾向于接受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洗礼,将会养成较多恶习,对其终身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开展中,除保证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得到强化外,也需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养成教育视阈角度出发,对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养成教育的相关概述

关于养成教育,其实质为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教育。从该教育理论看,强调将人体结构作为基本模型,整个模型内融入情感、行为、契约、时间、知行、道德等,这些内容便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具体体现。在养成教育理论中,其要求学生培养工作不能单纯局限于某一层面,需将学生各方面素质进行融合。如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将德育内容引入其中,或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职业素养部分知识,其既可改变以往学生接受单一知识中兴趣缺失的现状,也能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在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应保证将其自身政治性、导向性、时代性、文化性与普遍性凸显出来。如其中的时代性特点,强调在教育内容中使党与国家教育方针体现出的基础上,能充分结合当前时展内容。再如导向性,主要指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价值引导。而对于职业教育,其特点应以个体性、差异性与实践性为主,如在差异性方面,侧重于描述不同岗位职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根据该要求完成职业素养教育工作。

二、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必要性

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的结合,不仅与养成教育理论相吻合,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从德育、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看,首先表现在学生全面发展层面。养成教育理论要求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此时在职业技能培养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将学生培养为真正的“职业人”。其次,德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以高职教育中的实践锻炼、主题教育活动项目以及具体课程培训为例,本身将课内与课外的资源引入其中,有效解决传统德育教育过于枯燥、乏味的现状,可利用这种教育合力使德育教育有效性得到提高。最后,德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是打造高职教育特色的有效方法。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更注重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以学生就业作为导向,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若能将职业素养、德育教育有效结合,更能使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打造高职教育特色。

(二)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可行性

从养成教育理论中可发现,德育教育、职业素养在内涵与特征上都有一定差异存在,完全属于两个学科领域范畴。然而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也不容忽视,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以及教育途径等,这些都为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提供可能。其中的教育主体,主要表现为由辅导员、理论教师作为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于教育对象,都为高职院校学生,且强调在教育中以学生行为、认知特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的设计;而教育内容方面,职业素养涉及的内容为职业能力、职业习惯、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等,德育教育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为主,二者在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层面上可进行互通。除此之外,功能互补也为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创造可能,如职业素养教育中,德育教育在功能上集中表现为价值导向性,而德育教育中,职业素养可作为重要的途径与载体。

三、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具体路径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职业教育目标确定

养成教育视阈下,对学生“行知”给予极大的重视,而这种“行知”要求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引导,通过职业素养教育的这一载体实现。因此,对于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应注意将德育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保证职业素养教育目标既满足具体行业的职业能力外,也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服务。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其在专业主体上以商务贸易为主,覆盖较多专业群如语言文化、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信息技术、工商管理、会计税务以及金融等。对于商务贸易行业,其强调人员从业过程中能够将高效便捷的服务提供给大众,要求自身职业素养较高。对此,在职业素养教育目标上,院校将其界定在“财贸素养”层面,其中的核心要素包括诚信、创新、严谨、责任与爱心。这一目标的设定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完全吻合,职业针对性极为明显,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起到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职业素养教育目标设定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入,能够达到德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目标。

(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中隐性与显性课程的互通

养成教育理论中,将情、意、知与行等作为学生内在素养的构成要素,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从这些构成要素着手。但如何使该目标得以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是否合理。仍以财贸职业教育为例,课程体系构建中主要将德育、职业素养进行融合,其中处于教育主阵地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课程化模式的创新。如在财贸素养课程方面,可考虑以5个学期计划开展,不同学期分别以创新、严谨、诚心、责任与爱心作为主题。且在课程开展中将每学期课程细化为理性认识、行动实践以及总结评价等三个阶段。对于理性认识阶段,教育中可将商业文化专题内容作为重点,如中华老字号或古代商业等,使学生对财贸素养职业相关文化内涵、历史渊源等充分掌握。而在实践行动阶段,院校可将教育内容贯穿于节庆活动、社团活动、班级建设以及宿舍建设等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职业品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注意的是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以显性课程为主,院校也可考虑将隐性课程引入其中,如讲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完成职业伦理、职业精神的学习。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实训课的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将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职业素养意识。

(三)基于企业文化的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

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就业作为导向,所以在德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中应注意以企业文化素材。事实上,许多行业中先进的企业文化本身具有明显的育人功能,将其引入课堂教育活动中,对职业素养、德育教育的融合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对相关行业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对其中涵盖的职业素养与德育知识挖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能快速接收知识内容。除此之外,在职业素养、德育教育融合的环境下,对教学评价机制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可考虑增设证书的方式,若学生在学习表现与学习成效上都较为明显,可将相关的职业素养证书颁发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且为企业人才录用提供参考。职业素养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高职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中主要从养成教育视阈出发,分析发现德育、职业素养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立足于当前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现状,在职业教育目标设定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指导,并采取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互通方式,同时在教育工作开展中将企业文化引入,以此使职业素养、德育教育真正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杰 郑永青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参考文献:

[1]周娟.对生命化德育视野下高职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2(2):38-39,42.

[2]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9-20.

[3]刘华.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高职生德育新模式[J].价值工程,2015(2):254-255.

渔业养殖范文6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这种修养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既包括外在形象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括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等内容,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就旅游专业而言,职业素养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培养,实践锻炼形成的,是个体从事旅游工作基本的、稳定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思想意识和各种内在潜能的综合体现。作为旅游从业者,要有效胜任旅游职业需要,就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要具备较好的五官形态等先天因素能够带个客人较好的印象,同时,旅游从业者还需要具有旅游专业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环境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具有协调合作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优秀旅游从业者。而这些素养都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一)实践活动对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中,基本都是在分析学生需要养成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对职业素养进行分类,基本都可以划分为一般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素养。在分析之后,这些素养基本都是以抽象的语言形式展现出来的,比如,职业素养可以表达为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意识能力等等不同的内容。这种抽象的语言表达如果不能回归到具体的活动或者是情境中,那么这种语言形式下的职业素养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学生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学生个体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职业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而现在高校的旅游专业教育,大多数局限于课堂、学校,与社会大环境隔离。这种教育存于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局限于书本学习,职业素养也很难真正提高。而只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由单一的知识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实践性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的这职业素养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因此,高效旅游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学习。实践活动要能够超越书本、课堂和学校的限制,教育积极向学生的生活领域,自然环境,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教育实践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亲历实际活动过程,进行体验性的活动,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发展为人服务的意识,发展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有很多学生原本纪律性差,学习不积极,习惯不太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会有很大的改观,职业素养也得到很大提升。原因何在,主要当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厚,实习活动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强。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比如,对于旅游专业教学而言,就可以通过开展探究、调查、访问、实际操作、服务等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旅游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了解作为一名从事旅游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养。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实践活动教学,要能够依托旅游企业的现实需要,能够将旅游行业的整个生产、服务等工作环境通过情境有效展示出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比如,要从事中餐服务工作,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摆台、餐巾折花、斟酒等情境训练,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旅游服务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另外,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职业养成实践。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素养培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各种企业管理要素,等等,通过系统化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养成实践教学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结语

渔业养殖范文7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育素养;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1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简介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高职学生未来要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因此除了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在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课程,目的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高职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以及体育知识,让高职学生具备正确的锻炼意识和品质。由于体育素养的形成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因此,高职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就业岗位对于高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高职体育教育改革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促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高职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高职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升和体育知识积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构成高职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在日常的体育学习和积累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能力是他们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学生只有掌握了职业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才能够在未来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高职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也是未来高职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保障,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于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让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

2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在当代社会中逐渐深化,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不断响应这一号召,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度逐渐提升。所以说,在开展高职体育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职业观,还可以强化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形成“终身体育”这一良好观念。

2.2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及人生观的培养

强身健体不是体育教学唯一的目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敢于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好的职业道德来面对将来各种来自工作上的挑战。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及人生观的形成。

2.3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及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就业难成为了所有毕业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若想在毕业后从事自己满意的工作,良好的职业能力及面对挫折时的良好心态是必不可少的。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共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上各种竞争和挑战,从而为自己的将来出谋划策。

3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忽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方式上与普通高校没有太大差异,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关注,这种方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教学任务是否达标,不能将教学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此外一些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也没有涵盖职业能力培养这一项目,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只是照本宣科地开展工作,通过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学习到的东西也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体育常识及技能,无法和自己的专业关联起来。

3.2阻碍了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

就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情况来说,对于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时间较短,每周所安排的课时最多为2节课,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学生无法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知识,同时也无法获得充分的锻炼时间。对教师而言,也无法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位学生。所以说在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实际情况,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

4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对策

4.1对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首先必须在基础的理念上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学校应明确自己在体育教学上的根本目标,即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观念,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做出更合理的规划。在目标明确后,需要以目标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使体育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环环相扣。例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秉承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拓展性课程,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理念,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竞争,从而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体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4.2扩大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

要想扩大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可以把体育教育和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教学。具体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施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兴趣中不断提升自身体育素养。目前来说,较为热点的教学模式有分类教学模式,高职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时可以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借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体育教学的范围,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财会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健身操类型的体育活动项目。这种分类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是不错的选择。

4.3不断健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制度

高职院校是我国专业人才的重要输出场所,对于专业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培养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应健全原有的体育教学制度,加入更多丰富的教学元素,形成一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当然,在改革体育教学制度的同时应加强一些实践类活动的开展,实践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践使自己的体育技能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树立了正确的体育意识,了解到体育锻炼通过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加强和他人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体育教学制度,采用一些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与职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健康的人才,并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实现均衡发展,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为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说,学校必须对体育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扩大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范围,不断健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制度,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观念,从而全面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栾泽晓.刍议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46):250-252.

[2]刘呈浩.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108,110.

[3]赵金哲.知识经济时代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3):184.

[4]庄政.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9(16):112-113.

[5]徐建平.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8(31):187-189.

[6]闫茹冰.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35):102-103.

[7]牛国胜.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9):135,137.

渔业养殖范文8

1.1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为根本,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加以肯定。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所在,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健康第一突出了体育的本质功能,表明了学校体育的真谛所在。把健康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序,而是强调健康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的基础地位,并表明了学校体育是促进健康的手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突破了传统的把健康等同于“身体素质”或“体质”的范畴。

1.2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新课标体系是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的,将体育课程的目标按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后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阶段分为6级水平,大学阶段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这是从低到高、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又相互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其中,健康主线包括了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运动主线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作用。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自觉性: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时效性: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明显性: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针对性:了解体育运动队心理健康的作用;正确理解体育运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运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达到社会适应能力的迁移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3体育课程的结构

较传统的体育课程,现在体育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的变化注定结构也要随之变化,打破了原来只把体育课程局限在体育教学的模式,结构进一步扩大,包括4大方面。1)体育课教学,由室内课教学和室外课教学组成,以室外为主。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2)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身体活动,相对于体育课来说,其形式更多、自由性更强。3)课余训练竞赛,是对学生中运动尖子、运动特长生的培养,并参加一定的竞技比赛,以提高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和为学校争取荣誉。同时,借此推动和影响学校体育进一步开展和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4)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师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一些社区类开展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影响等。

2新课标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求

2.1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观念转变

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动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育者”乃至“教育家”,而不是竞技体育的“教练员”。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教练员所具备的主要是竞技体育的知识,他们更看重体育技能的掌握;教育者或教育家所具备的则是多学科的交叉知识,既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多能的本领,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1)目的不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就是要达到三育中“育体”的功能;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运动训练提高训练者的竞技能力和水平。2)适应性的不同。学校体育是以运动项目为手段,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项目,运动项目是可以替代的,要以学生的爱好与习惯为依据;竞技体育是以运动项目为标准,选择适合运动项目的人,一般是每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标准。3)采取的方法不同。学校体育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一般采用体验教学法、感受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育教育,使学生在快乐中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竞技体育则采用“三从一大”、超量恢复等训练原则,使受训者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4)评价机制不同。学校体育以激励与发展作为评价的机制,承认差异性,强调学生体育素质增进的程度;竞技体育以运动员技术技能水准为依据,以比赛名次和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以身体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落脚点,把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更高。1)灵活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熟练把握。2)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将动作技术讲解清楚,还能做出规范的动作示范。3)体育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2.3课程的深入促进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考核标准,这种封闭式的指令性模式,导致了体育课程的制定者与实施者相互割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所做的就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成为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无需开发课程资源,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应全方位和主动的介入到课程建设中去,包括对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由于新课标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充分选择和开发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体育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体育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与“执行者”,而不是单纯的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与“操作者”。

2.4课程的变化促进教学设计优化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将教学环境视为“培育”而不是“冶炼”。所谓“冶炼”,即简单的向学生灌输体育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提倡的“培育”方法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体育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具有丰富多彩的、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程序与情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并能对学习效果作出多样化的评价。

2.5课程的推进促进教师组织能力和监控能力的强化

教育工作有特殊的规律和严密的科学性,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劳动。体育课教学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更要突出组织技巧和监控时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造新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发展和主体人格塑造,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能否得到充分施展。当然,在体育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老师的指导和管理。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聪耳、匠心去关爱、帮助、引导每一个学生,使其都能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体能发展。强调自主并不意味着采用完全“放羊式”的教学,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科学的、有序的“放羊式”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师科学的管理下将“羊儿”放的越来越强壮。

3通过新课标实现体育师资的专业化发展

3.1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就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事教育素质,取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则是体育教师群体专业化不断深化的方向。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个体在从事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中,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精神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职业能力及素养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又是体育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为此,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在专业文化、专业精神的引领下,通过有效途径,将体育与健康理念、方法、知识、技能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其专业始终向着理想目标发展。

3.2塑造永恒价值的基础素养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这种作用表现在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品行模式,教育与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行为准则。要发挥这一作用,教师就应自觉地塑造自身的高尚人格,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另外,在心态方面能保持平衡,遇事不走极端,办事不偏激,善于合作,合理宣泄和排除消极情绪,用平和、理智方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克服心理异常,完善健康心理和人格魅力,真正成为人格完善、知识广博、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

3.3塑造高效价值的科研创新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教师角色描述中指出: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绝非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够充分。作为一名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仅具有教学能力而无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是不称职的。教师只有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进展,也才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体育师资的培养往往有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素质的倾向,形成“先天不足”。通过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大力促进体育教师的再学习、再提高,不仅四肢发达,也要头脑复杂,克服那种重武轻文、文理失衡和知识营养失调的现状,使自己的专业更专,多能更通。

4体育师资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从体育师资的教育实践和培养实践分析,其职业素养结构应该由四个大的方面组成,即人格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身心结构。人格结构包括道德情操、创新人格;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技能知识和专业知识;智能结构包括智力、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身心结构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每一能力结构涉及到一些内涵因素。

5体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养习

5.1构建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成长的氛围包括学习氛围、生活氛围和工作氛围等。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校园,知识的学习来源于学校教育,同时校园文化对于体育类人才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文化修养和自我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主要场所同样还是校园,可以说学校是育人乃至人才成长的摇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和蔼可亲民主公平的核心领导等,都能够对促进人才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如果都能够重视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重视符合教育规律、育人宗旨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5.2大力倡导针对性培养的发展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应从职前适应期、职后磨合期和职中发展期各个阶段给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带头人及教学名师的作用,使进修提高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唤醒教师上进的主动性,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发展与成长,促使教师能不断地自我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以及课程实施不同水平教师对培训要求的差异。

5.3为教师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模式为框架的新课改要求实现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教师角色的转型是个摸索、实验、调整的过程。因此,学校对保护教师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实现课改的成功。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给予一定政策、机制方面的保障,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使教师更轻松、更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验、推广中去。

5.4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新课标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由于地区不同、学校条件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执行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效果不同等因素

存在,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应多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借鉴。从学校层面上说,一方面在校内给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校内教研组内交流的同时,可成立专家、研究员、教师共同参与的“研究体”,并形成网络,使每个教师都有相对固定的咨询员,或掌握与一些教育专家、学者联系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咨询与会诊,充分发挥有效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校外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有效地推动新课标的贯彻执行。

5.5加快各项评价机制的制定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