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重要性范例6篇

畜牧业重要性

畜牧业重要性范文1

一、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现状

畜牧兽医实训教学是畜牧兽医学生在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切入点,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提高整体素质的教学活动。但是,目前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的内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关键要素还存在着系列问题。

(一)教育观念明显滞后

近年来,虽然高职畜牧兽医教育实训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但教育者对实训教学的内涵以及本质了解还不够,认识也处于表浅阶段,教学中仍然是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实训内容重复、陈旧,仍然是验证理论性的实验占多数。实训课程的设计大多也是仅围绕着专业理论进行,理论与实践难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实训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

高职畜牧兽医已对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整合,但教学模式还是以灌输性的方式为主,基本是在已框定的范围内完成操作,缺乏师生之间互动,学生自主性不够,创新性思维无法得到培养。另外,实训教学的安排不够系统,教学计划执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实训时间缩短、实训内容减少、实训组织较为松散等现象。

(三)实训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训实验场所比较落后,实验设备、仪器也存在老化、落后的问题,实验室试剂、耗材以及实验动物数量不足,许多实验实训无法正常开展,最终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难以很好培养。另外,实验室开放度也由于经费不足受到限制。大部分实验室只在学生上实验课时才开放,课余时间一般不能进入,这也阻碍了学生实训技能的提升。校内的实训基地,也往往因投入不足,规模有限,设施陈旧,无法与现代规模养殖场接轨,达不到实训目的。校外的实训基地多与企业相结合,但从经济角度出发,生产企业不可能接纳大批学生进场实训。(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要求存有很大差距实训教学需要大量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普遍的问题是: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年龄断层现象突出,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协调;第二,师资较紧张,教学任务繁重,大多教师没有时间下企业锻炼,专业操作技能不熟练,尤其是由学校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往往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强。

(五)实训教学的考核力度不够

实训教学形式和环节多样,鉴于此特点,其考核也应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各院校对实训教学环节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考核力度也低于理论教学,考核时也往往流于形式,随意性大,对引导学生加强实训环节、增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不利。

二、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

解决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实训教学模式。

(一)要明确职业能力的要求

综合职业能力是超越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所强调的是当职业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姜大源先生认为个人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状态。因此在规划实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还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要体现职业能力的要求

1、以项目为核心进行实训课程开发。针对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对生产岗位的系列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理出一些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工作项目,并依据岗位的工作项目来设计实训课课程大纲,进行实训课程开发。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过程知识、技术性学科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的组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合生产企业共同设计实训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训试论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吴瑗王燕丽李君荣摘要:通过对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针对目前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项目应体现一定的应用价值,并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设计的实训项目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可通过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技术资源来设计课程实训项目,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实训,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实际生产岗位。

3、生产企业参与实训教材的编写。为避免产生教材和生产实际脱节的情况,应邀请企业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畜牧师、兽医来参与编写,以使教材科学合理、直观生动、符合生产要求。

(三)要满足职业能力的要求

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满足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如图1)。建立满足需要的实训基地,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

1、开发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第一,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设备利用率。第二,基于职业能力,坚持虚拟与真实教学并重,将两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让学生掌握现代生产新技术、新思路,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第三,通过真实的职业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畜牧业重要性范文2

1.1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现代化市场激烈的竞争下,品牌战略的发展成为畜牧业经济发展核心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品牌战略在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中,逐渐将畜牧经济的单一化竞争转向质量、品牌等多元化的竞争[1],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畜产品的质量提升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带来了必要性的保障。

1.2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品牌战略,不仅仅是时展的先决性要求,也是畜牧业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实施品牌战略是对畜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畜产品买方市场经济逐渐形成,进而衍生出一种负面局面,即在畜产品卖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其畜产品并没有一定的特色。就其实质性而言,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品牌战略可以从根本上对畜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和品牌产品,从根本上培养优良品种的畜产品,进而全面推动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2实施品牌战略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仅可以将小规模饲养户与大规模饲养户联结,还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及完整的物资装备,提高畜牧业的专业化及市场化水平,并逐渐形成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基本经营形式。畜牧业经济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

1.2.3实施品牌战略是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畜牧业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开放性的市场,品牌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则是产品质量的竞争,畜牧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现代化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1.2.4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特色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牌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养殖户、畜牧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导向,应尽可能地降低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并充分发挥畜牧产业的优势,从根本上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并最大限度提高畜牧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的内涵

2.1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停滞性,有着相对较窄的领域以及较浅的层次和内涵,但是畜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产业,又是种植业和工业的中轴,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2.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对农民增收有实质性作用

畜牧产业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人均收入呈现增长的趋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约为47%,使农民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2.3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支撑

发展特色畜牧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将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转向畜牧经济[2],并对畜牧经济的主体地位加以确定,进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推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

3特色畜牧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3.1以绿色为基本

目前,制约着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是“绿色壁垒”,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更应该本着绿色的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基本,全面推进畜牧业的绿色生产进程,对畜产品的质量进行实质性的跟踪、保障畜产品安全生产。

3.2以基地化为方向

畜牧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主要是实现基地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化养殖将绿色畜产品的生产有效实现的同时对于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特色畜牧经济应该本着科学的眼光,以基地化为方向,及时关注优惠政策,扩大畜牧业规模,形成科学化养殖、管理、经营的格局,从根本上全面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3.3顺应时代产业化的规律

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立足于当前,从时展的方向出发,从畜牧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并与其它产业经济结构相结合,实现各产业链条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

3.4本着服务的理念

建立相关的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着重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采取科学的方法严格管理、规范饲养的规程及加工工艺。同时本着人才服务的理念和科技服务的原则,制定和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综合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及时引进大量的科学技术,建立并完善高标准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

4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特色畜牧经济的具体措施

4.1提高畜产品质量,调整畜牧产业结构

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就要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并将畜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根本上为现代化畜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同时着重加强特色商品畜禽基地建设及畜牧产业的经营扶持,尽可能地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从根本上形成畜牧优势产品生产群,全面推动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3]。

4.2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水平,加快畜产品科技生产步伐

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和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水平,并加快畜产品科技生产的步伐,本着科学工业的理念,不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为抢占现代化市场提供先决条件;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做好畜产品安全工作。

4.3加强动物疫病及畜产品的安全控制,发展无公害畜产品

要加大政府的依法治牧力度,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以及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并建立一定的疫病畜禽产品保护区,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4.4建立畜产品畅销流通网络

畜牧业重要性范文3

高度重视畜牧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产业化,更谈不上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化对畜牧业现代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助推器。标准化可以把分散的畜牧业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保证。广大养殖场(户)根据市场的需要,以标准为依据规范畜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规格的统一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能保证生产者的利益,有效地克服畜牧业生产的盲目性。

撑起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护伞。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畜牧业标准是进行畜产品质量评定和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是进行安全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规范,也是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依据。在畜牧业生产中建立和完善畜产品标准体系,实施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监控管理,对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为发挥标准化促进互联互通作用,国家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工作起步晚,畜牧业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我国在国际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畜产品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畜产品的价格优势没有体现,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建设步伐,尽快与国际接轨,这是提高畜牧业国际竞争力、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

明晰畜牧业标准化重点工作

坚持以全过程风险防控管理为核心,聚焦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畜禽牧草种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市场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求实现牲畜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

紧紧围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规模化牧场的政策,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的积极介入,规模化养殖比例将加速提升。目前,全区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2.9%、52.9%、39.6%、55.9%。规模化饲养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集约化的前提。只有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才能实现增产提质、节本增效。重点推广标准化养殖综合配套、优质饲草种植与加工、青贮饲料生产、糟渣类饲料贮藏利用、全混合日粮饲喂、精细化分群饲养、规模化集中育肥、废弃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模式。

紧紧围绕现代畜禽牧草种业建设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在普通羊肉市场价格低迷的背景下,有追溯体系的草原羊肉价格却居高不下,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畜牧业离不开现代种业。只有保护好优势畜种、打造草原牛羊肉高端品牌,发展现代畜牧业才不是一句空话。加快建立现代牲畜牧草种业标准体系,推动对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呼伦贝尔羊、科尔沁牛等优势畜种原产地地理标识认证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的优势畜种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制定和完善畜禽资源品种标准、良种登记、性能测定、种子标签、质量监测等标准。

紧紧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用药、科学用料、健康养殖标准技术规范。制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加强执法监管与标准化生产联动,以“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为重点,加强投入品监管、产品检疫检测等机制建设。积极支持优势产区建立质量追溯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全程可溯源,保持草原牛羊肉的美誉。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相对于农区规模化养殖存在的畜禽粪污等生态环境问题,草原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脆弱的草原生态保护问题。赛诺草原羊业公司探索的“以提高单位羊只效益、缩小养殖规模、实现草畜平衡”生态畜牧业养殖模式值得借鉴。要抓紧制定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标准体系,修订完善草畜平衡等重大标准,为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大力l展草牧业提供支撑。抓紧制定牲畜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标准,推动制定养殖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促进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紧紧围绕加强国际市场资源利用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为充分发挥标准化联通世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国家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我区要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特别是按照深化俄蒙开放的有关要求,既要深入系统地学习畜牧业国际标准以及相关国家的行业标准,主动参与国际畜牧业标准制订,又要翻译出版国家畜牧业标准,制定授权使用等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推广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形成沿线国家认可的畜牧业标准互认程序与工作机制,为畜牧业贸易往来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

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标准体系。要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制定畜牧业标准建设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实现上述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全覆盖。要处理好政府主导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关系,政府主导制定的畜牧业标准要突出技术法规和公益属性,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品安全、健康养殖、质量安全、公平贸易、种业安全等标准化;团体标准要侧重于创新和市场需求,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企业标准要侧重于提高竞争力,重点做好产品质量、等级规格、生产加工规范等。

畜牧业重要性范文4

一、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不失时机地加快畜牧业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粮食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现有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阶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消费将逐步增加,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三)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强饲料生产和草原建设,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加工水平,使我国畜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实现我国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人占农民收人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

二、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

(四)明确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把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努力增加名特优新畜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肉牛。

肉羊和肉禽生产,突出发展奶牛和优质细毛羊生产。提高奶类在畜产品中的比重,积极推广和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

(五)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在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的同时,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农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应以粮食转化为主,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注重牧区草地生态保护,加快草原改良,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发挥科技、人才和市场优势,加快集约型畜牧业发展,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六)加大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力度。坚持国内培育与国外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在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畜禽品种、加大选育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提高良种生产和畜产品质量水平。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重点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场(站)和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建立多种形式的种畜禽生产基地。健全种畜禽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对种畜禽生产经营的法制管理,保护广大农牧民的利益。

(七)建设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增加饲料供应能力。

继续做好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工作,巩固已有成果,扩大示范,加速推广。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开发饲料新品种,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体系,优化饲料生产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提高饲料工业技术水平。建设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饲料生产和安全监管,完善饲料卫生标准和检测标准,依法开展饲料质量检测监督,坚决查处在饲料产品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滥制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

(八)强化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要制定防治预案,实施计划免疫。加快动物疫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疫情测报、防治系统;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有关物资,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保证适量的储备。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控制染疫动物及产品的流通。加强口岸检疫,严防境外动物疫病传人。依法对进口动物产品的国外生产、加工、存放实行注册登记制度,严格卫生检验检疫。建立注册兽医制度,规范从业兽医行为。健全兽药管理法规、质量标准和监察体系,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加大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产品的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要加强县乡防疫队伍建设。

(九)加强对转基因畜禽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法规及行政管理程序,对畜禽动物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四、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十)合理使用草地资源。草原牧区要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科学管理,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半农半牧区实行草四轮作,舍饲圈养。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发南方草山草坡。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制,调动广大牧民发展牧业生产、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强化草原建设、保护和监管。加快牧草种籽基地建设和草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和改良草场。建立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草地的非牧业使用。坚决禁垦牧区草原,制止采集发菜、滥挖甘草等固沙植物。加大草原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建立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持草地生态多样性。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尽快制定草地生态建设规划,切实做好退耕还草和天然草原保护工作。要加强草原防火的宣传力度,提高草原地区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的防火意识;同时,完善草原防火各项制度,充实防扑火设施装备,提高防扑火能力。

五、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十二)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围绕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急需而在短期内又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要积极组织引进。加快兽医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动物重大疫病流行规律和畜禽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等基础研究。支持畜牧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联合,发展高新科技企业。

(十三)加大畜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畜牧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继续实施"丰收计划"和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草原建设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同时,要稳定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服务,切实改善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探索和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强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实施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绿色证书工程",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六、促进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十四)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这些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加快在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根据市场需求,以肉类和奶类加工为重点,以冷却肉、分割肉、液态仍为突破口,生产方便卫生的肉、奶制品,开拓畜产品消费市场。搞好动物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多次转化增值。

(*)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带动农牧民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

(十六)促进畜产品出口。赋予有条件的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进出口权,鼓励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竟争。加强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卫生质量检测监督,努力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信誉,扩大出口。

七、加强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十七)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建设多种形式和规范的初级市场,重点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鼓励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方式,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企业行为,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广"绿色通道"的做法,保证鲜活畜产品的运销畅通。完善羊毛拍卖制度,搞活羊毛流通。

(十八)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为农牧民进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各地生猪和禽蛋的民营运销组织十分活跃,对于搞活畜产品流通,稳定和促进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加以扶持和推广。

(十九)加强对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检测监督。逐步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畜产品的优质优价。

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制度,为农牧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畜产品生产和流通。

八、加大对发展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二十)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畜牧业重要性范文5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政发〔〕33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发〔〕21号)精神,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展理念指导、用现代设施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低碳、安全、可持续的畜牧业,是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的畜牧业,是饲料、兽药、种畜禽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畜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畜牧业产值、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有较大提升,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市畜牧业与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重大动物疫情威胁依然存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畜牧业还面临“转方式、调结构”和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面临发展低碳畜牧经济、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面临自身矛盾积累、外部环境变化的巨大压力,面临适应新形势、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迫切要求。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拉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尽快实现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低碳、安全、可持续畜牧业为目标,以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为重点,积极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国际化战略,全面抓好“发展、防控、监管、改革、合作”等关键措施落实,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促进全市现代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完成南部山区畜牧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建成畜牧业安全生产示范区。力争到年,全市实现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收入100亿元,其中畜牧养殖业收入35亿元,年均增长8%(以年为基数,下同);畜产品加工及兽药、饲料生产和畜牧机械制造等收入62亿元,年均增长10%;畜牧服务业收入3亿元,年均增长25%。到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年均增长8%,畜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实现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收入130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占农业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标准化生产基本普及,覆盖率达到95%以上。生态养殖技术大面积推广,覆盖率达到60%以上。规模饲养场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全部配套,粪污处理利用率达95%以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畜禽养殖场(户)80%参与畜牧合作社及其他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制定全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大规模的畜禽祖代场和父母代场,加快构建祖代场、父母代场、商品场相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加快市泰和双肌臀种猪场、市浯河良种猪场、市龙金养猪场等3个生猪人工授精站的建设,扶持市三钰生猪养殖基地的野猪等特种畜禽养殖,以提升畜禽良种制种供种水平,逐步建立种畜禽生产、推广利用相配套的运行机制。

(二)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模式养殖,夯实饲料、兽药、种畜禽生产供应基础,搞好饲养、加工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养殖方式先进、加工带动有力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到年,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000个,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在水源地、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生态养殖区,做好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加强畜牧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大对农业良种工程、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资金投向畜牧业的力度。依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单位,整合科研、教学、推广、应用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开展良种培育、畜禽饲养、疫病防治、信息装备和环境净化等科研攻关。围绕畜牧重点产业和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设5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教学、推广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畜牧兽医高端人才培养,培育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搞开发,对畜牧科研、技术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支持完善市镇两级畜牧兽医信息网络建设,搞好软件开发,发展终端用户,定期畜牧兽医主推畜禽品种和主推技术,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支持畜牧部门、畜牧合作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推广应用自然养猪法、肉牛全价配合饲料(TMR)、猪人工授精、动物疫病程序化免疫等实用技术及RFID电子标签等高端畜牧信息化技术,建立饲养、加工、市场、服务、监管相融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制定实施畜牧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把畜牧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列入“阳光工程”培训对象,开展技术培训,加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力度。

(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生猪、禽类等优势畜禽品种,大力发展肉牛、肉羊、肉兔、奶牛等食草动物,鼓励发展特种动物,建设一批养殖示范基地。鼓励大型高端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企业。指导富邦、牧慧、六和等兽药、饲料企业加快升级改造,增强发展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指导畜产品加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创特色、树品牌。调整畜牧业投资结构,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生态养殖、循环畜牧经济发展等重点方向和领域。探索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鼓励企业设立专卖店或柜台,实行带“身份证”销售。

(五)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建立畜牧兽医与卫生管理部门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队伍、资金、技术、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市、镇、村三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畜禽扑杀补助、疫病监测、村级动物防疫员误工补助、应急物资储备等经费列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应免密度常年保持100%,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加强防疫、检疫和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心,夯实基层动物防疫基础。

(六)严格畜牧行政执法。对畜牧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和使用、饲养管理、产品加工过程等实施依法全程监控。严格畜禽及其产品检疫,严禁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产品上市交易。严格畜产品及畜牧投入品流通环节监管,发现问题依法严肃处理。严格落实出口养殖场、供应大中城市畜禽及产品的养殖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登记备案管理制度,派驻官方兽医,实施全程跟踪监管。严格落实兽药生产企业GMP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兽药经营企业GSP认证,严格规范养殖环节用药行为。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监管,开展饲料生产企业等级评定活动,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畜牧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三乱”行为。

(七)加强畜牧兽医实验室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规划,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改善畜产品、饲料、兽药、环境等公益性检验检测条件,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年上半年,争取市畜牧检测中心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提高实行日常例行检测和信息能力。

(八)扶持壮大畜牧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行畜产品加工分级管理制度,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研发和应用国内外一流的先进设施、设备和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到年全市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30处以上,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55万吨,饲料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同时,积极做好生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羊、肉兔、禽蛋等无公害畜产品和国家、省畜牧品牌、驰名商标的认证工作,力争到年全市无公害畜产品达到20个,争创畜牧品牌或驰名商标5个。

(九)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发展畜牧合作社,逐步建立起畜牧龙头企业+畜牧合作社+养殖企业(场、户)的新型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发展畜产品销售型和技术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科技推广、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等系列化服务,实现产销有效对接;引导农村“两委”干部、善于经营的农民带头发展畜牧合作社,鼓励市、镇畜牧兽医服务部门和各类服务实体、畜产品加工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积极参与畜牧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加强行业自律;扶持成立畜牧企业家协会,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逐步实现“户必入社,业必归会”目标。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支持建设10家重点畜牧示范合作社。

(十)加强区域合作。加快与青岛、东营等地现代畜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深化与京、沪、杭等国内大中城市的产销合作。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合资联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畜产品出口规模。完善中心城区畜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整合中心城区畜牧业资源,加快推进城郊现代畜牧业一体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南部山区现代畜牧业开发建设,新增一批重要的生态特色畜牧业基地。

四、政策环境

(一)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加强现代畜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畜牧业投融资长效机制,引导更多的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投向现代畜牧业。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机制,探索通过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支持畜禽养殖的模式。每年扶持1家畜牧担保公司、畜牧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合理确定补助方式和资金数额。通过畜牧企业、畜牧合作社建立会员农户信用档案,加强会员信用考核评估管理,并与金融机构对接,扩大信贷额度,解决养殖场户贷款难问题,逐步扩大畜牧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具备条件的畜牧龙头企业上市融资。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二)加大品牌奖励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政发〔〕46号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畜牧品牌企业实施奖励。对获得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由市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0.5万元、0.5万元、1万元。对获得奖励的企业,优先申报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申报国家、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先安排上级有关项目资金,并在市内相关媒体上免费公布。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扩大畜禽良种工程、畜禽良种推广、秸秆养畜、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投资额度。认真实施国家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项目,提升畜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施畜牧标准化、生态化示范场以奖代补政策和养殖场(户)退村进园补助政策,每新建1个养殖园区由市财政一次性补助0.5—2万元。与镇街中心社区建设相结合,加强镇街畜牧兽医管理站规范化建设,确保在年底前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根据国家、省、市下达的检验监测任务,加大畜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保障检测经费,确保检验监测活动正常开展。

(四)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奶牛、生猪、肉牛良种补贴,加大对畜牧机械、饲草饲料机械等畜牧业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建立稳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加大畜牧业科技创新、畜牧业良种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积极支持畜禽新品种培育、畜牧兽医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启动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健全现代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动物疫病、饲料、兽药、畜产品、种畜禽、畜牧环境、牧草的监测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逐步增加畜禽标准化养殖、家畜配种改良站点建设、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秸秆养畜、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畜牧业科研推广和农民培训等专项投入。从年起,畜牧部门依法收取的检疫费,纳入市畜牧部门预算管理,全部用于现代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事业费支出。落实初级畜产品加工优惠扶持政策。清理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的不合理税费,减轻养殖场户负担。

(五)加大畜牧养殖用地供应力度。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畜禽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养殖用地,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鼓励发展和使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的新型框架式畜舍建筑材料,逐步实现养殖场和农田的轮作使用。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针对畜禽规模养殖的不同兴办主体和建筑性质,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61号)规定,简化程序,及时办理养殖用地手续。畜牧生态循环和休闲观光型牧场,其永久性设施用地应依法办理农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国土、畜牧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掌握畜禽养殖用地情况,及时化解用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提高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将现代畜牧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畜牧、编制、发改、财政、农业、科技、国土、质监、卫生、金融、物价、税务、工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现代畜牧业规划、督导、考核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畜牧业专业教学;积极性;优化;教学模式

一、当前大学畜牧业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滞后,学生参与度偏低。对当前我国大学畜牧业专业教学的情况做出分析,掌握我国大学畜牧业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滞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畜牧业专业教师是以演示为主,学生参与程度较低,或者干脆开展自行训练,畜牧业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或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差,学生无法掌握畜牧业专业技巧,学生也没有很强的兴趣上畜牧业专业课程。2.教学评价模式不健全,学生参与积极性受阻。开展畜牧业专业教学要进行课程评价以及教学效果考核,这是无法避免的,通过考核也能够衡量出畜牧业专业教学效果如何,但是目前我国众多学校把评价的内容放在技巧和项目上,没有关注学生日常训练的情况。因为在畜牧业专业考核课程中,学生难免出现恐惧和紧张心理,再加上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以至于教学评价太过盲目,无法真实测出学生的畜牧业专业水平,使得学生参与畜牧业专业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最终无法完成教学评估,带来一系列影响。

二、创新大学畜牧业专业教学的有效路径

1.以游戏教学为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畜牧业专业教学的积极性,并有效应对当前畜牧业专业教学课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不断升级和优化教学模式,采用趣味性和创新性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畜牧业专业锻炼的兴趣,保障畜牧业专业教学是在一个较为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畜牧业专业锻炼潜力的激发。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主要是把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畜牧业专业课程的自主性,提升其参与意识,采用游戏教学也能够达到增强学生身体机能锻炼的目的,改善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叛逆问题。2.采取合作教学,实现共同参与。为全面提升大学学生积极参与畜牧业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有效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畜牧业专业教学中,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诸多畜牧业专业项目教学中都需要有团队的配合,如养殖。在畜牧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的齐心配合十分重要,要求四个队员的配合十分默契。所以,在开展类似实践性畜牧业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感受自己是在为荣誉而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起到了强化作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畜牧业专业水平。3.通过案例教学挖掘学生的潜力。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畜牧业专业感兴趣了才有可能参与畜牧业专业活动中。若想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畜牧业专业教学,就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爱好及兴趣。采用较为创新性的办法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潜能,这也是实现畜牧业专业教学高效性和实效性十分重要的途径。所以,教师在开展畜牧业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使用多媒体等大屏幕播放和畜牧业专业有关的视频,如养殖类视频,讲述养殖人员的故事,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原来畜牧专业的魅力,也让学生认识畜牧专业的魅力,通过畜牧业专业赛事讲解的办法让学生掌握在畜牧专业比赛中不同队员的职责,掌握专业术语,知道什么是大前锋、得分后卫等,通过视频展现是办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掌握畜牧专业技巧,鼓动学生要积极参与畜牧业专业中来,挖掘学生潜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畜牧业专业教学水平。4.提高畜牧业专业教育整体水平。对于大学教育学府而言,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市场,是为了能够适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因此,培养高端专业性人才是大学教育学府的责任,我国畜牧业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应该得到提升。当前我国没有培养畜牧业专业高级人才的学府,而且畜牧业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更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在学校开设畜牧业专业的初期,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其他优秀学院的经验,尤其是在教学内容设置以及教材选择方面,一定要遵照其他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实现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和国外一些著名学校展开合作,或者是以交换生的形式展开合作,让我国国内的其他畜牧业专业人才都能够戏曲到更多世界的营养,也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从西方引进的被受人喜爱的项目。

三、总结

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畜牧业专业实训的积极性,应将游戏性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应用畜牧业专业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实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也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提高畜牧业专业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汉春,王永才,赵子华,赵智华,易兰.创新现代畜牧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