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雪灾害知识范例6篇

防雨雪灾害知识

防雨雪灾害知识范文1

为认真吸取去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教训,针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情况,国务院应急办先后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防范和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的各项工作。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批示要求各市州、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及暴风雪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政办发密电[2009]1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急办《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应对雨雪冰冻以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的通知》(应急办函[2009]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防范和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市州、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地震灾区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可能发生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灾害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灾与救灾相结合”的方针,把防范和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建立健全防范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因防范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定期开展分析研究。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的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加强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预警网络建设。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定期分析会商,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千方百计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度,进一步加强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天气的中短期预报、预警信号工作,及时为党政部门提供最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灾害影响评估和对策建议,切实提高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和综合防护能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预警方式的作用,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提供及时、高效服务。

三、强化防灾减灾管理,完善各项防范措施。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各市州政府要统一协调部署本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要认真做好应对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事的准备工作,确保交通运输畅通。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事故多发点段的治理措施,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杜绝超速、超载、超限、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交通部门要增加冬季养护设备、物资及人力投入,准备充足的防滑料、融雪剂等材料,做好除雪化冰各项准备工作。在应急状态下,高速公路要实行统一指挥和管理,处理好保安全与保畅通的关系,采取安全可靠的行车办法,防止高速公路阻塞。铁路部门要针对低温降雪天气、春运客流骤增等情况,加强设备设施检查整修,加大运力配置,做好相关防范工作。民航部门要做好机场和飞机的扫雷除冰工作,提高飞行保障能力。电力部门要加强输电线路和重要输变电设备的巡查,及时采取除雪融冰措施,防止出现因输供电中断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加强电网运行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确保重要用户和居民生活用电。加强燃煤供应管理和调度,合理储备燃煤,保障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通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断电和线路中断情况下的通信保障。安监部门要高度重视恶劣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监控与监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强监控监管,防范次生灾害。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不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受灾市州特别是地震灾区危旧房屋、自建房屋、简易过渡房的除险加固加厚工作,增强防风、保暖功能,及时清扫积雪。特别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和敬老院等建筑物的安全,一旦发现隐患,要立即组织转移安置。民政、商务、粮食等部门要做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新闻媒体要加强防雪防冻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发动群众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组建临时应急队伍、配备除雪破冰工具,适量储备食品、药品、饮用水、御寒衣被及应急照明设备,在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四、监持以人为本,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各市州、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地震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以赴做好灾害应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灾情的统计、核查和报告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公路、铁路、民航部门要切实做好滞留旅客及司乘人员的食宿、医疗等服务工作,确保被困人员不挨饿、不受冻、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市政部门要加强重要管网、线路的巡查维护工作,对受损的供水、供暖、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要抓紧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中断现象。商务、粮食、交通等部门要做好农产品产运销衔接工作,力保农产品运输畅通,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卫生部门要组织做好卫生防疫和医疗救助服务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农牧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农牧业生产防雪防冻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抓紧制定种植业、养殖业灾后复产工作方案。防疫部门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严密防范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流行。地震灾区要严格按照省上关于做好当前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落实灾区后续救助政策,尽快发放各类救助救济款物,加强督促检查,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等问题,确保受灾群众有保暖房屋、有御寒衣被、有冬春口粮,让每一位灾区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越冬。

五、加强应急管理,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确保通信联络畅通,随时关注气象信息,及时研判处理。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灾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的应急联动,组织专业队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及时开展处置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处置工作高效有序。重要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防雨雪灾害知识范文2

相关人士认为形成这次雪灾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温偏高,水量蒸发加大,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加之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弱。于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我们知道,此时东亚地区正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所以加强了源于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势力,冷空气过境后,气温骤降,向南经过秦岭以及大巴山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影响,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地区。此外,西南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断增加湿度,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持续的地形雨或雪。

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发生的雪灾又给南方人们带去了什么呢?此次雪灾是从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开始的。这是第三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再次袭击我国南方。此次雪灾是五十年以来最重要的,冰冻灾害给人们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断电塌房道路结冰......

此次雪灾造成皖,湘,鄂,川,贵等十个省份3287万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数千头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造成部分县城停水停电十天十夜。

湖南下雪了,贵州下雪了,安徽下雪了,广东下雪了...安徽的灾情最严重。安徽灾情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试生产设施损失严重,有33%的蔬菜大棚冰雪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第二个因雪灾造成交通运输十分困难,产品运不出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另外未来的农业生产将遭受严重影响。安徽因灾损失93.9亿,发放救济款7472万。三成蔬菜大棚倒塌,十万亩小麦减产10%。广西受灾人口1365万,1951年以来时间最长灾害天气。贵州雪凝天气持续20余天。韶关遭遇严重冰灾,受灾人口超50万.风雨阻挡回家路程,不知多少人不能回家与家人相聚。

听了以上这些消息,不知大家有何感受。既然有了教训,我们该如何预防雨雪冰冻次生灾害呢?

此生灾害是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具有隐蔽性,灾发性的特点,如疫病等。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重大气象灾害更多的是天灾,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而无数次经验教训则表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此生衍生灾害等所造成的损失,常常更甚于直接的原生灾害。比如,冰雪融化以及降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此因而可能引发矿难,井难等事故灾难;灾民倒房会进一步增加,而且倒房的民众多是困难户,因此可能引发灾民生灾难;大量使用融雪剂,产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还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污染,甚至会引发疾病;重大基础设施受损,交通运输被破坏,会对百姓的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等。

防雨雪灾害知识范文3

今年,我县遭受不同程度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经全县奋力抗灾救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这次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造成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并有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为切实做好雨雪冰冻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气温回升后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问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扎实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要迅速部署对重要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防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做到分兵把口、责任到人,确保预防到位、处置及时、应对有力。

二、突出重点,严密监控

重点抓好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次生灾害防范。

一是冰雪融化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后容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要加强对山地丘陵、采矿工地、尾矿坝、铁路公路沿线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控和防范。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纳入当地群测群防体系。对已经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隐患点,要加密监测频率,确保一旦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能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撤离;要切实安排好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立即向县国土房管局报告,不得瞒报、缓报;要确保应急人员、车辆、经费和相关设备到位,尤其是春节期间要坚决做好用车、用人、用物保障。同时,加强与气象、民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县国土房管局要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工作组在协助抢险救灾工作时,要注意自身安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简明防灾避灾办法,提高广大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干部和人民群众面对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是保障受灾群众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污染,防止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和中毒事件发生。医疗机构要认真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调整充实门急诊等一线人员,确保伤病员能得到及时救治;急救医疗机构要确保在第一时间出车、第一时间救治、第一时间转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等均要做好应急准备。同时,时值春运时期,不少旅客滞留在公路、车站,交通运输面临着严峻形势,可能导致发生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门要在有旅客滞留的汽车站和宾馆设立抗灾医疗点,免费为滞留的旅客送医送药,保证旅客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杜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三是消除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公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设施、水库堤坝、河道堤防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和建设施工安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供水、供气企业加强管线巡查,组建抢修队伍,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工棚、围墙和工程的基础围护结构、土体的观测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工程复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塔吊、井架、用电线路等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检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重新施工。同时,要高度重视危旧房屋、棚架结构的农贸市场、加油站、候车室和建筑边坡工程的安全,对受损严重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及时加固或重建,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客车超员、公路车辆超速、货车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三、完善预案,健全机制

国土、建设、农业、林业、卫生、环保、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完善应急预案,实行专业监测和群防群测相结合,建立灵敏的信息报告沟通机制。要切实做好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地带的检查排查工作。一旦发生次生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防雨雪灾害知识范文4

[摘要]:

本文以2008年中国南方特大雪灾报道为例,从自然灾害的产生过程出发,认为自然灾害报道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及时做好预警报道;其次,重点做好救灾抗灾报道;再次,适时做好反思报道。这是灾害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或基本原则。

2008年1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下起了中到大雪,豫、鄂、苏、皖等地受到影响。1月下旬,雨雪天气继续恶化并向南方扩散,湖北、湖南多数供电线路中断,京广铁路大动脉受阻,京珠高速公路北段被冰雪封闭……1月底,这场恶劣的雨雪天气被定性为“南方五十年不遇的雪灾”。时值春运,这场雪灾所造成的影响极其广泛,损失相当严重。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党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此高度重视,纷纷展开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努力将冰雪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对于这场冰雪灾害与抗灾救灾工作,新闻媒体作了大量报道,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篇章。现在冰雪灾害已经过去,新闻媒体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防患于未然,努力提升灾害报道的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此,本文结合媒体对这场冰雪灾害以及抗灾救灾的报道,谈谈媒体如何应当面对自然灾害的问题。

一般地说,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都称为灾害。大体上,灾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即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风暴、冰雪;一种是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即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矿难。诚然,我们应当努力减少人为灾害,积极预防自然灾害。不过,就自然灾害而言,我们只能加强预防与救治,并不能加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当然,从媒体的基本使命出发,这个问题也可表述为:媒体应当如何报道自然灾害?

有研究表明,面对自然灾害,媒体大致有三种基本的报道模式:一是“灾”情型,以自然灾害本身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二是“人”情型,以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所作所为与精神面貌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三是“综合”型,以客观的“灾”情报道和充分的“人”情报道相结合的报道方式。[1] 一般认为,西方新闻界基本上采用“灾”情型的报道模式。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灾害报道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8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人”情型的报道模式,王中教授在50年代提出“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2] ,可以说是对这种报道模式的典型概括。从80年代开始,媒体开始既报道灾害本身,又报道抗灾救灾,“综合”型的灾害报道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次雪灾报道,既客观地报道了冰雪灾害的种种情况,也充分报道了灾害救助的方方面面,自然是“综合”型的灾害报道。

应当说,灾害报道的模式化归纳很有理论意义,对于研究灾害报道方式的转变来说,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分析工具。但是,假如进一步追问:在普遍采用“综合”型的灾害报道之后,媒体又应当如何报道自然灾害呢?对这个问题,灾害报道的模式化分析难以提供有效的答案,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自然灾害往往突如其来,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这次冰雪灾害就出人意料,人们都没有思想准备。不过,冰雪灾害并不像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那样突然降临,其形成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自然灾害的产生过程出发,我们认为自然灾害报道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及时做好预警报道。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现警报。”这就意味着,记者要善于观察社会,观察现实,善于发现问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而且毫不保留地如实报道。面对自然灾害,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社会“观风使”与人类生活“消息树”的作用,及时而全面地作出预警报道。所谓“及时”,就是一旦发现灾害即将降临或正在降临,就要立即跟踪报道,一刻也不能拖延;所谓“全面”,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预见到灾害可能在某种范围内会造成的种种困难或危害。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对灾害的降临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从而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把抗灾救灾。

其次,重点做好救灾抗灾报道。自然灾害的降临,最终是由人类承受其灾难性后果。因此,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救灾抗灾就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媒体做好救灾抗灾报道,是灾害报道的重中之重。具体分析,救灾抗灾报道具有两个方面、多个层面的工作。如实报道灾情与充分报道救灾,构成了救灾抗灾报道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无论是灾情,还是救灾抗灾工作,本身又可分为多个层面。譬如,灾情可分为直接灾情与间接灾情,像这次雪灾让电线断裂、公路受阻,就是直接灾情,而由此造成的铁路不畅、春运困难,可谓间接灾情;至于救灾抗灾,更包括多方面的工作,譬如: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抗灾举措,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级党政领导的组织指挥,实施各种救灾抗灾举措后的效果,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关爱与义举,救灾抗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等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做好这方方面面的报道,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次,适时做好反思报道。一般地说,“反思”就是指回过头来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思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进步的。所以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为了更好地防治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媒体适时开展反思性报道,也是灾害报道的应有之义。当然,什么才叫“适时”,却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按传统观念,人们往往是在灾害过后才痛定思痛。面对这次雪灾,有论者1月30日撰文说,“共同抵御雪灾优先于一切反思”[3] ,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反映。毫无疑问,只要灾害尚未结束,救灾抗灾就是主旋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救灾抗灾的过程中就不能进行反思。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那样:“迅速的反思、即刻的批评、马上的总结,本身就是抗灾的内涵之一;检讨、反省、问责,是对抗灾松弛、救灾不力的重要督促手段。”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该反思时就反思”[4] ,才是“适时”的要义。

及时做好预警报道、重点做好救灾抗灾报道、适时做好反思报道,构成了灾害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或基本原则。以此相衡,不难发现媒体在这次雪灾报道上的成功、进步与不足。

媒体的救灾抗灾报道做得好,是这次雪灾报道最成功的地方。大量的专题报道,共同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篇章。譬如温家宝总理多次南下救灾的感人场面,《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都在导读版以总理视察广州火车站的大图片配特大标题进行报道,并着重突出了总理给滞留人员温情拜年以及让大家回家过年的承诺。又如交通部门奋战冰雪保春运的努力,新浪网等媒体以图文方式报道了广东交通部门连日来24小时在京珠公路上除冰,湖南交警徒步16公里解救天然气储运车,武警战士用血肉之躯在广州火车站筑起人墙维持秩序等多方面的新闻。还有电力部门冒着冰雪抢修电网的事迹,餐饮企业、食品企业、通讯企业、卫生部门等等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关爱,都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地的媒体上得到了及时充分而且感人至深的呈现。

在这次雪灾的预警报道和反思报道方面,媒体既有很大的进步,又存在着某些不足。先说进步。一方面,部分媒体的预警报道相当及时。1月18日普降大雪之后,19日初见雪灾端倪。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直播间》《全国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启动了对雪灾的高强度聚集式报道,全面关注陕西、河南、湖北、贵州等地因雨雪灾害滞留在路上的群众。有人认为,“中央台广播节目此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反映速度之快,播出时间之长,在中国广播史上都是第一次。”[5] 另一方面,部分媒体不再拘泥于灾后反思的传统思维,在灾害发生与救灾过程中就发表了反思性的评论。1月29日,在春运前夕的紧急关头,抗灾救灾工作如火如荼。这一天,《新京报》发表社论《突破雨雪困局 信息公开尤为重要》,指出1月25日京珠公路严重堵车的重要原因是“通车信息混乱”;对于贵州断电,也明确提出“铁路动脉中断……理应主动向媒体通报,一些相关单位守口如瓶的做法必须纠正。”此后,陆续有主流媒体对雪灾进行及时的反思:1月30日,《南方都市报》提出《学学国外怎样应对雪灾》;1月31日,《南方周末》认为《雪灾暴露公共治理软肋》;2月1日,《法制日报》呼吁《让信息公开成为抗灾救灾的引擎》,等等。随即,新华网、新浪网、新安网等网络媒体纷纷转载。应当说,这些反思性的报道对于推进接下来的救灾工作,是有一定警醒作用的。

再看不足。灾害报道的首要关卡——预警报道在总体上还不够及时,应当说是一个重要的不足。古训有云,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警预报系统是应对灾害的先行手段,新闻媒体应该在灾害初现端倪之际就警觉起来,及时报道异常气象现象。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称,1月10日第一次雨雪天气出现以前,他们就向国务院上报了有关情况;雨雪天气出现后,国务院根据气象局的预报了紧急通知。第二次雨雪天气出现时,气象局又与交通部联合了紧急通知。然而,全国绝大多数的媒体都没有把这两次紧急通知作为预警讯号报道出来,让民众产生应有的防灾警觉。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外,直至1月25日以后,地方媒体才陆续报道气象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如《南方都市报》26日报道《千人滞留白云机场因全国大范围雨雪 广州出发的南航航班共有15班延误》;安徽中安在线26日报道《安徽大雪成灾 部分民工步行数十公里回家》。

另外,尽管有些媒体意识到同步反思的重要性,并且发表一些言论,但大多数媒体都在消极等待,似乎要等雪灾过后才来反思,鲜有及时的反思报道。倒是网络论坛、个人博客等新媒体,在冰雪灾害过程中发表了不少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反思性评论。譬如:王冉的新浪博客在1月30日写出言论《雪灾不仅仅是灾区的事》,中华网论坛2月4日上载帖子《透过特大雪灾看中国国家战略的必要调整!》,凯迪网络2月4日上载原创评论《反思雪灾:灾前防范比灾后抗击重要》,都提出了富有思考价值与启迪意义的意见。如果传统媒体更加思想解放一些,选择性地报道网络媒体这一公共平台表达出来的民众意见,必能提高灾害反思报道的公共参与性和整体影响力。

[注释]

[1] 古开法、徐斐:《自然灾害的电视报道》,《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2] 王益民主编:《中国当代精彩新闻评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51页。

[3] 刘洪波:《共同抵御雪灾优先于一切反思》,《羊城晚报》2008年1月30日。

防雨雪灾害知识范文5

*月*日以来,我省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我县连续7天平均气温低于零度,部分乡镇出现了暴雪和持续冰冻。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我县将维持雨雪冰冻天气,局部地区还将降大雪。为切实做好冰雪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安全有序,现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切实安排好群众生活。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安排好群众生活。民政部门要及时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灾害地区的救助救济工作。各乡镇村、社区(居委会)要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排查,确保他们有饭吃,有防寒衣被,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对因灾倒房户和住房困难户,要落实临时性安置措施,动员亲邻互帮,确保无房、危房户住上安全房。要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决不能因冰雪灾害冻死、饿死人。加大对灾区和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

二、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重点要抓好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和供气安全。交通、公路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前的交通安全工作,及时启动应对恶劣气象的各类预案和应急机制,落实防范措施。公路管理部门和交警部门要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对事故多发、易发路段要认真排查,严密监控,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加强对春运交通工具和运力的检查,严防超载和车辆带病运输;对因冰雪造成道路不畅通的地方,要及时组织力量清扫积雪、疏通道路,确保出行畅通安全。电力、通信、供水等部门要加强输变电、通信和供水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因冰雪造成电线、电缆、水管损坏,要及时发现并迅速组织维修,确保不出现大面积供水、供电、供气和通信中断。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在建工地,要严防因冰雪造成山体滑坡和工程垮塌,特别是要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要增强防火意识,做好城乡群众供暖、取暖的防火工作。

三、切实抓好农作物和牲畜防冻避灾。要高度重视大雪、冰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采取行之有效的防冻保暖措施。要切实加强柑桔防寒防冻,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果树保护。要认真做好生猪、耕牛等大牲畜的防冻保暖工作,严防冻死冻伤。

防雨雪灾害知识范文6

关键词: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0-02

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导致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安徽是农业大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近年来安徽省自然灾害发生特点

一是灾害种类多。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冷害)、低温阴雨、冰雪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在安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二是发生频率高。每年安徽都会发生自然灾害,风调雨顺的年份较少,而且灾害交替发生,相互叠加。如2009年全省先后发生干旱、洪涝、高温热害、低温阴雨、台风、暴雪等多种自然灾害;2010年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洪涝灾害、秋冬季干旱;2012年,全年先后于5月份、7月份、10月份发生3次旱灾。三是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增多。如2008年全省持续降雪24d,超过1954年和1969年(均为16d),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降雪,为50a一遇,长时间的积雪、冰冻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农业设施严重损毁,畜禽、水产品冻伤冻死,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4.4亿元。2013年7月至8月中旬,全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均超过20d,其中沿淮西部、江淮西部、长江以南中东部高温日数超过30d,局部40d,高温日数和覆盖范围均超过2003年,历史罕见。据省防办统计,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16.5万hm2,其中重旱37.8万hm2,干枯11.78万hm2。据农业部门统计,全省有45.24万hm2的中籼稻和11.93万hm2的玉米发生高温热害,结实率明显下降。四是台风影响增多。以前,沿海地区台风对我省影响较小,但是近几年受台风及台风影响较多。如2010年的第10号台风“莫兰蒂”、2012年的第11号台风“海葵”、2013年的第23号台风“菲特”、2015年的第13号台风“苏迪罗”等,都造成我省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导致洪涝灾。

2 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扭转了农业遇灾减产波动的传统格局,促进了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但总体看,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1 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从农民来说,目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和妇女,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对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不容易接受,很少主动防灾。从地方政府来说,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发展现代农业的研究较少,应急机制滞后,防灾减灾措施不配套,部分地方还存在等靠要思想。

2.2 农业基础设施总体不强 近年来,安徽坚持不懈开展以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农业基础设施总体不强,防汛抗旱能力不足,农业“靠天收”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同时,农业防灾减灾所需的排灌机械、抗旱机械、粮食烘干设备等严重不足。

2.3 种养结构不合理 一些地区未能针对洪区和旱地特点,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而是盲目跟风,不能做到宜种则种、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另外,近几年,我省7~8月份发生高温热害,对水稻、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一些地区没有选择合适的品种,避开高温期。

2.4 救灾资金下达滞后 近年来,针对安徽农业灾情,农业部、财政部每年都下达救灾资金,支持灾区抗灾救灾,但由于救灾资金从部级到省级再下达到县级,然后到受灾农户,期间程序较多,下达时间相对滞后,未能在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发挥救灾资金的作用。

2.5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 大宗农作物保险保额低,比如,目前我省小麦、水稻的直接物化成本已达到500元/667m2以上,而保险保额只有270元/667m2、330元/667m2,(下转173页)(上接10页)导致农业保险的灾害损失补偿功能得不到更好地发挥。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少,与农户需求差距较大。

3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措施

3.1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农民是防灾减灾主体,农业部门要加大防灾减灾技术知识宣传力度,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编制通俗易懂的技术明白纸,发放到农户。政府部门应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形成一个重视、关心、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社会氛围。

3.2 积极主动避灾 干旱和高温热害是我省最常见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小麦生育期内(10月至次年6月上旬)干旱发生尤为频繁。为避免干旱和高温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首先,在品种选用上,要选择半冬偏冬性的小麦品种,可以适当提前到10月5日左右播种,充分利用9月份的降水。调整水稻、玉米品种和播种期,尽力使水稻抽穗扬花期和玉米抽雄吐丝期避开高温天气。其次是推广深耕深松、旋耕镇压、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充分接纳水分,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3.3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 近年来,中央和省财政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水稻综合施肥促早熟、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对于预防自然灾害、及时挽回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物化补贴力度,并形成补贴制度常态化,提高技术到位率,扩大技术覆盖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酵母”作用,推动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田,实现稳产增产。

3.4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抓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扭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田旱涝保收水平。提高蔬菜大棚和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增强抗台风、防洪涝能力。

3.5 研究出台新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措施 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标扩面,提高财政的保费补贴比例。创新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大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录品种保险,支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适度扩大生猪保险试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和互助合作保险,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