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调研范例6篇

农产品品牌调研

农产品品牌调研范文1

xx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实现xx大提出的目标,改变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协调的局面,尤其是农村经济极不发达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商标兴农战略,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成为各级政府及涉农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由原来的只求拥有逐渐向高质量、新特色方向转变,“萝卜青菜,装筐就卖”的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朝着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转化。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湖南****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鸭业公司)创建于1999年10月,专业从事地方优质麻鸭——**鸭的养殖和深加工。经过8年的努力,企业规模逐年壮大,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XX年9月经国家八部委认定为农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XX年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纵观**鸭业发展之路,对我们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前提是市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许多有识之士面对社会的变革和市场的竞争,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方式,重视知识产权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竞先注册了商标,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到了一席之地,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鸭业公司在成立后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取得了显着成绩,前提是公司决策层把握了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有效地开发了农产品的进货市场和销售市场,通过合理的市场经济活动,不仅使本地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品质是核心

品质是取信于民、占有市场的核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是以品质为基础的。在培育农产品品牌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品质,紧紧围绕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投入科学化的思路,以绿色环保为主题,选择优良的品牌,加大培育的力度,进行多品种比较,选出最好的品种投产。进而打造品牌,以品质取信于市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品质效应。****鸭是我国八大名鸭之一,属着名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鸭种,并限于**特有。**公司在制作加工多品种鸭食品过程中,鸭的来源遍布湖南、广东,但公司在选料上严格把关,公司与基地、公司与农户签订了由公司统一发放种鸭并回收的合同,首先从货源源头上抓品质,保证了其产品独特的风味和可靠的品质,在广大消费者中牢固树立了“**山水鸭天下的**鸭业”的良好企业形象。

农产品品牌调研范文2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品牌建设 政府行为

一、引言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已从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发展到了品牌竞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主体,政府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政府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是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是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监管主体;是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同时特色农产品品牌国际化需要政府支持。

二、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甘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为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已基本形成了马铃薯、蔬菜、瓜类、果品、制种、啤酒原料、百合、中药材、草产品、食畜牧业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目前,甘肃省成功培育高原夏秋冷凉型蔬菜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瓜菜制种基地;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五大蔬菜生产基地;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西部药都(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和内陆型优质棉花主产区;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已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10年底,全省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2700万亩,比2005年增加470万亩。已初步形成1000万亩马铃薯、580万亩蔬菜、430万亩苹果、250万亩中药材、140万亩玉米制种和110万亩酿酒原料的种植规模;49个牛羊产业大县,肉牛存栏354万头、肉羊存栏1602万只,草食畜增加值占全省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全省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36家,涌现出甘绿脱水、敦煌种业、莫高实业、大业饲草等部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53 家,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52 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4%,农民专业合作社4800个,带动农户47.59万户,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显著增强。

甘肃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地理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兰州百合、苦水玫瑰、庆阳黄花菜、定西马铃薯、刘家峡西红柿、板桥黄瓜、平凉金果、油橄榄等20多种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可,有百余种特色农产品已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保护。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正朝着品牌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跨市县、集群式的发展新格局。

2.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而言,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少,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高知名度的品牌缺乏。

(1)甘肃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甘肃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专业化发展滞后,影响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2)缺乏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应该如何统一规划实施没有相关政策,各级政府注重品牌评定,而忽视品牌建设的基础工作,也缺乏全省统一规划。

(3)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少,服务单一;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农产品发展层次低,品牌建设滞后,运输成本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金融发育迟缓,企业和农户融资渠道窄,融资困难,阻碍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4)品牌规模较小,名牌和精品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已获特色农产品品牌中,绝大多数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现有的品牌特色农产品大部分是初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形成。

(5)主体品牌意识淡薄,推广措施不足。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品牌意识虽然比改革开发前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①重生产,轻品牌。② 品牌运作简单化。

(6)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落后、执行不严。甘肃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落后,严重影响着品牌建设的步伐。另外,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存在着农产品质量标准执行不严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加工,严重影响了品牌信用。

(7)农业品牌资金投入不够,品牌宣传贫乏、保护力度不足。甘肃省以分散小农户经营为主,资金积累相当有限,大部分地区农业合作组织不完善,发挥不了作用,导致一些地方特产、名产形成不了品牌优势;农业品牌的宣传不足,传播范围不大,缺乏地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宣传,品牌整体运作能力差。

三、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

甘肃省各级政府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同样承担着重要角色: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是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是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监管主体;是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从总体上看,甘肃省各级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化的支持力度还很有限,政府干预在实践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限不够明晰,新时期,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好角色定位,发挥政府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1.支持和服务主体。政府作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应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

(2)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培训农业发展所需的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推广骨干人才、农业实用技术带头人和农村经营型人才,建立集科研、推广运用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人才支撑。另外,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专业素质,做好农业技术教育和推广工作,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务农的技能水平。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密切协作。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和行业协调发展,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组织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协作攻关,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种养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新模式,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加强对品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产品市场主体培育。首先,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多渠道培植壮大品牌经营型龙头企业群体,面向国内“引”,立足现有龙头“扩”,引领已有企业“转”。从而改变甘肃省目前生产规模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其次,加强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包括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等,加强品牌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再次,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特色农产品。

(5)构建有利于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和财税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区域布局政策和财税政策等,培育企业型品牌营销主体,并给予品牌企业在财政、税收等各方面的倾斜和支持。

2.区域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政府作为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和协调主体,应制定科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整体战略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产业带动、提高效益”的原则做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立足特色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布局,做精做优特色优势产品。具体应扶持庆阳荞麦、糜谷,定西豌豆、扁豆,会宁谷子,临夏蚕豆等抗旱特色小杂粮生产及加工;扶持庆阳白瓜籽、黄花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陇南茶叶、油橄榄、蚕桑,天水等地的蜜蜂养殖;扶持鲑鳟鱼、鲟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大对甘南、天祝藏区中藏药、牦牛、藏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甘肃黑猪、八眉猪、蕨麻猪、天祝白牦牛、早胜牛、山丹马、河曲马、甘肃高山细毛羊、河西绒山羊、陇东黑山羊、靖远滩羊、庆阳驴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开展选育和改良工作。

3.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监管主体。政府作为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主体,应推进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准人体系、安全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建设。尽快完成能规模生产、批量经营的农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以及商标注册,精确其外地无法复制的色泽、营养、外形、功效、工艺和水土环境等,形成应有的技术壁垒。

4.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政府作为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应加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管理和保护的力度,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境。在品牌意识的培养上,政府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广泛进行产品质量、商标、品牌与其定位的营销知识教育,意在使区域内企业逐渐重视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社会的品牌意识。在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保护上,政府要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设,保证农产品品牌保护有法可依,保证农产品品牌建设政策、法规执行的顺畅;强化行政执法机构,加大农产品品牌保护执法力度。

四、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品牌创建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政府要有所作为,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和基础平台建设、制定科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整体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强化品牌意识等,并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看成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样才能随时把握市场信息,提高我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王玉莲.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政府支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57-59

[2]王玉莲,李昌宇. 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外部性及政策支持措施[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6卷第2期:24-27

[3]沈树周,彭品志,段素梅.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8(4):204-207

[4]吴础南. 论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的作用—基于农业品牌现状的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2月第20卷第2期:10-11

[5]张可成. 略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J].理论学刊.2009(9):87-90

[6]马清学.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1-4

农产品品牌调研范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建议

“民以食为天”,世界上各类产品中只有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才能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替代农业以非农方式生产食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科技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立足“品牌”战略,发展农业经济

1.1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找准战略定位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如一提到蔬菜,消费者自然就会提到这个品牌的其他属性,如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营养等[2]。

1.2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公司+农场(基地)+农业工人”的生产模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模式,让农民进入农场(基地),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3]。

2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2.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4]。

2.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3参考文献

[1] 朱晶,钟甫宁.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地区差距及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5(2):46-48.

[2] 郭翔宇.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农产品品牌调研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作者简介:王玉莲,女,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6-0053-05 收稿日期:2011-03-20

农产品品牌化是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农业品牌化刚刚起步,目前一些部门和机构也热衷于品牌评价和排序,但存在着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品牌化进程、增强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一、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一般理论分析

品牌竞争力的大小,通常用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品牌资产的多少来体现,这一般来说主要是相对于工业品。对于农产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由于其生产规模受地域的制约,因而不能片面强调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外,我国统计指标还没有细化到某一种具体农产品的总的销售额,因此也无法计算出初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对于品牌资产价值衡量法,通常是由专业的品牌评估机构从会计学角度或营销学角度采用专门的方法模糊计算品牌未来收益的折现,得出具体的品牌资产价值的数值。这种方法对于农产品来说,基本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因此,这里回避了传统意义上工业品品牌竞争力的一般评价体系,而是围绕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这个目标设计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得出农产品品牌发展相对强弱的评价。

在遵循一定的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出于研究问题的需要,本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借鉴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办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出。为了每年评价出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建立了以市场评价和质量评价为主, 兼顾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设计比较系统、合理。但是,笔者认为,该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的完全是品牌标的下的农产品本身或企业,过分看中其实物指标,忽视了超出农产品本身之外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价值。这对于评价名牌农产品是合适的,但对于评价农产品品牌,显然有欠缺之处。当然,品牌是以实物为载体,品牌竞争力的评价也离不开其实物指标。因此,本文在对《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办法》指标体系借鉴、修正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的具体指标。

二、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品牌是以物质为载体,以文化为存在方式,是企业与顾客长期互动关系的结果。因此,品牌竞争力的评价一方面来源于物质实体指标即品牌标的下的农产品的发展情况(主要设计了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和质量情况),另一方面取决于经过长期与顾客互动形成的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所蕴涵的价值(主要设计了创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指标)。具体说来,从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潜力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1. 市场评价指标。一个品牌发展的现状如何,主要看它被市场的接受程度。这里选取国内销售量(额)和出口量(额)来反映。国内销售量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出口额反映了该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程度。

2. 质量评价指标。农产品质量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品牌农产品实物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质量安全、营养、口感(农食品)。其中,质量安全是指产地环境状况、肥料、农药、添加剂使用状况和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等各方面的状况。

3. 效益评价指标。效益评价可以间接反映一个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也反映了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效益评价重点选择生产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和实现利税三个指标。

4. 潜力评价指标。一个品牌对所有者来说,它的价值不但是现在具有超值创利能力,还在于未来能否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即品牌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价值越高,品牌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从而品牌竞争力就越强。这区别于名牌农产品的评定考核的核心在企业。农产品品牌潜力来自于顾客怎么看待你的品牌。因此,从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等设计具体指标。

(二)各具体指标的解释及计算方法

1. 国内销售额(D1):是指品牌农产品在一年以内的国内销售收入,是年销售量的价值指标表现形式。该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品牌农产品被国内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越高。

2. 出口额(D2):是出口量的价值指标表现形式,出口额越多,反映了其品牌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越强。

3. 质量安全(D3):这里可通过出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情况的检验报告证明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还是普通农产品来代替量化打分。该指标值的衡量采用定性评分法,具体是有机食品得3分,绿色食品得2分,无公害农产品得1分,否则得0分。

4. 营养(D4)。跟国内外同类农产品性能标准对比,出具农产品的性能质量检验或鉴定报告。此为定性指标,采取定性评分法。实物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同类得2分,达到同类产品一般水平得1分,否则得0分。

5. 口感(D5)。口感(食品)可通过消费者调查模糊评价。采用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法。口感好,较同类更适口得2分,一般得1分,不如同类产品为0分。

6. 成本费用利润率(D6):是反映生产经营者经营业绩的指标。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其效益水平越好。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7. 总资产贡献率(D7):是反映生产经营者管理水平的指标。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越高,对企业效益的贡献就越大,效益越好。其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利润总额×100%

8. 实现利税(D8):是直接反映企业盈利情况的指标。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利税额越大,企业效益越好。

9. 品牌知名度(D9):品牌知名度是指产品品牌为消费者所知晓的程度,它反映了消费者总体中有多少数量或多大比例的消费者知晓它,反映的是产品品牌影响的范围或广度。品牌知名度的高低除了与品牌农产品的质量、价值等有关,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品牌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营销模式等。

采用市场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若干个消费者,计算认识或了解该品牌所占的比重,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品牌知名度=认识或了解该品牌的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10. 品牌美誉度(D10):即顾客对该品牌的赞誉程度,在认识、了解该品牌的人中,信任、赞誉该品牌人所占的比例。品牌美誉度越高,品牌的价值就越大,品牌的潜力就越大。它反映顾客对某一品牌在品质上的整体印象。它一方面依赖于产品的实际质量,另一方面又具有评价者的主观性,是农业企业和消费者长期互动的结果。

该项指标也是采用市场调查的方法,继上面的调查,在认识或了解该品牌的消费者中,统计信任赞誉该品牌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得出品牌美誉度。其公式为:

品牌美誉度=信任、赞誉该品牌的人数/认识或了解该品牌的人数×100%

11. 品牌联想(D11):是指透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它是品牌特征在顾客心目中的具体体现。比如,提及“麦当劳”,消费者可能就会想起:汉堡、薯条、麦当劳叔叔、洁净的店铺,等等。不同的品牌,通常会使人们联想到不同的产品特征、消费者构成、消费者利益、竞争对手等,这些联想往往能组合出一些意义,形成品牌形象。它提供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和品牌延伸的依据。这是定性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强得3分,中得2分,弱得1分,无得0分。

12.品牌忠诚度(D12):顾客能够持续地购买和使用同一品牌,即为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是农产品品牌价值的核心,品牌忠诚度越高,品牌的

长期发展能力就越强。采用问卷调查计算消费者重复购买该品牌的消费者的比例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品牌忠诚度=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的人数/已购买过一次该品牌产品的人数×100%

三、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

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首先,按照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具体指标层三个层次(见表1)。

其次,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某元素,本层次与它有关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值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方法。通过对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得到一个判断矩阵A,其中aij的确定采用表2的评分准则。

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个主观性的方法,所以元素信息和权重的获得必须通过对专家或主要决策者进行直接问卷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然后,进行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其公式是:

其中λmax代表最大的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一致性指标CI的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的程度越大,CI的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对于多阶判断矩阵,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以下是1-15阶正互反计算1000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表3)。

CI与同阶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CR=CI/RI,当CR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

应用上述方法进行指标权重的测算,主要采用了征求专家意见调查法先取得最初结果,然后再对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得出判断矩阵各元素值。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5份,其中高校理论研究者6名,农业信息管理政府机构人员2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践管理者2名,消费者5名。剃除无效问卷3份,最终获得调查问卷12份,其将调查结果汇总整理后代入,得出最终结果。

为方便数学运算,主要利用了matlab数学软件求解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以及权重汇总和计算检验值工作。计算及汇总的结果如表4。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级指标市场评价和潜力评价占有重要位置,说明一个品牌的竞争力除了看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指标,还主要看品牌知名情况、品牌品质形象、品牌联想以及品牌忠诚情况在内的潜力评价。二级指标说明市场销售和市场忠诚情况对品牌竞争力的贡献最大。

四、综合评分法计算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值

综合评分法这种方法是用于评价指标无法

用统一的量纲进行定量分析的场合,而用无量纲的分数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分法是先分别按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加权相加,求得总分。其顺序如下:

1. 确定评价项目,即哪些指标采取此法进行评价。

2. 制定出评价等级和标准。先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统一的评价等级或分值范围,然后制定出每项评价指标每个等级的标准,以便打分时掌握。

3. 制定评分表。内容包括所有的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区分和打分。

4. 根据指标和等级评出分数值。评价者收集和指标相关的资料,给评价对象打分,填入表格。打分的方法,一般是先对某项指标达到的成绩做出等级判断,然后进一步细化,在这个等级的分数范围内打上一个具体分。这是往往要对不同评价对象进行横向比较。

5. 数据处理和评价。

(1) 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得分;

(2) 计算各组的综合评分和评价对象的总评分;

(3) 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按原先确定的评价目的,予以运用。

由于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线性加权函数法。其中,评价指标的量化值可精确量化的指标,即直接由统计资料或通过计算得到;对于定性指标,即根据经验和专家意见对各项指标进行模糊量化得到。对于不同类的指标,为使其具有可比性,本文主要采用相对数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i=1,2…………n)(j=1,2……………n)

其中,Yij――对应的第i个农产品品牌的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yij――对应的第i 个农产品品牌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值。

最后,汇总求出最终值,其计算公式为:

Sumi:第i 个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综合评分值;

Yij:第i个农产品品牌第j个指标的标准评分值;

Wij:第i个农产品品牌的第j 个指标的权重值。

农产品品牌分值的大小就代表其竞争力强弱,分值越大,竞争力就越强。

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高低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强势品牌不但会在市场销售指标上遥遥领先,而且在消费者心目中积累起的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在内的品牌资产情况也会明显胜出。而积累起来的这种品牌资产又将进一步促进市场销售指标的提高,正所谓“马太效应”。因此,企业应从影响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出发,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竞争力,而不能只看重其实物指标。

参考文献

[1] 白光,马国忠.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 王玉莲 .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Index System of Assess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e Bran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s

WANG Yu-lian

(School of Economy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China)

农产品品牌调研范文5

关键词:大众传媒;农产品品牌;角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45-03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方法

迄今为止,在中国历时不长但却波澜壮阔、浩浩荡荡的现代化进程中,大众传媒将太多的鲜花和掌声送给了从一穷二白境地崛起的现代化工业。它理应得到这些。但我们却将目光聚集在步履沉重的农业现代化,并最终将焦点锁定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显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整个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它会作用于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引发一系列的联动效应甚至是聚变效应,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大众传媒也应该在这个进程中发挥“放大器”的作用。

2009年12月,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品牌农业网和浙江大学农业品牌发展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胜利举办。在全国范围内,论坛激起了各政府部门、中央主流媒体及各级媒体、农产品经营加工企业和管理协会等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方法、经验、模式、品牌价值评估等领域亦成为营销和品牌研究等学界人士的热点。2011年1月,“第二届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建设论坛”将在浙江杭州开幕。在筹备这两届论坛的过程中,借助浙江大学农业品牌发展中心和《农民日报》这两个重要平台,笔者有幸接触到了来自全国的1000多个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甄别、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众传媒在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也发现了其中的许多不足。

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功能?如何做的更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检索、调查了杭州地区的十个农产品品牌的大众传媒报道和推广活动以及相关的涉农报道。这十个杭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品牌包括西湖龙井、萧山萝卜干、临安山核桃、余杭径山茶、建德草莓等五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淳”牌有机鱼、野娇娇、峰之语、秋梅、三家村西湖藕粉等五个企业品牌。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小组焦点访谈以及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使用文献研究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甄别和佐证。在对收集来的资料的研究上,我们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六种角色与功能

角色总是与之相应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拉斯维尔首先提出了“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承社会遗产”三功能,后来(1975年)由赖特补充了第四个功能“提供娱乐”[1]。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包括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角色的经典研究则要归功于拉纳、施拉姆和罗杰斯等人[2]。具体到农业发展方面,拉纳将他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城镇化变迁、新观念新习惯的传播和新环境的塑造上,施拉姆和罗杰斯则把研究对准了大众传媒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方面的巨大潜力。

具体到农产品品牌建设,我们认为大众传媒分别扮演了以下几种角色,并发挥着与角色相应的功能。

(一)教育者:政策深度解读功能

与工业品牌和服务业品牌更多依靠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不同,“三农”问题更多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农产品的生产和品牌建设自然也不例外。中央高层的战略决策和各级政府的建设举措就成为了大众传媒报道和深度解读的对象。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引起的各级大众传媒的报道和深度解读自是不必说了。

2008年中央正式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后,《钱江晚报》(2009年3月16日第B5版)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作价出资》为题介绍了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资本运作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品牌化建设的意义。杭州政府网()则以《临安土地流转探索步入深水区》为题详细分析了这一举措对临安林业(以山核桃为主)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动员者:号召鼓动功能

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优良的产品品质。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产品的品质集中体现在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三个层面。农产品生产者的分散性、品牌意识薄弱等因素决定了大众传媒在号召鼓动方面大有作为。这里仅举两例。

2009年7月,以经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特色的旺财超市在余杭和萧山开设分店,《杭州日报》(2009年7月16日C05版)以《欢迎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入驻旺财》为题,以秋梅倒笃菜、三家村西湖藕粉等农产品品牌为榜样,展示了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一不收入场费,二不收宣传费”,唤起农产品生产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农产品的品质与产地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品质对产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更高。杭州下辖的淳安县以其独有的生态地理资源培育了一批包括“淳”牌有机鱼、野娇娇、千岛玉叶等在内的著名农产品品牌。2010年3月,为更好地保护这方水土,号召淳安人珍惜千岛湖这一稀缺自然资源,以便更好地协调农产品品牌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淳安县政府举办了“关爱家园从我做起”大型系列公益活动。《钱江晚报》、《浙江经视》、《浙江在线》、《公共•新农村》频道等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使农产品品牌原产地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监督者:批评纠错功能

长期以来,受限于资金、意识和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农产品品牌的保护相当薄弱。对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而言,由于其“公用性”,搭便车的假冒伪劣产品众多,而监管力量又常常力有不逮,大众传媒因此能够从消费者或者品牌建设者的角度对农产品品牌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进而通过舆论纠偏促使农产品品牌建设回归正轨。

2010年7月15日,《杭州日报》发表了题为《芭蕉芋粉都成了原料,谁动了“西湖藕粉”的奶酪》。时隔不久,同月27号的中华工商时报、文汇报等媒体刊发了新华社的稿件《百年西湖藕粉遭遇品牌危机》。次日,《钱江晚报》则以《百年藕粉遭遇“李鬼”,外地劣质产品占据杭州市场》为题,从另一个角度对同一个主题给予报道。所有这些大众传媒都对西湖藕粉这一区域公用品牌的问题进行了披露,对管理的弊端进行揭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进行曝光,并就品牌未来的建设提供了操作性建议和意见。

(四)示范者:创新普及功能

上世纪60年代,施拉姆就曾在《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推广农业新技术是大众传媒直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四种功能之一[3]。几乎与此同时,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模式,并论证了新技术普及的五个阶段[4]。

农业新技术在农产品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口味多样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节约劳动力等方面作用巨大,一直是各级“对农”和“涉农”大众传媒的重点报道内容。如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的《新农村纪实》栏目等。另一个推广农业新科技的窗口是政府的相关部门的网站,如杭州种业信息网,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等。

然而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新技术只是发挥创新普及功能的一个方面,通过展示农产品生产、加工或营销龙头企业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建设举措等方面的信息,大众传媒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杭州日报》曾多次介绍和推广萧山萝卜干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如《萧山萝卜干申请“原产地”护身符》(2004年3月1日)、《从防腐剂超标到该怎么切,萧山萝卜干为品牌而战》(2004年7月30日),《萧山日报》则以《萧山萝卜干欲破重围转型升级》(2010年4月24日)为题,介绍了该品牌最新的战略规划。

杭州余杭区径山茶在经历了20多年的沉寂之后,于2003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迅速成长为国内著名茶品牌,可谓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成功典范。其品牌建设经验引起了包括《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中国驰名商标网、《钱江晚报》等在内的全国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是大众传媒示范者角色和创新普及功能的又一例证。

(五)广告者:市场开拓功能

长期以来,大众传媒作为广告载体的市场开拓功能的发挥都是以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品牌实践为中心的。由于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在资金、品牌意识、人才、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农业产业本身的分散性、薄弱性、难以标准化等因素,大众传媒中农产品品牌的广告投放量非常少。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理应在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学界的不断呼吁和业界人士的深入实践,这种情形已经有所改观。随着“蜂之语”以工业品品牌的广告投放模式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大规模的品牌推广与宣传,并大获成功,农产品品牌与大众传媒新的互动关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据不完全统计,蜂之语在浙江卫视、浙江民生休闲频道、钱江都市频道、《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老年报》、《都市快报》等主流大众传媒的广告费投入已经从2001年的300万左右飙升到当前的千万以上。野娇娇、“淳”牌有机鱼和秋梅等农产品企业品牌也在专业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的精心策划下以新闻、软文和广告的形式借势大众传媒,迅速成长为区域或全国知名品牌。

(六)农事节庆报道者:塑造品牌文化功能

产品是品牌建设的基础,符号体系是品牌建设的差异化介质,文化和精神层面内涵才是品牌建设的灵魂。对农产品品牌而言,它与传承了数万年的农业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农业文化典型地反映在各地的民风民俗和农事节庆之中。

近年来,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主体日益认识到农事节庆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策划、开发、组织、实施各种节庆活动,以推广区域形象,赋予农产品品牌以特有的文化底蕴。

农事节庆活动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也因此成为塑造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以杭州地区为例,各种各样的农事节庆活动层出不穷,开茶节、采茶节、茶艺节、山核桃节、草莓节、放鱼节、鱼文化节、竹笋节、琵琶节等等,所有的农事节庆活动都与当地的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和营销是一体的,大众传媒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广泛报道,弘扬了农产品品牌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意见与建议

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这六种角色与功能的发挥并不是均衡、连续、一致的,不同的媒介形态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议题所发挥的这几种功能不仅各有侧重,而且尚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待政府的“涉农”决策文件的报道虽然密集广泛,但后继无力,热潮过去之后,常常陷入长时间的空档期。

(二)各种大众传媒常常各自为营,没有形成合力。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相对明确的报道领域和角色定位无可厚非,但对于农产品品牌建设议题,很多媒体可以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进行报道。如党政机关报可以传达政府决策,都市类报纸可以解读这种政策对城市消费者的影响,科技类报纸可以推广新技术,财经类报纸可以从资本运作和品牌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大众传媒对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关注点相对单一,绝大多数媒体都是从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角度来狭隘的理解这一领域,没有将之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如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产品国际市场等。

基于这些不足,我们认为大众传媒的主管政府部门和管理者可以制定一项媒介发展战略或决策,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大众传媒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常态化。大众传媒应该改变那种冷热不均的关注度,对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域进行持续的、连贯的报道;二是立体化。也就是说,各种大众传媒渠道应该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地面到空中,从综合媒体到专业媒体,都应该为此贡献力量;三是全方位。这是就大众传媒的报道方式而言的,即大众传媒应该超越农产品品牌为农民增收的报道角度,从更广阔的旅游环境、乡俗文化、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区域形象等视野综合运用消息、评论、广告等多种方式来传播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信息。

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100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走进中国地理标志》摄制项目启动,必将开启一个大众传媒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时代。我们殷切地希望大众传媒能够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农产品品牌调研范文6

全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且成效明显。但是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缺乏:

缺乏专业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专业化。包括耕地、播种、施肥、植保、管理、收割、储存、销售等专业化程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现代农业专业化还不明显,还是存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问题,甚至在基层组织及干部中,在具体的管理人员中的专业化意识、观念都非常缺乏。可以说,还没有这样的组织。这就需要我们的基层组织提升园区的专业化程度。

缺乏市场观念。无论是园区当地政府,还是园区经营管理者,他们对市场预期、风险评估、市场拓展与开发的观念都需要进一步强化。一般情况下,产品在市场上为需大于求的时候,生产者与经营者都非常乐观,往往会忽视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而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时候,生产者与经营者又没有了对策,而且非常无奈。农业产品更是如此。作为现代农业是面向现代市场的。没有或者缺乏市场预期、风险评估、市场拓展与开发的观念,要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业产品是不可能的,要抵御自然、市场等风险也是不可能的,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是不可能的。

缺乏品牌意识。市场经济必须要有品牌意识。品牌往往就是生产的名片,就是生产者、经营者的实力。在调查研究时发现,管理者或者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有的自己独有的产品,但是没有品牌意识,更没有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产品。比如种姜生产,其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但是就是没有自己品牌或者商标。有的生产的菌或菇,销售到重庆等大商场,但是就是没有自己的商标或者品牌。作为现代农业,必须在树立市场观念的基础上增强品牌意识,利用申请专利等手段,学会保护自己。百年老店靠的就是自己的品牌。现代农业生产也必须增强自己的品牌意识,靠自己的品牌进行生产与销售。

缺乏科研支撑。传统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是非常低的。而作为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园区项目与科研院所的对接与联姻、或者属于自己的研究机构需要加大力度与进度。目前虽然有重庆天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特色植物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依托重庆文理学院、市特色植物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规划,但是进度不够快。有的生产者的技术是别人的:有的生产者自己不能生产种子,现有的种子如菌种是从福建等外地长途爬涉运来的。这样成本既高,而且容易受制于人。

缺乏科学管理。现代农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调查发现,园区生产者与经营者往往是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转移过来的,他们对现代管理技术了解不多,或者不了解。如生产过程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市场管理、品牌管理、用人管理、技术管理等饭吃缺乏。当地政府在这个方面也没有系统培训规划。基本上是处于自由发展阶段。这样的经营管理对园区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

缺乏服务意识。园区建设一个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除了主体规划外,还必须进行服务配套。一是在用电方面。二是在用地方面。三是在融资方面。四是在资金整合方面。五是在用气方面。六是辅助设施方面。

对策思考

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十要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未来的农业就是现代农业,就是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

强化市场观念。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市场。现代农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必须研究市场需求,同时必须提前对市场进行预测性研究。盲目生产就不是现代农业。因此,园区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必须强化市场观念。用市场指导生产与销售。

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的生命。因此,园区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包括专利意识,强化品牌战略观念。杭州等地推行的“一村一品”、“一镇一品”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农业园区的相关生产者、经营者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强化自己市场地位,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凸显自己的优势。可以每一个生产者、经营者自己的品牌,也可以整个园区就某一品种创一个品牌。

增强科研能力。科技是生产力。农业园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园区必须在现在科研合作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

园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相关现代农业的科技投入,做好现代农业科技的招商引资工作。

农业园区的相关政府要进一步与生产经营单位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科研院所联姻,利用他们的科研成果帮助园区农业的发展。

农业园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国际国内的成功企业的经验之一,就是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研究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

园区内的生产者经营者应该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基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实现科研成果共享。

加强科学管理。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学管理。人、财、物的管理,生产、流通的管理等都必须利用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否则,无法脱离传统的、粗放的管理。一方面要引进现代农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相关政府人员与生产者、经营者现代农业管理理论的培训,强化他们的科学管理理念,提高他们的科学管理水平。

上一篇畜牧业前景

下一篇农产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