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例6篇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

一、研究源起与意义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普遍都是文化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使得我们“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实现变得艰巨。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围绕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应中职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杨宁,卢杨在其译著《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中指出,“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讲,他们有些时候对同伴的兴趣和关注超过了对教师和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如何将他们的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合作学习无疑是最好的方法。”[1]笔者从事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为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有利于本校教学改革的推行,使我校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为我校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质的研究方法和准实验研究法,辅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等具体方法。

(二)学生分组

正如约翰逊兄弟所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合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经验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异质小组,也是大有好处的”。[2]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也为了学生分组能按成绩的好、中、差划分等级,笔者在开学初出了一份融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基础会计》知识的测验试卷给学生进行测试。对于学生的测试成绩,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自控水平,笔者把全体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成绩好的学生分别担任各小组的组长,由组长分别从中等成绩段自选2名组员,从差等成绩段自选1名组员,组成一个4人小组。老师的把关原则是:每组只能有男生一名;组内成员都是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要调开。当然,老师对小组成员的调整必须征得大家的同意,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笔者更关注的是成员间要比较能“合得来”。

(三)合作学习培训

为了合作学习能有效顺利地开展,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好处?合作技巧有哪些?成功标准和学习评价标准如何确定?等。通过合作学习培训,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其过去的学习体验,是更轻松愉快、活泼生动而卓有成效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自觉配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四)研究的实验方案

1.实验假设(1)本研究假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积极性和效果,提高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2)本研究假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3)本研究假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学科成绩。2.实验对象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如下表1所列:[3]本研究在实验班的教学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务部分内容全部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论部分选取“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和“第五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开展合作学习。会计电算化12212班和12213班入学时是根据学生报到的顺序随机收录的,教授两个班的《企业财务会计》学科的是同一位老师,教授两个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也是同一位老师,两个班上学期的专业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相当。两个班的学生都是主要来自于本市的几个县镇,他们过往的学习经历和教育条件相同,具有可比性。3.实验时间本研究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14年3月至6月,为期4个月,共16周,各班周课时为4节。4.实验环境理论课在教室上,教室有多媒体电脑和投影仪。实务操作课在电脑机房上,机房电脑安装有用友畅捷通T3软件以及相应的练习软件,机房电脑还安装有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该网络教学软件有屏幕广播、传送文件、电子举手、提交作业等功能。5.实验前测为了对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情况作比较,笔者设计了一份《〈会计电算化〉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法实施学生调查问卷》,于学期初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实验前的问卷调查。同时笔者还在开学初出了一份融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基础会计》知识的测验试卷给学生进行测试,作为前测学科成绩,将与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会计电算化学科测验成绩进行对比。本次调查各班共发出问卷97份,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7份。6.教学设计实验方案本研究拟实行的教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7.成功标准和学习评价标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下,判断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的标准不再限于其个人的学业成绩,还要看他是否掌握了良好的与人合作交流的技能,以及他所在的小组全体成员是否都达到了学习目标,笔者更关注的是合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作为一种积极的信息反馈,能够指导以后的教学与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笔者经过与学生共同商议,以能使全体学生都受到激励为原则,采用了标准参照评价方式,选择了以下三种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方法:(1)在理论课上,各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同学们各自独立参加测验,老师设定一个标准分,比如70分,如果全组成员都达到或超过70分,则该组成员每人可得10分的合作技能分,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没能达到70分,则该组成员每人的合作技能分为0。测验成绩的分数和合作技能的分数分别记录。(2)在实务操作课上,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份作业,由老师进行评价打分,全组成员都获得同样的分数。同样,此法还是将作业成绩的分数和合作技能的分数分别记录。合作技能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以下表2:《合作学习课堂评价表》的评价项目,进行打分加总得出。(3)在期末的复习课上,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组间竞赛的方法。各小组先按要求合作学习,然后进入竞赛环节。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分别写着A、B、C、D字母的卡片,然后每个小组中的1号成员持着这套卡片按顺序坐在教室前排的答题区,其他同学都坐在教室的后排当观众,答题的同学答题时,观众不能出声,老师作为裁判记分。屏幕上显示题目时,答题的同学举牌给出自己的答案,老师给答对的同学记1分,1号成员这一批答完10道题后,换各组的2号成员上场,1号成员退回观众区。依此类推,各组的4位成员都要代表本组上场答题,最后,老师把各组的4位成员的得分加总,得出各组的总分,即为该组的成绩。小组合作技能分的评价方法是:成绩总分为40分,如果该组的总分为30分及以上,则该组的合作技能分为10分;如果该组的总分为20~29分,则该组的合作技能分为5分;如果该组的总分为19分及以下,则该组的合作技能分为2分。期末,把本学期全部测验、实务操作、竞赛所得的成绩分数的平均分换算成百分制,作为期末本学科的平时成绩,用来计算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登记学生成绩表。另一方面,每4周一次,各小组把本组学生的合作技能分进行加总,小组合作技能总分达到满分的70%及以上的小组,每人发一张“合作学习能手”的证书,并每人奖励一根冰淇淋等小零食。到学期末,拿到“合作学习能手”证书最多的前5名的小组,可以与老师共进午餐或举行庆功晚会。

三、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一)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和态度的影响

笔者还是用前测时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法实施学生调查问卷》,再次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于学期末进行实验后的问卷调查。以下图表分别显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调查问卷中的第一部分“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对比数据,此数据单就“符合”项进行了前后对比。本次调查各班共发出问卷97份,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7份.可以看到,实验班在多项指标上前后明显不同,而对照班前后差异不大,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实验班一些学生的访谈记录:“上电算化会计课,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以前上课没弄明白的地方,下课后就不理它了,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能及时与同学讨论解决,真好。”“以前晚自习自己看书,总会分神看不下去,功课都没有复习,感觉时间过得很慢。现在我们小组经常凑在一块讨论做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就下晚自习了。”“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我感觉记东西记得牢,不会忘。”

(二)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影响

笔者还是用前测时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法实施学生调查问卷》,再次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于学期末进行实验后的问卷调查。以下图表分别显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调查问卷中的第二部分“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对比数据,第二部分的问卷是反向题,所以此数据单就“不符合”项进行了前后对比。本次调查各班共发出问卷97份,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7份。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看到,实验班在多项指标上前后明显不同,而对照班前后差异不大,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实验班一些学生的访谈记录:“以前我遇到不懂的地方想问别人又不敢问,怕别人不理我,现在小组讨论,大家互相问互相教,问与被问是常事。”“爸爸说,不懂就问老师,可是上机时有那么多同学都要问老师,老师一个个辅导,轮到我都差不多下课了,小组合作学习,我的问题就能得到及时解决,学习顺畅多了。”“我经常给同学解释学习问题,我发现我现在的口才好多了,说话流利了。”“帮助同学,使我收获了好人缘。”“我现在说话注意多了,经常给人说说好话,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三)合作学习对学生会计电算化课成绩的影响

期末,笔者参照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题目,出题进行会计电算化学科的期末考试,并分别把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准实验研究前、后测成绩进行了对比,同时利用Excel函数进行了T检验.对照班比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出0.28分,但到了学期末,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却比对照班高出11.58分之多。再由标准差看班内学生成绩的离散程度,前测时对照班比实验班高出0.44,学期末,对照班的成绩差距进一步加剧,后测标准差比实验班高出了3.72。从T检验的结果来看,前测公式的返回值为P=0.8755>0.05,根据双尾t检验统计推断规则,当t值的双尾概率P≥0.05时,表示两个班的成绩平均值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无差异。后测公式的返回值为P=0<0.05,根据双尾t检验统计推断规则,当t值的双尾概率P≤0.05时,表示两个班的成绩平均值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有显著差异。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笔者经过一个学期在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实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积极性和效果,提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中职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3.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学科成绩。

(二)教学建议

1.密切联系班主任,共同营造强大的班集体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团队理念,因此它在一个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的班集体中的施行效果肯定比在一个松散的班级中的施行效果好。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顺利开展,必须取得所教班级班主任的配合和帮助。在一个有强大的凝聚力的班集体中,学生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它能满足学生多种积极的需要:学习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归属某一群体的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5]总之,集体的凝聚力所体现出来的集体意识、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正是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互助、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等要素的社会心理基础,为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优良的活动环境和平台,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顺畅地开展。2.争取校方领导的支持,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法的顺利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和运用,需要研究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基本材料,进行教学设计,作出反思总结等。所以需要领导在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的安排上给予照顾,使得研究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另外,对于小组成绩的奖励,可以是荣誉上的、物质上的,还可以是活动上的奖励。活动上的奖励,比如允许该组成员使用学校的音响设备卡拉OK一晚、早上不用早起做早操等,这些奖励会涉及到学校的管理秩序,必须得到校方领导的支持。3.建设教师的合作团队,全面推行各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相同专业各科目教师之间应该经常就教学方式和工作成效等问题进行系统的交流和合作,因为会计专业各学科之间是有很多共性的,彼此完全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没有哪位老师有十足的把握和经验,就需要教师们结成一个团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和合作,集思广益,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效。中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与教育培养是一个连贯融合的过程,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的,不是割裂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某一门课程的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教学,而其他课程的老师还是运用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会疲于角色转换,心理上很难很快适应并切换到小组合作技能的发挥及运用上来.

参考文献:

[1][美]GeorgeM.Jacobs,MichaelA.Power,LohWanlnn著.杨宁,卢杨译.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

[2][美]DavidW.Johnson,RogerT.Johnson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

[3]胡学雷.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2

在合作学习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做好明确的分工,只有给他们明确任务才能够让合作学习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个最显著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集结小组内众人的智慧,能够调动大家的思维,让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得以汇聚。如《“”的十年》是一节很珍贵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的基本史实。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经历了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时期———“”的十年。这一节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不是太容易,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从未经历过那个阶段,所以他们也很难体验那个年代带给人的浩劫,理解不了这段惨痛历史的真正代价。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教材的认知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研讨。我会给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指派研究任务。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们去研究:“”是亲自发动的,那么他为什么会发动“”?学生们起初对于这个问题都不了解,通过查阅许多资料后大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深。不少学生总结到:发动“”的根据是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他认为党内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学生的总结是很准确的,这也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二、合作后交流探讨———归纳总结

想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价值,合作后的交流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当合作学习结束后很有必要让小组内成员对于本次合作过程展开相应的归纳总结。让大家反思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都学到了哪些东西,有哪些收获,同时,还有哪些问题是待解决的。这个过程很有必要,只有经过合理的归纳总结,才能够让大家认识到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也为今后的合作过程积累经验。如在学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节内容后,我会让大家对本次合作学习中的新体验做出归纳总结。有的学生谈到,通过本次小组的研习探讨,自己认识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学生还认识到: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有学生谈到:通过了解的主要活动,自己学习了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还有学生谈到:自己体验到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这些经验都很有价值,这也是合作教学法的效用所在。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合作;高中语文;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充分表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于无论哪种学科都适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特别在文科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思维模式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有很大差异,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融合到一起,对于文科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拿语文来讲,有的时候一个学生对一个阅读理解题考虑的是前半段,有的学生考虑的时候后半段,将两个有机结合到一起,就能完整的得到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学生也可以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他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完成对课程的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下面就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 “独思-交流-共享”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独思-交流-共享”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每个合作学习的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通过组内讨论将每个参与者的不同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过程中攻克难题非常实用,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并且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把经验、技巧传递给他人,所以其在国外的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学生可以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他人的想法,从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拿《老人与海》这篇课文为示范,老师在实际授课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应用合作学习模式:

首先,老师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把不同性格、有不同特长的学生通过互补的形式进行分组,均衡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情况,组成3-5人小组。其次,老师通过自己对课文的把控来向学生提几个问题,例如:1.文中老人的性格。2.文中先后提及了几次老人和鲨鱼搏斗,结果如何?3.文中的小孩子曼诺林是个什么形象,和老人什么关系?4.本文主要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然后,因为不同的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一样,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多种,通过“独思-交流-共享”模式第三个环节就是要小组内讨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和同学交流下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思路稍作整理,对不正确的思维模式及时纠正。最后,进入最终环节,对于小组内讨论出来的结果,总结出来对各个问题自己的看法,然后让组内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总结出自己小组内的答案,向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环节之后,老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找出个别小组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二、“已知-未知-建构”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应用所学过的东西,去研究未知的只是,这就应用到了另一种模式的合作学习方法,即“已知-未知-建构”。小组之间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运用,来对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既能熟练掌握新知识,也能对旧知识起到复习的作用。这种模式的学习,可以应付在语文教学中各种难题,对学生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拿《陋室铭》这个文言文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是课前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给学生布置任务,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老师给学生设计或提供一个表格(下转第21页)

(上接第2页) 形式的模板,表格的内容包括“已知”、“未知”、“建构”三个问题。 “已知”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熟悉和能够熟练应用的知识。“未知”说的是在未来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知识,或者说是学生还没学习到但是渴望了解的知识。“建构”是把已有的知识通过不断运用或者琢磨,将其和没学到的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出一个自己的知识系统。

其次,老师教给学生填表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表格所需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内把自己填写好的表格和同学交流,可做相互修改,参考同学的意见,使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体系。

最后,学生将自己讨论的结果提交给老师,老师对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学生自我独立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优秀的经验进行总结,督促学生完善合作学习。

三、“文学圈式”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文学圈式”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是由里克?诺艾发明的,其指的是让学生分组对某一经典文学片段进行深刻探讨,探讨内容可以是文章中的故事、人物或作者等等。

对于诗词歌赋的鉴赏类教学,老师就可以运用“文学圈式”教学方法:

首先,老师给学生一个参考文本,因为选题是针对《离骚》的分析,老师可以找相关的诗词资料,例如《孔雀东南飞》、《赤壁赋》等典型的例子等为文本范围;

其次,根据学生喜好的不同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组,即为“文学圈”选择成员,一般每组6-8;

再次,给组内每个成员分配角色及其相应的任务,一般主要有负责收集和选取文本材料的“讨论组织者”、负责查找和解决生僻字词的“生字采集者”、负责总结和描述文本信息的“内容总结者”、查找文本相关背景资料的“背景调查者”、负责将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的“生活经验联系者”及负责把握文本主要线索和脉络的“线索追踪者”。有些比较复杂的任务可以交由两人共同负责,以保证每项任务都有人保质保量地完成。

然后,让组内成员根据任务分配的情况及文本长度等来适当安排阅读时间、完成文本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即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由教师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垄断课堂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还课堂于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与理论课不同,实践课的教学直观、明了、生动,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本科及高职院校都在不断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原料合成实验》是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在学习完《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等相关理论课程,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之上开设的一门拓展性实践课程。笔者现以材料1011班《原料合成实验》课程为例,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经验:

1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合理的分组也是保证教学效率的首要前提。譬如材料1011班30人,共分为6个小组,每组5人。每个小组有小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等角色。一个角色可由多人担任(例如操作员),同时,一个学生也可以承担多个角色。各种角色处于不同的地位,组长具有教师赋予的领导权威,用以帮助学习小组顺利运行。当小组成员之间出现知识冲突时,有明显权威特征的学习小组更容易产生小组决策[1]。

每个小组的组长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内部推选。在开展小组学习后,每名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个性自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例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就会主动扮演小组汇报员;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工作细心负责,他就会主动承担操作员的角色等等。但小组成员的分工并不能一成不变,成员任务需要经常性地轮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每位学生感受每项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2 教师导学,评价量规

《原料合成实验》作为实验课程,相比纯理论课程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从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案和指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活动设计,实现“还课堂于学生”。与传统班级授课形式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的是,教师不仅要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2],多思考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等有关内容,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让他们自发的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设计评价量规,指导学生处理好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教师在设计评价量规时,既要设计对小组整体的评价指标,还要设计对组员个人的评价指标。每名学生的实验总成绩由小组成绩和小组自评成绩组成。其中小组成绩由教师打分,重点考察小组实验的设计、操作及完成情况;小组自评成绩由组内学生打分,重点考察学生的工作态度、组内贡献,促使学生清楚自己所负的责任,认真对待自己分担的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分工合作,交流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承担相应的任务之外,还要学会讨论与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享资源、取长补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遗余力。研究证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明显提高学习的效率。Singhanayok和Hooper通过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显示[3]: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时如果有把知识教给别人的明确意向,则与学习知识只为参加测验的学生相比,成绩会有提高。向同伴解释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用心思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会对课程内容做出更深入的加工。另外,从学习伙伴处接受知识可以增加学习者观察其伙伴们所用的学习策略的机会。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团队精神,发挥小组成员潜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讲《聚苯乙烯的合成》这个单元时,课前教师给小组分发学案,要求各小组预习聚苯乙烯的合成方法,了解各种合成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具体的实验方案,并做PPT汇报。任务分派下去后,小组成员首先进行分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聚苯乙烯常见合成方式有以下几种: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等。然后各人分别学习了解几种聚合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条件等基本知识。再经过组内汇总与讨论,综合考虑实验的合理性、可行性,实验的难易程度、安全性等问题,确定最优方案。之后,学生再引用借鉴别人的合成经验,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最终形成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进行PPT汇报。教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应对等进行点评与指导。同时,各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 监管调控、调解冲突

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并不是放任自流,学生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活动也离不开有效的调控[4]。一方面,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针对各组或各个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辅导学生掌握决策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教师随机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根据表现来评价小组合作的质量,促使人人都参与小组活动,避免合作学习中有人“无事可做”的现象,从而达到调控学习过程的目的。

在合作学习中还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组内成员会就某些问题发生意见冲突,无法形成小组决议。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进行冲突调解:小组内要听取所有组员的意见、方案,在组长领导下进行表决;小组内无法达成共识的话,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5 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供了师生交流及生生交流的平台,更能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个体责任感,培养团队精神。与此同时,它也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深入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设计好活动方案,怎样与学生沟通交流,怎样调节学生之间的依靠关系,怎样处理突发性事件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陆, 杨卉. 合作学习中的小组结构与活动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3,8:34-38.

[2]郑学琴.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时代青年.教育,2012, 5:293-294.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5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而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可以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操作)、学生听(模仿)” 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最为核心,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开始实施教学前,笔者以调查表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以及协作学习的意愿,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由此表可以看出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始能力差别较大,且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科学组建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信息互动。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分组的策略包括组员的搭配、成员的数量、工作的分工等等,这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将具有不同计算机能力的学生分到一组,每组的计算机“高手”辅助老师答疑、指导、帮助其他组员,这样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有利于组间对比和竞争。

二、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学生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要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验项目,提出大致的要求,实验目的和结果。不要设置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细节,要求学生按小组讨论实验过程和细节,给出初步解决方法。各小组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教师批阅所有小组的初步解决方法,挑选几组在课堂上讨论,找出共性问题在课上讲解,并提前把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再次讨论。小组间的交流学习也很重要,同样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选出几组发言。一组发言完后,可以让其他组的人提出问题,小组间讨论,教师总结,再进行下一组。然后,教师进行整体总结和讲解共性问题。最后,小组修正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下一个实验项目。

三、有效控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教师能不能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关系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实时监控小组活动,可通过博客交流、查看小组记录或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和进行的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和总结遇到的问题。采用小组负责制,争取不让任何小组成员掉队。可以采用抽查的方法检查学习效果。

四、小组学习效果评价

小组学习效果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不仅要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而且可以激励学生进步。我们不能只是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笔者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合作的组间竞争。总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分和提高分。把实验项目分为两部分:个人完成部分和小组完成部分。个人完成部分的评价作为基础分,小组完成部分的评价作为提高分。基础分由学生本人的笔试成绩和机试成绩构成;提高分约占到30%,由所在小组总成绩和组内表现得分构成。小组总成绩由老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构成,具体评价参考实验项目的解决方法是否科学可行、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如何、组员参与度如何以及完成质量如何等等。组内表现打分由小组所有成员(包括本人)的评价构成,着重对组员参与活动的态度,执行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情况,以及对实验项目的完成和研究结果有何贡献等等,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后,笔者又以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参加小组学习的情况,调查反馈如表2所示。

五、结语

经过这次的实践教学,笔者了解到,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实验项目的设计,同时实验内容要紧密的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给小组充分的自由度,但是一定要加大教师的监控力度;还可以让小组间相互监督,保证学习效果等。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文6

研究物理高考试题可知,通过实验考查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逐渐成为高考中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是学生获得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使实验课堂灵活多变,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组织学生小组实验时,教师要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只给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及过程,然后各小组按照本组方案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出最佳方案。例如,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教师只说明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然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实验,教师时刻观察学生的实验,小组内的协调工作,由学生自行安排,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出提示,完成实验后,经过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说明本组的实验方案,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讨论,评出最佳实验方案。

二、评价机制更加有效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作学习结合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使评价机制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是相互信赖的,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相互激励,在每个成员都成功的基础上取得小组成功,通过小组自评使小组成员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例如,在讲“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收集爱迪生与电有关的技术发明资料,让学生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电磁技术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变化。在收集结束后,教师让各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自评,评价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由教师对小组做出评价,给出中肯的建议,切实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肯定。

三、复习更加系统高效

“一人智短,二人智长”。在物理复习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的物理知识更加系统。由于高中阶段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并把知识融合的时间不充足,需要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在复习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相互讨论,还能使所学的物理知识更能贴合学生的认知需要,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当然,复习中的合作学习还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的,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复习小结,完善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和认知,强化物理知识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总结能力。例如,在讲“动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展复习活动。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动量的知识提纲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合作补充具体知识,然后进行检查,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完善学生对动量知识点的掌握。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