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论文范例6篇

人民交通论文

人民交通论文范文1

一、增强理论武装实效。今年理论学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实效性。按照学习好、宣传够、研究透、转化快的要求,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以理论学习服务体系为依托,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1、理论学习坚持常态化。要认真落实《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创新办法,完善途径,拓展阵地,健全制度,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和“中心组学习示范点”创新活动,推动局机关和各单位中心组学习保持常态。

2、理论普及推行大众化。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学习活动,阅读大众理论读物。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在的认识与实践100例”宣传活动,加强专题讲座、职工学堂、电化教育、干部培训、党政一把手和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学习载体建设,推动理论普及深入基层,走向大众。

3、理论研究突出前沿化。各级中心组学习课题调研都要围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交通大部制改革等重大理论现实问题,集中攻关,及时转化,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大局,舆论引导是重中之重。我市交通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今年交通以大部制改革、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结构调整,创新行业管理,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公共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更好地发挥先行保障作用,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

1、经济宣传要持续推进。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全力抓好以“率先发展看”为主题的经济宣传,着力宣传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交通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宣传我市和交通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效。

2、信息传播要更加健全。要正确把握今年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努力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要建设好交通信息中心。要适应媒体格局的新变化,加强与上级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形成舆论引导的优势,全面展示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整体部署,重大成果和典型经验。

3、对外影响要不断扩大。要围绕全市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大局和交通转变方式,科学跨越的发展目标,加大策划力度,用好激励机制,协调各类媒体,进一步塑造交通的良好形象。要依托重大活动和主流媒体,组织对外宣传,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加大正面引导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交通、理解交通、宣传交通、维护交通。

三、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创建是一个渐进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起城市的精气神,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彰显出交通的情行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其核心就是体现时代的文明,其关键就是反映城市的和谐。人民满意城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已经到了关键之年,交通系统文明建设要围绕全市创建的大局,站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对文明创建工作想深想透,创新出新,抓牢抓实。

1、积极弘扬核心价值理念。要按照思想引导,教育提高,行为养成和政策调节几个方面整体联动、协调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凝聚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讨论”、道德模范评选、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从各个不同层面弘扬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交通的文明素质。

2、始终坚持人民满意目标。文明创建、人民满意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惠及人民。车站、港口、政务中心等窗口单位按照“优美的服务环境”、“优良的服务质量”、“高效的投诉处理”、“高度的公众评价”的测评标准全面落实、常态管理、长效建设,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群众的认同感。

3、着力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强化行业联创、品牌联创、城乡联创,确保硬件达标、数据达标和环境达标,为我市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继续“争先进位”作贡献,为今年的总测评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在创新载体、健全网络、培育典型、优化服务、办好实事上下功夫,推动行业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市民文明素质渐进积累、不断提升。

四、加强统一战线建设。统一战线要立足创业富民大舞台、形成服务经济大统战、促进和谐发展大团结、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交通工作会议要求,协调处理好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交通建设率先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作出科贡献。

1、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工程。创业富民是发展经济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和谐的有效载体。今年是我市交通建设投资又一个高峰年,将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大站场、综合枢纽、港口建设力度,统一战线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更好地服务城乡一体化和县城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平安便捷出行做文章、下功夫。

人民交通论文范文2

    一要科学论证规划新建的城市道路。新建城市道路在规划、设计、施工前要科学论证、广征意见,特别是要征求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规划理念要超前。要瞄准世界城市道路建设的前沿,推算出新建道路以后的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量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城市道路。二是要科学论证。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参与调研、论证,取得广泛共识。在城市道路建设上切实遵循理念超前,科学规划论证,精心设计,人性化考虑的原则。

    二要加大宣传道路交通法的力度。不学法就不可能知法,不知法就谈不上守法。所以,道路交通法的宣传任重而道远。一是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要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必修课,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遵守道路交通法的意识和习惯。二是各县区必须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增强人们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人民群众的伤亡。三是对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强制性地组织农民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

    三要在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上下工夫。一是把社会成员渴望交通文明的愿望迅速转化成为付诸实践的行动。文明要从交通开始,要在每个交通参与者身上体现出来。二是用中华民族文明史教育群众,做到不闯红灯,不随意变更车道,不酒后驾车,促使大家自觉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约束出行行为,并且监督其他交通违法者。

    四要严管重罚交通违法者。一个百万人以上的城市要有良好的交通秩序,除了市民有较高的文明素质以为,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必须严管重罚。

人民交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公共外交;国家形象;国家利益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78-03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公共外交应运而生。公共外交作为不同于传统外交的一种新外交形式,在塑造健康、和平、进步的国家形象过程中,发挥着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认同感和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和内涵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指一国政府为提升本国国际形象而开展的直接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关活动,它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以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及网络为主要载体,是一种全新的外交形式。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埃德蒙・古里恩(Edmund Gullion)于1965年首次使用。他将公共外交界定为“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该国国内的利益团体与另一国内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外交官和媒体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过程对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造成的影响等活动。”①赵启正先生指出:“公共外交是指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形式的,面对外国公众,表达本国国情的,意在提高外国公众对本国形象的认知度的国际交流活动。”②他认为,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改善民间的感情,扩大对本国的友好人群和提升好感度。政府是主导,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精英是中坚,广大公众是基础。可以说,通过公共外交,每一个国民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外国人的“外交官”。

公共外交的概念和内涵至今没有统一认可的说法,西方国家各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我国学者将公共外交定义为“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由中央政府或者通过授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委托本国或者外国社会行为体通过传播、公关、媒体等手段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开展针对全球公众的外交活动,以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利益的实现”。③提出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体、媒体是关键、精英是中坚四个特征。这个定义基本概括了公共外交的内涵与特征,有助于公众对公共外交的正确认识。相对于传统外交,民间外交、青年外交、妇女外交、文化外交、体育外交乃至灾难外交、第一夫人外交、葬礼外交等,都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研究和开展公共外交,创造出有本国特色的公共外交途径和方式。美国战略模式、以色列族裔模式、日本经贸模式以及俄罗斯文化年、英国威尔敦庄园会议等,使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

公共外交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积极倡导“人民外交”、“民间外交”,确立了“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等原则,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对外交往的新突破。随着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与国际社会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公共外交成为我国外交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中国公共外交之所以能够蓬勃开展,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公共外交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公民参与外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公众对国际事务和外交工作的兴趣空前高涨。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为公众积极参与外交以及外交走近公众创造了条件与手段。我国高度重视新时期的公共外交,中共十首次将公共外交写入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公共外交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为全方位推动公共外交的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成立,《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公共外交概论》、《公共外交季刊》等专著、刊物的出版以及各类公共外交论坛的举办,都说明我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

二、公共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内外公众中的印象和地位,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是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④ “它突出的是一个国家(特别是民众)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知和评价,是一个强调主体价值标准的判断”。⑤国家形象由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组成,是一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公众对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文化传统、外交政策、国民素质等综合国力的综合评价。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树立健康、和平、发展的正面美好形象。政府、领导人及普通民众形象都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由于认知的角度及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对国家形象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所以,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公共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澄清事实,解疑释惑

在全球化、多极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随时需要向世界说明影响国家形象的突发事件、贸易纠纷、政策导向、历史纠葛等事实真相,以正视听、维护国家形象,同时建立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全球对话网络。面对达赖集团关于新的妖魔化阴谋,特别是“3・1”,全国人大当天就组织涉藏问题代表团赴美国、加拿大向其主流社会、媒体及公众“讲故事”,大大消除了西方世界对的歪曲和误读。全国友协曾组织多个“实话实说”代表团到国外,其中一次是组织受到中美无缝钢管贸易纠纷影响的企业工人赴美交流,展开说明解释工作,发挥了很好的外交影响力。以外交部为代表的中央部委新闻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建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公共外交的品牌。

(二) 传播友谊,交流沟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通过公共外交,可以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文化“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特点,以及重视“亲仁善邻”、“和衷共济”等美好品质,增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20世纪6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中日建交前后,中国派出庞大的青年友好访问团赴日访问,也邀请几千名日本青年到访中国,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据外交部统计,近年来中国派驻各国的使节每年在驻在国发表演讲2200多次,接受采访1300多次,结合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庆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3000多次,有力增进了国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73年开展友好城市活动以来,截止2014年5月,我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和 439个城市与五大洲133个国家、465个省(州、县、大区、道等)、1442个城市建立了2115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这些友好城市已经成为“民间外交”的主渠道,促进了地方和国外城市的友好交往。

(三) 提高知名度、美誉度

“外交不仅要服务国家利益,更要致力于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⑥公共外交更是如此。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国际社会信任与合作的基础。我国国家领导人一贯身体力行,围绕出访和出席重要国际会议,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2009年,主席访问坦桑尼亚期间,出席了中国承建的坦桑国家体育场竣工仪式,并与600多名坦桑民众亲切交流。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在访问美国期间,到20多年前他曾探访过的美国普通农家做客。这些都达到了深化友好、增信释疑、展现国家良好形象的目的。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在这两届盛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及其他主题活动中融入了丰富的公共外交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奋斗富强以及融入世界的美好形象,产生了非常良好的公共外交效应。通过这些大型活动,使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了中国,也使中国走向了世界。

(四)增强认同感和软实力

中国的发展引世界瞩目,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世界不同的反应。“中国”、“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崩溃论”等舆论层出不穷,不断出现在西方媒体和政界,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公共外交的基本任务就是把握“话语权”,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回答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经济状况、政治体制和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的疑问,讲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表明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和光明前途,以减少误解、摩擦和阻力,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增加世界对中国的认同感,全面构筑国家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有深远的影响和魅力,“文化外交”大有可为。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升温,孔子学院发展迅速,据《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世界已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共计1086个,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也成为公共外交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扩大“文化中国”的魅力和影响。

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公共外交必须完全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公共外交“正是凭借软权力独特的劝说力、吸引力、同化力,通过文化、教育和大众媒体深入他国民众,感染、感化、感动他国民心,改变其信仰和价值偏好,从而对他国政府针对本国的外交决策施加影响,最终采取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态度、政策和行动”。⑦要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中国话”,讲“中国故事”,让世界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总之,公共外交是舆论时代的国家外交战略,是外交公开化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名片,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选择。

三、公共外交的分层次开展

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例如通过元首外交树立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通过灾难外交树立极富同情心的国家形象,通过文化外交树立文明典雅的国家形象,通过金融危机救助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形象,通过维护海外公民权利树立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等,可谓成绩斐然,使我国国家形象得到有力的改善和塑造。要实现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目标,就必须努力开展旨在树立我国良好形象的公共外交。

鉴于公共外交的广泛性、互动性、渐进性和间接性等特征,必须充分发挥以下六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外交、外事部门。这是公共外交的主导力量。作为政府主导部门,要加强公共外交的谋划、组织和引导,加强高访和重大外交活动的设计。围绕国家领导人出访以及举行大型活动等契机,统筹安排各项公共外交活动,多角度阐释我国外交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同时,本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听取民意,聚集民智。还要注意培育公众开放、包容、和平、理性的心态,加强引导,争取他们对我重大外交决策的理解和支持,保证公共外交有序开展。二是大众媒体。网络、电视、报刊、广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网络,它是不同国度文化、舆情融汇的平台和最便捷的工具。有报告称,2012年,全球网民人数突破创纪录的25亿人,其中亚洲各国占新增人数将近54%,为世界各洲之冠。2013年,全球网民人数有望实现45%以上的高增长。因此,“网络外交”不能不说是公共外交的“重头戏”。三是民间非政府组织。这是公共外交的生力军。就我国而言,目前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大约有30万个,其具有天然的草根性,活动范围广、影响大,对外交往的灵活性比较突出,有利于和国外民众的沟通。四是海外华侨华人。他们的根在中国,“血浓于水”的中国情使他们对维护祖国形象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所处的环境、位置得天独厚,有利于与所在国各界的联系和沟通。五是知识精英。通过科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能影响他国民众的思维环境,通过专业的、非政治的平台,使公共外交理性化、知识化。六是跨国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雄厚的经济能力决定了它们对外公关的分量。它们跨国建设的每一个项目、每一座建筑往往是中国形象的亮点和标志,它们的投资取向、行为准则有可能是中国外交趋势的风向标、中国形象的晴雨表。

2013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委托西方民调机构及高校对25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结果,中国名列第九。虽然排名靠前,但负面看法比例上升是2005年以来最高的一年。法国、美国、日本、韩国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比例均达60%以上。近年,世界经济低迷而我国又保持较快增长、我国与邻国边界海洋争端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负面看法的增加。公共外交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任重而道远。

公共外交是传统外交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开展好公共外交是顺应世界潮流和时展的必然选择,是为国家的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营造良好软环境的客观需要。”⑧公共外交直接影响确立“知名品牌”,塑造我国健康、和平、进步以及自信、务实、负责良好形象的大局。公共外交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有科学统筹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将其纳入我国外交战略布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大力倡导,才能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民心民意,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达到维护和促进国家根本利益的目的。

[注 释]

①Hayold Nicolson:《Diplomacy》,Geoy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88。

②赵启正:《全球对话网络》,《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第3期。

③⑤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第108页。

④管文虎等:《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⑥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人民交通论文范文4

1“和谐” 由 “和” 衍生而来。作为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 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和谐交往、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和谐民族交往的内涵。

2006 年 10 月 11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1]这就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指导思想上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础上的最新理论概括,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中 “和” 的精神,也是当前民族关系的核心价值取向。民族关系是 “民族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影响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2]( p. 166)从民族交往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关照民族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民族交往是什么。WWw.lw881.com按照 金 炳 镐 先 生 的 观 点,民 族 交 往 是 指”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民族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3]而和谐民族交往意指 ”交往双方 ( 或多方) 民族处于同等地位的和睦、协调的交往,这是交往双方 ( 或多方) 民族生存发 展的共 同 需 要 和 共 同 的 愿望“。[2]( p. 112)可见, ”和谐“ 是 ”民族交往“ 的目标追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和谐民族交往就是强调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往活动引导、统一到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 发 展 观 中,创 建 和 谐 的 社 会 主 义 民 族关系。

二、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

( 一) 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中国文化很早就有 ”和而不同“ 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资利用的宝贵精神遗产,仍然是全球化时代民族之间和谐交往共同发展赖以借鉴的珍贵的精神财富。 《国语·郑语》载史伯云: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4]”和“ 是以不同的事物汇聚、结合在一起,得其平衡、协调,相济而相成,这样才能生机盎然产生新的事物。”同“则是单一同质事物的叠加,如此不会有新的发展,”同则不继“、”尽乃弃矣“。《左传·昭公二十年》 中记载晏婴论述 ”和与同异“,他对 ”同“的批评是: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孔子也曾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和而不同“是君子 ”尚义“,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又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苟同于他人;”同而不和“则是小人被利益所左右,对自己有利就苟同于他人,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则与人争执。《易传》中有云: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厚德载物“ 就是君子效法地之坤德,具有博大宽容的精神。 《中庸》 则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7]”小德“ 是讲差异性,”大德“是讲统一性,天地间 ”万物并育“、”道并行“,虽然有差异,但其 ”不相害“、”不相悖“,在差异中有其统一与和谐。概括起来说, ”和而不同“ 就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反对搞单一的同质化,也反对不同事物之间的冲突、对抗。这一宗旨表现在民族关系上,就是《尚书·尧典》 中讲到的 ”协和万邦“,意思是说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主张各国互相尊重,和睦 相 处。 ”天 下 同 归 而 殊 途, 一 致 而 百虑。“[7]( p. 196)兼容并蓄,相反相成。将这样一种思想用之于当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就是要承认和尊重多元,既认同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以博大宽容的精神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文明的对话“ 代替 ”文明的冲突“,在对话中产生共识与和谐,逐渐走向人类文化的 ”多元一体“。只有 ”和而不同“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是 ”和实生物“, ”殊途同归“;如果搞某一种文化的霸权主义,或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对抗,那就是 ”同而不和“、 ”同则不继“了。

( 二) 克己复礼 仁者爱人。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 ”礼“的精神实质就是”敬“。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就是 ”礼之用“。”非礼勿动“、 ”立于礼“ 目的都在于 ”执事敬“。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8]”克己“,首先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意识到一个自我拥有意识和行为的自由。因此要自觉预防自我流于任性,做到 ”克己“。”复礼“,首先是 ”礼“,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 ”复礼“更在于对他人的尊重。所以, ”克己复礼“ 就是通过个人的自觉行动来实现自我的自觉与自律,践行尊重人的原则,进而达到 ”仁“ 的境界。这种仁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爱,仁爱学说彰显人的禀赋和尊严, ”以人类共同性的本质为哲学基础,为所有人的自我完善开辟了道路“。[9]孔子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所谓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体现的都是仁爱精神。董仲舒认为 ”仁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自己遂其生,使他人亦遂其生,使万物各遂其生,才算得上是仁。“戴震所谓 ”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 等无不秉承追求仁义道德达到和谐共生的精神。[10]孔子说: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8]( p. 208)血缘之爱加以延伸和扩大,变成全社会人际关系普遍遵循的原则。”仁者爱人“既是自我觉醒,又是自我完善,既是自我发现,也是自我实现。张扬的是一种博大的理念和崇高的境界,试想,交往主体间彼此都能以自我的仁爱情怀与生命意识去关照对方,我们生活的世界岂不就是和谐祥和的美好人间。

( 三) 上善若水,有容乃大。

对 ”善“ 的向往与共生理念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不懈追求,老子讲 ”上善若水“,[11]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滋养,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有容乃大“,源自 《尚书·君陈》: ”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12]意思是说,对于冥顽不化的人,不要愤怒忌恨,对于一个人不要求全责备。必须有忍耐,才能够成功。必须宽容,德才算大。 《古兰经箴言》里讲: ”只因来自安拉的怜恤,你要对他们和气; 如果你粗暴傲气,他们必定从你周围远去; 你应该体谅他们,为饶恕他们而求祈; 处理事情要跟他们商议,你要是已作决断,就该对安拉仰赖托依,安拉对仰赖者确实欢喜。“[13]清代回族学者马智在其著作 《清真指南》 中指出:”能慈骨肉者谓之独善,能慈同教者谓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谓之公善,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者谓之普善。“[14]这种 ”善“ 的思想及其包容共生的理念告诉我们: 民族之间的交往攸关民族发展,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汲取不同民族文化优秀的智慧,对于各民族文化在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有通过交流和交融,民族文化才有机会在世界上树立起应有的威信和地位,各个民族的文明及智慧也才有可能从被遮蔽的状态中朗然呈现,造福人类。 ”人类文明史表明,各民族文明的发展是与交往范围扩大同步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只要善于开放交往,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就能够走在历史的前列。“[2]( p. 106)各民族和谐共生的要求必将使民族关系的内容更加完善。”和谐共生“ 以承认差异和多样性为前提,力求实现不同个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利益调适,强调对各民族文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承认和尊重,以及在共同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各民族平等、团结与繁荣、发展的一致性。

三、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意义。

和谐民族交往就是要实现社会各民族成员、群体之间,各民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睦顺畅,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民族团结的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间信任和谐的思想渊源,在民族交往中保持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 政通人和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基础。

政通人和是和谐社会的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政治稳定,体现在民族交往中就是民意通畅、民气顺达、民心安定、民风朴实、民间祥和。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应加强少数民族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应充分重视、真正确认少数民族在民主制度建设和政治参与中的平等主体地位,在国家的总体指导下,尊重各民族在民族交往中的自我选择与创造精神,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权利,建立有利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对接与调适的制度机制与政策环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有机整合和主动适应; 同时要动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尽可能畅通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使少数民族能够依据制度实现政治参与,减少或杜绝非制度政治参与,以正常途径和渠道解决少数民族因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利益调整和利益保护问题。对于在同一民族和不同民族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都需要充分运用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和自然生态调控机制去协调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利益合作,以实现各种民族利益要求都得到合理满足。其次实现政通人和要充分依靠法治国家的建设,依法治国也是政通人和的重要保障。民族和谐是法治建设的目的,法治是建设民族和谐的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已进入转型的关键阶段,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多发期,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现实性问题集中呈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时,法治所承担的促进民族合作、协调民族利益冲突的任务更加迫切。 ”坚持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治原则处理族群 ( 民族) 问题,……所有公民不论族裔 ( 民族) 成分一律平等,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所有公民均享有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迁徙、生活、工作的权利,……加强对一切处于经济社会滞后的地区和公民的发展援助,促进全国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5]”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问题只有在不离开平等原则的彻底的民主国家中,通过颁布全国性的法律才能解决。“[16]法治就是依法办事,民族法治就是要求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证民族事务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和谐交往。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表现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民族交往心理的差别,这种差别有认识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不管哪个层面都有可能引发民族矛盾。这就说明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法律制度的实施,合理疏导各种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和谐的民族交往。

( 二) 利益共享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动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以和谐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规范和原则,就是为了使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接触、沟通的过程中,增强对彼此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承认和尊重,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密切联系。在社会主义阶段,各民族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非根本利益上,各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资源开发中践行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共享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建立这样一个机制,能够克服原有资源开发与利益分配机制中忽视资源所在地政府和资源所在地居民利益的弊病,形成各方利益主体在资源合作开发中共生共赢的分配模式。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又有助于增强社会的稳定程度。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直接原因, ”在古代,每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17]”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18]这个共同的利益就是民族平等的社会基础即经济关系中结成的纽带。只有实现了利益共享,才能不断发展共同利益。民族利益包括民族总体利益和民族个体利益。从民族个体成员来说,民族总体利益是比较抽象的,难以体会和辨明的,而民族个体利益则是直接感受和容易辨明的。正是由于民族个体成员都是经济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和感受到民族经济交往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起以平等为基础的利益共享机制,事关民族个体成员切身利益的经济活动得以保持和延续,并在实践中逐步优化为稳定的方式或内容,才能推动和谐的民族交往日益巩固和发展。

( 三) 文化认同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导向。

当前各民族人员流动、杂居现象增多,多种民族文化并存成为常态。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交往、共存、共荣是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保障,各民族多元异质文化的和谐共存、共荣,也是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民族文化自身的包容性也有力地支持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存与发展。同时,各民族表层文化共存相安无事,但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却常常隐藏着冲突。文化发生变迁时可能造成心理失衡与感觉错位,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充分认识民 族意识 作为 ”民族历 史 发 展 中 的 文 化 积淀“[3]( p. 110)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这是文化认同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中华传统文化的公共性影响,充分发挥和依靠这种公共性的影响来促进和推动民族间的信任与和谐。在 2010 年 5 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 ”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9]这一政策主张为促进中华民族交融一体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历史渊源,二是共同主体民族的文化,三是共同的国家———中国,这三个层面认同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认同“。[20]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数千年文明史发展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聚合力不断增强的历史。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要认同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即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和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充分的发挥,经受住了历史性的考验。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民族精神鼓舞下,成千上万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浴血奋斗。这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民族整体意识、忧患意识和民本意识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重要的传统和心理依据,是中华各民族和谐交往得到不断增强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舆论导向。

( 四) 包容共生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条件。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18]( p. 270)和谐民族关系的 ”多元、共生、互补“ 结构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内生机制。 ”多元“ 是社会和谐的逻辑前提; ”共生“ 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没有共生,就无所谓和谐; ”互补“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多元、共生、互补“的结构意味着各民族、社会各种力量、各种资源的共聚汇生、互补共进。实践证明,各民族多样性的互动交流是激发创造力和社会活力的源泉,民族多样性结构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更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21]民族之间的经贸往来是民族之间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取长补短的重要交往活动,也是杂居诸民族持久奔小康的第一生活需要。商贸互动,互通有无,各民族的生活达到有机互补,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载体,民族间互通语言越多,促进民族间相互了解越有可能,民族间相互尊重越多,民族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越有可能“。[2]( p. 259)语言交流是民族之间交际和交流须臾不可分离的条件,人口较少民族主动学习人口较多民族的语言是一种必然,人口较多民族的语言在许多场合使用,使用起来非常便利。自然,人口较多民族的语言也不乏局限,特别是一些涉及其他民族特性的专门表达领域时可能缺乏合适的表达词汇,这时人口较少民族的特色用语可以借入到人口较多民族的语言,达到语言互补,加深民族间的感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通婚是民族间相互交融、走向趋同的重要途径。不同民族通婚后,历史背景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都会在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亲情中淡化。特别是作为下一代的孩子出生后,他的成长过程,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和谐交融的承载者,又是作为父母生命延续和未来希望的承接者,有助于淡化父母的民族差异,也是实现优势互补、进而融为一体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华大家庭中,56 个民族一条心是民族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最浓厚的根基。各民族之间在通商、通语、通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深化到 ”通心“,前 ”三通“ 是 ”通心“ 的铺垫和过渡, ”通心“ 是 ”前三通“ 发展的结果,民族间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的关键就是 ”心“ 离不开,即共同的心理、共同的精神、共同的文化因素的形成才能使全民族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终达到民族之间的心理和谐。[22]总之,实现和谐民族交往就要在政治层面突出政通人和,追求 ”和实生物“。在经济层面实现利益共享,在文化层面,则要从战略高度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共同繁荣; 在社会生活层面则要充分发挥民族 特 色 和 潜 力 的 优 势,包 容 共 生,实 现”四通“,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社会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 新华网,2006 - 10 - 18.

〔2 〕金炳镐。 民族关系理论通论 [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 〕金炳镐。 民族理论通论 [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 〕国语·战国策 [m]。 长沙: 岳麓书社,1988. 148—149.

〔5 〕徐志刚译注。 论语通译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67.

〔6 〕李军等主编。 五经全译 [m]。 长春: 长春出版社,1992.

〔7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m]。 济南: 齐鲁书社,1992.

〔8 〕李泽厚。 论语今读 [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9 〕卞敏。 哲学与道德智慧 [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7.

人民交通论文范文5

   至__年11月份参加公安(交警)工作至今,我一直恪守人民警察的职业纪律,严格按照《人民警察法》来要求自己,认真履行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半年来,我在大队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参加工作以来的思想、工作心得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我始终用马列主义理论以及__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认真贯彻党的“__大”精神、全国“二十公”会议精神和公安部的“五条禁令,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尊重人民群众,强化服务意识,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要用实际行动践行__部长提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和“人民交警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认真思想学习的同时,我自己严格遵守队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时出勤,文明值勤,注重团结。在工作上,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使自己受益良多。

   二、在工作方面:

   我严格遵守队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领导的指挥,听从命令。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论天气如何恶劣我都能认真站好每一班岗,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纠违数,努力维护好自己辖区内的交通秩序,保证各种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并且严格执行刚刚颁布的《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对违法车辆驾驶员和违法行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对那些不理解我们工作的人民群众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有理有节,向其宣传《交通安全法》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遇到轻微的交通事故,我能及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调解,避免交通堵塞。对于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行,不敷衍塞责。半年来参加了多次保卫任务,如丽水国际摄影节、山海协作工程、老年骑游等,并能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争创文明城市交通整治活动中,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为维护城区良好的交通秩序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在学习方面:

   我深知在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不断学习提高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能认真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坚持参加每周二的中队理论学习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且认真学习了《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业务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明年我将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争做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交通民。警,为我区的道路畅通、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交警工作心得感悟范文

   在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中,经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交警纪律作风心得体会。现在对照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初期,片面地自我满足,自认为工作好、表现好,既无参与,又无考试作弊,更无开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车,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自查自纠。同时觉得自己虽有缺点,但问题不大,都是小毛病,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的责任感、危机感认识片面,反映出我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认识存有偏差,态度不够端正。

   2、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虽然,过去在自己的公安本职工作中做得也不错,但为大局的工作做得较少,未有很好地为领导出谋划策,有很多的工作都是想做又不敢做,畏畏缩缩,缺乏果断和胆量。特别是调来经侦处二大队二中队后,认为自己工作基础差,业务知识弱,工作难度大,以致曾出现畏难情绪,没有针对实际情况,主动地去寻出路,想办法,解难题,因此,工作上还没有大的起色。

   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个省事,照搬照抄,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4、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错误地强化自身的管人者角色,耍特权的现象偶有发生。如有时驾驶私人摩托车冲红灯、闯禁行,这些都是警-察意识错位的具体表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所造成。在这段时间,自已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更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业务水平不高,不够钻研,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对业务钻研,而自己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而且自己尚未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不仅要学法律、公安业务知识,更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精读有关重点文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盛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2、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己办案的本领;要讲究方法,注重实际,加强自己工作能力和修养;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目前对我而言,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是电脑网络和信息知识的学习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加入wto的初期,一定要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案,努力做到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

   交警工作心得感悟范文

   为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交口县交警大队近日开展了以“整顿思想纯本色、整顿作风塑形象、严格纪律抓转变、整顿学风强信念”为主题的队伍整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开展整顿活动,切实解决全体民警政治理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内容联系工作实际不紧等问题;切实解决全体民警执行力不强、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切实解决领导干部抓队伍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切实解决民警责任意识不强、不严格履行职责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广大民警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确立民生理念、强化纪律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达到人人受教育、作风有改进、管理上台阶的目标。

   开展此次队伍整顿活动,是切实加强公安交警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进一步改善公安交警队伍形象,提升交警队伍战斗力,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任务繁重艰巨。如果没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公安队伍,就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就无法迎接日益严峻的新挑战,就难以完成日益繁重的新任务。

   本次队伍整顿活动以建设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交警队伍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民警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条例、条令和制度法规,坚持依法从严治警,深入查找公安交警队伍在思想作风、纪律作风和执法行为、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教育整顿,使全体交通民警政治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为民理念进一步打牢;执勤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纪律作风进一步增强;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为推进交通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人民交通论文范文6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线路之一“中蒙俄经济走廊”与蒙古国倡议的“草原之路”不谋而合,为两国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新平台。在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时民族文化将对中蒙关系稳定向前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试论民族文化在中蒙关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关键词]

中蒙关系;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内蒙古

一、民族文化在中蒙关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本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用于在民族生产生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价值观念和物化载体的总和①。民族文化在传承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但是,作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符号,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内容迥然不同,具有差异性。同时民族文化是由本民族所有成员共享的,从跨国角度出现了不同国家部分成员基于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民族文化(文化的共性)而产生的文化认同。

(一)相似的民族文化为两国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础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之一,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本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和蒙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传统经济方式—游牧文化提供了彼此认同的基础。内蒙古与蒙古国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历史和现实多元联系,虽然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发生了变化,但共同的文化依然使内蒙古与蒙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一带一路”的共建上就有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历史基础、情感联系和共同利益关系,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这就要求发展为我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内蒙古要紧抓发展的时机,主动使民族文化成为加强国际合作的情感媒介。

(二)民族文化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经济因素对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决定性作用,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间接作用日益加强,“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其构想及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具有千百年来民族文化交融和认同的深厚基础。民族文化通过影响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内容并最终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文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力,更是对经济方面“劣势”的有效补充。很显然,在中蒙国际贸易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经济交流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主要途径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之一,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更是实现双向开放的内政和外交条件。实现民心相通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相通,沿线各国人民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彼此深入了解才会成为命运共同体。我国的蒙古族由于历史原因和蒙古国有很多传统的交往关系,这必将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间的民族文化交流从而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理解和信任。民族文化的交流合作包括学术、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二、中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中蒙关系现阶段以稳定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主流,但两国之间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这使内蒙古在“一带一路”中与蒙古关系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这种困难主要分为自身因素和国际因素等,具体表现如下:

(一)国内的制约因素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大部分少数民族、跨境少数民族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上,这直接决定了该地区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内蒙古属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在历史上,我国的蒙古族虽与蒙古国有密切交往。“一带一路”使内蒙古成为中国和蒙古国之间夯实双边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发出一些质疑之声,认为内蒙古脆弱的环境未做好双向开放的准备和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会对内蒙古的生态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蒙古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蒙古国为内陆国,对外贸易不得不借用中国与俄罗斯的出海口,自然环境恶劣气候不适宜农耕,加之人口数量少导致劳动力缺乏这些客观原因直接导致国内农业发展落后、交通运输不便、过度依赖进口产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些将会制约蒙古国与内蒙古之间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此外,一部分蒙古国人民对我国的国情、政策、文化缺乏了解或者有一些错误认识,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交流。

(三)其他制约因素

在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中国和蒙古国国内和国外环境的变化和与舆论的影响会给两国的交往交流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在蒙古国有些人误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对蒙古国不利,会对自主发展造成冲击。目前,中国日益增大的国内能源与资源的渴求与蒙古国开拓市场的需求使中国企业加大对蒙古国的投资,由于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对当地风俗习惯不够了解与尊重直接影响到两国合作效率。

三、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一)深化民族文化研究,凝聚发展共识

中国与蒙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当今时代,中蒙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合作上的好朋友和战略上的好伙伴。基于历史和现实,中国和蒙古国应该抛开疑虑、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坦诚相待、包容互助、共同发展。面对不同的质疑声和两国复杂的国情,双方应该继续推进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除了高层领导会晤交流,我们更应该重视民间交流,进一步活跃人员往来,继续加强青年、媒体等领域机制流,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两国学者有很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因此,加强中蒙学者的学术交流,共同开展民族文化研究,促进该领域的学术发展,有利于消除中蒙之间存在的文化隔阂,形成统一的发展意识。此外,我们要大力支持国内学生去蒙古国访学和蒙古国留学生来各个院校学习,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助于两国人民的情感升级。

(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

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国,“中蒙俄经济走廊”不仅为两国带来经济利益,还将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并非独角戏,世界上有一些人对中国走向产生疑虑,误解甚至有意曲解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中蒙合作是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实现合作双方互利互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我国尊重蒙古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蒙古国人民自愿选择的发展道路。在面对国际社会的偏见、质疑声音时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聚同化异,着眼大局、友好协商,以对话和合作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共同参与国际和地区治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夯实两国经济建设中的心理基础。通过多渠道的有效传播不仅能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增强城市魅力,还能加强城市的对外开放,吸收多元文化。

(三)文化先行带动民心相通,拓宽交往渠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范围广,涉及人口众多,这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才能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进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消除障碍,拓宽交往渠道,让交流向多元化发展。内蒙古和蒙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2015年10月23~27日举行的首届中蒙博览会对进一步深化两国商贸伙伴关系,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一些城市举办丝绸之路电影节、文化周、国际选美比赛、高层论坛等活动,会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旅游业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也将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结语

民族文化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发展趋势下,各国、各民族应该求同存异、互利共赢,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蒙地理相邻、经济互补,中方的市场、资金、技术、通道和蒙方的资源富集优势互补性很强,有许多合作机遇,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合作和友好始终是主流,两国应该合作共赢,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扩大利益交融,合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和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做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内蒙古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将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额尓灯珠拉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兴胜.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