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范例6篇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范文1

2003年11月25日是文学巨匠巴金先生的百岁华诞。巴老一生的文学活动都与人民血肉相连,他通过文学创作揭示人民的痛苦,抨击和控诉封建主义和反动派的罪恶,歌颂青年人的觉醒和反抗。他的总名为《随想录》的五本散文集,是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最重要的收获。集子中的150篇散文是老作家对自己一生中、特别是“”十年以后心路历程的总结,从而把全部的爱献给祖国和人民。在这些散文中,巴老不仅愤怒声讨“”和极“左”政治倒行逆施反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无情的自我剖析,清算中国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的封建意识和奴隶主义等等历史污垢,呼唤精神的解放。他不惜揭开心灵上最不堪忍受的伤疤,不怕清算灵魂深处对历史、对人民欠下的“债务”,因而他所揭示的正是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心理障碍。巴金沉痛地看到:“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个发现使我十分难过!我的心在挣扎,我感到奴隶哲学像铁链似的紧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的良知被唤醒的伟大记录,是巴老作为一个作家对祖国对人民献上的一颗滴血的心!巴老并不把这种寻求看作纯粹个人的东西。当他回忆起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时,他感觉到的是自己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他感觉到心中存着爱、火和希望。

确实,文学应该与人民血肉相连。文学是作家对历史和现实人生体验和探究的产物。它展现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提示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意向、情绪和追求,启迪读者沉浸于艺术感染之中的认识人生,思索人生的价值和真谛,从而显示自觉的参与意识,并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往前、往深求索。今天,作家们更应积极投身于时代生活,在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吸取创作的题材和灵感,努力与时代同步。这是文学创作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基础。

文学应该在对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索中体现文学对人生的关注。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一定社会历史的内涵为基点观照人生,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重心问题进行艺术的生发。有的表现为对历史的深沉反思,把历史与人生的深沉反思融为一体,以深刻清醒的人生观念去观照历史中的遭际、灾难和不幸,表达对极“左”政治的倒行逆施以及由此造成的弊端的抨击,表达历史和时代的情绪,有的提示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有的则体现人们在新的历史时代感受到的困扰。作家丰富而又独特的人生体味联系着人民的情感,因此人们能够在深切的艺术感染中引起思索与共鸣。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了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文学更应该关注现实,不回避现实生活中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矛盾和裂变,着力表现在重大冲突中涌现出来的时代英雄以及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为什么优秀的反腐作品能如此强烈地激动亿万读者的心?正是由于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前群众最为痛心疾首的官场腐败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破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毒瘤,严重地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这牵动着广大群众注意力的重要题材,能否怀着极大的义愤,顶住各种压力,积极、严肃地加以深刻揭示,是检验作家的时代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一块试金石。艺术选择了人民,人民才会选择艺术。假如置亿万人民的呼声于不顾,对于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采取回避、掩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那么我们的作品是难以得到群众认可的。近年来,随着“戏说”影视的泛滥,我们已很少看到表现现实生活里的英雄的作品了。“”期间用所谓“三突出”手法炮制出来的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英雄”形象,确实倒了人们的胃口,使人提起“英雄人物”就皱眉头。但“因噎废食”的态度也是不对的,不能说过去在舞台上出现过虚假的“英雄”,我们今天就应该拒绝英雄。事实上在我们向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时代,各个领域都在出现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境界和英雄行为常常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问题是艺术家对此似乎不加注意。优秀反腐作品中的反腐斗士心灵里响彻着与他们生死相关的群众的强烈呼声,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铸就了他们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思维逻辑,故而他们在反腐斗争的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庭破碎,坚决地选择党和人民。这正是在现实中出现的真实的英雄主义,也即是当今的时代精神,这种真实的英雄主义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改革开放时代的民众有其特殊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文学要追踪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和大力开放引进、力争向世界潮流看齐的宽阔胸襟。因为新时代的民众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被动与盲从,而主动审视和探索时代需求及新的价值理念,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投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抉择,也是时代列车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遇到了和将会遇到不同意义和不同层次的裂变和冲突。在体制改革、经济运行机制变化的过程中,在人们面前展现的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道德、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这里需要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命的张扬和推动历史前进的远见卓识。在一定意义上,都市可说是现代化的物质向度和感性说明语。文学不应以农村意识的狭隘偏见来观照和表现都市,而应直面现代都市的转型,以诗意的激情,审视和拥抱新的价值坐标,以及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都市现实生活,触及人民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张扬生命,自觉推动历史前进的远见卓识。

同时,改革又是真正触及社会经济结构与习俗陋规的裂变过程,是伴随生产关系与各阶层、各群体利益的重新调整,并使整个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而逐步扬弃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站在时代前列的人们要冲破和更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负面力量却不仅有人们的传统观念作为舆论基础,更有旧的规章制度可以利用,所以改革者是在一种困难的境况下面对无情的冲突,他们需要具备无私无畏、足智多谋,敢于打破常规冲锋陷阵的全新的精神面貌。当作家深入地开掘人的精神世界,塑造改革者的形象时,他们就会涉及时代新人的精神建构问题。因此,在描写改革者时,我们不一定很多地、具体地描写其改革措施,却应多方位地展示其精神世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人的幸福莫过于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满足。因此,改革的成败是同大多数人能否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联系在一起的。在关注精神建构的作家笔下,改革的意义不但在于发展生产和经济,还在于从人的自我实现的发展,启迪人们反思历史,思索人生道路,从而选择新的、合理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从而超越一般的改革者纯粹着眼于提高生产、提高效益的表现。

人民文学范文2

风雨兼程创业路改革发展谱新篇——中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回顾与展望

光辉的旗帜永恒的价值——中南民族大学校风校训凝练的历史轨迹

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根——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研究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

辛亥革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现代国家构建的贡献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与实践

国内学术界关于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中的分歧与思考

契丹可突于被杀考

美国瑶族文献与世界瑶族迁徙地之关系

八旗驻防族群土著化的标志

清末民初的建省论

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人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结合方式的变革

“慎刑”与“重德”缘何能达成共识——以中国法律思想史为例

论少数民族哲学史的书写方式——以萧洪恩《土家族哲学通史》为讨论中心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

费孝通先生与“武陵民族走廊”研究

告别乡土社会——广东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思考

村落视野中的乡村社会整合——广东梅县书坑村的个案研究

关于建立民族工作学的理性探索

天主教在西南民族地区传播与发展问题的思考——基于广西贺州、贵州凯里的调查

西双版纳小乘佛教与傣族社会相适应问题探讨

整合抑或分裂——西方学界关于宗教功能问题的研究

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族群视野下的“旅游名人”现象——基于丽江旅游的人类学考察

民族旅游中跨文化传播与和谐社会建构

旅游标识系统与旅游景区经营

金沙遗址蛙型金箔与蛙崇拜源流初探

鄂东楚墓出土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现象与民族文化融合

关于清代祭祀青海神制度的两个问题

石刻资料与西南民族史地研究——《唐南宁州都督爨守忠墓志》解读

辩柳山即武落钟离山——兼与宫哲兵教授商榷

香港与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来源比较——香港与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比较研究之一

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在我校胜利召开

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

从贾村赛社的变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城乡视角下的民俗节庆之争——对湖北恩施“女儿会”民俗移植的思考

双系亲属法与亲属制度的多样性

论明代广西毛南族谭姓“轻”组织的性质

建立我国民族关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基于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

少数民族有序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地方性知识与扶贫策略——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

论青海托茂人经济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论影响云贵高原开发的社会历史因素

1941—1942年河西走廊驻军大换防考实

丧礼改革视野下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

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新发现及其价值

“守恒”与“追加”:韩、日节日习俗中的文化传承比较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鼓乐研究

人民文学范文3

那么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在21世纪初期的美学孵化中孕育了何种时代形态的人民美学,这就把思考的起点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问题上。屈指算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自改革开放后已经积累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和丰硕成果。新世纪尤其是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契合21世纪的时代主潮展露了新面貌、焕发了新的精神气象、培育了崭新的时代形态,一言以蔽之:人民美学在当今的时代形态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    

新时代人民美学实践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为指导,不断开拓新的精神高度和文艺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质优品高的精神食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通过党章修正案将其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人民美学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是对邓小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观的继承和发展,它着重体现在谈文说艺品美的重要文献中,这包括《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及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重要文献。在这些重要文献中或集中阐述或分散论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美学底质,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的前提下,既要求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性,也要求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性。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是人民美学思想的基点,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性和审美性是人民美学思想的两翼。    

第一,人民性是人民美学思想的红色底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将这个基点细化为五个方面:其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其二,深人生活、扎根人民;其三,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其四,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繁荣群众文艺;其五,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新时代人民美学承继百年人民美学思想中人民属性的红色底蕴,坚持发展文艺的人民性既是服务对象也是创作导向。    

第二,时代性是人民美学思想的时尚风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这个讲话里强调:“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据此,《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5年to月3日)要求“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加强重点文艺网站建设……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中华文艺形态随着时代气象的变幻和历史氛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新世纪尤其新时代以来,网络文艺成为当今国内最重要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和文艺类型,这必然导致新型文艺美学范式的出现。    

人民文学范文4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黄柏权,彭林绪//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 .-4~10对50余年前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的新探索/叶江//民族研究.-2009,⑵.-1~10

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罗树杰//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11

建立我国民族关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阎耀军,陈乐齐,朴永日//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2009,⑶.-24~27

经济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与政府调控:基于伊宁的实证研究/柳建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46~52

民族共生关系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袁年兴//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41~49“民族牌”背后的理论透析/严庆,青觉//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22~29

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胡鸿保,张丽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⑷.-9~13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基于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廖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28~3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中量的探讨/张立辉,赵野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 -16~19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一/覃乃昌//广西民族 研究.-2009,⑴.-12~21

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田联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 ~13

二、 理论综述

阐释与反对阐释:对桑塔格《反对阐释》的一种“阐释”/王媛,黄剑波//思想战线.-2009 ,⑶.-17~22

场域: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于鹏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62~67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廖明君,萧放//民族艺术.-2009,⑵.-21~27

从描述、解释到批判:嬗变中的民族志写作方式/文苹,李银兵//思想战线.-2009,⑶.-1 3~16

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方李莉//民族艺术.-2009,⑵.-42~52

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王建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⑷.-1~8

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陈勤建,衣晓龙//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15~ 123“帝国边陲”:欧美学界对中国西南的研究演变/安琪//思想战线.-2009,⑶.-4~8

杜赞奇中国华北权利研究述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权力研究之二/兰世辉,徐杰舜//青海民族 研究.-2009,⑵.-15~19

反刍与探赜:壮学研究与历史人类学的契洽/覃延佳//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0~65 关于中国族群研究若干问题/周大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2~10

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 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何叔涛//

民族研究.-2009,⑵.-11~20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潘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 1~17

“局内人”与“局外人”/马岚∥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35~38

论跨界民族的历史记忆/雷勇∥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24~29

论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赵艳喜//青海民族研究.-2009 ,⑵.-20~23

论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韩忠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25~30

米德•弗里曼•萨摩亚:兼论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张丽梅,胡鸿保//北方民族大 学学报.-2009,⑵.-76~79

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本体论”问题/和少英∥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7~24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对生态人类学的借鉴意义/李方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46~51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认同政治/范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1~15

人类学家乡研究的反思与辩护: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的研究/巴战龙//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80~85

人类学理论史中的范式变革与议程跳转/袁松//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8~13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庄孔韶,张庆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 .-1~10

人生史杂谈(之二)/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57~170

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祁进玉//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47~52

生态人类学中的修正主义/[美]汤姆斯•N•海德兰著;付广华译//世界民族.-2009,⑵ .-40~45

网络日志:一种“自我反射式”民族志文本的可能/巴胜超//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3 5~39

西南视野:地方与世界/徐建新//思想战线.-2009,⑶.-1~3

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张有春//民族研究.-2009,⑵.-57~66

医学人类学的生物文化视角/张有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2~57

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代序《〈仪礼〉文化记忆与仪式叙事》/叶舒宪//百色学院学报.-20 09,⑵.-23~28

艺术人类学的阐释路径/吴晓//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05~108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人观表征:从《自我之舞:人观与加瓦尔地区般度戏史诗剧的表演》谈 起/海力波//西北民族研究.-2009,

⑵.-171~178

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萧放//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48~156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杨圣敏//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4~38

中国民族学研究应该“眼光适度向上”:从李隆基与节日的关系谈起/张勃//民族艺术.-20 09,⑵.-28~34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挑战与机遇/陈兴贵//贵州民族研究.-2009 ,⑵.-33~38

转变理念正当时: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刘锡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08~114

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25~31

作为民族志的个人叙述:从一位昆人妇女的生活史谈起/张丽梅,胡鸿保//广西民族研究.- 2009,⑴.-30~34

作为认知图式的“地方”/彭兆荣,吴兴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71~75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安多热贡地区的民间宗教活动:对年都乎“於菟”节及其二郎神信仰的考察/李加才 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33~36

百年诉讼:村落水力资源的竞争与权力:对家藏村落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之一/马成俊// 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80~88

茶叶经济的兴衰与传统文化的调适:西双版纳南糯山亻爱尼人的个案/严宁//民族研究.-2009,⑵.-31~37

朝圣与转山:丹巴藏族转山考察/刘亚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5~5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汤夺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1~36

传统与现代间的彝族文化探析:以松子园彝村为例/张跃,舒丽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 09,⑵.-37~44

从丧葬习俗看藏族地方社会的历史及文化: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山岩树葬为例/岳 小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09~113

从社会效应看制度安排的必要调整:鄂伦春族个案/何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27~33

大姚昙华山彝族俚濮原始宗教初探/张永琼//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⑴.-61~65

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耿波//民族艺术.-2009,⑵.-72~81

地方性知识与扶贫策略: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杨小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39~44

滇古道上的人(孤人)调查研究/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等//云南民族 大学学报.-2009,⑵.-12~16

滇南彝族自然神灵观念与村落格局/龙倮贵//贵州民族研究.-2009,⑵.-45~51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罗康隆//思想战线.-2009,⑵.-11~16

法人类学视野里的农村民事规则:以青海省民和县抓咱藏族村为例/华热•多杰∥北方民族 大学学报.-2009,⑵.-58~61

番回还是回番?汉回还是回民?:18世纪甘肃的萨拉尔族群界定与清朝行革/马海云著 ;李丽琴,马成俊译校∥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1~14

赣南客家风水信仰的人类学分析/王天鹏//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29~34

广西金龙峒土司索隐/蓝韶昱//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17~22

贵州毛南族传统丧葬习俗调查及其文化解析/孟学华//贵州民族研究.-2009,⑵.-83~86

合作性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以广西靖西县龙邦镇其龙村为例/张小娟,马菁//青海民族研究 .-2009,⑵.-71~75

回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与民族认同错位:关于江苏连云港回族社区的调查研究/杨文炯,樊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0~35

跨越太平洋:家族、国籍及资本运作:海外华人群像及其“华性”解读/[美]翁爱华著; 张晓萍,贺迎枫译//思想战线.-2009,⑵.-37~41

扩大的家族:藏族民间组织沙尼调查/赵利生,谢冰雪,江波//民族研究.-2009,⑵.-47 ~55

经济消耗与社会构建:菁口村哈尼族丧礼的经济人类学阐释/郑宇,谭本领//广西民族研究 .-2009,⑴.-40~46

历史记忆、国家意识与族群互动:《灌溪匡氏宗谱》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读/匡达晒//青海 民族研究.-2009,⑵.-39~43

丽江古城的地域社会及用水民俗/杨福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5~10

龙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乡村建构:以华北一村落庙会为例/赵旭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⑵.-18~24

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以柳州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为 例/贺剑武//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66~70

论文化语境中自然崇拜的本质/王东昕,万志琼//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20~24

苗族婚姻制度变迁六十年:以贵州省施秉县夯巴寨为例/刘锋,吴小花//民族研究.-2009, ⑵.-38~46

钦州西部的地方历史与都峒之民祖先记忆的创制/杜树海//民族研究.-2009,⑵.-67~76

青稞、荞麦与玉米:一个对羌族“物质文化”的文本与表征分析/王明珂//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45~67

人类学的视角:昙石山遗址中若干民俗的再认识/钟伯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34~39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考察: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石玲亚//贵 州民族研究.-2009,⑵.-52~58

试论1949年以后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与功效/李洁,徐黎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3~57

双系亲属法与亲属制度的多样性/蔡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2~18

屯堡族群与族群认同:以天龙屯堡为例/朱志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2~36

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海路,腾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7

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 区KPT村为个案/郝苏民,戚晓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13

物的叙事:史前陶靴的比较神话学解读/叶舒宪//民族艺术.-2009,⑵.-87~91

西北燎疳习俗的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王贵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76~82

乡土社会中的面子:对福建古田地区寿宴习俗的分析/黎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40~45

以“初”为常与仪式叙事:从神话思维透视礼仪中国/唐启翠//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 -34~39

英雄、神话和隐语:格萨尔王作为藏族民间认同和佛教原型/[美]郁丹//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24~135

灾难与仪式:国殇日之民族志/荆云波//民族艺术.-2009,⑵.-35~41

在山沟村民与神灵共娱的艺术世界里思考(一):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表演仪式及其剧目举隅 /杨静,郝苏民//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36~147

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荆云波//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29~33

转型期撒拉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探微/石德生//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44~50

转型期西蒙古牧区社会生活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与青海蒙古牧区的实地调 查/僧格//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84~98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梁庭望//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6~76

四、 女性问题研究

传统与变迁:透视中国的“家庭妇女”/刘爽,马妍//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31~36

后现代主义法学的性别平等观对中国立法的启示/赵明//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10~1 5

健康的类生态化存在:民族与性别的视角/王金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1~3 7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讨/徐静莉//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37~42

旅游发展与东道主女性:一个性别视角的研究综述/林清清,丁绍莲//妇女研究论丛.-2009 ,⑶.-75~80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性别角色分工概念探析/李宝芳//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70~74 ,80

外部迫力与内部整合:打工潮背景下的乡村夫妻关系研究/崔应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 09,⑵.-51~55

消失的“姐妹情”:流动对农村女往的影响/孔海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82~85至关重要的社会性别:21世纪如何开展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研究/周颜玲著;蔡一平, 谭琳编译//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60~69

中国妇女法律援助的模式选择/韩荣和//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5~9,36

中国高校女性学制度化模式分析/王王君//妇女研究论丛 .-2009,⑵.-57~62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刘伯红//妇女研究论丛.-2009,⑵.-11~19

五、 研究动态与书评

包纳、合作、参与:美国人类学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葛荣玲//民族研究.-2009,⑵.-104 ~107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读《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舒瑜//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93~204 黑衣壮:“我”的表述与建构:兼评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吕俊 彪//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197~202

历史中的“游“:读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谭颖//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2 05~211

“迷信”何为?:读江绍原《民俗与迷信》有感/吴银玲//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211 ~216

“民族关系理论”学科体系解析:读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赵健君//黑龙江民族 丛刊.-2009,⑵.-185~187,192

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述评/刁统菊//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79~ 192

人类学取向的研究范本:读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张亚鹏,王建军,郭绍亮//百色 学院学报.-2009,⑵.-14~16

少数民族电影研究述评/魏国彬//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124~131

人民文学范文5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人文精神;弘扬

我国的民族音乐,就种类而言,可以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戏曲和民间器乐五大类;就数量而言,民歌歌曲的曲目多达30多万首,民间戏曲的剧种约360多个,民间曲艺的音乐种类有400多个,民间器乐有600多种。这些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随着信息代的浪潮波及世界每一个角落,但一些相对处于弱势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渐地被强势的商业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所挤压。这些民族音乐处于濒危状态,事实上也表明了该区域或者民族的人文处于了危机状态。因此必须对于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加以弘扬,尤其是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

一、民族音乐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科学内部并外在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由是观之,在当前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当中,我们必须要切实地关注人的生存、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人的素质,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焕发着人性的光辉。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精神。如《苏武牧羊》《满江红》《正气歌》《松花江上》《黄河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丰收锣鼓》《祝福祖国》《好日子》《走进新时代》等,都饱含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情操。作为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必然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此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后的历史表明地处中原的儒家文明长期以来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策略对周边落后的文化地区进行侵润。透过“通乎政而移风平俗”民族音乐文化的背后,我们可以寻觅到当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源流关系,寻觅到这些记录和表达了当时、当地的文化和思潮的蛛丝马迹。在当今,教学这些民族音乐作品以及传承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弘扬民族音乐中人文精神的功能

(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

中国独特的民族音乐艺术的内在美她主要体现准确而细腻地反映人的情感。要体验这种情感,透过表层的基本乐理知识去感受人间的喜怒哀乐,通过人自身的善恶分辨的理性思维来发现其中的美感,追求这种美感。如此,即可完成了一个音乐作品从作曲家的一度创作向演唱(奏)家的二度创作之后,再向欣赏者的三度创作的终端过渡,最终完成一种美感教育在不同的人群中传递的过程,共同提升国人的审美品位。并且,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文化碰撞的震撼中,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来感受到音乐给人类情感带来的冲击,进而以自身的人文思辨能力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反思,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

(二)拓宽大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民族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每一个音乐作品的背后不仅仅是反映了各民族的思想感情以及现实生活,而且,这些音乐作品的背后更是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可充分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人文理念。例如,《十面埋伏》的背后就是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逐鹿天下的故事;《白毛女》的背后就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之间的斗争;《义勇军进行曲》则唤起了人们抗日的高潮等。通过掌握这些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都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有所提升。概而言之,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推行民族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精神能给予学生以丰厚的精神滋养,将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积微见著的效果,达到“以情怡心”“以情导善”“以情启智”的作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承祖国的民族文化。

(三)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中国北方的民族音乐因其旋律起伏较大,激情高亢而被誉为“北曲如抡枪”。中国南方的民族音乐因其旋律相对比较平缓,情感细腻委婉而被誉为“南曲如抽丝”。由此观之,中国南北差异、民族差异甚大。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就有可能引发文化误读,甚至引发不同的民族之间的冲突。倘若各民族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的差异性,如此就可以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弘扬民族音乐中人文精神的途径

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理性以及西方音乐学科的影响,过度侧重于音乐的逻辑构成而忽视了音乐的文化内涵,过度侧重于音乐的客观性而忽视了音乐的人文性,这种没有大力挖掘民族音乐的意义,没有弘扬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进而也使得当前“重技轻道”的民族音乐教学遭遇了不少的困境。因此,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使得学生能够享受音乐之美,在至性至情的抒发中实现民族音乐技能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合,在弘扬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中塑造理想人格。

(一)更新民族音乐认知观念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奇葩,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将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等因素溶于一体,而且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与时代风貌的写照。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56个民族的同胞在这个大家庭中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同时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如果没有民族音乐,灿烂的中华文化势必逊色不少。因此,在当前的文化全球化背景中,我们不能把民族文化当作一种落后的文化,也不能以一种他者的眼光来审视民族音乐。因此,在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中,应该更新认知观念。也即不能仅仅传授民族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与实际演奏技能,除此之外,还跟应该大力挖掘和理解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简而言之,既要重“技”,也要重“道”。只有传道授技相融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优化民族音乐教学环境

当前的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的学生艺术社团如民歌声乐演唱会、中国风钢琴演奏会、民乐小合奏音乐会等,音乐爱好者也人数不少。为此,应该开辟第二课堂,拓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对这些力量加以引导以促进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例如街舞社所表演的节目可以糅合民族音乐。古筝爱好者当然也可以演奏少数民族的音乐,等等。笔者相信,只要能让大学生加入到民族音乐传播的队伍,就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在更大力度内弘扬民族音乐的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三)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改革

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改革中,首要其冲的即时要多渠道提升从事民族音乐教育教师的素质,使其做到“德高为师,业精为范”。这些素质包括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如民族音乐理论知识、民族音乐(乐器)表演能力;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能够娴熟掌握相关的教学方式、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软件;而人格方面,教师必须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通过自身的敬岗爱业展现出自己对所讲授的课程的热爱来感染学生。简而言之,从从事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师应该要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进而大力推进有特色的民族音乐公选课和教材建设,通过改善民族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来提高民族音乐教师的文化阐释能力,抓住民族音乐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良机,避免民族音乐教育空心化,使民族音乐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宜璇.试论民族音乐对民族精神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

[3]闵小平.坚守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J].思想政治工

作研究,2007,(1).

[4]靳丽芬.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J].中国音乐教育,

2004(4).

人民文学范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养

一、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现状

为获取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本论文进行了实证调研,共在南北疆中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2%。问卷从人文知识、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中职学校人文教育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在人文知识方面主要涉及文学、历史、艺术、和宗教等;在人文理念方面主要涉及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人文精神方面涉及对各种人文知识的渴求,对前途、命运和价值的密切关注,对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关系的认识等方面;中职学校人文教育情况涉及到学生对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方法、校园氛围等方面的看法。

(一)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现状1.人文知识方面调查显示,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知识匮乏。比如,有8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有40%的学生不知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显示,部分学生看重专业知识技能,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当被问及对“人才”的理解时,41%的被调查者选择的“德才兼备”,有37%选择“有专业知识技能”,仅有13%选择“丰富的人文知识”。3.人文理念方面的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是非观不明确,人云亦云。当被问及“你在学校看到遗失的钱包会如何处理”时有11%的学生选择把钱花掉,把证件秘密归还失主。有11%的学生认为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别的同学排队,我就排队,别人不排队我也不排队。人云亦云,立场不够坚定。(1)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38%的学生认为成功与信念无关,有18%的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信念有时很空洞”,说明部分少数民族中职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2)部分少数民族中职生没有明确的人生价值观。当被问及“人生价值的标准时”,只有56%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20%的学生选择“社会地位的高低”,8%的学生选择“金钱的多少”,仍有1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

(二)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现状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你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什么工作?”调查显示,30%的学生表示“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

(三)新疆中职学校教师人文素养现状1.高素质人文教师成为诉求。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素质教师讲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2.中职生人文素养的队伍建设不健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无法实现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而在新疆中职学校缺少人文素养方面的专业教师,教师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四)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氛围部分学校不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或人文素养教育缺乏吸引力。有28%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过全校范围的《弟子规》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或者《舞台剧》等人文素养教育活动。有67%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开展的人文素养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有13%的学生表示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不具有吸引力,有19%的学生认为宣传力度不够,5%的学生表示内容不深刻没收获。

二、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就调查的情况来看,对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分析。1.少数民族中职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所学的人文素养知识普遍较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理念。2.对宗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一定成度上影响了部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3.学校缺乏统一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新疆中职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礼仪指导课、心理健康课、文学、艺术类鉴赏课、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等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中的所占比重仍然很低。4.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对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不予重视。由于没有统一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造成有些教师对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三、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针对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产生的初步原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结合少数民族中职生特点,加强人文课程体系建设针对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理念及人文精神的错位。在第一学年可以及时开设人文知识的普及课程,比如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类课程,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类课程。另可充分利用开学前后的集中教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比如集中学习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观看科教片辅助教育,使少数民族中职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在第二学年,可开展一些文学知识与文学、艺术鉴赏类课程。加强少数民族中职生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艺术鉴赏分析能力,增强其文化艺术修养。第三学年开设实践类人文素养课程。比如开设礼仪类、就业指导类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在前期已形成的人文知识以及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运用于实践,注重人文素养与实践的结合,结合工作特点及职业特点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二)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职人文素质教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在这里聚集、交流、交融的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灿烂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课程资源与教学素材,提高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可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作为文学、艺术类鉴赏课程资源。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会说唱,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唱,教师及时点评与讲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另大型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优秀的哲学伦理学著作《福乐智慧》都可以融入对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的培养、道德的提升、价值观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三个一百”教育活动,提升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定期开展一百首古诗词,一百首歌曲和一百幅名画鉴赏学习与竞赛。另针对被调查者的愿望,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人文素养类知识讲座。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宣传活动的主题、意义,形成良好的氛围。2.加强校园人文建设。修建一些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认知、陶冶他们的情操,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支持。比如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可充分融入人文素养类知识。学校的宣传栏、墙体、教学楼走廊里的宣传板等都可以作为人文素养宣传的平台。

上一篇管理学创新

下一篇成就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