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例6篇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企业;商业模式;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下,一些依托于互联网形成的商业模式得到了认可,例如美团、滴滴等。这些新型的商业模式展现出一种现代化思维模型,也就是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思维对其运营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需要从互联网思维角度出发,实现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1]。

1商业模式创新基本概述

商业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学者关注。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清楚展现出企业发展价值和价值链结构,同时评估企业发展潜力,描述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组成的整体网络结构,引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商业模式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顾客之间、渠道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连结方式。从经济学及管理学角度来说,商业模式创新应根据市场发展方向进行,也就是从收益比较和战略协同等方面创新[2]。要想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流通、技术、组织等方面进行优化,让企业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运营模式的改革。

2互联网思维核心要点

2.1把用户需求导向当作主体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主要包括用户主权、运营用户等,也就是时刻关注用户体验感受,把用户当作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用户主权是指用户自身权益,让用户了解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自主选择产品。运营用户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让用户可以直接和企业联系,在让用户了解企业情况的同时,也能让企业知道用户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用户,通过应用C2B用户驱动平台,了解用户更多资讯。C2B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在消费者提出需求后,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让企业生产运营更具针对性[3]。

2.2把互联网思维当作基础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时性及平等性。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不但要求企业合理引进互联网技术,还要具有较强的互联网意识。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互联网营销平台,及时与合作企业进行交流,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重建企业价值链,创造协同效益。

2.3把价值模式当作创新途径

有价值的商业模式应该具有4项内容,即消费者需求、产品类型、销售模式以及持续盈利策略。在企业运营发展中,要想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从销售价值入手,也就是把价值模式当作创新途径。其中,价值模式是对整个消费者利益点和满足利益点所需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思维下,能够让企业具备更加明确的商业模式,是实现创新的主要要素,例如体验式设计、社会化营销等。体验式设计是把用户当作主体的设计形式,主要展现出互联网思维把用户需求当作导向的核心思想。社会化营销是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直播带货等平台形成的一种现代化营销模式[4]。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要求企业注重员工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企业的主人,发挥自身价值,共同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

3互联网思维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对策

3.1引进信息技术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给传统企业创造了更多资产整合机会,促使企业改变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平台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引进,要想全面挖掘互联网技术思维和价值,充分发挥其高效科学的作用,就要及时调整商业模式,将科学技术运用到企业中。同时,企业的员工应该建立数据思维模式,提升自身应用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2充分展现用户需求导向

用户需求导向是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顾客价值为出发点,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对顾客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创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了充分展现用户需求导向作用,企业要给用户提供消费主动权,转变营销模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中。与此同时,企业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注重用户满意度,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坚持创新运营理念,转变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重视用户体验和技术开发,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得到用户的认同。以某企业为例,在销售某产品过程中,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秉持“用户定义产品”“社会化营销”的标准,让企业快速发展并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3.3领悟互联网思维理念

互联网思维中包含的4个核心观念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也就是用户驱动产品且快速迭代,提供免费和增值服务,并以用户体验为先。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中,除了要关注产品质量,还要对用户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根据用户要求生产产品,而传统企业则重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要突破“大鱼吃小鱼”的局限,朝着“快鱼吃慢鱼”的局面改变,在增加企业运营速度的同时,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该消除各种阻碍交流的因素,例如中间渠道,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减少产品投资成本,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给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例如某企业领导人通过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中众包模式及盈利模式创新构建企业平台,开创自主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模式以后,企业利润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品牌也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真正实现了企业增值。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文2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响应总理号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大智库中率先出版“互联网”智库系列图书,本文摘选自全国首部详解“互联网+”理论框架的实践著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100ec.cn/detail--6249575.html)。据目前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线热销中,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国内一线互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主任曹磊、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长陈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互联网金融专家郭勤贵律师、传统企业转型专家卢彦联合编著,堪称“豪华”,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以下是本书抢先试读:

互联网思维为什么这么热?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如今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渗透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尤其是互联网正加快向传统行业渗透和融合,对传统行业提出严峻的挑战;二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成功,证明了运用互联网思维的确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更强的竞争力;三是互联网思维是传统思维模式的颠覆,面对环境日益不确定性的增加,互联网思维更有生命力。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了解和把握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对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第一、以流量导入为前提。互联网企业最惯常使用的就是免费策略,通过提供免费服务大量导入流量,然后或提供增值服务实现盈利,或通过广告、营销赚取收入。强大的流量是互联网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而接入流量入口则是其他企业与互联网联姻的一大原因。

第二、数据驱动运营,数据引导决策。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建立起来的。用户访问和使用积累了大量数据,构成门户网站和购物网站最宝贵的财富。基于这些数据,互联网公司分析用户偏好和消费习惯,进行精准化营销。

第三、开放平台、信息对等、交易透明。电子商务解决了传统交易中的渠道问题。无论是B2B、B2C还是C2C,电子商务都让买家和卖家跨越中间若干个分销环节,直接进行交易。双方在开放的平台上比价,信息一览无余,交易结束还可评价,交易实现了透明化。互联网公司剔除了供应链上冗长的分销环节,让供给和需求在开放平台上自由匹配。

第四、有强烈的危机感。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自始至终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因为企业面临的市场化变化瞬息万变,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今天的成功并不代表明天的成功;二是企业发展壮大了,很可能染上“大企业病”,大公司容易自满、安逸,不思进取,滋生官僚主义。所以成功的企业总是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正如海尔CEO张瑞敏所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第五、客户至上。在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无不奉行用户至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切实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它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新媒体与客户保持零距离,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和消费行为特征,并且让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商业模式的策划,用户真正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本章节出选自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一部《“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第六、快速迭代。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快。快主要表现在决策要快、产品推出要快、行动要快、产品迭代要快、创新速度要快、变革要快和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快能使企业迅速抓住机遇,捷足先登,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将其他企业摔在身后。如互联网公司产品开发做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节奏是按天或周计算,如小米产品开发采用互联网模式,每周迭代两次,腾讯微信一年内迭代44次。

第七、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说互联网行业是最注重用户体验的行业之一并不为过,因为用户要切换网页实在太容易了,只需轻轻一点即可。因此为了留住用户,互联网企业只能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追求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来延长用户停留时间,提高访问次数,增强用户黏性。追求简单极致,客户体验成为企业市场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第八、平台思维。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不是做产品、不是重质量,也不是搞标准,而是打造平台。近几年来,平台型企业发展很快,从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各种电子商务网站到社交网络、第三方支付、网络视频、互联网金融,再到孵化企业、各种交易市场、上海自贸区等,涌现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苹果等众多成功的平台型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最大特征必须运用平台的思想,通过平台规则、平台运营机制的创新,聚合双边或多边市场规模,打造有关利益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圈,实现平台模式的变革。

第九、创新精神。创新是互联网的精髓、灵魂与精神,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内容。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对互联网创新的定义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别人想不到的方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商业模式、产品模式以及用户模式都可以创新”。,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更多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平台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更重要的是观念创新。正如Groupon创始人安德鲁梅森所说:“创新的一大挑战在于找到一种方法,将头脑中的僵化思维清理出去,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盲从于固有经验。”

第十、坚持开放性。开放使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特征。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都具有开放性,不仅对内部全员开放,更重要的是对外部开放。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思科就是非常开放的公司。思科曾举办一场全球性的创新竞赛,普通人纷纷报名,甚至一个参赛队伍来自俄罗斯,这场创新竞赛的目的就是获取创新的点子,它们可以来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第十一、免费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首先强调的不是收入,而是用户规模和用户流量(如PV等),没有规模和流量商业模式难以成功。因为在互联网应用若要收费,用户都可以找到同质化的免费产品,可以说免费模式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腾讯的微信、百度的搜索、360的杀毒软件等都是采取免费模式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对于进入互联网的企业一开始就想着怎么赚钱,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导致失败。

第十二、专注精神。专注是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一大重要特征,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互联网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孕育无限商机,任何一个企业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纵观互联网成功企业,大多是从专注某一业务领域做起。如百度以单点切入为原则,集中力量做搜索,如今成为在我国搜索市场处于领先地位;阿里专注于电子商务,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公司。

互联网思维上述特点,颠覆了传统行业的“生存法则”,在充分竞争市场中具有顽强的适应性。当今正值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农业、能源、工业、金融和医疗这些传统行业都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思维,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才有互联网思维。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重新审视,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以及供应产销的各个价值链条环节中。并且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改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

如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2014年移动电商迅速崛起,据(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接近10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70%。移动电商不仅是PC端电商的移动化,更关键的是O2O领域,目前以渗入传统业态如百货、服装、餐饮、娱乐。各大电商如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等也向移动电商倾斜。移动互联网思维兴起要求我们必须从PC互联网思维迅速切换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每个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小而美、提供极致的私人购物体验”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我们对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如下几点看法:

第一、微信朋友圈:生意炙手可热,两极分化明显。2014年对于从事微信朋友圈生意的人来说是冰火两重天。最初开始涉足的一批人借助朋友圈社交红利已经发家致富了,与此同时,随着加入分红的人越来越多,利润越分越薄,市场越做越乱,各种刷钱APP,暴利刷屏现象层出不穷,被很多创业者看好的未来可能取代淘宝的微商滑向了传销的境地。2015年将又是一个爆发期。人们要认识到简单在朋友圈“刷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商。朋友圈生意需要把信息传播出去,把社交流量掌握在手中,同时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产品,也就是在去平台化、品牌化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买卖”的模式。

第二、移动支付:迅速普及火了一把。支付是经济往来和金融活动的重要环节,支付方式的每一次飞跃,都对加速资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公众支付需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预测,2015年移动支付会超过个人电脑浏览器端消费,占据整体支付市场50%以上。随着移动电商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作为重要一环也需要不断完善发展。支付宝、微信支付之间的竞争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实用性,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的之争让移动支付普及开来。2014年“双十二”,便利店、餐厅、面包店等2万商家首次参加大促,通过支付宝钱包付款,着实让移动支付火了一把。2015年移动支付将继续保持爆发式高速增长。随着移动支付场景进一步丰富,转账交易、理财业务和生活应用类APP将成为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大幅增长的推手。

第三、微店:生态圈起步“正规军”加入其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00余万微店问世。在微信平台,以“微店”进行搜索,同样会出现海量的微店。可见,微店以及营销方式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在线经营模式。微店生态圈刚刚起步,需要“小步快跑”。微店可以帮助商家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触及,通过对目标客户群的精细化运作完成沉淀,借助用户各种维度的关系链进行传播为商家降低新客获取成本。

第四、手机品牌:小米华为等比拼持久力。2015年将是国内智能手机商的淘汰年。随着竞争加剧,电商手机品牌将进入到微利时代,厂商更需要以量来拉动盈利。

第五、打车软件:BAT齐投入“三国杀”局面将形成。2014年,商界第一战就是阿里和腾讯这两个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同年年底,百度投资Uber,至此BAT三家全部投身打车软件市场,未来将形成“三国杀”局面。打车软件在持续补贴烧钱后,阿里和腾讯让用户培养起了使用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的习惯。百度投身该市场要与两者抗衡略显吃力。市场给予百度的机会已经不多,除非百度能联手Uber找到方式“破局”。

第六、虚拟运营商:刚刚起步,期待未来。2014,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推出虚拟运营商业务,同时将自己的电商和虚商进行关联。例如京东通信是在京东购物就送流量和通话时间,阿里通信是推流量钱包;苏宁互联卡将整合集团资源,打造围绕通信、购物、娱乐、体育、金融、售后等服务。目前电商与虚商的关联业务刚刚起步,并非大范围铺开,某些方面还有并不算成熟,未来应该有更多的移动创新玩法。

第七、社交移动:战火已经点燃。2014年3月,京东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并且得到微信购物和手机QQ购物一级入口,意味着社交购物时代来临。同年“双11”腾讯给出的大红点信息分批向全量推送,覆盖所有微信和手Q用户,2014年的微信购物、手机QQ购物11.11大促推向最高潮。在微信和手机QQ这样的社交平台上燃起了移动电商的战火。随着移动电商发展,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从以前的价格导向变成了场景导向,消费者的任何一个生活场景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购物场景,互动性加强,移动购物场景不断多样化,消费者会获得全新的消费体验。

第八、移动O2O:实体店的新机遇。2014年的O2O发展的如火如荼,主要有两个表现:第一,传统多元化行业转型创新。第二,互联网大背景下,网民的消费习惯的改变,智能设备的推进。移动电商让人们有机会24小时在线,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实体店,从“坐商”变成“行商”的机会。要学会用移动互联网的工具主动出击,人店合一把“死店”盘成“活店”。实体店有着电商无法逾越的体验功能,应该更好的应用移动电商,把网络与实体相结合,做活自己。

第九、移动APP:电商间购物应用暗自赶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大电商不断推出移动APP产品。苏宁移动端开发了商品码、活动码、码上店、互动码和服务码等,既可以扫码查看商品价格、商品详情、商品评价;也可以直接在门店参加线上和线下促销和互动活动。电商的移动卡位战正在激烈进行中。各类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迅速扩张,各类APP应用大行其道,电商之间的购物应用也在暗自赶超。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文3

如此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只可能有这样两条出路:要么紧跟时代拥抱互联网,积极转变思维,在创新中革新谋求发展;要么就抱着传统思维走向灭亡。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解读

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一时之经济热点,更是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内涵进行梳理。

从概念内涵上来讲,互联网金融意指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在内的两大市场主体,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信息壁垒,更好地服务用户需求,实现资金的融通、流转和信息中介等功能。对该内涵的理解,一般容易陷入两个误区: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营销;互联网企业利用自有优势切入金融业务。这种理解错误地把互联网金融归结于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融合,实际上,二者并非简单的线性融合关系,而是在安全、移动、互联等网络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为适应用户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兴模式,是金融行业的全新领域。

从商业本质上来讲,互联网金融包含以下三个层级的意思:一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即数据化金融方向;二是传统金融机构形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即用户中心、数据驱动和生态协同方向;三是金融机构积极转变传统思维,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靠拢,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绝不能局限在行为层面,更是要渗透到思维层面,对金融形态中的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都要进行思维上的重新审视与布局。

二、互联网金融的格局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进程相对比较缓慢,最初由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涉足而起,后因传统金融机构的固有优势而相互追赶,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性质的互联网机构并驾齐驱、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新格局。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在积极转变职能,专注于传统业务的互联网创新、电商化创新和APP软件创新等内容;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积极创新,扩散到电商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P2P模式的网贷平台、搜索比价模式的金融门户和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等多元化机构类型,一起构造了强大的非金融机构系统,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牢牢占据着其打下的江湖地位。

从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格局中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渠道,并且仍然保持着鲜活的创新能力。可以预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市场形态也将呈多样化和差异化发展。在这里,本文核心介绍以下几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

(一)信息化金融机构

即上文提到的数据化金融方向。信息化金融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服务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的数据化和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从整个金融行业来看,自互联网潮流奔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紧抓住这一机会,其信息化程度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一股潮势,不可撼动。除此之外,一些商业银行大手笔打造的信息化数据集中工程在业内也是独领风骚,创新性形成了“门户+网银、电商、金融产品超市”一拖三的金融服务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门户

简而言之就是实现金融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既有自家直营,也有只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搜索+比价”,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搜集多家平台的多元化金融产品信息,整理后放到门户网站,用户通过垂直比价的方式完成投资。融360、安贷客、91金融超市等都是这种模式的产物。

(三)众筹

近年来很火热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把分散化的群众资金聚合在一起,量小体大,具体操作是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募集项目资金。虽然众筹的形式很多样化,但其运作模式都大同小异:需要筹资的人找到众筹平台,提交融资项目,经审核后便可建立自己的网站页面,公开向大众群体介绍项目情况也可采用线下路演的形式,筹集资金。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众筹平台有“点名时间”、“点梦时刻”和“淘梦网”等,也有一些与公益相关的募资平台。

(四)P2P点对点网贷,本质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资金借贷双方供求关系的有效匹配

降低信息不对称。这种模型的优点是打破了商业银行借贷的传统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成本。投资人可以通过垂直比价选择更好的利率条件,并可以通过多个投资人一起分担同一标的的借款额度方式分散风险。P2P一般有两种运营模式:一是纯线上模式,例如拍拍贷,所有的借贷活动都在线上进行,线下无审核。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当借款人线上提交申请后,相应城市的商会线下进行入户调查,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

(五)第三方支付,典型代表当属支付宝

第三方支付最初是由互联网企业发起,通过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借助信息通讯互联网安全技术,执行结算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它迅速超越了最初的定位,成长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性支付工具。比如支付宝既可以从事网络支付之外的人民银行规定的其它金融服务,也可以和余额宝合作一起颠覆商业银行的传统储蓄功能。

(六)数字货币,比特币为代表

2013年8月,德国政府规定特币可用于缴税和其他合法用途,承认了它的合法地位,也意味着比特币开始逐渐被“洗白”,从最初时期属于极客的玩物定位走入普通大众的功用视野。互联网金融的最终极形态也许就是这种互联网货币,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机构职能的颠覆,更是对央行货币提出的挑战。

当然,无论是哪种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都始终离不开金融行业资金融通的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客户需求。

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前文有言,互联网对包括金融在内的传统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个部分,让我们把眼光缩小,放到金融行业里的商业银行上来。可以说,互联网金融重构了商业银行,具体我们可以从主营业务和商业格局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来看,存贷款的利差是其主要利润来源。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核心存款造成了分流,例如阿里通过支付宝和余额宝的结合便吸收了巨额存款。此外,打破信息不对称、更有效匹配借贷双方资金融通需求的网络借贷模式,以其快速、便捷、实惠等特点深深俘获了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的欢心,对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从商业银行的经济格局来看,一方面银行网点正逐渐走向没落。第三方支付的新型模式使得金融场景化概念加深,纸币逐渐被数字货币取代,银行网点的职能感逐渐降低,繁琐低效被放大,客户对银行网点的依赖性大大降低,资金逐渐脱离开整个银行体系。传统的网点布局不再是商业银行抢占市场发挥优势的必争之地,一味地扩张规模也不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反而成了商业银行的重资产和发展包袱,就像当下苏宁面临的困境一样。未来,商业银行很有可能也走向O2O模式,银行网点转变成线下体验店。显然,跨界的“万科社区金融”已经等在了那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经济地位受到威胁。然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趋势下,非金融机构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职能创新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取代,大大冲击了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重要地位。

四、拥抱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变革与发展

这一波信息化浪潮不仅推动着金融行业格局的大洗牌,也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向内诉求,重塑互联网思维,积极调整战略定位,转变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紧跟互联网企业创新精神,推进大数据建设,引领金融服务走向人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这是时代的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次挑战,商业银行必须着眼于互联网金融革新的根本动力,立足金融服务的本质,积极创新,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认清现实,正视互联网企业的比较优势

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具体包括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海量的交易数据、强大的支付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等。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是用户,是人,这和传统商业银行的定位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只有正视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方能客观比较自身的差距,方能积极吸收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精神,获得发展。

(二)反观自身,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对各类金融业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运营经验,且在资源积累上也有着互联网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长年的经营使得它与各大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广大的客户群体对其拥有长足的信任,而“信任”一词恰恰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短板。尤其是近两年来各种昙花一现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更是加剧了这一冲突。因此,商业银行的任务是将自己的核心优势与互联网精神结合去发挥更大的价值。

(三)重塑互联网思维

商业银行只有从思想高度上真正贴近互联网思维,方能在这股商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前,商业银行的时代革新还只是停留在初浅的行为层面,做个门户网站,开设电子手机银行等等,这更多的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非互联网思维的塑造。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应该是以人为本,立足于用户的用户思维。这种思维可以助力商业银行,让其对产品和服务体系重新审视,对业务流程革新,更深入地走进合作企业客户的购、产、销、贷、存、管等业务中去,在其固有的核心优势下拉开与互联网企业的差距,打开差异化竞争的新局面。

(四)重视客户体验

互联网企业先天的用户思维,使得客户体验板块一直都是它的优势,无论是开放式的金融平台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还是交互式的营销手段和便捷式的操作流程,都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秒杀。商业银行若想要反败为胜,唯有通过接受互联网思维引领一途,把客户体验放在一切之首。以客户为本,不是口号,而是切实地从产品、服务到营销和操作,都要重新系统地梳理定位。具体而言,一要打破部门局限,整合信息资源,打造以单个客户为标的的数据系统,了解客户的偏好与习惯,提高服务质量;二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实现与客户的交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五)积极借鉴,合作共赢

互联网企业积极创新的精神,是引领商业银行走向未来的重要核心。二者的相互合作,并非空谈,而是早有先例。其实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早有合作,商业银行给予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空间与支持,第三方支付助推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但随着后者的快速发展,它逐渐对银行的中间业务和存贷款业务构成了挑战。不管未来结果如何,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精神都是值得重视与尊敬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也就是说,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赢会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且从实践结果来看,二者的合作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浦发创新推出了微取款业务;兴业推出了钱大掌柜资管平台和掌柜钱包理财产品;阿里携手民生推出了直销银行项目等。

(六)深化大数据应用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数据化,且商业银行在这一板块也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也就是说,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行业要求,商业银行都必然走向大数据化。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水平,更是未来的运营模式,它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取和分析所有客户的信息,更为全面和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甚至预判出其潜在需求,从而为其精准营销和创新服务打下深厚的信息基础。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文4

(首部互联网思维落地实操手册,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方法论,互联网焦虑症的终极攻略。分别从三个层面:取势、明道、优术,四个维度: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全方位解构互联网转型的内在商业规律与管理逻辑!)

作者简介

卢彦,笔名“庐山面目”,80后,码字维生,喜好宁静,喜欢跟宁静有关的一切,如禅修。为了守护一份心灵的宁静甚至去很嘈杂的酒吧!最向往的生活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最欣赏的人生是“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庐山面目取自苏东坡老人家的两首诗。其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时警醒自已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景,须超越狭小的视角,摆脱一孔之见。如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所言,我们应该站到月球上看地球,这样才能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视野格局。其二是“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告诫自已,世间万象,人间百态,不过如此,本来如此,正是如此。若有缘,no1uyan2012微信见!见或不见,在一起!

内容简介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是首部系统阐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专著,分别从三个层面(取势、明道、优术)、四个维度(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全方位解构互联网转型内在的商业规律与管理逻辑,并且详细解读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及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错误认知。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本书结合具体企业案例给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方向、目标、路径、方法、步骤、标准,围绕整个企业经营价值链以专业的视角深度诠释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颠覆与重构。

如果把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看作一次旅行,面对那片从未涉足的旖旎风景,你怎能错过此次出行的必备攻略呢?这是一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行动指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文明的系统思考与统筹谋划。

目录

未来已来,你还在等什么?第1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大势与生存法则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与特征1.1.1 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互联网转型1.1.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特征1.1.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趋势1.2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六大误区1.3 12位大佬的互联网焦虑症1.3.1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自杀重生,他杀淘汰!1.3.2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下一个倒台的就是万科!1.3.3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越来越看懂年轻人的喜好!1.3.4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京东虎视眈眈,微商兵临城下!1.3.5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尽管一直在“精益创业”,但仍遭遇“创业者窘境”1.3.6 360掌门人周鸿祎:激情不再身先老,股价未涨创新低1.3.7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内忧坤长之困,外患出师不利1.3.8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年轻人的世界,搞不懂1.3.9 泰康人寿保险董事长陈东升: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1.3.10 诺亚(中国)董事长汪静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3.11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消灭你,与你无关!1.3.12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祖国人民向网流!1.3.13 折射出传统商业的危机1.4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商业逻辑与行动指南1.4.1 五位互联网大咖的互联网转型方法论1.4.2 互联网转型方法论:金字塔模型1.5 案例:苏宁转型之困1.5.1 转型之路,且行且艰辛1.5.2 苏宁的转型云图1.5.3 转型阵痛之因1.5.4 电商容易,转型不易,且行且珍惜1.5.5 苏宁转型之囧1.6 案例:家电标杆:创维互联网转型之路1.6.1 贴近用户,服务管理人员上门服务1.6.2 “创维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零距离1.6.3 开通总监信箱,产品服务问题解决的绿色通道1.6.4 2小时响应服务,无须多等,快速解决问题1.6.5 服务补偿,每一位投诉、不满意用户都是财富1.6.6 创维拥抱互联网,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亮点与创新1.6.7 创维互联网转型启示: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1.7 案例:面对互联网,创维的三点经验1.7.1 学习1.7.2 思考1.7.3 不要拐急弯1.7.4 创维的双品牌双平台战略1.7.5 转型关键点:平台运营能力1.7.6 转型中如何设计组织架构1.7.7 未来,深耕后台运作

第2章 互联网转型——商业模式篇2.1 最锋利的商业模式:工具2.1.1 社群:一切关系皆渠道2.1.2 商业:一切环节皆体验2.2 最人性化的商业模式:长尾型商业模式2.2.1 长尾下的C2B模式2.2.2 案例:ZARA—快速时尚2.3 平台型商业模式:要么创造平台,要么被平台化2.3.1 做产品还是做平台2.3.2 平台型商业模式的特征2.3.3 如何构建平台生态圈2.4  免费:最强悍的商业模式2.4.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2.4.2 为什么可以免费2.4.3 给你五个必须免费的理由2.4.4 案例:互联网免费三剑客—QQ、360、小米2.4.5 案例:借免费思维,传统企业单店实现2个亿2.5 O2O模式:传统企业的诺亚方舟2.5.1 O2O的概念2.5.2 案例:国内家居O2O先锋:美乐乐成功转型2.6 跨界与融合: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旋律2.7 从线下走向线上:互联网掀起教育产业革命2.7.1 在线教育的五大商业模式2.7.2 在线教育关键成功要素:优质内容+用户2.7.3 国外在线教育发展状况2.7.4 互联网颠覆的又一块领地

第3章 互联网转型—管理模式篇3.1 组织转型—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变革3.1.1 孩子已经长大,但穿的还是原来的衣服3.1.2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架构—自由联合体3.1.3 未来的组织—蜂群组织3.1.4 案例:苏宁的组织转型—且行且变革3.2 绩效转型—以用户为驱动的管理体系3.2.1 案例:小米传奇—用户驱动管理3.2.2 案例:最强自组织—中文字幕组3.3 文化转型—以互联网精神为土壤的文化重塑3.3.1 文化转型势在必行3.3.2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重塑3.3.3 企业文化重塑的价值与意义3.3.4 文化落地的乱象3.3.5 文化落地的逻辑与步骤3.3.6 案例:海尔互联网转型—人人都是CEO3.3.7 案例:阿米巴经营模式实践指南—以人性为经营的起点

第4章 互联网转型——产品模式篇4.1 互联网转型必备的四大产品思维4.1.1 什么是互联网时代的好产品4.1.2 用户需要的是孔,而不是钻头4.1.3 产品思维之一:用户思维4.1.4 产品思维之二:迭代思维4.1.5 产品思维之三:极致思维4.1.6 产品思维之四:简约思维4.2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4.2.1 什么是产品经理4.2.2 产品经理的五大角色定位4.2.3 APP产品经理必须要懂的30条原则4.2.4 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养4.3 史上五位最牛产品经理的诛心之言4.3.1 乔布斯关于产品开发的六大法则4.3.2 微信之父张小龙眼中的产品经理4.3.3 QQ之父马化腾眼中的产品经理4.3.4 百度首任产品经理俞军的12条产品理念4.3.5 360掌门人周鸿祎眼中的产品经理

第5章 互联网转型——营销模式篇5.1 消费主体的蜕变:个性化、社交化与娱乐化5.1.1 品牌营销进化论5.1.2 用户与客户的区别5.1.3 消费行为的迁徙5.1.4 娱乐化:无娱乐,不营销5.2 消费主体80后、90后登上舞台5.2.1 80后,我选择,我喜欢5.2.2 90后,年轻,就是任性5.2.3 90后的媒体沟通策略5.3 营销环境的嬗变: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5.3.1 移动化5.3.2 碎片化5.3.3 场景化5.4 营销方式的迭变:大数据营销、社群营销、内容营销5.4.1 大数据营销5.4.2 社群营销5.4.3 内容营销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文5

准备二次创业了。没有梦想,何必远行,人生难得有几回,可以不顾一切,肆意奔跑。

2016年12月13日夜11点47分,“神奇少女”王凯歆在朋友圈中留下了上述老成的人生感悟。大约发起于2011年的本轮互联网科技创业运动,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包括这位“15岁创业17岁成为千万总裁”,今年方满18周岁的神奇百货创始人。

26岁CEO迎娶维密超模,90后创业者月入5 500元敢发1亿元年终奖,平胸姑娘录搞笑视频一个广告拍卖2 200万元……

历史将如何评判这个“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时代,我们难下断论。但现实的残酷悄然到来:资本寒冬下,只有少数人能够触摸到他们最初想要的成功。

回顾过去的五年光阴,可以谓之发生在中国大陆上的一次规模庞大的、覆盖全民及商界几乎所有领域的互联网科技泡沫成型期。如果以乐视股价雪崩、投资机构猛踩刹车为参照系,现在泡沫到了无以为继、临近破灭的关键时刻。

然而,仍有人可能还未从前面的狂欢中清醒过来,更谈不上了解自己已沉溺于梦中多时。经验告诉我们,泡沫破灭虽不常有,但“接盘侠”却常在。

我们确有必要做一次系统的审视与反思了。

给冬天画一幅像

2011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团购活动超过50万个,销售额超过110亿元,是前一年的5倍有余。可是就在当年年底,高朋、窝窝、拉手、24券等大型团购网站掀起裁员潮,紧接着成批死亡,一天内就可以死几十家。如今,只有美团、百度糯米等几个少数幸存者,能够证明那个团购时代的存在。

把团购捆绑上“泡沫”一词几乎是毫无疑问的:最高峰时,团购网站数量超过5 000家,但一年期生存率低于10%,如今甚至不到1%。

然而,团购从兴到亡的套路却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连番上演。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已,“泡沫”变成“风口”,一个个风口前后串联形成了一个“大泡沫”。

2012年是垂直电商热,高峰时B2C电商多达1.2万家。2013年垂直电商开始大范围消退,初刻委身凡客诚品,后来连后者也陷入困顿。2014年,鞋类电商第一名乐淘被转手他人,垂直电商行业前景被投资人彻底抛弃。

2014年是O2O热,高峰时保守估计活跃的相关创业公司多达2万家。一年后,几乎全部O2O领域都出现了“死亡潮”,生鲜O2O死亡率可能高达99%。

2015年是B2B热,以钢贸B2B为例,十个月内就涌现了300多个同类平台,许多平台刚刚出现即告夭折。

此外,还有2012年的智能手机热,2013年的内容创业热、网红餐饮热,2015年的P2P金融热,以及眼下正在发生的直播热。这些热潮基本都呈现出“创业者一窝蜂跟进”“窗口期极短”“高峰期后成批死亡或低迷”的泡沫化特点。

风替上位、下位,追风的创业者换了一拨又一拨,唯有资本连续坐庄。

截至2016年10月,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创投基金管理人已多达1 216家,是2015年初的2倍多;2011年,全国有3 000家私募机构,如今仅北京就有6 000家,全国活跃的私募机构超过12 000家。

僧多粥少导致的恶果,起初只是吹大了优质项目的估值;后来,次优项目,乃至PPT项目的估值也被吹大,导致整个创投市场次轮融资受阻,直至出现IPO价格、并购价格不如上一轮融资的情况。一个最新的案例是,美图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曾调谑:某二手车App一共才交易了两辆车,竟然就搞到2亿美元融资。而今,二手车O2O普遍陷入烧钱苦战,投资人撤退艰难,有些项目甚至被媒体称之为“to VC”项目。

投资机构的长庄似乎也要被终结了。业内有一个段子,每当冬天来临,经纬中国合伙人张颖内部发言流出,易凯资本CEO王冉跟上,最后华兴资本CEO包凡总结陈词。2014年,张颖就已发出“狼来了”的预警,而包凡也在2016年8月通过反思象征性地完成“交稿”。

包凡说:接下来的创投,除了头部的,都不会活得特别好。

来自IT桔子的一组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2016年投融资数量只有2015年的35%、2014年的58%,融资金额只有2015年的25%。

冬天确实来了,下一个应该“接班”的风口没有到来。而我们的问题是,“大泡沫”为何会选择在现在破灭?

互联网理论家下课

2016年,红杉资本、经纬中国、IDG、真格基金等创投机构均踩下了急刹车,投资规模不到2015年的40%。其合伙人在不同场合指出,投资逻辑已经发生改变。

与以往任何一年不同,“互联网单词”在这两年遭遇前所未见的打击。“互联网单词”是我们生造的一个词,它包括许多过去几年脍炙人口的互联网思想:比如“硬件免费”“生态链战略”“场景思维”“用户”“产品思维”……

其中最著名、最全面的就是李彦宏首创、雷军发扬光大的“互联网思维”了。它大致包括9个方面19条法则,如得潘空叩锰煜隆⒍凳鄄斡敫小⑸倬褪嵌唷⒘髁克嘉、迭代思维、携用户以令诸侯……互联网思维主导下的投资逻辑,直接催熟了智能手机热、O2O热,甚至是网红餐饮热。

然而,互联网思维很快被证明“问题很大”。

最先出岔子的是网红餐饮。2014年底的互联网大会上,雕爷牛腩被卷入“难吃”的舆论旋涡。就连前COO穆剑也指出雕爷牛腩主要是品牌、营销做得好,食客中60%为只来一次的好奇者,其所谓的产品思维、用户思维、迭代思维与专业餐饮有很大冲突。2016年,融资12亿元的黄太吉也被爆下滑,北京关店50%以上,O2O转型未打开局面。

2015年,生鲜、养车、外卖、家政、美业、教育、旅游、出行等O2O领域出现大规模死亡潮。起初,试图挽救O2O大好局面的入局者抱上了“消费升级”“互联网+”的新大腿,以期扭转局面。可是投资人很快就无情地指出:O2O加的全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不讲效率只讲补贴和规模,业态都这么苦了还要秀前卫感?

事实上,O2O恰恰死在互联网思维的局限性上:一是模式重,与互联网强调的轻格格不入;二是互联网+的领域不是互联网人的地盘,入局适应期太长;三是营销感过重,科技含量太低,用户没有忠诚度。

2016年,就连小米也陷入苦局,市场份额被不那么互联网思维的华为、vivo、OPPO反超,其一心打造的硬件闭环生态被友商从线下渠道突破。

网红餐饮、O2O、小米等的走弱,给互联网思维乃至所有“互联网单词”打开了一个可被攻击者利用的“后门”。过去,任何攻击互联网思维的行为都被视为“土鳖”。而现在当雷军在央视《对话》节目中继续畅谈互联网思维时,现场观众竟然纷纷提出质疑,场面犹如批判。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如果互联网思维都不灵了,那么就会威胁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投资逻辑:

互联网企业可以把持续盈利能力放到次位,商业模式的想象力、在未来行业中的地位才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

2015年6月,刘姝威采用传统企业研究法,公开炮轰了行走在互联网逻辑下大肆烧钱培育终端市场的乐视。当即,刘姝威遭遇口诛笔伐,舆论称其“完全不懂一家互联网公司”,完败给了互联网思维。在此之前,许小年逐条批判互联网思维,称其似是而非完全没必要,以补贴换忠诚更属误导。结果,许小年被指“对互联网思维一窍不通”。

如今看来,刘姝威、许小年又是如何的具有先见之明――投资人不计投资回报周期一味地“喂养”互联网企业,真的有可能烧死企业也烧死自己。既然顶层的投资逻辑都已出现问题,投资人自然而然也会趋于冷静、理性,不敢再继续任性地砸钱。

2016年8月,青年菜君便被传遭遇投资跳票。早在2014年12月,《商界》杂志就对青年菜君、小农女、青青菜园三家方便菜O2O企业进行过采访。当时虽未实现盈利,青年菜君仍被一致看好,开业半年就获得上千万元天使投资,还被《新闻联播》树为创业典型。可是现在,青年菜君却被指商业模式存在终端管理混乱等硬伤。

如今,小农女已经转向2B业务,青青菜园则被转卖给南京一家公司。

青青菜园创始人许伍用指出,难以规模化和盈利,最后一公里的配套缺陷,都限制着方便菜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同时,创业者与资本的浮躁,使得许多创业公司停留在精神层面,落地后都变了味,情怀最终化为“炮灰”。

当创业者,乃至投资人都在思考自己的逻辑问题时,寒冬不期而至。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被吹捧了四五年的“互联网单词”,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

商业模式危机

真相可能是,我们陷入了除创业者数量、热钱规模之外的第三种泛滥:商业模式泛滥。

我们对《商界》杂志、西斯科创业营2014年以来采访的30家企业进行了资料整理与回访,并借助IT桔子对他们所处的行业领域进行了数据梳理。

面对资本寒冬或眼下的困难,尽管所有企业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如股东意见不统一、受到行业巨头挤压、业务遭遇政策限制、模式需要更多资金……但是,我们分析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结果:一个行业中的创业公司商业模式近乎雷同,不同行业间的创业公司商业模式也相当趋近――简言之,所有人都在试图做“平台”。甚至就连Wi-Fi钥匙、游戏加速器、网红都在做平台,不但在中国做甚至去印度、美国做。

中国人对平台化商业模式的格外宠溺,导致了三种不利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商业模式本身不成立,那么所有跟进者无一幸免,遭遇“种别灭绝”。

乐淘网被卖掉后,其创始人毕胜提出了著名的“电商骗局论”,直指垂直电商“这也要钱、那也要钱,怎么干都是赔”。很快,从厂商,到供应商,再到投资人,都对垂直电商体量不如大型电商、供应链整合得不到传统势力支持、物流存在致命短板等模式症结展开反思。行业吹响了撤退、转型的号角。

如今,纯粹的垂直电商接近灭绝,商业模式转型、调整不成功即意味着死亡。

第二种情况,如果商业模式本身成立,同场竞技的玩家太多也会导致恶性竞争,没有赢家。

最突出的就是智能手机热。与美国人、韩国人以及华为比较纯粹地做手机不同,从魅族到小米,从锤子到乐视,都热衷于做黄页、做内容、做社交、做支付等,目标都是把自己做成捆绑用户衣食住行的超级生态平台,同时遏制对手的流量入口。

2015年3月,《商界》杂志对大可乐手机进行过专访。这家创业公司的体量虽然与友商完全不能相比,但是却建立了全套的“生态模式”,并坚持硬件免费……2016年3月,红极一时的大可乐手机被确定项目结束,淹死在生态模式、免费模式的红海之中。

显然,能够实现“唯我独尊”的终究不多,过程也极为艰难。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们目前正在“硬件竞赛”“价格竞赛”“圈层竞赛”等低端战场中苦苦挣扎。

第三种情况,如果商业模式对传统模式存在替代性,那么颠覆者太多也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最明显的莫过于O2O领域。《商界》记者通过走访广告传媒公司、地推公司,掌握了部分传单印量数据。我们发现:北京望京片区、重庆光电园片区在2014-2016年活跃出现过的新的外卖公司接近100家。这些曾经试图颠覆传统餐饮的O2O公司几乎已经遭遇“团灭”。

另一个明显的领域是支付领域。并不像Apple Pay、Paypal那样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支付工具,中国的支付平台都在往资金沉淀、交易流水、社区O2O上生拉硬扯,试图颠覆银行及传统商业体系。然而,颠覆并没有发生,因为潜在的合作对象太多,银行时不时地都可以给“支付宝们”施以一记“冷拳”。

商业模式的雷同、泛滥,直接结果就是模式创新的边际效益下降,只能依靠增加传统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的数量来提高效益,所有曾经带来过伟大公司的互联网底层逻辑都陷入了平庸。

比如免费模式,它的四种情况目前都已进入红海。1.直接交叉补贴:网游业的洗牌宣告免费带动收费的末路;2.三方市场:互联网广告已经大幅下滑;3.免费+收费:网盘业、内容业的地震宣告红利期结束;4.纯免费:知乎、字幕组的持续经营问题早已爆发。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早在2015年底就意识到“互联网铁律”的落幕。他发现,就算是阿里巴巴这样强大的平台,竟然也需要大规模的地推与传统广告投放,而非线性的社交信息已经极大地挑战了旧有流量分发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公司最赖以成名的“轻模式”实际上也不轻了:京东8万人、阿里巴巴3万人、腾讯3.6万人、百度3.5万人……

创业公司、资本、商业模式的多重泛滥导向了一个尴尬的结论:我们曾试图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然而回头才发现:互联网领域也需要“供给侧改革”。

谁是下一个“新词”

遗憾的是,狂热往往具有惯性,人为的风口制造运动仍在寒冬中继续。

2016年,网红、直播、跨境电商、大健康、体育+、泛娱乐等创业领域都在试图与“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进行捆绑。他们中有脚踏实地的创业人,也有一种“寒冬中的创业候鸟”:伪造一个概念新颖却没有实质内容的创业公司,进驻政府扶持的孵化器、创业园中获取补贴;待到另一个地区新开孵化器、创业园,要么搬家要么设立子公司,由此继续骗取补贴。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多数资本选择了冷静。由于创投机构的谨慎、克制,VR、机器人、AI等原计划接班的风口被控制在温和的范围内,资源相对圈定在了真正获得技术突破、创新的公司里。

而对其他更多人来说,抛弃互联网思维,他们可能会拥抱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单词:国民总时间(GNT)。

GNT不断地出现在近期的各种创投论坛上,后来被内容创业者罗振宇做了系统的归纳。GNT的大致意思是,在人口红利接近消失,创业公司、互联网供给侧内容达到全体国民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能够节约用户时间而不是消耗用户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时间,能够体现用户单位时间价值的商业模式才能够存活下来。

GNT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流量下滑、免费模式失灵等现象。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知道通过网民参与编辑内容,实现了内容的无限丰富。但是,这些内容不具权威性,也不负责正确性。于是,用户拥抱分答、live,通过向专业人士直接求教获取内容,得到时间上的效率。

但是,GNT在宣布一部分商业模式的死刑时,与其他互联网单词一样也吹捧了另一部分商业模式的前景,而其中同样可能没有实质价值。比如,在线教育模式因耗时长而被贬低,但是把教学时间缩短成短视频模式,也难以实现知识的传授。

更何况,谁在具体占用了用户的时间,节省时间与消费之间到底有多少联系,如何让用户根据时间效益进行关键决策……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

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 物流 物流互联网

一、引言

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各传统行业相结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互联网+”是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的新发展,它其实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新的发展和进一步实践,代表了一种新形势下的先进生产力,为各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改革与前进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网络平台。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处于“新常态”,这是中央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是不同于以往的高速的经济增长态势的,要将反常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逐步稳定的发展状态,成为一种常态。而要实现“新常态”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新”,是将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和升级。新常态是经济转向平稳发展的一个过渡期,既存在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契机,也存在各种难于预见的挑战与阻碍。而“互联网+”则是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物流业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行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稳步提升。物流业集成了运输、包装、仓储、装卸等一系列的产业活动,它与制造业和消费者直接相连。物流业的发展经过了传统的1.0物流时代;随着信息业的发展,关于现代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多的进行沟通和系统运筹,从总体上掌控和调节各物流作业的功能性环节,这样的化,物流行业进入了一体化的2.0时代;随着进一步的物流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在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客户需求为导向,因此,也就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都融合到了一起。物流进入了供应链管理的3.0时代;而现在,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一直在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和变革,物流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等结合,使物流业进入了4.0的互联网时代,而这也正是“互联网+”所倡导的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传统物流的缺陷352

传统的物流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以管理模式为例,以往的物流管理模式承接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标准样式,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也就是各个物流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信息交互的效率低下,也就难以进行统一的调控。这样就会存在重复管理的现象,总体效率较低。生产企业缺乏新的管理思维,在传统的物资采购、供给和管理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使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浪费。仓储环节缺乏总体控制,物资的采购合格率存在问题,并且实际的存储时间较长,物资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都处于闲置状态,这就导致仓储部分投入的资金较多,长期以来资金周转效率不高。传统的物流信息更新较慢,对数据缺乏有效的控制,所以物流总体上缺乏方向性,无法根据消费者的动态进行调整。总的来说就是,成本高、资金流慢、服务质量低。

二、物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化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全面变革的一年。而物流业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速发展。

(1)首先,是快递数量的变化。2014年快递数量突破了140亿,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只有57亿,2013年是92亿,可见2014年增长之快。而这一切包含着物流前端商业的变化。

(2)其次,是需求方式的变化。现在的商业模式从B2B逐渐转变成了B2C,例如主流的网上购物平台京东、天猫等,除此之外,苏宁发展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小米、海尔等的C2B(Custom-ers To Business)模式,这些新的商业模式都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服务价值。

(3)然后,是物流载体的变化。公路货车物流的流量同比下降了2%-5%,但快递企业的流量增幅却达到了50%-100%。这说明其他的运货方式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航空运输的比例。另外,像德邦等零担企业的业务量也增加了40%左右。物流的载体在随着行业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

(4)最后,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转型。例如小米的C2B模式,海尔家电的DIY定制模式,特斯拉生产汽车模式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商业模式所不具有的,新型互联网更多的尊重消费者的意愿,带动了个性化的定制消费。物流行业也是消费者驱动为核心的,O2O加上B2C模式,更加要求的是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这也就要求了库存的信息化而非传统的积压式库存。

“互联网+” 在201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各行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物流业也借此开始借助“互联网+”,寻找新的出路。在“互联网+”新形势下,信息化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因此,物流业也需要适应新形势进行整合和变革。互联网经济改变了原有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方式,物流市场的格局也要加快调整,加速洗牌。“互联网+”一定会改变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实现物流智能化水平。

要实现“物流互联网”的新时代,就要提升物流行业的“四化”水平,即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集约化。标准化也是互联网的基础和必要保障,有了标准和协议,信息才能在不同计算机间正常通信。而物流行业要实现互联状态,标准化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这是实现物流网络化、运作智能化、资源共享化的基本保障。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物流的联网、可流程化、可运筹优化等都需要高度的信息化,这样才能实现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智能化是建设物流互联网的必然要求和无限追求,如果无法实现智能化也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物流互联网,无法带动物流行业的产业升级。集约化是物流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目标,集约化追求的是最大化的节省资源,高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不断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所以,实现物流业发展的“四化”,是实现物流互联网的基础和条件。

三、“互联网+”物流业发展新思维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思维会推动物流业的变革,平台思维、跨界整合、众筹思维、流量思维等新的思维将为物流行业带来重大的商业价值。

(1)平台思维

2014年,互联网引发了物流业的变革,中国物流的各大平台陆续出现,物流园区平台、运力资源平台、公路港平台、物流打车模式平台、零担物流专线平台、融资租赁平台等等,虽然物流的平台化商业业态还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平台的商业模式在今年和之后将不断的升级和创新。互联网具有开放、无边际、无时空约束的特点,因此,互联网思维下的平台模式也就是开放的、共享的、共赢的。物流平台结合“互联网+”一定要具有开放的思维来进行创新。著名的网络平台阿里巴巴,其创新的生态模式为诸多个体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实现了创业和发展的梦想。小米的所谓“不务正业”的模式,通过物流平台来整合上下游产业,并不是通过主流产品或服务来赚钱,而是通过平台延伸的服务来获利。著名的免费安全软件360,正是靠其免费的模式迅速的在国内的安全软件市场占领了重要的席位。物流的平台经济是一种以商业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是多种商业模式的很好的融合,也是战略思路的协同,同时具有十分长远的战略价值。而这种商业模式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

(2)跨界思维

物流企业连接了企业与消费者,本身就是一种交互式的产业,而目前很多物流企业也提出了“跨界”的经营战略。例如,宝供提出的“四轮驱动、两翼腾飞”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使物流的交易额度达到1 000亿元,而这就涉及到了进军商流,也就是要构建大宗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产品分销平台。怡亚通则提出了打造“两天两地一平台”,目标是在五年内使企业的业务规模达到1 000亿元,方式就是进军目前市场比较薄弱的域镇电商,在农村发展电商,补充城市。顺丰物流提出了一个在城市社区里面开“嘿客”的有趣设想,用新的O2O模式来进军零售电商。跨界对物流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在选择跨界时也要充分做好准备。因为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要求企业不仅需要开阔的思路和统筹兼顾的能力,还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认识。

(3)流量思维

流量是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部分,反映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于想要借助“互联网+”建设物流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来说,要从传统的“销量思维”走出来,转变向“流量思维”。现在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APP(应用终端)。通过流量,充分的分析数据,运用好大数据,就能够实现精准营销。物流行业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潜力巨大。以2014年的快递包裹为例,140亿的包裹数量,背后是4亿的中国网民和巨大的购买潜力,而这些流量信息也恰恰给了商家深入分析网民的地理位置、购物喜好和购物频率等特征。

(4)众筹思维

众筹(Crowd Founding)刚刚兴起的一个互联网概念,也迅速得到了追捧,众筹的门槛低、品类多样、新意不断,并且众筹依靠大众的力量,每个人只要出一小份即可,这一小份可能大家都不在乎,但其结果又具有吸引力,因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网民的追捧。众筹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将及其分散化的资金集中起来,模式平易近人、易于操作。目前,类似的产品有很多,例如,百度的“众筹频道”、阿里巴巴的“娱乐宝”、京东预售“凑份子”、好润仓的O2O连锁仓储等等。互联网时代不是传统的靠商品和服务赚钱,更多的是靠资源和信息赚钱,而众筹恰恰是这样一种新的模式,满足了互联网经济的要求,秉承着一加一大于二的思想,具有开放、共享的特征。流量、衍生服务和金融工具等是众筹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众筹的发展也是消费者意识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这种模式在国外早已兴起,而在国内刚刚起步,所以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尝试空间。物流行业如果引进这种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不论是资本的众筹亦或是资源的众筹,都很有潜力。

四、“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前景

毫无疑问,互联网为物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一些企业都纷纷涉足物流产业。值得关注的有,谷歌宣布要开始进入城市物流领域;马云对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亚马逊要开始全面布局物流;张瑞敏和柳传志也即将进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环节。这些都表明了“互联网+”物流的良好发展前景。

物流结合互联网是从传统的互联网商务平台开始渗透的,现在大幕刚刚开启,未来的前景不可预测,但将传统的物流网络与互联网进行完美融合后,肯定有不可预估的潜力和无限的商机。首先就是互联网的加入,将会在总体上控制和调节物流网络的流量和流向。通过大量物流的数据,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不断的对物流网络就行运筹和优化,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实现智能化物流的发展。其次,实体运货网络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仅仅是提高物流效率,还能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型,有更多的商机出现。简单举例,如果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来整合一些中小散户货运车辆资源,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货运O2O模式。这样车队资源与货运资源就能实现更好的衔接。最后,物流进入互联4.0时代,不会仅仅是自身的变化,还会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物流连接了制造业与销售服务业,因此,物流互联网也很快会推动上游制造业的互联化,实现制造业的智能互联和控制等,这些连锁反应无疑是具有重大价值的。

而要实现“互联网+”物流的转型之路,也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是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促进物流的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商贸和金融业等相关行业同时联动,将产业的合作层次也从原本的仓储、运输、配送等向订单管理、物流金融、订单管理等高层次拓展延伸。产业升级不仅涉及到产业也涉及到企业的层面,需要引起多方面的重视。其次,营销模式在信息整合和流量分析的基础上向精准营销转变,借助大数据进行订单预测,优化营销策略,不仅能有效减少库存、节约成本,也能积累和发掘更多的潜在用户。最后,物流的服务不能是传统的被动式,而要主动服务,就像现在新兴的定制消费一样,这也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移动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型方式提供优质的服务,给客户带去贴心体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认为,目前我国的物流业正处于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和物流强国的建设期。这表明了物流业的重要地位,也提出了物流转型和建设的关键性。“互联网+”物流,前景广阔,但目前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何黎明.“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