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例6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中文菜单 翻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95-02

1.引言

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饮食行为、观念、技术以及产品的综合。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了方便国外游客在中国用餐,弘扬中国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中文菜单的英译工作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2.1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异。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民以味为先”的生活理念,讲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的调和之美。因此,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注重的主要是食物的口感和进餐时的精神享受,整个饮食活动体现出强烈的感受性。而西方人则认为饮食仅仅是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的一种方式。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而不是食物香味形的完美。

2.2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以他的字“东坡”命名的一道菜。相比之下,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的多,往往一目了然。以风靡全球的“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为例,光看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等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烹饪方法来命名的。

3.《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其文化传递

3.1翻译的基本方法

为了提高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外国游客的服务接待水平,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外办联合编辑出版了统一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对2753种菜名进行了英文翻译。纵观《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其翻译方法力争做到汉语和英语意义上的对等,力求最大限度地传递菜品的文化信息。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五种奥运菜单英译的方法:

(1)直接列出原料(主料为主,配料为辅,常见于冷菜)

e.g 白领鼓扣鸭掌 mushrooms with duck webs

姜汁皮蛋 preserved eggs in ginger sauce

(2)烹饪方法/刀法+中心词(常见于热菜)

e.g 鲍鱼红烧肉 braised pork with abalone

木耳肉片 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black fungus

(3)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以人名为主

e.g 麻婆豆腐 Mapo to fu

东坡肉 Dongpo pork

以菜肴的发源地为主

e.g北京炸酱面 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 Beijing style

川味小炒Shredded pork with vegetables, Sichuan style

(4)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在其后加注释

直接用汉语拼音命名

e.g 烧卖 shaomai 饺子 jiaozi

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加英文注释

e.g 锅贴 guotie (pan?鄄fried meat dumplings)

元宵yuanxiao (glutinous rice balls for lanter Festivals)

(5)舍去原菜名中的比喻形象,意译出原意

e.g 夫妻肺片 pork lung in chili sauce

蚂蚁上树sautéed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

3.2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反复强调,“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将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分开来处理”(苏珊・巴斯内特,2004)。从翻译的本质上来说,“翻译是在接受语种寻找和原语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地对等话语,它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尤金・奈达,2004)。中国的许多学者与苏珊・巴斯内特观点一致,也都强调了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如“四喜丸子”这道菜是人们对喜庆的表达,在《中》这本书中将其译为 Four?鄄Joy Meatballs (Meat Balls Braised With Brown Sauce),既突出了菜名的喜庆特点,同时又在后面的括弧里面加上了制作的方法和配料,在介绍菜名的过程中也传递了中国饮食文化。

所以,中国菜名的英译在保证意义对等的同时,也必须兼顾中国菜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否则,翻译便失去了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换的功能,既是对菜名汉语原语言的扭曲,也是对英语目标语言翻译的破坏。

4.结束语

中国菜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翻译,菜名的翻译不仅要真实准确地传递菜品信息,也必须最大限度的把菜品中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信息向外界做一呈现。它不仅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译者不论采取哪种译法,既要注重菜的实质,也要考虑到外国人的认知和心理,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使他们在了解菜肴原料和做法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奈达 (Nida,E.A), 泰伯 (Taber, C.R.). 翻译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01,22,(6):56-57.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 饮食文化 传播文化 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 water boils the shan 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 dumpling, ball

把“粥”译成:gruel, soft rice, 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 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i 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 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 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 white radish patty’和‘taro 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 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 jiaozi, 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 meat 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 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 po beancurd 或ma po tofu (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 po stewed 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红烧牛肉

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 stweed fish水煮嫩鱼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 lamb leg烤羊腿

fried eggs with 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 assorted sweets beijing 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3

随着陕西的国际影响力日趋提升,来陕的外国游客及商务人士数量也在逐年上涨。如果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品尝到陕西美味的面食,还能体会到其中的面食文化,对游客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享受。面食是陕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饮食中的一大特色。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面食不再是人们的饱腹充饥之物,已经成为陕西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承载着陕西饮食文化的积淀与创新。陕西面食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据统计,陕西在西周、秦、汉、唐的历史上有记载的面食就达几十种,可见面食在陕西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面食翻译作为旅游翻译的一种,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游客以及传播当地文化,让外国人轻松的了解陕西的面食文化。近年来,翻译界对陕西面食的翻译和发展也逐渐升温,为陕西面食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相关的研究中,但是对陕西面食名称的翻译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本论文从陕西面食翻译的研究现状出发,以陕西省商务厅、旅游局官网公布的一些面食翻译及陕西一些著名酒店和饭店的面食翻译为语料,探讨陕西面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翻译的基本要求,并就如何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 

一、饮食文化 

1.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关于食物需求、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食物与分类社会的关系。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包括饮食科学技术、饮食艺术和狭义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把饮食列入文化艺术的范畴,不仅满足于单纯的生理之欲,更要求色、香、味、形、器,甚至环境、礼仪、风俗等等全方位的审美、协调,同时还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深具东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氛围,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异常发达,极富独创性,正是因为其发生机制内部条件的完善与多层次。中国饮食文化作为形态的一个基本生长点,与哲学、历史、宗教、伦理、美学、文学、礼仪和文化的传播等有密切的关联性。 

2.陕西面食文化。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和当地的物产紧密相连,陕西面食便是如此。陕西面食文化积淀深厚与陕西关中主产小麦有关。陕西渭河流域是我国的小麦原产区之一,早在文献记载的周人始祖后穗教民稼樯的助耕农业时期,这里先民种植的农作物中就有小麦。 

面食在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饮食文化来说,远古时候的中国是北方的“粟文化”与南方的“稻米文化”双雄并立的局面。但是自从先秦时期小麦传入中国之后,这种来自西亚的粮食作物就逐渐渗透中国北方的农业区;汉朝之后,小麦的规模已经足以取代传统的“粟”,而“粟文化”也就演变成“小麦文化”。 

陕西的“面食”文化,从可已考证算起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陕西面食文化的起始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制作面食,必须先把小麦加工成精细的面粉。我国在西周以前,加工粮食的工具主要用的是杵臼、棒和碓等,这类工具只能对谷物脱壳或加工成碎粒,很难磨制成精细的面粉。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和多种木作工具,还创造了磨制面粉的石磨,1965年我省考古工作者在渭北的秦都栎阳遗址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石磨,从而证实陕西关中地区最迟在战国后期已经有了用面粉制作的面食类食品了。陕西的饮食文化就如同陕西的历史一样博大精深,时至今日陕西的面食已有几十余种。 

三、陕西面食名称翻译研究现状 

2007年,陕西省商务厅联合华商报曾正式向社会公布陕西50种名小吃的英文名称,其中就有陕西的面食。并建议陕西省内的饭馆,酒店等服务机构推广使用这种面食的翻译名称。但是此次也仅包含部分陕西面食,并且未被广泛接受。现在陕西各旅游杂志、报纸和文化推广网络上所使用的陕西面食翻译名称五花八门,均不一致。同时各类译本缺乏统一管理,使同一种面食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翻译,导致了面食翻译混乱,造成了对陕西面食的误解。 

2013年9月西藏民族学院宗丽娟发表了《从目的论角度小议陕西小吃民称的翻译》,2014年10月曹绮雯、展卫华在《读书文摘》上发表了《西安特色小吃的英译》;同年11月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李庆明、王艳在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跨文化背景下陕西小吃的名称翻译》;2015年7月西安工业大学的尚亚宁、睦春迎等人在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阶段性成果中发表了《陕西特色小吃的英译对策》,还有其他人发表的《西安特色小吃的英译》等,这些文章中都提到了一些面食名称的翻译。但是,以上研究都是从陕西小吃的翻译这个角度進行研究,面食的翻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并没有将陕西面食翻译单独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面食名称的翻译”,搜索到的相关论文都是关于山西面食的翻译,没有关于陕西面食名称的翻译。面食是陕西饮食中的一种重要食物,作为一种陕西饮食文化,不仅是旅游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而且相对于受外来文化影响巨大的菜式来说,更能体现陕西的生活风貌,也更能让外国游客真实清楚的认识陕西面食的魅力和文化。但是目前对于陕西面食的翻译研究还不够充分,不利于陕西面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尽管陕西面食的翻译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相关的研究中,对陕西面食名称的翻译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有的只重视陕西面食的文化内涵,力求中国文化特色的保留,造成了外国游客对陕西面食的理解困难。有的只重视面食材料的翻译而忽略了其中的文化特征,使翻译僵硬毫无优美可言。此外,通过调研陕西一些大型涉外的餐饮企业和网站后,发现面食的各种翻译问题不胜枚举,这些翻译没能通过地道贴切的英文吸引外国游客的品尝和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西面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译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修正。

     四、陕西面食名称的翻译策略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的陕西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大省和旅游大省,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食作为陕西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对其英译名称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将针对陕西面食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面食翻译的方法。 

1.音译+解释。陕西面品种繁多,数不胜数,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面食把每一种面都做的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例如: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biangbiang面在大多数情況下直接被翻译为Biangbiang Noddle, 这种译法直接保留了它特有的文化,但是没有突出该面食长宽的特点,让不了解该文化背景的游客,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面,故笔者认为可以使用音译+解释的方法,将其翻译为:Biangbiang Noddle(long-wide noddle),这样既保留了它的文化特色也让游客明白了它的特点。 

臊子面是陕西的传统面食,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2007年陕西省商务厅联合华商报曾正式向社会公布陕西50种名小吃的英文名称中将岐山臊子面翻译为:Qishan Noddles with Ground Pork,这种翻译方法虽然突出了地域特征,说明了食材中的“臊子”有猪肉,避免了有些游客的宗教禁忌,但是并没有突出“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的特点,所以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音译+解释的方法,将其译为:Qishan Noddles (hot and sour noddle with ground pork).这样既突出了地域,也说明了“臊子”的食材和面的口感。 

2.直译法。陕西面食的命名除了以其隐喻的文化背景命名之外,还有很多是直接以原材料命名的。例如刀削杂酱面,菠菜凉面,麻酱拌面等。在2007年陕西省商务厅公布的小吃翻译中其中就有这些面食的翻译。“刀削杂酱面”翻译为“Knife-peeled Noodles with Meat Sauce”,“麻酱拌面”翻译为“Noddles with Sesames Sauce”,“菠菜凉面”翻译为“Cold Noodles with Spinach”,这样翻译能够让游客很直观的了解到面食的原材料,便于做出选择。但是商务厅在此次公布的小吃名单的翻译中也有“西府浆水面”,将其直译为“Western Style pickled vegetable Noodles ”,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方法是不准确的。“西府”在陕西是指关中以西,尤指宝鸡。如果将其直译为“western”不仅丢失了内涵的面食文化,还会让人误以为这种面食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西府”直译为“Xifu”或者是“Baoji”,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西府浆水面”直译为“Xifu/Baoji Noddles with Pickled Vegetable”, 这种译法既反映了地域特征和原材料,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3.意译法。陕西有一种面食小吃叫做“葫芦头泡馍”,葫芦头就是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做熟后状像葫芦头,葫芦头泡馍就是将肥肠与掰碎的馍加其他辅料、调料用肉汤泡制成。有的翻译直接将其翻译为“Hulu Tou”,这种翻译方法没有将原材料反映出来。众所周知西方国家是不吃动物的内脏的,这样的翻译方法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意译法,根据原材料来进行翻译。在英语里“chitterlings”就是指可食用的猪肠,“Hulu Tou(chitterlings in broth)”,这种译法不仅可以保留它的特色,还能让西方国家的游客清楚所包含的食材,避免饮食上的尴尬。 

五、结语 

陕西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面食名称翻译的目的一方面是弘扬陕西面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给游客提供简洁准确的信息,避免引起文化冲突。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要准确的反映陕西面食名称还要注意中西方饮食文化观念的差异。政府及各界也要重视陕西面食名称的翻译,不断的改进不足之处,形成统一的规范,以达到传播陕西面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胡爱娟.饮食文化与现代旅游[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百度百科http:// baike.baidu.com,view,35693.htm?li=aladdin. 

[4]尚亚宁,眭春迎,孟静.陕西特色小吃英译对策探究[J].学术沙龙,2015.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饮食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

一、饮食与文化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与文化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中西方在饮食与文化上又有何异同。我们试图了解中西饮食的差异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更好的“融合”。纽马克说“食物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纽马克,2001a:97)然而饮食在文化中的影响与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通晓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先生说:“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成为“世界人类之导师”(《建国方略》)。中国人从古至今对饮食的认识和重视都到达一个很高的层次。而西方国家在“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上却与我们有着反差极大的观点。林语堂先生说,英国人很少谈吃,而且“心中略有几分愧意地吃”。英国人认为吃是人的本能不值得一提,提了有失绅士身份。对于法国人在吃上的基本态度也是不屑一顾(高成鸢,2008:119),而法国人在吃的水平上看似略胜与其他西方国家。不过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记载法国的烹饪发展也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即得益于意大利公主的下嫁法国,而意大利饮食与马可波罗在中国受到的影响密切相关。(高成鸢:2008:37)。而严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德国人甚至可以预知的不会对食物有过高的关注。“康德和黑格尔都不承认美食够上艺术层次,前者认为视听二官“近于智慧之官”,味嗅二官“近于机体之官(《判断力批判》);后者则断言嗅觉,味觉“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美学》)”(高成鸢,2008:37)。由此,中西方人从古至今在对待食物,美食上的态度上可见一斑。而这种分歧也导致了中西方对于美食在审美,哲学,文化上的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将借助电影《推手》中有关饮食矛盾的一些片段具体分析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二、食物的冷与热

影片刚开始有一段描写老朱跟儿媳玛莎各自吃早饭的场景。玛莎打开冰箱找食物,目光游移后漫不经心的停在了一块剩下的奶油蛋糕上,玛莎随便的用食指挑了一指头舔掉,然后关上冰箱门。玛莎的早餐就算吃过了。接下来老朱出场了,他端着应该也是剩下的一碗西红柿炒鸡蛋下面是米饭放到微波炉里打算加热。此处看似老朱比玛莎更注重吃早餐。但影片应该在此没有要强调对早餐重视的区别。

不过影片中玛莎冷食冰箱中的蛋糕却是反了中国人的大忌。中西方饮食的冷热差异非常大。中国人不吃凉冷的食物原因有二。一是对身体有害,二是冷的食物没有味道。

第一个原因,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英国大臣恨林则徐禁烟,请他吃雪糕。林则徐见冒白气,便撅起嘴来呼呼地吹,英人大笑。转天林则徐回请,端上“老母鸡汤炖南豆腐”,汤面上盖着厚厚一层油,滚热却不冒气。英国大臣舀起一勺猛喝了一口,烫得嗷嗷之叫。这才知道林则徐的厉害”(高成鸢,2008:102)。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与英国人在对于冷热食物的习惯差异。中国人讲“寒食近于不食”(高成鸢,2008:57)。《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影片第二个关于饮食的场景里玛莎吃的沙拉很可能都是凉的蔬菜。可见西方人对凉寒的食物不仅“不怕”而且还非常喜欢。这成了近些年好多中国人争相效仿的理由,所谓“人家都能吃,我们也可以”。实不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中医其实也说,饮食冷热因人而异。《内经》有饮食寒温要因人而异的论述。一般而言,里热盛者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里有寒者宜适当进食温热食物。说到这里又引出另一个差异问题。西方人把饭食只是当做身体的能量供给,而中国人在很早就有了“食医同源的概念”(高成鸢,2008:5)中国人把吃,食补,养生从来都没有分割开来。在西方,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发达的现在都没有把饮食与医疗扯上关系。这其中种种原因之一是认识人与天的关系上的异同。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人孕育于天地间,人为小天,天为大人,所以冷热寒暑都遵循着天的道理。而西方人的哲学更重视物质的世界,将物我分离开来看问题。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饮食问题也自然包括其中。关于“食医同源的概念”影片另一个场景也有体现,一家人晚餐中老朱疑惑儿媳玛莎“这个美国女人光吃菜怎么回事啊?”,儿子回答,“她怕胖”老朱说“我怎么不怕胖?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鸡猪是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老朱无论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老人,还是太极拳的教授对中国传统的“食医同源”或者是道家的养生就算不是精通也一定是有相当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不是学到的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的。而影片中李安表现的矛盾不光是一个中国老头与美国洋媳妇之间的矛盾文化差异。连自己的儿子晓生可能也不认可老朱的那一套理论了,或者晓生在中国父亲与美国妻子之间的苦恼挣扎也是两种文化交织冲突的选择与苦恼。

三、体质差异的历史渊源

那么中国人讲的“因人而异”里,中西方人的“异”又异在哪里,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冰河时代以后,世界上曾到处洪水泛滥,继而是日益严重的干旱。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的研究》中认为,一些地区的沙漠化逼迫原始人迁移,一部分人远去成为游猎者,即肉食民族,另一部分退入河流低地,后来成为务农者。高成鸢指出,这为后来的中西方人饮食结构差异埋下了伏笔,肉食民族的身体更加强壮,肉食也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医所谓“里热盛者”;而务农者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国先民,河流低地的环境并没有提供大型的肉食动物,汤因比所说的“卓越出自艰辛”的中国先民催生出了“黍”“粟”的文明。这种素食饮食结构加之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食物极度匮乏,导致了中国人的体质弱,总体上偏向于中医理论中的“里有寒者”。这就是中西方饮食在冷热上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体质差异。

四、“味”之超凡入圣

那么原因之(二)则是中国人超越饮食习惯,走向更高层次的饮食审美,也是中餐审美的灵魂所在。袁枚在被称为“美食经典”的《随园食单》中说,才要的鲜美“全在起锅时”,“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罗绮,亦觉旧气可憎矣”。“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可知矣”。袁枚的这段对饮食要趁热的论述,不知西方人看了是要大为不解还是大为恼火。饭食不仅不能冷着吃,哪怕稍微慢些,留一小会儿“其味之恶”即便是珍馐美味“亦觉旧气可憎矣”。这显然与冷食对身体的健康的影响无关,留一会儿不至于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遭到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批评。究其原因是热可以保证中国人的另一个追求,味道与口感。热会让食物的分子运动加速,食物的“味”由于分子加速变得活跃,“味”通过“热”的手段加强或者保持了,所以对“味”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食物要趁热吃的要求。对于食物热着吃的口感作为中国人非常容易理解,焦,酥,脆,滑,有嚼头等等都与食物的热有关,一旦变冷根本就是两道菜。西方也有很多煎炸烤制食物若是凉了肯定也是影响口感,西方人应该也会有察觉,一是可能凉一些口感差距没有那么大,二是如果只是作为营养的摄入那就更没什么区别了。影片中儿媳玛莎毫不在意的挖一块儿冷蛋糕与老朱“翻箱倒柜”费尽心思也要给早饭加热,结果还搞错了,用了锡纸包裹西红柿鸡蛋饭加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玛莎的“毫不在意”与老朱的“翻箱倒柜”,中西方人冷热态度之巨大立现。这让我想起了“泡面现象”。通常情况下泡面是被中国人看做是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物,居家也很少吃,而现今快餐饮食高度发展,有很多可以替代泡面的更营养,更方便的食品。但在好多地方特别是火车上,泡面却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面包牛奶之类西方食物甘拜下风,特别更受到年龄稍大中国人的偏爱。在方便携带程度与面包牛奶无异,甚至冲泡还要比“西食”麻烦的情况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要追求一个“热”字。

此外,高成鸢还提到了一个原因。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的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所以食物的热不仅可以裹腹还可以增加身体温度,具有御寒的功效。

五、结语

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对冷食,快餐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对冷食危害观念也慢慢淡化。这首先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分不开。西方物质经济的强盛带来的精神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进入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冷食,快餐更能适合这样的要求。从宏观上看,我们这些年努力发展经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护相对较弱,也同样淡化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不是寒食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吕尔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杨静.从《推手》看中西文化差异//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154-155.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西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25-01

谈起饮食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吃"。不错,饮食文化中就包含着"吃",可"吃"并不能代表饮食文化,也不能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因此,一个小小的"吃"字,绝包含不了上述博大精深的内容。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许多新鲜事物涌入国门,其中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现今社会,许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尝不同国家的食物,但真正了解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的人却不多。况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为了增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取长补短,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因此,我广泛地收集资料,总结出一些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努力给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

(1)世界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席间,好客的主人则会一再地给客人挟菜,热情之状溢于言表。而西方人和我们大有不同,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小盘里,并不习惯于给对方挟菜。周到的服务才是他们显示好客的方式。

(2)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他们是高纤维素,低脂低糖的食品。而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注意饮食健康。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一切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比如说:西方人喜欢吃生菜,如蔬菜、水果、色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在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一般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万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有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各国特色

法国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墟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罗马省,称为外高卢。当时就有一些典雅和罗马的有名厨师来到这里,奠定了法国菜的基础。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煎嫩牛排及各种少司的制作方法等传到了法国,使法国菜更加丰富起来。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公元前2世纪后期,古罗马宫廷的膳房已形成庞大的队伍,并有很细的分工。厨师总管的身份与贵族大臣相同,烹调方法日臻完善,并发明了数十种制作方法。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另外,在国人喜欢喝茶,习惯在下午3点左右吃茶点,一般是一杯红茶或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如遇朋友有伤心事,递上一杯好茶,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

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德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日尔曼诸部落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0年才真正统一。在生活上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化传播;归化;异化;饮食翻译

国与国文化间交流应该以公平为前提,这种公平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比如在文化交流中的信息量应该对等,话语权应该平等,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种“应该”很难实现。以美国为例,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对外宣传主要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出现,据统计,目前美国制作的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其产生的票房占世界电影总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在电视剧制作方面,美国每年向国外发行约30万小时;在影视方面的强大制作能力,使得世界人民对美国的人生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饮食、美国梦、甚至是室内装修等等各方面,好像并不觉得陌生,正是这种熟悉感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增加了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批判美国的“文化霸权”,也应该看到美国政府对外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成功之处,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目前孔子学院被认为是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截止到2012年11月,共有395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08个国家和地区。但是目前孔子学院自身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加上一些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使一些国家对孔子学院产生了质疑和心理上的排斥,这也间接的使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说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我们长久以来似乎忽略了一支庞大的群体,那就是遍布世界各地、无以计数的中餐馆,他们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大使,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最直接的窗口。但在此领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特别是在饮食翻译方面,直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出版才使得中国餐饮翻译的乱局有所改善(以下简称《译法》)。首先,此《译法》对以往笑料百出的民间饮食翻译进行了更正,比如童子鸡和夫妻肺片;其次,《译法》对一些已有的饮食翻译进行了大胆的修订,其中拼音的采用,受到了广泛好评。比如把饺子原来的译法dumpling改为Jiaozi,包子由原来的steamed stuffed bun改为Baozi等,这种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毫无偏差的引入到英文中,作者认为应该大力提倡。

上文所谓的异化和与之相对应的归化,最早是由施莱尔马赫在1813年提出的。他所说的异化是指“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归化是指“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简单点儿说就是,异化是以源语言的文化为中心,归化是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中心。举个例子,当coffee和hamburger最初从英文翻成中文时,中文里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那么这时译者面临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第一种,以源语言英语为考量,直接音译为咖啡和汉堡。此译法完全的保留了这两种英文饮食的特点,而中文读者在最初接触这两个外来词时会有所困惑,阅读时会造成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经过时间的洗礼,最终这两个词语会被中文读者完全接受,因此这种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会对中文产生间接的影响。第二种,以目的语中文为考量,用中文中类似的事物进行嫁接,这样可以使中文免受英语的影响,并且使中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产生语言障碍,以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以上两个词语翻译成“英国茶”和“英式肉夹馍”等等。但实际上,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亦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自信,我们可以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在英文译成中文时,往往采取异化翻译策略,直接音译,其结果是大量的外来词进入到中文,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对中文造成了强大的影响,例子比比皆是,比方说饮食方面的champagne香槟、latte拿铁、whisky威士忌、toast土司、salad沙拉、brandy白兰地、pudding布丁等等;而在中文译成英文时,却大量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其结果是中国文化非但没有对英文造成影响反而是变的面目全非,比如馒头steamed bread(蒸面包)、饺子dumpling(小面团、水果布丁)、粽子dumpling(小面团、水果布丁)、包子steamed stuffed bun(蒸的带馅圆面包)、凉皮cold noodle(凉面)、凉面cold noodle(凉面)等等。这种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中国文化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翻译学家劳伦斯.韦努蒂曾把这种翻译现象称之为文化殖民主义,他认为只有异化翻译策略才能对抗这种不平等。

中国饮食的命名极其复杂,目前对于如何翻译饮食名称方面,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但既然我们把饮食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应当以最大化的保留和传播中国文化为目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运用异化翻译策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应该更加大胆的采用音译法;对于中国传统的主食及地方特色小吃可以直接使用拼音。开始时外国人在接受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咖啡和汉堡一样,这些音译词语最终会被接受。如果担心音译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可以添加注释并且配以图片来详细的介绍这些饮食的来历以及所含成分。这样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普及了中国文化。例如上文提到的主食馒头、饺子、包子、粽子等可以直接音译;地方特色饮食如陕西的肉夹馍、凉皮、蒸饺等也完全可以直接翻译成Roujiamo、Liangpi、Zhengjiao。

其次,对于包含美好愿望、地名、人名的饮食名称,最好在翻译时把这种虚与实都体现出来。如长寿面可以译为Longevity noodles,在注释里可以说明长寿面的来历,以及人们在过生日时吃长寿面的原因;东坡肉可以译为DongPo stewed pork,在注释里可以介绍中国历史名人坡及其事迹等,这样更有助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人文与地理知识。

最后,对于写实的饮食名称,只要准确的翻译出饮食的主料、口感、烹饪方法等基本信息即可。如小鸡炖蘑菇,可以直接译为Stewed Chick with Mushroom。

目前我国的饮食翻译正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但只要我们每位公民都以文化传播为己任,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自信心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步伐会一定会不断的加快。

【参考文献】

[1] 匡长福.如何看待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J].环球视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