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

开展投行业务近年来得到商业银行高度重视,坚守传统业务的同时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可是与有着丰富混业经营经验的外资银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1.单一的投行业务品种,很难有大规模的发展空间。国内商业银行也开始注重发展中间业务,且发展迅速,但现在规模还很小,发展尚处于以收付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阶段,与国外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通常高于40%,有些国家甚至达到70%的水平,美国花旗银行更是达到80%的水平。而国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仅占5%-10%左右(一些内陆省份只有2%左右,最低的为1%),只及前者的1/8-1/4。从现阶段来说我国商业银行还并未取得开展投行业务的许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行业务的发展,创新速度也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市场流动性差加上透明度不高,导致投资银行业务品种少,发展规模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没有形成集中的投资银行业务布局,导致核心竞争力低下。我国商业银的投行业务起步晚,在初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成立具有投行业务职能的部门,通常采用上传下达的方式对地区的分支行进行指导工作。各地区在开展业务时拥有较高的自。受限于经营管理水平,能反馈给投资银行金融服务的有效信息较少。导致品牌效应低下缺乏核心竞争力。

3.投行业务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投资银行业务应当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其中的人员应当精通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但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处于刚起步阶段开,未能形成完整的人员结构,没有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同时现有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人才的发展无法满足投行业务的需求。

二、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

1.关联风险

为了降低销售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将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同时开展,使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虽然这种方法提高了金融机构效率,但也促成了关联风险,这种风险同时存在于金融机构内部和金融机构。通过多种途径不同部门开展投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当风险出现在一个机构或部门时,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风险在不同的部门机构之间扩散,引发一系列的损害,严重时整个经融系统都将受到威胁。

2.投资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运作模式区别于传统业务,且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运作欠缺经验,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资本流入到证券行业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有很多不同类型,比较突出的情况是:第一,证券公司通常会向银行借款,证券公司利用银行的借款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时,信用关系无法充分掌控,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大。如果股票价格出现严重的下跌,将会加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第二,证券公司将银行借款进行自营业务投资,经营不当的话会引发财务危机,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利益受损。第三,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入广阔的市场之后,监管当局无法全方位的了解资金的运用,这样就会催生金融监管盲区。

3.财务风险

在开展投行业务的过程中,同一笔资金会在总行和各支行之间多次流通和使用,这种情况会导致支行的盈利状况产生一定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到集团财务使得财务风险随之而来。资本金重复计算和财务杠杆风险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形式。资本充足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当资本金出现重复计算时资本充足率的准确程度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当难以预料的事件突发时金融机构往往难以应对。

4.政策法律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点发展对象,理财业务的开展主要依靠资本市场,当资本在市场运作时必然会遇到与政策法规相违背的情形,加之国家对金融行业的严格监管,证监会与银监会会重点监督商业银行业务,难免出现政策法律风险。金融市场上的大部分控股集团并没有法律认可,金融控股集团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模式缺乏法律规范。

三、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

我国的金融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形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应着重考虑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这俩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建设。国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金融控股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方式来防范内部风险,既“中间墙”和“防火墙”制度。“中间墙”制度是为了防范内幕交易,本质上是将证券市场上的各种信息相互隔离。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复杂程度高,传统业务的经营风险远低于投行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行业务时,要加强内部的风险控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防火墙”制度,使其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和工作体制;调整董事会的构成,使其更加合理,使董事会能充分代表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应加强信息披露制度,使信息更加公开化,这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接受监督。将风险风险隔离开来,避免银行资金因违规操作而造成自身的风险。

2.完善投资银行业务外部监管

市场准入监管指针对银行进驻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这一活动加以审核与批示,用于确保银行运营的安全性。因而,国内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业务的时候,必须关注风险防控活动,应该强化对于准入机制的掌控。其一,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单位应当限定银行机构颁发执照及执照许可的范畴,把控没有获得许可的业务。其二,金融监管单位创建与投资银行业务相关的准入条件,例如资本总数量、资本充足率、资本流动性等。其三,国内的监督管理单位应当该全方位的掌控银行股权的变动状况,在投资人无法达到有关的监督管理标准时,监管单位应该拥有阻止这一活动的权利,强化对于银行股权变化的管控。

3.学习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管理经验

由于全球经济各个方面飞速提升,在1980年前,全球投资金融机构首要业务是分业贸易,所以使得贸易规模不大,没有太大的亮点。可是,在1980年之后,由于贸易全面化的不断普及,全球投资金融机构的提升存在新的突破,他们想到了创新的亮点,给我国的相关金融机构的提升带了宝贵的意见。

(1)项目不能堆积。在全球五大投资金融机构的项目体系来讨论,尽管侧重点存在较多的差异,但很多都是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例如高盛公司将项目分为三类:投资金融机构、贸易和原始金额投资企业、资金运营和证券企业,其中第二类项目开展占比最高,为企业创造高达70%的收益。

(2)制定权益和风险相符合的风险运营模式。风险运营水平决定着投资金融机构是否可以在行业里立足而且保持不断改革提升。它们不仅要意识到,风险运营为探索风险到估计获利的一个经历,它们要在各个角度进行挑选需求并调控危机;它们还要大力学习把风险作为重心的相关运营功能,开展把风险当成重心的限定运营,制定风险监控模式,提高金融机构的所占行业比以及调控能力。

(3)制定成熟的鼓励制约体系。此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就是高能力、大风险,所付工资要有所凭借,可是要不断推动和制约合理的方案,有较高的风险出现不受约束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博.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投行业务[J].银行家,2015(4):76-79.

[2]高立奇.关于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问题探究[J].经济视野,2014(24):91-92.

[3]蔡铮.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6):116-117.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2

前言

经济在不断发展,推动着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反过来,企业快速发展,也能为经济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和许多风险,所以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仍是现代企业着重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企业投资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概念、重要性、企业的投资财务风险因素分析以及管理策略探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依据,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一、企业投资财务风险

1.企业投资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简单来说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企业进行经营或投资而进行融资,结果融资不当,所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的风险。从理论上讲,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与收益的大小是成正比例的,也就是说,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因此,企业要识别各种风险,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和评估,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采取积极灵活的财务管理办法,及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就可能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投资财务风险是投资可能遭受的损失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企业在投资以后,由于市场千变万化而使企业不能对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进行准确估计,而导致决策失误,最后会让企业的收益和预期发生较大的偏差,致使企业经济损失严重。

2.企业控制投资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一定程度上来讲,企业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风险的管理和应对,而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能够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进行提前预测和管理。对企业投资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够探究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进而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和检测系统,便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很好的把握,进而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以期能够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能够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二、企业投资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1.缺乏综合分析,盲目投资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可行性缺乏缜密的分析和研究,如果所依赖的信息又不准确,以及投资决策人员能力不足,将会使企业的投资决策频繁失误,进而投资项目不能获得期望收益,便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对外投资主要是对市场进行投资,企业在投资前要对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进行决策。然而企业容易被市场信息所蒙蔽,市场变化莫测,如果没有专业的分析人员进行整理分析,很容易偏离方向;被竞争对手的行为误导,如果企业不自己进行分析,只是跟随企业的竞争对手做出投资决策,企业也无法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投资。严重的是,如果竞争对手做出与市场走向相反的投资决策以故意诱导企业,企业跟风只能是自取灭亡。

2.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不合理是当前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它指企业的长期资本构成以及比例关系不合理,使企业的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低下,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在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出于大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资金供需市场等变化,未来的收益情况及未来的债务偿还能力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的风险。它实质上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由于企业的资本有限,市场竞争又很激烈,企业要想投资必须先进行融资,这样不得不依赖银行贷款。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不仅会使企业陷入信用危机,因失去信用而加大财务风险,还会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这样的情况在中小企业最为突出,如果是中小企业,其本身规模小将无法进行大规模投资,也就无法取得规模效益。

三、企业投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企业进行投融资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存在风险并不可怕,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险也是企业能力的一种体现,关键是如何预防风险、控制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一定的投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要树立现代风险管理意识,监督意识,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够准确分析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对内投资财务风险和对外投资财务风险。在对某一个方案进行投资决策时,既要考虑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还要预估可能遇到的风险,两者结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再利用风险预警指标进行相应的测评,进而将风险大、收益不能够确定的方案放弃。此外,财务人员不能依赖竞争对手做出投资决策,要对所处的市场进行有效分析,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特点以及能够忍受的风险进行投资。

2.建立完善的资本结构

企业投资财务风险说到底是企业融资的困境延伸出的问题。市场经济运作的变幻莫测。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存在的,由于市场中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各种风险,它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身不能加以控制的,如经济周期、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等。所以企业要想快速发展,要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提高企业的信用,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对中小企业实行宽松的融资政策,让其在投资时,能够放心、大胆,不被财务风险所牵绊。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财务管理 投资 风险控制

企业投资风险及控制概述

企业投资环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投资客观上存在风险。企业投资风险的产生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企业投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的特点,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在投资前期要做好调研工作,尽可能收集相关资料,以对投资环境具有全面的了解,不至于使自身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如果对投资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被投资方也会成为风险来源之一。另外,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投资风险缺乏清晰的认识或者对企业自身的实力认识不足,在风险和收益之间难以抉择,也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企业投资风险控制具体策略

一是企业在制定投资方案时要对投资环境进行认真分析,以提高企业应对投资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便是防范并控制企业投资风险。投资环境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如果对投资环境缺乏明确的认识,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和收益认识不足,在投资过程中会影响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影响投资收益及企业投资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对于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进行分析,以对其变化趋势和规律有所了解,这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从而能够降低投资环境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二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投资环境产生风险的因素一般在企业之外,对于企业而言,往往很难加以控制。但是企业自身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便能及时捕捉到风险信息,以及时应对。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应做到实时、全面、动态,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使企业能对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根据风险监测的信息对投资决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减少投资损失。

三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风险意识及决策水平,以减少主观因素对企业投资造成的影响。在目前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具有战略眼光及较高个人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面对复杂的投资环境,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能够从中发现潜藏的风险及机会,并及时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使企业在将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然而在控制投资风险方面,企业一般财务人员也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因为其对风险的感知更直接。

因此,认识企业投资中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损失,明确了解企业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高对投资风险的客观性和预见性认识,并基于此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和控制,将投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是一项重要且长远的任务。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的决策作用要求提高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领导层在制定企业的各项战略决策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在坚持“受托责任”的同时更重视决策的“有用性”。所谓决策的“有用性”就是要求企业的领导阶层必须熟悉财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准则,了解不同的财务工作方法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选择最适合于企业发展、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积极意义的方案和策略。这种财务政策的制定,要能充分的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并且为整个财务工作的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发展条件。这是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者决策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二)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必须做出调整

企业财务的管理环境应该包括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中与财务管理工作密切联系的其他部门或者其他机构所运行的具体氛围。内部环境就是财务管理工作系统内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应该包括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企业的预算指标体系、企业的战略目标等内容。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评价体系的建立、各种战略的目标更应该体现科学管理的特性,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短期目标为长远目标服务。调整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环境,就是要求企业的各项财务政策,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在投资和收益上的真实情况,帮助企业对资金流的走向、资产折旧的情况以及风险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环境改进的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已经不能使新的会计准则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三)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和融合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明显的国际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全球经济在不同领域的融合与协作,会计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特殊现状,与国际先进的会计标准相接轨,同时又注意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在这种情形下,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具体到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就会出现一定的摩擦和分歧,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必须向国际化的趋势迈进,使财务管理的理念、财务管理的制度、财务管理的方式等向国际化的标准靠拢,进而实现企业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先进的会计准则必须在先进的财务管理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任何一方的落后都会直接影响另一方功能和效用的发挥,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积极的向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靠近,以促进我国财务管理制度的快速发展。

(四)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产生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目标,就是一个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使企业不得不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行新的衡量与制定。每一个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运作,采用何种方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传统的会计准则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通常是选择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个目标的重点就在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会忽视其他经营参与者利益的保护。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出现,并对我国传统的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质疑。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也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到众多股民的利益,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已经不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对股民利益的关注过程中,其实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简单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对企业的利益和股民的利益进行双重考虑,这种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标,这与企业的发展模式和企业的发展前景都极为契合。

(五)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带来挑战

财务管理工作除了涉及到财务管理的理念、财务管理的目标等理论方面,还包括相关的实务工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同样给财务管理的实务工作带来了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多方面:首先,财务管理的存货准则发生了改变。传统会计准则下,实施的是以后进先出法来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一种存货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管理的存货通常在成本流和实务流上有一定的差距。新的会计准则采用的则是先进先出法,这样就避免了在物价变动以后对资金流产生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存货管理更为科学。其次,新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工作产生了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在计提跌价准备后将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即体现收益。这与传统的会计准则下的操作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最后,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产生了影响。新会计准则把资本化的条件扩大到“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企业如果存在较多此类资产借款利息,过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现在按新会计准则要予以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会大幅度调高借款当年的利润和资产、权益,调低资产负债率,调高净资产报酬率。这些实务工作在新的会计准则下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改变,这种改变,是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选择。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一)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在新会计准则下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运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工作在人们的意识理念中并没有取得与其重要性相对应的地位。所以在新会计准则下,首先必须在观念、理念上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例如在当前的企业中,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也已经出现了更多的形式,股东投资、经营者管理的模式是当代企业最显著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新会计准则通过规定决策的有用性和受托责任履行评价等相关制度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这对财务管理理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对新时期各种经济现象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理解新会计准则的目的,才能使新会计准则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无论是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还是整个公司财务状况的透明度都离不开企业财务工作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就是要求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与信息化的设备联系起来,包括对数据的收集、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甚至是通过信息设备进行财务状况分析,这种方式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和高效化,并且能够在这些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和预估。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更系统全面的提供其会计信息,要求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依赖人的力量来完成,人力因素始终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复杂性,也对相应的人才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具有专业的技能和良好的品质才能胜任财务管理的工作,也只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才能真正的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实施的长远目的。换言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带来很多具有自我裁量性的工作,给财务工作人员较大的裁量空间,这些对财务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各种手法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将财务人员的任用纳入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来。在聘用上关注具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同时,对在职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保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充分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开展财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蓉.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6)

2.张慧馨,樊丽萍.新会计准则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2009(6)

3.梅祥娣.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4

投资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因为其本身存在风险性也会给企业的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在我国的当前环境中,风险投资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金融投资的风险性要进行更好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要想减少这种风险的存在就要从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风险类型做分析,最后找出金融投资风险的对应性措施。

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金融投资风险的分析

企业金融投资主要是在企业的金融市场当中恩能够从事金融投资的行为,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也是在金融投资的活动中一些不确定的收益,可能是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本金的损失或者不确定的变化。金融投资风险存在于企业投资的全过程当中,但是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一直存在不确定性,企业的金融投资也会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从此可以看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金融风险投资,有几种类型,主要有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含金融市场中的政策风险以及波动性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内部金融风险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操作风险,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等等,一般来讲,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都是指内部风险。以下对风险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分先投资的类型

金融投资人在操作方面的风险。金融投资操作人员在金融活动过程中处于重要性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的素养和对金融产品的了解以及对整个企业的市场情况都决定了金融风险的发生程度。很多企业在安排相关人员做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操作人员的基本素养进行考察,也缺乏投资前的培训以及实际的锻炼,这样非常容易让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种种问题和失误,由此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被降低。

金融投资决策的机制风险。很多企业在金融投资的决策上存在漏洞,以此让企业的金融产品选择也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益,甚至有些企业对金融投资决策也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最后出现的问题是资本的有去无回。很多企业对这个问题会有所忽视,仅仅想到的和看到的都是高额的收益,并且盲目的跟随其他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投资,投资的决策需要按照已有的程序办事,如果企业对金融投资的期望过高,就需要深入到专业的机构或者投资咨询中心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投资审议,在不了解具体金融产品的情况下,盲目的投资,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和财产的损失。

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不健全。企业金融风险的控制机制不是十分健全,这样非常容易让企业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风险是伴随着整个投资活动始终的,风险一旦发生,企业所面临的灾难就是不可估量的,经济上也会备受打击。很多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是十分完善和健全,因此在日常的金融投资过程中,就缺少有效的管理,也没有更加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忽视了企业的资产管理问题。

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对金融投资风险的措施

完善金融投资人员的岗位职责。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每一个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做到职责清晰,各司其职是企业应该完善的一个工作方面,在金融投资方面也不例外。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可以从岗位的职责、权限入手分析,例如,将经理和副经理以及分析人员、操作人员等等的职业更加清晰化,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或者是资金的管理都需要做好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也不能让同一个部门的人员办理所有的金融交易活动,没有经过授权的人员不能去办理金融投资业务。另外,作为企业的金融投资分析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判断能力。

企业金融投资决策制度的制定。授权审批制度就是按照企业金融投资的金额对不同的机构进行审批,若是遇到了一些投资上金额比较大的投资项目,那么就需要经过董事会议的讨论以后才能实施原有的投资计划。这项投资计划也需要根据讨论人员的集体建议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投资决策机制体系当中的投资追责制度,责任的追究能够让投资人员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能够让其在投资当中更加细心,更加认真。企业投资所获得效益以及亏损和投资决策人之间的利益要联系在一起,一旦企业发生亏损,投资人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并且在此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若是对投资决策,董事会存在不同的意见,存在明显的分歧,就需要将每一个成员的意见、建议记录下来,通过每一个人签字确认的形式,在投资结果明朗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绩效或者责任的追究。

除此之外,每一种金融投资项目在决策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汇报以及审批,企业在主管投资的部门和人员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日期向企业董事会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做投资的报告。在报告中需要对本期的投资情况作详细的记录,主要有金融投资的类型,具体的盈亏情况以及投资最后所得的效果或者结果,还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估测和罗列[1]。

金融风险投管理体系的完善。首先,企业的每一个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层中的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性意识,在企业的内部也需要建立起合乎金融管理以及对金融风险进行投资的应急体系。 其次,还需要构建起较为科学的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有效的考虑到金融投资、金融产品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将风险合理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构建金融投资决策责任体系,强化对投资主体的管理力度,并且还需要对金融风险的应对体系进行完善,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损失进行规范化的管理[2]。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5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Y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I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下转269页)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企业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财务风险特性。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存在,而风险与利益并存,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和手段,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风险测评方法,只能降低财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

(二)风险的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风险及其损失的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是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形成的损失并非不能控制。只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监控预警,防范措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即使发生风险也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四)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企业每一项经营活动,预计带来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而且预计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越大,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这种特性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C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如果走另一极端,一味的零负债经营,理论上是低风险,实际上比非如此,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周期性,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经营低谷期,仅靠自身没有银行的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比如史玉柱投资建设巨人科技大厦,投资规模巨大,超出巨人集团的能力,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结果大厦未按期完工,购房人追讨楼花款成了导致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实质上是巨人集团的筹资决策失误。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其中,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预付款方式采购形成的货款支付而货物不能按时得到供给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存在不确定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企业的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状态和资产负债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生的采购销模式,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结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和新业务模式而产生财务风险。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就无所适从。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把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企业实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多元化的投资方法具体包括分配法和转移法。分配法指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和其他企业一同融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企业投资风险,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有不确定性,企业可采用多种经营的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企业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也可以避免因企业经营单一而产生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指企业可以将财产损失的风险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式,将投资风险一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

(三)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四)合理决策,减少风险。企业在选择财务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使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而债权性投资的风险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就会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当然,回避风险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可以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五)强化企业应收款的管理措施。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应收账款加速企业资金流出,它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资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

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

2、建立销售责任制。

3、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

4、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投资银行 风险投资 业务

一、风险投资业务的概述

(一)风险投资业务的概念

风险投资业务,实质上就是一种创业投资,它主要是针对一些新兴企业在创业期间与拓展期间中资金成本的融通,收益高、风险大是风险投资业务的主要特点。风险投资业务是指投资者将风险资本向一些兴起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一投资以承担较大风险为前提,为融资人提供增值服务与股权投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经过一段时期之后通过股权转让、兼并以及上市等方式撤出风险投资中的资金成本,以获取高额投资效益的一种投资途径。

(二)风险投资业务的特点

1.风险投资业务的收益非常高,但是所承担的投资风险很大。它一般都集中在具有高风险性、发展潜力大以及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技术企业。

2.风险投资业务中,对于资金成本的筹集,主要是以一种非公开的方式,向少数个人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进行筹集,在交易与收益方面都是通过基金管理者与投资方在私底下进行协商,通常不会在市场上进行公开的操作。

3.权益型投资方式是风险投资业务中的主要投资方式,投资方式的主要形式为可转债、可转让优先股以及普通股。

4.风险投资业务属于中长期投资,投资的期限处于3年至5年范围内。

5.风险投资业务在市场中的流动性比较差,无法在市场上随意的售出变现。

(三)风险投资业务中的投资主体

风险投资业务员中的投资主体,实质上就是指提供风险资本的机构或者提供风险资本的个人。从国际投资市场的角度来看,国外风险投资业务主要以市场化主体为主,风险资本的筹集途径非常多,政府部门在风险投资资本中所占据的比例比较低;就目前来看,我国风险投资中的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资助与建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只有极少部分来源于个人投资与境外投资。

二、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原因

(一)投资银行能够获取高收益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业务中,不论扮演的是一个普通合伙人角色,还是一个有限合伙人角色,都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还能够从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过程中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自身优势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银行的专长项目就是融资。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时间较长,在漫长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具备健全的人才结构、机构设置以及管理制度,这一系列因素有利于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这些因素也是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必须具备的。

(三)投资银行的发展需求

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不仅可以获得股票承销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投资咨询与分析、企业资信评级、企业财务顾问等业务的发展,还有企业并购、重组等运营业务的发展,投资银行在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

三、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意义

风险投资业务在投资银行中开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实现管理增值

风险投资企业中的管理模式,不同于其他企业中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将管理人本转化为手段与管理知识转化为内容,将战略管理作为主要方向的一种管理组织形式。风险投资企业需要高效率以及全方位的管理策略,来实现自身在风险投资中的最大效益,而投资银行能够通过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在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专业有效的策略,能够作为风险投资企业的战略管理顾问以及财务管理咨询者,为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与财务服务,在风险投资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兼并以及收购等一系列方面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

(二)在公开上市中提供相应的服务

投资银行对于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能够在风险投资企业进行公开上市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投资银行对于风险投资企业的公开上市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但是投资银行对于风险投资企业的选择十分严格与慎重,还会时刻关注交易是否取得成功,来保障自身在风险投资业务开展中的利益。

(三)有利于风险资本的筹集

投资银行对于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风险投资对风险资本的筹集,主要在于投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与各项资金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投资银行中的一项基础业务就是项目融资;所以,投资银行具备非常强大的资本筹集能力,这也是很多投资者信赖投资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对于风险资本的筹集,保障风险投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成本的来源。

四、结语

我国投资银行中的风险投资业务,能够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确保风险投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成本来源的充足,对于风险投资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投资银行应当重视风险投资业务的拓展,充分发挥风险投资业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峰.中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业务发展研究[J].中外科技信息,2011(12).

[2]董浩岩.投资银行与风险投资[J].中国商贸,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