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1

中华医药》以关爱生命健康为线索,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用丰富的电视语言向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人华侨以及世界人民介绍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丰厚成果,进而进行科普教育、保健宣传、中华文化的深入推广,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传统医药精髓和健康理念的电视栏目。①栏目组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国内(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和国际频道所覆盖的二十多个国家的观众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在《中华医药》创办十周年的时候,其制片人刘文总结说:“十年来我们共回复了海内外来信八万多封、电话近二十万个、电子邮件近三万封,是中央电视台收到观众来信、来电数量最多的栏目之一。”②海外许多中医药机构和团体也主动与栏目联系,希望报道和介绍他们在海外的情况。他们已把该栏目当成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生动形象的教材”,每周必看。很多海外观众还把节目收录下来,将节目内容用文字记录并整理成册。为了满足台湾观众了解祖国医学的需要,台湾《大成影剧报》自1999年3月起每星期用专版同步刊载《中华医药》栏目的解说词全文。

《中华医药》栏目得到了海内外观众广泛的好评与喜爱,观众的褒奖和满意对一个栏目来说是莫大的肯定。《中华医药》给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开启了窗口,为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传播的方式之贴近性。《中华医药》没有使用简单的信息呈现与告知型宣传模式,而是真正地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满足观众需求。《中华医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观众的兴趣和口味,充分显现栏目的服务精神,寓服务于观赏之中。

《中华医药》栏目将自己定位于服务普通大众,从开始的“求医问药”到2002年改版后的健康理念的传播,无论从节目的题材选取还是从节目语言的表达都时时刻刻体现着人文关怀,坚持以观众的需求为节目导向,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健康信息依托在故事情节之上,将信息和故事有机地融合起来,将适量的信息讲清楚、讲深入、讲到位。健康信息具有专业性,故单纯地就信息讲信息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不到很好的理解与运用。此时一些背景故事、传奇经历就会成为帮助理解健康信息的“剂”,这样整合之后的信息不但具有松紧得当的传播节奏,而且还可以营造出健康的传播气氛。《中华医药》栏目得到社会各界、各阶层人们的广泛热爱,就是因为其拥有符合普通大众收视品味的信息整合能力。

二、文化传播的方式之隐蔽性。《中华医药》栏目中穿插两条线索,一条是求医问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条是隐藏在医药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栏目不是平铺直叙地传播中华文化,而是通过对中医药学理论的平实讲述隐含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医药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中华生命科学的无穷魅力。至今,中华医药仍然散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已被证实的实用性、有效性就是对这种魅力的有力支撑。所以说,对中华医药的传播不仅仅传播了健康的养生知识,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传播。比如,在一期谈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节目中,将踢毽子与历史传说结合起来,强调“这是咱们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玩意儿,是民族的,是咱们的国宝,也算国粹,我对得起咱们的老祖宗和我的师傅、我的前辈,在我这一代,我并没有让它失传,我继承下来了(花毽儿传人张玉宽)。”③类似的再现框架体系是该栏目表达与重现历史和传统记忆的重要途径和线索。

这种非显现的文化传播方式在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毫无征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意识形态一并传输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久而久之,会在观众的意识中形成文化认可。对于原本就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华人华侨来说,通过节目中传递出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产生文化共鸣感和文化认同感,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培养理论就是这样被诠释出来。《中华医药》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播到世界范围,所有收看此节目的人都在无形中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华医药》栏目达到了栏目创办时的目标,实现了栏目的宗旨。

三、文化传播的方式之整体性。《中华医药》的节目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到了节目整体的合力问题,有意制作一系列相关主题的节目。例如2007年5月播出的《我的健康我做主》系列,分别请归亚蕾、林默予、陈彤云、雷恪生、王铁成、黄婉秋讲述饮食保健故事和方法;请岳红、六小龄童、迟重瑞、庞中华、靳羽西、马金凤、李慧珍讲述抗病故事和方法;请田成仁、游本昌、李明启、刀美兰、马德华、颜德馨、胡松华介绍自己养生故事和方法;述说朱琳、秦怡、文怀沙、宋书如、丁聪、贾作光、晏济元等人的长寿故事。这个系列通过名人讲述,把原来隔雾看花、不知所指的方法通俗化、直观化,并赋予新的理解和体验,让观众可以从名人的实际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具有很强的传播效果。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分别制作播出的《探秘红楼美食》系列、《健康工作50年》系列、《抗震救灾特别节目・生命接力爱心救治》系列以及《反思胃癌的美食家》《孤独的纪录》《遭遇乳癌》等,④把传统意义上引经据典不能解决的时空阻碍拆除,将知识语境和生活的真实感悟,将讲述和体察结合了起来。

《中华医药》的系列节目将信息整体打包一起传播出去,这样有利于信息的整体合力作用的发挥。而将文化分解为小部分,并且连续播出,不仅可以将文化细致理解,而且还不会破坏文化的整体概念,不会让观众“断章取义”,形成合力。文化的整体合力也会在这段时间内集中发挥出来,而且成系列的节目编排可以方便没有及时看到节目的观众查找需要、喜欢的节目,为观众的接受、查寻提供便利,充分体现《中华医药》栏目组的人本精神。

四、文化传播的方式之古今延续性。《中华医药》在2002年改版之后增添了《仲景养生坊》板块。此板块从药膳医食入手,连通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精髓,时时呈现出怀古之情,体现了节目跨时代跨文化的共通性和创新理念。

《中华医药》栏目着力于中国古代的医学文化,根据时代的变迁赋予现代的发展,融汇了古往今来的医学文化理念,避免了就今谈今、就医谈医的狭隘意识;通过跨时代和跨文化的整合充实了中华传统的医学文化与中国特有的生存哲学,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跨越百代更具生命力的特质。

《中华医药》栏目在文化传播方面别具一格。栏目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取材源泉,运用平实易于接受的传播语言,将深奥、专业的医药学知识进行精心整合和后期加工,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将与今相距甚远的传统文化全面、深入、具体、连贯地传播出来,注重古今文化的融合,注重文化传播的效果,关注观众接受心理,达到为广大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世界人民所乐于接受的最佳效果。《中华医药》栏目是对外推广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的一个模板,为今后的文化传播类节目提供了可行的传播策略,也给其他形式的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刘文,洪涛:《聚沙成塔点滴在心――CCTV〈中华医药〉十年成长足迹》,《现代传播》 ,2008(5)。

②刘文:《〈中华医药〉创办手记》,《现代传播》,1998(4)。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2

中医药文化已成为“国家品牌”

据吕爱平、杨金生两位委员介绍,中医药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有资料统计,来华留学生除学习语言者以外,在所有自然科学科目中,学习中医药学的人数位居前茅。目前,全球华人已组建数百家中医药团体,团聚了大批中医药爱好者和维护者,全欧洲中药协会联合会由18个国家的61个协会组成,集中了近2万名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文化爱好者和市场销售员。可以说,世界上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中药店和中医师。中医药的文化特征同“孔子”一样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国家品牌”。 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挥孔子学院作用

制定海外传播发展规划

两位委员认为,要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首先应制定合适的、能有效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发展规划,注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内容研究,准确定位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明确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打造中医药国际传播的主题文化,及时推出中医针灸文化品牌,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优势,提高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部、外交部、国务院侨务部门等单位应发挥优势,加强合作与联系,联合打造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平台。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编制中医药海外发展规划,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准确定位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统一规划和编著各种教材,积极开展期刊出版、对外宣传、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规范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软实力。

此外,由于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因此,建议在国外孔子学院的教学中增加中医药内容,尤其是中医药行业制定的国际标准和WHO认可的中医针灸适宜病种介绍,甚至开设“中医学院”。

两位委员表示,在中医药学体系中,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等观点,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解决文明冲突的借鉴,这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拓展中医药教育、交流传播新途径

两位委员建议:应积极开展迎进来、送出去和走出去相结合教育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教育,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外国医生来华继续教育等,开展联合办学,培养“蓝眼睛、黄头发”的“铁杆儿”中医,让他们成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名片和健康使者。还要加强国内外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共享性、便捷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实施网络教学等。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3

[关键词]亳州;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6)03-0037-04[收稿日期]2015-12-19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注重人文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强调“化中医人”思想,在中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当前社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利用中医药文化养生实现防病健身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中医药养生文化,尤其是较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路径还相对较窄,很多较有特色的中医药资源还寂寂无闻,开发的产品也得不到广泛认可。因此,本文以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为例,探讨拓宽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途径的渠道。

一、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的必要性

中医药文化,是指有关中医、养生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1]两千多年来,经过儒家、道家、佛教及医者的不断阐释,中医药养生文化已成系统理念,核心就是以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为理念,按照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来协调人体的各项机能。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是指安徽亳州境内的中医药养生文化:包括以华祖庵、中药材市场、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为主体的文化环境;以道家文化、药商文化为精髓的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思想;以五禽戏、药博会为代表的文化行为;以药膳、药酒、针灸、推拿、足浴足疗等为主的文化实物。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深受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历史渊源流长,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养生文化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医药养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文化传播是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和平台,向人们宣传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和运用中医药养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

(一)传播中医药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曾因西医的引进而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和民众开始重新认识到中医药的巨大作用和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2015年屠呦呦获诺奖更是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中医药的春天已经来临,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的理论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传播,部分国家对中医药文化认同不够,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也受到限制。在西方工具理性的科学之外,中医药文化“气———阴阳———五行”理论为完善人类医学范式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有助于展现中医药学独到的医学价值和文化魅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由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转变,逐步提升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地方中医药产业发展

亳州中医药产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涵盖药材种植、药材加工、药材生产及流通,中医药旅游资源开发及相关文化产业。亳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自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受一代名医的影响,种植和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清代文学家刘开有诗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可见当时中药材种植业的繁盛局面。至明清时期,药商云集,药店林立,药号巨头密布,商贸活动十分活跃,有着“药不到亳州不灵”的美誉。如今,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在国内有口皆碑,每年一届的中国(亳州)中药暨国际中医药博会(药博会),各地药商、业内专家等群贤毕至,通过药材药品展销、招商引资和文化交流,亳州“中华药都”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亳州是神医华佗、道家鼻祖老子与庄子的故里,是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老庄道家“清静无为”“摄时养生”“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等道家文化思想相契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喝药茶、吃药膳、睡药枕,成为亳州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亳州市星级酒店和饭店几乎都具有相关药膳系列;生产并出口药茶的企业有几十家;古井集团的龙酒、华佗国药的立源酒、方敏药业的虫草酒等远销海内外。以“养生”为主体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及相关文化产业得到开发。以“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谯东镇药用植物园沪谯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华祖庵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主体的“康体养生———亳州中医药养生之旅”渐趋成熟,“华佗五禽戏”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金钟、马伟才、陈静等年轻传人通过比赛将五禽戏带到全国各地,亳州传统五禽戏传承人任淑美还在国外设立了华佗五禽戏养生馆,[2]亳州市谯城区于2011年被评为中国“长寿村”。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分布广泛、扎根深厚,如何挖掘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精髓,进一步推介“地方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地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三)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有助于满足公众对养生保健信息的需求

元朝《丹溪心法》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当下的中国,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发展进程加快,快速生活节奏导致的“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人们对于养护生命、保持健康的追求更为迫切。大众对于养生信息的需求增大催生出“养生热”现象,大众媒介推出了传递养生知识、医疗信息、健康生活理念的养生栏目,诸如养生堂、养生讲座、养生书籍等。但其中的巨大利益使得一些“投机者”混入其中,养生文化传播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影响了养生文化的发展。同时,因中医药学自身缺乏向社会公众积极推介的观念,更缺少广泛的传播、推广渠道,导致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支离破碎、一知半解,甚至有种种误解。一方面,大众对身心健康的追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受众对中医药文化相关传播心存疑惑,这一现象折射出“养生热”与中医药文化推介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发展应抓住“养生热”这个契机,在及时回应公众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的现状

迄今为止,亳州市已在传播中医药养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利用中医药博物馆、养生保健文摘杂志、养生文化研究所保存和研究中医药文化,举办中医药博览会、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传播中医药养生文化,举行健身气功五禽戏演练活动、华佗诞辰祭祀活动普及中医药养生文化,但是,由于缺乏对地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独特定位,现有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以及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尚未形成合力。

(一)从传播策略上看: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缺乏独特定位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包括涡阳、蒙城、利辛3县及谯城区,地形以平原为主。[3]辖区内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中药材的种植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四大道地药材。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些药材独具特色,其加工生产的产品,在药性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宋代《本草图经》曾对白芍有专门记载:“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北宋初年毫州属淮南道,在现有可考据的典籍中,《本草图经》是肯定毫芍质优的最早记载。但在传统传播过程中,亳药的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另外,作为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产生地,亳州五禽戏等养生文化的道家文化特色宣传不足,没有使传播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亳州中医药文化传播应该明确自身特色和定位,抓住重点和核心,宣传地方特色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从而更为充分地挖掘地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发展潜力,推动地方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传播内容上看:现有资源较为零散,难以形成传播合力

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分散在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康美中药城)、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现场、亳州市青年电商园、华佗庵、华佗五禽戏训练场地等中医药养生资源集中区。形成以自然资源、生产资料等为主的物质资源,以交易、产品、客户等为主的市场资源,以知识、技术创新等为主的智能服务资源,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历史传统、地方文化、乡土民俗等精神资源,分别具有规模优势、特色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等。目前来看,这些养生资源集中区各自为政,缺乏沟通,“集药材种植、流通、生产加工与贸易于一体的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形成明确的分工体系,各个集群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对紊乱,并且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集群的中介机构(如信息咨询机构、合作社、金融支持机构等)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可以看出,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中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并没有达到最佳组合状态。”[4]在传播方式上,或倚仗口碑相传、或依赖广告宣传、或借助政府与行业协会牵线搭桥、或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彼此之间的传播手段单一,资源优势反而无法得到发挥。

(三)从传播渠道上看:现有传播对新媒体的利用

和开掘还未充分跟进应该说,在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方面,亳州地区已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同时,应该看到,当代传媒环境和传播技术急剧革新,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赖以获知信息、了解社会、娱乐休闲的重要载体。遗憾的是,亳州市在推介中医药养生文化时,对新媒体的利用和开掘还未充分跟进。政府网站“走进亳州”一栏中有相应的亳州社会、文化、名人、名胜、名产等资源的介绍,介绍较为细致,个别介绍信息含量大,语言兼具趣味性和通俗性,如对“亳菊”的介绍,比较了不同产地的性能,突出了亳菊的特色,提及了亳州华佗国药厂生产的“华佗药枕”,可惜此类介绍不多,多数介绍较为孤立。相关微博对养生文化的介绍也不够系统,“专业话语”多于“通俗话语”,难以让浏览者产生深刻的印象。专题微信平台“亳州药材”及“中华药都药材网———亳州市药材诚信经营平台”等网站内容包含:提供药材信息、中药行情分析、广告信息、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相关新闻、政策法规和监管信息,商业、政治味道较浓。“亳州市文化旅游资讯网”提出了“药膳、药酒、药饮、药浴、养生客房”等养生元素,但仅一笔带过,对其特色、功能未加详细说明,对景点的特色介绍也较为匮乏,多数仅附以图片,缺少详尽的文字资料,语言稍显板滞,宣传力度不够,影响着受众对亳州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认知。

(四)从传播受众来看:受众对于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了解不够

自西医引入中国以来,中医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西方国家曾因中医实证性不足而对中药持怀疑和歧视态度,抵制禁售中药事件接二连三出现。在国内,虽然近来年大众对中医药文化这一民族瑰宝重拾自信,但一些伪专家、假广告曾经一度误导大众,再加上权威媒体在传播中医药养生文化方面的失语,使大众对中医“治未病”思想了解不够,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压力,更多人宁愿在病后选择西医“治已病”这一简单方式,而无暇顾及日常养生,享受不到中医循序渐进的绿色养生,对中医“一见知病、出手即效”的医学成就更是无法体验。

三、亳州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路径

基于上述问题,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任重而道远。按照传播学理论,本文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要求从中医药文化人才队伍、地方中医药资源优势互补,创新传播渠道等方面,拓展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传播平台。

(一)从传播主体上来说,应加大中医药文化人才的培养

中医药文化人才是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力量。中医药文化是中药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统一,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不仅要具备传播能力,而且要对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以及中医养生哲学思想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作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还要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医学发展现状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只有这样,在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亳州地方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目前,亳州共有2所高等院校,分别设置中药学等相关专业,承担着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任务。2所院校应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合作,进行改革创新,增加中医药文化经典典籍和地方中药资源的教育,培养出“原汁原味”、扎根本土的中医药文化人才。

(二)从传播内容上看,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中医药养生文化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途径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5]亳州市要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城市形象,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广告营销方式,而应该在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中药品牌经营上植入养生亳州特色,从而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例如近年来推出的“康体养生———亳州中医药养生之旅”,将现有中药资源集中地纳入旅游景点,相较于传统广告方式,这种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方式更具有易于被大众接受,体现出加强中医药文化渗透及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为新兴城市,亳州在城市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可进一步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如在华佗中医院、华佗广场等建筑特色上突出“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职业道德观和中医药文化理念,在文化节、旅游场地、庙会上展示华佗五禽戏等亳州特色养生行为文化,在药行药企、产品品牌命名上突出地方文化因素,在环境文化、思想文化上传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城市文化景观的叙事作用和各种文化活动的无声表达,把亳州中医药文化中的精髓挖掘出来、传播出去,增强亳州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从传播渠道上看,应广泛利用新媒体,拓宽

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路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中医养生文化传播首先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传播的基础,传播是文化的表征和积累。新媒体传播通过传播信息传播文化,同时它也在强化和建构文化。因此,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中医药事业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新媒体以即时性、互动性、多元化等特性而更受大众欢迎,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借助新媒体传播亳州中医药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亳州中医药界应积极参与新媒体建设,回应公众需求,实时中医药信息,加强与大众沟通互动,提升传播亲和力,利用新媒体快捷、互动等特性激起大众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参与激情,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综上所述,亳州地区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在现有传播和发展上任重而道远,应充分挖掘整合现有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加强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路径分析和对策研究,注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回应公众需求,促进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播,振兴中医药事业,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桢,王晓青.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94.

[2]建芳,孙小龙.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创建———以亳州华佗五禽戏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2013,(5):375-376.

[3]牛倩,王德群,刘耀武.亳州栽培药材的历史变迁[J].安徽医药,2010,(2):232.

[4]姚淑芬.毫州中药材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2:25-26.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4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科技迅速的发展,中医养生的文化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越发的凸显出来。中国优秀的传统中医养生文化核心价值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因此对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文化在社会主义中的传承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医文化;养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中医文化与养生的内在联系

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总结概括,其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 、医乃仁术 、天人合一 、调和致中、大医精诚基本理念。同时仁心仁术是医务工作者对工作的态度。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是我们祖先赐予华夏儿女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它是一种了解生命、预防治疗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理论。养生,即为生命的保养与呵护。它不仅包括了身体方面同时还包括精神和思想方面,而身体上的养护是养生的最重要部分。“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1]。在中医文化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创造出了中医养生学。其主要是研究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变化、机体衰老并注重研究养生原则及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中医文化与养生相铺相成,养生是在中医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而中医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养生方面的知识领域。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思想为指南,遵循阴阳五行变化规律,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人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保持生命健康。中医文化与养生思想实则并没有独立存在,两者融会贯通,共同创造出保持人身体以及精神的健康知识及指导思想;通过各种方法延长寿命、强迫体质、预防治疗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中医传统文化和养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传统文化用它厚重的底蕴不断孕育着养生的思想及方式方法。中医养生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根植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是中国优秀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中医养生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经久不衰从古时展到现如今的社会主义时代,中医养生的价值随着历史的沉淀积累不断提高。

2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

中医传统文化与养生思想早早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中医养生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它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以中国古代思想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在时间的长河中并未被冲刷掉,而是不断地在改进,传承。中医养生知识从被创造出来就不断结合各个阶段的养生思想知识,让养生方法更加实用于百姓,同时也正是因为中医养生发源于古时候的百姓,应用于百姓,所以养生的范围越发壮大,方法及思想也不断扩大完善。

历史悠久的中医养生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时代就已经出现,《黄帝内经》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 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1]。回顾我国各朝的帝王将相许多都在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在寻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实则就是追求养生、预防疾病的过程,追求生命健康长寿。中医养生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传播开来,中医养生思想也是有着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对于中医养生的思想也是各有不同,如墨子他的养生观主要是“去害”《尽数》中说过: “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辣大咸,五者充形则身害矣;大喜大怒大吓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身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由此便可以看出古时候部分人对于养生的理解,“去害”是养生中的关键,“害”即不好的东西,既包括具有形态的存在形式,同时也包括无形态的精神思想等方面。如果不懂得去害,那就毕其数,终其天年。此外,子华子则主张的是运动,《古乐》有文:“昔陶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童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导之。”说明古时候人类通过作舞的形式来运动来追求养生使筋骨活络,祛病延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强壮。俗话说的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同样也验证了这个道理。中医养生思想还有很多的方面,但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延长寿命,修养身心。

3 中医养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尤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中,历史悠久的中医养生文化发展至今它的价值日益彰显出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不断的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优秀的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相结合。使中医养生方法不断完善以适应于当代社会时代的需要,而不是一味的继承或遗弃。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倡导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这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上深度概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况和集中体现。同时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医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也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不断的历史沉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中医文化中的代表中医养生文化也是经过了历史的冲刷而存留下来的适用于现代人的养生方法。可见中医养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经过了历史的磨练,而留下的人类不可或缺的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是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同时想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中国作为一个文明的古国来说,我们国家追求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和谐社会,人们的融洽相处;同时我们也更加追求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一个和睦相处、互利互惠、公平正义、开放的世界。中医养生文化精神也崇尚一种“和”,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4]。人体的阴阳能够保持平衡,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下,人才不会生病。一旦阴阳失调,疾病便会找上来。也可以说生命在于平衡 ,即保持中和之气,所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同时中医思想中还道出人是依赖于自然而生存,并且是受到大自然的约束,人只有配合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身体才会健康。由此可以看出来中医养生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思想保持了一定的相似性,都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世间万物的和谐相处,由此来达到人身体和精神更加健康的目的。

在科技、经济发达的同时,高科技也创造出了很多的新鲜事物,来满足人们在物质、精神上的享受。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人们没法躲避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弊端,经济的发展必然在某些时候与自然的发展不吻合,精神世界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新时代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更加关注于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以及心情愉悦,适应于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体系,那么中医养生的价值在这个阶段就凸显出来。贯古通今,古为今用,中医养生文化为现代人养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保持心灵上的宁静,这与“健康”的新的定义“不仅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行为的良好适应”,恰好切合。用中医方法调节人体的平衡,调节现代人出现的各种亚健康状态。

当代社会中养生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中医养生文化已经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代表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它的魅力,使更多的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养生节目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同时养生休闲养生产业集群也借势强劲发展。然而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出现了一些弊端。

正是因为中医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宽泛,养生业新阶段发展迅速。所以对于中医养生思想的研究还不完整,养生方法各有千秋,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一些传统文化也随之流失,并没有因人而异,导致了国内的养生市场并不成熟。各种养生学的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层出不穷,养生方法不尽相同,甚至良莠混杂,对错难辨,同时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养生解决方案。而面对各种养生方法,百姓们也不能正确判断,导致了我国中医养生文化在传承中存有很大的弊端。一些投机者利用中医养生理论在广泛群众中的信任。不择手段、肆意妄为的打着中医学者的幌子,曲解了中医养生的经典,夸大部分养生的疗效。他们披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迷惑了群众的眼睛。不少老年人及一些患者,迷信这些“专家”,这些都促使了中医养生文化的恶性传播。

由此可见,提高中医养生文化思想在国民心中的认识,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今天,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精神,发展当代中医养生文化产业,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中医养生文化自从古人流传至今都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医养生文化适用于我们当代的需求。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养生文化,避免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出现的一些弊端,防止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到曲解。使中医养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牛兵占. 黄帝内经[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 求是,2012(22):15.

[3] 田世宏. 浅谈中医文化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190-192.

[4] 李玫姬. 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 统一性[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136-138.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5

1.1医学属性

中医药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同时具有社会科学特点、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深、系统、完整的理论,建立起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式。它不是经验医学,只是一种包含了经验医学成分的理论医学。

1.2科学属性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原创和独有的一门科学。中医药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而非病,其理论体系的基础也并不完全是物质属性的人体,它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人的思想情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动态、系统、整体的思想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1.3时代属性

中医药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自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形成以来,就一直指导着中医药学的临床实践活动。药浴、饮剂、刮痧、刺络、点穴、针刺、推拿、拔罐等诊治手段在今天的医学界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张仲景基于《素问热论》创立了六经辨证,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热性疾病的辩证问题;吴鞠通、吴又可等人基于张仲景创立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戾气学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学说,有效地解决了瘟疫的辩证和治疗。在近几年急性流行性感冒病毒、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期间,中医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文化属性

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学中调和致中、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以中医药为载体,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是提升我国软实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2.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具有辩证论治个体化、用药取向天然化、防治原则求衡化、给药途径多样化、治疗方案人性化等独特优势的综合性医学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

2.1理念先进

中医药学的主要理念是人本理念与整体观念。人本理念是指以人为本,即“医乃人学”,将患者作为研究的中心。整体观念是指人体自身具有完整性,人和自然、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脏腑之间可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中医认为,在探讨疾病、生命及健康等问题时,不可单单将研究对象局限为人体自身,还需重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在防治疾病时,应遵循自然法则,注意调整患者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导致的生理及精神上的异常。

2.2诊治手段独特、灵活

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辩证论治的核心是为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中医认为,不同的人患有相同的病,其证可能不同;不同的人患有不同的病,其证可能相同;同一种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能因不同的病所引起。因此,病异证同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可能相同;病同证异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可能不相同。中医药学中有药浴、饮剂、刮痧、针刺、推拿、艾灸、药熏等多种防治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均由历代中医学者发明和创造,并由多年的临床实践而证明有效,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防治疾病的方法。

2.3安全环保

中医诊治疾病时所用的中药大部分是绿色药品,其使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也是绿色医学,安全性较高,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较小。

3.中医药学的发展前景

由于近现代西医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以药养医”等不良风气的形成、不良商贩造假贩假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在我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近几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再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青睐。在中医药学今后的发展中,应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3.1继承传统

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的科学思想,不断积累经验,保持中医药学原有的特色,充分发挥其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心身同调等特点。

3.2深入挖掘

深入挖掘中医药学的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改变以往单一的医学模式,为中医药学的实践和发展创造条件。也可以将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恰当地融合,互相补充,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4.小结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6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发展实验区,为全面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将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指定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单位,已帮助学校在校内建立了“一地、一区、一园”的中医药教育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全校普及开展。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中医药“杏林”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依托项目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中学和高校的充分合作,通过高色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与中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真正、深层次地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今,北京宏志中学已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既有益于自身发展,为建立学生多种成长模式发挥其办学效益,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北京宏志中学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走特色化普通高中的发展之路——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国际化,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动力,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宏志中学在制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确定了“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学的目标;确定了依托东城、立足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方针。与这些目标、定位、方针相配套,学校明确以建设中医药“杏林”实验班为抓手,以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带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特色立校。

北京宏志中学鲜明地提出:创办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最好出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确定的中医药特色化办学目标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中国文化热有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掀起了一个个热潮。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辐射五大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之基础。正值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热时,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也必将受到全球的瞩目。趁着这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良好势头,北京宏志中学特色化办学模式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北京宏志中学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创建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毫无疑问就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地方。弘扬和传承一种文化,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些专业、讲授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联袂打造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让中学生作为中医药薪火传人,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培育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北京宏志中学也将在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