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价值范例6篇

土木工程的价值

土木工程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BIM;土木工程;茶楼;茶叶

1BIM技术在现代应用与发展

1.1BIM技术应用简述

该项技术名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由Autodesk公司研发并向社会提供的较为先进的设计技术。该项技术从属性和类别上来看属于计算机辅助类技术,其在国内外的主要应用为建筑学、工程学以及土木工程学方面,由于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上述三类学科和工程实践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该项技术从诞生以来就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BIM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初被提出,虽然其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基于其高度的可应用性以及便捷性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效果。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大型建筑的模型设计过程中,运用该项技术可以实现提升信息集成标准的目的。第二,在民居民舍等中小型建筑中,BIM技术同样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在该类建筑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该项技术已经实现大范围使用且均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之时,该项技术的研发团队又开始对该项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使其有比目前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在扩展的应用范围中,传统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就是重要的应用推广方向。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对于老旧传统建筑的建造升级工作质量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大量传统文化建筑可以更为便捷的实现改造升级,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建筑的原始风貌,还可以使老旧的传统建筑在新时代继续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1.2传统建筑的创新路径

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形式。在我国,茶文化就是所有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传统习惯,因此,与茶文化相关的传统文化建筑在饮茶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同样较多。但是该类建筑由于历经时间较长,大多数建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甚至有坍塌毁灭的风险。传统茶楼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方式,因此对该类建筑进行修缮必要性显著。在对该类建筑进行修缮时,一方面要注重保留该类建筑的建设风格和整体风貌,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该类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生活的特征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在BIM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对于茶楼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将更加便利。具体而言,在传统茶楼的创新路径方面,笔者认为要遵循总体修缮与局部修缮相结合的原则。在对传统茶楼进行现代化修缮时,总体修缮要以还原茶楼整体风貌为原则,在局部修缮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修缮,使其既能够满足审美需求也能够使其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2BIM技术应用于茶楼重构中的价值

2.1可视化图纸

该项内容是传统茶楼修缮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工具和修缮路径,可视化图纸具有诸多优势,最为重要的就是其可以将建筑的实际情况完整的表现出来,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展示,可以使相关工程人员在茶楼的修缮过程中更容易把握相关细节,使修缮过程最大限度达到较为完美的状态。具体而言,在利用可视化图纸技术进行茶楼修缮的过程中,图纸中所展现出的层次和内容越清晰,则在实际茶楼重构的过程中工程质量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持较高水准。可视化图纸与传统图纸在表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图纸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表达的过程中,由于受限于其自身性质,其仅能通过平面的形式对建筑结构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于立体化建筑信息的表达效果欠佳,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茶楼重构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BIM土木工程技术产生后,就可以运用相关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图纸所表达出的平面信息转化为立体信息,构建出三维立体的动态图。在该种图纸中,可以对线条、部件的交互性做到完整、精准表达,并且可以产生动态结果,有助于茶楼重构工程的深度开展。除此之外,BIM技术不仅可以运用至勘测信息生成,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图纸表达的精准性和客观性。另外,BIM土木工程技术中还深度融合了联网模式,可以使整体建筑设计相关信息、施工过程信息等全方位内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BIM土木工程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将在茶楼重构的过程中产生较为关键的作用。

2.2协调性管理

BIM土木工程技术在该类工程的建设活动中,还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协调性程度。具体而言,其对于增强工程协调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增强可视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的能力,可以充分促使相关建设主体与客户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和沟通。通过构建信息化模型以及将工程进展进行信息化显示等多方面手段,可以将工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体系中,工程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会产生大量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如果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充分运用,那么就会使得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如果因为相关信息数量庞大或者整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而产生信息管理不善等相关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展。因此,通过运用BIM技术,就能够在茶楼重构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工程信息的有效整合,并生成相关数据,能够促使茶楼重构的过程中保持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例如,现代茶楼在进行重构以后,仍然需要保持茶楼应当具备的实用功能保持完整和使用便捷化,因此需要在茶楼中安装现代化空气净化系统以及空气循环系统等专业设备,另外,在对茶楼进行整体颜色构造的过程中需要既保留茶楼的原始风貌又保持现代化审美特色,因此茶楼重构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环节协调配合。运用BIM土木工程相关技术可以使得各项信息全方位协调配合,对于茶楼重构工程而言作用显著。

2.3模拟性造价

茶楼重构工程规模较大,且覆盖范围较广,因此在造价成本控制方面需要尤为关注。在各类工程项目中,造价把控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造价预估方面往往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如果预估造价和实际成本支出有较大的差异,就会产生由于该问题而影响工程施工进程的情况。因此,在大范围开展茶楼重构工作中,必须做好成本预估工作,保证预估成本和后期施工完毕后实际支出的成本数额基本相符,不出现较大偏差。运用BIM土木工程相关技术就可以在更深程度上优化茶楼重构工程的成本预估环节,一方面可以使成本预估更加合理和精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成本进一步控制,实现茶楼重构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更加精准的进行成本预估和控制而言,BIM土木工程技术可以对茶楼重构整体工程的造价进行模拟和计算,在模拟和计算的过程中还会充分引入正常工程损耗等相关变量,通过BIM相关技术进行成本模拟,最终实现在茶楼重构过程中精准控制成本和相关费用支出的目标。

3BIM土木工程技术运用至茶楼工程的具体策略

3.1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优化与引进

自BIM技术引入以及实现大范围推广以后,该项技术进行了多项优化与革新,在每一项革新以后都实现了更好的应用功能和技术性能。具体而言,在BIM相关技术支持下的茶楼重构工作,无论从施工、运营以及管理方面都可以实现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但是,尽管BIM相关技术已经为相关工程带来了诸多便利与优势,但是其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与缺陷。例如,在对几何信息与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信息数据精准度不足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结构较为复杂的茶楼重构工程中,其几何信息更加丰富且多样化。因此,基于此情况,BIM技术相关的信息技术和设备都必须不断优化,不断提升整个系统中智能设备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BIM相关技术在该类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3.2进一步推动资源的共享化利用

BIM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共享化与电子化是运用该类技术以后的显著特征与变化,工程相关的信息库以及数据库都会随着工程进程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化。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茶楼重构相关工程,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与改善:第一,全国各地类似工程的建设方可以利用相关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数据透明化交流,通过全国各地类似工程建设者的共享交流,有助于提升该类工程的整体水平。第二,可以建立工程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各建设单位将可以公开的数据在相关平台上进行共享,提升该类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率和质量。

土木工程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为满足人们的对居住环境高需求,需要建筑工程行业不断提高与完善现有的建筑水平,并引进先进技术,打造更符合人们审美视觉的建筑物。但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上出现整体性比较差、细节不完善、设计方案呈现问题等众多问题,影响着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这需要相关建筑部门与设计师加以完善与改进,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土木建筑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施工工作是否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所以,建筑企业与设计部门应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1.1整体性比较差

在土木工程建设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结构方案整体性比较差的问题尤为突出,不能对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结构设计时产生零散问题,让许多区域设计规划出现各为其主的现象,致使土木工程建筑不具备整体性,完成的建筑本身会表现出一些特别明显的缺陷。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整体形不强,不仅会在结构自身各个组成部分带来缺陷,还会使土木工程建筑整体与建筑周边造成不协调现象,会降低居住者生活幸福感,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本身不能得到长久发展。另外,这些问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人文损坏、能源浪费等不良影响。

1.2细节不完善

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考虑建筑的主体部分,对于细节性的问题不太重视,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许多建筑风险与危机。像是在预埋件问题、区域划分结构均衡差、建筑内部空间预留问题等,都是设计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形成的威胁是特别突出的,可能会导致建筑内部结构发生变动,影响其他系统施工安装,降低建筑整体质量与效果,使建筑施工无法正常进行。像是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出现的预埋件问题,可能会因为考虑不完善进而造成后续施工无法进行,对改变后的建筑结构不再施工原有的施工方案,导致建筑整体的质量降低,使其耐久性下降。预埋件问题就是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中的预埋件设计失衡,导致建筑内部发生变动,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与有效的应用。

1.3设计方案的呈现问题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关乎到建筑施工是否可以得到顺利开展与建筑本身是否可以得到有效应用。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方案中一些具体标识不够规范与标准,使施工的相关人员产生误解,影响到设计方案的正确运用,使建筑结构设计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这需要设计人员对后续设计工作的开展加强重视,与施工方保持良好的联系,保证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2.1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性

建筑整体性对于土木工程建设结构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对工程做详细的资料与实地勘察,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设想与设计,确保结构整体的协调性。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初级阶段,需要设计师对变形特征、结构各部分的功能与受力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科学的判断,以便于有效的开拓各部分功能的使用和使其形象化,达到建筑的预想效果。之后,对土木工程建筑相应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保障各结构的使用功能与对整体的协调效果,避免出现各为其主的现象。最后对建筑个结构的功能进行规划与设计,提高设计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像是在对采光系统、排水功能、供暖系统等进行合理的协调,既能保证其使用功能,又能与整体相互协调,达到土木建筑结构设计的理想效果,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

2.2完善细节处理

细节处理的不完善会给建筑带来许多隐患风险,需要土木工程建筑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对于细节的能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得到落实,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细节的完善处理有利于土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建筑质量与效果。细节的完善一方面需要设计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施工部门对施工质量的提升。在细节化处理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对关键节点进行全面的把握,避免土木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缺陷与故障,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与规划性,对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设计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预见能力,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规范,提升建筑整体的应用建筑,及时发现细节性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筑施工质量也是解决细节问题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筑有关部门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加设施工检查工序,对完成的工序进行分析与审查,确保施工质量,减少因细节化问题而导致的建筑耐久性下降。对于细节化问题的有效处理,需要设计师与施工部门加以重视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耐久性,达到建筑本身的最大实用价值。

2.3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展与成品建筑质量的好坏。合理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直接施工,确保工作的进程,提高建筑质量,避免资金的浪费。所以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需要建筑部门引起重视与设计师的全方面考虑,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有效节约资金,充分发挥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从主体结构设计、材料应用设计、后期完善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提升建筑结构数据的精准性与设计说。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还可以从人们的居住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建筑更加人性化,提高住户得到居住质量。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性,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解决。在设计的呈现上,需要设计师与施工方随时保持联系,使设计方案得到有效的实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误解,造成建筑质量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优化,需要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设计水平与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另外,还需要施工部门提高施工质量,保证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实施,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价值。

土木工程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2015年,贵州省开展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量表)的编制工作。本文通过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量表)的编制,初步评估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

一、工作组织情况

2015年10月,根据贵州省林业厅相关文件的要求,白云区生态文明建设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前后经过工作准备阶段、计算更新数据阶段、编制报告阶段等3个阶段完成了森林、林地、湿地等价值量的专项调查和更新工作。

二、编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编制对象

编制对象为白云区辖区范围内的所有林地、湿地、林木。

(二)指标体系

根据评估规范,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经济价值指标包括林地价值量、林木价值量、经济林产品价值量3个指标;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标包括调节水量、净化水质、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7个指标;社会价值包括森林旅游、森林疗养与休闲2个指标。

三、价值量评估方法及参数取值

(一)经济价值评估

1. 林地价值量

根据《关于贵阳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地价的公告》(筑府发〔2009〕99号)确定白云区的统一年产值和征地区片价标准,根据质量检查合格的林地年度更新数据库统计林地面积,不包括非林地森林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林地价值量。

林地价值量=林地面积×统一年产值

2. 林木价值量

(1)有蓄积的林木

根据白云区森林资源情况,结合贵州省划分的树种组,白云区树种组划分为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柏木、软阔、硬阔、针叶混、阔叶混、针阔混9个树种(组),根据市场分别确定其销售单价,没有销售单价的参照相似树种计算。蓄积量根据质量检查合格的林地年度更新数据库统计,包括森林蓄积、非林地上的森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四旁树蓄积。由于散生木和四旁树难以确定树种,因此按阔叶树销售价格计算。

林木价值量=林木蓄积×销售价格

(2)无蓄积的林木

对于无蓄积的乔木幼林、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等林地上林木按上一年度单位面积工程造林所需费用及抚育、管护全部投资计算价值量。工程造林全部投资生态公益林按500元/亩计算,商品林按1000元/亩计算。

林木价值量=无蓄积林木面积×单位面积造林投资

(3)竹林

由于竹林不计算蓄积量,因此以单株平均销售价乘以总株数计算价值量。单株平均销售价毛竹按15元/株计算,其它竹按2元/株计算。

竹林价值量=竹林总株数×单株销售价

3. 经济林产品价值量

根据区林业统计年报数中的经济林产品生产情况及主要林产品销售实际平均价格计算其价值量。

经济林产品价值量=产量×单价

(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1. 涵养水源

(1) 调节水量

①评估公式:

实物量:G调=10A(P-E-C)

价值量:U调=10C库A(P-E-C)

②相关说明:G调-林分年调节水量,单位:m3.a-1;U调-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单位:元.a-1; C库-单位库容水库的建设投资(主要包括水库的工程建设造价、征占土地拆迁补偿以及水库日常维护费用等等),单位:元.m-3;A-林分面积,单位:hm2;P-降水量,单位:mm.a-1;E-林分蒸散量,单位:mm.a-1;C-地表径流量,单位:mm.a-1。

③计算方法:降水量以贵州省气象部门统计数据为准。林分蒸散量和地表径流量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计算,针叶林蒸散量按降水量的52%计算,地表径流量按降水量19.7%计算;阔叶林蒸散量按降水量的54.8%计算,地表径流量按降水量11%计算;针阔混交林蒸散量按降水量的55.3%计算,地表径流量按降水量13%计算;竹林和特殊灌木林参照阔叶林计算。C库以“评估规范”推荐使用价格为准,取值6.11元/t。林分面积以质量检查合格的林地年度更新数据库为基础进行统计。

(2)净化水质

①评估公式:

价值量:U水质=10KA(P-E-C)

②相关说明:U水质-林分年净化水质价值,单位:元.a-1;K-净化水质费用,单位:元.t-1;其他参数与调节水量相同。

③计算方法:根据“评估规范”中的社会公共数据,K取值2.09元/t。按照计算公式算出森林净化水质的价值量。

2. 保育土壤

(1)固土

①评估公式:

实物量:G固土=A(X2-X1)

价值量:U固土=AC土(X2-X1)/p

②相关说明:G固土-林分年固土量,单位:t.a-1;A-林分面积,单位:hm2;X2-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单位:t.hm-2.a-1;X1-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单位:t.hm-2.a-1;C土-挖取和运输单位体积土方所需费用,元.m-3;p-林地土壤容重,单位:t.m-3。

③计算方法:林地土壤容重参考相关文献确定,针叶林p=1.397 t.m-3,阔叶林P=0.973 t.m-3,针阔混p=1.257 t.m-3,竹林和特殊灌木林参照阔叶林计算。根据“评估规范”中的社会公共数据,C土取值12.6元/m3。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和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根据质量检查合格的林地年度更新数据库中森林小班郁闭度(覆盖度)和坡度计算林地土壤侵蚀模数,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使用坡度按坡耕地查表确定。

(2)保肥

①评估公式:

实物量:GN=AN(X2-X1) GP=AP(X2-X1) GK=AK(X2-X1)

价值量:U肥=A(X2-X1)(NC1/R1+PC1/R2+KC2/R3+MC3)

②相关说明:GN-减少氮流失量:t.a-1;GP-减少磷流失量:t.a-1;GK-减少钾流失量:t.a-1;N-土壤含氮量,单位:%;P-土壤含磷量,单位:%;K-土壤含钾量,单位:%;U肥-林分年保肥价值,单位:元.a-1;M-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R1-磷酸二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单位:%;R2-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单位:%;R3-氯化钾化肥含钾量,单位:%;C1-磷酸二铵化肥价格,单位:元.t-1;C2-氯化钾化肥价格,单位:元.t-1;C3-有机质的价格,单位:元.t-1。;其他参数与固土相同。

③计算方法:土壤的全N、全P、全K含量参照相关文献数据,针叶林土壤N=0.074%,P=0.074%,K=0.74%,阔叶林土壤N=0.073%,P=0.073%,K=1.283%,针阔混土壤N=0.125%,P=0.125%,K=1.535%。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参照相关文献数据,针叶林M=1.567%,阔叶林M=2.188%,针阔混M=1.723%。竹林和特殊灌木林参照阔叶林计算。根据“评估规范”中的社会公共数据,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为14%,含磷量为15.01%,氯化钾化肥含钾量为50%;磷酸二铵价格为2400元/t,氯化钾价格为2200元/t,有机质价格为320元/t。

3. 固碳释氧

(1)固碳

①评估公式

植被固碳实物量:G植被固碳=1.63R碳AB年

土壤固碳实物量:G土壤固碳=AF土壤碳

固碳价值量:U碳=AC碳(1.63R碳B年+F土壤碳)

②相关说明:G植被固碳-植被年固碳量,单位:t.a-1;R碳-CO2的碳含量;A-林分面积,单位:hm2;B年-林分净生产力,单位:t.hm-2.a-1; G土壤固碳-土壤年固碳量,单位:t.a-1;F土壤碳-单位面积林分土壤年固碳量,单位:t.hm-2.a-1;U碳-林分年固碳价值,单位:元.a-1;C碳-固碳价格,单位:元.t-1。

③计算方法:CO2中碳的含量为27.27%。单位面积林分土壤年固碳量通过查阅文献确定,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0~90cm土壤深度的土壤年固碳量分别是2.29、3.00、1.52 t・hm-2・a-1。根据“评估规范”中的社会公共数据,固碳价格为1200元.t-1。林分净生产力通过本期生物量减上期生物量得到,生物量分别乔木树种、竹林进行计算。乔木树种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法(BEF)计算,根据单株材积表和单株生物量表(地上生物量)地方标准计算生物量转换因子,马尾松BEF为0.5239 t/m3、杉木BEF为0.4213 t/m3、华山松BEF为0.5712 t/m3、柏木BEF为0.7443 t/m3、软阔BEF为0.6942 t/m3、硬阔BEF为0.7803 t/m3,针叶混、阔叶混、针阔混按相似树种计算;竹林按照生物量地方标准DB52/T829-2013、DB52/T830-2013计算单株生物量,再乘上竹林株数得到总生物量;特殊灌木林暂不计算固碳释氧实物量和价值量。

(2)释氧

①评估公式

实物量:G氧气=1.19AB年

价值量:U氧气=1.19C氧AB年

②相关说明:G氧气-林分年释氧量,单位:t.a-1;U氧-林分年释氧价值,单位:元.a-1; C氧-氧气价格,单位:元.t-1;其他参数与固碳相同。

③计算方法:根据“评估规范”中的社会公共数据,氧气价格为1000元.t-1。

4. 积累营养物质

①评估公式

林木固氮、磷、钾实物量:

G氮=AN营养B年 G磷=AP营养B年 G钾=AK营养B年

林木固氮、磷、钾价值量:

U营养=AB年(N营养C1/R1+P营养C1/R2+K营养C2/R3)

②相关说明:G氮-林分固氮量,单位:t.a-1;G磷-林分固磷量,单位:t.a-1;G钾-林分固钾量,单位:t.a-1;N营养-林木含氮量,单位:%;P营养-林木含磷量,单位:%;K营养-林木含钾量,单位:%;A-林分面积,单位:hm2;B年-林分净生产力,单位:t.hm-2.a-1;U营养-林分年营养物质积累价值,单位:元.a-1;C1-磷酸二铵化肥价格,单位:元.t-1;C2-氯化钾化肥价格,单位:元.t-1;R1-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单位:%;R2-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单位:%;R3-氯化钾化肥含钾量,单位:%。

③计算方法:根据“评估规范”中的社会公共数据,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为14%;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为15.01%;氯化钾化肥含钾量为50%;磷酸二铵化肥价格为2400元/t;氯化钾化肥价格为2200元/t。林分净生产力计算方法与固碳释氧相同。林木氮、磷、钾元素含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针叶林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0.642%、0.259%、0.030%;阔叶林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0.736%、0.418%、0.033%;针阔混交林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0.831%、0.577%、0.037%;竹林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0.287%、0.047%、0.395%。特殊灌木林暂不计算。

(三)社会价值量评估

根据区林业统计年报数中的森林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情况计算社会价值量。

森林旅游价值量=人次×人均花费

森林疗养与休闲价值量=人次×人均花费

四、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现状

(一)林地资源现状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白云区国土总面积为25960.00hm2,中林地面积10546.32hm2,占国土面积的40.63%;非林地面积15413.68hm2,占国土面积的59.37%。林地面积10546.32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8536.77hm2,灌木林地面积1205.33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32.49 hm2,苗圃地面积24.66hm2,无立木林地面积65.92hm2,宜林地面积63.36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17.79hm2),林地上森林面积9594.35hm2,非林地上的森林面积1204.09hm2,四旁树占地面积649.67hm2。

(二)森林资源现状

1. 森林面积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白云区森林面积11448.11 hm2,其中乔木林地面积为8536.77 hm2,特殊灌木林地面积为1057.58 hm2,非林地上森林面积为1204.09 hm2,四旁树林木的覆盖面积为649.67 hm2。

2. 森林蓄积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白云区森林蓄积439225.1 m3,其中杉木蓄积36384.7 m3,马尾松蓄积322808.7 m3,华山松蓄积13483.5 m3,柏木蓄积16.7 m3,软阔类蓄积49561.1 m3,硬阔类蓄积23350.5 m3。

(三)湿地资源现状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白云区湿地面积277.09 hm2,其中河流湿地面积104.69 hm2,人工湿地面积172.40 hm2。

五、价值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一)评估结果

经过测算,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量表)评估结果如下。

1. 经济价值量

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经济价值量为424152.66万元,其中林地价值量414594.32万元、林木价值量9557.87万元、经济林产品价值量0.47万元。详见表1。

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

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中涵养水源价值量为37247.79万元、保育土壤价值量为140536.55万元、固炭释氧价值量为5141.04万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量为230.04万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总量为183155.42万元。详见表2。

3. 社会价值量

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社会价值量为150.00万元,均为森林旅游价值量。

(二)评估结果分析

经评估,截止2015年底,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为607458.08万元,其中经济价值量424152.66万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183155.42万元,社会价值量150.00万元。详见表3。

在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评估中,经济价值量最高,占总价值量的69.83%;其次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30.15%;次之为社会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0.02%。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评估中经济价值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白云区是贵阳市主要城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和林地补偿价值相对较高造成的。从评估结果中同样可以看出,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评估中社会价值过低,仅占总价值量的0.02%,主要原因是白云区森林旅游和森林疗养与休闲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挖掘,经济贡献度较低。因此,充分挖掘林业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是白云区今后林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方向之一。在分项详细指标中,林地价值量最高,占总价值的68.25%;其次为保育土壤价值量,占总价值的23.14%;次之为涵养水源价值量,占总价值的6.13%。对于林业自然资源保护来说,林木价值最能够直接反映林木蓄积的多少,进而间接反映出森林质量的高低。白云区林木价值量为9557.87万元,仅占总价值量的1.58%,排在分项详细指标的第4位,说明其林木蓄积较低,林木结构不合理,森林覆盖率较低,在以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在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的同时增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这样既有利于白云区林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六、小结

土木工程的价值范文4

[引起争议]对上述支出作何会计处理呢?公司的几名财务人员有着不同的见解:

张会计:应当将上述支出全部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14410万元,按照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王会计:应当将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让价款4500万元计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进行摊销;剩余9910万元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52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按照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李会计:应当将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让价款4500万元和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耕地占用税、耕地复垦费、契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等630万元,合计5130万元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进行摊销;剩余9280万元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按照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赵会计:赞同李会计对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但建议应当将剩余9280万元在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9000万元、“道路”60万元、“围墙”20万元、“喷泉假山”100万元、“树木”100万元。对房屋、道路、围墙、喷泉假山、树木按照不同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

田会计:同意赵会计对土地使用权及房屋、道路、围墙、喷泉假山等工程的会计处理,但认为赵会计将树木绿化成本100万元单列为“固定资产――树木”科目并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的做法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鉴于该企业系工业加工企业,虽然响应政府号召为创建园林式工厂植树绿化支出100万元,但该支出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建议按照现行通行的做法将该树木绿化工程支出100万元在工程完工后列入或通过长期待摊列入“管理费用”科目。

[深入剖析]针对以上几位财务人员争议,我们现做如下财务分析:

1、《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房产价值构成的差异:《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无形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亦明确规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目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

《应用指南》在“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中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用途,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人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由此可见,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其房屋建筑物的账面价值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包含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中不包含土地使用权的价值,由此会导致实施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税额前者高于后者,如采纳张会计的观点比王会计的观点导致企业每年多交纳房产税:(原值14410-原值9910)×80%×1.2%=43.2(万元)。显然,如因执行会计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企业房产税税负的不同有失税法的公平原则,需要财政部、国税总局对实行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的原值构成做出统一明确的新规定,以确保税法的公平原则。当然,目前非上市公司只能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其适用的一种会计标准执行。

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因此李会计认为,企业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相关税费630万元应当计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

而王会计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在“在建工程”科目的账务处理中指出,“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及应负担的税费等,借记本科目(待摊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计人在建工程成本,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那么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除土地出让金以外的其他税费是否计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的讲解中并未提及。《企业会计制度》(P21页)规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因此王会计认为,企业支付的除土地出让金以外的其他税费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不计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

由此可见,上述王会计的观点比李会计的观点会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少计列630万元,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多计列630万元。当然,由此会导致企业在房屋使用期内每年交纳房产税的差异:630×80%×1.2%=6.048(万元)。

3、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会计将厂房与道路、围墙、树木绿化等工程成本统一计人了“固定资产”科目下的“房屋类”明细科目,加大了房屋的原值,造成企业多计算交纳房产税,如按上述李会计的观点比赵会计的观点造成企业每年多交纳房产税:(原值9280-原值9000)×80%×1.2%=2.688(万元)。

土木工程的价值范文5

(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2.商都县林业局,内蒙古乌兰察布013450)

[摘要]京津风沙源工程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本研究在界定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效益概念及其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和文献搜集法,建立了京津风沙源生态效益价值评价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商都县2000—2013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总效益约12.72亿元/a,不同工程措施生态效益结构差异明显,可为京津风沙源工程二期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47

1引言

随着林业生态工程不断开展和生态影响的日益体现,生态效益评价成为了研究热点,并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林(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核心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然而像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这样的综合性生态工程,不仅包含林草恢复措施,而且实施了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非林草措施,其投资额在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重。以往的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往往只针对林业和草地治理中某一方面进行讨论,欠缺覆盖全面措施的生态效益评价,将非林草措施恰当地纳入到工程生态效益评价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研究区域概况

2.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内蒙古商都县位于乌兰察布市北部,全县面积4353平方公里,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中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水利部门提供的近年平均降水量355.2mm/a,降水多集中于6~9月,年均日照时数达2981h,平均气温3.1℃,无霜期120天左右,山洪易发多发,年平均大风67d,土地风蚀沙化严重。植被为退化灌木草原和干草原类型,主要由虎榛子、锦鸡儿、针茅、铁杆蒿、胡枝子等植被群落组成。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马铃薯等。属京津风沙源工程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

2.2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2000—2013年,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该区采取了林业、草地治理和水利水保等综合治理措施:包括人工造林及人工造林试点补贴4.00×104hm2,飞播造林0.61×104hm2、退耕地造林及配套荒山荒地造林4.02×104hm2、封山育林及以封代造3.54×104hm2、农田防护林0.17×104hm2,种苗基地23.33hm2。林业措施主要造林树种为灌木小叶锦鸡儿(柠条),占到总造林面积的89.67%,其次为沙棘、枸杞、山杏、怪柳等约占2.00%,乔木以杨树、山桃、榆树、针叶松为主,杨树、山桃、榆树、针叶松分别占乔木林40%、30%、15.58%、10%。草地治理措施主要是人工种草及围栏封育,分别为0.74×104hm2、1.02×104hm2,其次是基本草场(青贮玉米)3.33×102hm2和草种基地0.93×102hm2,此外有非林草措施暖棚建设14.30×104m2、饲草机械3190台套等。水利水保措施有水源工程744处,可灌溉农田0.25×104hm2,节水灌溉措施1084处,可服务农田0.36×104hm2,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1.75×104hm2的水土流失面积。截至2013年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累积完成国家投资2.09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3材料与方法

3.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商都县2000—2013年京津风沙源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搜集反映生态服务价值的数据,并搜集区域内植被、气象、水文、经济等相关文献资料,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的总体生态效益进行评估。

3.2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3.2.1指标体系

根据全面反映生态系统所产生经济生态价值的要求,本文在搜集京津风沙源工程相关生态效益研究资料基础上,参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 1952-2011)等已有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当地具体环境进行了适当调整,选择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生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五大类因子,13项具体指标进行评价(见图1)。

3.2.2价值计量方法

当前在生态效益评价中,基于工程生态影响效果的公共物品属性、正外部性、非市场化及地域局限性,具体评价项目的不同,其评价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包括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和造林成本法等生态经济评价方法。本文根据地区特点,以全面、科学和生态价值的可实现性为原则,选取相应的价值评价方法。

4结果分析

4.1涵养水源

(1)蓄水效益林草地一方面通过林冠、枯枝落叶层和林地截留、吸收并储存降水,在削弱径流的同时净化地表水质,并将地表水转化为枯水期径流或地下水,起到正向的蓄水效益;另一方面其自身的正常生长也需要蒸发水分,形成对水分的消耗。本研究根据蒸散率法计算林草植被蓄水效益:

。Gs为年调节水量,Ai为i类林草地面积(hm2),Ei相应林草地内蒸散强度(mm/a),Li为商都县多年平均径流深15.7mm/a。据罗诗峰测算,乌兰察布市内人工乔木林地、人工草场、基本草场(青贮玉米)耗水量强度分别达615.0mm/a、480.0mm/a、607.2mm/a[1,2],远高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其净蓄水量分别为-1894.2×104m3、-1050.99×104m3、-178.52×104m3。而人工乔灌混交林、灌木林地及疏林地蒸散强度的分别320.0mm/a,天然草地为284.0mm/a,分别可蓄水2290.13×104m3、563.12×104m3。

非林草措施中水源工程及节水灌溉可影响水资源存量。水源工程以建设机电井为主,通过开采地下水服务于营林造林、农田灌溉和人畜生活用水等方面,形成水资源净消耗,节水灌溉工程则显著地降低了单位农田灌溉用水量。根据工程设计,每处水源工程负责3.33hm2农地,灌溉定额为300.0m3/mu·a-1,年消耗水资源-1116.02×104m3,每处节水灌溉工程所覆盖的3.33hm2农田可节约灌溉用水70.0%[3],相当于每年增加水资源1138.15×104m3。工程各项措施每年蓄水262.53×104m3,所蓄水资源价格采用当地农业灌溉用水价格1.35元/m3,蓄水价值为354.49万元。

(2)调节径流根据相关研究,林地可以调节70%的地表径流,草地为30.0%~50.0%[4]。以商都县多年地表径流量计算,林业措施、草地治理措施年可调节径流1366.12×104m3、115.47×104m3。商都县小流域治理将人工水土保持林、围栏封禁与坡面治理相结合,调节径流能力可分别提高至240.0m3/hm2·a-1和200.0m3/ hm2·a-1,年调节径流为214.13×104m3、122.06×104m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等水利工程建设,则直接发挥防洪、调节径流作用。其库容建设标准以防止流域范围内十年一遇6小时最大地表径流量37.5mm,杜绝了山洪灾害的发生。按其设计标准,年可调节径流量592.2×104m3。本文的对林草措施的调节径流价值采用影子工程法,以相同容积的谷坊工程替代,商都县平均单位谷坊库容建设费用1.0元/m3,京津风沙源工程年调节径流价值为2409.85万元。

(3)净化水质林草地的净化水质作用的与调节径流相同步,以工程所造林草地的调节径流量作为其净化水质量,采用影子工程法,以内蒙古污水处理最低费用0.8元/t计算,京津风沙源工程年净化水质价值1454.12万元。

4.2保育土壤效益

(1)固定土壤京津风沙源所造林草植被凭借树冠、枯枝落叶层削弱大气降水冲刷作用,大大降低土壤流失量。根据商都县水利部门监测,境内平均风蚀模数为2500.0t/km2,年水蚀模数为2000.0t/ t/km2[4],小流域范围内仅水蚀模数就高达3650.0t/km2。高文然研究表明,林地可减少98.0%的土壤侵蚀,草地减少土壤冲刷80.0%,则林业措施和草地治理措施所造林地、草地可分别减少土壤侵蚀2.9t、2.4t。小流域治理所造水土保持林及围栏封禁,年可以拦蓄泥沙45.0t/hm2和40.0t/hm2,此外还建设有大量的以削减侵蚀,固定土壤为目的的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能够将剩余侵蚀土壤固定在流域范围内。根据通行的恢复费用法计算固定土壤价值如下:

Vt为年固土效益,Gt为年固土量,Ct为水利建设所挖取和运输单位土石方所需费用8.2元/m3,Xi单位面积减少的土壤侵蚀模数,ρ为当地淤积土壤容重1.5t/m3。则每年林业措施和草地治理所建设林地、草地固土量为547.95×104t、66.15×104t,效益分别为2991.48万元、359.65万元。而小流域人工水土保持林和围栏封禁年固土量分别为62.41×104t、39.77×104t,效益为341.21万元、217.44万元。由于小流域治理后土壤侵蚀减少,沟谷塘坝可控制小流域内剩余土壤侵蚀量,约0.20t/mu·a-1,则小流域治理区内沟谷塘坝年固土量为5.33×104t,年固土价值为29.15万元。

(2)保肥效益森林和草地的保肥效益一般以年固土量中氮磷钾的物质量折算为化肥价值作为保肥价值:

Vf为工程年保肥价值,Cf为单位淤积土地所含肥料价值,根据《乌兰察布盟土壤普查》数据,商都县非农耕土地所含全氮(N)、速效磷(P)、速效钾(K)、有机质(M)比率为0.1107%、0.00032%、0.01821%、1.7455%。以磷酸二铵补充土地损失的氮磷元素,其氮(R1)磷(R2)含量分别为18.0%,46.0%,施肥量以需求量更大氮元素量决定,则工程每年节约磷酸二铵4.43×104t,以内蒙古的磷酸二铵平均价格(C2)2700.0元/t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11982.75万元。以氯化钾化肥补偿土壤损失钾元素,其含钾量(R3)为60.0%,工程所避免钾肥损失0.22×104t,以内蒙古氯化钾化肥平均价格(C2)为2076.0元/t,效益为454.68万元。当地补偿土壤有机质主要以薪材补充,薪材转化有机质比率(R4)为50.0%[5],工程年节约薪材25.19×104t,以薪材价格400.0元/t计算,效益10076.94万元。

4.3净化环境效益

林地可通过叶面的呼吸作用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并吸附粉尘污染,而草地吸纳空气污染物能力有限,所以净化环境效益主要来自于林业措施,本文以赵同谦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6]采用的林地空气污染物吸收量计算净化环境价值:

Vk为总空气净化价值,Gj为工程造林对j(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粉尘)类污染物年吸收量。虽然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新加入了PM2.5、PM10、负氧离子浓度等指标,但由于数据搜集困难,未纳入指标体系中。根据王兵等人研究成果,每公顷森林年吸收或沉降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粉尘能力(Qij)为126.56kg、、4.60 kg、6.44 kg、2.13×104kg,灌木林为92.9 kg、3.40 kg、5.82 kg、1.14×104kg[7]。Ai为各林种相应造林面积,其中乔灌混交林按照乔木灌木比例1∶2比例分配,灌草以1∶1分配,则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年吸收或沉降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分别为1263.57×104kg、46.57×104kg、78.17×104kg、162.50×104t。各类污染物单位治理费用(Kj)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确定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一般性粉尘污染治理费用为1.2元/kg、0.63元/kg、0.69元/kg、0.15元/kg,计算工程年环境净化价值为25972.77元。

4.4生物质生产效益

林业措施所建设的乔木林如杨树、榆树、针叶松等主要为生态林,一般禁止砍伐出售,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活动所积累的植被碳库效益。此外如山桃、山杏、怪柳、文冠果等树种虽因当地缺乏降水、地力贫瘠等原因退化为灌木,但其果实种子有一定经济效益。以柠条为代表的灌木可产生植食性枝叶,可补充当地饲草消耗。工程所造农田牧场防护林在自身进行固碳释氧活动的同时,还可降低林带内风速,提高温度、湿度,拦蓄雨雪,平均可提高约10%的农作物产出。草地治理措施中,人工种草及围栏封育可提高牧草产出量,基本草场所产出的青贮玉米则为牲畜过冬提供必要食物供给。暖棚及饲草机械推广虽然可以降低牲畜对饲草需求,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但并不直接作用于生物质产出,属生态压力和经济生产范畴,本文不做讨论。水利水保措施中,除小流域治理中人工水土保持林、围栏封禁草地可产出植食性枝叶和饲草外,水源工程及配套的节水灌溉可提高单位农田产出4~6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1)固碳释氧闫德仁(2010)对内蒙古各类乔木林地研究显示,杨树、榆树、云杉、樟子松的平均碳密度达21.3994t/hm2、7.3251 t/hm2、45.1607 t/hm2、67.4358 t/hm2[8]。以各自的成熟年限推算,则每年净固碳量达1.43t/hm2、0.24t/hm2、0.90t/hm2、2.25 t/hm2[9]。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方程,每生产1g干物质吸收1.62g二氧化碳,并释放1.19g氧气计算,工程所造乔木林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1×104t/a,释放氧气2.3×104t/a。由中国平均造林固碳成本260.17元/t(C),制氧成本352.93元/t(O)[10],可得年均造林固碳、释氧收益分别为804.74万元、798.06万元。

(2)经济产品产出根据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设计,部分乔木如山桃、山杏、文冠果的果实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年平均生产林果种子0.22 t/hm2,销售价格可达700元/t,年均增加经济效益581.30万元。柠条等灌木林地可产植食性枝叶1.13t/hm2,可用作优质饲草,而封山育林所恢复的灌木林地,年可提高植食性枝叶产出0.45t/hm2。以饲草400元/t计算,林业措施每年生产植食性枝叶11.30×104t,年产值达4557.01万元。草地治理措施中人工草场年可生产优质紫花苜蓿0.4t/hm2,年产4.4×104t,产值1772.31万元。围栏封育年增产牧草0.9t/hm2,年增产量0.9×104t,增产效益368.40万元,基本草场建设年可生产青贮玉米53.90t/hm2,共3.59×104t,以单价0.15元/kg,年效益539.1万元。

(3)支持防护产出当地主要农作物马铃薯为例,其平均年产3.23t/hm2,以每亩农田防护林可防护60亩农地,提高10%的农作物产量计算,农田防护林年提高生物质产出价值为6450万元[11]。水源工程通过改造旱作农田,可提高农作物产量4~6倍,扣除人工后每亩农田年可增收2000元[11,12],年产生效益7440万元。

4.5生物多样性效益

京津风沙源工程所采取的措施,通过林草植被建设保护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达到长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满足现实很和潜在需求的目的。但基因、物种层次上的物质量和价值量都难以确定,生物多样性价值计量仍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前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主要根据不同生境的(Shannon-Wiener)指数等级来确定其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价值。根据张金旺对乌兰察布市的研究成果,本地区所有非农立地类型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在0~1之间,参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所提供的标准,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价值为3000元/hm2,排除人工单一生境类型如草种基地、苗木基地,农田后,工程所增加的各类林草地共14.24×104hm2,可产生生物多样性价值为47227.87万元每年[13]。

4.6计量结果分析

(1)生态效益计量结果综合考虑工程的涵养水源的价值、保育土壤的价值、净化环境效益的价值、生物质生产效益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综合评价出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计量结果见表1。

(2)生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商都县2000—2013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年均生态效益为12.72亿元,超过国家累计投资5.08倍,约为工程总投资的3倍。对比各类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价值>保育土壤价值>空气净化效益>生物质生产>涵养水源效益,分别占比37.12%、20.80%、20.41%、18.35%、3.32%。反映了工程措施对当地生态问题的针对性。

其次,不同工程措施的生态效益有各自的特点。商都县位于农牧交错地带,人口经济压力导致的滥垦滥牧现象相对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明显。林业措施、草地治理措施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扩大生物种群规模和基因库,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生态系统复杂度和稳定性。当地林业专家表示,自工程实施起,原有的植被病害及蝗灾得到大幅度抑制。人工造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所造林种多为防风固沙林,遏制了区域内土壤风蚀沙化、水流侵蚀,并减少了区域内大气中的沙尘等污染物含量,其中降尘价值占到净化环境价值的93%,发挥了显著的保育土壤和净化空气作用(见图2)。但上述措施的经济效益相对并不显著,除封山育林措施外涵养水源能力有限。农田防护林、人工种草及水源工程有明显的生物质产出效益,也因此消耗了一定的水分,与此同时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围栏封育等天然植被恢复措施,配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措,累积大量的水资源,节水灌溉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持了生产用水需求,保证了工程的其他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挥。

最后根据商都生态建设一线人员提供资料,人工所造林草地一般需要运营费用15元/mu·a,封山育林、围栏封育等自然恢复措施需要2元/mu·a的运营费用,水源工程及配套的节水灌溉服务农田需要50元/mu·a的费用,从工程措施单位面积效益角度分析,可以明显发现(见图2)农田防护林及水浇地建设运行效益最高,说明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质生产相结合应是下一阶段工程的着力点。

5讨论

本文深入分析京津风沙源工程措施具体生态影响,探索了一套全面涵盖京津风沙源工程各项工程措施的生态效益评价的理论和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商都县的京津风沙源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分析了各工程措施特别是非林草措施的生态效益的特点,从中也发现,京津风沙源工程总体效益大,产出效率高,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但各类工程措施的生态效益成分不尽相同,既有正面作用,某些情况下也会牺牲一类效益来提高其他方面的效益。林非林草措施虽然总体效益占比小,但投资效率较高。本文仅为探索性的计量,并非精确的结论,相信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对工程措施的效益评价将会为工程的进一步调整和实施起到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诗峰,杨改河,李奔,等.水约束下乌兰察布盟林草植被的需水量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

[2]范晓慧.不同水分胁迫下青贮玉米需水量及优化灌溉制度的分析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3]杨红艳,史小燕,郑雪峰,等.乌兰察布市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水利,2013(5).

[4]高文然,宋利云,崔亚非,等.商都县生态环境开发建设思路[J].现代农业,2003(12).

[5]闫培君.乌兰察布市森林水土保持价值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

[6]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4).

[7]王兵,魏江,胡文生,等.中国灌木林—经济林—竹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J].生态学报,2011(7).

[8]闫德仁,闫婷.内蒙古森林碳储量估算及其变化特征[J].林业资源管理,2010(3).

[9]国家林业局.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10]王昌海,温亚利,李强,等.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6).

[11]于忆东.内蒙古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林业项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6).

[12]郭亚莉.退耕还林(草)工程与梯田关联生态效益分析——以宁夏隆德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

土木工程的价值范文6

1.1辽宁省自然条件概况辽宁省(38°43''''~43°26''''N,118°53''''~125°46''''E)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境内东西两侧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辽河中下游平原区,南部邻黄渤二海,海岸线总长度2920km。研究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东部地区雨量充沛,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全省位于长白、华北与蒙古植物区系交织地带,森林植物种类丰富[13]。

1.2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辽宁省自2001年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区由试点阶段的3市4县(彰武县、北票县、凌源县、建昌县)发展到15市74县,工程覆盖1115个乡县11517个自然村,涉及659592户农民。辽宁省林业厅将全省划分为3个模式类型22个模式组153个模式,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了43个优选模式。针对辽西北、辽东山地及半岛丘陵区、辽中平原区三大地貌区分别选定了相应的造林模式和管护方法,以保证工程的建设成效。截止2013年末,辽宁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3.57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1.7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占到62.66%,封山育林占15.61%;生态林占全部退耕还林工程林种类型面积的72.11%,经济林占22.81%,灌木林占5.08%[1]。

2研究方法

2.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及测算评估指标体系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效益监测方法参照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办退字[2013]16号)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类别11个评估指标,分别为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保育土壤(固土和保肥)、固碳释氧(固碳和释氧)、积累营养物质(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提供负离子、吸收污染物和滞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育)。

2.2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方法将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县区划分为74个一级测算单元,每个一级测算单元按照不同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类型分为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个二级测算单元,再按照退耕还林林种类型将每个二级测算单元分为生态林、经济林和灌木林。最后结合不同立地条件的对比观测,最终确定666个相对均质化的生态效益评估单元。基于生态系统尺度的定位实测数据,运用遥感反演,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由点到面的数据尺度转换,将点上实测数据转换至面上测算数据,得到各生态效益评估单元的测算数据,以上均质化的单元数据累加的结果即为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测算结果。

2.3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的3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所属4个森林生态站、30多个辅助观测点以及300多块样地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数据。还包含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中心开展的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各退耕还林树种面积、树龄等资源清查,以及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资源数据[1]。

3结果与分析

3.1辽宁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辽宁省各地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评估结果显示,退耕还林面积较大的朝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沈阳市,生态效益各分项物质量均较高。辽宁省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491.94亿元;朝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位于全省前3位;辽中平原地区,如辽阳市、营口市、盘锦市生态效益各项价值量均较小。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生态效益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6.84%和26.30%;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仅占总价值量的2.96%(图1)。

3.2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各分项物质量均为生态林最大,经济林次之,灌木林最小。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亦均为生态林最大,经济林次之,灌木林最小(表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372.9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量的75.8%;经济林为98.1亿元,占19.94%;灌木林为20.94亿元,占4.26%(表4)。生态林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比例最高,达到30.27%,涵养水源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19.07%(表4)。经济林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比例最高,达到52.73%;经济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占全省总价值量的13.79%(表4)。灌木林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比例最高,达到43.84%。

4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