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例6篇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据《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08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留守儿童总体规模在扩大。留守儿童不仅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且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也分布着大量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群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不利处境导致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行为发展异常现象,如情感淡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习惯不良、性格缺陷等问题〔3〕。尽管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成长的复杂性相比,现有研究还远远不够。耻感心理是个体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羞耻现象时自觉产生的一种旨在维护被个体内化了的社会道德承受性的最低限度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4〕。这种负性情感可以促使个体对可能发生的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产生自觉的规避和抵制。所以,耻感心理是中国人秉持的基本伦理观念,更是一道重要的道德堤防,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言行。由于耻感心理的获得是个体在与重要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习得内化而成的,重要他人的教化及其教养方式、文化程度、亲子关系等与个体的耻感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大环境状况也影响个体的耻感心理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中,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社会耻感缺失。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在耻感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如耻感缺失、耻感迷茫、耻感淡化、耻感偏差、耻感错位等现象〔5〕。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言行举止,最终影响到青少年的伦理价值观等。作为正处在重要成长阶段的留守儿童,一方面因其重要他人系统教化的不足、家庭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留守儿童所处环境的不利,导致留守儿童耻感心理水平较低〔6〕。对儿童而言,同伴冲突是儿童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化现象,是同龄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儿童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排斥、敌视和侵犯现象。当同伴冲突情境出现时,儿童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社会化中获得的应对方式去化解冲突。如果儿童能够采用合理的方式应对冲突,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如果儿童对冲突采用不合理的应对方式,会导致冲突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同伴关系的瓦解,这将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同伴冲突的应对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技能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儿童处于耻感心理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耻感心理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方面都存在差异〔7〕〔8〕。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内外环境的不利对其耻感心理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带来极大冲击,也对其适应环境和健康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同伴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揭示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情境中的应对方式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江苏省扬州市郊和四川省渠县的4所乡镇小学采用整群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试。留守儿童有效被试共537人,其中,男227人,女310人;三年级218人,四年级138人,五年级81人,六年级100人。同时,从这些留守儿童所在班级选取非留守儿童有效被试共492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5人,女187人;三年级174人,四年级121人,五年级112人,六年级85人。

(二)研究工具

1.留守儿童耻感问卷〔9〕,问卷包括关系耻感、行为耻感、个性耻感和身体耻感四个维度,共18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4点记分。得分越高表示耻感程度越高。问卷α系数为0.861,分半系数为0.836。通过对理论模型和数据拟合程度的检验,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2.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10〕,共包括问题解决、攻击、求助、退避、幻想5个因素。采用Likert5点计分,1代表从不采用这种方式,5代表总是采用这种方式,各维度的题目得分相加除以该维度题目数得出各维度平均分。问卷α系数为0.932,各因子α系数在0.614-0.926之间。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9。

(三)研究程序

通过匿名方式对被试进行由专门人员指导的集体施测。然后对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基本状况为揭示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情境下的应对方式基本状况,先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平均数进行对比分析。由表1可知,留守儿童耻感心理的行为耻感因子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身体耻感、关系耻感和个性耻感三因子差异不显著。在面临同伴冲突情境时,留守儿童在退缩、攻击和幻想三种应对方式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求助应对方式上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两个群体的对比考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留守儿童群体耻感心理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二)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为揭示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分别对耻感心理和应对方式各因子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表2)。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身体耻感与问题解决、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行为耻感与问题解决、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耻感与求助、问题解决、幻想三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个性耻感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为了进一步考察耻感心理对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我们以耻感心理的四个因子为自变量,分别对5个应对方式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3)。回归结果表明,关系耻感对求助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留守儿童关系耻感水平越高,面对同伴冲突情境时越愿意采取求助方式去应对;四种耻感心理因子对退避和攻击两种应对方式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留守儿童四种耻感心理因子水平越低,他们面对同伴冲突情境时更愿意采取退避和攻击的方式去应对;四种耻感心理因子对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四种耻感心理因子水平越高,留守儿童越愿意采取问题解决方式去应对同伴冲突情境;行为耻感因子对幻想应对方式因子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行为耻感水平越高,留守儿童更愿意采取幻想的方式去应对同伴冲突情境。

四、讨论

(一)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基本状况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耻感心理的行为耻感因子的得分显著降低,这一研究结果与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许多研究结论相一致。行为耻感是在与重要他人直接交往过程中慢慢内化而成的,其中,重要他人随时随地的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指导、教化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绝大多数都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叔辈或父母单方生活在一起。一方面,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传统,或者叔辈、父母一方承担的农活和家务过于沉重,可能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其言行举止教导和监督缺位。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空间距离大,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及时从父母那里获得社会支持去应对遇到的困境,导致负性心理问题堆积,从而出现行为,如果行为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的安慰或其期待的结果,就会导致行为耻感水平降低,甚至缺乏行为耻感。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耻感心理的其他三因子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是,随着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不仅留守儿童父母给予孩子生活上、物质上的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且定期与孩子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给予孩子有力的社会支持。政府、学校教职员工和一些社会组织也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正确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面对同伴冲突情境时,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显著降低,采用退缩、攻击和幻想三种应对方式显著增高。已有留守儿童应对方式的研究也表明,留守儿童在面对挫折和应激情境时以中间型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11〕。一方面可能与留守儿童所处的不利成长环境有关。有关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但留守儿童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换句话说,长期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不善于去寻求帮助,面对冲突时,或者靠攻击、幻想去应对,或者退避三舍。另一方面可能与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特点有关。已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具有乐群性低,孤独、冷淡,情绪不稳,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拘谨,抑郁压抑,紧张焦虑等特点〔12〕,消极悲观、自我概念低〔13〕,因而较少使用问题解决等积极应对方式。

(二)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关系耻感能够正向预测求助应对方式,即关系耻感越高的留守儿童,在面对同伴冲突时越倾向于运用求助应对方式;四种耻感心理因子能够正向预测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即耻感心理越高的留守儿童,在面对同伴冲突时越倾向于运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四种耻感心理因子能够负向预测退避和攻击应对方式,即耻感心理越低的留守儿童,在面对同伴冲突时越倾向于运用退避和攻击应对方式;行为耻感能够正向预测幻想应对方式,即行为耻感越高的留守儿童,在面对同伴冲突时越倾向于运用幻想应对方式。尽管关于耻感心理影响应对方式的研究未见报告,但国外研究认为,人们在处理羞耻感时,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为表现:一种是被动的行为即退缩、离开和躲避;另一种是主动的行为即防御性的愤怒和责备他人〔14〕。还有研究发现,攻击他人、攻击自我、退缩等消极的耻感应对方式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焦虑水平〔15〕。国内关于大学生耻感心理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羞耻感与心理健康、自尊有显著关系〔16〕。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如留守儿童的公正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17〕;留守儿童的违法、违纪行为高于非留守儿童〔18〕;留守儿童表现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和退缩,以及冷酷、缺少同情心,甚至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19〕;留守儿童的生存境遇与心理特性使其易滋生怨恨,而怨恨往往会导致攻击性的形成〔20〕;面对困境时留守儿童更多采用发泄而非问题解决或求助方式解决问题〔21〕;留守儿童的积极应对方式能够显著地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应对方式存在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研究结果。从文化角度看,耻感心理之所以影响应对方式,是因为耻感心理实质是个体依据内化的言行举尺度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知耻则有所不为”,是人之为人的人性底线,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耻感心理对应对方式或行为的影响。尽管留守儿童还处于成长期,但他们在社会化历程中不断吸纳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文化,逐步形成耻感心理。当然,正是因为留守儿童所处的成长环境中的一些缺失或不足,使得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有助于他们在面临同伴冲突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

五、结论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猛增,滞留在农村的就学儿童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由于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对留在家乡的子女疏于照顾,无法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使孩子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我校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研究》自2012年10月开题以来,致力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得出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其形成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仅对我校中年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简单的阐述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我校中年级学生共155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78人。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行为习惯差,有孤独感和失落感……

二、调查问卷方式:

为了使调查收集的数据更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根据问卷设计的原则,课题研究组自行设计问卷的初稿,要求被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近期表现进行自测评定,统一指导,当场交回。由于采取的不记名式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可以完全根据调查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的心灵深处的答案,可信度高,有效性强。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1.缺失亲情,导致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得不到心理关爱的留守儿童心理更空虚、缺乏安全感、人际关系差,缺乏知心人倾诉而变得更加焦虑、孤独。留守在家照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临时监护人,对这些留守儿童关心仅仅在吃饱穿暖上,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由于观念上的差距与抚养方式的不当,有48.3%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矛盾发生。在调查“遇到矛盾时向谁倾诉”时57.6%的同学没有倾诉对象,把矛盾压抑在心里,向父母诉苦的仅仅只有13名同学,占16.7%。

2.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总体表现出与其他儿童的差距。由于临时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化水平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地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调查中有33名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家在学习上是有困难的,占调查人数的42.3%。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家长的有效帮助,导致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

3.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87.2%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表示有信心克服;12.8%的留守儿童表示对困难有害怕心理。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在不断地成长,绝大多数同学面对困难已不再害怕。

4.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是所有孩子的共同心愿。童年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阶段。每个儿童都希望有一个童话般的成长环境,缺失了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的留守儿童们更需要有更多的学校生活来填补这一空白。调查中发现,每个孩子都希望学校的活动多样化,喜欢“唱歌”、“跳舞”、“运动会”等活动。

四、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措施及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留守儿童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研究》课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采取有效措施:

1.学校方面。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1)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的个人心理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心理状态、个性品质、交朋择友等方面。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学校,强化家校沟通。建立家长QQ群、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联系、网络视频家长培训会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3)加强对教师的师爱奉献精神的培训和管理。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应耐心教导,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不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活动。比如:“我有一双小小手”、“抽屉文化”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我爱我的班级”、“学校是我家”等集体观念教育活动;“清明扫墓”、“我为红领巾添彩”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他们也是班级、学校、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走出孤独,感受温暖,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创建亲情电话、亲情视频、知心姐姐信箱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亲情缺失成长的困惑,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虽然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

2.家庭方面。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1)妥善处理外出务工挣钱与儿童的学习成长关系。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自己的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

(2)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临时监护人除了要对留守儿童的物质的需求予以关注外,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要做好沟通,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

3.社会方面。完善社会教育制度,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59-02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或创业,用勤劳和智慧换取劳动成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民工的子女无法跟随父母到城市去生活,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家里。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家里,由亲戚或他人代养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16岁,在学龄上集中表现为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是缺乏父母在情感上的呵护和关爱,也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内心封闭、性格孤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孩子的内心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双亲外出后会有失落感,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愿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互动,更不愿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向别人袒露,心事不与外人说。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产生防御心理,性格冷傲孤僻,为人处世不合群。这种心理问题在留守的女孩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教育,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症,也可能导致情绪暴躁、冲动易怒,乃至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2.自卑心理严重

在对留守儿童的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同龄人之间的比较。留守儿童在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正常儿童和父母能够朝夕相处,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自己就算得到亲戚的照看,也比不上双亲至爱的关怀,相比之下必然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没有坚强的后盾支撑,感觉孤立无援,犯了错误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只会一味责怪自己或受到周围人的职责,自卑心理会相应而生。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会出现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等严重心理问题。

3.逆反心理强

一些留守儿童会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持有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往往过于保护自己,敏感多疑,怀有警惕心,对长辈的批评管教充满敌意。他们不理解父母的外出打工行为,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怨恨父母,专门和父母对着干。也有的孩子抱怨社会的不公,把责任推向社会,一些孩子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社会的畸形心理,最终演变为暴力倾向。如果家长和学校不加以有效地疏导,控制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极易堕落成社会不良分子,作出极端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

4.学习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学习动机不明确。父母的远离使他们意志消沉,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没有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对知识的掌握方法比较机械,常常要在老师和监护人的督促下去学习,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孩子会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养家不易,想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辛勤劳动,产生了为父母而学的想法;也有一些孩子受到父母或他人迫切致富心态的影响,产生了为挣钱而学的想法,认为学习好了以后能挣大钱。他们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经常逃课,甚至辍学。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或创业,用勤劳和智慧换取劳动成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民工的子女无法跟随父母到城市去生活,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家里。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家里,由亲戚或他人代养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16岁,在学龄上集中表现为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是缺乏父母在情感上的呵护和关爱,也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内心封闭、性格孤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孩子的内心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双亲外出后会有失落感,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愿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互动,更不愿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向别人袒露,心事不与外人说。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产生防御心理,性格冷傲孤僻,为人处世不合群。这种心理问题在留守的女孩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教育,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症,也可能导致情绪暴躁、冲动易怒,乃至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2.自卑心理严重

在对留守儿童的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同龄人之间的比较。留守儿童在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正常儿童和父母能够朝夕相处,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自己就算得到亲戚的照看,也比不上双亲至爱的关怀,相比之下必然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没有坚强的后盾支撑,感觉孤立无援,犯了错误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只会一味责怪自己或受到周围人的职责,自卑心理会相应而生。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会出现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等严重心理问题。

3.逆反心理强

一些留守儿童会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持有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往往过于保护自己,敏感多疑,怀有警惕心,对长辈的批评管教充满敌意。他们不理解父母的外出打工行为,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怨恨父母,专门和父母对着干。也有的孩子抱怨社会的不公,把责任推向社会,一些孩子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社会的畸形心理,最终演变为暴力倾向。如果家长和学校不加以有效地疏导,控制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极易堕落成社会不良分子,作出极端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

4.学习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学习动机不明确。父母的远离使他们意志消沉,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没有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对知识的掌握方法比较机械,常常要在老师和监护人的督促下去学习,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孩子会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养家不易,想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辛勤劳动,产生了为父母而学的想法;也有一些孩子受到父母或他人迫切致富心态的影响,产生了为挣钱而学的想法,认为学习好了以后能挣大钱。他们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经常逃课,甚至辍学。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长远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常常一年回一次家,甚至几年不回家,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极少,也许按时会收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和学费,但孩子心里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却很少有人会关注。亲子教育的缺失可以说是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照看留守儿童的重担首先落在隔代老人的身上。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体力、精力有限,照看孩子仅能勉强顾及吃饭穿衣等物质层次的要求,无法全面顾及心理上的满足,也缺少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和教育。且老人对孩子多为溺爱骄纵,使孩子的生活无限制,而孩子的自律能力较弱,极易导致心理失衡走偏差。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是家庭之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形成众多心理障碍,需要学校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无助和困惑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的疏导帮助。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存在众多不足之处,学校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验缺乏。很少有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开设专门的心理疏导课程,没有聘请专门的心理教育专家和老师。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只关心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关注学生的成绩好坏,不注重与他们谈心交流,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教师的疏忽使一些本可以扼制在萌芽阶段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最终在孩子的大脑中膨胀畸形。一些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不理想,甚至会导致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的“抛弃”,这些孩子感受不到学校大集体的温暖,成为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

3.社会关爱不足,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场所更是少之又少,孩子的身心无法得以释放。留守儿童尚处于学龄期,心理上正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然而社会阅历不足,对诱惑缺乏抵抗力,很容易受到周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个网络时代,多媒体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和玩电子游戏成为一些孩子们课余时间主要的休闲方式。网络事物良莠不齐,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正确地教育引导,缺乏有力的监督管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呼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但多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风气。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尽可能增加亲子互动。父母双亲的关爱是任何外力都无法代替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需要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怀和照顾。父母即便不能经常回家,也要应该与孩子保持经常联系,多与孩子保持电话或书信等方式的交流,同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父母还可以与孩子讲述自己打工的经历,让孩子真正理解和尊重自己,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其次,父母要尽量为孩子挑选真正付得起教养责任的监护人,并且经常与孩子的相关监护人保持联系。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做到既不过分溺爱,也不放任不管,经常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总之要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弥补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影响。

2.学校和老师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深入调查,建立管理档案,将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开办心理咨询室,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孩子疏导心理上的困惑和难题。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针对学生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定期家访,与家长和监护人交流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监护人沟通解决。学校还可以组织有益身心发展的课余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享乐游戏上。政府应出资帮助学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寄宿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让他们能生活在老师同学组成的大集体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3.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抵制不良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社会对生活在其中的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普遍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风气,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各地农村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建立适合儿童的活动场所,如建立大型图书馆,并且购进大量积极向上、有益于思想进步的书籍,让孩子在闲暇时刻能够畅游在书的海洋,丰富知识,充实内心。其次,政府要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在本地开办企业,安置外出或者将要外出的农民在本地就业,不再远离家庭和孩子,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再次,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对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进行纠正教育,并坚决打击让未成年人进入的黑网吧和游戏厅,净化学校的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叶曼,张静平,贺仁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6,(6).

[2]张德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6,(3).

[3]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4]刘爱花,叶琴.“留守孩”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J].理论前沿,2007,(2).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4

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是对亲子分离现象的一种描绘。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产生的特殊群体,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如果我们不能较好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那么留守儿童问题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不稳定因素。

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但直到2004年媒体大量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后,这个特殊群体才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引发了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亲子分离和亲子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健康、行为、学习、人格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来进行讨论的,更多关注部分留守儿童的一些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对留守儿童内部存在的个体适应差异特别是积极适应的个体等方面研究的较少。以至于部分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觉得留守儿童和问题儿童是划上等号的。但还有一个现象,同样在留守状态下,一些留守儿童却能很好适应当下的生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美国的心理韧性理论恰恰解释了这个现象,在面对不利反应时人们面对逆境时的调适能力。个体的心理韧性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它会让个体更好的适应环境。

衢州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曾对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衢州市为例)开展过为期半年的调研。其中显示: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接近,正常率均在90%左右,有问题和问题较为严重的比例差距均不大。这一结果与平时大家认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具有较大反差。课题组呼吁:留守儿童不等同于“严重心理问题”,不能随意的给留守儿童帖上“心理问题严重”、“问题儿童”等标签。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不应放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而应放在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等方面。这和笔者在走访留守儿童时的感受是一致的。而心理韧性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就恰恰解释了这一现象。

从心理韧性的视角切入进行研究,这对社会体系如何介入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积极的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呼唤社会对留守儿童有个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还能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自己,健康地成长。

二、留守儿童和心理韧性理论研究现状极其重要性

1.国内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因国外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较少,问题不突出,相关的研究也非常少。而国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2004年——2005年是转折点,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主动采取了多项措施,也以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形式展开了讨论,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自2006年至今,研究成果迅速丰富,其中以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研究居多。

2.心理韧性理论现状:心理韧性的理论始于美国,是在对处境不利于儿童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韧性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公认有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一是个体遭遇了逆境或正遭遇逆境;二是尽管个体遭遇的逆境给个体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但个体能够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所以,心理韧性的本质是个体的正常发展,这种发展既是一种过程,也会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结果,是个体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由亲子分离所带来的困境符合心理韧性的操作性定义。

另外,在对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中,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危险性因素指那些增加不良适应结果出现可行性的生物的、环境的以及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则是与前者相对抗的积极因素,这些因素能够降低问题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可能性。国外研究者经过多年研究,普遍认为,心理韧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外部保护性因素包括环境中的因素,它能减少危险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能增强个体的应对能力。内部保护性因素包括气质、能力、技能以及自我观念等。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有些留守儿童可能面临教育、道德、心理等的困境,但对有些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的经历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在生活上更早独立,而起到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我们需要挖掘与留守儿童逆境相对抗的保护性因素,而在影响的各种因素中,社会支持这一保护因子对留守儿童的适应于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沈烈敏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适应过程,即个体获得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可能出现适应性的反应,心理弹性程度便越好。

3.心理韧性理论下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阶段,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外部影响因素和留守儿童的外在行为表现上,对其内在发展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带有一定的局限。何在社会现实中,从积极的角度来关注留守儿童,使研究视角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县级尤为重要。

三、心理韧性理论下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根据以上提到的心理韧性理论的影响因素,可从内部保护性因素、外部保护性因素出发,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支持。

(一)内部保护性因素——个人支持系统

许多研究表明,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方式,乐观且有责任感的人在经历高危或重大消极生活事件后仍能发展良好。Block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和人格中的社交能力、与人相处融洽、情绪稳定性、责任心等高度相关。Ruter于1990年在对许多经验型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弹性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就包括对个体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来实现心理韧性,比如主动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以及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

所以,学生要注重个人自立自强的品行的积累,要学习良好地与人相处等技能,家庭、学校、社会应注重对留守儿童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培养,让他们具备在学习、生活中积极的本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正能量”,让他们形成客观的归因方式和动机取向。我们在宣传时也尽量多宣传正面典型,使这些正面典型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里还要指出一点的是,留守儿童不是被动的社会支持的接纳者,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肖水源提出的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利用情况越充分,积极发展在逆境中就能发挥越多的作用。

(二)外部保护性因素——家庭支持系统

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情及时的照料、精心的抚育和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Werner曾对200名高危儿童追踪研究32年后指出,即使是处于贫穷、父母离异等情境中,如果儿童能与至少一位有胜任能力、情绪稳定、能够满足孩子需求的家长建立紧密联系,那么这个儿童发展出较高弹性的几率就越大。这里的家长包括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监护人、亲戚等。当然,对于孩子而言,即使父母中的一人留下来,也比其他看护人员尽心尽力地照顾更能获得心理支持。

所以,留守儿童本人或者社会其他组织要从帮助他们建议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取得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探索儿童较好发展的教养体系出发,给予留守儿童本人和家庭积极的情感和责任。家长如果不在身边,也应通过其他方式与学校与孩子多多交流。比如可在留守儿童外出家长中开展“签一份申请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每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的“五个一”活动,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等外出创业人员集中返乡之际,对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进行家教知识、监护人权利义务、维权、技术技能等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使每个外出务工家长明确发家致富与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义务关系。

(三)外部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系统

留守儿童在亲子分离的情况下,因其内部心理弹性、外部保护资源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其中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最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来自家庭、同伴、社会的支持有利于留守儿童的适应于心理健康恢复。所以,我们需要挖掘与留守儿童逆境相对抗的保护性因素,因为这些保护性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战胜、补偿或削弱因为留守而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在影响的各种因素中,社会支持这一保护因子对留守儿童的适应性发展至关重要。

情感关系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个社会人物组成的社会关系框架,当个体因为分离、失去重要他人时,这个框架就会随之发生改变,每个人都在不断构建新的情感关系框架。如果个体只依赖一个人或者特定的每个人,就会削弱他作为自主个体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介入关爱留守儿童问题时,要有导向性地帮助留守儿童拓展关系渠道,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等,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树立正确的朋友观等,告诉他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之外获得心灵的充盈,尽可能的拓宽增强心理韧性的渠道,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

同时,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多方面筹措共同努力的。比如以KH县为例,在整合有效资源上面,县里以“五有”为标准,抓好基地建设,即:有一个活动场地、有一支志愿者队伍、有一笔专项基金、有一条亲情专线、有一套管理制度。盘活、整合利用新建和修缮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以及教育布局调整后的各类安全可用的校舍等场地,采取一村一建、多村联建、村企合建、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广泛建立村级活动场所;整合县内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村(社区)的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确保未成年人课余时间活动有去处。在制度上,“留守儿童俱乐部”实施情况是列入各乡镇、部门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内容的,而且还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重要考评依据。并且把公益性活动、阵地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笔专项资金。

群团组织也可以开展比如流动青少年宫、结对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等。动员青年企业家、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城区少先队员与农村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结对定期到各留守儿童俱乐部开展互动交流。鼓励企业采取村企结对形式,常年支持“留守儿童俱乐部”建设。

从高校的角度出发,相关的专家应多为关爱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帮助政策制定和工作实施有的放矢,解决根源性的东西;在青少年学科建设上等开展实践。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把关爱工作放到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注重统筹结合;要摆到社会管理的基层建设中区落实,比如借住乡镇、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化系统的功效,纳入平安综治考评中去评。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5

【关 键 词】 留守儿童;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普遍运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又需求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村一些青壮年夫妻纷纷涌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主要是老人),这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都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由老人或亲戚代管的14岁以下的儿童。这部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经过笔者的调查及教育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过高的学习评价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

吴霓、丁杰等课题组成员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对自我成绩水平的估计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认识持积极态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外出务工没有明显关系,并且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家长等普遍认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有显著影响,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学习评价反映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二)家庭教育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

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而对子女施加的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各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相对于父母在家,能够正常接受父母教育的儿童而言的。父母外出务工后,多数情况下会有其他监护人来填补留守儿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但这种填补只是部分和不充分的。虽然在外务工父母经常会通过适当方式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但这也仅仅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

1.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监督学习力度的弱化。监督的弱化不仅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学习时难以“坐下来”“坐得住”,而且影响儿童的识记效果。

2.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进城务工较早,因缺少父母对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龄前基本没有养成任何学习习惯。

3.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受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外出务工父母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缺乏足够的思想沟通与正常的情感交流,这也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正常实施。

4.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学习辅导质量下降。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了相当重要的辅导者。父母外出务工后,儿童的学习辅导人则逐渐变成了家中的其他监护人,而这些监护人在文化程度、监督儿童学习的权威性、责任心等方面一般都无法与儿童的父母特别是父亲相比。

(三)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日后能挣大钱学习,有的为了混个毕业证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更多的知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又因缺少父母的监督指导,往往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导致管理留守儿童出现空档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了,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有教好。家长没有意识到,要教育好孩子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造成有些调皮的留守儿童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蒙骗临时监护人,影响其的学习发展。

三、正确学习方法与孩子心理健康

学无定法,不必拘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从中有所领悟,并结合自身特点,做到“七三二四”。“三个适合”——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类型、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三种学习习惯”——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三个学习要点”一是多读书,注意基础;二是多思考、注重理解;三是多重复,温故而知新。“三种学习精神”——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三条学习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三种学习技能”——学会快速阅读,学会快速书写,学会做笔记。“三种学习能力”——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四种思维品质”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创造性。“四位良师益友”——自信、课本、同学、教师。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七三二四”,因素欠缺,影响孩子的学习,长此以往,孩子缺乏自信,心理问题也就出现了。

四、良好学习环境与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都是营造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环境的场所,良好的环境与孩子健康心理共存。

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倍加关怀留守儿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准确把握他们的现实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为他们创造有益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必须倡导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观,将关注点放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上,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优化留守儿童文化环境,抓好活动场所的建立,满足留守儿童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欣赏的、满足他们兴趣的精神食粮,如建立青少年电视、广播频道,出版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组织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等等。在法律上承认和尊重留守儿童的权利,做好留守儿童的维权工作。

五、留守儿童问题的针对性对策

(一)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能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教育,是启蒙教育,健全的家庭结构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第一,父母尽量不要双双外出打工;第二,帮助临时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不要溺爱孩子;第三,家长与留守儿童加强联系。

(二)学校要对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各种关爱活动,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

(三)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学习不仅要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成败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虽然我们不能“人为扩大留守儿童各种负面特征”来渲染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程度,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田景正.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2] 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朝阳,张振乾.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报告[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8).

[4] 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 中国农村教育,2008(4):35.

[5] 吴霓.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10):17.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心理缺失;留守儿童;对策;畸形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大势所趋,在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里的同时也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长年和父母分离,天各一方,由此给这些留守儿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缺失,使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心理上多少存在畸形,面临着心理畸形造成的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据调查,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认知偏差、有甚敌对等等已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缺失存在状况

(1)监护不力,造成的依赖心理严重。在农村,由于小孩父母外出务工赚钱,社会上都流传一句不成文的名言,说的是农村里有一个整编部队——386061部队,意思是说留在家里的成员只有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而在一般的家庭祖辈由于思想观念较陈旧等因素影响,或者说祖辈为了能让小孩安心和自己顺心,常对留守子女过分地照顾与保护,往往对他们百依百顺,百事包办,让他们除了学习什么都别管。父母由于常年有外,总觉得有愧于孩子,因此经常给孩子钱以补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

(2)敌对、古惑心理畸形、犯罪与越轨并存。由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相应的家庭教育,纪律涣散,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迷茫。少数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去偏激怨恨。即使父母回家后,也疏远他们,情感隔膜。在他们人格定性的年代,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难以树立。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校或家里往往产生敌对心理和所谓古惑仔式的做法,这些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参与社会小青年团体,沾染打架、、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一些青少年极可能被社会上违法人员勾引,走上病态社会化的道路比如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父母均在外的留守家庭是最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

(3)生活中自我封闭、悲痛、厌恶、焦虑、忧郁。这来源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在必要时,没有最亲的人在身边沟通,收到其他朋友的排挤,柔弱无助的孩子只能将自己完全与这个陌生世界隔离,保护自己。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在调查中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因无父母关爱,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针对留守儿童以上的种种状况,如何为留守花朵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实施好与否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成败。

二、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缺失的对策思考

(1)强化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是儿童人生道路第一位良师益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外出务工父母树立正确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务工父母应改变读书无用论有错误思想,不能片面地认为外出务工既能省学费又能挣钱,而应该明白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若子女未能通过上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成年后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他们还必须正确认识读书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不仅人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应该鼓励子女多与亲人、同学、老师交流;应该对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反而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重要的是父母应对子女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特别是针对留守小孩依赖性强的心理,尽量同子女交流,一起商量某些事情,使子女明白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作为父母的应该尽量抽空和小孩多交流,通过书信或电话方式多少给予小孩一份真挚的生活、学习的动力。

(2)加强学校教育,因材施教,提高留守儿童调控能力。针对留守儿童敌对、古惑心理畸形、犯罪与越轨并存状况,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关于提高留守儿童调控能力,则要多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引导“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两天所造成,如果能够依靠学校的精神培养,社会的关心,家长的辅助,我们从内心不要歧视,不要疏远,留守的花朵就能美丽绽放。当然,我们在此也建议一些忙于挣钱与孩子沟通较少的家长,负起责任,毕竟你们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希望能够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杨素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7

[2]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

[3]《大沙河镇姚庄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