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专业范例6篇

土建工程专业

土建工程专业范文1

关键词:土木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

1完善基础技能知识教育

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在开展测量学课程时需要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范围。不同于测绘工程领域的测量学,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测量学需要立足于以测绘科学的最新成就与功能,并尽可能的实现该技术知识的合理运用。基于此,在开展测量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改变单一的工程放样等内容的讲解,还需要确保课程内容深度以及广度的进一步延伸,强化新型测绘技术、仪器运用等内容的分析以及讲解。除此之外,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自身的测绘经验进行讲学,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稳步提升。

2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测量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满足社会岗位的需要。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需要科学的设定教学内容,才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教师需要确保传统专业知识与先进技术的紧密结合。关于这一变化的主要操作,笔者总结如下:

2.1精简传统专业知识

为保障学生对于测量学基础知识以及理论方式的有效掌握,教学人员需要尽可能的精简教学内容。依据实际的土木工程操作状况可以得知,测量学在该工程实践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是经纬仪和角度测量、地形图知识应用等。基于此,在课程内容设定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实现新旧技术的融合,确保学生具备测量技能。

2.2引进新技术与设备

为提升测绘质量以及效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仍旧需要注重新的测绘仪器的引进以及更新,并将该设备的理论知识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全站仪与数字一体化测图等技术的教学,确保学生在后期的就业过程中能够直接运用新设备,并为新仪器设备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3创新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仅面对教学内容的变革,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紧密结合。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确保在知识能力的综合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1建立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测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知识内容的难易状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要求。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教学。对在讲解测量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状况进行,从而引导学生理性的对待教学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分析的方式,实现各项问题的仔发现、分析以及解决,确保其能够树立起综合的学科素养。

3.2课堂教学体系与新教学方式融合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除了依托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借助电脑辅助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将各类的知识以图片、视频等生动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单一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能够多元化,以此大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CAI课件进行各类演讲稿的制作,并在传统的文字图像形式上结合动画声音进行操作。事实上,视频图像的出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清晰展现教学内容,诸如定位原理等。不仅如此,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可以在测量仪器设备内部构造等内容讲解中运用,从而促进教学信息量的稳步提升,实现知识范围的扩大。

4强化工程意识测量学

教师在推进教学作业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工程建设的总体概念,并依据测量教学实习的具体概况,实现设计工程量的进一步模拟。不仅如此,教师人员还需要结合土木工程的就业范围,明确测量的实际操作领域。目前,土木工程就业范围逐步涉及到地下工程以及道路工程建设,故而需要涉及相关领域知识。在实际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依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设定,从而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理论能力。这种工程意识的强化,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后期的职业生涯中,带动教学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大步向前。

5改革考核制度

在改革测量工程专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转变考核制度的标准以及依据,实现成绩标准过渡到技能需求。由于工程测量专业具有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所以其在理论考察时注重方法的实操性,而在实训过程中,则由注重技能标准的设定。在这样的状况下,高校的相关专业设定就形成了以职业资格技能需求为标准的状况,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双证制”的学生毕业制度,并在技能取证方面强化标准,确保其技能水平朝着注册测绘师的方向转变。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高校重新划定技能标准,立足于行业岗位需求,将以往培养工程测量单一的能力方向向复合型、通用型转变。

6改革职业素养培育

在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改革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并积极引导学校的师生参加各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各大比赛中培养职业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目的,带动学生在组织、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带动工程测量技能成果的展示活动,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带动学术报告活动开展,从而提升测量工程专业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保障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促进其综合素养提升。

土建工程专业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土建;其他专业;技术配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ields involved is very extensi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s closely linked,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the technical staff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should be the influence and interdependent factors make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should grasp the civil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emphases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even the civil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s of master in tim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Other major;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使土建施工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的专业的技术做到相互配合,那么就要不断的满足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的配合、土建施工中上水、下水与土建的配合施工、以及土建施工强电、弱电与土建的配合施工。

一、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的配合

1.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配合的重点

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进行配合主要是针对屋面的整体结构和屋顶的一些设备进行连接。主要包括房屋顶部的风机、冷却塔,以及通风的设施,还有冷却水管的支架等等,同时还包括屋内各种电路,电器的电源,下水管道,保温的隔热层以及雨水管。其中相互联系的还有屋内使用的所有照明设备,包括电视、电脑、电灯,还有在下雨天打雷的时候防雷电的避雷装置。

2.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采用的配合方法

要想使土建工程能够与其他的专业技术很好相互配合,就要对其相关的专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因此,土建工程在与屋面施工进行配合的时候,需要有序的进行,首先应该对屋顶的设备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其是否符合设计单位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相符合,就不能进行下一步,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努力想解决的办法,可以和设计单位保持联系,还可以联络供应房屋屋面设备的厂家,想想解决的办法。其中一些管线设备要按照厂家所出示的样品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和设计人员意见达成一致,只有当安装专业把安装位置标记完成后,土建专业的施工人员才能在屋面上进行施工。土建专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将屋面的厚度、坡度情况提供给安装专业,由安装专业负责完成所有的线路和管道铺设。在屋面施工平整以后,相关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技术人员对屋面的设备、线路和管道进行统一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符合所有相关专业的设计和施工的标准,那么审核过程就通过了,之后就可以要求各方形成书面文件,各专业都要保留一份。同时,土建工程专业要在各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对屋面的防水层进行施工。

二、土建施工中上水、下水与土建的配合施工

土建施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土建施工中上水、下水与土建配合施工工序是庞大的,主要涉及到楼市内的上下水、采暖工程。主要的给水管是用热熔管制成的,排水管主要是利用建筑排水用的硬聚乙烯管制作的,用乘胶粘连接,主要的消防管道埋地的部分是主要采用无缝钢管,其他部分是利用热镀锌钢管制成的,然后在进行焊接,在安装消火栓的时候,主要是用丝扣进行连接。其中采暖的管道也是采用热镀锌钢管,连接的主要方式是丝接和焊接。在室内安装卫生器具的时候,要按照室内的上下水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安装,主要是要敷设饮水管、总水管、立水管、立管和通往配水点的支管。引水管可以在系统安装过后,然后在接通。

安装的饮用水管道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引用水要进行冲洗,并且对水质进行试验,等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水才可以正常的引用。上下水管道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埋在地下的管子应该在土建施工前进行安装,室内的埋地管应在施工安装的外墙处,管的口部要及时堵上,同时还要注意施工中的每个细节部分。

三、土建施工强电、弱电与土建的配合施工

土建施工中强电、弱电与土建的配合施工要做好强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要设计一个系统的施工方案,同时要根据主要土建工程施工的需要,要对强弱线管进行检查,弱电中的电缆、线管、线槽,不能和风管、水管、机电设备、强电走线之间发生冲突,应该选择和建筑施工安装相互适应的方式进行。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有土建还有装饰、安装、弱电系统汇集成多个共享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弱电和土建等一些机械设备,强电安装,不管是施工,还是为了实现强弱电系统的功能,其中都有很大的关联性,这样就导致了整体的体制尚未健全,使彼此的接口上的界面看不清楚,这主要是在具体的设计当中,设计的思想不明确,造成在施工中出现相互之间不协调的状况,同时,弱电系统的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施工中雇佣的一些人员不够专业,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对施工没有高度的责任心,他们对强弱电系统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更不能做到安全管理。因此,在土建施工强电弱电与土建相互结合的时候,就应该对强弱电系统有个充分的认识。

总结: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和其他的相关的专业相互配合,并且施工过程要满足所涉及专业的条件,如果相关的专业在施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土建工程在施工建设中,还要采用创新的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中摸索经验,坚决制止一些专业单独完成施工的某个环节,各个专业之间密切配合、共同进步,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安装工程专业和土建工程专业相互配合完成,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丽红.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度企业发展影响分析[J].建工资讯,2009,1.

[2]常金钰.土建工程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的总结[J].水利工程建设,2010,5.

[3]郑浩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科学开展[J].工程管理与项目控制,2009,11.

土建工程专业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必修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促进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促使我国建筑市场朝着国际化靠拢。面对新世纪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急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一线人才。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企业单位无法直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因此,在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就需要一个独立的培养阶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充满实践操作技术要求。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之中,其教学内容、知识系统复杂、而且实用性较强,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教学内容,因此,调整人才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各种问题还较为明显,主要的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相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而言,教学内容滞后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的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知识的覆盖面,都有了一定的增加删减,与以往古板的教学内容方式相比而言,技术含量有所增加。同时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教学内容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现象,但是就目前的内容而言,滞后性还较为严重。

1.2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环境呆板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对学生的“学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学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另外该课程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就很难把涉及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及施工关键点等具体问题讲清楚,同学们也难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问题。

2教学改革和完善措施

2.1 完善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相应的管理方法日趋成熟。课程内容应跟上施工技术发展水平,选择重点应放在那些先进和适用的应用技术(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上,并且要兼顾传统的成熟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各专业就业形势的具体情况,对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课堂讲授应重视基本概念、施工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对不同的专业方向精选不同的教材内容。

2.2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现行教学中重视分析推理缺乏综合应用;采用课堂灌输,缺乏启发式教育;讲得多,缺乏讨论、实践。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变静态封闭的教学过程为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填鸭式”传授为现代的“研究性”学习。改革后应多采用下述教学方法:(1)本质内容教学法:土木施工技术部分主要围绕工艺流程、关键工序、质保措施、安全技术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土木施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施工方法。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员。弄清这个问题,教学思路就十分清晰,教学内容就很明确,这也是教师驾驭这门学科能力的反映。(2)学科联系教学法:《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例如:大跨度薄腹式屋架梁的钢筋下料时,从《工程力学》角度考虑,接头位置应避开剪力和弯矩较大的截面;从《结构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发生吊装时的平面外弯曲破坏;从《材料学》角度考虑,砼所用的石子粒径要特别注意满足薄腹最小厚度要求。如此授课,学生便能温故而知新,真正将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使得日后的施工实践有理有据。

2.3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是紧密围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开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是理论过渡到实际的桥梁。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建设实习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安全管理等原因,许多单位不愿接收学生实习,而实习经费又捉襟见肘,加之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所以实习基地较为紧张。对此,应在充分利用学院的基建工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校外可靠的实习基地。每年应联系五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工地,学生定期轮换以确保对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施工企业的不同管理方法都有所了解。

其次,改进并完善课程设计。具体做法是:(1)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2)改革课程设计的选题,使选题既能体现施工技术的发展又切合教学要求,且大大加强由学生独立思考、自选方案的设计内容,给学生提供自我发挥的空间。好的选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2.4教学与实践并重,提高教师素质

讲授《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除了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对于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除提高学历层次与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外,还应加强工程实践锻炼。授课前,施工教师必须去工地实习、锻炼1—2个学期,还应利用带学生实习的机会,去工地了解新的施工工艺。另外,要求施工老师每隔2—3年外出学习、深造3—6个月,充实、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建设一支“双师(教师、工程师)型”的师资队伍。

土建工程专业范文4

近十年来,针对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丰硕的成果,教学研究中主要通过国内外研究生教学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教育形式、考核管理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思考[1-5]。除了上述对于研究生教育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外,也有研究面向某一具体课程开展针对性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中开展了“国内外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对适合我国机械工程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6]。河海大学针对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差距,对相关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造和教学模式改进的建议[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的发展较快,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理论成果和科技创新,然而高校的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却与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脱钩严重。作者基于本人及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体会,并结合国外访学时的实践经历和探讨学习,融合团队与加拿大联合培养多名研究生的收获,针对岩土力学类课程建设和课堂改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商榷讨论。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

1.课程设置主观性强。课程设置主要指专业相关课程的安排与设定,课程之间应衔接有序而又特点各异,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学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前景。目前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的差异设置上还不够积极和明确,也存在明显的因教师而设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院校,教学与科研实践并不能保持协调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的教师实力强、科研项目多,而基础学科或弱势学科师资不足,造成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围绕了特色专业而忽视了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为出发点,而是因导师的主观认识、科研兴趣而定。其次,专业课程授课缺乏竞争和协同机制,不能全面考虑不同教师的专长,造成教学质量受到授课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的限制。

2.培养方法功利性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助手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无论是其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必须具有启迪性和针对性,不能再以“填鸭式灌输”为主。目前,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工程中,延续了原有的理论知识学习,但忽视了从研究方法论、科研创新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忽视了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造成了不会将理论知识融合并解决科学问题的尴尬局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上,因缺乏正确的管理和有效的指导,很难准确把握基本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比例和尺度,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全面,而参与了大量雷同的工程实践项目,以致不懂融会贯通,综合能力毫无提升,甚至无法合格地完成毕业论文。

3.教学内容繁旧空泛。教学内容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递的素材和信息,不仅包括教学计划、教材和课件,还包含实践实验、思想理念、学生作业等。目前,相关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内容中面临的主要困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融合不够、教学资料繁旧空泛、缺乏创新思想的启发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改进。岩土力学类基础课程,很多理论均来自对实验现象和工程实践的总结,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地面向卷面考试,而且成绩评价缺乏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学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该课程的内涵。

4.品质教育略有松懈。严格的品质把控将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合格的研究生不仅要业务达标,还应达到人格健全、学术端正等要求。然而,受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影响,研究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深造等多方面压力,常常出现心智不成熟、学术不端正、功利性强、协作性差等问题,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抑或随波逐流以致放弃道德底线。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体制缺失或践行落实不畅、导师教学态度松懈等因素,也是研究生的品质素养每况愈下的重要诱因。

二、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研究生岩土工程类课程主要针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一级学科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类科学技术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土力学》、《高等岩石力学》、《高等基础工程》等必修课以及《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岩土动力学》、《土塑性力学》、《岩土本构关系》、《岩土流变力学》等选修课。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岩土力学专业的先进理论、高级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它的任务是为后续理论研究、实验分析、学术创新等专门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工程设计、施工等实践工作提供必需的岩土力学专业知识。

针对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逐步克服上述存在的普遍问题,还应针对专业特色和学科需求,有的放矢地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几点实质性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1)加强课程开设目的性,减少如“工程专业外语”、“思政理论”等课程,增加“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利用”等方面的课程,培养研究生独立汲取知识和从事研究的能力,专业外语水平也在文献学习中自然提高。(2)严格按照培养目标从学生知识结构出发设置课程,体现各类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色和差异。如高等土力学是公共必修课程,但针对学术型硕士,可把“临界状态土力学”或“岩土本构关系”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而对于专业学位型的,则可侧重于学习“工程实用土力学”或其他技术性课程。(3)延长专业课学习周期:专业课程从目前的1~2个学期增加到3个学期,每学期的课程数减少但课时量增大,如加拿大很多高校研究生一学期只学2~3门课程,但每门课时量比国内多一倍达到64~80学时,学生除了聆听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可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查找、遴选和学习大量试验资料及科研成果并进行课堂讨论练习,能够相对全面地掌握这门知识并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建立竞争与协同授课机制,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如高等土力学课程包含有渗流、强度、压缩固结、本构关系等基础理论以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承载力、土坡稳定、砂土液化等工程实用知识,应发挥多位授课老师的研究侧重点和特色,分块授课,还可结合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爱好,因材施教。

2.创新培养模式。(1)详尽明确的课程大纲应提前予以公布,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课前需阅读的资料、课后作业以及考核方式。岩土力学类课程一般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大量科研文献阅读和理论实践练习是掌握此类课程的关键。(2)研究生教育教学形式应丰富多彩,除了集中授课以外,还应广泛采用专题研讨、实习实践、课堂互动、文献阅读讲解、角色互换等方式。老师应勤于设计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查阅文献、主动研究分析问题、乐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除了从学校邀请的各类学术报告中汲取知识,研究生还应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与经验交流,结合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增加工程现场学习观摩经历。(3)加强网络的应用,如建立学习群、网络课程等,共享教学手稿、授课课件、科研文献、课后作业、学习窍门、经验体会等信息资源。(4)有效利用与企业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指导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1)授课内容应从众多教材中汲取所长,最好是根据教师授课内容编制教学资料,尽量从国外经典书籍中寻找原始资料和理论详解。如土的临界状态理论,在国内很多专业书籍里都进行了介绍,但其基本推导和演化过程的却只能在原著中查找和掌握;而且外文书籍中对实验和测试的描述相对细致,数据比较全面,不像国内有些科研成果或因急于求成而不够完善,或因遮遮掩掩而一知半解。这也要求教师要研读大量经典教材和最新科研动态,使教学内容既能涵盖经典理论,又能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探索性课题等知识。(2)加强实验教学比例,岩土力学类课程是以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为背景的,无论是岩土体的强度、渗流还是变形破坏,都能够在实验中得到体现。要将教学中的“教师演示性实验”变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增加实验室公共教学资源,改变目前因科研项目而学习试验的现状,使学生能够从实验学习中锻炼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认知、寻找科学问题、激发创新思维。(3)考核是教学内容的风向标,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展教学资料的查阅和完善。对于工程类课程,考核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创新思维的发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出错,并杜绝抄袭,在引导和交流中检查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结合分小组的实验和测试以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4.严格把控品质教育。(1)加强招生与选拔管理:在研究生复试和面试环节,应考虑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自我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在上一个求学阶段出现过问题的学生。(2)健全品质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严格落实和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是最有效的教育体现。严格的课程管理和严肃的考核制度、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科研素养都是研究生品质教育的有力保障。还可建立导师组指导制度,可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也可避免单个导师因学生良莠不齐而形成差异化的毕业标准。(3)加强品质道德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认识到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亲密的合作有利于个人的成才和发展,而思想不正、学术不端、责任感不强将跟随其一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对未来发展要充满希望、对学术道德要充满敬畏。对于工程类研究生,任何一次造假和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4)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和优秀研究生的引领作用,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思维模式和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适当放权以增加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让大家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和竞争中历练和成长。

三、结论

土建工程专业范文5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结构设计 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TU318-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 而结构设计相关课程是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本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全过程的主线, 因此,合理课程的体系, 优化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将单门课程的建设向课程群建设转变, 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希望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构建,梳理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群链条,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课程群建设背景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在教学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同一专业内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前后重复现象比较突出;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比例明显偏低;教学方式方法僵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考试考核方法不适应教学要求,缺乏灵活性等豍。总之,大量的现实问题使得目前的应用型本科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很多高校都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提出了课程群建设的思想。

三、课程群建设的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现有应用型教育的分析,我们认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应该从掌握结构设计理论、培养学生结构设计能力出发。因此,我们将形成结构设计主线的课程,打破课程间的壁垒,通过优化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实现学科渗透、知识融合贯通,探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模式豎。

(二)建设思路。

1、课程群框架。

结构设计是一个以建筑设计为基础的内容,因此,课程群应该从建筑设计方面知识开始,随着结构设计理论的学习,逐步过渡到结构设计部分,最终完成基本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知识结构的相互融合和逐渐完善,课程群框架如下:

2、课程群建设的主要任务。

课程群建设要树立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具有校本特色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豏。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课程群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

在课程群体性的大框架下,优化重组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总体上节约课时。在各门相互独立的教材中往往有重复的内容,具体讲授时可以从总体上进行合理安排。例如: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分层法、反弯点法、D值法等),在以往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前后重复浪费的课时很多,并且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够,在毕业设计中体现很明显。其基本的计算思路在结构力学中已经学习,再将理想状态下的力学方法引入到具体的结构中来,需要一个过渡和熟练的过程。因此,将此内容安排在最先开设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中,抗震、高层等遇到这个问题可略去不讲。在各门课程中,类似的情况均可进行优化。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有效地将大量信息在瞬间展现,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现代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协同互动,既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将设计建筑图的课程设计改为设计和模型制作结合,让学生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提高能手能力,同时加深对建筑构造的理解。

(三)改革考核模式。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可通过一些综合性的大作业来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教会和锻炼学生查阅资料、形成个人观点的方法和能力。在专业课程中课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内容,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相对减少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的现象豐。

(四)实践教学改革。

土建工程专业范文6

3月开始,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

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

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实习的工程项目有:XXXX办公楼、XXXXXXXX枢纽、XXXX学院新校区、XX大学XX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和学院综合楼、XX大学建筑馆

结 构

一、结构选型

本次实习工程项目多为多层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在XX地区,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对而言经济性好,因此结构形式多选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结构选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机结合。框架结构易于形成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则可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风荷载或侧向地震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结构布置

1、平面布置

结构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结构平面图上布置柱和墙的位置以及楼盖的传力方式。从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结构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XX地区主要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在这次实习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规整,不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结构设计者通过灵活的设缝和柱网的布置,将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平面,从而使各个单独的分体系满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区设缝应为防震缝,平面形状复杂时,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2、竖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