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分析材料范例6篇

销售分析材料

销售分析材料范文1

关键词:塑料制造业 税收风险 审计

目前,塑料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类别、生产工艺流程不同,机器设备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现象是规模小、工艺流程简单、成本核算不规范。大型塑料制品企业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大、内部管理规范、销售渠道正规的特点,其收入确认较为规范。但小型塑料制品企业,特别是日用品企业,普遍存在销售不开发票、现金不入账现象。由于塑料行业生产经营具有分类细、门槛低,原材料名称复杂、价格波动大,品种多、计量方式多样,存货周转期短,生产损耗小的特点,往往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两极分化,带来行业所特有的税收风险。本文针对塑料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寻求内控测试的要点,探讨涉税风险及审计方法。

一、塑料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内控测试点

(一)生产循环的内控测试点

生产环节的内控测试对于采购环节、销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内控测试的关键。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判定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金额是否准确、是否有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由于生产循环包括存货的管理和生产成本的计算等,即领用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分摊费用,计算生产成本,核算销售成本;核实实际工时,计算应付工资等,所以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是“穿行测试”法和存货盘点法。生产循环中每个月的成本核算方法基本一致,审计人员可以随机抽取某月材料,按照其成本核算过程,了解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及产品生产周期,测试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抽取主要产品进行存货盘点,审核账实是否相符。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测试要点不同。审计人员可以参照原材料投入产出法、称重法、能耗测算法等行业审计模型,选择主要材料或几种材料作为投入产出的计算依据来判断成品量,结合能耗计算生产量。

(二)销售循环的内控测试点

销售循环内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测试企业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销售费用列支是否合理。主要包括向顾客收授订购单、核准购货方的信用,装运商品等环节。可以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进行销售收入截止性测试。即审计人员选取一定的样本量,遵循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交易轨迹进行测试,了解企业的销售模式,判断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销售费用归集是否合理,并通过销售收入截止性测试,审核企业有无不做销售、迟做销售的现象。对于一些日用塑料品应该特别关注,重点审核其销售渠道、销售的收款方式,对其现金日记账也应该重点审核。

二、塑料制造业生产和销售的涉税风险及审计方法

(一) 涉税风险

1.生产循环的涉税风险。

(1)塑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废品、残次品等,企业一般将其回收使用,往往不反映或不完全反映回料的数量和成本,而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逐步消化,在当期就全部归集到当月产成品成本中,造成成本核算不真实。

(2)混淆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分类,导致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应列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购进物料随着领用环节而进入成本费用,造成费用的提前扣除从而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成本核算混乱,未按规定归集核算成本。虚列工资及福利费等,任意结转生产环节的成本费用,利用待摊或预提的方式人为调节产品成本及管理费用,造成收入与成本不配比,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销售循环的涉税风险。

(1)企业不及时结转销售收入,推迟销售时间实现;通过往来科目将已经实现的收入长期挂账,少交税款;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等收入减项不能正确及时入账,企业的税务处理不规范。

(2)企业可能存在关联交易不遵循独立企业交易的原则,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的现象。通过关联交易,在享受所得税优惠期内人为的增加或减少销售收入或利润,从而达到调节不同优惠期利润的目的。

(3)企业销售的残次品、下脚料的收入不能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而以现金形式入账或进入小金库;企业采购原材料使用的包装物,如:塑料桶、铁桶以及塑料包装袋等,生产部门领用材料后,往往将这些包装物直接作销售处理而不入账,不申报纳税。

(4)企业可能存在以物易物交易,不按销售进行税务处理的情况。

(5)企业的销售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能存在问题。

(6)用于广告、样品、展览的产品直接列支销售费用,不交纳税金。

(7)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增值,进口塑料原料的价格比国内原料价格有一定幅度的降低。部分塑料企业进口塑料原料加工成产品销售时,人为虚报进口料件核销数量,从而将虚报数量和实际数量的差额部分加工成产品后,直接销售不入账,这样既偷逃了增值税又偷逃了进口关税。

(二)审计方法

1.生产循环的审计方法。

(1)结合“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等科目进行审计。获取或编制生产成本分析表,分别列示各项主要费用及各产品的单位成本,采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将其与预算数、上期数或上年同期数、同行业平均数比较,分析增减变动情况,若有异常变动,查明原因。审查“生产成本”明细借方的有关内容、数据,与对应的“原材料”类账户贷方内容、数据核对,并追查至领料单、退料单和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凭证资料。

实施截止性测试抽查领料单、生产记录、成本计算单,结合原材料的单耗和投入产出比率等资料,检查领用的主要材料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耗用的相一致,是否将不属于本期负担的材料费用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本,特别应注意期末大宗领用材料。抽查材料费用分配表、领料单等凭证验算发出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重点核实材料费用的分配对象是否真实,分配方法是否恰当,以确认材料费用分配是否合理。

(2)结合“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科目进行审计。将生产部门的产量统计表、“库存商品”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及仓库部门的保管账的借方数量相核对,审查是否一致;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及构成项目有无异常变动,结合在产品的计价方法,审查完工产品计价是否正确。通过上述审计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多列支产品成本的现象。检查库存商品的贷方发生额,关注非销售领用成品的业务,并追查原始单据,对借方科目为往来科目和现金科目的记录,应审核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收入的情况;特别是日用塑料产品应重点关注其成品的领用部门及领用目的,判断是否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同时,通过某个产品的存货盘点,审核企业存货记录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并判断企业有无已销售未开票不做销售的现象。

2.销售循环的审计方法。

(1)销售收入确认的审计方法。①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异常,并寻找异常变动的原因;比较本期各月销售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变动和重大波动的原因,核实纳税人收入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计的行为。②计算本期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同类产品毛利率,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销售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并查明原因。③获取产品价格目录,审查价格浮动政策是否合理,关注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现象,检查纳税人从购货方取得的价外补贴收入是否按规定入账。④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发票,检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审核“以物换物交易”是否按销售进行处理,关注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记账日期和仓库发货日期是否归属于同一会计期间。⑤对销售业务进行抽样检查,实地核查出库单、发运记录、送货单、销售合同等。从原始凭证到记账、销售、应收账款、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存货等明细账的全过程进行审核,重点审查“应收账款”科目,企业是否有实现销售长期挂账,隐瞒收入的情况。⑥检查销售退回的原因是否合理,销售退回的产品是否验收入库,有无借销售退回虚减收入的情况,销售折让和折扣是否足额交付对方,有无虚设账户、隐瞒收入的情况。

(2) 销售成本的审计方法。①获取或编制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对比分析表,并与有关明细账核对。②分析各月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比例及趋势是否合理,如有不正常的波动,应追踪查明原因,做出正确处理。③从产品销售成本与生产成本、产成品的勾稽关系验算销售成本的总体准确性。④抽样检查销售成本明细账,复核计入销售成本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与销售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⑤选取年末前两个月销售成本事项进行截止性测试,审查是否存在人为操纵期间成本情况,在年度之间调节利润达到人为选择优惠起始年度的情况。⑥结合销售收入明细账,审核销货成本账户中重大调整事项(销售退回)是否正确,有无取得税法规定的《证明单》,是否存在只冲减收入而不减少销售成本的情况。

(3) 销售费用的审计方法。①获取销售费用明细表,了解销售费用所包括的内容,并与明细账进行核对。②检查销售费用各项目,对费用开支范围、列支标准、列支方式等方面核查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列支是否符合税法规定。③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本期销售费用与上期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销售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运用结构分析法,将本期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与上期比较,判断销售费用的合理性。④选择重要或异常的销售费用明细项目(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运用统计抽样技术,选取一定的样本量,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是否与销售有关,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是否正确。⑤对销售费用实施截止性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⑥检查国内运输费用结算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合理扣减了进项税金。⑦审核企业销售费用明细账,企业是否将收取的销售返利冲减销售(经营)费用,未作进项税额转出。⑧检查用于广告、样品、展览的产品是否按照规定缴纳税金。

参考文献:

1.解忠艳.税收审计式稽查的有关问题研究[J].天津经济,2011,(3).

2.何媛.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6).

3.罗涛.深化税收审计 推动税制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审计,2010,(2).

销售分析材料范文2

[关键词] 存货;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会计处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05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08- 02

会计计量属性有5种,分别是: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其中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的是可变现净值。所谓可变现净值,简单说就是能够变成现金的净值。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比较,哪个低存货期末计量就采用哪一个,关键决定可变现净值。

如果两者比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就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差额部分要提取存货的跌价准备。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按照成本计量。

一、存货是否跌价的判断

只要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那么存货就发生了减值,如果存货的价值一点也没有了,就将它核销,全部减值,相应地对存货要计提减值准备。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可变现净值是指可变成现金的净值,有的存货如商品、产品直接出售,那么能够变成现金的净值就等于存货的售价扣除存货在出售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费用;有的需要加工出售的,如材料,计算可变现净值的时候,就用加工后的产品的售价扣除进一步加工所发生的支出再扣掉相关的税费。举个例子:杯子和做杯子的钢材,如果算杯子的可变现净值,就用杯子的售价扣掉出售杯子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而钢材的可变现净值就不能简单以钢材的售价扣掉出售钢材发生的一系列费用,而要用杯子的售价扣除加工成杯子发生的费用再扣掉出售杯子发生的费用。

三、可变现净值确定的具体运用

1.只要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第一就是不要进一步加工的,没有加工成本的;第二是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就是将这一存货的一般售价也就是市场价格扣除掉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费用和税金。

【 案例1 】假定A公司2005年12月31日库存W型机器12台,总成本(不含税)为360万元,单位成本为30万元。2005年12月31日该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2万元/台,发生销售费用为0.12万元/台。

【 解析 】本例中直接销售的存货是产品——W型机器,其可变现净值=32×12-0.12×12=382.56(万元),W型机器的成本=360(万元),W型机器成本低,所以存货期末按照成本计价。

【 案例2】2007年12月31日甲企业持有的库存Y材料,该批材料账面价值为300 000元,市场销售价格280 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28 000元。

【 解析 】本例中直接销售的存货是材料——Y材料,其可变现净值=280 000-28 000=252 000(元),Y材料的成本=300 000(元),可变现净值低,存货期末计量按可变现净值计量,也就是发生了减值。

2.需要进一步加工的材料存货,计算可变现净值的时候,就用加工后的产品的估计售价扣除进一步加工所发生的支出再扣掉相关的税费。

【 案例1】300吨N型号的钢材单位成本为每吨20万元,可生产乙产品60件,将N型号的钢材加工成乙产品每件还需发生其他费用5万元,预期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2万元,假定300吨N型钢材生产的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每件118万元。

【解析】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0×118-60×5-60×2=6 660(万元),N型号的钢材的成本=300×20=6 000(万元),钢材的成本低,所以N型号的钢材按照成本计价。

【案例2】公司库存B材料的成本为120万元,市场价格为110万元,由于B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价格有所下降,公司估计,用B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300万元下降到270万元,产品的成本为28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16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0万元。

【 解析 】因为B材料价格的下跌,用B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所以先考虑甲产品有没有发生减值,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70-10=260(万元),甲产品的成本=280万元,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所以B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70-160-10=100(万元),B材料的成本=120(万元),通过计算可变现净值低,所以发生减值。

3.上面两种情况都是没有签订销售合同的,如果是订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那么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就不能以一般售价(市场价格)作为确定的标准,而要以合同价格扣除掉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税费。

【案例1】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合同,每件合同价为150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产品的成本为120万元,销售甲产品预期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的税费为2万元。

【解析】本例中存货的数量等于合同约定的数量,甲产品的成本=150×120=18 000(万元),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50×150-150×2=22 200(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按成本计量。

【案例2】2008年末该公司库存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其中60%是订有销售合同的,合同价总计35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其税金是35万元;未订有合同的部分预计销售价格为2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是30万元。

【 解析 】本例中存货的数量大于合同约定的数量,则分别计算可变现净值。(1)有合同部分的,按合同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350-35=315(万元),成本=500 ×60%=300(万元),成本低,存货按成本计量。

(2)无合同部分的,按一般销售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210-30=180(万元),成本=500×40%=20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所以发生减值。

四、存货发生减值的会计处理

在确定存货的期末按什么计价时,我们知道,比较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哪个低取哪个,如果按可变现净值计量,那么就要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 存货跌价准备。

接上面案例,6种情况下,涉及减值的有

1.【案例2】;2.【案例2】;3.【案例2(2)】

我们相应地做如下会计处理:

1.【案例2】借:资产减值损失 48 000;贷: 存货跌价准备 48 000

2.【案例2】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贷: 存货跌价准备 200 000

3.【案例2(2)】无合同部分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贷: 存货跌价准备 200 000

五、可变现净值转回的会计处理

【 案例 】2006年12月31日,某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是10万元,可变现净值是8万元;2007年12月31日,某公司该存货的账面成本是10万元,可变现净值是9万元;2008年12月31日,某公司该存货的账面成本是10万元,可变现净值是10.5万元。

【 解析 】

2006年12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贷: 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2007年12月31日: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贷: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2008年12月31日: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贷: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随着价格的回升,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但是应在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主要参考文献

销售分析材料范文3

1.以一特定企业为研究对象。

2.该企业在一定时期(假设为一个月,以便和税法规定相符合)只购进一批材料,并加工完毕,且全部销售。

3.产品全部出口,无内销。

4.无免税购入料件。

5.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7%。

6.该企业在这一特定时间段内营利,即销售收入大于成本。

为讨论方便,以C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举例进行分析。

例1:A企业将产品经过加工以100万元销售给B企业,B企业加工后以300万元销售给C企业,C企业加工后以500万元将产品出口。产品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7%。为使这个价值增值过程更加清晰,用图示表示如下:

ABC出口

A企业缴纳增值税=100×17%-0=17(万元)

B企业缴纳增值税=300×17%-100×17%=34(万元)

C企业出口免税,且应退缴纳增值税=51(万元)

从例1可以看出,产品在其生产流通的整个环节总体税负是0。

一、变更条件3:产品部分内销、部分出口

为讨论方便,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内销部分为X,出口部分为Y,则X+Y=500万元。

(二)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和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可以分别核算: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为t1,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为t2,则t1+t2=300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X-t1)×17%+(Y-t2)×0-t2×17%

= X×17%-(t1+t2)×17%

= X×17%-300×17%

例1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额,并且出口货物所耗用原材料所含应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了内销货物应纳税额。

下面将分3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X>300时,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即为实际应交增值税的数额。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已经被抵扣,无需退税。

2.当X=300时,分析同上。

3.当X<300时,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Y×17%

当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时,

│X×17%-300×17%│>Y×17%

300×17%-X×17%>Y×17%

X+Y<300

与题设条件矛盾,同时,也不符合该企业为营利企业的假设。因而,可以这样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时,

│X×17%-300×17%│≤Y×17%

300×17%-X×17%≤Y×17%

X+Y≥300

这种情况是成立的。下面,我们对这种情况作进一步分析:

当期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Y×17%-(300×17%-X×17%)

=(X+Y-300)×17%

=200×17%

=34(万元)

在上述假定下,期末留抵税额就是企业应退税额。用公式表示为:

应纳税额(应退税额)=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进项税额-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进项税额。(正数为应纳税额,负数为应退税额。)

二、变更条件5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出口退税率有17%、13%、11%、9%、5% 五档。为了使讨论更具有普遍性,变更条件5,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任选一个低于17%的税率)。此时,

应纳税额=(X-t1)×17%+(Y-t2)×(17%-13%)-t2×13%

= X×17%-〔(t1 +t2 )×17%-Y×(17%-13%)〕

用文字表示就是:应纳税额=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7%-〔(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销售额×(17%-13%)〕。

从计税原理上说,此时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征出口货物增值税,而是对出口部分Y就增值额(Y-t2 )征了(17%-13%)的税,对出口货物所消耗原材料的进项数额也没有全额抵扣,而是按出口货物所消耗原材料金额t2按13%的比例抵顶了内销货物应纳税额。

此时,应纳税额=X×17%-〔(t1 +t2 )×17%-Y×(17%-13%)〕

=X×17%-〔300×17%-Y×(17%-13%)〕

免抵退税额=Y×13%

当期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Y×13%-[300×17%-X×

17%-Y×(17%-13%)]

=(X+Y-300)×17%

=200×17%

=34(万元)

在上述假定下,期末留抵税额就是企业应退税额。用公式表示为:

应纳税额=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7%-〔(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销售额×(17%-13%)〕。(正数为应纳税额,负数为应退税额。)

三、变更条件4

当企业免税购进原材料时,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应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下面,进一步放宽条件4,把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考虑进去,做一下讨论。把例1稍微做一下改动,如下:

例2:B企业将原材料加工后以300万元销售给C企业(其中有50万元是免税原材料),C企业加工后以500万将产品销售。产品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为讨论方便,我们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内销部分为X,出口部分为Y,则X+Y=500万元。

(二)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和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可以分别核算: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为t1(其中免税原材料金额为t11 ),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为t2(其中免税原材料为t22 ),则t1 +t2 =300,t11 +t22 =50万元。

应纳税额=[X-(t1 -t11 )]×17%+[Y-(t11 +t22 )-(t2 -t22 )]×(17%-13%)-(t2 -t22 )×13%

= X×17%-{〔(t1 -t11 )+(t2 -t22 )〕×17%-〔Y×(17%-13%)-(t11+t22)×(17%-13%)〕}

用文字表示就是:应纳税额=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7%-{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销售额×(17%-13%)-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17%-13%)〕}。

事实上,上述公式目的是对出口货物剔除免税购进原材料因素的影响,是对出口增值额而不是对出口额减去可抵扣购进料件征税。但是,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公式中尚未对免税购进材料所生产产品最终用于出口或者是内销作出区分。

此时,应纳税额=(500-250)×17%-Y×13%-50×(17%-13%)

免抵退税额=Y×13%-50×13%

当期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Y×13%-50×13%-[250×17%-X×17%-Y×(17%-13%)+50×(17%-13%)]

=(X+Y-300)×17%

=34(万元)

在上述假定下,期末留抵税额就是企业应退税额。用公式表示为:

应纳税额=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7%-{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销售额×(17%-13%)-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17%-13%)〕}(正数为应纳税额,负数为应退税额。)

四、变更条件2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企业一定时期只购进一批材料并加工完成后销售且销售收入大于成本的条件下,期末留抵税额是不可能大于免抵退税额的。且该结论不受内销、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税法规定,增值税购进材料进项税额实行购进凭票抵税,而不是等加工完毕再出售时才抵税,所以,如果企业某一时期进货过多,就完全会出现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的情况。

例3:B企业将原材料加工后以800万元销售给C企业(其中有50万元是免税原材料),C企业将一部分材料加工后以500万元将产品销售。产品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为讨论方便,我们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内销部分为X,出口部分为Y,则X+Y=500万元。

(二)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和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可以分别核算: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为T1(其中免税原材料金额为t11),出口货物所耗原材料为T2 (其中免税原材料为t22),则T1+T2=800,t11+t22=50万元。

应纳税额=[X-(T1-t11)]×17%+[Y-(t11+t22)-(T2-t22)]×(17%-13%)-(T2-t22)×13%

= X×17%-{〔(T1-t11)+(T2-t22)〕×17%-〔Y×(17%-13%)-(t11+t22)×(17%-13%)〕}

此时,应纳税额=(500-750)×17%-Y×13%-50×(17%-13%)

免抵退税额=Y×13%-50×13%

要使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成立,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内销金额<销售金额―〔(销售金额-进货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免税进货金额〕

(二)当期进货金额>当期销售金额

要满足第2个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讨论:

1.企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当期购入大量存货。

2.企业由于市场占有率等原因,降价销售产品,销售量的增加无法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并最终导致销售额下降。

3.赔本销售。

4.以上几种情形的混合。

显然,第1种情形更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一定时期存货购入过多是导致当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的主要原因。

销售分析材料范文4

一、从存货占总资产比重来分析企业经营

收益与风险是资产矛盾的统一体。流动资产经营风险小,但获利能力差;非流动资产经营风险大,但获利能力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要发挥资产的最大获利功能,又要规避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在权益资金风险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本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的比重比上年明显提高,说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在增强,经营风险在减弱,同时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在相应下降。因此应适应地增加流动资产中获利能力强的项目。而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和存货三个项目,存货在流动资产中获利能力最强,而流动性最差,经营风险最大。如果本年存货所占流动资金比重较上年明显提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赢利能力也在提高,这样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赢利达到一定的平衡,经营效果是比较好;如果本年存货所占流动资金比重较上年没有明显提高甚至下降,说明企业赢得能力在下降,应适当提高存货所占比重。反之,如果本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的比重比上年明显下降,说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减弱,经营风险增强,同时企业的获利能力在提高。如果本年存货所占流动资金比重较上年明显下降,说明企业流动资产赢利能力也在下降,而企业经营风险也在降低,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赢利达到一定的平衡,经营效果是比较好;如果企业存货所占流动资金比重较上年明显提高,可能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应适当地降低存货所占比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根据的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营的特点确定存货占用比重,使企业在保证生产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获取更大的收益。

二、从存货的增减变化来分析企业经营

存货增减能够反映产品供求力量对比,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供求双方相互依赖与控制力量的变化。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差别应该不大,说明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基本平衡,存货项目没有出现过多的资金占用。

存货的库存余额连续数月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关注为什么会持续上升,从中找到原因:是因为生产的需要?还是因为退货?还是因为不正常的采购?找到原因之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般来讲,存货期末大于期初,是为满足生产经营为前提,不是因为盲目采购增加也无产品积压情况,那么企业经营属正常现象。如果期初、期末存货余额差别过大,那么企业的经营肯定出现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存货金额过大可造成资金积压,影响企业经营。存货期末数明显大于期初数,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产品销售收入未有增长而出现存货异常增加,可能存货的质量或市场有问题,变现能力大大降低,这些存货的账面价值可能要进行减值,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预示企业可能形成连续经营下滑的局面。二是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快而出现存货异常增加,可能是企业急于扩大销售规模,结果使得存货过分充足,造成资金积压。三是当期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存货的增长速度,存货的数量增加是为了保证生产销售的需要,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状况非常好。

同样,存货期末大于期初,是以压缩库货量、加速周转为目的,并没有影响生产经营,那么企业经营属正常现象。如果期初、期末存货余额差别过大,存货期末数明显小于期初数,可能会出现二种情况:一是销售收入明显上升而出现存货异常减少,说明企业可能存在供应渠道不畅而造成存货不足,注意存货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二是销售收入明显减少而出现存货异常减少,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经营出现问题,正在加大清理库存的力度,因此未来经营情况可望好转。

三、从存货结构变化来分析企业经营

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等构成。因此可以从各存货项目占存货总额比重分析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否正常。

一般来说,原材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资基础,原材料所占比重大,往往是比较好的预兆,一方面可能说明企业看好销售前景,提前大量采购原材料;另一方面也可能因预期原材料将要大幅度涨价管理者事先囤积,提前大量采购原材料,但当原材料比重过大时,财可能是企业采购工作效率低下和储备成本的增加。它只是生产的潜在因素,所以应把它限制在能够保证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最低水平上。在产品是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存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周期决定了在产品存货的必要性,在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在产品存货应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较大的变动很可能是在产品成本计算方面前后在较大的不一致,或者是在产品的盘存制度存在问题。库存商品数量在外部环境无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较为稳定,库存商品过度增加对企业经营不利。因为库存商品过度增加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加重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同时,库存商品占用时间过长,还会造成库存产品技术落后甚至处于淘汰行列,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但库存商品大幅增长不一定意味着该产品市场需求不旺、滞销积压。当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处于上升周期时,往往对价格上涨有更高的预期,此时企业库存商品的高速增长,库存商品增长速度远高于原材料和在产品的增长速度,可能意味着是“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此时的市场供求特征是供不应求。企业应注意过多占用库存商品,使原材料异常减少,也可能存在企业原材料不足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甚至直接造成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如果企业原材料的高速增长,原材料增长速度远高于库存商品的增长速度,就要密切注意库存商品的生产周期,避免生产能力不足影响库存商品订单的完成。

当企业的产品处于下跌周期时,库存商品的高增长往往预示着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加剧、产品滞销,并有可能形成库存积压。如果库存商品增长而原材料在产品下降,表明该公司的存货压缩重心似乎转到了原材料项目,并可能引起生产规模的进一步削减。说明企业开始控制库存商品的生产,如果原材料增长而在产品、库存商品下降,说明企业开始考虑用同样的材料生产其他品种的库存商品,企业的经营情况还要视产品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确定。

四、从存货质量变化来分析企业经营

存货质量是指存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盈利能力的质量、利用能力质量、变现能力质量等方面。以之相应的分析指标是存货毛利率、存货的周转率和存货销售净现率。如果存货不能在企业中不能发挥作用,即使是物理质量再好的存货,也不能算作该企业的优质资产,只能算作不良资产。因此要通过存货质量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就应通过三大指标进行分析。

1、存货的毛利率

存货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反映存货的盈利能力质量,它是企业盈利的的源泉,是企业创造利润的第一步,存货毛利率高,说明存货的质量好。反之,存货毛利率低,说明存货的质量差。

如果存货毛利率增长快,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营业收入增速超过营业成本的增速,且销售价格处在上升通道,出现这种情况表示企业经营状况好。二是营业收入增速虽然超过营业成本的增速,但销售价格逐渐降低,企业可能开始步入衰退期,如不改变存货的品种和经营方式,企业可能就会有经营风险。

如果存货毛利率下降,也有是两个情况,一是营业收入增幅较快,但营业成本增速超过了营业收入的的增速,可能是企业以牺牲赚钱效率为前提来扩大销售规模,这种营业收入的增长往往是企业的隐患,未来生存发展将难以为继。二是营业收入绝对数下降,而营业成本又在不断上升,表明企业经营状况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最终可能出现巨额亏损。

2、存货的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表现存货利用能力的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一般来讲,企业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资金利用能力强,存货质量好,同样企业存货周转率越低越差,存货周转率低,表明存货资金利用能力差存货质量差。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我们还应该对存货周转率进行更说细分析。

如果存货周转率高,存货占用资金却处于增长的状况,说明企业销售好,供货充足,企业购销两旺,经营顺畅。但有些些情况存货周转率高未必企业经营状况就好。如果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占用额同时大幅减少,只是销货成本的减幅低于存货占用额的减幅,只能说明目前存货销售不畅,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只是企业意识到存货不适销对路,正在大力压缩存货库存,为新存货经营铺路。如果销货成本上升而存货平均占用额大幅减少,可能会因为存货平均占用额过低造成企业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影响企业生产正常经营。

如果存货周转率低,销货成本增长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存货占用资金大;说明企业存货储存过多,可能形成呆滞和积压,经营效果越差。但有些些情况存货周转率低未必企业经营状况就差。如果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占用额同时大幅增加,只是销货成本的增幅低于存货占用额的增幅,说明目前存货销售非常强劲,企业为了保证经营需要,加大存货供应和生产而形成的,企业经营应该是不错的。如果销货成本下降而存货平均占用额大幅上升,而存货价格在不断攀升,也可能是企业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是惜售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企业经营不好。

3、存货销售净现率

存货销售净现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年度销售收入净值的比值,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资金回笼及时,存货销售品质好;反之,存货销售品质差,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大。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下,往往企业的销售净现率较高,经营现金净流量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在供过于求的态势下,往往企业的销售净现率较低,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较慢。因此,在存货分析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经营现金流净量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存货占用额增加,但销售收入增长率大于存货的增长率,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产品销售处在强势之中,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如果存货占用额增加,但销售收入增长率大于存货的增长率,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小于销售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是以放宽信用政策来扩大存货销售,这样企业可能会在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大量资金,一旦现金流过低,极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如果存货占用额增加,销售收入下降,而经营现金净流量也在下降,说明公司的存货销售市场出现问题。如不调整策略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可能恶化。

如果存货占用额下降,但销售收入增长率上升,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说明企业的存货销售非常强劲,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必须尽快组织货源,否则可能会因存货不足影响企业经营,严重时甚至会使企业销售合同难以履行,产生信用危机而使企业遭受重创。如果存货占用额下降,但销售收入增长率大于存货的增长率,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小于销售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是以增加赊销的方式来扩大存货销售,如果企业为了存货更新换代应属正常,但企业依旧以原存货作为经营对象,会加大企业的坏账成本,影响企业经营。如果存货占用额下降,销售收入下降,而经营现金净流量也在下降,说明公司的存货销售市场出现问题。但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清理存货库存,减少存货占用,新存货只要选择得当,未来经营可能会触底回升。

市场是变化莫测的,不同有行业、不同的经营规模对存货的需求也有差异。市场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中小企业在分析存货变化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存货变化规律。只有这样,存货分析才能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1]严成根主编《财务管理》(第1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月

[2]曾平华主编《财务报告看什么》(第1版) [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8月.

[3]财政部会计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第1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11月

[4]李志远主编《财务分析禁忌70例》(第1版)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

[5]杜晓光主编《会计报表分析》(第2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销售分析材料范文5

进销存管理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一个企业能够取得效益的关键,如果能够做到合理生产,及时销售,库存量最小,减少积压,那么企业就能取得最佳的效益。由此可见,进销存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XX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是完全基于web的应用,它能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和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使企业以低成本将业务管理通过网络来进行,即使是异地经营也能获得实时的管理信息。进销存系统将商品从进货到库存,再到销售的整个物资流和资金流的状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时掌握经营中的情况,同时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收益。

这个进销存管理系统能帮助企业部门之间保持良好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库存与生产和销售情况,降低采购、库存等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做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同时及时掌握销售和市场方面的变化,以好的产品和服务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系统功能

1.功能模块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得到如图a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进销存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模块

销售管理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模块

统计报表模块

基本信息设置

帮助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

各个功能模块分析:

采购管理模块:进行商品采购入库,采购退货,进/退单据和当前库存查询,与供货商的往来帐务。

销售管理模块:进行商品销售,顾客退货,销/退单据和当前库存查询,与客户的往来帐务。

库存管理模块:包括库存之间商品调拔,商品的报损溢,强大的库存盘点功能,库存商品报警查询。

统计报表管理模块:完整的统计查询功能,每张单据每次收款付款都可以清楚的反映。

财务管理:对供货商,客户的往来帐务管理,对日常收入支出管理,员工工资管理。

基本信息设置:商品信息,供货商,客户,员工,仓库等基本参数的设置。

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数据库备份/恢复,系统初始化,添加操作员,操作员修改密码,年终结算,查看日志。

2.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

0层数据流图:

1层数据流图(共3张):(1)

(2)(3)

3.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但没有对图中各成分进行说明,数据字典就是为了数据流图的每个数据流、文件、加工,以及组成数据流或文件的数据项作出说明。

因篇幅限制,每样仅举例说明

数据流条目:

出库单=出库单号+日期+客户名称+物资类别+制单人员+记帐人员+发货人+状态+

{销售订单号+品名+单位+数量+规格+备注+单价}

各类财务统计报表=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成本项目)+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按车间)+材料收发存明细A+材料收发存明细B+材料收发存明细C+材料收发存分类汇总表+木材消耗汇总表

文件条目:

文件名称:原材料库存文件

简述:保存原材料的基本资料

组成:材料编号+品名型号+规格尺寸+单位+采购计量单位+参数+数量+最低数量+最高数量+单价+备注+大大分类+大分类+分类+小分类

文件名称:销售文件

简述:保存所有销售订单的文件

组成:内部定单号+订货日期+客户编号+总金额+预收率——NEWCASTLE号+PO单号包装办法+品质要求+内装箱+外装箱+MADEINCHINA+特别指示+箱正侧内+状态+{型号+色号+木材尺寸+光泽度+内绒+表面处理+数量+出货日期+单价}

数据项条目:

名称:材料编号

简述:材料编号分四个字段(大大分类+大分类+分类+小分类),可以将材料分门别

类,因为许多地方用到编号,因此将四项和为一项保存一个冗余字段.为了便于查找

(三)、总结:

XX企业的进销存管理系统不仅能对企业的采购、销售、库存等环节进行连续跟踪管理,采购管理依据在库产品的周转状况,合理、科学地制定产品采购计划,促使各部门把住进货关,不仅减少盲目进货,杜绝存货积压,而且保证畅销商品不缺货、不断档;销售管理不仅从计划上反映当时的完成状况,而且从客户渠道、产品类别、品牌、业务员、部门等多方位来进行核算与分析,使公司的销售管理又上新台阶。它的经济可行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社会发展主流,以前的人工处理缓慢,出错率高将导致企业内部沟通不畅,信息滞后,将很难为企业做出有效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缺少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企业在发展上寸步难行。所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进销存必然会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系统简介

进销存管理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一个企业能够取得效益的关键,如果能够做到合理生产,及时销售,库存量最小,减少积压,那么企业就能取得最佳的效益。由此可见,进销存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XX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是完全基于web的应用,它能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和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使企业以低成本将业务管理通过网络来进行,即使是异地经营也能获得实时的管理信息。进销存系统将商品从进货到库存,再到销售的整个物资流和资金流的状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时掌握经营中的情况,同时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收益。

这个进销存管理系统能帮助企业部门之间保持良好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库存与生产和销售情况,降低采购、库存等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做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同时及时掌握销售和市场方面的变化,以好的产品和服务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系统功能

1.功能模块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得到如图a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进销存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模块

销售管理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模块

统计报表模块

基本信息设置

帮助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

各个功能模块分析:

采购管理模块:进行商品采购入库,采购退货,进/退单据和当前库存查询,与供货商的往来帐务。

销售管理模块:进行商品销售,顾客退货,销/退单据和当前库存查询,与客户的往来帐务。

库存管理模块:包括库存之间商品调拔,商品的报损溢,强大的库存盘点功能,库存商品报警查询。

统计报表管理模块:完整的统计查询功能,每张单据每次收款付款都可以清楚的反映。

财务管理:对供货商,客户的往来帐务管理,对日常收入支出管理,员工工资管理。

基本信息设置:商品信息,供货商,客户,员工,仓库等基本参数的设置。

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数据库备份/恢复,系统初始化,添加操作员,操作员修改密码,年终结算,查看日志。

2.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

0层数据流图:

1层数据流图(共3张):(1)

(2)(3)

3.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但没有对图中各成分进行说明,数据字典就是为了数据流图的每个数据流、文件、加工,以及组成数据流或文件的数据项作出说明。

因篇幅限制,每样仅举例说明

数据流条目:

出库单=出库单号+日期+客户名称+物资类别+制单人员+记帐人员+发货人+状态+

{销售订单号+品名+单位+数量+规格+备注+单价}

各类财务统计报表=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成本项目)+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按车间)+材料收发存明细A+材料收发存明细B+材料收发存明细C+材料收发存分类汇总表+木材消耗汇总表

文件条目:

文件名称:原材料库存文件

简述:保存原材料的基本资料

组成:材料编号+品名型号+规格尺寸+单位+采购计量单位+参数+数量+最低数量+最高数量+单价+备注+大大分类+大分类+分类+小分类

文件名称:销售文件

简述:保存所有销售订单的文件

组成:内部定单号+订货日期+客户编号+总金额+预收率——NEWCASTLE号+PO单号包装办法+品质要求+内装箱+外装箱+MADEINCHINA+特别指示+箱正侧内+状态+{型号+色号+木材尺寸+光泽度+内绒+表面处理+数量+出货日期+单价}

数据项条目:

名称:材料编号

简述:材料编号分四个字段(大大分类+大分类+分类+小分类),可以将材料分门别

类,因为许多地方用到编号,因此将四项和为一项保存一个冗余字段.为了便于查找

销售分析材料范文6

1、 早上9点前提交资金日报表、承兑明细表、信用证未付明细表

2、 上午将本日须付款凭单交主管审核签字,下午3点前付款

3、 下班前将本日现金、承兑汇票进行盘点核对

4、 将下午将银行结算凭证取回交制证人员制证

5、 对票据进行审核将票据及时托收

6、 关注外汇汇率、银行利率变动及外汇管理政策

7、根据业务情况更新借款明细表、应付票据明细表

出纳岗位每周必做:

1、 每周一将上周付汇资料进行核对,及时收集报关单、付汇核销单、合同等进行外汇核销

2、 每周将外汇资金与信用证未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醒主管关注外汇收付汇款变动

3、 及时安排工作,做好每周四的现金报销工作

4、 根据资金月度计划及用款申请单(审批后)安排材料付款

出纳人员每月必做:

1、 月末及时提交月度利息、应付票据、信用证付款计划

2、 每月20日前及时将利息付款至指定帐户

3、 月末将货币资金、票据盘点数与帐面进行核对接受公司抽盘

4、 对连续3个月未用帐户采用适当方式提醒集团财务及部门主管注意

5、 关注公司资金变动每月7日提交上月资金运用报表

出纳人员每年必做:

1、 根据日常业务统计分析,编制日常存量资金预测数

2、 做好每年的工作总结,提交资金管理及运用建议

重点工作:

利息、应付票据、信用证、借款的跟踪 进出口收付汇的核销 资金的安全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税务部分)

税务会计每天必做:

1、 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动及新政策对公司的影响,及时提醒公司领导

2、 协助解决外部门提出的税务问题,为公司内部需要提供咨询服务

3、 根据销售管理部门的申请,及时开具增值税发票(次日上午前)

4、 每日上午将上日开票情况输入销售管理系统

5、 每日关注出口开票及单据是否过期是否需要延期,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6、 核对各单位的发货、来款情况,督促下游客户开票资料的完善,提供各合同单位已发货未开票信息。

税务会计每周必做:

1、 每周关注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注意交税情况

2、 及时将出口退税申报资料收集申报结束,防止过期

3、 关注国产设备的税款抵扣事宜并及时处理

税务会计每月、季必做:

1、 及时完成相关税务申报及税款的用款申请划拨

2、 及时完成地税季度小税种的申报及用款申请

3、 及时完成季度所得部申报

4、 月底前完成本月增值税发票、运费发票的认证

税务会计每年必做:

1、 三月份前完成资产损失、坏帐损失等申报鉴定工作

2、 三月份前完成年度所得税申报及汇算清缴工作

3、 完成年度小税种的汇算清缴

4、 完成年度纳税等级的评定申报工作

重点工作:

出口退税的处理 发票认证 年度汇算清缴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成本部分)

成本会计每天必做:

1、 关注每日水、电、汽消耗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2、 关注每日加工质量,出现成品率、优级率异常应及时报告

3、 关注每日生产产量,出现异常停机时应及时报告

4、 关注每日质量成本的发生,出现2000元以上质量成本时应及时报告

成本会计每周必做:

1、 核对成品仓库出入库明细帐与T3系统是否相符

2、 登记外销发出商品明细帐及发出未能确认收入商品明细帐(合同号、数量、日期、发票号)

3、 每周负责退库产品的登记退库产品明细帐并与仓库台帐核对,跟踪退库产品的处理情况

成本会计每月必做:

1、 每月4日前结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2、 每月3日负责检查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发生额是否合理,发现异常应调查原因并及时报告主管

3、 每月8日前提交本月产品毛利分析表,对重点产品的毛利波动找出合理解释

4、 每月10日前完成各膜种的成本分析及毛利年度比较分析

5、 每月15日前完成成本的灌数据工作

成本会计每年必做:

1、 负责编制成本倒轧表,协助税务会计完成年度所得税申报

2、 负责年度成本预算的编制与调整

重点工作:成本核算 成本分析报告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销售管理部分)

销售管理会计每天必做:

1、 及时审核销售合同价格是否符合公司政策,并将生效合同录入销售管理系统

2、 检查每天的电汇传真、卡现金、承兑汇票来款情况,确认来款单位,录入销售管理系统承兑、卡现金同时登记备查帐

3、 根据来款情况,编制收款凭证,做到日清月结

4、 外销合同发货需与业务员确认收汇,查询收汇是否入帐;确认信用证,查看发货情况与信用证是否相符;确认TT支付方式定金是否到帐;跟踪信用证的来款期限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销售、财务主管

5、 根据销售部发货通知,查看销售管理系统,与业务员确认来款,与银行确认货款到帐情况,签发发货通知。遇到特殊情况,需请示领导。

6、 根据仓库的出库单、出门证登记销售管理系统,并且核对发货员所发的货数量与签发的数量是否一致,金额有无超出

7、 每天查看销售合同客户余额,有无不正常,如有不正常数据,要及时与业务员联系,及时对帐

8、 每天查看到期货款,及时通知业务员回收,并通过发货及时控制到期未收应收款;对于特殊情况,领导签字同意发货的欠款和承兑复印件款以及不符合公司规定的承兑款,及时跟踪,并上报领导结果

9、 追踪由于质量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退货、换货、当地处理、赔偿等事项,最终归集所有单据,录入销售管理系统,同时将相关单据转给成本会计记帐

10、 复核客户退货款申请,确认退款;复核外销佣金,归集收汇单据

销售管理会计每月必做:

1、 月末协助其他人员进行销售出库汇总并与销售合同数据进行核对,检查合同输入是否正确,试用膜有无全部登记备查帐,质量成本单据有无全部转交成本会计

2、 每月复核承运单位开具的运费发票是否与合同发货一致,计费标准是否符合招标约定

3、 每月月初编制销售分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月初按时与出纳人员核对承兑余额;查看用友销售公司科目余额有无不正常现象,及时调整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材料部分)

材料会计每天必做:

1、 审核原材料入库单、出库单,定期出收发存报表

2、 登记原材料采购合同台帐,审核合同生效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3、 关注原辅料的库存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汇报主管

4、 及时将采购发票制证入库,并将发票与采购合同、订购单进行核对

5、 关注原料价格变动信息,分析原料市场趋势,提供采购策略建议

材料会计每月必做:

1、 关注各材料的入库情况,对已付款未收货及运输短缺情况进行追踪及时查明原因。

2、 及时将增值税票抵扣联交税务会计认证,关注进口增值税票、运费发票的抵扣时限是否超三个月

3、 对暂估入库的材料进行跟踪,及时向相关部门催要发票

4、 复核每月废膜销售出库单,注意出门证的连续性,分析每月废膜中的垃圾膜、珠光膜、消光膜比例是否合理并及时报告财务主管

5、 按时审核用友库存管理系统的材料入库单,出库单,完成月末记帐、结帐工作,每月3日出材料成本报表

6、 按合同号完成各合同资料的归档工作

7、 分析各月材料消耗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时应与相关部门分析确认原因并报告主管

材料会计每年必做:

1、 指导仓库保管员完成年度采购计划价格的调整及帐务处理

2、 负责年度原辅材料的盘点工作,配合事务所的抽盘

3、 年度末对存货的减值情况进行测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重点工作:价格的审核 在途材料的跟踪 年度盘点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综合会计部分)

综合会计每天必做:

1、 根据银行单据及时对银行凭证进行帐务处理,做到日清月结

2、 不定期从集团采购中心获取公司各类原料、辅料采购合同,并登记台账(舒康合同、双良合同),结合付款、入库关注采购流程

3、 财务主管安排的其他事项

综合会计每周必做:

1、 按周从T3数据库导出出库单,进行销售汇总,并且与仓库周报、销售合同核对,每周将销售汇总送成本会计结转成本,月底调节后交集团开票

2、 每周将低值易耗品登记台帐、固定资产输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综合会计每月必做:

1、 每月根据大酒店与销售公司送达的账单,编制酒店消费明细表,进行车辆费用的归集,同时进行账务处理

2、 月底,编制工资福利计提表,完成当月人力成本的核算及计提;根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明细表进行当月固定资产折旧及预提费用的计提

3、 每月编制舒康、恒创及恒创科技三个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 每月15日左右,关注供应商往来,结合相关账期,关注往来账余额是否存在异常,并分析原因,报财务经理处理

5、 核对A、B、C及集团销售内部往来,金额无误后再与集团内部各子公司核对往来

6、 编制财务信息表报集团财务;编制每月各部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明细分析表,并关注是否存在异常

7、 月末及时计提银行借款利息,及时完成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工作

8、 每月月末编制合同汇总表,报告马总公司基建、设备合同付款及尾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