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调查报告范例

基坑调查报告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1

许多地区在进行道路和桥梁的基坑支护施工过程都是在软土的环境中进行的,根据有关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引发的事故率可以达到30%以上,因此,在进行这一类施工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防护技术的重视程度。由于软土基坑本身的土质非常疏松,经常会出现基坑塌方和滑坡等事故,尤其是对于一些对基坑的质量要求高的施工项目,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支护体开裂和位移等问题的发生。常见的技术应用主要是对地下的连续墙采取有效的防护,这种方式就能够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地下连续墙本身防水效果良好,同时刚度较大,这样在进行软土的基坑施工过程中就会对软土实现良好控制,同时具有高效的防水性,坚固且不易变形。对此,一方面可以将桥梁主体和地下连续墙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地下连续墙所具有的防水性和挡土作用,将地下连续墙当作基坑的侧墙使用,这样做除了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之外,还能够为施工单位节约大量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深层的搅拌机将软土砂浆和水泥进行搅拌,这样就能够使软基发生硬结,进而提升基坑本身的强度,提升地基防护等级,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安全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应用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讲,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安排监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防控。一方面,监理人员需要注意土方的开挖操作,确保在高质量的基础上的施工进度,在对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进行施工时要提出有效的协调要求,以此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同时,监理人员还需要对参与施工的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尤其是对于各种从事钢筋加工的机械开关和防漏电装置要进行经常性排查,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立刻向上级进行汇报,停止机械的使用,直到机修工完成修理并确认机械可以正常使用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使用。在对钢筋网的网格进行绑扎操作时,需要对绑扎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进行有效的矫正,通常情况下,绑扎的误差不能够超过±20毫米。如果需要采用焊接技术对钢筋进行强化时,监理人员需要对焊接的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网格和锚杆头指尖的焊接完整性。除此之外,监理人员还需要对一些已经完工的支护架进行监测,具体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的内部是否存在流砂、涌土和管涌等情况,同时还要经常对支护体进行观察,看其是否存在沉降和位移的情况。除了这些方面之外,监测的内容还包括:基坑壁上是否存在裂缝、滑移和塌陷的情况;基坑壁上的土钉或者锚杆是否存在松弛、断裂的情况;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实际变化情况;基坑的内部是否存在渗水和漏水的情况;施工周边的重要管线是否存在裂缝和无变形测量等情况;地标是否存在开裂的情况。为了确保支护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监理人员需要每天至少进行三次监测,直到工程施工趋于平稳之后可以减少一次,这个监测过程需要持续到基坑回填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监测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对监测所得的各项具体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和整理,并将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或图表,最后将制得的报表送到相关单位和部门,方便施工操作的调整。

3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应用

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当前对于桥梁和道路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桥梁项目都是建立在一些地势比较险峻的地方,同时,为了方便城市的交通顺畅,一些高架桥项目在近些年来也得到了大力的开发,而这些项目相比于一般的平地桥梁施工来讲,无论是对于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还是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技术在要求上都更高,传统意义上的一些施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形势下的一些工程项目要求,因此,如何寻找一种更为先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成为了许都建筑设计人员越发加以重视的问题。在进行防护工作的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施工地点周围环境的土质结构,还需要结合施工环境的具体气候等因素,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还需要针对一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诸多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的最终完成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进行实际的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密切注意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于施工用料的含水率、土的压力释放以及土内部的凝聚力情况等更加需要重视,并能够结合不同的参数变化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在进行支护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施工环境,这种环境有时并不具备良好的放坡条件,针对这种问题,施工人员必须要借助于一些有效的支护结构来对工程主体起到稳定的安全支撑,确保坑壁的稳定性。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喷锚支护、锚索支护、排桩支护、自立式支护以及桩锚支护等。在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时,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施工情况,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可操作性较强的支护方法,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支护方法相互结合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支护方法所特有的优点。以深度在7m-15m的基坑为例,如果实际的施工环境良好,施工人员就可以选择排桩支护这种方式来完成对应的施工操作。如果遇到一些条件比较苛刻的施工环境,施工人员可以在基坑的底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来实现对整个桩体的加固,防治排桩出现变形。

4针对网喷混凝土进行基坑壁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应用

如果施工地点存在一些保存相对完整、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风花基岩,同时基坑的深度不超过10m,这时就可以采取直接喷射的方式对基坑壁采取加固措施。在进行基坑壁的加固施工时,施工人员在进行网喷混凝土时需要注意隔层锚杆在进入稳定层中的间距、长度、钢绞线的束数以及钢筋直径等参数,施工人员在选择这些参数时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设计标准来执行。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采取逐层开挖和逐层加固的施工模式,对于施工区域内的具体强度和平均厚度都要进行实时的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不会低于行业设计标准。在进行喷射操作时,施工人员要保证施工区域的表面平顺,同时不能够使锚杆出现外露。

5结束语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对支护施工;影响研究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当下,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越发提高,无数高楼大厦正在不断涌起,这也为各个建筑企业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地基支撑施工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益[1]。

1深基坑支护工程概述

1.1了解深基坑支护工程

基坑支护是建筑物施工中的一种保护措施,目的是保证建筑底部结构和周围环境的稳定。其施工机理是依靠对地基侧壁加以密封、支承与维护,以防止构件倒塌、滑动等安全问题在作业过程中的发生。目前,《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对地基支撑施工作了十分详尽的规范,也是作为实施地基支撑施工的技术标准。

1.2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特性

1.2.1 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不确定性和实践性是开展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过程中常见的两个特性,产生这两个特性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三点:首先,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保证建筑底部结构的稳定性,这也就意味着工程所在岩土层的特性与支护工程密切相关,工程需要根据岩土地层条件差异来决定实施的地基支撑类型,这也对施工技术人员本身的责任心以及职业方面的素养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次,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与可行性与技术人员的工作经历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对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最后,深基坑支护形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比如进行工程时的环境、不同的季节和气候,都有不同的支护形式,以此,在正式进入支护工程前,需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支护工程的设计,分析具体问题,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2.2 事故性和区域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城市的地质条件都不仅相同,导致地基支撑施工也存在一些地域性特点,工程师需要针对各个城市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另外,在近几年来由于深基坑保护与施工管理不善,在开展支护工程的过程中,重大安全事故造时有发生,非但无法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会让施工公司遭受很大的损失,比如近期发生在某个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事故,就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了半幢建筑发生严重的坍落,不仅无法恢复,而且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和损失也相当大。

1.2.3 系统性和临时性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同时,对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也要求较高,为了使施工更加规范,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已经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制定出相应的施工规范,并在规范中将破坏的的程度按严重性进行了划分,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做出了系统化的规范,并形成了施工的主要技术规范文件。此外,由于不同深基坑支护施工程施工的时间和地点都会有所变化,临时性较强,所以施工的安全储备性可以设定得相对低一些。

2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1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工作内容

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活动之前,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石。通过技术论证、评价和分析,准确表达了土层结构和水文条件对施工现场的要求,为基础施工方案设计和深基坑工程设计标准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是完成各项基础施工任务的重要基石和前提,也可以为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服务。

2.2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岩土勘测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二个阶段,第一是施工设计,第二则是实际施工的全部流程。不论是建筑或者施工,都离不开岩土勘测工作。

2.2.1提供了真实的工程地质数据,以实现最合理的选择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为基础工程部门提供最准确真实的基础工程施工情况和地质数据。但是在市场上人们却发现,有些设计的施工单位甚至建设业主为了节省投入资金,会在岩石勘查工作上降低资金投入,而如此一来也可能造成地质数据不够精确,或者无法发现施工地点的实际地质条件。只有在合理做好工程岩石勘探工作以后,才能进行最佳施工场所的选定,确保施工场所的地质要求能够适应工程要求。

2.2.2 减少不良工程出现率

如果场区实际地层和勘探资料不合,很可能会造成在建设的时候产生安全隐患,从而出现了造价增加、设计变更等问题,所以在施工阶段做好科学的勘探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过,由于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大量地表沉降、突涌流土和深基坑等事件,究其原因都由于恶性竞争等原因,造成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得并不广泛,以及勘察预报的结果并不精确,因此也为今后的地基设计与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为提高岩土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3岩土工程勘察中深基坑支护要点

3.1确定勘察目标

组织岩土建筑施工勘察时,为提高勘察工作的实效性,承担该项工作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全面了解岩土建筑施工状况,内容主要涉及建筑特点、结构特征、有关技术参数,并确定了勘察地段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采集既有建筑标高及其高度距勘察地段间距等相关数据。在勘察过程中要确保所有数值均正确,施工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其间还可查看有关统计资料。而针对现场地下管线建筑密集性较高部位,施工人员还必须事先检查管道布置状况、各类管线、设备埋设深度、布置范围等,并通过勘察、检测设备,以获取精确度最高的数值为地基保护方法的确立提供了依据。同时,岩土建筑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水位、分布情况也是勘探的重要内容,在对其开展勘探阶段人员要先收集有关资源,以确保及时了解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今后的地基研究和设计、建筑施工作好准备,并真正确保岩石工程施工效益。

3.2制定勘察大纲

进行岩土建筑施工的勘察,往往需要有勘察大纲作指导,而在施工现场这一工作却往往不能受到重视。部分施工单位编写勘察大纲时内容不够全面,妨碍了勘察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在施工单位正式开展勘察工作之前,就务必要先根据岩土建筑施工的实际状况编写好勘察大纲[2]。编写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1、勘察工作大纲要满足岩土施工技术条件和深基坑支护的要求,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2、优化勘察流程,所以整个勘察工作都可以有序进行;3、为更有效的进行现场勘察,所以对参与勘察施工人员的分工和负责状况都要清楚,以提升对地基的保护效果。

3.3掌握岩土工程条件

选用地基支撑技术时,岩土施工条件十分必要,只有掌握明确地施工要求,才可以在地基支撑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提高稳定性。据此,施工人员要通过全面研究岩土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貌条件等,并收集实际数据,以提出可操作性较高的地基保护方法。由此可见,岩土施工条件对于整个地基保护环节都具有着基础性的重要意义[3]。

3.4勘察准备工作要充足

地面支护施工开始前,施工必须要搞好准备,这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施工就必须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在现场加以布置。针对各个地方岩石施工的地面支护,地貌、施工要求难免会不同,因此岩石施工勘察人员可以选用相应的勘察技术,在准备阶段提出具体布置方案,以促进工程勘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4提升岩土勘察工作质量和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实践方案

4.1岩土勘察工作流程规范化

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质量,所以必须要对岩土勘察工作的整个过程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和规范,以达到更加规范和科学化的勘察。勘探的工作流程必须从签订合同阶段开始,之后再进一步延伸至施工完成阶段,具体的工作流程图(如下图)。对于勘测试验的结果准确性也应该重视一下,因为除了实地调查以外,还必须进行大量的室内实验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佐证,以提升勘测资料的准确性。另外,还必须加强了建设工程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包括原始资料管理、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其中原始资料管理都需要进行完整的保存,对全部的勘测报告内容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分析原始资料与勘测实际状况都可以满足项目的本身需要;注重施工项目管理原则,在岩土勘测工作的每个阶段完成以后,都要完成了复核和审查工作,而最后在室内的测试阶段后,还需要经过了国家施工质量考核评审工作组的审核和修改,方可完成最后的施工交付。

4.2深基坑支护方案需要因地制宜

在开展深基础支护工作之前,有必要根据各地的各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基础保护方法。以深基坑井施工为例,如果开挖深度小于5米,通常不会发生机械破坏,但如果开挖深度大于5米,土壤地质和原有的地下水管设计和布置就是施工企业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土壤的形式和土壤的要求有所差别,那么选择的基础支护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在工程开始前,对单位提交的地质调查报告进行仔细地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基础开挖的侧线,全面评估该工程建筑背景层的参数,掌握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周边地形图及各种参考资料,对剖面形成参数进行评价,为工程的安全可靠制定科学、合理、经济的基本型式,最终完成方法的优化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岩土施工勘察对地基保护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勘察的环节。此外,施工技术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石,而安全生产就是一家施工公司的灵魂表现,是确保工程建设一线人生命安全的最后第一道防御。工程开工前,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要求和原有地下管线规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以此确保专项建设勘察工作的正常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江波.岩土工程勘察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影响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0:98-99.

[2]梁平.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95-96.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

1.案例分析

1.1工程简介。城发青岛商业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规模巨大、业态最全、体验感最强的商业地标性建筑。此建筑总建筑面积226648.93m2、建筑高度24m,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用途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分包单位负责人参与的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局面。

1.2本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难点分析。(1)在东西两区基坑中间进行基坑开挖作业,需在相邻基坑支护边进行再次支护桩施工,但由于特殊环境及场地问题,无法采用大型设备进行支护桩作业,故现场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如何提高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性,这是此位置施工的重难点[1]。如图1所示。(2)通常商场设置大型采光中庭,中庭为大跨度钢结构,本工程钢结构型钢梁单根重量大,跨度大,跨度最大为29.2m,重量为8.5t,吊装危险性极大。(3)单层面积大,洞口多,施工节奏快需要防护设施及时跟进,因工序交接快,可能造成防护缺失情况下施工现象。(4)交叉作业频繁,由于工期周期较短各工序会紧密穿插,各项工序交叉进行,管理协调困难(5)防水施工、安装施工、钢结构施工破坏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工程全周期存在大量动火作业,动火点分布广,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1.3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途径分析。首先,要具备施工安全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对于建立施工过程中的应急安全预防管理方案,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等,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其次,具有安全预警模块的优势,可将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开展综合评估,建立预警信号,达到对安全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后,具有事故处理、事故分析和安全措施最大化的优势,通过模块化,制定更为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构建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1.3.1安全施工模块本项目作为商业化建筑,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商业建筑建设标准,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制定专项项目安全管理细则,包括建筑各层的高度、施工工艺和流程、建筑材料的采购质量等[2]。同时,还要依据建筑安全管理细则,加强对施工中安全风险的预判,加强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管控,并在实际施工环节中,与多家建筑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联系,建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设备等应急管理及应急保障系统。1.3.2安全预警管理模块在本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采取了安全预警管理模块,高效建立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加强小组合作,科学合理地应对施工风险,积极挖掘风险源、促进安全风险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要积极对风险管理等级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分析,并结合施工风险的是否严重,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管理计划,对降低施工风险具有积极作用。1.3.3施工安全事故处理模块具体而言,当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以后,需要由施工人员就地迅速反应,并详细记录风险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置过程,统计人员是否存在伤亡等,第一时间开展安全事故的救援、及时疏导现场,开展急救处置工作。要加强施工安全事故局面的控制,及时地巡查,上报到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保障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置合理性。1.3.4安全事故分析模块(1)需要及时地分析安全事故处理的反馈,全面地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周期,直接有效地确定事故责任人及关联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出具调查报告。事故发生后,及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调查和反馈工作,加强对事故的客观处理分析,明确主要领导责任制、主要责任人及间接责任人等[3]。(2)作为主要责任人,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调查后,要明确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产生的最终损失和后果,确保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方法符合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等。(3)要完善《安全事故总结报告》,并在报告中,细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归纳,确保应急处置方案工作能够符合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1.3.5安全措施模块现有的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措施主要体现的是安全管理成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落实和维护。(1)需要详细分析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和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和实施。(2)要开展项目内部的施工安全集中培训,将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方案有效落地实施,完善其在安全事故作业过程中的使用功能[4]。此外,在《安全事故的总结报告》中,对所提及的安全处理措施进行事故发生后的经验总结,同时在房屋建筑建设项目上,所具备的共性较多,因此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借鉴性也很多,属于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的优化条件和基础性资料。

2.模块化管理的应用成效

2.1安全管理意识的加强。从众多实践和安全管理经验看,如何有效地降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对于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传统化的安全事故管理中,主要采取事后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但是从总体上看,风险的规避功能不足,导致施工安全管理质量不高;在本项目施工中,采取模块化管理模式,能够对施工现场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要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之间的配合,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保障施工技术利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传统型房屋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的落实,需要依据现行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并未按照具体项目,体现出其安全管理的特殊性,灵活管理能力不足。而安全模块化管理,不仅能够依据建筑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安全工作的约束,同时对于明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具有积极作用[5]。

2.3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1)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人员是主要的目标。结合模块化管理的理论内容,管理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已经逐步的加强,逐渐转变为事前控制,并在施工之前,制定全面的管理规范,对施工风险管控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不断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性和安全性[6]。(2)作为设计人员,在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主要应用模块化安全管理模式,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环境的勘察,如施工场地、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严格的筛查,结合设计要点,实现规划设计的统一管理。

3.结束语

建筑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施工模块化管理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施工安全管理复杂性向层次化方向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本文基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理念,提出了模块化安全管理内容及具体的管控流程,期望为同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策略[J].城市住宅,2020,27(06):235-236.

[2]乐佳.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措施[J].中华建设,2019(12):42-43.

[3]李彤曙.安全体系模块化管理的探索[J].中外建筑,2019(06):226-227.

[4]赵丽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周苗.建筑工程项目HSE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模型及模块功能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舒城县

1.建设工程概况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属六安市管辖。距省会合肥市48km。交通便捷,四通八达。206国道和六舒三省道穿境而过,距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36km,距安庆港132km,距合九铁路舒城站20km,距沪蓉高速公路舒城入口处22km。经济开发区西至万佛路,北至环城北路,南至里河路、东至龙津大道,规划面积约13.42km2,合20130亩(1342hm2)拟建经济规划区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及非建设用地等。

2.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舒城县区域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42.9mm;年最大降水量为1683.3mm,月最大降水量为335.1mm;日最大降水量为168.2mm。本项目处于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区域内河流水域由西向东北注入巢湖,项目沿线的水系有杭埠河、丰乐河等。局部跨越灌溉渠。杭埠河发源于岳西县主薄镇同安寨西侧南界岭,全长145.5km,流域面积1970km2,其中舒城县境内长99.17km,流域面积1587.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8.87×108m3。1958年开始在该河的中游地带修建节制工程——龙河口水库,在龙河口水库以下至百神庙的周公渡河宽200m~1000m,河道较为平缓,由于自1974年开始全面开采砂石资源以来,河床普遍下降河口水库以上较大支流有晓天河,河宽200m左右,流域面积588.9km2,最大流量达3440m3/s;河棚河河宽40m~180m,流域面积200km2,最大流量1322m3/s。丰乐河发源于六安市大山寨的骑马岗,全长117.45km,流域面积208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23亿m3,丰乐河是舒城、肥西三县行政区交界的界河。区域内地形较平坦,最高处位于研究区西南处,高程23.5m,最低处为中部偏东,高程18.6m,区域内高差4.9m。区域地貌为江淮波状平原,按形态可分为一级阶地,为堆积作用形成。地面高程一般18.6m~23.5m,地形较平坦,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砂砾组成。

3.研究区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3.1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岩性、构造、地貌、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将本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研究区地貌类型为一级阶地,地表粘性土之下有砂层分布,单井涌水量100m3/d~20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矿化度<1g/l。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直接补给地下水,补给受岩性和降水强度以及降水过程影响。本区地下水径流方向总体为西—东向。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向河流排泄,次为居民开采及蒸发等。

3.2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研究区地层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及工程力学性质等因素,将研究区地质体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1)岩体研究区内均为第四系覆盖。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资料,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戚家桥组,岩性为中厚层状含砾粗砂岩、巨厚钙质结核砂砾岩,固结程度不太高,力学强度较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一般<30MPa。(2)土体研究区地貌为一级阶地,地表均分布着土体。对现场踏勘及收集的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勘察资料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各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耕植土:灰色、灰褐色,以粘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分布于耕地中厚度0.2m~0.6m。局部有素填土:灰黄、黄褐色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砂,主要分布于公路路基。粘土:灰黄色,可塑状态,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m~8m。局部因含水量较大呈软塑状态,含少量铁锰结核。该层研究区内均有分布。中砂:中密,饱和,含少量砾石。砾石岩性为硅质岩、石英砂岩为主,该层上部含有少量的粘粒与粉粒。厚度为2.1m~2.5m。卵石土:褐黄色,中密,卵石直径0.03m~0.07m,卵石岩性为硅质岩、石英砂岩为主。收集的工程勘察资料均未揭穿该层。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根据《舒城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评估项目位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据此对评估区及周边地区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区地貌类型单一,地貌为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周边无高陡边坡,区内不具备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条件;评估区现状条件下无地下矿产开发活动,评估区范围内不具备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评估区无碳酸盐岩分布,所以评估区范围内不具备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亦从未发生过以上地质灾害。评估区位于一级阶地,区内主要为城镇农村居民点、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已建成的工业厂房且有多条沟渠分布。本次主要的调查灾种为评估区内沟渠、河流岸带稳定性、房屋裂缝及路面开裂等。本次调查对分布在评估区和评估区周边的各条沟渠岸带稳定性进行了调查,野外调查发现,流经评估区沟渠主要为天然岸坡,两岸杂生灌木和乔木丛生,原生植被状态发育,岸边道路路面完好,未见路面开裂等现象。区内现主要为农田耕作区,影响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一般,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小。现状下,评估区内房屋未出现房屋裂缝等现象,评估区内沟渠稳定。综上所述,评估区内无其它不良特殊土层分布。据本次野外调查,评估区内未发现有居民房屋沉陷、开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且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5.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5.1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危险性预测评估(1)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舒城县经济开发区后续建设中,居住用地及工业用地等均存在基坑开挖的问题,因此,存在引发基坑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开发区内多层、高程建筑物多采用CFG桩或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基础最大埋深5.0m,地下消防水池、污水处理设施可采用独立基础+抗水底板,基础埋深一般为4.0m。基坑边坡物质组成均为土质边坡,基坑开挖主要涉及粉质粘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其边坡在降水、震动等外力作用下易发生基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可能产生的崩塌体规模受控于基坑开挖的规模,单个崩塌体宽度取值参考基坑单边最长长度,基坑开挖深度按实际深度取值,崩塌楔形体破裂面角度按工程地质层实测内摩擦角进行取值(45°+φ/2)。预测拟建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基坑崩塌地质灾害的危害,①根据估算,预测可能引发的基坑崩塌规模为396.2m3,崩塌量小于1000m3,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中基坑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标准,属小型基坑崩塌,其发育程度为弱发育;②基坑崩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基坑开挖时施工人员,威胁人数≤5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且工程建成后危害即消失,危害程度情况参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其危害程度小。综上所述,预测开发区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基坑崩塌地质灾害,其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基础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该区域属于平原区,地势平坦,工程建设活动少,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低。根据基础类型及工程地质条件,预计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一般小于3m,因开挖规模小,基础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变形破坏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3)绿地与广场用地及非建设用地基础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该区域属于平原区,地势平坦。绿地与广场用地及非建设用地区域内,工程建设活动少,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小,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低。根据基础类型及工程地质条件,预计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一般远小于3m,因开挖规模小,基础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变形破坏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5.2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工程建设用地场地适宜性评价应依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对工程的破坏性以及防治的可行性,并结合防灾效益,分级评价场地的适宜程度。根据评估技术要求,建设工程用地适宜性定性分级表见表。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总体上看,该项目工程选线位于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在工程建设过程只要采取简单和适当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增加相应的防治工程费用,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预防和消除危害的目的。因此,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上,该工程建设用地总体上是适宜的。

5.3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达到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针对舒城县经济开发区区域评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基坑崩塌地质灾害。基坑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道路全线及建筑基础开挖时,为防止基础开挖以及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发生土体基坑崩塌地质灾害,基坑开挖时一定要做好边坡支护支挡工作,坑边荷载与基坑的距离应符合规定。防止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基坑崩塌地质灾害。

6.结论

(1)舒城县经济开发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地形简单;地质构造较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良好;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条件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研究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最终确定该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表明:研究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3)经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引发基坑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4)通过地质灾害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分区评估,将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1个基坑崩塌、砂土液化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全区在采取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后,建设场地适宜于舒城县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吉泽,徐晗,艾云峰,常亚丽,李义涛,邢颖,等;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吉林地质,2012,31(04):124-126.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土岩组合地基;岩土工程特征;混凝土灌注桩桩箱组合基础

1工程概况

根据山西省区调队与古交市地矿局提交的《古交市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勘察区位于吕梁山断块隆起区中部古交掀斜地块,以石炭、二叠系地层为主,地层产状较平缓,走向NW。勘察区内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基岩倾向230°,倾角2-5°。拟建建筑物3#住宅楼,高99.3m,33层,基底压力预估为600kPa,基础埋深预估为7.7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基础形式为混凝土灌注桩桩箱组合基础。鉴于土岩组合地基对3#住宅楼高层建筑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并对所选用合理的桩基方案进行了论述。

2勘探工作布置

建筑物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勘探点沿其建筑物周边布置,共布设勘探点6个。控制性钻孔3个,孔深为50m,一般性钻孔3个,孔深为40m左右,勘探孔的间距为20-40m左右。波速测试孔2个,均为30m;物探点地脉动2个。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概况

场地地形勘察前经过平整,最高高程为998.73m,最低高程为997.99m,最大高差0.74m。场地地貌单元属汾河二级阶地。

3.2地基土的分层及岩性特征

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粉土、砂岩、泥岩等物质组成,地基土为土岩组合地基,场地东部局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场地西部主要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泥岩。其分层情况及岩性特征如表1所示。

4地基岩土的工程性质

4.1地基岩土的类型

场地地基土的剪切波速松散层范围内的等效波速值均大于250m/s,地基土覆盖层厚度小于50.0m,场地地基土类型划分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2地基岩土的均匀性

场地附近没有发现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存在,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根据本次勘察揭露的场地地层情况,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显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该地基为土岩组合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需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采用桩基基础,场地天然地基为不均匀地基。

4.3地基土的湿陷性

场地地基土为土岩组合地基,钻孔k1、k2、k4基岩出露,钻孔k3、k5、k6上部为土层覆盖层,厚度不等,据钻孔揭露地层,取样钻孔k3、k5揭露土层厚度分别为6.1m、10.5m,本楼座基坑开挖深度为7.7m,k5钻孔7.7m以下土层饱和度大于95%,可判定为非湿陷性黄土,k3钻孔土层在基坑开挖范围之内,故不论述。为了基坑开挖后土岩组合地基持力层不产生不均匀沉降,建议将上部土层开挖到7.7m以下,然后采用置换碎石垫层,作为褥垫层,强夯处理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4.4地基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持力层物理力学变形模量参数

地基土第①层粉土承载力特征值130kPa,第①层粉土承载力特征值150kPa,第②层全风化砂岩300kPa,变形模量E=0.1GPa,第③层微风化砂岩1200kPa,变形模量E=4GPa,第④层中风化-微风化砂岩1200kPa,变形模量E=3GPa,第⑤层中风化-微风化砂岩600kPa,第⑥层中风化-微风化砂岩1000kPa,第⑦层微风化泥岩1000kPa,第⑧层微风化砂岩1200kPa。

5地基处理方案分析与建议

5.1天然地基

高层建筑物基础埋深预估为7.7m,预估基底压力为600kPa,地基持力层为②层砂岩或①层粉土,经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变形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场地为非液化场地。故高层建筑物不能采用天然地基,应采用桩基础。

5.2桩基方案

住宅楼高度和基底压力都比较大,结合天然地基和建筑场地环境的实际条件,建议首选混凝土灌注桩桩箱组合基础,桩基具有承载力高、变形不受地层限制、不受地层难度影响等优点,能比较全面地满足高层建筑的强度及变形要求。选择层位稳定,强度较高的层位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径以选择0.70m、0.80m为宜,根据以往经验,此二种桩径施工效率和混凝土利用率比较高、经济且质量容易控制。桩间距按三倍桩径(2.10m、2.40m)考虑,钻孔灌注桩物理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

6结语

本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粉土、砂岩、泥岩等物质组成,地基土为土岩组合地基,场地东部局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场地西部主要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泥岩。基坑开挖深度以下为基岩出露。本工程采用桩侧、桩端土后压浆工艺,以增强桩端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并可缩短桩长,降低费用。通过对外业详细勘察,钻孔土样达到或接近Ⅱ级土样标准,为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试验室提供了高质量的试验土样,使岩土参数更加真实可靠。详细的勘察报告,可以满足设计的技术参数,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志伟.高层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重点和难点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18):144-146.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 豫北; 风电场;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崩塌

风电项目建设是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政策的重要举措。豫北淇县西北山区风力资源丰富,拟建古灵山风电场,需要先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004 年,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淇县国土资源局共同合作完成《河南省淇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对淇县县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进行初步调查。2009 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整个鹤壁市开展了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调查工作。2015 年 8 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提交了《河南省淇县 1 ∶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调查区内此前的地调工作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及分析、野外综合地质调查,查明项目区地质构造、地层、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地下水等地质环境条件,判定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落实项目区地质灾害重点评估对象,对建设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服务于豫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古灵山风电场项目建设用地申请。

1 工程概况

古灵山风电场位于河南省北部淇县西北部山区,地理位置在北纬 35°48'26″和东经 114°17'54″。淇县地处太行山脉和连绵的浚县火龙岗之间,形成一南北走向的狭长风道,是全省大风较多的县之一,风向多南北,风力多为 4.5 级。项目总装机规模为50 MW,拟安装 25 台单机容量为 2 000 k W 的风力发电机组,新建 110 k V 升压站一座。工程静态投资40 827.79 万元,单位千瓦静态投资 8 165.56 元。风机主要分布在淇县西北 20 km 山区,升压站位于010 乡道北侧、大柏峪村东侧山体缓坡处。本风电场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机组塔筒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1 级,场地类别为Ⅰ0类,升压站建筑物级别为 2 级。主要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工程风电机组基础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圆形扩展基础,依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灰岩地基承载力 600~800 k Pa,天然地基可以满足风机基础的要求。风机基础采用现浇 C35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分上、中、下三节: 上节高 1.0 m,平面尺寸为 Φ7.6 m; 中节为圆台,高 1.2 m,顶面尺寸为 Φ7.6 m,底面尺寸为 Φ20 m; 下节高 1.3 m,平面尺寸为 Φ20 m。风电场区山脊走向呈近南北向,本期工程道路部分主要为新建场内道路及进站道路改造两部分,道路沿山脊及机位布置,道路总布置呈长条枝状。整个场区新建道路 31 km,路面主要为 4.5 m 宽泥结石路面。风电场施工占地总面积 33.20 hm2,其中永久占地 1.59 hm2,临时占地 31.61 hm2。

2 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构造、地层

豫北淇县地处华北板块南缘,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构造体系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项目区范围内通过两个断层,一个为近东西走向西形盆—水峪断层( F1) 、另一个为近南北走向天井洼断层( F5) ,这两个断层不属于活动断裂。淇县区域活动性断裂发育,主要有汤阴地堑西界断裂( 汤西( 青羊口) 断层) 、汤阴地堑东界断裂( 汤东断层) 等在新构造期仍在活动,两者构成汤阴地堑。这两个断层距项目区 10 km 以上,对工程影响较小。项目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项目区内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岩性为灰岩、页岩等。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及全新统冲洪积层,主要岩性为黄棕色粉质黏土、粉土,含钙核。

2.2 区域地壳稳定性

项目区建设场地类型为Ⅰ0类,Ⅱ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2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确认风电场区范围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风电场区处于地震较稳定区域。

2.3 地形地貌

淇县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坡度较大,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坡度较缓。项目区位于淇县西北部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区,沿 010 乡道在山脊沿线分布,区内地表植被发育,几乎全覆盖,多杂草和灌木,出露基岩表层风化,风化程度较弱。表面岩体垂向节理发育。

2.4 工程地质条件

风电场址区岩土地层如下: 层①粉质黏土: 黄褐、浅灰白、褐红等色,含姜石 25% ~ 40%,见铁、锰质斑点。可塑—硬塑,具中压缩性。该层在该区广泛分布,层厚及层底埋深 0 ~ 1.60 m,承载力特征值fak= 140 ~ 170 k Pa。层②灰岩: 灰色、灰白等色,强风化,岩体破碎。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层倾向 10° ~ 330°,倾角 3° ~ 30°,厚度 4 ~ 7 m。厚度较大,承载力特征值 fak= 600 ~ 800 k Pa。层③灰岩: 灰色、青灰等色,中等-微风化,岩体节理发育,局部较破碎。厚度大于 10 m,承载力特征值 fak= 1 200 ~1 600 k Pa。坚硬岩组和软硬相间岩组构成,其中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侵入岩力学强度高,其各向异性及流变性,遇于软化的特征比较明显,故工程建筑要注意以上软弱岩石的夹层以及断裂面、节理面、层面所产生的滑动。此外,在张夏组灰岩和元古界汝阳群石英岩状砂岩形成的陡坎处应注意由垂直节理引起的崩塌。场区地层主要以基岩地层为主,并且这里的基岩属于硬质岩类,加上覆盖层较薄,所以风电场地的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5 地下水类型

风电区位于汤西断裂以西低山区,包括中寒武统张夏组、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石炭系五个含水层( 组) ,区内埋藏条件为裸露型,根据岩土体特征与地下水赋存条件,类型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3.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经野外综合地质灾害调查,风电场区地貌类型单一,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根据风电场区地质环境条件,考虑到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需开挖地基的特点,在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根据粗略计算,每个风机机组基础挖方量达550 m3,且建设在基岩出露的山脊上,为岩石基坑,加之地形坡度大,建设位置作业面有限,风电机组施工过程中,存在危岩体向山体两侧崩塌、风机基础施工开挖基坑边坡形成崩塌和临时堆渣形成崩塌的可能性。施工中,由于机位处开阔平缓,基坑开采深度仅为 3.3 m,且为岩质边坡,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小,威胁对象为基坑施工人员及设备。若发生险情,受威胁人数大于 10 人,小于 100 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00 万元,小于 500 万元,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基坑开挖出的碎石临时堆放,在以风机为圆心100 m 范围内,存在沿山坡滚落的可能性,但由于山脊相对较宽,施工中若采取合理的堆放及防护措施,临时堆渣形成崩塌的可能性小,主要威胁山体两侧林木,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以风机为圆心 100 m范围内施工引发崩塌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其他区域引发崩塌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3.2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价

评估区内风电机组及其外扩 200 m 区域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基本适宜工程建设,但须对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场内道路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区域,适宜工程建设,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按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 结论

( 1) 豫北古灵山风电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无活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风电场区范围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风电场区处于地震较稳定区域。项目区位于淇县西北部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区,场址地层主要为硬质岩类基岩,第四系覆盖层较薄,风电场地的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7

1.1岩土工程的概念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到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的部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和土壤,是一栋建筑物中深入地下的部分。岩土工程是现代一项应用的很广泛的技术,无论人们在建筑房屋还是水利工程方面,都少不了对岩土工程的调查和研究,设计人员站在岩土工程精准的调查报告基础上才能正确合理的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使得设计能够综合的考虑到施工所在地的自然气候和人为因素,设计变得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岩土工程不仅仅是对岩石、土壤的收集和调查,还需要对岩石、土壤进行室内实验得出结论之后才算是对岩土工程进行了完整的调查和研究。

1.2地质勘察的概念

地质勘察是为了满足建设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岩石土壤、地质地貌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如测绘、钻探等方法去完成调查。主要分为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勘察等。地质勘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由专业人员,通过一定的收集方法,然后保管带回去之后进行实验研究,才可以称之为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也是很有用的,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刚刚建国不久,各方面的资源都很缺少,尤其是石油,外国人甚至断言中国没有石油储备。但是在我国地质人员的努力勘察下,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油田,像大庆、中华、辽宁、胜利等,有力的支援了祖国的建设。而地质勘察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发现油田,还可以在地震检测等地质灾害方面发挥出极大的意义。

2岩土工程勘查内容

1)地形地貌等地质特征。不同的地形地貌是由于它们的岩石特性、土壤内部构造和水文条件不同而导致的,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要着重对地形地貌的调查和研究。先调查外面的环境,然后由表及里。对岩石和土壤要重点研究,分析研究岩石的种类和成因,岩石的厚度和大小等等一系列地质状况,土壤的间隙和肥力,土层的分布和厚度等等。

2)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都是影响建筑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地下水不仅仅是在岩土工程中影响岩土性状的因素,还制约着建筑物的稳定和使用寿命。所以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对地下水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首先研究地下水的类型、水的长度和厚度及其分布情况;其次必须要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持续准确的测量和记录,调查地下水的历史最高水位、近几年的最高水位和历史最低、近几年的最低水位,还有当地的降水和气候特征;再次,对地下水的发源地,流经区域和流往何处进行调查;最后,分析地下水的水质如何,是否会对岩石、土壤或者建筑材料进行腐蚀。

3)对岩石和土壤进行取样,带回去之后利用仪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和重量,还有地下水和地质状况对地基的不利影响,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对建筑施工提出具体的办法和设计方案。

3房屋建筑和构建物岩土工程中的地质勘察

3.1岩石、土壤等实验材料的收集

房屋和构建物中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非常复杂,而勘察时气候、水文等因素会一直发生变化,所以为了采集到同一时间内的不同情况,必须要赶着时间去收集,如若不然就会影响实验材料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最后会影响到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所以,在收集实验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有计划、有分组的进行收集。首先,要对勘察地点进行细致划分,可以根据颜色、深度进行具体的划分,每一个部分各取其中两份的实验材料。就像土壤,可以分为地面的,地下3m,5m,10m等种类,对每个种类进行实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这属于野外材料。还有就是室内材料,可以通过国土资源局和水利局档案的观看和抄写,对勘察地点的一些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和确定。例如勘察地点的气候和水文的变化,历史最高和最低水位分别是多少,近几年的最高、最低水位又是多少,地下水的发源地和流经区域,这些情况如果你自身前去调查的话不仅仅花费大量的时间,还存在着误差,可以直接去相关部门读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也可以上网去搜集。

3.2室内实验应该注意的部分

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实验的标准、计量和条件进行统一的规定,如果在实验之前不对这些条件进行统一的规定,那么实验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就无从谈起。首先对于实验材料中土壤的收集和保管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实验土壤的防晒防冻工作一定要做好,避免实验材料因为天气因素而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其次,在开始实验的时候,要对实验进行定性分析,要确定其他的条件,然后对那一个没有确定的条件进行分类实验。例如温度对土壤的影响,首先确定除了温度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变,包括土壤、地下水、大小、重量等都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测量温度变化对土壤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压力对土壤的影响,确定气温、水文等因素,然后对土壤施加不同的压力,测试出它最大可以承受的压力。所以在实验中要定性分析。

3.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并撰写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实验人员在实验完毕得出实验结论时,要根据实验结论联系到具体的实际情况中去,向房屋建筑和构建物的设计人员写一份详细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实验的本身目的就是测试实际条件下不同情况对岩土工程的影响,也是地质勘察的必要手段。要对实验结果详细了解并合理利用,设计人员不能只考虑到提供的数据而忽略了实验结果,要知道实验结果就是在实验数据和实验材料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更是地质勘探人员对于这次地质勘察的综合性总结。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甲方提出的施工要求,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里描述的地质特征、环境气候等因素,对房屋建筑、构建物的桩基工程、地基工程和基坑工程等施工方面进行方案的设计和画出施工设计图。

4结语

基坑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控制质量;因素分析

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后,能够了解、分析和评价施工现场环境特征、地质特征及相应的岩土条件,然后对建筑工程基础的规划和施工提供相应的参数和工程材料。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调查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质,以保证岩土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

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涉及水文地质和大气环境等多个学科。岩土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是岩土工程建设的重要条件。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基岩岩土工程施工数据,数据支持相应的规划和目标的施工环境参数,科学分析岩土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性是进展。

2分析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将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而岩土工程是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相关仪器设备和技术不断优化和更新,在此背景下,您需要勘察相关人员本身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但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实践过程中,由于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许多专业人员进入岩土地质勘察工作不是暂时的,因此,往往由许多未通过专业培训人员的工作。但这些工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没有通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所有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这种情况导致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质量保证没有帮助。同时,由于岩土工程地质调查是必须的紧迫性,很多运营商往往时间限制下紧张,经常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调查方法不标准不科学,调查结果误差很大,岩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测量后国家已经失去了它的科学探索。

2.2技术因素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取决于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真实的地质条件,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相关施工单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勘察技能,还要具备精密的勘察仪器。但在实践勘察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在勘察过程中运用了技巧,缺乏先进性,以及许多老的勘察仪器,勘察技术缺乏,导致没有对具体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最终形成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调查报告不能为施工、形成边坡失稳、基坑塌陷和破坏提供准确依据,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如图1所示。

2.3市场因素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地质勘查工作正朝着市场化方向进行,越来越多的团队和组织开始承担地质勘查任务。并遵循地质调查工作的市场发展,将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一些调查团队对自己的私人利益,在勘探过程中偷工减料,收紧资本、团队或组织也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反复调查质量下降,地质调查工作的性质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和影响。

2.4制度因素

现阶段,测量工作的标准还不完善,目前的测量任务不能以有限的方式来处理。标准本身的缺点,导致很多关键工序不能执行,和预计不会处理函数,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的顺利实施侦察任务,可获得地质信息也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践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以确保调查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3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方案

3.1勘察队伍素质的提高

为了提高地质调查的质量,勘察人员必须提升每个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优化的保留,调查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让你注册岩土工程师证书,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工作,遇到问题及时响应。共同安排现场勘查、测量员、实验室等岗位的培训和检查,完成所有人员知识储备的进度。

3.2新型勘察技术

通过选用先进的调查方法,可以提高调查水平,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提高抽样操作精度。结合高水平的钻井设备和技术,克服传统钻井技术的不足,提高测量技术的数字化水平,进行相关的数字化处理和智能控制操作。这一要求引起了岩土测量部门的重视,如改变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减少工程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制度的优化

为了实现地质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完善相应的勘探标准,用于测量市场障碍问题,建立强有力的调查监督机制,完善现阶段的市场准入,改善土木工程师的注册系统,操纵的地质调查企业和个人资质、执行质量认证工作的侦察单位,全面实施质量管理计划,加强工程勘察规划水平。3.4成果质量控制为了减少误差,有必要对效果质量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发挥调查材料的积极作用。在岩土工程调查中,例如,如果物理力学指标超出规范,是阐明土壤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开放的区别,和材料的基础上,在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及时的计划。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岩土工程调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调查质量控制工作仍然需要坚持的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变化。工作本身是建立在技术、人员、科学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制定科学规划和执行的指导规则,加强过程控制和监督,改善技术优化,提高归纳性质的调查人员和技术,以确保人员团队、工作质量高、能力,提高地质调查的准确性、综合,深度、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整个建设项目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