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季度总结范例6篇

监理季度总结

监理季度总结范文1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总结评估报告制度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和有关中央企业每半年分别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编写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按要求上报。

(一)总结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情况;

3.预案编制、执行及演练情况;

4.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5.事故救援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6.应急管理培训及宣传教育情况;

7.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对策、建议;

8.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经费投入情况;

9.政府投入形成的应急救援资产情况;

10.相关总结评估报告附表(见附件1)。

(二)总结评估报告上报程序与时间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于每年的7月25日和次年的1月25日前分别将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

有关中央企业总部于每年的7月15日和次年的1月15日前分别将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省级矿山应急机构于每年的7月15日和次年的1月15日前分别将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同时抄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

二、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未遂伤亡事故救援总结报告制度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矿山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分别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每一起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较大未遂伤亡事故成功救援情况及时进行总结,逐起事故编写救援总结报告,按要求上报。

(一)救援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故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报告及救援经过;

3.应急预案启动和执行情况;

4.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及组成情况;

5.专业救援队伍、装备调用情况以及救援过程中发生的实际费用;

6.救援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救援过程中应用的装备及技术情况、专业救援队伍的搜救情况;

7.事故原因和性质的简要分析;

8.事故救援的经验和教训,包括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救援组织、协调、指挥及救援队伍、专家、装备、技术等方面;

9.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救援队伍改进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10.事故现场相关图纸资料,现场抢救的有关图片。

(二)救援总结报告上报程序与时间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于事故救援结束后的30个工作日内将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省级矿山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于事故救援结束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救援总结报告报送相应的上级机构,同时抄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

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季报制度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矿山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和有关中央企业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领域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建设、应急演练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事故救援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安全技术等工作情况,填写相关季报表(见附件2),按要求上报。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于每季度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季报表1、季报表3~9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有关中央企业于每季度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季报表2、季报表3~9与本企业相关的内容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监理季度总结范文2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为做好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和《抚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执行年度监管执法计划中落实安全生产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抚安监政法〔2016〕13号)和抚顺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抚顺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1.非煤矿山企业监管覆盖率达100%,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覆盖率达100%,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监管覆盖率达100%、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监管覆盖率(由市局、县区局和乡镇街道共同完成监管)达100%,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监管覆盖率达100%;

    2.隐患整改率达95%以上;

3.事故调查结案率达100%。

4.“双随机”抽查事项达到监管执法事项的100%;

(二)主要任务

根据省应急管理厅、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采取特殊时段监督检查、季节性监督检查、专项检查、专项整治、随机抽查,对查出问题和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中央、省、市属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经营(批发)、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行业企业进行直接监管。严格实施源头管控,深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为重点,突出抓好非煤矿山、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行业重点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应急管理的基本盘、基本面,全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跃升和现代化进程。

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总法定工作日、监督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

(一)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

根据市应急管理局编制规定(室秘发〔2019〕52号)中相关科室负有的安全监管执法职责,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科室人员: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3人、行政审批科2人、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2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4人、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5人、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3人、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2人、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3人,煤矿安全监督科5人,共计29人。

因煤矿安全监督检查特殊要求,其计划单独制定与实施,故煤矿安全监督科5人不在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管执法科室人员统计范围之内。市应急管理局去除因病休息1人,实际在岗行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科室人员23人,占在册负有的安全监管执法职责科室(煤矿安全监督科5人除外)24人的95.83%,符合相关规定。

(二)总法定工作日

根据编制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所考虑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有关规定,总法定工作日=法定工作日×实际行政执法人员总数=250×23=5750个工作日(详见附件1)。

(三)其他执法工作日

其他执法工作日合计2688个工作日(详见附件3)。

(四)非执法工作日

非执法工作日2622个(详见附件4)。

(五)监督检查工作日

监督检查工作日=总法定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5750-2688-2622=440个(详见附件2)。

三、监督检查工作安排

(一)重点检查工作安排

1.重点检查单位范围、数量、名称、行业领域(见附件5-10);

2.对有关重点检查单位开展计划检查,计划需用306个工作日(见附件2);

3.在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中的占比: 69.55 %;

4.时间安排:全年。

(二)一般检查工作安排

1.一般检查单位范围、数量、行业领域(见附件5-11);

2. 对一般检查单位开展计划检查,计划需用134个工作日(见附件2);

3.在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中的占比:30.45 %。

4.时间安排:全年。

四、监督检查重点

(一)做好各类企业日常监督检查

    按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4号)第八条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查,严格依法依规,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做好监督检查

1.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及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风险排查与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督查和“回头看”活动,排查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跟踪监控危险源、建立管理清单督促整改落实;

3.针对相关行业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暗访抽查、随机抽查、专项执法等方式进行检查,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

4.参与国家、省、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5.强化对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行为的监管,对安全评价机构、安全培训机构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及持续改进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三)监督检查各县(区)及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备案及演练等。

(四)依法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包括举报生产安全事故案件的查处),落实事故挂牌督办和事故后评估。

(五)调查核实安全生产投诉举报,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

五、工作要求

(一)经市政府批准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必须按时完成。分管局长要督促各科室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提高效能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细化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严格按批准后的监督检查方案实施,保证监督检查计划的顺利完成。因监督检查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及检查内容变更或生产经营单位增减幅度超过原计划的20%以上等因素,应当及时组织对本计划调整,并经局讨论通过后,重新履行报批和备案程序。

(二)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在权责范围内实施监督检查计划。监督检查,应依法依规,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证据充分,并主动接受监督。

(三)要采取计划检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等多种检查方式执行监督检查计划。检查时,既要做到按计划内容进行,又要按“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开展监督检查,从执法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人员和专家名录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对生产经营单位随机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相关监督检查公开工作。检查中,认真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督处整改,送达相关执法文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落实好“回头看”形成闭环监管。要将检查情况按要求及时录入安全生产综合统计信息直报系统,并将定期形成阶段性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和必要的执法记录和音像资料,经分管局长审核后存档备查。

加强信息化监管执法,运用“互联网+执法”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方式,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四)统筹安排监管执法力量,发挥整体合力作用。考虑我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和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及分布实际情况,实施监管执法力量统筹安排。根据检查需要,充分利用局执法人员名录库人员资源,合理调配执法力量,满足监督检查需要。局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要对各科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和执法人员需求进行调度。科室间要密切联系,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沟通与协调,做到信息共享。

(五)严肃监督考核,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要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相关业务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促进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将监督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列入对各科室的绩效考核内容,推动监督检查计划的有效施行。

(六)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监督检查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服务,及时宣讲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指导、监督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保证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营造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助力抚顺经济社会发展。

附件:

1.2021年度市应急局执法工作日计划总表

2.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日汇总表

3.2021年度安全生产其他执法工作日汇总表

4.2021年度非执法工作日汇总表

5.2021年度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监督检查计划

6.2021年度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监督检查计划

7.2021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监督检查计划

8.2021年度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监督检查计划

9.2021年度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监督检查计划

10.2021年度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监督检查计划

附件1

 

2021年度市应急局执法工作日计划总表

 

项目内容

总法定工作日

其中:

监督检查工作日

其他执法工作日

非执法工作日

工作日

5750

440

2688

2622

 

附件2

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日汇总表

序号

科室名称

工作日

重点检查

一般检查

小计

1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9

 ——

9

2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30

 42

72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124

 36

160

4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68

44

112

5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66

12

78

6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9

——

9

合计

 

306

134

440

 

 

附件3

   

2021年度安全生产其他执法工作日汇总表

序号

工作内容

科室名称

工作日

小计

1

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160

305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45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100

2

实施行政许可

行政审批科

140

 360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10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60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60

3

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20

 26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10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3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200

4

调查核实安全生产投诉举报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60

 60

5

参加有关部门联合执法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20

 17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60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90

 

6

办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登记、备案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30

140

行政审批科

110

7

开展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78

189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111

8

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141

693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2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42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8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50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12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240

9

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45

133

行政审批科

10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8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3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30

10

完成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安排的执法工作任务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21

 378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46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140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83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50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2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18

合计工作日

2688

  附件4

2021年度安全生产非执法工作日汇总表

序号

工作内容

科室名称

工作日

小计

1

机关值班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20

 381

行政审批科

50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84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8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45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5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20

2

学习、培训、考核、会议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255

 896

行政审批科

27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6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64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8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100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11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200

3

检查指导下级安全监管部门工作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21

 324

行政审批科

78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34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64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9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37

4

参加党群活动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60

 431

行政审批科

30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3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64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9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72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4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45

5

病假、事假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30

 218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16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42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5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20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3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30

6

法定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

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

40

 372

行政审批科

55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

40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42

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

80

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

45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30

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

40

合计工作日

 2622

附件5

 

2021年度政策法规科(规划科技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

名称

行业领域

检查次数

时间安排

工作日

其他应当纳入重点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

1.随机抽取1家非煤矿山企业

非煤矿山

1

二季度

3

2.随机抽取1家危化企业

危险化学品

1

三季度

3

3.随机抽取1家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

1

三季度

3

合计工作日

9

附件6    

 2021年度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1.重点检查安排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

名称

行业领域

检查次数

时间安排

工作日

1.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场或者排土场边坡高度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建设在大型工矿生产经营单位、大型水源地、重要铁路和公路、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等重要生产生活设施上游的尾矿库,高压高含硫石油天然气开采生产经营单位

①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非煤矿山

4

一季度

2

二季度

2

三季度

4

四季度

2

②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

非煤矿山

4

一季度

2

二季度

4

三季度

2

四季度

2

2.其他应当纳入重点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

①抚顺市源丰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

尾矿库

1

二季度

2

②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

地质勘探

1

二季度

2

③辽宁省有色地质局

一〇一队

地质勘探

1

二季度

2

④抚顺罕王傲牛小庙沟尾矿库

尾矿库

1

三季度

4

合计工作日

30

 

2.一般检查安排

一般检查单位范围

监督检查

单位数量

行业领域

时间安排

工作日

对下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

3

①清原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二季度

8

2

②新宾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二季度

6

4

③抚顺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三季度

10

2

④东洲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三季度

6

2

⑤新抚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三季度

6

2

⑥顺城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四季度

6

合计工作日

42

 

附件7

2021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1.重点检查安排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

名称

行业领域

检查次数

时间安排

工作日

(一)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1.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单位

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

危险化学品

6

一季度

4

二季度

8

三季度

4

四季度

8

②抚顺矿业集团页岩炼油厂

危险化学品

2

一季度

4

三季度

4

③抚顺北天集团化工公司

危险化学品

2

一季度

4

三季度

4

④抚顺远东页岩炼化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

3

一季度

4

三季度

4

四季度

4

⑤抚顺矿业集团页岩炼油胜利实验厂

危险化学品

2

一季度

4

四季度

4

 

 

(二)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2.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

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销售分公司

危化经营

2

二季度

4

三季度

4

⑦抚顺矿业集团氮气分厂

危化经营

2

二季度

4

三季度

4

⑧抚顺市能港顺泰多经有限公司

危化经营

2

二季度

4

三季度

4

⑨抽查市局直管加油站

危化经营

8

一季度

16

四季度

16

(三)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3.烟花爆竹生产、批发单位

⑩抚顺凯隆烟花爆竹有限公司

烟花爆竹

2

一季度

4

四季度

4

合计工作日

124

 

 

2.一般检查安排

一般检查单位范围

监督检查

单位数量

行业领域

时间安排

工作日

对下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

1

①清原县安监局负责监督

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一季度

4

1

②新宾县安监局负责监督

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一季度

4

2

③东洲区安监局负责监督

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4家)

一季度

4

四季度

4

1

④望花区安监局负责监督

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二季度

4

1

⑤沈抚新城安监局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二季度

4

1

⑥顺城区安监局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一季度

4

1

⑦抚顺县安监局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二季度

4

1

⑧新抚区安监局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2家)

二季度

4

合计工作日

36

 

附件8

2021年度制造业安全监督管理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1.重点检查安排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

名称

行业领域

检查次数

时间安排

工作日

1.安全生产风险或者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金属冶炼生产经营单位

①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冶金

3

一季度

4

二季度

4

四季度

4

②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

2

一季度

4

三季度

4

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

辽宁天湖啤酒有限责任公司

轻工

2

一季度

4

三季度

4

2.近三年发生过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

2

二季度

4

四季度

4

3.其他应当纳入重点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

①抚顺铝业有限公司

建材

2

一季度

4

三季度

4

②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建材

2

二季度

4

四季度

4

③抚顺大伙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建材

2

二季度

4

四季度

4

④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机械

2

二季度

4

四季度

4

合计工作日

68

2.一般检查安排

一般检查单位范围

监督检查

单位数量

行业领域

时间安排

工作日

1.本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重点检查单位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

5

机械

三季度

4

四季度

4

2.对下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

2

①清原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三、四季度

5

2

②新宾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三、四季度

5

1

③抚顺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三季度

4

1

④新抚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一季度

4

1

⑤顺城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二季度

4

1

⑥东洲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二季度

4

1

⑦望花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一季度

4

3.其他应当纳入一般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

1

烟草

二季度

3

四季度

3

合计工作日

44

附件9

2021年度执法科(调查和评估统计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1.重点检查安排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

名称

行业

领域

检查

次数

时间

安排

工作日

1.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金属冶炼生产经营单位

①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冶金

3

一季度

3

二季度

3

 四季度

3

②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

2

一季度

3

三季度

3

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

辽宁天湖啤酒有限责任公司

轻工

2

一季度

3

三季度

3

2.上年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后评估)

①中水六局华浙开原管业有限公司

建筑

1

二季度

15

②抚顺钢铁公司

冶金

1

二季度

15

③抚顺坤仪运输有限公司

运输

1

二季度

15

合计工作日

66

 

 

2.一般检查安排

一般检查单位范围

监督检查单位数量

行业领域

时间安排

工作日

对下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

1

①顺城区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

二季度

3

1

②抚顺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

二季度

3

2

③新宾县应急局负责监督检查的单位

(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

二季度

6

合计工作日

12

 

 

 

 

附件10

2021年度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重点检查安排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

名称

行业领域

检查次数

时间安排

工作日

其他应当纳入重点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

1.抚顺市新抚区成龙职业培训学校

培训机构

1

二季度

3

2.抚顺矿业集团技师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培训机构

1

三季度

3

3.抚顺矿业集团技师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培训机构

1

四季度

3

合计工作日

监理季度总结范文3

关键词:银川市;PM10;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R122.7 文献标识码:A

PM10(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µm)也称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µm 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工厂、家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废气、 烟尘、 扬尘以及自然起源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海水泡沫而进入大气的火山灰、烟尘、盐粒和被风吹起的扬尘等[1]。PM10对人类的危害被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所证实。同时还大量吸收可见光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对温度和酸雨都有影响[ 2 - 3]。因此,PM10作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大气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现辖贺兰、永宁县及兴庆区、 金凤区和西夏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春秋短促,夏冬分明。根据近年来银川市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可知,PM10为银川市的首要污染物。通过分析2008-2012年银川市PM10污染特征及其原因,旨在找出变化规律,为银川市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008-2012年银川市PM10统计资料来源于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四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全年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的数据,监测站点即兴庆区(银湖巷)、金凤区(宁安大街)和西夏区(宁化生活区)、背景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马莲口),采用方法为7001型β射线法悬浮颗粒分析仪,分析方法为β射线法。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各监测点位的PM10日均浓度值进行月度、季度、年度平均,得出银川市PM10的年度均值、季度均值、月度均值。PM10浓度评价标准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执行。

2 PM10污染变化特征

2.1 PM10污染的年级变化规律

5年间银川市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7mg/m3),经计算超标倍数为0.20、0.29、0.33、0.36、0.42倍。通过图1可以看出5年间银川市的PM10浓度逐年上升,2012年较2008年上升幅度为17.86%。

2.2 PM10污染的季、月变化规律

由图2、图3可知,5年间银川市PM10浓度的季、月变化基本呈现统一规律。银川市PM10浓度季节呈现春冬季升高,夏秋季降低的趋势,在4月、10月PM10出现了2个峰值,5-9月PM10浓度变化相对平稳,取PM10五年平均值8月份为全年最小值,9月份次小,4月份为全年最大值3月份次大。

2.3 PM10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选取银川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监测点位,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进行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由图4可知,5年间各监测点位的PM10浓度均为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7mg/m3) ,取各监测点位PM10年均浓度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2008-2012年西夏区呈现整体县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金凤区及兴庆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M10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

3 PM10污染特征原因分析

PM10浓度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污染源、气象因素及植被覆盖率的综合影响。

PM10主要污染源有:①以燃煤获取能源的工厂,这些工业源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PM10;②冬季采暖期燃煤来源以及生活面源对PM10浓度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③汽车尾气对PM10浓度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④地面风速较大时引起的地面扬尘、车辆行驶时带起扬尘(道路可扬尘)、建筑施工时引起的地面扬尘[5]。

3.1 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银川市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冬寒夏热,东长夏短,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PM10浓度受逆温的影响,早晨、傍晚出现贴地逆温的几率12月份最大、夏季较小,全年早晨、傍晚出现贴地逆温的几率分别为70%和44%[4]。因秋冬两季节,早晚气温较低,大气层结构温带,易出现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对流弱,地面风速也很小,污染源排放的PM10被抑制在底层很小的空间范围内,不易于迅速的扩散迁移,夏季大气湍流旺盛,有利于PM10的扩散迁移[5]。

3.2地面扬尘的影响

银川市气候干燥,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在春季多大风,易引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因浮尘、扬沙、沙尘暴、大风天气对其环境空气的直接影响非常明显(尤其为春季),其中浮尘天气导致PM10污染最中,扬沙天气次之,沙尘暴天气相对较轻[4],PM10浓度在春季有明显升高的特征。

3.3工业源的影响

随着银川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的推进,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依据2012-2013年银川市采暖情况,全市(三区)现有冬季采暖锅炉总台数为431台,实际监测293台,备用138台。其中锅炉吨位小于4T的台数为136台,5T至10T的总台数为198台,11T至40T的总台数为93台, 41T以上的总台数位4台。二是煤炭使用量情况。银川市冬季采暖锅炉用煤为炸子煤,耗煤量为645410吨。燃煤量的大增,大大增加了PM10的排放

3.4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目前银川市的汽车总量为410864 辆,较2008年增长速度为61.2%,大量排放的尾气集聚,加重了空气的光化学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x和天然植被释放的VOC对增加空气中的PM10浓度具有重要的影响[6] 。

4 结论及建议

(1)银川市PM10污染为地面扬尘、煤烟、汽车尾气等的混合型污染。一方面,银川市应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降低低空污染的排放,同时加强对燃煤、燃气、电气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城市绿化,强化环境管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治理。

(2)2008-2012年间银川市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M10平均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较2008年上升幅度为17.86%。环境保护部门要发挥其监督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制定环境法制建设的条令,强化监督意识。

(3)银川市PM10污染季、月变化规律性明显。PM10污染春冬季>夏秋季,当年10月-次年4月污染严重,5-9月PM10污染较轻。在集中供暖期和春季大风扬尘天气,应做好燃煤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的工作。

(4)银川市PM10污染空间变化明显。2008-2012年个监测点PM10年均浓度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2008-2012年西夏区呈现整体县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金凤区及兴庆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M10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兴庆区属于银川市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金凤区为银川市地处银川市中心,西夏区属于宁夏的老工业基地,区内工业企业较多,各区应坚持源头控制与防治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强化建筑工地周边环境污染检查,加大扬尘污染处罚力度,同时做好燃煤锅炉除尘设施、燃煤煤质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

参考文献:

[1] 朱能文.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动态, 2005(2): 16-18.

[2] 吴国平, 胡伟,腾恩江, 等. 我国四城市中 PM2. 5和 PM10的污染水平[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 2) : 133- 137.

[3] 茆长荣,尚广平.合肥市城市 PM10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J ] . 安徽大学学报, 2005, 29(4) : 87-92.

[4] 桑建人,孙银川,刘玉兰.银川市PM10等气象条件分析 [ J ] . 陕西气象,2002,26(4);

监理季度总结范文4

(1)12月11日,举行全校冬季长跑动员大会,并以“学生跑操比赛”启动全校冬季长跑活动。

(2)12月14日,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进行全班学生动员,并且组织学生填写《*中学学生冬季长跑活动记录卡》,安排长跑活动检查监督人员。

(3)学校以做好学生冬季长跑活动为主题撰写致家长的信,向家长宣传长跑意义,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时间安排与组织形式:

1、时间安排: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议要求,以及莱城区教育局的具体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学生冬季长跑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0年4四月,共计5个月。

2、组织形式:因学校场地和学生在校时间所限,本次长跑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利用每天早晨上学以前的时间或上学路上进行长跑,具体要求如下:

(1)从12月14日开始,全体学生禁止骑车上学。

(2)居住地距*中学不足1.5千米的学生必须在家长的协助下选择长跑训练路线完成训练任务;居住地距*中学满1.5千米的学生应采用跑步上学的形式进行训练。

(3)学生训练时间的安排,由学生根据训练路线用时的长短进行安排,要确保学生在7:30左右来到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班务整理。

(4)学生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应自觉坚持进行长跑训练,全体班主任要协助做好学生家长的监督工作。

(5)全体学生在结束长跑时要确保累计长跑距离达20万米以上。

(6)全体教师同时参考学生长跑计划,拿出自身的锻炼计划。

(7)长跑期间全体师生要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长跑任务。

三、本次长跑活动的主题:阳光体育与全民健身同行

三、活动的监督评价:

1、活动的监督:

为确保学生长跑质量,养成自觉长跑的习惯,各级部、各班主任应协同家长共同做好此次活动的监督工作,建议采用以下监督方式实施监督:

(1)班级成立学生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坚持每天开展检查活动,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a、在校门口或学生自己设定的跑操路线上对学生进行检查。

b、通过电话等形式回访家长,确定学生确实严格按要求进行长跑活动。

c、检查学生有无骑自行车上学现象,坚决禁止学生在长跑活动期间骑自行车上学,特别注意学生有无把自行车停放在校外周边地区的现象。

(2)做好家长的监督工作:

节假日、双休日等学生校外活动期间,学生必须自觉进行长跑锻炼,各班级一定要在学生离校前将《*中学学生冬季长跑监督评价卡》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家长在“学生长跑情况监督记录”中填写评价意见,学生返校时要将监督卡及时带回,各班级要及时做好家长意见的整理和回访工作。

2、活动的评价:

(1)各班要坚持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价制度,每周班会要对上一周学生长跑情况做总结,问题及时记录在《*中学学生冬季长跑监督评价卡》上,每月月末各班级要做好长跑活动的系统总结工作,将结果填写在《*中学学生冬季长跑监督评价卡》上,整个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要对学生参加长跑情况做出全面评价。

(2)将学生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素质评价“体育与健康”维度中的重要指标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活动结束时,学校要对这项活动进行专题总结,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学校将不定期开展各种抽查活动,结果用于评价级部和班级。抽查内容如下:

a、抽查各班对学生长跑活动的监督检查记录。

监理季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货币政策

JEL分类号:G32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1-0044-09

一、引言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多种多样,比如Watts和Zimmerman提出的三个著名的假设:薪酬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1986)。此外,避税、高管更替、管理层收购都有可能导致盈余管理。由于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主要有IPO、配股或增发、防亏保壳等。但是以往的研究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常量,没有考虑其变动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事实上当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影响企业实现其特定经济目的时,企业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抵消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冲击。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紧缩的货币政策至少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经营:一是紧缩货币政策减少了贷款供给,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二是贷款利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利息支出,导致利润和现金流同时降低。因此货币政策变化会影响公司价值,产生经济后果。本文在引入公司治理因素后,考察了紧缩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影响,并主要基于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t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解释。

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并不是被动等待或者接受货币政策变化,而是通过会计手段操纵盈余,以规避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对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民营上市公司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ST公司相对于非ST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而交叉上市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总之,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时,控制权性质、财务状况以及外部监管等公司治理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行为选择影响显著。

本文基于沪深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异质性影响,为研究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提供了全新的微观证据:基于新兴证券市场的特殊国情,引入上市公司控制权性质、财务状况及外部监管这些内外部治理因素,为研究治理因素对公司会计行为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了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章永奎、刘峰,2002)。盈余管理破坏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有着重要影响。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政府等)缔结的一组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处于内部控制人地位的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公司治理的目的是解决委托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保证公司管理层能够最大限度地从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经营公司。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通常是以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受此治理框架约束的管理者唯有真实提高公司业绩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因此公司治理有效性对企业盈余管理有重要影响。研究证明,公司所有权性质、股权结构、外部监管等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都有影响。

这些研究主要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环境来解释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没有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异质性影响。就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如Kashyap et aL(1993)利用美国季度数据证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改变企业内外部融资结构,总体导致外部贷款融资总量下降;Oliner&Rudebusch(1996)利用三十四年的美国制造业数据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小公司的内部融资;Ghosh&sensarma(2004)利用印度数据,表明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行为选择有影响。而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经济行为异质性影响研究较少,主要有陆正飞、祝继高(2008)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陈鹄飞(2010)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最优融资的影响等。这些研究也没有涉及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会计行为选择的影响。在我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调控,主要体现在增加或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产生经济后果。由于通过会计处理提高盈余水平是一个低成本的选择,上市公司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减少货币政策变动对自身的冲击。

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影响。伯南克和布兰德(Bernanke&Blinder,1992)以及Kashvap&Stein(2000)利用美国银行业数据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影响银行的放贷能力,导致银行减少贷款的供给。相对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转型经济体中银行体系起主导配置作用。AUen et aL.(2005)的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在经济中的作用远大于证券市场,银行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蒋瑛琨、刘艳武和赵振全(2005)和索彦峰、于波(2006)以及盛松成、吴培新(2008)的进一步研究均表明银行信贷仍然是中国企业主要融资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王国松(2004)和索彦峰、范从来(2007)的研究表明紧缩货币政策下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显著减少。

中国上市公司对银行信贷有很强的依赖性。笔者整理了2002~2010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年平均资产负债率、长短期借款总和占总负债的年平均值和短期借款占长短期借款总额的年平均值,见表1。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为平稳,负债约有一半是向银行进行融资,而在向银行借贷中短期借款超过长期借款,表明银行信贷仍是上市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以短期融资为主。

会计信息对银行贷款决策有显著影响。饶艳超、胡奕明(2005)对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银行信贷人员对利润总额的关注程度在所有财务报表科目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长短期借款和应收账款。银行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尤其是对利润总额的关注,使得企业在通货紧缩时期为获得银行贷

款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再融资(增发、配股)也是上市公司解决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股市进行调整,此时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会受到限制。在上市资源实行审批制的大背景下,只有那些财务业绩异常优异的上市公司才会受到监管部门青睐获得优先再融资权。企业有动力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业绩迎合监管部门的偏好。根据以上分析,从融资的角度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

H1:央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会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以提高业绩获得新增信贷资源

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引入控制权性质、财务压力、外部监管等来考察公司治理因素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间对上市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在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诸因素中,控股权性质是重要一环。中国上市公司按控股权性质分为国有和民营两种。目前控股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因为国有企业由于产权虚置会造成内部治理结构失效: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自身是没有能力控制企业的,而其所委托的行政机关,政府官员也没有真正的积极性去监督企业――因为行政机关与政府官员虽然有剩余控制权,但没有剩余索取权,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有效监督和评价管理者,从而产生内部人控制。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如升迁)或掩盖问题(如亏损),通过会计造假是一个成本较低的渠道,这从郑百文、红光实业、四川长虹等国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中得到证明。第二种意见认为民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力更强。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并非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它还承担着诸多社会责任,即使亏损也会受到政府的关照,因此国家控股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而民营上市公司并非大家想像的那样产权明晰、内部治理完善,相反,针对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存在更为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第三种意见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趋同,控股权性质不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股权分散情况下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行为无关。我们仍然从获得融资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在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由于所有制的优势享受着超市场待遇,表现在信贷资源分配上存在贷款软约束的情况,政府实际上为国有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隐性担保。在法制不完善、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银行更愿意向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放贷,而不愿意向缺乏有效担保的民营企业倾斜。监管部门也愿意优先安排国有企业上市或再融资。这从降低风险角度是一个理性选择。而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良好的绩效是其获取市场资源的前提。在货币政策从紧带来的融资资源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当然对提高业绩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因而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央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从1998年4月22日开始,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对连续2年出现亏损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对亏损上市公司提出警告,也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随后在2003年,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在已出现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标志。而《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文件均明文规定了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应给予暂停上市处理,并且如果在宽限期内不能扭亏,公司将被终止上市。上市公司一旦被带上ST或*ST帽子,公司的市场信誉和财务信用度将会被严重降低,无法再通过配股或者增发股份进行融资,而公司在其它融资方面、经营方面也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公司被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丧失。融资能力和壳资源的丧失,对内部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往往伴随着提高贷款利率,利率提高增加上市公司利息支出,会对经营业绩本来就不佳的ST类公司雪上加霜,导致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央行短期内连续提高利率更是如此。紧缩期ST类上市公司财务压力巨大,有着强烈的改善业绩实现扭亏保壳的动机。因此我们将是否被ST作为财务压力大小的划分标准,即按照是否被ST将所有样本公司分为两类:ST类公司表示财务压力大,非ST类公司表示财务压力小。我们提出第三个假设:

H3:对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ST公司相对于非ST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夏立军等(2005)提出:公司治理环境至少包括政府治理、法治水平、产权保护、市场竞争、信用体系等方面。公司治理环境相对于股权结构安排、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独立审计制度、经理人市场机制、接管和并购市场机制等等公司治理机制是更为基础性的层面。没有良好的治理环境,这些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便很难发挥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外部治理环境(如完善的法律体系、政府干预的减少、审计师的意见等)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作用(徐浩萍,2004;夏立军、方轶强,2005;吴永明、袁春生,2007)。作为一种外在的市场准入约束,交叉上市要求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和更完善的公司治理。Moel(1999)、Huddaa et al(1999)、Pagano et al.(2002)发现,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公司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更多、更规范的信息披露能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交叉上市公司接受更严格的法规要求,其信息披露更透明、公司治理结构也较完善。在成熟市场有效监管下,交叉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将付出昂贵的成本。相对于国外成熟市场,内地股票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监管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上市公司违法成本低。因此,我们用是否交叉上市作为面临外部监管严格与否的划分标准,提出第四个假设:

H4:对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单一上市公司相对于交叉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2~200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按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并按以下标准筛选:(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至少连续上市两年以上;(3)剔除2005~2008无银行贷款或证券融资的公司;(4)剔除样本期间所有权性质发生变化以及资产重组导致主营业务发生改变的公司;(5)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我们最后得到941家公司26348个公司/季度观测值。数据主要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部分来自CSMAR数据库。

(二)被解释变量

盈余管理衡量指标多种多样,国内研究大多采用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国外成熟市场的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在我国并不一定适应。盈余管理按调控科目划分可以分为操纵“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线上项目指损益表中营业利润以上的项目,是从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线下项目指损益表中营业利润以下的项

目,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等,是公司从附属的和非持续性的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由于线上项目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并且随着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和审计责任的加强,其操控程度得到很大限制。线下项目则不然。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Haw et al(1998)和廖理、许艳(2005)以及魏涛、陆正飞、单宏伟(2007)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其作用远大于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借鉴Chen和Yuan(2001)、李维安等(2005)直接用非经常性损益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替代变量,本文首先采用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例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寻找盈余管理最合适的变量。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线下项目(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投资收益(TZ)、营业外收支净额(YYW)、补贴收入(BT)。2006年新准则中,补贴收入纳入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因此盈余管理变量为:(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总资产。

本文研究时段选择2002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在该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央行货币政策调控艺术趋向成熟。2002年至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2006年以后,由于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加,经济有全面过热迹象,央行又适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为经济降温,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为应对次贷危机才转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表明了这一过程(见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6年之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稳定,从2006年2季度起开始上升,并在2008年3季度达到17.5%的历史新高,第4季度开始下降。因此这是一个由稳健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的完整的过程,为我们考察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观测窗口。

我们从万得金融数据库中整理得到目标公司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将所有目标公司该比值按季度求总和、均值,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列示如图2(为便于比较,对相关数值单位进行了统一,以下均如此处理):

我们发现,在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每年各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呈现一个稳定状态,而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该比值发生了剧烈波动。我们认为。如果央行在2006年之后仍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则各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仍然会保持稳定;或者说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应的是非经常性损益的正常值。则我们可以通过2006年之后非经常性损益相对于正常值的变化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基于此判断,我们将上市公司2002-2005年各对应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的均值定义为该季度非经常性损益的正常值,然后用2006-2008年的对应季度的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减去这个正常值,作为盈余管理变量(例如要求某上市公司2006年1季度的盈余管理变量,首先将该上市公司200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2004年1季度、2005年1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的均值作为该公司1季度非经常性损益的正常值,然后用2006年1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减去这个正常值即得)。

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中包括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科目反映企业进行投资(包括证券投资)的收益和亏损。上市公司不仅作为证券市场投资的客体,亦作为参与者,成为投资的主体。除基于战略目的的长期股权投资外,上市公司对证券市场的参与大多是以获取短期投资收益为目的的证券投资。上市公司进行短期投资的现象非常普遍。2002年至2005年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熊市,沪深指数连跌5年,证券投资者亏损累累。而从2005年以来的大牛市,在2007年9月达到了顶峰。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从顶点6124点股市急转直下到2008年10月的1664点,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股市的大起大落,投资者暴盈暴亏,使得2002~2005年投资收益不能代表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正常值;而2006~2007年的大牛市也使得我们无法判断上市公司巨额投资收益是正常投资所得还是人为操纵导致。由于我们无法控制各种因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而且吴战篪、罗绍德、王伟(2009)的研究表明2006年新准则的实施制约了上市公司通过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因此我们将投资收益剔除。这样非经常性损益只包括一个项目: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通过会计上的两个科目得到: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非货币换、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国内研究表明,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因此营业外收支净额作为盈余管理指标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整理得到2002~2008年目标公司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将所有目标公司的该比值按季度求总和、均值,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列示如图3:

我们发现,2006年之前上市公司每年各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呈现一个稳定状态,2006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而在2007年之后该比值发生了剧烈变动,其变化基本与非经常性损益与总资产的比值变化一致。据此我们认为,如果央行在2006年之后仍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则各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仍然会保持稳定:或者说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应的是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正常值。我们可以通过2006年之后营业外收支净额相对于正常值的变化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基于此判断,我们将上市公司2002~2005年各对应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的均值定义为该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正常值,然后用2006、2007、2008年相对应季度的比值减去这个正常值,作为盈余管理变量(例如要求某上市公司2006年1季度的盈余管理变量,首先将该上市公司200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2004年1季度、2005年1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的均值作为该公司1季度非经常性损益的正常值,然后用2006年1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减去这个正常值即得),该指标越高,上市公司通过营业外收支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

四、盈余管理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1)图4给出了货币政策紧缩期间各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总资产比值较正常值增加、减少或没有变化的公司数量,选择增加该比值的公司数量季度均值

为631家,占样本总量的67%;季度最高值为725家,占样本总量的77%;季度最低值为577家,占样本总量的61%。这说明多数上市公司在紧缩期间增加营业外收支净额以达到提高业绩的目的。

(2)表2对紧缩期盈余管理变量(营业外收支净额与总资产的比值相对于正常值的季度变化值)的均值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右侧检验)。结果发现,除2006年四季度外,其余季度变化值至少在10%的置信度下显著大于0。图5给出了紧缩期间(营业外收支净额/总资产)相对于正常值,该比值的季度变化均值变动趋势。从中可以看到,在货币政策紧缩初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显著;但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升,季度变化值显著增长并在高位波动,说明随着紧缩程度不断加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表2和图5说明从总体上来说,紧缩期间上市公司是正向调增营业外收支净额,盈余管理的方向是增加利润。

(3)图6、图7、图8列示了加入治理因素后,营业外收支净额与总资产的比值对货币政策的相对变化。从图中我们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前期,不同治理因素的上市公司该指标季度变化值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随着紧缩力度的不断加深,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和非ST类公司,民营和ST类上市公司该指标季度变化值显著正向变化;非交叉上市公司较交叉上市公司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变动。而整个紧缩期交叉上市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变化没有规律,呈随机状,且波动幅度显著低于非交叉上市公司。

五、多元回归检验

(一)被解释变量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用2006-2008年目标公司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与总资产的比值相对于该比值正常值的差额作为盈余管理变量。

(二)解释变量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信贷规模限制,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转变。央行通过控制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贷款价格,通过法定存款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经检验,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在相关性,考虑到我国中央银行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远高于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具有更强的政策信号指示作用。2002年至2005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以该期间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基准,将2006年至2008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对于基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作为货币政策解释变量的变量,即ACRR=06-08季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基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RR>0且CRR持续上升,货币政策从紧。因为2008年第四季度为应对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央行连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在回归分析中剔除200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

考虑到不同治理类型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根据研究目的,我们设定三个哑变量,第一个为SEOi区分终极控制人类型,数值0代表国有,数值1代表民营、非国有;第二个为STi区分公司财务风险,数值1代表ST公司,数值0代表非ST公司;第三个为CROSS;用来区分是否交叉上市,内地单一上市公司赋值1,同时在香港或海外和内地上市公司取0。

(三)控制变量

,以往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负债状况等公司自身特征对盈余管理有影响,我们选择公司规模、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资产营业利润率。和反映负债状况的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并控制了行业与年度的影响:

本文建立如下模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货币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Yitit=α+β1*Mpitit+β2*Mplt*Seoitit+β*3MpllStitit+β*4*Mplt*Crossitit+β5*Levt+β6*Roaitit+β7*Sizeitit+行业效应+年度效应-eitit

其中i=1,2,…,代表样本公司个数;t=1,2,…,28,代表观测季度数;Yitit代表公司i在第t个季度的盈余管理行为;Mpitit为表征货币政策的变量,即CRR;Levitit、Roaitit、Sizeitit,为控制变量,用来控制公司自身因素的影响;Seoitit、Stitit、Crossitit代表公司治理类型,共3个哑变量;eitit为残差项;β1,计量货币政策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直接影响;β2-β4计量不同治理公司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异质性影响。

为了降低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和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我们以横截面数据的方差(cross-section)作为权重,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检验货币政策、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SAS9.0进行数据整理,Eviews6.0软件进行模型计量。

(四)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中数据看上市公司总资产营业利润率均值为负,说明主营业务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存在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外收支)调整利润的可能性。

表4为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表。从表中数据看,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3、多元回归分析。

我们得到如下的回归结果,其中(1)为不包含哑变量的回归。ACRR在模型(1)、(2)中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上市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平均增加3个百分点。因此,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会提高营业外收支净额,增加利润总额(假设1)。通过模型我们看到,CRR_SEO、CRR_ST、CRR_CROSS系数显著为正,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ST类上市公司相对于非ST类上市公司、单一上市公司相对于交叉上市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变化大,更有可能通过营业外收支进行盈余管理(假设2、3、4),因此可以判断公司治理因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显著。CRR_ST、CRR_CROSS系数远较CRR_SEO大。说明财务状况、外部监管比控制权性质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影响更大。

结合我国现有金融体制,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紧缩期间民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力度显著超过国有企业的原因是由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国有企业由于体制上的优势、政策上的倾斜、政府的隐形担保可以确保在融资上的优势,比如国家对四大商业银行花费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对亏损累累的国有几大航空公司注资,央行货币政策变动对他们影响有限,因此通过盈余管理提高业绩以取得融资优势动力不足,而民营上市公司则需进行盈余管理提高业绩以获取融资上的优势。但民营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业绩破坏了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导致市场对民营企业融资更加严格,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紧缩期更要重视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改善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地位,使民营企业获得公平待遇,是降低民营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有效措施。

ST类公司是那些连续亏损被交易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由于面临摘牌的风险。对可能造成经营成本上升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比非ST类公司更加敏感,因此会进行更大力度的盈余操纵以抵消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诸如经营成本上升等负面冲击。

交叉上市公司相对于单一上市公司,到监管更加严厉的市场上市将承担更多、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责任,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而国内股票市场在监管制度上存在缺陷,对会计造假公司处罚过轻,使得上市公司违法成本过低,客观上鼓励了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调节利润。

而且,根据回归结果,在公司治理诸因素中,财务压力和外部监管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较控股权性质更大。因此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间,我们应当主要从企业财务状况和外部监管来判断和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于其他控制变量和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我们发现规模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因为公司规模大往往意味着公司内部控制和治理水平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

4、稳健性检验。

一些研究表明,每股现金净流量、净资产收益率与盈余管理有关;加入这些变量后,货币政策变量系数保持稳定。在前述回归方程的基础上。我们直接用2006年1季度至2008年3季度的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季度初总资产的比值作为盈余管理变量,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货币政策变量,结果仍保持不变。

监理季度总结范文6

一是抓实制度建设,明确考核导向。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委员会成员组成;会同区医改办等部门修订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试点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其中重点提高群众满意度测评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值,丰富群众满意度测评取样方式;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夯实考核基础,明确最大限度激发事业单位公益服务属性的考核导向。

二是抓实过程管理,规范考核流程。明确考核方式,考核采取综合指标与专项指标相结合,年度考核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综合指标年度考核,专项指标季度考核,季度考核中已涉及的考核内容,年度考核不再组织考核,季度考核得分按比例计入年度考核总成绩;明确职责分工,通过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区编办、监察、财政、人社、卫生等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将责任主体落实到位。

三是抓实结果使用,树立考核权威。季度考核结果主要与绩效工资挂钩:考核结果分为一、二、三级,区相关部门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的基础上,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实行先预拨后结算。绩效工资总量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每月定额发放,奖励性绩效依据每季度考核结果发放,二级单位按核定的奖励性绩效进行发放,三级单位扣减的奖励性绩效数额用于奖励一级单位。年度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实行四挂钩:与单位评先树优结合,考核结果直接与单位年终考核等次挂钩;与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年终绩效考核工资;与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干部使用挂钩,将年终考核优秀比例和干部使用向绩效考核为A级的单位倾斜;与机构编制调整挂钩,评为C级的单位,由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关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整改仍不到位的,视情核减编制、降低规格,直至撤销建制、注销法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