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之邦范例6篇

中国礼仪之邦

中国礼仪之邦范文1

秦朝时叔孙通曾以文章博学被征召,因其察颜善辩而得到秦二世厚待。陈胜、吴广起义后,叔孙通离开都城,到薛地归从项梁。项梁在定陶战败后,叔孙通又投归了楚怀王熊心。楚怀王被立为义帝,迁徙到长沙,叔孙通被留下来事奉项羽。汉二年,刘邦进攻彭域,叔孙通便投降了汉王。

刘邦做了皇帝后,取消了秦朝的那些严苛仪礼法规,仅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群臣喝酒争功,喝醉了的乱喊乱叫,拔出剑来击砍屋柱,还灌刘邦的酒,使刘邦十分狼狈。叔孙通知道皇上已经厌恶了这些无礼行为,趁机劝谏刘邦说:“儒家难以跟他们一起夺取天下,却可以同他们保守成业。我愿意征召儒生共同拟定朝廷礼仪。”刘邦说:“只怕像过去那样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礼制是适应时代人情,给人们的言行作出规范的。所以从夏、殷、周继承削减的过程,可以推知将来的礼制,就说明了古今礼制的不重复。我愿略用古代礼制与秦朝的礼仪揉合起来制定新礼仪。”

刘邦应允。叔孙通于是征召100多人在郊外进行演习。汉七年,长乐宫建成,各诸侯王以及朝廷群臣参加了10月朝会,仪式如下:平明之前,谒者主持典礼,引导大家按次序进入殿门,廷中陈列战车、骑兵、步兵和侍卫官员,配备武器,树立旗帜,然后下令快步走。殿下的郎中夹着台阶站立,台阶上有几百人。功臣列侯、众将军、军官按次序排列在西方,面向东方;文官从丞相以下排列在东方,面向着西方。大行令安排九个礼宾官,从上向下传令。这时,皇帝乘坐辇车从房宫里出来,众官员举着旗帜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以下,一直到六百石的官员,按次序向皇帝朝拜。所有人震恐肃静。待到典礼完毕,再举行正式的宴会。凡是陪坐在殿上的官员,都伏俯垂头,依照官位高低的顺序,起立给皇帝敬酒祝福,行酒九次,谒者宣告,宴会结束。御史大夫执行纪律,对凡是不遵照仪式的,就被领出。在整个朝会和宴会过程中没有敢大笑大叫违反礼节的。当时汉高帝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啊!”于是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赐黄金五百斤。跟随叔孙通的儒生们也都封官授赏。

汉九年,刘邦派叔孙通任太子太傅。汉十二年,刘邦想用赵王刘如意替换太子,叔孙通不同意刘邦的想法,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基,根一动摇,天下便会震荡起来。怎么能拿天下的根基之事为戏言呢?刘邦说:“我听您的。”在张良等大臣的劝谏下,刘邦终于取消了更换太子的意图。制礼效应

叔孙通是一位懂得审时度势、圆融变化的儒生,他选择了最佳时机登上历史舞台,即在刘邦取得大汉天下、登临皇帝尊位、需要树立威信的时刻。刘邦需要宫廷礼制,又不希望过于繁琐;希望约束下属,又不使自己约束过多。刘邦厌烦周朝和秦朝的繁文缛节,叔孙通一一满足了刘邦的要求,借鉴周、秦礼制,制定出了具有大汉特色的礼制,从而得到了刘邦的肯定和嘉奖。

2000多年来,中国历朝宫廷礼仪虽然有所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沿袭了叔孙通当年制定的那一套礼仪、程序,中华民族为礼仪之邦的美名与叔孙通的贡献密不可分。

注重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哪个文明国家不重视礼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商务礼仪显得越来越重要,商务礼仪成为国际化人才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缺失商务礼仪会带来不良后果,小到对业务交易受损,大到给国家形象抹黑。

作为礼仪之邦的炎黄子孙,应当弘扬叔孙通等先祖制定的礼仪文化,同时改革创新,注入新时代内容,普及礼仪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礼仪素养,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

礼制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循礼仪、礼节和程序,以保证交往的顺畅和舒心的一种现象。当代启迪

2000多年前的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一套实用的宫廷礼仪,为汉朝政府的有序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应当从叔孙通的制礼效应中得到启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是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我们的先辈创建了丰富的礼仪文化,礼仪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今倡导个性张扬的社会,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缺少礼貌修养,以致产生了许多不谐之音。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社会,有必要重视礼节修养,充分发挥这一社会“剂”的功效。科技发展迅速,社会节奏加快,政府和企业在制定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时要注重简单易行,避免繁文缛节。并且对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定期清理。

言出如箭,执法如山。在管理理论上有个大家

都熟悉的“火炉定

理”,即烧烫的火炉,谁触摸谁就会立即被烫。“火炉定理”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应用到社会管理领域,就是说法律、规章一

中国礼仪之邦范文2

Abstract: Shusuntong is the Confucianism successor and pioneers who adapt to the trend of histor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rough analysis of his character, 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make the change when time varies to develop Confucianism.

关键词:叔孙通;儒学;因时变宜

Key words: Shusuntong;confucianism;right crop for right time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327-02

0引言

秦汉之际,群雄逐鹿中原,鼓角争鸣、刀光剑影。在这个风云变换的时代,一群涵盖政治军事学术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司马迁在《史记》人物列传中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雄才、英姿、伟业。叔孙通便是这时期适应历史潮流而动的儒学传人和开拓者。

叔孙通,鲁国薛人。他是无所不窥的智辩之士。世居鲁地,有礼乐六艺的完整典制的继承,有邹鲁汶泗的正统渊源,有弦歌之音不绝的气派。叔孙通的事业经历,兼有孔荀因时权变、君子不器的特点我们知道儒学的开创者孔子,一生遍及诸侯国宣扬儒家治国之道,宣传他的仁政思想。在鲁国季氏门下未受到重用,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受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最后返回鲁国。他讲究仪容服饰,制定繁琐的礼仪,追求举止行动合乎规矩。他的理想没有实现。然而,叔孙通却在汉朝建朝初期,百端待举之际,在辅佐汉高祖刘邦建设西汉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精通朝廷礼仪制度,采取古礼结合秦仪并根据高祖要求,定立朝仪制度,汉朝宗庙仪法等。《太史公自序》说:“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作《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从传旨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他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能在动乱的年代不但保有生命,而且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方式。

1因时变宜 功业有成

在《刘敬叔孙通列传》这篇传记中,叙事细腻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叔孙通献策得官,过人的才智,展示了他人生的轨迹,揭示了他成功的内在因素。

叔孙通在秦时为待诏博士,他既没有因为秦始皇焚《诗》《书》而隐身不仕,也没有受到坑术士的冲击。数年以后山东变起,秦二世胡亥诏诸博士询问说:“楚戍卒攻蕲入陈,你们认为如何?”博士儒生三十余人都回答说:“人臣不能逆命,逆命就是反叛,罪当死,愿陛下急发兵击之。”胡亥十分不高兴,面有怒色。唯独叔孙通说:“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 ,安敢有反者!”。唯有他一人说了假话,如今天下太平,民众安居乐业,根本没有反秦天下之人。秦二世大喜,还赏了他些东西。他随即就溜走了,后事奉过怀王,项王,还有汉王刘邦。叔孙通没有像孔子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根据自己多年博闻强识、深得儒学要义的根基,他知道秦朝这个政权没有希望了,没有了民心,没有爱民的君主,哪有长久生存的根基!我们看到叔孙通表面的阿谀,实质是对现实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洞悉。

叔孙通降汉时,带过来一百余名跟随他的儒生弟子。数年之中,叔孙通为刘邦推荐过不少昔日闻名的强盗大猾,却始终不为群弟子进一言。群弟子私下骂他,他听到后说:“现在汉王正冒矢石争天下,你们想想能为汉王参与争斗吗?我要先推荐能够斩将搴旗的人,你们要等待我。”大概即因为叔孙通推荐壮士有功,刘邦封他为稷嗣君,拜为博士。叔孙道深知打天下和治理国家的区别,而当时是用武力打天下的时候,用不着读书人。正如他所说,机会终于光顾了有准备的人。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最初是没有制度的,每天上朝开会,文官武将和他吵,乱七八糟,简直没有办法,叔孙通于是说我替你拟订计划,建立制度。刘邦虽然是个粗人出身,但他马上意识到了叔孙通建议的价值,于是当即命令叔孙通尽快去做。叔孙通遵照刘邦的旨意,找来三十多个懂礼仪的儒生没日没夜地抓紧排练。一个多月以后,儒生就演练成熟,正好这时大汉定都长安,刘邦就把叔孙通排练的这套礼仪原原本本地运用在大臣们身上。群臣照礼仪进殿陆续接受刘邦的召见,按官阶高低依次向刘邦行叩拜之礼。进见的大臣都俯首低眉,恭敬备至,整个召见过程井然有序。自此以后,刘邦端坐于上,群臣用礼仪进宫接受召见,就自然成为一种规矩。借礼仪制度建立个人尊严、提高个人威信,这是刘邦有意而为的。所以,当刘邦目的达到以后竟喜不自禁地说:“我现在才算真正体会到当皇帝的尊贵了。”我们看到叔孙通能够顺利得到任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以自我广博的儒学为基础,用锐利的眼光,高远的见识,在事物的发展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动向,体现出审时度势,因时之变。

2承继道统 弘扬儒学

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朝仪。其中以叔孙通定朝仪最为突出,最具有代表意义。

刚才说过了叔孙通对历史的关键之举,如“朝班”的制度,自汉代由他建立以来,虽然历代各有不同的沿革,但一直到清朝末年,实行了几千年。奠定了封建等级制度的雏形。也就是说自汉代以来,这几千年当中,实际上的政治体制思想,一直受他的影响。我们再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叔孙通是了不起的人物。孔子奔波一生都没实现的理想,在叔孙通的手中变成现实。制定朝廷礼仪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它使君主充分认识到读书人的用处。叔孙通同时举荐了很多儒学的读书人,使他们能有机会参加到治理国家的政务中,一定程度上,它使儒家的政治思想通过这些人的行动得以转变成统治阶级的部分统治思想,或者说一定程度影响统治者的执政主张。读书人的地位提高了。开物成务,体现礼的判定尊卑秩序和节制人情,在实践性和可行性上,叔孙通都与儒家开创时期的传统原则不相背离。儒教的地位空前提高。自叔孙通开始,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正统统治思想中,一直用儒家的社会伦理规范、约束百姓,儒教成了正统。

中国礼仪之邦范文3

礼仪之邦的误解

文/理钊

中国乃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是我们常引以为豪的。但诸多眼前的情景,又常常扫了人们生于“礼仪之邦”的豪兴,举凡需顺序办成而又没有强力维持的事情,参与者总会一窝蜂地乱起来。这样的场合里,别说寻不见礼仪的影子,相反倒可看到流寇式哄抢的样子。这几年出洋观光的人多起来,但观过洋光的人,非但未见那里的“腐败透顶”,还大赞人家的文明礼貌,于是愈加叹息我们这礼仪之邦里的无“礼”了。

初时我也是忧心地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时常想念着“如礼如仪”的古旧时光的倒转。大凡心智正常的人,有谁不希望生活于秩序井然、彬彬有礼的时代呢?于是常盯着那“礼仪之邦”做着美梦,盯得久了,却发觉先前对礼仪之邦里的礼仪只是误解。

自汉武始,我们就是唯儒独尊了,所以自那时便奉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自然是儒家的礼,也就是礼仪之邦里的礼。对这礼,至圣先师说“吾从周”,也就是说儒礼乃周礼。周朝确是重礼的,那是治国方略,“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可等我们看一看周礼,知道那“礼”只是对君臣、父子、长幼、亲疏、贵贱之间界限的严格规定,里面尽是怎样祭天祭祖,君臣之间该怎样叩拜,官官之间该怎样说话,还有婚丧嫁娶该是怎样程序之类,这末后的一项至今我们仍在实行着。

受独尊的儒礼是极严格的,比如君臣之间的会见,必是三叩九拜,口呼万岁才行,否则即是犯上欺君,要将脑袋砍去。再如皇上衣服,即便那是最时髦的装束,别人也不可去追穿,不然也要砍头。至于官官之间怎样应酬接待,也有不能僭越的礼仪。现在皇帝和大臣的戏正在流行,要想知道礼仪之邦里的礼仪,不妨挑选点严肃的看一看。

最初的儒礼是没有百姓的份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是专用于庶人的,而礼则是专由贵族官家来实行的。当然,后来儒礼(自宋朝始)也下了庶人了,至明清更得普及,其因在科举取仕,读书人多了,又必读儒书。但下了庶人的礼也只在读书人中流行。后来儒礼也有增加,但添加的仍不是现在的文明礼貌,而是限制女人的礼,贞节牌坊便是证明。

这便是礼仪之邦里的礼仪,而且被独尊了二千余年,结果呢,是儿子见了老子唯唯诺诺,“儿子的话在没说之前便已错了”,百姓见了官员则是战战兢兢,小官见了大官是小心翼翼,精心侍候,百官见了皇上则更是如履薄冰,唯恐言行违礼而掉了脑袋,女人则是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差不多就是古时“礼仪之邦”的全貌,而这样的礼仪又何曾完全地消失过呢?只是这并非人们呼唤的现代文明礼貌罢了。

所以,在呼吁“礼仪”的今天,决不能搞“礼仪之邦”的恢复,人心的向古,应是建设新礼仪。

【技法借鉴】文章从现实入手,提出寻找“丢失的礼仪”的话题,然后进行逆向思维,笔锋一转,探寻我们过去一直提到的“古代礼仪”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结果发现,我们以前所提的“礼仪之邦”只不过是一套封建的等级制度的维护品而已,最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呼吁“礼仪”的今天,决不能搞“礼仪之邦”的恢复,人心的向古,应是建设新礼仪。文章有感而发,分析深入,触及问题的实质,文章结尾所提的观点具有启发意义。

二号美文借鉴

汉字的变脸

文/钟硕

也许是天性所致,对语言文字我比较敏感。虽说自忖才疏学浅,但天生见着汉字就是觉得有种亲和力。前日路过一装潢店,见一幅拙劣的摄影作品旁,有一行隶书字体的“胸怀天籁不吹箫”的题字。查阅字典,“籁”,为宇宙万物孔穴所发出的声音。心中不由得惊叹天底下竟有如此精妙超拔的文字。只是有些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样好的文字,会去充当那样一幅摄影作品的题字?那幅作品上,坐着一个半裸着上身的女子,在装模作样地吹箫,即是把“不吹箫”变成了在吹箫。买的人还真不少,很显然,商家的策划是卓有成效的。

如此种种,从某个角度看,语言文字同商品的关系,露骨一点说是相互利用,隐晦一点讲便是各得其所。毋庸置疑,在商品社会里,语言文字也在大显身手,许多玩语言、玩文字的高手纷纷粉墨登场,许多商品的广告语和促销口号由此变得巧夺天工、变幻无穷。这些一夜之间变得花枝招展的汉字,非常卖力地充当着如此特殊的角色,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最为壮观的是周末的街头,各商家为了最大限度地推销商品,亮出了形形别出心裁的广告语,其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什么“心在流血,疯狂跳楼价”,很是触目惊心。更有甚者,索性在铺面里画一颗插着一把寒光四射的匕首的人心,那是一颗鲜活的人心,那血正一滴一滴地往下淌着。商家显然是在企盼纯朴的路人会以为买了他的大减价商品是一件善举。

呜呼,言利的商家们,都习惯于集中在周末进行如此疯狂的亏本大甩卖,我认为这简直就是一种惊世骇俗的壮举!但随着消费者们觉悟的提高,某些高明的商家不再玩那种血淋淋的文字了,他们选择了一些温情脉脉的广告语,如“拥有××牌手表,尽显浪漫风流”,即是浪漫风流同手表的品牌有些直接瓜葛的意思,多么巧妙煽情的文字呵。最有趣的广告语还数“××皮衣,贵族的选择”,不知引出了多少曾经一穷二白不知啥叫贵族的国人“奋发向上”的冲动,花钱买件皮衣穿上身,你就有了被商家授予的贵族头衔,这实在是充分地显示了汉字的感召能力。当然,穿得起皮衣倒不是件坏事,不过喜悦之余,我们是否还记得报纸上曾报道过一年轻的母亲买回一个电热水器,当晚洗澡时就被电死的事件?这兴许同厂家或经营者诚恳的广告词和促销手段有些关系吧。

在这个信息时代,语言能多角度地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应该是件好事,谁知它竟会突然变脸,去充当那些伪劣产品的帮凶呢?我们不得不为之痛心。不过,站在一个读书人的立场,我倒是认为真正的帮凶,恰好应该是那些识得几个汉字又肯为了几个铜板甘当奴婢的所谓的文化人。这世上,再没有比文化人的沉沦更为可怕的事情了。

我常想,人类社会无论如何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可我们关注由语言文字展开的历史与现状的样式时,常会听到身边许多温良之辈发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这让我想起了书上所记载的古时候的另一种盛景:夜不掩户,路不拾遗。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究竟是现在的人还没有走出商品经济时的困顿,还是古人们惯于自我粉饰和标榜呢?

中国礼仪之邦范文4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仪,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礼仪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不管你意不意识到文明礼仪,懂不懂文明礼仪,重不重视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无处不在!

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何体现自己有礼、有节、有度的修养和风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

其实从幼儿园那里,我们就学到了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零食袋,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因此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当你在跟人问了路之后,省略了“谢谢”一脸不屑地扬长而去的之后,或许会听到你问过路的大妈嘟囔出了一句:“没家教!”其实,你真是没家教吗?只是一时忽略了礼仪罢了。

中国礼仪之邦范文5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和“热情好客”的习俗,注重礼仪,文明待客,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传统。

形成于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最早采用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准则的方式,将这一传统推行到上层社会和家居生活中。尽管西周时期“礼不下庶人”,建立礼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强化奴隶社会等级制度,以协调奴隶主阶级内部的关系,但进入春秋时期以后,随着奴隶制度“礼崩乐坏”,又出现“知识下移”、“礼下庶人”的局面,这一传统和礼仪制度也因此深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广泛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每逢有亲朋好友来访,主人一家不仅迎来送往,热情款待,还要在落座和宴饮时,精心安排在场每一位人士的坐席位置,由此而产生了有关座次的规定。

在中国古代家居生活中,桌、椅等家具尚未出现前,人们在室内活动时是坐在铺设于地面的席上,故称为坐席。中国的传统建筑平面为方形,故室内有四个墙角,称为四隅。“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南隅谓之窆,东北隅谓之宦”(《尔雅・释宫》)。孔子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就说明古人对这种建筑是司空见惯的。(图1)房屋平面为方形,室内的坐席也就按照方形布置,并以不同的朝向区分主次、高低。

古人在安排主宾的坐席时,需要依据在场的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地位或年龄,选择怡当的位置朝向,安排坐席。以此突出长者、尊者的地位,以此表示对长者、尊者的尊敬。同时也使在场每一位人的坐席位置新“恰如其分”,以体现“长幼、尊卑有序”、“主次有别”的原则。

按照礼仪制度的规定,座欢又因场所不同,而分为室内和堂内两种排定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宫室、衙署和府邸,以及民居建筑,均将堂作为建筑群落的核心和主体,建筑面积最大。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称正房为堂。堂在家居生活中,是接待宾客和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按建筑形制区分,堂的位置因在室的前面,而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规格也比室高。

堂的朝向为南,堂内北面亮而南面暗。因此堂内的座次,以南向为尊,西向次之,东向又次之,北向位卑。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中,宫殿亦属于堂的性质。所以皇帝在宫殿上的坐席为南向,即所谓“背北朝南”,实际就是依据始于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的规定,以此显示其至尊的地位。在宫殿内这样安排坐席,更含有凌驾于群臣、庶民之上的意思。

堂的后面是室,与堂之间有户相通。室一般是主人居住或家庭内部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室内的四个墙角中,西南隅奥是室内的祭祀之所。所以奥在四个墙角中地位最尊。因此室内的座次,以东向(指面朝东)为尊,南向次之,北向又次之,西向位卑。

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之间爆发“楚汉战争”。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刘邦则只有10万兵,号称20万。凭借着自己强盛的兵力,项羽攻入刘邦据守的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一举消灭刘邦。后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在张良、樊哙的陪同下,亲至鸿门,向项羽请罪。项羽为此设宴,款待刘邦一行。在安排座次上,项羽作了精心的策划:“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史记・项羽本纪》)因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的,所以项羽就是依照礼仪制度的规定,按照室内的坐次规定,有意将自己安排在东向的坐席上,而将刘邦安排在北向的坐席上,以此表示与刘邦之间的尊卑关系,显示自己的至尊的地位。

古时,坐席一般是一席坐一人,坐于席位之中。不过,若是年幼或位卑者,“坐不中席”(《礼记・曲礼上》)。但如果人多,需两人以上同坐于一侧的席位上时,则以坐席左端为尊者之位。以左为尊,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习俗,即“尚左”。在中国历史上,文武百官上朝有“文左武右”的礼制规定。即在朝上,文官侍立于皇帝的左前方,面朝西;武将侍立于皇帝的右前方,面朝东,也就是文东武西。朝仪中对朝上文武百官站立位置的规定,就在于帝王们普遍认为,需要以武打天下,但必须以文治天下。所以政权一旦建立后,就要以“文治”为主。因此在朝仪的位次上,自然出现了文官位于武官之上的现象。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布局,也反映了这种礼制规定。在承天门(后改称天安门)前方的左侧,即正阳门(今前门)的左侧是崇文门,右侧是宣武门。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民族,如蒙古族有“贵日”的习俗,则以右为尊。在殿堂上的排次,就出现东向尊于西向的现象。

中国礼仪之邦范文6

——题记

四大文明顾国忠,赫然写着“中国”二字。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让多少人羡慕。

这是多么长久的文明礼仪积淀啊!

然而,如今的炎黄子孙却只是套着一个“礼仪之邦”的空壳的民族吗?

很早就听说,礼仪,是一朵绚丽的花朵,然而这朵花却濒临枯萎。

我忘不了那天,也跟忘不了我是怎样眼睁睁地看着礼仪消亡的。

那天,天气很好。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片云朵,很干净,很清澈。

我和妈妈随着人流在菜场中买着菜,到处都是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人声鼎沸。腐烂的菜叶和鱼类的腥味混合在一起,刺鼻不已。

我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踩到什么肮脏的东西。

菜场给人的印象总是很不好的。

很突然的,我听到一阵争吵声。我转过头,发现是从鱼摊那里传来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在买鱼,她在那个摊子上看了一会儿,好像是嫌弃鱼不好还是不新鲜,总之,说了两句就走了。

但那位鱼摊女老板却不高兴了,只见她勃然大怒,指着那位中年妇女大骂:“穷鬼!没钱就不要在这里唠叨,嫌这嫌那的,看了你就买,没钱就走人!欠抽!……(以下脏话省略)她的面孔在盛怒之下变得狰狞、扭曲,语气也变得恶毒无比。

我看着那个由礼仪之邦哺育出来的人民,却变得那么没有文明、素质!我绝望了!我仿佛看到“礼仪“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看着,然后,转身,叹了一口气,继而离去了。

这是真实的,也是残酷的。

华夏文明啊!你就是这样的吗?!我看到了东方文明的曙光在西沉……

每当我看见大街上有人用满嘴粗俗的话语打电话抑或穿着睡衣在大街上游荡时,我有时

真的会觉得很绝望。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的风貌的体现。

几千年前,礼仪之风盛行于中国,小到“孔融让梨”,大到“举案齐眉”。似乎无时不刻都在体现着中国的文明!

几千年前啊!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会儿。

然而,这几千年的改变却是巨大的!

几千年后,礼仪似乎只是个空壳,如今的人们也许是对礼仪已经麻木,很难再现几千年前的景象了!

实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