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例6篇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1

迷人的乡村

张 诚

五一长假,爸妈带我回去乡下外婆的家。 (语句欠通顺。可修改为“爸妈带我回乡下外婆家”。)

一下车,便见一条小河。水面上有几只鸭子,正欢快地嬉戏。蜻蜓爱凑热闹,也在天空翩翩起舞。(用词要准确。这里是描写河面美景,将“天空”换为“上空”会更好。)河旁的苇絮飘飘悠悠,就像仙女在散花。水面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吃过午饭,舅舅和我们一起来到了番石榴林。果林真大呀,(仅一个“大”字,很难让读者形成具体的印象。“大”到什么程度,应有具体描写。)有舅舅的,也有别人的。舅舅小心地摘下果子,轻轻地放进篮子。(舅舅摘果子时的动作、神情,大家的对话等,还可以写细一些。)我专挑那大个儿的吃,味美极了!摘完果子,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真是“辛苦换来快活吃”呀!(这句俗语从何而来?表达不清楚。)

黄昏,我们到院子里吃晚饭,母鸡和小鸡们都跑过来吃掉下的米粒,小猫还和它们抢鱼骨头呢!(鸡、猫、狗等小动物本是反映乡村特色的极好素材,可这里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显得干瘪,很不够味。)

乡村,果园,农家风光,构成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结尾比较自然,值得肯定。)

【医生诊断】

这篇习作有头有尾,结构完整;按时间顺序写,条理清楚。可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缺乏细致描写,所以不能深深打动读者。

【七嘴八舌】

刘老师:写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那么,你就一定要抓住田园、乡村的特点细致描绘。如写人,你可以写种植、喂养、捕捞之类的人;写事,就更多了,犁耙水响,银镰飞舞,旋耕机、收割机……哪一样不是田园特有?至于景物,走进乡村,睁眼一看,比比皆是,该有多少美妙的素材呀!

李敏:我觉得鸭子嬉戏的情景没写具体。如怎样追赶,怎样叫喊,扑打起的水花又是怎样的,还可以写细致一点。

赵亮:我认为文中“味美极了”太空洞了。怎样表现出“味美”?可以从果子的形、色、香、味等方面写,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表达出来。

【治疗方案】

就本文而言,许多内容还可以深入挖掘、细致描写。如鸭子嬉戏是什么情景?发出什么声音?场面怎样?舅舅劳动是什么样的动作?神情怎样?摘下的果子外观如何?“我”品尝时是什么情景?心理如何?有哪些神情和语言?味道怎样?鸡猫抢食是什么情景?如何有趣?……如果把这些内容细致地刻画出来,乡村的美景一定会更加迷人。

【康复出院】

迷人的乡村

张 诚

五一长假,爸妈带我回乡下外婆家。 (简略交代时间。)

一下车,便见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几只鸭子,正欢快地嬉戏,时不时地把头伸进水里觅食,或是与同伴们嬉闹,“嘎嘎――”的叫声在水上回荡,即使旁边有人在洗衣、洗菜,也丝毫影响不了它们的欢乐。(细致描写鸭子嬉戏的情景,有声有景,并用淘洗人从旁衬托,有效地凸显了鸭子的“忘情”欢乐。) 有几只蜻蜓爱凑热闹,也在上空翩翩起舞。河旁的苇絮飘飘悠悠,充当起“仙女散花”的角色,它们可能把小河当成了新娘子吧!阳光下的小河,被微风一吹,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河边景象迷人。鸭子的欢乐反映出生活的幸福,“仙女散花”比喻恰当。)

吃过午饭,舅舅和我们一起来到了番石榴林。哇,多迷人啊!展现在眼前的是无边无际的果林,有舅舅的,也有别人的,简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绿色的海洋”都准确地反映了果园之大。) 舅舅拿着钳子,提着竹篮,小心翼翼地剪下一颗又一颗绿油油的果子,轻轻放进篮子里。(细致描写舅舅采摘番石榴的情景,表现出劳动需要细心。) 我跟着他,从这边跳到那边,专挑那大个儿的摘。(写出了小孩子活泼顽皮的劲儿。) 哈哈,这下可以大饱口福了。我用纸巾擦干净一个番石榴,轻轻一咬,哇,甘甜中带点酸涩,味美极了!(从“味美”方面写番石榴,进一步表现喜爱之情。) 摘完果子,我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看舅舅和爸爸,他们也累得满头大汗。看着满篮子圆溜溜的番石榴,吃着又甜又脆的果子,我深深感到这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正如外婆所说,“辛苦换来快活吃”呀!(描写劳动的艰辛,外婆的语言是对“劳动创造幸福”最好的总结,引用恰到好处。)

到了黄昏,我们便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吃起饭来。这时,母鸡和小鸡们都跑过来吃掉下的米粒,小猫还和它们抢鱼骨头呢!美丽的夕阳下,大家享用晚饭,闲话家常,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乡村风景画…… (尽管描写比较简略,但乡村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乡村,果园,农家风光,这一切都成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结尾自然,干脆利落。)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2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括《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课文,文章文笔生动、语句清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本单元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方法的习作迁移学习。教学中,笔者围绕“景物描写”这一主题,将本单元课文进行整合对比教学,让学生完整地认识写景文章的不同写作方法,通过实践运用,最终落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目标。

单元导读,整体感知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一个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明确单元主题和学习要求,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一份基础。因此,笔者设立了“单元导读课”,课堂上通过播放九寨沟、济南泉水、荷兰等影像资料,抓住契机,形成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交流初读印象,引发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然后明确单元习作要求,让学生做好准备。

深入感悟,提炼写法

在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你最喜欢哪篇写景文章,把你感受最深的句段划下来,写写自己感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批注阅读,批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所产生的共鸣,甚至可以是自己对文章内容的重新举例等。再通过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体会景物特征,指导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从本单元课文内容看,欣赏完名城济南的七十二泉,又进入九寨沟的童话世界;领略过荷兰乡村的田园诗情,再沉浸在琦君故乡那桂花的醉人芳香中……突破传统文体划分方法,从阅读感受上来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因此笔者又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创设情境,让每一组的学生化身成四篇课文的作者,以课文为基本的依据自主组织语言,分别介绍自己心中最美的家乡风光,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合作与竞争的氛围、自主选择表达方式的愉悦、转换角度体验文本的新奇,为积累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让语言得到了充分内化,也更有利于学习如何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观。而对于《桂花雨》一文的处理,笔者撇开整体上叙事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对于家乡风物的描摹,对于童年快乐生活场景的描写,对于家乡人物风貌的描绘。通过学生的介绍和笔者的板书,四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每个人眼前,比如,从谋篇角度,《泉城》采用总分的方法,《九寨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田园诗情》则先概括介绍,然后以分镜头的形式具体展示。比如,从构段和遣词造句的角度,《泉城》介绍每一处泉,总是先介绍位置,再具体描绘它们各自的特点;而《九寨沟》则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采用并列式结构,选取典型景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它们各自的特点。

实践运用,完成习作

仿写引路,随文练笔 从中年级的阶段目标考虑,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有益的。“仿”不是机械模仿,不是仿照范文生搬硬套。“仿”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泉城》一课中有这样一组排比句式:“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底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济南的泉还有什么样子,会像什么?”同时出示句式:“有的__,好像__;有的__,听起来如__。”学生已有经验被激活,加上丰富的想象,生成了许多精彩的语句,如“这些泉有的银光闪闪,好像宝石闪耀;有的声音清脆,听起来如风铃摇摆……”

丰富素材,梳理提纲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课一开始,笔者先出示写作素材,播放青岛风景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回忆起自己游览美景时的快乐情景。随后让学生打开话匣,进行口头表达,说说自己都去过青岛的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紧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说一段话给同桌听,同桌评一评他介绍的景色美不美,说的通不通顺?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习作素材。说完评完之后,带领全班同学回顾本单元学到的不同写景方法,根据课件出示习作提纲“我想先写――,接着写――,我还想写――,最后写――”,先在心里想想,最后落笔用学到的写作方法介绍家乡青岛。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3

>> 设视觉情景,扬视觉之长 视觉中国之长城 尚扬 拓展视觉边界 视觉 视觉形象 视觉心理 视觉导向 扬己之长 侧己之重 聚“神七”之光 扬网络之长 找准定位 扬己之长 扬青年之长 谋绿色良策 扬稼穑之长 凌农科之峰 视觉故事 视觉 视觉时代 视觉城市 视觉符号 视觉营销 机器视觉 视觉盛宴 视觉重庆 视觉.盛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教学设计理念:本篇课文描写的是江南水乡,苏北学生对此缺少直接的生活经验。针对这个问题,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课文朗诵的视频资料,目的是将学生带入作者秀丽的故乡,并且视频中附上对应的课文语句,帮助聋生在语言文字与所描述的意境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孩子们通过视觉观察,轻松地借助字幕走进了课文情境。

片段二:斟字酌句,趣味赏析。

课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哪几个方面?(板书:外形、颜色、味道)

首先写了什么?请大家朗读这部分课文。(学生自读,思考)

谁来说一说,描写杨梅果外形的句子(板书:圆、小刺)。

看(出示实物):这就是杨梅和桂圆,仔细比较(它们大小一样,都是圆圆的)。摸一摸,有什么不同?(杨梅遍身生着小刺)。

一起来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这里能不能换成另外一个句子?请大家边读边想,哪句更好?(生答……)老师引导总结:第2句将杨梅与桂圆作比较,更形象。

教学设计理念:这段课文描写的是杨梅果的外形,在教学句子“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时,教者出示杨梅、桂圆的实物,引导聋生将陌生的杨梅和所熟悉的桂圆作比较,从而获取直观感受,体会作者描写事物的细致之笔。

杨梅果的颜色和味道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第5自然段描写了杨梅果的颜色,是什么颜色?请完成填空。(板书:淡红 深红 黑的)。看看这三幅图,想一想,这几个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不能)它表面颜色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杨梅果渐渐成熟)一起来读句子。成熟的杨梅“几乎”变成了黑的。“几乎”是什么意思?(接近于黑色)是不是真正的黑色?不是。(齐读)

这时候,作者轻轻咬开杨梅,看见了什么?(生答:果肉、汁水)什么颜色?(新鲜红嫩的果肉、鲜红的汁水)一起来读第③句话。

(结合图片总结)这里作者按顺序,写出杨梅果表面由生到熟的颜色变化,再由外到内,描写果肉和果汁的颜色。

教学设计理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是新课标中本学段的阅读目标。这部分课文描写了杨梅的颜色,苏北学生不熟悉杨梅的生长过程,缺少直观感知,所以教者借助多媒体,将描写杨梅颜色的词句配上形象的、鲜艳的图片,活化课文,引导聋生通过观察图画,发挥想象,从斟字酌句开始,赏析课文内容。

片段三:水到渠成,升华主题。

刚才,同学们了解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回顾课文)它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先是淡红的、随后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没有熟透的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接下来,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读一读。(学生选读课文)

(师对照板书作总述)这篇课文,作者之所以能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因为首先,他是个善于观察的人,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杨梅树写到杨梅果,又从生到熟、从外到内具体描写杨梅果。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注意观察,学会观察。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作者在病中看到窗外细雨,不禁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杨梅而写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杨梅的(?摇?摇 ?摇?摇),对故乡的(?摇?摇 ?摇?摇)。(板书――喜爱杨梅,热爱故乡)

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杨梅表达了热爱故乡的情感。同学们,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热爱家乡吗?(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影像资料和图片,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学设计理念:本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杨梅是故乡的象征,明白爱故乡的杨梅也就是爱故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体味感情,然后升华主题,鼓励学生说出对家乡的深切感受。课堂上,孩子们借助影像资料介绍家乡,用手语告诉大家,我爱扬州,因为有美丽的五亭桥,美味的富春包子……

片段四:尊重个性,拓展思维。

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其中一项作业――(破)

(1)先看一看、尝一尝杨梅,再读一读描写杨梅形、色、味的句子,然后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2)请你仿照课文,通过看、摸、尝等,抓住形、色、味的特点,描写自己爱吃的一种水果(如:苹果、草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完整。

教学设计意图:“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一环节,教者设计了两项难度有别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聋生通过直观的看、摸、尝体验,进行文字回顾和记录,而且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让每一个人都体验到成功。

三、案例总结

1.创设视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文本无非就是彼时彼地的生活,针对聋生学习更依赖直观刺激这一特点,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播放课文内容的对应录像,帮助孩子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通过这一视觉情境的创设,聋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自觉地走进课文,情感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这不仅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借助视觉情景,培养学习能力。

抽象的词语、句子,还有学生无法感知的景象,单凭教师用语言解释,学生不易理解,不能产生直观联想,利用视觉情景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讲课文时,作为苏北的聋生,大部分没亲眼见过杨梅树,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学生没有直观的感知,我就让学生去看、摸、尝,通过视觉、触觉等品词析句,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利用视觉情景,提高表达能力。

聋生学习语言,总是以感性的形象作为来源。生动的视觉情景,可以引发聋生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唤起学习和运用语言的主观需求。有效地运用视觉情景,可以高效触动聋生去看、去“说”。课堂上,当投影仪上出现家乡的影像或图片时,孩子们纷纷用手语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扬州……”这无疑是帮助聋生将语言文字和事物形象结合起来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程益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国特殊教育网,2007,10.12.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06.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 小说《还乡》 爱敦荒原 命运

万物生长偎依大自然的怀抱,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大自然的描写处处可见。大自然的描写不仅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而且烘托了人物的心态和性格,暗示着人物的命运。

哈代是英国著名诗人和最杰出的小说家。他生活在英国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型的时期,在他的主要小说作品中,自然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常常预示着故事的悲剧性结局,影响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在小说《还乡》中,哈代对小说背景的自然环境描写得细致入微。阴沉的大地――爱敦荒原,无情狂野的暴风雨,荒原上种类繁多情态各异的动植物,等等,构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并独具丰富的象征意义。作品中富有神话色彩的自然风景,映射出人物的心态、性格及其处境的突变,从中暗示着男女主人公的悲惨的命运结局。

一、荒原――阴冷潮湿的气候

《还乡》是哈代创作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它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一片苍茫的爱敦荒原为背景,描写了男女角色的悲剧命运。故事发生的地点――爱敦荒原可谓风景描写的典范,万古如斯的荒原牵动着荒原人与万物的命运。

《还乡》是哈代的一部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为作者赢得了荣誉。《还乡》中的爱敦荒原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哈代用整章的篇幅对其浓彩重墨的描绘:“爱敦荒原是一块难以制服……的野地……文明是它的敌人。自从地球上开始有草木,荒原的土壤就穿上一件古旧的褐色衣服,从不更换。它和人一样,受到冷落,默默忍耐着。它那单调不变的黝黑巨大无比,……如同长久独处者,脸上露出孤独的神情,暗示悲剧的种种可能性。”

荒原不仅是一个自然环境,而且是小说中真正的角色。哈代对荒原的描写几乎都是象征性的。在哈代眼中,荒原以独特的强势存在着,千年不变,人类的一切活动在它面前都显得脆弱无奈。爱敦荒原是一个长满了荆棘、石楠,拥有千百年历史,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荒原上那些延绵不断的山丘和洼地,以及荒原的阴冷潮湿的气候,象征着大自然的永恒、宏伟和严酷。

哈代这样描述:“那一片广阔巨大的名为爱敦的荒原在黄昏时分正变得日渐昏暗,那低矮、布满整个天空的灰白云层就像一块巨大的篷布覆盖在爱敦荒原之上,天空中的灰白天幕与地上昏黑的植物在天边构成了清晰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荒原的夜晚在自然时分到来之前就开始降临了。于是,在荒原的地面上天已经很黑了,但白昼仍停留在荒原上空。”这段描写能够使人领略到爱敦荒原那灰黑的天幕像一只大磨盘扣在荒原大地上,重重地压在荒原人的心上,依稀可见荒原生活的沉重与压抑。

哈代对于荒原那阴沉、昏暗、荒凉的原始景色的描绘,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预示着荒原人将会面临各种不幸和灾难的人生悲剧。这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荒原――深远、淳朴和凄凉苍郁成为小说悲剧性的基调。哈代描绘了爱敦荒原的古老、神秘及其巨大的力量,并通过对于荒原人物形象的刻画及其命运的描写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哈代对人生悲剧所给予的深刻的同情和伤感。

《还乡》中的女主角尤苔莎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渴望离开荒原。繁华的巴黎是她一直梦想前去的地方。荒原上单调与枯燥的生活使她感到孤独、压抑、苦闷。她感到自己与荒原格格不入,她恨荒原上所有的一切,最后被荒原吞噬。

二、荒原――多变的植物

哈代不仅描写荒原,以及天气的悲剧气氛,而且细致地描述了植物的变化在推动悲剧情节时所发挥的作用,当尤苔莎在漆黑之夜朝古冢走去时,她不时被山路上那些露出来的被暴风雨吹打而扭曲的荆豆根、灯心草根及多果肉的真菌所绊到在地,它们分布在荒原上,就像腐烂的动物的内脏,这些荒原植物似乎在阻拦尤苔莎前去古冢,阻挡她离开荒原;然而这些低矮的荒原植物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像阻挡暴风雨席卷整个荒原一样让尤苔莎停下走向悲剧结局的脚步。

哈代在《还乡》中生动描绘了姚伯夫人的花园里的植物在她冒着烈日穿越荒原去与儿子和解时的变化。那些娇嫩的大叶植物在上午九点钟时就萎缩了,大黄属植物在十一点钟时弯下了腰,甚至那原本坚挺的卷心菜到了中午时也变得软弱无力。作者运用了一些十分贴近的词语来描述姚伯夫人的这次旅行时不同寻常的自然环境,天气是那么炎热,植物是如此的软弱,它们在为生存而挣扎然而却无能为力。植物的异常变化似乎在暗示姚伯夫人此行凶多吉少,预示着她的生命就像那弱小的植物一样,暗示着在她的旅途中危机四伏。

无论是尤苔莎,还是姚伯夫人,其悲剧性结局的原因在于她们与自然、与荒原的对立关系,她们是荒原上的非土著居民,她们不了解荒原,甚至厌恶荒原,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导致了她们命运的悲剧。

对土著居民文恩来说荒原是帮助他实现自己计划的好朋友,他的工作和生活都依赖着爱敦荒原。荒原在文恩的眼中是一个讲究实际的地方,他需要荒原的帮助,他离不开荒原。他曾经用两片硕大的草皮覆盖住身体伪装成荒原植物接近正在幽会的尤苔莎和韦狄。文恩能成功地利用堆起的草皮隐蔽自己,说明他适合在荒原上生活,同时也暗示读者:文恩有极强的忍耐力,荒原是他的家园,他爱荒原,他能在任何情况下在荒原上生存下去。

《还乡》中爱敦荒原等自然万物丰富多样的象征性,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也表现了自然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索。

哈代对爱敦荒原,对植物,对动物,对天气等都进行了最自然、最准确、最细微的描写,对人物形象满怀同情的刻画深深地吸引了读者。他在《还乡》中暗示:对于大自然要学会适应,趋吉避凶,造成悲剧的因素是自然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冲突。自然环境,人物的内心冲突,以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人的前途和命运。

参考文献:

[1]马弦.论《还乡》中大自然描写的象征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乡土文化 人文内涵 写作创意

2011年,广州成为新兴的移民城市,人口格局主要由新兴移民和本地人构成。游子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本土情怀成为了我们写作教学的创作前提。本文中的“乡土文化”,“乡”是指乡情,“土”既可指故土,也可指本土。所谓“乡土情怀总是诗”,乡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地区特色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风土人情等广阔的内涵,这一切为我们的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捕捉写作素材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一.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分析

据一个权威机构(青岛师范学院)就“影响中学生作文困难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写作素材比较匮乏,作文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具体情况如下:

表格:作文内容和形式

表格反映学困生作文常写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生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事,选材单一;关于作文类型,初中学生主要喜欢写人记事,选材普遍,立意低浅。能写景状物的最少,能掌握用景物烘托人物内心技巧的就更是凤毛麟角。本论题就是针对中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选材单一,立意低浅”的状况提出的,主要是通过人文内涵的渗透进行环境描写。

二.渗透乡土文化的优越性

本论题是基于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小说单元中景物描写要求而提出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九年级表达与交流部分就有关于“写景状物的文章能做到以理观物,能在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有自己的感悟,体悟出一些理思。体悟要实在、自然”的叙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力求有创意”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要求。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现今很多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大部分过的是足不出户,养尊处优的小皇帝生活。这些掌上明珠的成长缺失主要表现在亲情的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不懂得如何跟别人正常沟通交往,更别说感恩了。因而让孩子在写作构思中渗入乡土文化元素,有利于孩子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助健全孩子的人格。

三.乡土写作渗透技巧点拨

选材一直是制约中学生写作中最大的拦路虎,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治学境界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乡土文化的写作渗透必须要有长期的人文和工具的积淀,本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学有规律,教有优法”为原则,主张写作渗透由浅入深地进行,从课内向课外迁移,并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技巧:

㈠环境烘托

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初中语文中的小说和散文时,会指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对炎热的天气的描写为下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情节作铺垫;《孔乙己》、《变色龙》和《范进中举》等课文都是靠社会环境为读者展示了世态炎凉的时代背景。我们在讲课时要及时把握住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环境描写进行渗透,下面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展示对“语文学科教材本土文化渗透点及实施建议”的研究成果:

同样我们可以发问来自异乡的学生,关于他们家乡风土人情的问题。这种乡土文化的渗透方式立足文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记忆向理解迁移。

㈡感官切入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内化过程。掌握课文中环境烘托的妙用与实施乡土文化的教材渗透仅仅是读写结合的第一步,进而我们要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把自己熟悉的生活转变成文字表达出来。人有视、听、嗅、味、触五感,通过这五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自己儿时所听到的传奇故事、嗅到的自然气息、尝到的亲人味道,以及看到的家乡风貌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感官切入是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有效途径,它只需要用质朴的语言去追求“一草一木系故土”和“一颦一笑念亲恩”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实现语文学科人文和工具价值的最大化。

㈢前后对比

鲁迅的《故乡》中,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前后的环境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揭示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其实,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道德观和价值观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无论是家乡还是本土都无可回避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黄菲的《正在失落的故乡》展现的正是两位作家所描述的各自的故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正如2007年浙江语文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所诉说的那样,快乐或痛苦的童年、美好或丑恶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转而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们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要关注时代的变迁,肩负起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渗透乡土文化的中学语文写作课程,提出“一草一木系故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运用环境烘托技法善于表达;“一颦一笑念亲恩”则要求运用多感官切入,让质朴的语言充满感恩之情。让环境描写返璞归真,富时代气息,还原生活最本色的一面。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种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写作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形成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飞龙《乡土情怀总是诗》[Z]《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1-03

[2]陈继伯《乡土作文的内涵及其意义》[J]《文学教育》2012.06

[3]张晨怡《现代性叙事下的“乡土中国”》[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3期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6

这次习作以“家乡的秋天”为话题,要求选取天空、田野、果园、校园等景色来进行观察,先于脑中形成秋之印象,然后用彩笔绘成一幅秋色图,最后用语言文字“画”出所见之秋天,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出内心情感。

【名师点拨】

各种景物皆有其远近高低,且极易呈现出色彩、姿态、形状等万千变化,那么,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形象地将其“画”出,细致深刻地把它“摹”下,就成了我们这篇习作的重中之重了。

一、仔细观察抓特征

写景离不开观察,写秋景还要注意选取具有季节特色的景物来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细致描写,才能在文中“画”出栩栩如生的景致来。因此,面对眼前要描写的景物,我们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眼睛去看,鼻子来闻,伸手去摸,耳朵要听……只有糅合了不同的感觉,笔下的景物才会形象如所见。

二、把握顺序显层次

描写家乡的秋天,我们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色,写出秋天之美,可以美在天空高远,美在田野丰收,美在果园缤纷,美在校园热闹……我们在具体描写某一处景色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由高到低,或由远及近,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物到人,或由动到静等。只有这样,笔下所“画”景物才会显得层次分明、自然清晰。

三、合理想象渲童趣

在对家乡的秋天进行观察之后,我们就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观察到的自然世界中大胆地建构童话般的理想家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打比方和拟人化的手法,让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情趣来,使文字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渲染。

四、寓情于景传心声

我们写家乡的秋天,当然不是纯粹为了写景,重要的是让我们自己油然而生一种对家乡、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并且自始至终将这种感情渗透于文字之中,让这份热爱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如此,“画”出来的秋天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秋天里的景物才会拥有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