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例6篇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1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同学修改前后对同一景物两段不同的描写:

1.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熟了。

2.晚秋是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很显然前者只能算是景物叙述,而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然也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地介绍,而像这样的介绍却存在于我们大部分同学的作文中,缺少多角度的观察和感受,自然写不出优美的文章。经过细腻地观察并进行修改,后者则是从形象、色彩等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自然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美感。

我们该如何做到多角度描写景物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一、选好时机,定点观察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选好写景的时机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些都是指空间的变换,还能以时间的变化和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不但从多角度叙述而且不会杂乱无章。例如《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写景时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就是采用空间观察顺序,使描写景色具备了空间感;而《观潮》中写景时则采用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就是运用了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写景。由此可见,观景的点有变化,所观察的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就自然各不相同,自然也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二、 移步换景,变化角度

苏轼《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此可知观察角度的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景物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如果再加上观景时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自然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完美的感受。例如《社戏》写“我”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随着人物的观察角度的移动一一展现出不同的景象。同样的景物由于观察点的移动而呈现出异彩,让读者细品之后竟然有种想要走进赵庄的夜晚之感。

三、精细观察,描写景物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善观察 抓特征 理顺序 巧修饰 融情感

写景作文,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无从下笔,更不知如何把景物写好。学生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下笔才能生辉,行文才能有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在此,笔者谈谈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一、善观察

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大自然中的景物特征各异,只有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好的景物。观察景物大体都有特定的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具体来说,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1.定点观察。定点观察是指观察者固定在某一位置上的观察,可分为平视、仰视、俯视和环视。2.动点观察。动点观察是指观察者沿着一定的路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动点观察是定点观察的连续,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3.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一一展现,或观察同一对象的角度在不断变化,这是游记写景散文常见的方法。4.散点观察。散点观察是指选取某一范围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散点观察是定点观察的分散。描写景物时把观察点和角度处理好了,思路就清晰了,写起来也就顺手了。

例如,在作文《公园之秋》中,有的学生拿到题目就头脑一片空白,只知道闭门造车,结果连常识性的知识都错了。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公园的秋天非常美丽,各种花儿都开放了,白的是梨花,红的是玫瑰,黄的是……”秋天怎么会有白色的梨花呢?显然,这些描写是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到公园里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后,再动笔写作,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具有美感。如有的学生写道:“秋天的公园美极了!远远看去,树木一层黄色,一层绿色,仿佛用油彩泼墨过一般。近处一片片开得正盛,有黄的,红的,紫的,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人们悠闲地看着,品着,脸上都是笑盈盈的,在阳光下,仿佛度上了一层金……”

二、抓特征

确定了写景对象,在细致的观察之后,我们要抓住景物最鲜明的特点来进行写作。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声音、气味等方面。不同的景物,特点也不相同;时间或地点不同,同一景物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别,只要用心体味就不难抓住。

例如,对于春天,朱自清是这样描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描写抓住了春天独有的特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如,都是描写春风,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林斤澜在《春风》中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有力的特点。

三、理顺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处景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看到的就会不一样。如果不理清写作顺序,景物描写就陷入混乱,反之,则行文清晰,有条不紊。例如以下文章:

苏州是水城,因为苏州的水是闪闪发光的,是清澈见底的,是美丽多姿的。

白天,太阳照着水面,好像给水面穿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衣服,让人们看到了感觉风景很优美。那粼粼的波光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摩着我,让人觉得十分惬意。这时,河两岸青青的柳树倒映在河水中,就像一个披着长发的女孩在照镜子。河的两岸都是各式各样的石头,有的半浸在水中。河水清澈见底,各种各样的小鱼在石头缝里钻来钻去。

夜幕降临了,华灯初上,河面上的灯光与河两岸的灯光交相晖映,流光溢彩。如果是满天星光的夜晚,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与河面上闪闪的灯光相互映衬,真叫人分不清哪是天上哪里是人间!也许,这就是苏州被称作人间天堂的原因吧!

本文中小作者采用的是先写白天苏州的水,再写夜幕下苏州的水,这样,苏州水“清澈、发光、美丽”的特点就被很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四、巧修饰

写作文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理清写作的顺序,还要有文才,这就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用好了修辞,文章句子自然就富有表现力。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和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又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是这样描绘雪后美景的:“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了景物的特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恰当而奇妙的运用修辞呢?这就需要作者对写作对象要有情感投入。

五、融情感

作者只有将景物与自己的感情相结合,写出来的景物才有血有肉,富有有生命力。“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些话都说明景物描写应该融入作者的真切情感。景物描写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具体体现,所以,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借助景物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融情于景,既可直抒胸臆,也可间接抒情。例如,陆蠡在《囚绿记》中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直抒胸臆,直接写出了对绿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更能起到融情于景的作用。

有时运用一些准确而生动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也能融情于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中的“光滑”“肥胖”“直窜”等词语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体现了儿童的心理,也就融入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忆恋之情了。

写作中,巧妙运用色彩也可以融情于景。例如,鲁迅在《故乡》的开头给文章涂上了一笔浓重的颜色:“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苍黄的天底下……”阴晦、苍黄,这种阴冷的色调使景物显得倍加荒凉,凄冷之气逼人而来,也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单色调则能渲染或突出某种感情。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通篇的景物都集中在了青色上,这种单调凄苦的青色正是融入了作者激愤苦闷的心情。此外,多色调、反色调的运用也能起到融情于景的作用。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3

一、类型指导

1.如何写人

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记叙人物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表现,反映出人物的特点,即要能写出人物在思想品质、性格的脾气、兴趣爱好、技能专长等方面与众不同的地方。为了写好人物特点,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展开描写,这样才能把人写活,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来。

写好人物应注意一下几点:

(1)突出特征:特征是通过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具体行为等反映出来的。

(2)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就是具体描绘外貌特征(外形、音容笑貌、神态姿势、衣着服饰等)。目的在于展示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同时要注意人物的年龄、身份、生活习惯等要素。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行为、举手投足的描写。动作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白,人物的动作最容易表现其性格特征。动作描写要准确具体,因为把人的动作写好了,人物才会栩栩如生,文章的内容才更丰富。

(4)心理描写:把人物在一定环境下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就是心理描写。只有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才能成功表现其性格特征。常见的心理描写有以下几种:①人物的内心独白,即用第一人称“我”自言自语或内心默念直接吐露人物的思想活动。②直接交代和说明心理活动。这种方法常用“想”“觉得”“认为”等词语来引述。③借人物的幻觉、梦境等间接手法表现出人物特殊的心理活动。

(5)语言描写:语言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表露。要力求准确、生动、口语化;通过语言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和精神面貌;要注意抓住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

2.如何记事

为把一件事或几件事、一个场面或一次活动记叙得具体明白,条理分明,就要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去写。

记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中心:要通过写事表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

(2)要有完整的事情经过:记事,要写清楚原因、经过、结果,这样事情才算完整。

(3)小学生记事,多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平凡小事。要选择亲身经历的,熟悉的、感受深刻的、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作文的材料。选材必须经典,能够从平凡的小事上来表达比较深刻的道理和闪光的思想。

(4)描写要具体生动:要学会几种常见的记叙方法:順叙、倒叙和插叙。比如写活动,要安排好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动笔前就考虑好。还要写好场面,既要注意表现各种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不同神态言行,又要有对整个场面的勾勒,做到点面结合。

3.如何写景

景物描写包括自然风景中的风雷雨电、山川河流、城市村庄,社会环境中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有两种:一种是以写景为主,把景物作为描写对象,描写方法是按景物的位置,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到外。或按相反的顺序进行记叙;另一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描写景物是为人物故事作背景的,也就是说作为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仔细观察,按一定的順序写景。常用的顺序有:①“时变景异”。按早、中、晚时间的不同或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有顺序地写出景物的变化。②“移步换景”。即依据脚步的移

动或观察点的改变,有条不紊地写出景物变换的情况。

(2)动静结合,写好景物特点:在写景作文中,也可以适当地写一些景中的人物活动,让景、人、事互为交融,使文章更加生动。

(3)以情观景、借景抒情:写景时不要忘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要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景色描写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自己在观景时的想法与感受。

4.如何状物

状物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使事物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状物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人工或自然形成的某种物体,如建筑物、工艺品等。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重点在描述事物。它可分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大类。静态物指一般静止状态的事物,如文具、玩具、家具、器具等。动态物主要是指兽、禽、鱼、虫等动物。写静态物,主要从形状、习性、质地、用途等方面描述。写动态物,主要从外形、习性、活动和变化的状态等方面来写。

(1)怎样状写动物:动物是能活动并有感觉功能的禽兽(包括昆虫等)。在写作时要注意描写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生物特点、动物情态。行文时可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

(2)怎样状写器物:器物一般指生活用品、文具、玩具、工艺品等。描写器物就是对物体作具体的描摹,说明物品的大小、形状、质地、构造、色彩、用途等。

(3)怎样状写植物:植物的范围极广,一般指花草树木,它是状物文章记叙的主要对象,要状物写好植物,就得观察,熟悉它的主要特征、形状、姿态、生长特性、颜色、气味、作用及用途等。描写时,首先要看其整体是什么样子,然后看局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又分别是什么形状,同时,个人的思想感情对状物也起着极大的作用。

5.如何写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有单幅作文和多幅图作文两种。写单幅图作文应先仔细琢磨画面上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景物等。确定主要内容,然后再逐段记叙,有关细节就详细描写;写多幅图作文应注意观察画面上所表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全过程。写作时每幅图不要平均使用笔墨,对能突出中心思想的重点画面可详细描述。此外还应注意:①要抓住图中的主要内容,根据人物的表情、行动想象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语言、心理活动,根据事情的发生想象出发展、高潮和结果;②看图作文常常在图画部分外,还有文字说明或要求。这些说明或要求起着暗示、限制等作用,写作时必须看清。

二、结构指导

1.怎样开头

常用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2)介绍说明(3)下笔提问(4)描写烘托(5)倒叙引人

(6)概括中心

2.怎样过度

过渡的通用方法有:

(1)用过渡词语过渡。(2)用过渡句过渡。(3)用过渡段过渡。

3.怎样结尾

结尾的常用方法有:

(1)首尾照应式。(2)总结点题式。(3)画龙点睛式。

三、过程指导

1.怎样审题

审题的通常方法有:(1)题眼审题法;(2)结构分析法;(3)推敲词义法;(4)反向审题法;(5)比较审题法。

2.怎样立意

立意的常见方法有:

(1)据题立意法;(2)据材立意法;(3)多向立意法;(4)以小见大法。

3.怎样选材

选材应注意的问题:

(1)紧扣中心;(2)确定详略;(3)用意新颖。

4.怎样构思

构思的方法是:

(1)动笔前把要写的人、事、物在闹中过一下“电影”,以便将作文的立意、选材、 结构以及细节形成定格。

(2)运用编列提纲的方法,将作文构思的结果表达出来,然后依据提纲作文。

5.怎样修改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职业中学 语文课文 自然美 审美教育

职业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天山景物(《天山景物记》),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可以说自然美在语文教材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创造美的才能。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先必须了解自然美的内涵及课文这个特定环境中自然美的本质,然后针对它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教育。

一、 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

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

第三,课文中的自然美是由语言艺术符号描绘的。它不像绘画、雕塑等那样直接展示出自然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形态,需要读者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见到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才能达到理解,常常因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同,见过相似的景观不同,重新组合的表象也不同。

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

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它的美,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并适当带学生到风景区去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1)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2)直观法。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3)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 令人心醉,似乎让学生闻到了庄稼的芬香,看到了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脸。此外还有很多人景法。如类比法、带入法等,不一一赘述。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根据自然美的社会属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人们总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

(1)由景理情。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坏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

(2)由景想人。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

(3)由景想义。“义”是指文章的意义、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意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画中有诗”。生动的画面又常常由美丽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组成。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风景鉴赏;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5-01

风景一直是文学的素材,而有意识地将风景作为自己使命描写的,当属小说。“就小说史而言,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小说,却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将风景看作是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我们这里所说的风景是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一般用来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景物的特点等,引领读者进入小说情境,是小说重要的元素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在小说教学中视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梳理为重点,而忽略或弱化对环境描写的鉴赏。尽管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比较零碎,但其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它是沟通文本中人物形象与情节的一座桥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选入六篇小说,都或多或少地有风景描写。高中语文教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鉴赏能力,而在小说教学中,鉴赏风景描写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的小说为例,从鉴赏风景描写的方法、意义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在小说教学中如何鉴赏风景描写。

一、鉴赏风景描写的方法

小说中风景描写的呈现形式有一整幅的,也有一幅一幅的如连环画的。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其描写的形式,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相应的鉴赏。鉴赏的方法主要有整体鉴赏法和连环画鉴赏法,当然也包括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鉴赏。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先让学生随着林黛玉的行踪对贾府的环境进行欣赏,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对贾府的奢华有了一个总的印象,也能够很快熟悉文中人物的活动场景。而教学《祝福》时,情节的发展始终笼罩在雪中,对雪的描写共有三处,作者的描写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推进,三幅雪景图就是一套完整的连环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按顺序鉴赏这三幅雪景图,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幅进行鉴赏。

这样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之后,降低了鉴赏的难度,学生通过想象将枯燥的文字在脑海中转化为图画,更容易鉴赏。

二、鉴赏风景描写的作用

风景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参与故事,为小说中的人物提供了活动环境,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小说时,抓住其中的风景描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

1.深化作品主题。作家在描写自然环境时,并不是客观冷静地“复制”自然,而是带着浓重的主观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祝福》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写鲁镇的祝福景象,在大雪纷飞的祝福之夜,一边是被压迫的祥林嫂悲惨死去,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在兴高采烈地向神灵祈求来年好运。这里,作者将二者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就将“这会场中吃人,被吃”的惨象裸地撕裂开来,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深化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这个主题。

2.营造故事氛围。小说往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写来创设故事发生的特定情境,从而为作品奠定了基调,有时候作品的格调就是“依仗那些风景的描写而得以生成的”。《边城》中,作者一开始用了大段的文字描绘湘西边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样的氛围感染了读者,也同样浸润着小说中的人物,翠翠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养着,在这样的氛围中经历了自己甜蜜而又忧伤的爱情。

3.烘托人物形象。风景常常肩负着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的角色。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景进行了三次不同的描写,这些自然风景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每被描写一次,其程度就会加深一层,预示了事情发展的残酷性,也烘托了林冲心情的苦寒和忍耐的性格。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赏析这些关于雪景的描写,就可以让学生跟随小说走进林冲的内心深处,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的冰天雪地之中,为他担忧,为他着急。

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6

1、抓住景物的特征

游览的对象无论是山川风景还是城乡面貌,它们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等,我们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比较中抓住该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同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紧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征,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特定时间(20世纪30年代)、特定地点(故都北平)、特定季节(秋)的特色景观。

2、掌握写景的方法

写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我们应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用某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

(1)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观察景物时,观察点如果是固定的,我们可仰视,也可俯瞰;可近观,也可远眺,把站在同一位置上看到的景观记录下来,这就是定点观察。观察点如果是变换的,可以边走边看,把在不同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观依次描写下来,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对于同一景物,我们还可以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去反映景物的形貌地势,给人以立体感,从而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征。

(2)粗笔勾勒,工笔细描

要把看到的景观描摹下来,可以从大处着笔,就像画家写生一样,勾画出景观的大致轮廓,让人对景观有个整体的感受和印象;也可以对某一具体的景象,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以便让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如实地记录下自己在游览过程中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实景。为了增强形象可感性,可将动景写成静景;为了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可以把景物的静止状态写成动态,化静为动,写出景物的生机和活力。为了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由眼前的景观写到记忆中的类似景观,写到自己想象中的景观,可以将虚像写成实景,将实景写成虚像,自然会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3、合理安排写作内容

写景游记散文,一般按照游踪来组织材料,便于写清楚方位和沿途的具体景观,给人一目了然之感,文章也显得井然有序。同时写景要有详有略,详略处理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一般地说,主要景点或有特色的景物应详写,次要景点或感受不深的景物可以略写或者干脆不写。

4、融注自己的情感

游览不是科学考察,它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因此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渗透某种情愫,是喜是惊,是爱是怜,要写出你的感受,你的情感,以及它在游览过程中的波动、陡转和变化。没有情感渗透和灌注的风景只是一幅没有生气的呆板的画面。有情,景才会生动,才会有声有色;有景,情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写此类文章时应做到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时这种情感还要贯穿全文,成为一条隐于文中的感情线索,这样的文章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和艺术的魅力。

5、处理好文章的语言

上一篇献爱心活动

下一篇漫天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