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速递范例6篇

法规速递

法规速递范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8年第14号

为规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涉及易制毒化学品、计算机、监控化学品等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均应依照商务部《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2005年第29号令)的规定执行。该令扩大了《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条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自8月5日起施行。

《关于废止的决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废止的决定》经2008年9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布,并自9月18日起施行。

规范性文件

商务部关于2009年成品油非国营贸易企业进口允许量申领条件、分配依据和申请程序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对2009年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申领条件、分配依据、申请程序予以公告。

海关总署关于重大技术装备整机进口免税政策调整事宜的公告

自2007年7月起,海关总署陆续了一系列重大技术装备专项进口税收政策的公告。为保证统一、规范执行相关政策,对上述公告中重大技术装备整机进口免税政策调整事宜及有关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对应的税则号列等相关事项给予进一步明确并予以公告。

海关总署关于对肥料征收出口暂定关税的公告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9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除鸟粪外的动物或植物肥料(税号31010019、31010090)征收460元/吨的出口暂定关税。

海关总署关于公布进出境水运和空运运输工具货运舱单等电子数据格式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2号)的规定,海关总署制定了进出境水运和空运运输工具货运舱单等电子数据格式,包括《原始舱单数据项》、《理货报告数据项》和《分拨货物、物品理货报告数据项》、《分拨货物、物品申请数据项》和《疏港分流申请数据项》、《运抵报告数据项》以及《疏港分流货物、物品运抵报告数据项》、《装箱清单数据项》、《预配舱单数据项》、《装载舱单数据项》。

海关总署关于对部分商品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的公告

自2008年8月20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部分商品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对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的铝合金(税号:76012000)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5%;将焦炭(税号:27040010)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 将炼焦煤(税号:27011210)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对其他烟煤等(税号:27011100,27011290,27011900,27012000,27021000,27022000,27030000)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0%。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部分乘用车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公告

自2008年9月1日起,对部分乘用车进口环节消费税进行调整。将气缸容量(排气量,下同)1.0升以下(含1.0升)的乘用车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由3%下调至1%;将气缸容量3.0升以上(不含3.0升)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由15%上调至25%;将气缸容量4.0升以上的乘用车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由20%上调至40%。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化肥类产品特别出口关税的公告

从2008年9月1日起将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并实施至2008年12月31日;自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对除上述两种产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继续征收100%特别出口关税。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等目录商品税号的公告

根据2008年版《税则》税目的调整以及上述目录、商品税号对照表所列有关商品的税则号列不够准确等情况,对相关商品的税则号列进行了调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部分进口医疗器械市场准入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8种进口医疗器械市场准入的部分审查环节进行合并,进而实现8种进口医疗器械一次检测、一次现场质量体系考核、一次收费,对有关事宜予以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出口食品免验的公告》

法规速递范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率;折旧额;折余价值

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潜在的服务能力,虽然通过不断使用能够发挥出来并创造经济效益,但也会逐渐衰减直至消逝,因而需要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其中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提得较多,后期提得较少,有利于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早期尽快得到补偿。该方法自从二战后产生以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加以完善,主要是因为:第一,企业的经营规律客观上要求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以便与其早期取得的较高收入均衡配比;第二,固定资产的修理维护成本逐年递增,计提的折旧费用逐年递减,加速折旧可以使得固定资产各年的使用成本(修理维护成本与折旧费用之和)大致保持均衡;第三,有的国家制定的所得税税法允许企业对其固定资产加速计提折旧,由于推迟交纳所得税,企业相当于获得了若干年无息贷款而受益;第四,加速折旧可以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较接近市价;第五,更大程度上,人类社会的科技、信息等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出于谨慎性考虑,加速折旧可以降低无形损耗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所以,无论是从为了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的角度上讲,还是从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上讲,加速计提折旧都是可行而且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2002年后,我国企业可以按规定自行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需要会计人员深入理解和合理运用。本人在会计教学工作中通过分析和总结目前各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原理和规律,然后尝试提出了对加速折旧法的几点新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分析原理,揭示规律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如下:

C――表示原始价值,且C=S0

n――表示预计使用年限

t――表示年限序列

St-1――表示第t-1年末折余价值或账面净值,即t年的年初折余价值或账面净值

Rt――表示第t年的折旧率

Dt――表示第t年应提折旧额

Mt――表示第t年的月折旧额

S――表示预计净残值,S=Sn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计算折旧时,以当年年初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数作为分子,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数的总和作为分母确定的分数,作为各年折旧率,再乘以应提折旧总额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然后平均计算出每月的折旧额。由定义可知,

第t年的年折旧率:Rt =(n+1-t )/[n(n+1)/2]①

第t年计提的年折旧额:Dt =(C-S)×Rt②

该年计提的月折旧额: Mt= Dt /12③

根据公式和数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各年的折旧率Rt呈等差递减,各年计提的折旧额递减是因为用不变的应提折旧总额乘以呈等差递减的折旧率,故也等差递减。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用双倍的年限平均法折旧率R(即2/n)乘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上一年的折余价值)计算各年折旧额,然后平均计算出每月的折旧额。可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上一年的折余价值)

S0=C=C×(1-R)0

S1=C-C×R=C×(1-R) =C×(1-R)1

S2=C×(1-R) -C×(1-R)×R=C×(1-R)2

S3=C×(1-R)2 - C×(1-R)2×R=C×(1-R)3

因此可归纳出:St =C×(1-R)t,所以折余价值呈等比递减;

则第t年计提的折旧额:Dt =St-1×R=[C×(1-R)t-1]×R④

根据公式③推导可知,原有的定义理解为各年的折旧额递减的原因是由于用不变的折旧率R乘以呈递减的折余价值;

将公式③变形为Dt =C×[R×(1-R)t-1]=C×Rt⑤

根据公式④推导出,第t年的实际折旧率Rt(最后两年除外)

Rt =R×(1-R)t-1=2/n×(1-2/n)t-1⑥

该年计提的月折旧额: Mt = Dt /12⑦

根据公式⑥推导可知,第t年的折旧率Rt呈等比递减;

根据公式⑤可知,各年折旧额递减又可以理解为是用固定资产原值乘以呈等比递减的折旧率,而且公式④和⑤计算各年折旧额的实质是一致的,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另外,原来的折旧率R=2/n只是名义折旧率,而折旧率Rt才是实际折旧率,而且呈等比递减。

2 规范名称,体现原理

(1)原理各不相同,“加速”名不副实。

①通常来说,“加速”意味着越来越快,但加速折旧只是对固定资产服务能力衰减的快速补偿,计提的折旧额却不断地递减,因而“加速”名不副实,容易产生歧义;

②一方面,人们认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和预计净残值是计提折旧的影响因素,折旧计提基数应是原始价值(或是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原始价值);另一方面,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采用的既不是原始价值,也不是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原始价值,而是折余价值或账面净值,前后的表述不一致;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采用各期折旧率不变而计提折旧基数递减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采用各年折旧计提基数不变而折旧率递减计提折旧,两种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原理各不相同,难成体系,不易理解和比较,而且计算起来比较繁琐。双倍余额递减法开始计算折旧率时没有考虑净残值因素,不能保证各年折旧额合计数等于应提折旧总额。因此需要转换折旧方法,转换条件是:第t年采用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Dt=St-1/(n-t)大于采用折旧率双倍等比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Dt。但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为了简化折旧计算,规定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未提足的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平均提取。

(2)规范名称,揭示原理。

为了直接表明各种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存在的规律,将原理统一为通过各期折旧率递减而折旧计提基数不变达到折旧额递减,因而可将加速折旧法规范更名为折旧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中继续利用公式④或⑤计算倒数第二年的折旧额,最后一年的折旧额采用倒算法求得,可以避免改变折旧方法。甚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新计提基数也可调整为C-S,因为最后一年的折旧额采用倒算法求出,这样又可以实现各种折旧方法的计提基数的统一。将加速折旧法更名为折旧递减法,总结如下表所示:

规范方法名称不是改变本质,而是实现名称与内容的统一,消除人们对加速折旧的理解歧义,也有利于实现折旧额与折旧率这两个从不同侧面反映折旧的指标同向变化,反映出加速计提折旧的关键是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找到如何确定一系列递减的折旧率的方法,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今后为了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根据此种原理创新折旧方法。目前名称沿袭已久,更改后的名称采用较抽象的数学公式,还要结合实务进一步阐释其具体涵义。

法规速递范文3

2013年12月27日,中国证监会在官网了《2013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速递”)赫然在列,中止审查时间为12月20日。同一天,中邮速递也在官网公告称,经证监会批准,公司正式撤回IPO上市申请材料。对于撤回IPO的原因,中邮速递在官方公告中仅表示这是主动应对市场竞争的决策。

据本刊记者了解,中邮速递内部已决定实施战略调整,即将组织架构由原来的母子公司制调整为更适合网络型企业特点的总分公司制;同时对直营区域范围、管理层级进行市场化调整。而考虑到实施上述重大调整将影响上市进程,公司方面选择撤回IPO。不过,据接近中邮速递高管层的业内人士介绍,中邮速递此举并不意味着放弃再闯资本市场的可能。而中邮速递也明确表示,待上述战略调整到位后,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再择机进入资本市场。

从表面来看,有“快递国家队”之称的中邮速递是主动退出IPO,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实则是其自身发展境况的式微,以及整个快递行业发展现状的倒逼。

近几年来,在“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和顺丰等民营快递的冲击下,中邮速递在快递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而随着价格战的愈演愈烈,中邮速递在这个时间点谋求上市,势必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不可兼得的窘境,上市恐将得不偿失。另外,快递行业的上市潮传闻已久,除中邮速递外,圆通、韵达也相继了IPO计划,但至今尚无一家如愿上市。整个行业存在的竞争不规范、盈利能力低、管理模式混乱等问题,成为横亘在中邮速递及其他快递企业上市路上的绊脚石。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邮速递现在退出IPO是对的,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适合快递公司上市,更成熟的上市时机应是两年后。

曲折的上市路

中邮速递的上市历程一直充满坎坷。

早在2008年,中国邮政集团为了实现邮政竞争性业务和普遍服务业务的分业经营,启动了速递物流业务专业经营改革,将原中国速递服务公司更名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将其作为管理全国邮政速递物流业务的平台。2009年,中国邮政集团又将邮政集团及各省邮政公司所属的速递物流专业相关资产无偿划转给该平台。2010年6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成立中邮速递,主营速递和物流两大业务。

2011年8月,中邮速递在正式成立仅一年后,就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自股份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而中邮速递正是因为得到了国务院的“尚方宝剑”,才得以于2012年5月4日顺利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根据其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中邮速递拟发行不超过40亿股,发行后股本不超过120亿股,计划融资99.7亿元,用于南京集散中心及航空快速网主要集散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当时业界有分析认为,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关照下,如果不出意外,中邮速递将成为国内快递第一股。

但事与愿违,在顺利过会后,中邮速递在证监会发起的财务专项检查中,却因未按时提交自查报告被中止审查(编者注:中止审查是指在申请人涉嫌违法违规被调查尚未结案;被证监会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尚未解除;对有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须请求有关机关作出解释;申请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等情况下,应当作出中止审查的决定。当上述情形消失后,即可恢复审查)。当时,处在舆论中心的中邮速递被指存在重组改制方案带来关联交易的隐患,其招股说明书也因有4家子公司未经审计纳入2011年报,而被指存在审计漏洞。更为糟糕的是,在中邮速递被“中止审查”后,证监会的IPO审核大门在当年10月关闭,这让中邮速递的上市之路显得模糊不清。

2013年7月,中邮速递在按时提交财务自查报告,并进行一系列整改后,重新回归到“通过发审会”状态。彼时,中邮速递副总裁金任群对外表示,现在只待IPO开闸,中邮速递上市就水到渠成。

但谁都未能想到的是,在证监会宣布IPO将在2014年1月重启之前,中邮速递的“快递第一股”之梦破灭了。

行业倒逼

从中邮速递的解释来看,“应对市场竞争”是其选择撤销IPO的关键因素,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来自民营快递的巨大冲击,以及不断加码的价格战对其上市前景的不利影响,已倒逼其不得不重估入市的可行性。

作为背靠邮政集团的国有快递公司,中邮速递曾一度是快递业的霸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嗅觉敏锐的民营快递借机崛起,国企作风的中邮速递开始被后者弯道超车。据国家邮政局统计,在2009年-2011年内,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营收增幅分别达17.3%、20.0%、31.9%,而中邮速递在同一时期的对应增幅分别只有14.51%、12.88%、16.36%,连续三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近两年来,在资本推动下的快递业大打价格战,以低价和效率著称的民营快递更是如鱼得水,迅速壮大,而给人高价格、低服务印象的中邮速递却不断式微,市场份额屡屡失守。虽然在价格战的逼迫下,中邮速递也通过降价推出经济型快递品牌“e邮宝”,以及拓展电商用户等手段进行市场化转型,但依然无法改写市场大局。

据统计,“四通一达”、顺丰等民营快递已占据中国快递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中邮速递的市场占比可能已不足10%。有分析人士指出,以民营快递所主导的价格战已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升级,未来两年内,价格战仍将继续在快递业肆虐。

一方面是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价格大战,中邮速递如果在这个节点上市,必然面临市场份额与业绩的两难选择。有分析人士就向本刊记者指出,如果上市,中邮速递就需要规范化经营,在价格战等市场策略方面将受到诸多限制,这势必会引发业务量下降,造成业绩难看,继而影响上市融资,这与其自身发展战略相悖。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融入市场参与价格战,即便上市,其未来的竞争力也会大打折扣。

除上述原因外,久未解决的体制之困也是拖累中邮速递上市进程的大问题,这也是其撤销IPO的目的所在。

一直以来,中邮速递内部都是母子公司架构,表面上看,各地速递物流业务的资产在分拆后都纳入中邮速递旗下,但实际上各省的速递物流公司还是各自为政,这造成中邮速递至今无法提升全网的运营效率和统一服务标准,这令其竞争力大打折扣。

而此番中邮速递以退市为代价,将原来的母子制架构改为总分公司制的决定,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总分公司制可以减少管理层级,有利于进行扁平化管理。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也表示,这一调整有利于中邮速递建立对市场更加灵活的反应机制,对其市场转型有很大帮助。

上市条件不成熟

在业界看来,中邮速递临门一脚中止IPO,不仅意味着其99.7亿元的庞大募资计划化为泡影,五年来为上市所做的巨额投入也阶段性落空。更重要的是,其退市背后也凸显出目前整个快递行业上市条件和环境的不成熟。

近几年,在电商业务激增的大背景下,我国快递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频频受到资本青睐,但快递企业在业务量猛增的同时,却面临着毛利率水平偏低的残酷现实。另外,随着实力强大的外资快递公司加速进军国内市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国内快递企业不得不烧钱进行跑马圈地,由此造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而上市融资也就成为了唯一的解决方法。

自去年开始,快递企业与资本的联姻明显加速——去年2月,全峰快递获得力鼎资本等三家私募机构(PE)的2亿元投资;5月,中通速递宣布获得红杉国际等PE提供的3000万美元资金;8月,有着“贵族快递”之称的顺丰速运也宣布获得中信资本等的投资;除此之外,圆通、韵达也都相继传出上市消息。

有快递公司高管表示,风投一旦进入,就意味着公司必须走上市“这条不归路”,但是,整个行业在商业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不规范,与上市要求还相差甚远。

一位申通高层就向《IT时代周刊》表示,快递公司上市,必须达到80%以上的直营率,但目前几大民营快递企业加盟店数量都在99%以上,如果要上市,就必须增加优质资产,让加盟店转为自营店,以便顺利通过证监会审核,而这将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对民营快递来说难度不小。

另外,加盟制所导致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尤其是去年11月圆通旗下加盟企业造成的“毒快递”事件后,监管部门对快递公司内控风险措施的审核无疑将更加严格,这也让快递企业的上市之路更加举步维艰。

法规速递范文4

论文关键词:快递行业;现状;发展策略 

 

1 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货物送达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传统的文件、包裹,而且越来越多的高价值、小批量、个性化的货物,都成为快递的托寄物内容。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利润丰厚、市场规模及潜力巨大的产业。 

2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2.1 国内快递公司增长过快,发展不足 

当前,由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民营、外资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状况。目前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快递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而分支机构更多达5000多家,此外不少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也涉足快递业务。目前国内大小快递企业3万多家,存在国有、外资和民营三大阵营。中国国际快递以外资为主,国内快递则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城市内快递,民营约占90%,省际间快递民营约占50%。从实力来看,快递行业内存在“四方势力”:四大外资、中国邮政、内资大企业、民营公司。“四方势力”正因为企业策略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即将变化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洗牌。 

虽然国内快递行业的增速惊人,炙手可热的网络经济更是不断催生全新的民营快递企业建立,但是目前快递行业也存在着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2.2 快递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竞争力低 

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由中国邮政部门控制40%份额,其余由民营和港资快递企业占据。民营企业中,一批像顺丰、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影响的大中型优秀快递企业已经茁壮成长,但为数尚少。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则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互信度和协调性较差,以地区性快递业务为主。在国际快递市场上,虽然中国邮政ems控制了一小部分国际快递市场,但民营快递企业以间接方式将国际快件转入dhl、fedex、tnt和ups四大网络,对外进行销售,实际上仍依赖四大网络的渠道。多数民营快递采用制营业网络或直营混合网络,网络的中央管理普遍较松散,很难为顾客提供同质化服务,甚至经常发生网络崩溃。在财务结算方面,包括邮政快递系统在内,由于信息系统落后和商业信用的低下,常常无法实现主要地区运费的到付服务,使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国内业者包括邮政快递在内,都没有根据客户账号进行单据的订制,也没有性能良好的客户统一结算系统、全球性的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效率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在货物分检方面,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都是手工作业,配送中心的设施相当落后,基本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设备落后和运用的条形码技术较为简单,缺乏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分件设备,使操作时间过长,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2.3 “灰色快递”搅乱市场,竞争无序 

近年来,我国快递货物运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快递业务发展如同雨后春笋,“地下快递”非法经营活动,严重干扰了快递市场的正常秩序。一是超范围经营信件类物品的快递业务。快递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大小小的公司涉足快递业务谋取经济利益,把经营触角伸向了国家明令禁止的信件类物品,超范围非法经营信件类物品的快递业务。二是“地下经营”成本低,无消费保障。这些快递公司经营方式大同小异,四处张贴公司的名片广告,建立覆盖面广的隐形市场,或者由业务员直接联络企业客户,联系到客户后,由业务员上门服务,去客户处取货,拉到公司办公室打包后送到车站发货。有的快递公司专门盯住写字楼内的商户,上门招揽客户,采取压价、开展恶性竞争,打着“点对点优质服务”的幌子,不告知用户营业地址,每当开展业务时都与用户临时约定接头地点,从来不让客户到自己的“据点儿”来。三是唯利是图,缺乏服务意识。这些快递公司普遍存在着有利就投,无利不送的现象,投递范围仅限于人口集中的地方。四是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国内快递行业进入门槛低,经营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因此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与外资同行竞争的能力。快递员一般都是40-50岁的下岗失业人员,有的甚至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业务素质较差。五是违规操作不开邮包检验。这些快递公司对需要邮寄的包裹从来不开包检查,极个别的问一下。 

2.4 跨国快递公司加速抢滩,争夺市场 

据估计,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元,且每年还在以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抢占中国巨大的快递市场,国际的快递公司纷纷把触角伸到中国。 

虽然国际物流大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国布局也早已开始,但随着“保护大限”的放开,外资逐渐从合资、合作迈向独资,从一级城市延伸到二级城市的战略而已日渐清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潜力巨大的国内快递需求,使四大国际快递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快递市场。四大快递公司进入中国速递市场,其目标不是短期盈利,而是更看重长期回报。因此,各公司均将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近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3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机会 

3.1 宏观经济形势看好 

目前,快递行业可谓是十足的朝阳产业,即便近两年迅速发展,如今全国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的1%左右相比,差距甚大。我国每年快递业务量约20亿件,发展空间巨大。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为快递行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3.2 国家对物流企业的重视 

“两会”期间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指出:“政府应该把‘扶持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放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层面’”,培养以企业自主建设为主,大力扶持现代物流,尤其是平台建设、信息软件和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建设,实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物流规模的增长而增长,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还要略高于物流增长速度。国家对物流企业的政策重视,给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很好的发展前景。 

3.3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快递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据悉,当前快递市场1/3的业务量是通过电子商务牵动来完成的,快递业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 

快递行业应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产业紧密结合,融合发展;推动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合作,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4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策略 

4.1 国家应整顿快递市场 

国家应该从改革开放的长远着眼,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以保障快递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快递业发展肃清政策性障碍。另外,政府也要慎重选择快递行业监管部门,为维护快递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正确引导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不仅能够规范行业、抬高入行门槛,更将是一种对使用快递服务客户的保护措施。 

4.2 走联合发展之路 

随着外资快递巨头的大规模进入和民营快速的迅速崛起,云集了四大快递巨头的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而行业整合优势也将在竞争中凸显出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复杂,任何企业很难单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快递企业也不例外。快递服务,特别是国际快递服务的门槛很高,动辄几百架飞机,几十万辆车;而且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也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因此,在中国从事快递业的各类公司若只是再以自身的力量开拓市场,必然受条件所限,不能形成连通国内、外的强大经营实力,也不可能提供优良完善的服务。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应利用各自的优势,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开拓市场。 

4.3 实现快递业务专业化、现代化 

ems虽然有较完善的网络查询系统,但是跟踪查询困难或是查询时间较长依然普遍存在于ems的日常经营当中。国有快递企业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加深改革力度,使其能够摆脱沉重的束缚,自由快速发展。民营快递企业也要从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不断壮大自己,加强信息系统投入,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中国快递企业应加快与快递运送的源头企业及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展开合作,加强对国内快递客户的争夺。 

4.4 快递行业服务产品多样化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快运快递业的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广泛地服务于整个的社会和经济领域,尤其是满足日益增加的工商企业和居民生活中的快运快递服务需求。 

我国快递行业应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范围向上游产业延伸,统筹协调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快递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研究电子商务快递中代收货款、签收方式、快件保险等问题,组织拟定相关服务规范。国家应鼓励引导快递企业加快进入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承接电子商务配送服务,大力发展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业务,推进快递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快递企业提供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企业对企业(b2b)的配套快递配送服务。 

法规速递范文5

[关键词] 本土快递业SWOT分析策略

快递业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项新兴产业,它以商务文件、小包裹 为主要递送对象,以迅速、安全、高效、门到门、实时核查等为特征,建立一套与传统邮政体系不同的运作模式。经过30多年的迅速发展,快递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美国服务业联盟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快递业市场将以至少33%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本土快递业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国本土快递业发展中的竞争态势及其在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是很必要的。

一、 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现状

自1979年至今,快递业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有规模不等的快递企业约两万家,基本形成了三大市场板块,即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27年来,我国快递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先进技术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与外资快递巨头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国本土的快递业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能力与外资快递业抗衡,同时也要为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经营现状。目前,我国快递业由两部分市场构成:一是国内快递市场,由中国邮政部门控制40%份额,其余由民营和港资快递企业占据,经营规模以港资的顺丰快运公司为最大。民营企业中,一批像顺丰、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影响的大中型优秀快递企业已经茁壮成长,但为数尚少。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则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互信度和协调性较差,以地区性快递业务为主。二是国际快递市场,由DHL(敦豪快递)、FedEx(联邦快递)、TNT(天地快运)和UPS(联合包裹)等大型服务商控制。虽然中国邮政EMS控制了一小部分国际快递市场,但民营快递企业以间接方式将国际快件转入DHL、FedEx、TNT和UPS四大网络,对外进行销售,实际上仍依赖四大网络的渠道。

管理现状。除邮政和顺丰、申通、宅急送之外,多数民营快递采用制营业网络或直营混合网络,网络的中央管理普遍较松散,很难为顾客提供同质化服务,甚至经常发生网络崩溃。在财务结算方面,包括邮政快递系统在内,由于信息系统落后和商业信用的低下,常常无法实现主要地区运费的到付服务,使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在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国内快递行业进入门槛低,经营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因此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与外资同行竞争的能力。

技术现状。国内业者包括邮政快递在内,都没有根据客户账号进行单据的订制,也没有性能良好的客户统一结算系统、全球性的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效率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在货物分检方面,由于设备落后和运用的条形码技术较为简单,缺乏以身频识别技术(RFID)为基础的分件设备,使操作时间过长,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二、 策略分析——对中国本土快递行业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1)本土快递网络形成的时间长,网络覆盖范围大。在面临外资巨头取得国际快递业务的大半江山之际,中国的EMS已拥有覆盖全国城乡3万多个网点,并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联系。

(2)民营快递的价格低廉。民营快递企业为争取客户,在运作方式上更加灵活,服务价格相对较低,为其带来外资不可比拟的优势。

(3)本土快递企业更能在企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其服务更能适合中国人的需要。中国本土快递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在对本土市场网络的普及与熟悉程度上。中国的国情相当复杂,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情况,道路状况等都不尽相同。中国国内的快递企业扎根于中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较为深入,社会关系网络也较为密切,与政府的关系也处理得较好。这些条件国外快递企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赶上的。中外双方在文化的理解上也有明显的差距,外资企业对中西方的观念、文化、理念的融合贯通,以及语言上的障碍也都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外资企业的本土化会非常的慢,而中国快递业者对本地客户享有传统的商誉,能够快速掌握基层市场。

2.劣势(Weakness)

(1)竞争力比较强的快递企业太少,几乎没有。中国本土快递企业的老大EMS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水,竞争力逐渐下降,民营快递企业由于体制、技术、人才等各种因素,目前还不成气候。

(2)管理体制问题。EMS由于多年垄断经营造成的体制上的弊端,以及由于体制所导致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落后,竞争力不断减弱。民营快递企业由于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管理方面良莠不齐,总体来讲体制很不完善。

(3)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处于无序状态。竞争激烈,而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

(4)信息处理技术方面。本土快递企业在全球性的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在服务和效率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

(5)管理人员素质方面。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很难找到,新兴的快递业也是如此。

3.机会(Opportunity)

(1)GDP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我国快递业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外部环境。2001年~2004年,大体上,GDP增长1%,快递市场规模增长3%。2006年~2010年,我国的GDP年增长率将保持在8%以上,据商务部的课题组初步估计,快递市场发展速度应在25%以上。

(2)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为快递行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据商务部的课题组估测,2006年~2010年,我国快递市场发展速度应在30%以上。

(3)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物流规模的增长而增长。据统计,2004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略高于物流增长速度。从货物周转量来看,1995年~2004年,全国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为7.6%,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4.4%,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5.9%,而民用航空货物周转量增长13.9%。据此,商务部的课题组估测,2006年~2010年,我国快递市场发展速度应在25%以上。

(4)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发展成为快递发展的推动器。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而且快递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1995年~2004年,物流增长速度为29.9%;2001年~2004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为31.1%,互联网上网人数增长速度为40.8%。据此,商务部的课题组估测,今后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快递业务将有更快的发展。

(5)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为我国本土快递业的网络编织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特别是航空和高速公路的发展。1990年~2004年,全国铁路里程增长速度为1.8%;公路里程增长速度为4.4%,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增长速度为35.2%;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速度为10.5%,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长速度为23.7%。随着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的提高,快递行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都将得到基本满足。

4.威胁(threat)

(1)首先是来自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dhl、fedex、tnt和ups。这些外资快递巨头带着雄厚的资本,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进军中国快递市场,攻城略地,给本土快递企业带来严重威胁。

(2)政策法规问题。快递政策法规走向不明,企业市场环境不确定。快递企业的决策和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但当前与快递业有关的政策环境并不明朗,行业地位尚处于不确定之中,这已成为非邮快递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3)没有统一的市场监管组织,快递市场政策法规不健全,多头管理,导致快递市场的正常秩序一直未能形成。随着不同层次进入者的增加,快递企业急剧增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开始呈现无序竞争状态。

(4)国际快递是中国本土快递业的软肋。2000年~2004年,亚太速递商协会所属的四大国际快递企业在我国市场的业务平均增长率近50%,而同期中国邮政所属的本土快递服务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5%。目前,中国国际快递市场占据国际快件市场近80%的份额,而dhl、fedex、tnt和ups四家公司就占据上述市场的4/5。

三、结论与建议——对swot分析结果给出的相应策略

法规速递范文6

关键词:快递业;问题;对策

1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快递业已经基本形成三大市场模块,分别是同城快递、国内异地快递以及国际快递。其中国内快递又可以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以外资为主,其主要有敦豪、联邦快递、联合快递以及天地快递四大巨头,他们经验丰富。网络遍及全球、资金雄厚,占据我国国际快递80%的市场份额。第二阵营是国企阵营。其包括中铁快运、民航快递、中国邮政等。其中EMS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网点,覆盖面广、客源资源丰富,在国内快递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第三类则是民营阵营,典型代表有顺丰快递、申通快递、宅急送等,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在局部市场站稳脚跟之后,逐步向全国市场扩张。目前顺丰快递因之时效快,有着统一的管理服务,在全国快递市场份额占据很大的比例。同时还有许多小型民营快递企业,其在某一地区占据一定的市场,虽然其服务和经营方式比较灵活,但是由于其管理水平较低,竞争力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从国家邮政局拿到从事快递许可证的企业有8000多家,从事快递服务的企业则有万家之多。但是与国外快递巨头相比,我国快递企业不管是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根据201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关于2013年全国投诉分析来看,2013年快递服务投诉量同比增加了77.6%。快递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服务质量投诉也猛增8成,快递服务质量已然成为制约快递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快递业的发展,其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把握机遇,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快递公司。对此,对快递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 目前快递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快递行业相关法律不健全,缺乏监管

2012年10月1日我国《快递运单》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规则对快递于丹的赔付标准及协议内容进行了规范。虽然《快递运单》对运单格式进行了规范,但是这只是一个“推荐性”内容,并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各快递公司对此均表示十分冷淡,很多快递公司并没有更换快速运单。目前邮政管理局负责快递行业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因此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偏袒的情况。目前快递包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许多原有法律条文没有进行说明和规定的,在实际中很难进行处理,而这给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困难。

2.2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网购交易量快速增长的时候,各大快递公司纷纷爆仓,使得快速时效很难保证。目前我国快递从业人员并没有落实资格认证,导致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国家邮政局通告的2013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为72.4分。消费者不满意快递服务主要有:不能主动预约上门、普通受理电话接通效率低、取件时间过长、揽收人员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上门取件、服务质量差、快件不能按照承诺的时间到达、投诉结果反馈满意度不高等诸多方面,可见快递服务水平还需要改善。

2.3运营成本高,低端市场利润低,面临恶性竞争

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近年来车辆、原材料、人力成本、场地仓库租金等成本快速增加,为了抢占快递市场,各个快递公司一直在用低价策略打压对手,导致其利润微小。目前快递公司普遍从事的是低端市场,大部分业务来自于网购,而这部分业务的利润一直较低,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又促使这种竞争持续加剧,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市场抗压能力,导致很多企业面临亏损。

3 加快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快建立健全快递行业法律法规

快递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安全的市场环境,对此其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支撑。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此要尽快出台和快递经营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强制所有的快递企业按照《快递运单》国家标准实施,同时还要配以相应的法律来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实施。

3.2 落实快递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应实施规范化操作。目前我国快递行业资格认证虽已实施多年,但是其考试内容往往很简单,且很多从业人员并没有持证上岗,使得资格认证制度在实际当中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对此要加强对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知识技能的配需,规定快递从业人员必须取得证书才能够正式上岗。同时要求快递人员哦你故意着装,规范操作,实行服务用语。并且在实际当中还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消费者评分机制,根据评分情况对其实时奖励和处罚措施,努力提升快递服务水平。

3.3 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业务结构

为了防止恶性竞争,要努力发展直营模式,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同时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网络节约成本,由现阶段同质化低价竞争转变为以优质服务取胜,注重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服务意识,并且走出国门,大力发展高利润的国际快递业务。

参考文献

[1] 蔡环宇,陈玲.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商场现代化.2013

[2] 陈晓云,孙俊.浅析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策略.产业经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