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例6篇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浪潮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定

俄罗斯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民族入侵战争,盟国金帐汗国入侵,拿破仑侵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对于文学来说,它是感性意识下纪录战争的最好载体。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战争文学的一部分,而俄罗斯民族是尚武的民族,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文化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文学的源头。纵观俄罗斯历史,描写战争的作品不在少数,比较著名的作品:英雄壮士歌谣、《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等都在其内容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统一俄罗斯国家思想。

经历过三次民族入侵战争的俄罗斯民族在战争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即尚武的战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于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的战争文学来说,作品无疑是很好的纪录和彰显出这种民族性格的载体。因此,这也是卫国战争三次浪潮发生的民族历史背景。

二、卫国战争文学前两次浪潮

第一节塑造理想的英雄形象

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学界出现了描写苏联战争的三部重要作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绥拉菲莫维奇的“革命战争的史诗”《铁流》(1924);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这三部小说,标志着苏联文学中英雄形象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战争文学中的确立。随后,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鉴了这种创作方法,但侧重描写在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的成长历程,使人物性格有了更大的历史容量。

第二节描写经历战争的普通人

1953年3月,自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关注点发生转向,由描写战场上的军人转向描写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从而还原战争的残酷性并对那些经历战争的饱受苦难的普通人的致敬。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文学界提出反对粉饰现实的“无突论”和“理想人物论”等思想观念。在一个政治敏感度极高的社会意识形态下,这些政治号召引起苏联文学家的激烈争论和探索。在结合文学本质的思索下,著名作家爱伦堡在《谈谈作家的工作》中提出了文学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写日常生活琐事,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新主张。这其中出现了以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为代表一系列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作家将关注点由之前的描写具有英雄气质的革命军人形象,展现他们光辉一面转向战争期间平凡人的生活以及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肖洛霍夫通过安德烈的不幸遭遇,力图向人们宣示这样一个真理:战争期间日常的、平凡的生活都可以构成严酷的考验,那些在个人生活、内心精神上承受了异乎寻常牺牲的普通人,表现出来的更是一种大智大勇。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家所描写的战争更多的是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沉的思考。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此类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转向,在肯定卫国战争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不忘对人性、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探讨。

第三节卫国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文学界逐渐认识到之前用现实主义创作战争文学时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无冲突论”、“概念化”等弊病。1972年,苏联文艺界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在这种体系的引导下,苏联作家对原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做新的理论阐述。“开发体系”的出现,是世界文艺美学交融的结果,苏联文艺界把西方文学界的比较研究、系统论研究机制引入文学研究之中,开始全面的看待战争文学创作。并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描写形式,而是应当容纳一切能真实表现生活的艺术概括形式包括假定性式(夸张、怪诞、象征、寓意、不合逻辑等)描写,这就极大的拓宽了文学表现生活的描写方法。80年代的苏联战争文学在“开放体系”的引导下,在继承了70年代文学的史诗性、哲理倾向和心理探索倾向,出现了题材融合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苏联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乃至全球范围内来思考问题的优秀作品,以邦达列夫的《岸》为代表。这些作品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已退居到次要地位,只作为背景或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出现。(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中短篇小说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 (苏联)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M].译林出版社1999年

[3] (苏联)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孟庆枢译[M].南方出版社2003年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文2

一、体验生活,悟真情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亲身感受了,体验了,情感才会真实丰富。学生的生活波澜不惊,每天上学放学,都麻木了,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他们会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这时候,老师要给点特殊任务,让他们体验到新鲜感。

学完《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后,学生都非常佩服海伦·凯勒在盲、聋、哑的情况下百折不挠地学习的精神。这种佩服是通过文字感受到的,如何升华这种情感,与海伦产生共鸣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活动:当半天盲人。在这半天的体验活动中,学生感受颇多,交流时,人人畅所欲言。我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徐青写道:“下楼了,以往我都是三步并作两步,雀儿似的蹦蹦跳跳的,可是现在,我扶着楼梯,一级一级地用脚小心翼翼地探着走。我真怕遇到一个像以前的我那样蹦跳着上下楼梯的同学。我祈祷着,同学呀,上下楼梯千万别太着急莽撞,小心身边的人……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我总算安全抵达平地,可是汗已经打湿了衣服。”王菲这样写道:“我边走边大声喊着‘让一下’,仿佛提着一壶开水,可是周围的人嬉笑自若,好像没听见似的。我只好在人流中左躲右闪,尽管这样,还是不幸中招了,不知哪里伸出的一只脚,将我绊倒了。唉,做一名盲人真难!”沈攀感慨道:“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我们,做事情多付出一点努力,就觉得很累,很不愿意,可是海伦克服了比天还高的困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百折不挠’,我体会到它的内涵了。我的生活,一定会有所改变!”看了孩子们这些来自生活的语言,发自肺腑的情感,我知道通过这次体验活动,他们悟到了真情。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体悟,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我爱你”。这个简单的要求,却难倒了一大片学生。他们有的羞于表达,有的觉得不值得说,因为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但是,通过实践,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洗礼。一些学生想到了父母默默付出的爱,情感涌动时,自然而然地说出了“我爱你”。一些学生观察到了父母听到“我爱你”之后的表现,并进行了深情的描述:“妈妈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背过身,但我分明看到两滴泪珠滑过她的脸庞。我轻轻搂住妈妈,妈妈也搂住了我。我们的心跳动得是那样的热烈!”

生活中处处可以体验,比如“今天我当家”、“谁是最佳护蛋人”等,学生在生活中觅素材,悟真情。

二、观察生活,融真情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生活是一本书,用心观察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走在整洁的大街小道上,你会自然地想起这是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成果;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你会赞叹造化的神奇;看街头小贩信手编出的蚂蚱、蜻蜓,吹出的各样糖人,你也会心生敬服……只要你仔仔细细地观察,就能生动地描绘这一幕幕、一桩桩不起眼的事。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走上街头。人流涌动的大街,热闹非凡的叫卖,让学生也跟着活跃起来。他们把视线聚焦在了环卫工人身上。身穿黄色警示服的环卫工人大多五六十岁了。正值冬天,学生看到了许多之前没有留意的细节。下笔成文时,学生感情真挚,描述细致入微:

“他们弯着腰,挥动着手中的扫帚,果皮、纸屑、落叶乖乖地拢在了一起。这时,刮起了一阵风,调皮的树叶打着旋,跳起了舞,飞上了半空,等它们落下时,环卫工人毫不客气地立即将它们‘绳之以法’。”

“真冷,我捂紧了帽子,将戴着手套的手温暖的口袋。环卫工人不怕冷吗?只见他们敞开了外套,额头上冒着热气,两只手灵活地握着扫帚一上一下快速地扫着。看来,劳动能驱赶寒冷。”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打扮着这座城市,我们怎么还能肆意破坏呢?他们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学生观察时是带着情感的,否则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觉得风景美,源于对大自然的爱;觉得小动物、植物可爱,是把它们当成了朋友;对人物进行功过评述,是自己情感的流露。在观察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真情。

三、畅想生活,话真情

未来是什么样的?孩子总是有着无尽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好奇心。现实不能满足他们探究的欲望,于是他们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了未来。未来的交通工具、未来的“我”、未来的校园……一切都是那样值得期待。教师要使想象与现实生活合理接轨,让孩子将美好的情感寄寓其中,驰骋在想象的王国,抒发真情。

前段时间,我跟学生一起关注雾霾天气,关注PM2.5。我告诉孩子们,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尽管我们生活的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城市,但是每到农忙时节,焚烧玉米秸所产生的烟雾、稻秆的颗粒、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会形成雾霾天气。结合媒体报道的北京雾霾天气,我跟孩子们开始了未来生活的畅想。通过一幅幅图,孩子们看到雾霾笼罩下的城市犹如披了一件脏兮兮的袍子,又像下起了大雾,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交通工具的改变能大大减少雾霾的产生。那么未来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畅游在想象的王国里。“未来的汽车不用汽油,使用的是太阳能,不仅晴天能用,阴雨天也能自动储蓄能量,正常行驶在马路上。”王琳细声细气地说。潘辉眨巴着眼睛说:“我发明的交通工具可以自动改变大小,堵车的时候,它会缩小体积,便于奔跑。需要乘坐很多人时,它的体积会增大。最关键的是,它能将自己排放的尾气自动过滤掉,没有黑烟。汽车开过,空气也不会被污染。”“未来的汽车要像变形金刚一样,变出人们想要的造型,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每家每户只需要一辆就足够了。”周静一脸憧憬地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描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就能够实现。”这是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宣言。将真心、真情与梦想结合起来,未来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文3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⑵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⑶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课时】

1课时。

【教学课型】

自读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教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

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958年,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安全返回技术。

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文4

奔腾年代电视剧剧情讲述了中国电力机车从只能引进到领先世界的故事,《奔腾年代》是首部聚焦火车工业发展的献礼剧,由佟大为、蒋欣联袂主演,该剧于2019年10月24日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奔腾年代》以江南机车厂为舞台,以电力机车发展史为背景,上演了一幕"许国以梦,许爱以恒"的传奇大戏,该剧描写了中国的电力机车事业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之路,歌颂了中国人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雄情怀,弘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谱写出火车工业历史篇章的赞歌。

全剧以优秀的机车专家常汉卿和战斗英雄金灿烂的事业发展和感情生活为主线,描摹了从机车科研人员到铁路工作者,众多为新中国电力机车事业共同奋斗的“英雄群谱”,是他们让我国实现了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的技术跨越。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别必亮表示,《奔腾年代》是北京局这两年主抓的精品剧目之一,北京局从剧本创作、摄制、内容审查等各环节对该剧给予全程支持和保障,主要体现在资金扶持、现场指导和绿色过审等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文5

周卫红的作品曾在南京、上海、杭州、桂林、苏州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多次在文化部、中国书画等国家机构主办的全国画展中入选并获奖,作品被《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艺术与收藏》《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当代美术》等报刊选载。2006年,周卫红被评被授予“中国书画名家”称号。2007年,作品《江山如画》入选纪念张大千大师纪念馆开馆暨全国书画提名展。

2009年,周卫红被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家鉴赏协会评为“当代最有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20位画家”。2010年,在首届世界华人美术奖评选活动中荣膺终身成就奖,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2011年,获得第二届全球华人书画作品获“百花奖”。近年来,周卫红的作品分别被国家艺术馆、美术馆、外交部等部门和港澳台地区及欧美友好人士收藏。山水画:运笔开图千里,构图壮阔逼真

周卫红的山水画开阔而雄奇,清秀而热烈,透亮而澄澈,细密而润泽,具有运笔即开图千里的宏大气象。周卫红的内心世界从容豁达,骨子里都带有一股倔劲儿,不断用笔墨抒发心胸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自己的精神气象。他一方面秉承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品格和生命意识,另一方面以坚实的个性手法表现山水大美,在用水、用墨、用色的表现力及审美内涵方面做了深入的开拓。

譬如,周卫红的《溪山染翠图》,由左往右,山峦重叠,林木葱郁,看近景这边,远山淡抹,古树木桥细描,桥上行人依稀可见,桥下江溪泊舟,低空飞燕如钩;看那边远景,壁立干尺处松山巍峨,山岚青黛如梦缠绕,山下溪边有绿洲田野,绕过绿洲田野是彩墨秋树,更有千年古松下蜿蜒石板路。整个山水画面意趣生动,虚实相间,用笔变化多端,密处层层深入,空处不着一点。一眼望去,以山衬水,以水烘山,有虚有实,繁而不乱,加以树姿、桥态、人形、船影,充分地体现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艺术风格。

周卫红山水画既有丹青斑斓的工写青绿设色,也有水晕墨章、元气淋漓的韵味,从而形成色墨交辉的欣赏效果。《松山胜景》是周卫红充M古趣的作品,闲情而不散漫,把心中物象与山势情致叠合在一起。他运用深远、高古之法,适当夸张了山形的空间感和质量感,用用大片灰白黑和少许橙绿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幽静典雅,并在画面中加入了点景的僧人和小童、船家和旅人,让画面顿然有了生气。笔风疏朗、情致摇曳、淡墨渗透、泼墨机巧,都充满了作者的质朴情怀以及理想的审美观。

周卫红的《万里长城》等作品大气磅礴、浑然天成,苍翠间现飞腾气势,工写与意势相互倚重,层层积染,通透入微,看他的山水,可以听到来自他内心的呐喊。同时,他在《江山多娇》《旭日东异》《鸿运当头》中融合了山势、水势、云势、路势,俱得山水的沛然元气。其勾皴笔法志在云霄,坚挺处有婉转,表现一种骨肉兼得、堂奥深邃、高深回环的气势,动乃显出飞逸气象,静则写尽千古斑驳,浓淡兼施,工写兼备,“画中意未尽,造万千梦想于一炉”,融汇了气、格、刚、柔、思、度、笔、墨的山水绘景心诀。

采访周卫红时,他十分谦虚地说:“我最钟爱的山水名家是张大千,他以彩墨造磅礴意象、构筑水晕墨章的多层次表现技法,自己远没有学到。虽然在营建多重景观群和描绘细小而动态的‘山水器官’方面,自己有所心得和探索,但在山势、形神与云水心旌的情态融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花鸟画:富丽精工不俗,寓意和谐吉祥

周卫红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又是一位善于思考、才情敏慧、勇于实践、努力进取的画家。周卫红的花鸟作品崇尚写真意趣,以工细见长,其作品受到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精工富丽,艳而不俗。同时,他对牡丹、葡萄、荔枝、玉兰、海棠、荷花、孔雀、俊乌、蝴蝶、草虫等观察细致入微,笔墨随着时代具有创造性的革新,其花乌画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代气息,尤其适合当代家庭收藏。

大家知道,工笔画讲究慢工出细活,《紫玉》、《冰玉》、《秋韵》、《硕果图》等葡萄作品表明周卫红在工写上极有天赋。画面上葡萄、露珠、蝴蝶、俊乌、绿叶及其黄梢等形象完美生动,尤其作为主体的葡萄晶莹剔透,真切若动,而绘画手法却谨细严整,一丝不苟,就连葡萄上的露珠也如在眼前,葡萄图的夺目光彩令人赞叹,逼真如发为画面增添了十分高雅的气韵。

周卫红创作的《吉庆满堂》,在图中运用多次渲染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工笔技巧描绘了的荔枝+喜鸟的景色,通过使用不同的工笔线条,分别表现荔枝、绿叶和喜乌的异样之美。画面中荔枝红果压枝,喜鸟啾啾歌鸣,彼此呼应,栩栩如生。

在《玉堂富贵》中,周卫红着笔于意境清新的工笔玉兰和百鸟之王孔雀,一公一母两只华彩孔雀身后是花事正盛的白玉兰,似在陪衬百乌之王,自身却毫不逊色,一朵朵白色玉兰花琼枝玉颜,妍展幽香,可谓“春来谁作韶华主,一领群芳是玉兰”。同时,孔雀在风水学中被称为“阳乌”,寓意百无禁忌;玉兰为“花中神仙”,此时花开似锦,与孔雀相配形成“玉堂富贵”的绝妙意境。

孔雀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观赏动物,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周卫红从孔雀之祥、之洁、之傲、之贵出发,状其姿,取其态,宏其意,扬其志。他身为孔雀高手,把孔雀的美描绘得雍容华贵、自然潇洒和仪态万千,他领略了孔雀的优雅与野逸,用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将其姿态生动地表达在纸面之上,色墨氤氲,浑然饱满。

《紫气东来》是周卫红的精品孔雀扛鼎之作,一串串紫藤花紫、粉相间,争奇斗艳,花下两只“白头翁”孔雀栖息于新枝老干之上,一只转身鼓翅,翩然开屏;一只矜持凝神,略显羞涩,画面和谐、可爱。一双孔雀的白头寓意夫妻白首,爱情不渝。在民间普受欢迎而流传已久的紫藤与“白头翁”孔雀配搭,叫作“好运到白头”。这幅画作的形象足以使观众愉悦不已,而其内涵又不能不教人心中向往。

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范文6

饮食是人类生存于世的前提,其重要性促使作者在文学创作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对笔下的饮食对象进行加工,故子弟书中对饮食的描写,虽然是对当时饮食现象具体而鲜活的反映,是现实中的饮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但并不等同于其所描写的饮食本身。黑格尔在谈到作者和作品的关系时曾提及:“欲望所要利用的木材或是所要吃掉的动物如果仅是画出来的,对欲望就不会有用。”因此作者在进行文学意象描写时,为了表现自己的某种欲望总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否则就难以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子弟书作者在这一点上做得恰到好处,看似描写当时的饮食现象,实则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将饮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征进行了良好地呈现,充分验证了“人的感觉不但可以同对象发生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中这种诗意情感的高度发展的产物”。由此,对子弟书中的饮食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把握子弟书作者对饮食的审美再造与审美情趣特征时,也可以了解入关之后满族饮食文化的概况,并一窥时人的饮食结构及趋向。

二、子弟书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综观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现象,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民俗性、地域性等特征,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彰显了当时满族男性视角中的饮食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婚俗、祭祀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描写满族婚俗的《鸳鸯扣》为例,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为女性宾客准备的婚宴:“先摆上整鸡整鸭与酿肚,四抢盘中有尾绝大的鲜鱼。然后是海参燕窝五碗南菜,水晶澄沙两样儿蒸食。”单看这段描写,菜肴的原料不错,似乎对女性宾客非常重视,但是根据子弟书《厨子叹》中的描述,当时置办宴席时“正用的东西猪羊菜蔬,配搭的样数鱼蟹鸡鸭”。由此可知,旗人婚宴中为女性宾客准备的婚宴实际上使用的都是配菜,没有以猪、羊为原料制成的主菜。这种饮食原料的选择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皇太极曾在天聪元年九月初一颁布诏令规定:“嗣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及筵宴、殡葬、市卖所用牛、马、驴、骡,永行禁止之。”又曰:“自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筵宴殡葬及市卖等,只许用山羊、豕、鸡、鸭、鹅牲畜。”除去清朝统治者规定的不可宰杀的牲畜之外,剩下的大型家畜只有猪、羊。猪肉是满族尤其入关之前最喜欢吃的肉类之一,也是其招待尊贵客人的必用饮食原料之一,然而《鸳鸯扣》中招待女性宾客的婚宴上并没有猪肉的存在。这种现象和满族女性的地位有关,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指出了满族女性在娘家和婆家地位的不同。“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座,小姑侧坐,媳妇则侍于旁。进盘匝奉巾栉,惟谨如仆媪焉。”可见《鸳鸯扣》中用来招待女性宾客的饮食原料及菜式应是满族女性因婚姻带来的地位变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物化形式。这种旗人婚宴的饮食习俗,反映出满族入关以后,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但并没有完全失掉自己的民族个性。此外,在子弟书中出现的其他满族食品,在反映满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反映出其对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窃打朝》中尉迟敬德的早餐是甜浆粥、油炸果、炸糕,其中炸糕反映了当时满族人嗜面、并喜欢将其油炸的特点。《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满人嗜面,不常嗜米,种类繁多,有炸者、蒸者、炒者,或制之以糖,或以椒盐,或做成龙形、蝴蝶形,以及花卉形。”满族人之所以嗜好吃面,是和其原游牧生活有关,因为面食尤其是油炸的面食有利于携带并长期储存,能满足其游牧生活需求。《过继巧姐儿》中的豆馅包也是满族的特色食品之一,它以浸泡发酵的黄米为原料,制作时,“先将水面拍成圆饼状,里面包小豆泥,最后成球形,蒸后食用。宜热食或凉食。热食蘸荤油或红、白糖为佳。”炸糕及豆馅包反映了满族人嗜好粘面的饮食取向,《老侍卫叹》中的酸菜则反映出满族人在苦寒的辽东地区善于利用环境和原料创制新式菜品的乐天精神,正是因为满族的这种面食习俗及酸菜腌制的独特性,它们对汉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在汉族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满族饮食文化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其独特与丰富的内涵性,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针对这一点,日本学者中山时子曾感慨到:“潜藏在中国饮食文化背景后面的究竟是什么呢?本来饮食文化就是一种综合性文化。它不仅包括食物原料、加工方法、饮食方法、烹调用具等要素,还包含着隐匿在这些要素后面的思想、哲学、宗教等问题。”由于饮食文化蕴含了如此多的内涵,所以在满人入关已近二百年的子弟书创作时期不但仍能保有独特的婚宴饮食文化现象,而且其民族特色饮食如炸糕、酸菜、沙琪玛等也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体现出饮食文化之于一个民族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不同民族之间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的事实。

(二)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饮食具有不同的特征,子弟书作者通过对清代中后期流行小吃及经济萧条时期的饮食描写,诠释了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由于大部分流行小吃的原料低廉,故其常被认为是饮食中的“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文学作品中也很少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然而受子弟书的说唱文学性质及其演唱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子弟书作者提及了不少当时流行于北京的小吃,如荷叶香粥、蟹肉烧卖、瞅眼食、吊子、丝糕、切糕、豆腐脑、煎饼等。这些流行小吃或具有季节性,如荷叶香粥、蟹肉烧卖;或原料极其低廉,为一般世人所不齿,但凭着它们与荤菜沾边的特点,使其仍能在收入低下的人群中流行一时,如瞅眼食、吊子等。子弟书中描写的流行小吃还透露出另外一个信息,即子弟书创作时期,中下层旗人的生活状况极其不佳。《苇连换笋鸡》中的堆拨兵用破帽子换笋鸡的行为,反映出在官府当差有一定薪酬的堆拨兵尚且手内无钱买食物,那些不当差且好逸恶劳、贪吃贪喝的中下层旗人的生活更是难以维系。在这种窘迫的经济条件下,与荤腥沾边的瞅眼食、吊子等顺理成章地成为流行一时的小吃。子弟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是简单的粉饰太平,而是敢于直言,他们不但对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的饮食进行了描写,也对社会经济极端不佳下的饮食状况也进行了描写。《厨子叹》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呈现,社会经济状况繁荣时,家境一般的清朝人在宴席上常用的是:“……羊肉准斤六十六个,肥猪一口二百七八,大碗冰盘干装高摆,肘子稀烂整鸡整鸭。罗碟五寸三层两落,活鱼肥厚鲜蟹鲜虾。”而在社会经济萧条下的宴会菜肴则是:“红汤儿的是东蘑白汤儿的片笋,肉名儿的丸子团粉末儿的疙疸。挡口的晕腥是炖吊子,油炸的焦脆是粉锅渣。东坡几块囊皮膪,炒肉多加嫩麦芽。”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饮食有关的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饮食本身,正如王仁湘所言:“饮食植于人类是具有第一要义的事情。饮食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进化的必要条件,同时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饮食和文化息息相关,人们倾注于饮食之中的审美意识情趣及由其带来的审美愉悦感,是人类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厨子叹》中的厨师才会在天灾连连、社会经济状况极端萧条的境况下,利用各种饮食中的“下脚料”做出一桌至少表面看来绘声绘色甚或不亚于以荤菜主打的宴席,从而使设宴主人顺利地完成其人际交往任务。这段描述也体现出与人类的其他必需品相比,饮食的取材范围与食用方法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饮食原料的使用大相径庭,在经济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质量低下的“下脚料”也能做成色香味俱全、待客的菜肴,体现了清代中后期饮食乃至中华民族饮食的原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正是由于这个特征的存在,才能使饮食文化在社会的任何经济条件下都能得以延续发展,无论统治阶级如何更换以及民族的居住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能抹杀掉原有饮食文化的特性,新的饮食文化的出现,只是在原有饮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创新。

(三)民俗性

饮食文化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一点在民俗文化方面也得到了呈现。“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饮食文化正是以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等方式体现了民俗性。《花别妻》中妻子为出征的丈夫准备的芦子、槟榔、豆蔻等物品,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习俗。“嚼芦子”是在某些少数民族间流行的习俗,其名称不尽相同,《百夷传校注》:“傣族食槟榔,皆杂芦子、石灰、蒌叶或草烟叶共嚼,芦子即蒌子,亦即嵇含所称之扶留藤。”迄今为止,云南的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一习俗。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豆蔻具有消除口臭、消炎等作用,在牙膏还没发明的年代,嚼豆蔻成为了一种习俗。“这顿粥自然喝得痛快淋漓。食饱摩腹,得想法子消食,自然不能喝普洱茶,便只有嚼豆蔻了。”与嚼芦子、豆蔻相比,嚼槟榔更是流行一时,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食槟榔》条载:“自福建下四川与广东西路,皆食槟榔者。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嚼槟榔又以广州地区为甚,《百夷传校注》指出在当时的广州“不以富贵长女,自朝至暮,宁不食饭,唯嗜槟榔。”时人之所以酷爱槟榔,是因为槟榔能够“辟瘴、下气、消食,食久,顷刻不可无之,无则口舌无味,气乃秽浊。”嚼芦子、豆蔻、槟榔这一习俗,在改编的《窃打朝》中,也有所呈现:“吃槟榔到处搭讪耍芦子,装叶子连三骗吃蒲城烟。”《禄寿堂》中赴宴也要带着豆蔻和槟榔。由此可见,“嚼芦子”等习俗在清代中晚期非常流行。饮食文化在子弟书中的民俗性还体现在中上层旗人子弟赴宴时所要做的准备,如《禄寿堂》中的中上层旗人子弟赴宴时,需要自带厨师及“漱口盂儿小脸盆儿鼻烟壶儿水烟袋儿与九盒儿香。还有鸦片烟全份器具收拾妥,荷包内是落风鲜缩砂豆蔻还有油绉槟榔”。这些现象表明,赴宴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进行人际交流,从而巩固自己的人际圈。

(四)地域性

子弟书作者虽是满族人,但是长期居于辽沈、京津等地区,深受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反映到子弟书中,就是描写了大量具有地域特征的饮食文化现象。上文提过的甜浆粥、油炸果在当时非常流行,是京津地区的特产。《燕台竹枝词》中对“甜浆粥”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述:“豆粉为糜似胶,晓添活火细煎熬。蔗香搅入甘香发,润肺无烦下浊醪。”清人闲园鞠农曾指出卖甜浆粥的摊位往往同时备有螺丝火烧、油炸果、炸糕。《窃打朝》中尽管描述的是家中的早餐,但亦备有甜浆粥、油炸果、炸糕,体现了当时京津一带早餐的特点。子弟书中地域性明显的食品还有炖吊子、切糕、粘糕、灰头菜、笤帚苗、丝糕、煎饼、棋炒、酱茄瓜、云母糕等。这些富有地域性特征的食品,体现出子弟书作者贴近生活,不论是编创还是自创的子弟书内容如果是在北京地区发生的故事,则是选用富有京津地区特色的食品,如编创的《窃打朝》中的甜浆粥,《过继巧姐儿》中的粘糕、丝糕等;自创的《老侍卫叹》中的炖吊子、酸菜等。编创的《盗甲》故事发生在山东梁山一带,故作者在其中选用了梁山的特色食品棋炒、酱茄瓜等。凡此种种,在反映出子弟书作者尊重事实的同时,也反映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不能考虑到饮食文化的这一特点,就会使整个作品显得不伦不类。

三、子弟书饮食文化中的审美建构

普洛丁在谈到声音和美的关系时,曾提及“物体美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受的,就文词和各种音乐来说,美也可以通过听觉来接受”。作为说唱文学,子弟书的内容正是以声音的形式被呈现给受众的,要想让受众对子弟书的内容有兴趣,子弟书作者就必须在文学话语、审美意象等方面对子弟书进行精心的建构。

(一)文学话语层面的建构

文学话语是将创作者的思想及创作理念进行物化的一种手段,决定着受众是否能够接受创作者的思想及创作理念。采用何种文化话语形式,既受创作者的影响,又受文学体裁的影响。纵观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的话语层面,从词的形式出发,主要使用了叠词;从词的来源出发,主要使用了方言词语。

1.叠词。

叠词是汉语中形式比较特殊的一种词,其表现力强于一般形式的词语,从《诗经》时代开始,就为韵文作者所喜用。鲍震培指出子弟书作者使用大量叠词的原因在于:“一是纯粹为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没有附加意义。……大量的重迭词是有附加意义的,在表现音乐美的同时,还能表示程度的加重或减轻,事物的大或小,数量的多或少,可以加深读者(听众)的印象,并且带有叙述人的主观情绪,在刻画人物时使用重迭词,可以描摹生动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性格鲜明具体,具有可见性。”在描述饮食文化时使用叠词,同样也可以使饮食文化或其所关涉到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赵五娘吃糠》中,作者仅用恶恶实实一词,就将赵五娘婆婆误认为赵五娘偷吃的是美食佳肴,然后抢过来之后那种迫不及待争吃的贪婪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长随叹》中通过长随握着糠窝窝对自己以前豪华生活的回忆,将长随那种懊恼的心情、以及现在生活的凄凉都呈现了出来。《厨子叹》中泡泡满满、拣拣挑挑等AABB式词语的使用将原料匮乏情况下厨师如何置办宴席的行为进行了传神描写;挨挨挤挤、压压杈杈、堆堆垛垛、绿绿花花等AABB式词语的使用将社会经济良好时,富裕家庭举办宴席时的饮食原料丰富的盛况进行了呈现。《老侍卫叹》中的温温则体现了老侍卫夫妻穷困潦倒不堪的生活。饽饽、拉拉饭等饮食文化词语则体现了满族鲜明的饮食文化特征。叠词的这些功用是其他形式的叠词所不具备的,它留给受众的想象空间极为广阔,使受众审美情趣范围内的人物、事件及景色等等更加丰满、生动。叠词的这一功用对以声音为传播形式的说唱文学而言非常重要,反映到子弟书中,则是每篇子弟书中都有叠词的存在,甚至是大篇幅的使用叠词。子弟书作者在塑造饮食对象时,使用叠词主要是描述人物有关饮食的动作形态、饮食的色彩等,给受众带来听觉的有力冲击。

2.方言词语。

由于子弟书作者长期居于沈阳及京津一带,其语言俚俗色彩浓厚,反映在饮食文化上,一是体现在作者提及了诸多地域色彩鲜明的饮食名称。如《老侍卫叹》中的饽饽、双皮,《光棍叹》中的火灼、洋果子等,它们是当时京津一带对水饺、猪耳朵、烤饼及从外域引进的糕点的称呼。二是体现在作者描写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饮食现象,如《老侍卫叹》中的吊子,吊子是炖吊子的简称,是当时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菜肴,“将猪的肝、肠、心、肺等煮熟,调以佐料而成”。《阔大烟叹》中的切糕是当时流行于京津一带的糕点,用粘面蒸制而成,食用时用刀切成片。《过继巧姐儿》中的丝糕是当时北京地区独有的一种糕点,以小米面或玉米面制作而成,“发酵,蒸熟后切成方块,内多蜂窝,一般并不放糖,做主食。”《须子谱》中的藏饼、炒虾仁、卤牲口、菜心熘肌髓等。这种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饮食名称和饮食现象的出现,为子弟书的语言增添了俚俗色彩。三是在描述饮食文化现象时,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描述人物的行为,在《两宴大观园》中使用溜滑、唏哩哗啦、硬、漾等方言词语将刘姥姥参加豪门宴会的那种窘态、土气描述得一览无余。子弟书主要是在京津一带流行,故方言词语的使用在说唱过程中更易引起该方言区受众的兴趣。相较于普通话而言,方言词语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人物地域身份的一个标志,刘姥姥所用的方言词语正是体现了它的这一功能。

(二)审美意象层面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