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的作文范例6篇

人与动物的作文

人与动物的作文范文1

记得我们家刚刚装修完时,房间里总是有一股刺鼻的气味,爸爸就买了几盆仙人球和几盆芦荟放在屋里的每个房间。我问爸爸其中的原因,爸爸说,植物不仅可以装扮房间,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消除装修后油漆、粘胶等物散发出甲醛等有害气体,还可以给我们提供氧气,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优美。我有点不相信,便自己做起了试验。

我捉来两只小老鼠,将一只放在有植物的玻璃罩里,一只放在没植物的玻璃罩里。在没有植物的玻璃罩里的小老鼠,跑来跑去,上窜下跳,想要逃出去,看它那样子很精神嘛,心想:爸爸会不会骗我呢?然而,没过多久,这只老鼠趴在那儿不动了,奄奄一息,最后停止了呼吸。而在有植物的玻璃罩里的老鼠到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呢。于是,我把玻璃罩左右摇晃,这只小老鼠有点恐慌,开始乱跑,可看它还是精神饱满的样子。但老鼠毕竟是老鼠,它和人是不一样的,那么人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于是,我又来到一个冒着黑烟的工厂,工厂里的空气非常污浊,几个工人穿着灰尘满面的衣服,戴着厚厚的防尘口罩在那里工作,还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咳嗽声,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味道,令人窒息。看到工厂周边农田里的庄稼枝叶枯黄,几棵奄奄一息的树子上布满了灰尘,看不出树叶本来的颜色。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植 物、动物、还是人类,恐怕都无法健康地生存下去吧!

还有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去旅行。来到一个茂密的森林里。树林里有鸟儿欢快的歌声,山谷里还传来澹澹的流水声,蜜蜂蝴蝶在小树间飞来飞去,令人心旷神怡。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氧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动物和植物都会健康长寿的。听带领我们去的导游说,山那边还有一个著名的长寿村,里面有好多位百岁老人,村民们平时连病都很少得,连六、七十岁的老人还精神十足地劳动呢!

通过这几次体验,让我认识到:人与动物、植物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动物为植物排出了它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人和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人和动物吸收。

人与动物的作文范文2

——读《林中的大山猫》有感

付雨寒

读了《林中的大山猫》这篇故事,我的心在不断颤抖。

这篇故事写了一位护林老人的大山猫在捕食时,被猎人捉住,并送进了动物园。护林老人在动物园发现了它,并悄悄地帮它打开了笼门。几天后,护林老人在镇上买食品,偶然发现店里的报纸上写着:“动物园一大山猫逃出,咬死一名管理员。”正在他读报时镇长带着警察,把他带走了。因为他在调查中说道:“我是有罪,大山猫是我放的。”可他在几天后又被带回了家,他已经很老了。他一回到家,大山猫就扑到他怀中,轻轻依偎在他的身旁。几天后,老人躺在了鲜花齐放的草地下,草地上,还放着大山猫送他的一只山鸡。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心在震撼,为大山猫与老人深深的感情而感动。

在姨妈家开火锅店时,我被请去品尝。有位客人点了狗肉,我正好去透气,却看见姨父要杀他养了几年的狗——点点。我有些奇怪,可姨父说自己也是无奈。点点不停地哀叫,姨父却毫不留情,直到点点一命鸣呼。

人与动物的作文范文3

马克思曾深刻的阐述过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挪用至此也同样受用。马克思说“生产的直接是消费,消费的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的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式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题,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①简单的拿一件衣服作比方,生产者生产出一件名叫“衣服”的产品,如果这件产品不被任何人所需要,那么它也就不能真正地被称之为“衣服”,那便只是一个代号,它可以是“抹布”、“床单”等等。正因为人们需要“衣服”这件产品以用于保暖或其他用途,这个名字才被赋予的真正的意义,也正是由于有人消费这件产品,生产者才会继续生产。如此,这种关系才会持续下去。

同理,文学生产是特殊的生产,文学消费是特殊的消费。文学生产与文学接受的关系亦可用此经济学的观点加以阐述。所以可以推证:“文学艺术作品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人欣赏或阅读的;如果没人欣赏,无人阅读,它就还只是潜在的、可能的作品。艺术生产为艺术享受提供了对象和材料,但是,只有当艺术生产是符合社会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给人以艺术享受,才从可能的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享受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它们互为因果,不断转化,构成了艺术活动这个系统。”②但是,如果遵循这个理论,我们便会遇到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写日记,随笔的时候,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供别人欣赏或者阅读,同样,也没有人会因为要给人以艺术享受,审美愉悦而去写一封书信。这些文字产品在未经公布于世的时候,它们便不称之为作品,而书写这些文字的人所进行的也不能称之为文学活动。但是,一旦这些文字被发表,被人们所认知,这些字便成为了作品,写这些字的人便成为了作家,而这项活动则变成了文学活动。诸如梭罗著《瓦尔登湖》,傅雷所写《傅雷家书》。或许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想要进行文学生产,但是所产生的结果确是进行了文学活动。在这里,文学创作与普通的文字写作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所以上述观点需要加以调整,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应当称之为文字创造,而读者的欣赏与接受才是定义文学活动的标准。

这就把读者升级到了主体的地位。如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所说,写作的本质并不涉及与写作行为相关的崇高情感,更不是为了把作者用语言表现出来。写作不过是在制造开局,开局之后,作者便不断从文本中消失。

以曹禺的《雷雨》为例,作者创作《雷雨》的目的本是对命运不可知性的探索,“《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据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③可是经读者的阅读后,《雷雨》便被赋予了多种意义,比如通过发生在周公馆30年内的悲剧故事揭露了封建家庭不合理关系和其伦理道德的虚伪与罪恶,以此来表达反封建的主题。这些本是作者曹禺没有想到的,但是因为作者在创作完作品之后便已“死亡”,所以读者出现并渐渐弥补作者“死亡”的空缺,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成为作者,并给这件作品下好文学定义。

如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④所以,一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文学作品,是与读者的参与密不可分的,是读者的阅读挖掘出了文学作品隐藏住的部分,使文学作品附有了文学意义。作者的创造活动才被称之为文学活动。

以上我们谈到了文学活动四要素中的三要素:作者、作品和读者。还有一要素,也就是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世界。世界,看似并没有作者、作品、读者那样与文学活动关系密切,但是它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的世界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意义上的超验世界。但是我认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客观世界。从古希腊的艺术模仿论强调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与再现。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神思》篇中,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玉珠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⑤指出,在整个神思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又是和作家情感的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始终对文学活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我认为其作用不仅于此。首先,作者与读者是存在于世界当中的。作者写出的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客观世界决定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影响作者的运思过程从而影响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客观世界也决定着读者的思想方向,但是由于每个读者所处的局部世界各有差异,所以他们所持有的文学观念也会各不相同,因此每个读者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与反馈也会有所差异。这样就造就了一部文学作品内涵的多样性,促使一部作品附有的文学价值并作用于社会。其次,作品的产生依赖于时代的影响,同时,作品的传播也会受到时代的制约,这样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读者,而各个时代的读者因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而或多或少的会对一部文学作品持有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观点同样反作用与世界,对世界的发展起着微妙的影响。于是,一部文学作品便在这样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不断发展,获得更深的意义。

阿布拉姆斯最早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作品、艺术家、宇宙、观众⑥,并用一个三角形来排列:

阿布拉姆斯认为,所有西方艺术理论都展示出可以辨别出来的一个定向,也就是趋向这四个要素的其中之一。

而后,刘若愚将这四要素的关系排为一个圆圈⑦,以突出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循环。

但是,我认为文学活动中四要素的关系应为:世界为前提,作者是基础,作品是媒介,读者是主体。简单用途表示一下就是:

从上述的关系当中显而易见,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指人的简单活动,而是人类独有的凌驾于物质需求之上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他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⑧

这里的有意识说的便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赋予人类精神活动特殊地位的便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审美活动。而文学是人类活动中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活动。

所以要弄清楚文学活动,首先要弄清何为审美活动。我的理解是审美活动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随时会发生的一种让人无意识得心情愉悦的的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杜牧所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所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作者不经意间被自然景物所打动,内心强烈情感的流露,这便是审美活动。如果换做是生物学家或者是地质学家看这些风景的话,考虑霜叶变红的原理,泰山何以变得威仪,则所做的活动变大相径庭。这里,前者是审美活动,后者是非审美活动。但是,这也仅仅限与人类对自然界的审美。与之相应的还有人对社会的审美,对艺术的审美。而这些审美才是区别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关键所在。探寻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便要集中于人类的本质与动物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给出了答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人的特性及本质做了深刻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和有意志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他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活动,包括制造、使用和保存工具;同时,人的这种本质,又是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通过实践内化于人自身的结果。

审美活动的本质便表现在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当中。马克思认为,虽然动物也像人一样进行生产活动,但是他们生产只是在物质需要的驱使与支配下进行的,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因此动物的产品只直接与它的物质需求有联系。而反观人类,除去为本身的物质需求而生产,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即人类的生产是全面的,主动地,自由的,而且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人的生产时真正自由自觉的生产,是充分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样的生产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⑨也就是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智慧创造改变周围的环境,使自己可以自由的进行驾驭,让自然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行改变,使之可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人的活动转化为自由的实践,人类在自由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自然,了解自己,掌握事物规律。在自己强大到足以控制周围的一切时,这自由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审美活动。人们从实践中获得自由,从而对周围的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评价,对自己认为美的事物给予肯定的评价,对自己认为丑的事物给予否定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影响人类对世界的改造,调节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发展,统一。

我的想法是,客观事物是固有的,但是判定事物是否为美的却只有人类。也就是说,离开人,自然界本身便不存在美与审美。因为除了人以外,没有其他生物可以对美做出判定。动物自己不会进行审美活动,它们所进行的知识本能驱使的活动。只有人才可以进行审美活动,因为审美是一种高于物质需求的上层建筑。并且,我认为审美不但建立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建立在情感需要得以实现。审美活动是在人类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自己的本质进行的一种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从而获得更高愉悦的一种体验。这样,文学中的审美活动便是人类通过文学作品,自身的探寻,对作者的认定,对世界的思考以至获得自身精神层面更高需要的一种精神审美活动。

文学活动离不开审美,审美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并决定了文学活动的发展。也就是说,作者因自己精神需要从而进行创作,创造出的作品因读者的审美需求而被阅读,读者的反馈又通过媒介回到的作者那里,从而完成循环,然而与此同时,作者与读者的审美趋向也密切受着世界的影响。这样便又回到了最初所谈的话题,文学四要素。所以考虑到审美的影响,文学四要素之间的关系该修改为: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8~31页

[2]文艺美学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3]曹禺.雷雨・序[M]

[4]海明威.午后之死[M].1932年

[5]刘勰.文心雕龙・神思[M].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6]阿布拉姆斯.镜与灯[M].牛津大学出版社,1953年,第6~7页

[7]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

人与动物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莫言;小说;狂欢人物;动物性诉说;《檀香刑》;《蛙》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莫言的文学创作不只源于生活,还源于其早年丰富的阅读,以及阅读感悟。他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着其他文学作家作品中的精髓,并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宝库,这为其之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言的文学作品真实、朴实、自由、张扬、深沉,相反而不矛盾,正是这些强烈的情绪以及浓墨重彩的言语直击人心,直击现实。莫言小说的狂欢化是其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这些狂欢化的人物往往彰显的是没有任何掩饰的人性深处的动物本性,在该类小说中莫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檀香刑》以及《蛙》。本文通过对这两本小说的详细探究较为具体地展现出莫言小说中的狂欢人物完整的动物性诉说特征。

一、莫言简介

管谟业是莫言的原名,他是山东高密人,是中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主要系列作品为乡土作品,莫言的作品不仅仅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对世界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及启发。莫言的文学被称为寻根文学,是民间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学,朴实、自然、生动。莫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以及影响,这与他的经历以及其所阅览的书籍量有很大关系。莫言小时候经历过对他自己来说都最为困难的三年时间,真实地看过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言早年就极爱看书,书籍阅读量较为丰富,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他的文学底蕴以及文学基础较为扎实。莫言的成名之作是《透明的红萝卜》,该作品发表之后,受到各文学大家高度的评价,莫言在文学道路上也越走越远,越走越踏实。

二、《檀香刑》与《蛙》

1.《檀香刑》概述

《檀香刑》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檀香刑》创作的主要背景是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胶澳租借条约》。1900年德国人开始在山东地区建造胶济铁路,在该背景下发生了孙文抗德的事件,《檀香刑》即以此为原型创作的文学作品。《檀香刑》故事梗概是: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中一个小人物也是女主人公孙眉娘其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一场生死较量。其中所描绘的酷刑真实且骇人听闻,令人毛骨悚然;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化,富有个性;所描绘的爱情复杂,富有感染力,成为《檀香刑》中残酷而绚烂的一笔;所展示的人物关系大胆创新,富有悬念。整部小说对人物性格的描绘自由不受节制,对于人性中存在的黑暗面不加以遮掩,大胆凸显,使得小说的冲击感更为强烈,使得故事各情节的碰撞以及连贯性更为令人战栗。

2.《蛙》简述

《蛙》是莫言花费心血较多的一部作品,是其作品中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据相关资料显示,莫言在该小说上花费了十多年的精力,构思酝酿了十多年,单写作就花费了四年时间,修改定稿三次,是莫言具有代表性以及对于莫言而言意义重大的长篇小说,并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讲述的背景是农村生育发展史,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乡村女医生姑姑50多年的人生经历,在小说中也展露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性。该书于莫言的重要意义是将接生自己的姑姑写入小说中,完成了自己多年来未曾完成的感恩心愿。《蛙》是莫言小说中最贴近现实的代表作品,在小说中姑姑是一个继承八路军军医衣钵的医生,成功接生了无数个孩子,在妇女心目中逐渐占有一定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而之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姑姑在此过程中也让无数孩子永远无法出生,其中存在的巨大矛盾以及冲突使得姑姑的内心备受折磨。莫言通过客观理智的描写使得这一情感更为凸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以及计划生育国策进程的艰辛。

三、莫言小说狂欢人物的动物性诉说浅析

狂欢人物形象在莫言小说中占据的比例较大,是莫言小说中升华情感、突出矛盾、反映现实的存在,为莫言小说的价值提升奠定了一定基础。莫言笔下的各种类型狂欢化人物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截然不同的,会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在不同小说中而有明显的差距。狂欢人物突破等级限制,不受环境约束,不存在敬仰,不存在尊重。动物性是动物与人所存在的共同属性,也是人们所遗忘的,并且不断掩饰的本性,莫言通过狂欢人物的描绘将动物性深层次地展露出来。

1.《檀香刑》狂欢人物的动物性诉说分析

动物性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的相似性、通性,而社会的一个现状是人不断地将自我与动物区分开来,用各种说法来装点自我,提升自我,以及将自我的存在神圣化、高贵化;将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来,不愿正视两者之间存在的统一性,而忘却了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动物与人之间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及联系。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展露出人的这一特征,莫言也是其中一位。在《檀香刑》中,赵小甲是一个狂欢人物形象,赵小甲是一个心智不全,集合傻子以及小丑特性的人物,正是由于这特性,使得赵小甲成为这部小说中看得最明白以及最真实的人物,他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以动物般的直觉说出杀害宋三的真凶。在赵小甲的眼中,他身边的社会是一个动物世界,是不同动物之间的斗争。从赵小甲的角度来看,各种人物身上的动物性暴露无遗。

2.《蛙》狂欢人物的动物诉说分析

《蛙》是用更为直接的方式以及更为冲突的方式展露出动物性,主要是通过一个神经特异者秦河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秦河是《蛙》中典型的狂欢人物,秦河直接诉说出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秦河最为直接的行动来保护蛙的行为来引出蛙的含义,以及蛙在小说中所代表的意义:蛙是生育能力强的代表,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与现今成为人们的口粮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明显。从秦河的角度进行展示,蛙与人类的相似性、蛙与人类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半疯癫的说法,来展现出人类与动物之间联系。而蛙被烤着吃则隐喻着社会对动物性的掩埋以及舍弃,社会对动物性的排斥,展现出这一现状。而最终精神特异者秦河成为泥捏娃娃民间艺术家,则代表动物对人性的最终救赎。作者通过蛙来贯穿全文,同时也是想要表露出人类最为真实的一面,人类动物性的一面。

莫言在小说中对狂欢人物的描绘细致入微,在描写过程中不受约束,狂欢人物的刻画更为深刻,所寄托作者的情感更为凸显。

参考文献:

[1]马知遥.《檀香刑》:狂欢化叙述中的女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91-93.

[2]彭正生,方维保.对话・狂欢・多元意识: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J].江淮论坛,2015,(2): 162-167.

[3]孙云霏.生命的狂欢――莫言《蛙》中故事层、话语层和象征层的建构与意义[J].大众文艺,2015,(21): 26.

人与动物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 《声声慢》 英译

一、引言

婉约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李清照词的英译文(徐忠杰,1986;许渊冲,1996;卓振英,1996;杨宪益、戴乃迭,2001;茅于美,2003;贺U滨,2004)陆续问世后,对李清照词英译研究成为热点(如郑丽华,2011;付桂英,2012),但鲜有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研究。本文拟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和六大译及物性分析,再对每句话英译与原文符合度作出评价,以验证及物性分析在婉约词英译中的实用性。

二、理论回顾

功能语言学中,经验功能指用语言谈论对世界的经验(Thompson,2008:28)。其最重要的是及物性系统,及物性分析是语言建构经验的方式之一,即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通过若干个过程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黄国文,2002)。Halliday(1994)提出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在存在过程与物质过程之间有一种关于天气现象的特殊的过程,称为气象过程(转引自黄国文,2002)。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心理过程表示“感知”等心理活动。关系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行为过程是兼表生理活动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言语过程是交流信息的过程。存在过程是表某物存在的过程。

三、及物性分析

《声声慢》将李清照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到极致。本文共收集六篇英译文,简称杨译(杨宪益、戴乃迭译),徐译(徐忠杰译),卓译(卓振英译),许译(许渊冲译),贺译(贺U滨译),茅译(茅于美译)。

(一)上阕及物性分析

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原文采用物质过程,用寻、觅呈现,动作者“我”是隐性成分,冷冷清清是对环境的描写,凄凄惨案凄凄体现心情,叠词的连用,表明词人心境凄凉。由于对原文理解不同,动词具有不同选择,六大译文过程类型不一:物质过程(14次)>关系过程(6次)>心理过程(3次),见表1。如杨译用动词拷贝式“seeking,seeking”,把动作者“I”的动作描述得恰到好处,再用“painful and miserable”表示词人当时的心情,用“chilly and quiet”和desolate表环境凄凉。第一句中,译文衔接(如重复)的应用,如茅译中,物质过程采用了动词“seek、seek、search、search”,以展现词人的迷惘。杨译、茅译均采用单一物质过程,其余译文则是多种过程结合,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看,这两个译文跟原文较为接近。但是原文采用4个物质过程(寻、寻、觅、觅),杨译采用2个物质过程(seeking、seeking),茅译采用4个(seek、seek、search、search)。可见茅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1:原文和译文第一句及物性分析

第二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原文采用物质过程,由动词将息体现,动作者是词人,时间是乍暖还寒时候。短短10个字,可谓秋风秋雨愁煞人。六大译文过程类型不一:关系过程(13次)>物质过程(4次)>存在过程(1次),见表2。如徐译采用1个关系过程(turns),载体为it;2个物质过程(proved、obtain),动作者为the weather和隐性成分“I”;用“unkind”和“cold”表天气恶劣。徐译、卓译、许译采用了物质过程,动作者是“我”,徐译采用两次物质过程,由“proved、obtain”体现,卓译采用一个物质过程(endure),许译采用一个物质过程(warmed up)。但是,徐译中第二个物质过程(obtain),动作者为隐性I跟原文最为吻合。可见,徐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2:原文和译文第二句及物性分析

第三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原文采用了物质过程(敌),动作者为隐性主语“我”。风为环境成分,指当时的天气。时间用晚来体现。但六大译文时间翻译不同,有的译为早上(如杨译、卓译),有的译为傍晚(如许译、贺译),有的译为晚上(徐译、茅译),哪种较好值得商榷。关于第三句,原文采用了一个物质过程,由敌体现,六大译文均采用了物质过程(11个),但数量有差异,见表3。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看,杨译、卓译、许译都采用了一个物质过程,表面似乎与原文一个物质过程吻合,但进一步分析看出,杨译采用物质过程(ward off),动作者为“wine”,与原文物质过程(敌)和动作者(酒)更符合。而卓译采用“cure”一词,动作者为“I”,许译采用“endure”一词,动作者是“I”。可见,杨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3:原文和译文第三句及物性分析

第四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原文采用一个物质过程(过),动作者为雁,和一个关系过程(是),被认同者为雁,认同者为旧时相识,词人的心境是伤心。六大译文过程类型不一:物质过程(9个)>关系过程(7)>心理过程(3个),见表4。如,贺译采用物质过程(passed),动作者是“geese”;关系过程(feel),载体是I,心情是“heartbroken”;心理过程(know),感觉者是隐性的“I”;关系过程(are),被认同者是“they”,认同者是“old friends of the past”。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看,许译、茅译与原文较为接近,都采用了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许译中,与原文符合的是第三个物质过程(pass)和关系过程(are);茅译中,则是物质过程(fly)和第二个关系过程(are),两者物质过程的动作者均为“geese”,关系过程的被认同者均为“they”。可见,许译、茅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4:原文和译文第四句及物性分析

(二)下阕及物性分析

第五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关于憔悴损,有人认为人因伤心而消瘦;有人认为即将枯萎。六大译文,只有卓译指人伤心忧郁(feeling blue),其他译本指凋谢,如许译用“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做伴随状语修饰“yellow flowers”。从过程来看,原文用两个物质过程,物质过程一(堆),动作者黄花;物质过程二(摘),动作者谁,指词人。六大译文过程类型不一:物质过程(12个)>心理过程/存在过程(3个)>关系过程(2个),见表5。如,贺译采用四个过程:存在过程(are)、关系过程(are)、心理过程(cares)、物质过程(pick),对应不同参与者:存在物(yellow flowers)、载体(they)、感觉者(who)、动作者(who)。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看,和原文两个物质过程符合的是:杨译、茅译。但进一步分析,原文物质过程二的动作者为“who”,杨译恰好吻合,而茅译采用了“anyone”,与原文稍有差异。可见,杨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5:原文和译文第五句及物性分析

第六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原文采用两个物质过程,物质过程一(守),动作者为隐性的“我”;物质过程二得,动作者也是“自”(“我”),时间是“黑”。六大译文过程类型不一:物质过程(12个)>心理过程/关系过程(2个),见表6。如,卓译采用三个物质过程,物质过程一(sitting)和物质过程三(pull through),动作者均是隐性I,物质过程二(falls)的动作者是night,心理过程(know)的感觉者是“I”,表现了词人夜晚寂寞的心境。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看,与原文两大物质过程相符合的是杨译。原文中“守”和杨译中的“leaning”吻合,得和“pass”吻合。可见,杨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6:原文和译文第六句及物性分析

第七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原文采用两个物质过程。物质过程一(兼),可理解为夹杂着,做动词,动作者是梧桐。物质过程二(到),动作者是隐性的时间,即傍晚。原文中黄昏是环境成分,相一致的是杨译(at dusk)、徐译(draws nigh)、贺译(upto gloaming),许译中用小句主语twilight表时间,茅译为in the evening。六大译文采用过程类型不一:物质过程(11个)>关系过程/行为过程/气象过程(1个),见表7。但六大译文中,没有与原文物质过程完全对应的。原文物质过程一,译文大多用跟下雨有关的动词,如杨译(falls)、卓译(dripping、dropping)等。进一步分析,杨译虽在过程类型和数量方面与原文符合,动词和动作者却与原文不一,杨译动作者是the drizzle和rain-drops,原文是梧桐和时间。茅译用五个物质过程,物质过程一(collects),动作者为“wutong tree”,符合原文。可见,茅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7:原文和译文第七句及物性分析

第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写出了无尽的愁绪。原文采用了言语过程,由“了得”体现,义为“说尽”,说话人是隐性的“我”,环境成分是“这次第”。有人译为感叹句(杨译),有人译为疑问句(徐译,许译,茅译),有人译为陈述句(卓译,贺译),六大译文过程类型不一:物质过程(4个)>关系过程(2个)>言语过程(1个),见表8。如,许译采用一个物质过程来(do)“诉说”愁绪,动作者是“I”,更为直接。但与原文最符合当属茅译(how can one word“sorrow”express all this?),动词“express”恰到好处地充当了一个言语过程,只是说话人(主语)和原文没有对应。可见,茅译与原文较为接近。

表8:原文和译文第八句及物性分析

综上,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声声慢》的原文和译了及物性分析。发现六大译文共性和个性并存。

共性:第一,以原文为参照,六大译文过程类型均以物质过程为主,如描写词人四处寻觅,译文都用物质过程(如杨译“seeking,seeking”;许译“I look for”);翻译“如今有谁堪摘”时,译文都用物质过程(如贺译“pick them”;卓译“pluck them”);其次是关系过程,如描写乍暖还寒的天气,基本采用关系过程(如茅译“the weather gets warmer”;杨译“it is warmer”。第二,物质过程参与者基本上用“I”,译文用“I”能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现词人的愁绪,让读者感同身受。第三,环境成分具有共性。如,词开头描述凄惨环境,贺译重复用“bleak,bleak”,杨译用“chilly 、quiet、desolate”等词。

个性:第一,六大译文所用过程类型和数量具有差异。原文用三种过程,共13个,即:物质过程(11个)>关系过程(1个)/言语过程(1个)。杨译用四种过程,共18个,即:物质过程(11个)>关系过程(5个)>心理过程(1个)/存在过程(1个)。徐译用四种过程,共25个,即:物质过程(17个)>关系过程(5个)>心理过程(2个)>存在过程(1个)。卓译用三种过程,共20个,即:物质过程(12个)>关系过程(5个)>心理过程(3个)。许译用六种过程,共21个,即:物质过程(12个)>关系过程(5个)>心理过程(1个)/行为过程(1个)>存在过程(1个)>气象过程(1个)。贺译用四种过程,共20个,即:物质过程(9个)>关系过程(6个)>心理过程(4个)>存在过程(1个)。茅译用三个过程,共24个,即:物质过程(16个)、关系过程(7个)、言语过程(1个),见表9。由此,原文和六大译文所用过程总数为:徐译(25个)>茅译(24个)>许译(21个)>卓译(20个)/贺译(20个)>杨译(18个)>原文(13个),见表9。第二,过程的环境成分具有差异。由于翻译角度和理解不同,翻译“怎敌他晚来风急”时,杨译和卓译,把“晚”译为“morning”,徐译和茅译为“evening”,许译和贺译为“at dusk”。第三,从与原文的符合度来看,茅译与原文的符合度较高。茅译有四句话(一、四、七、八)和原文过程较一致,杨译有三句(三、五、六)和原文过程较一致,徐译第二句与原文过程较一致,许译第四句与原文过程较一致,见表10。

表9:原文和译文过程统计表

表10:六大译文每句话和原文符合度

四、结论

本文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角度,以《声声慢》原文为参照,对其六大译文作了及物性分析,发现六大译文共性与个性并存。共性:六大译文均以物质过程为主,其次为关系过程;物质过程参与者基本上用“I”;环境成分具有共性。个性:六大译文所用过程类型和数量具有差异,徐译(25个)采用过程总数最多;环境成分具有差异;茅译与原文的符合度较高。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M].London:Arnold,1994.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付桂英.“三美”理论指导下李清照词英译的美感再现[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5]贺U滨.中国古典诗歌选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茅于美.漱玉撷英:李清照词英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7]徐忠杰.词百首英译[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8]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9]杨宪益,戴乃迭.宋词[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10]卓振英.华夏情怀――历代名诗英译及探微[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人与动物的作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论文摘 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多重含义性。本文以人物形象,包括动作、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几方面的具体实例探讨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如何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对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有关成分的意义。并以不同的视角对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准确恰当地译成目标语,达到与原文的动态等效。

一、引言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包括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要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确传递,又注意原作者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译领域,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而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等现象不时出现。本文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基于对人物刻画的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着重从微观层次,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探讨这两种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

二、人物动作语言翻译

人物描写方式属于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采用人物描写方式,能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武松、林冲、李逵、鲁智深、张飞、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动描写。一提起武松,妇幼皆知他景阳冈的打虎行动;一说到关羽,人们总忘不了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因为打虎这一行动成了武松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而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则充分揭示了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豪气。也就是说,行动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揭示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通过一个人的行动,可以窥见其思想和心理活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文学作品《儒林外史》汉译英中,作者吴敬梓对范进岳父胡屠户的描写用了一系列身势符号动词,译作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

例(1)语境:作者在“范进中举”一段文字里对其岳父胡屠户的描写:(范进)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原文: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向老爹讨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译文:Butcher Hu gripped the silver tight, but thrustout his clenched fist, saying, "You keep this. I gave youthat money to congratulate you, so can I take it hack?"

“I have some more silver here,” said Fan Jin,“Whenit is spent, I will ask you for more.”

Butcher Hu immediately drew hack his fist, stuffed thesilver into his pocket(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但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原文中的“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几处动作语言是伴随言语活动出现的,胡屠户嘴里说着要把银子送给范进,但实际行动是一听范进说不要,他就立刻把刚刚伸出去的紧握着的拳头缩了回来,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不想让范进把银子拿去。可是真正的意图是掩盖着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在构成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罗念生,2004,p.58-63)。译文中用了pipped the silver tight,thrust out hia clenched fist,drew backhis fist和stuffed the silver into his pocket几个动宾结构,勾勒出胡屠户原本不想把钱送给范进,而又要假装出送给的那个样子及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他的性格。grip,thrust out,clench,draw back,stuff几个动词用得非常贴切。仅仅运用一些动作语言就把胡屠户的内心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人物关系也变得非常清晰。译者保留了与原作者的相同叙述手法,不让内心活动在字面上有任何显露,而是留下空白和空缺给译文读者去想象。其方法是依靠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帮助与实证,根据原语作者的意图和期待选择词汇:充分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仔细揣摩原作的语用用意,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从原语作者隐含意图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深层含义,再把深层含义传递给译语读者,即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语读者再结合语境假设来理解译语,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情节、事件通常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位于第一。人物之所以在叙事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是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均将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三、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翻译

人的行动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铺之以语言。文学作品只有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这个人物才能站起来。因为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个人的自身矛盾,都无不在人物的心理上反映出来。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受思想支配,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变化,如喜、怒、哀、乐、犹豫、惊恐、嫉恨等。因此,心理描写极为重要。通过对话和行动可揭示人物的心理,真实、传神、感染力强,能让读者很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心理。而作品中微妙心理的刻画使读者看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作家们不仅展示人物外在风采,同时也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文学作品中人物在特定氛围中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进而把握原作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在自己思想感情中寻找适当的印证。 "

翻译是把原语转换成母语的活动,其语用目的是使译文对读者产生预期的作用和影响。翻译人们交际时的话语不能只拘泥于其字面的意思。发话人(speaker)怎样设法表达其“言外之意”,受话人(receiver)又如何去理解发话人的“弦外之音”?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叙事研究不应只注重形式,还应该注重叙事形式与叙事阐释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叙述者与事件的位置推断、叙述者的可靠性推断、哪些主题在故事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推断、哪些叙事结构可能引起不同性别的特殊反应,以及读者如何回应叙事技巧再现出的价值观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依靠规则的描述,而是依靠对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语境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这样一来,衔接和连贯均可实现。这种连贯性其实就是读者尽力使文本中的内容连贯的一种文本重构活动,这种重构行为又涉及读者本人的知识、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等。语用学理论同样能说明这一问题。

汉语语用学理论中的“智力干涉(the interventionbintelligence)是指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意义的推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钱冠连,2002,p.131-134)。根据智力干涉原理,译者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原文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以把握话语的特殊含意和所蕴含的意图。并设法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从而获得语用等值,使译文读者更真实地了解人物性格和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从下面对李白《静夜思》译文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智力干涉对动态对等翻译的解释力。

例(3)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 - 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 and thoughts of my home arise.( Herbert A. Giles译)

译文 2)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 s sweet memories. ( W.J.B.Fletcber译)

译文3)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徐忠杰译,1990,p.86)

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没有雕琢华美的辞藻,然而其意蕴却深长,令人神往。诗的前二句描写了孤身远客在月明如霜的深夜不能熟眠的情景和迷离恍惚的情绪。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意流畅,不加雕琢,直抒胸臆,借明月寄托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浓浓乡愁,道出了游子望月的万千思绪。它写了月,月总令人思乡思亲;它说到霜,显得凄凉;它写了抬头看月,低头思乡,显然是孤寂的。此情此景最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译文1)保留其隐含义“thoughts of my home”,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淡淡的离愁或温暖的回忆,表达了天涯孤客在明净的月光下的旅思情怀,也符合英诗的表达习惯,易于接受。

译文2)中,以“Youth's sweet memories”形式出现。将隐含变为明示,结果使诗中意境转淡。

译文3)中,先后用了descry,suspect,watch,yearn四个动词,分别统领每行诗句的含义,语句简洁明了。其中descry是个正式用语,意思是notice something a long way off,watch与descry的相同之处是侧重于动态的描写。这里的意思是keep one's eyes fixed on someone or something,两个动词共同译出诗句中“望”的寓意。Suspect的意思是believeto exist or to bc true,yearn含有have a strong,loving,or saddesire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的意思。两者都常用于静态描写,这四个词译出了原诗蕴涵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译出了借助月光这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委婉曲折,韵味悠长。译文3)凭借着浅显的文字却清晰地刻画出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情怀,译出了常年寓居他乡之人的真切感受,达到了译诗与原诗的近似,再现出原诗的风格,令人读后沉思良久,感慨万千。 例(4)语境: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the d'UrberviUes)中的女主人公苔丝从野外过节的欢乐场面回到自己家。

原文:From the holiday gaieties of the field-the whitegowns, the nosegays, the willow-wands, the whirlingmovements on the green, the flash of gentle sentimen!towards the stranger-to the yellow melancholy of this one-candled snectac]e, what a sten!

(TX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从刚才野外过节那种欢乐的气氛里——白色的长衫,丛丛的花束,柳树的柔条,青草地上翩翩的旋舞,青年过客一时引起的柔情,一来到这蜡烛一只、光线昏黄的惨淡景象中,真是天上人间了!

(张谷若译)

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天上来客,他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得以向前发展。一部作品若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无场景,最终将失去深刻的艺术魅力。 "

场景是由情节中的一些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但场景不一定非要表现重大的必然性事件,也可用来描写琐碎的偶然的事件;也不一定非要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演示,也可能出现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本例的例子就是如此。当苔丝从野外过节欢乐的场面回到自己家中,家里仅有一支光线暗淡的蜡烛,女主人公觉得一切都变了,但她的心仍牵挂着外面让人愉悦的节日气氛。原文运用了混合式手法,将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等描写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原文在描写苔丝的心理活动时,就把景物描写“the nosegays,the willow-wands”等细节描写,如the white gowns和感情活动描写what a step紧紧地结合起来,把苔丝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苔丝所见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了感情色彩,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她的心理状态。

作家常常就是这样突破语言的常规,在特殊的语境中赋予语词新的涵义。翻译文学作品时,只有经过细致的玩味,才能透过字面发现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译者运用智力干涉原理,推测出描写词语里的隐含意义,把握其特殊含意和所蕴含的意图,将“what a step”译成“真是天上人间了”,显得自然、具体。这一夸张手法抓住在特定环境下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进行翻译,真实可信,恰如其分地译出了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把她的心理活动、内心世界体现在译文中。如果将其译成“真跨出了一大步啊”,既不能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性格,也不能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更无法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因为人物的真情实感未能表达出来,心理活动没得到体现,人物形象也就逊色得多。所以,译者应根据文学语言的特点,借助于语境,灵活地选词择句,寻求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在原文语境所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显示译者的再创作功力。

上一篇都市精灵

下一篇个人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