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工作计划范例6篇

运维工作计划

运维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铁路线路、大中修计划、施工计划、管理

一、前言

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骨干,一直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铁路发展速度缓慢,一直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经济发展迅速,铁路的发展就显得更加迟缓,一直以来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而随着列车密度的增加,以往利用行车间隔进行施工作业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因此拟定科学合理大中修计划以及施工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铁路大中修计划概述

1、铁路大中修内容

铁路线路设备的大中修,主要是为了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铁路线路设备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或者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不需要再次进行大中修制定的实施工作。其主要的维修内容为路基的养护加固、信号指挥系统的核查、铁路钢轨的疲劳性检测以及更换、桥梁涵洞的加固、沿线设施、绿化等方面内容,因为维修的时间以及工作量较大,通常需要进行部分路段的封闭管理,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整段铁路畅通运行。

2、大中修计划制定的重要性分析

(1)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由于我国铁路交通系统承担了经济建设的大部分能源输送需求以及满足近些年来不断增长的客运量运输要求,铁路线路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甚至是超负荷运行。铁路线路设备的日常维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设备的疲劳程度,安全风险逐渐增加。此时就需要制定中长期维修计划并进行施工,通过封闭路段来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以保障封闭铁路线能够及时得到修复,提高铁路运输的能力,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2)大中修计划制定实施能够有效弥补日常维修工作的不足

铁路的维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日常的维护工作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即使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线路的封闭来及时维修,导致了线路设备问题进一步发展,给正常的铁路运输带来了较大程度上的风险。为了满足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能源的需求,我国主要的能源输送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线路设备超期服役以及过载运输等问题,单靠日常的维护工作已经不可能有效解决。为了弥补日常维护工作的不足,就需要相应地制定大中修计划,并且根据计划进行实施和管理,保证整条铁路线能够处在正常运转状态中。大中修计划的制定以及施工计划的管理是目前铁路管理部门采取的主要维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铁路运输维修工作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中修计划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管理流程没有按照规范执行

大中修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封闭维修的方式,导致了工作人员在维修以及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来执行,出现了违规操作以及不按流程进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修以及施工计划的执行,对维修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做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没有按照规范执行,也为实际的施工计划实施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整体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铁路的维修和正常运转的需求,需要重点关注。

2、人员维修技能较低,影响了施工进度

由于铁路的大中修需要众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维修工作,虽然机械化维修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维修人员技能水平低的不足,然而由于工作量巨大,还是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大量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人工操作。由于工作人员总体的维修技能参差不齐,导致了维修的质量和水平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影响了总体的进度,降低了施工管理所能取得的维修效果,维修工作需要重复进行的现象。

四、维修施工计划的制定管理

1、年度施工计划制定管理

铁路线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年度维修计划的制定工作,同时对维修计划进行施工的制定以及管理工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铁路枢纽采取的年度维修计划制定实施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份,在上一年就需要针对维修的部分和内容进行制定工作,以保证时间上的科学合理以及施工计划安排能够符合实际铁路运输的需求。

2、月度维修施工计划的制定管理

月度维修施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弥补时间跨度过长导致铁路线路设备出现较为明显的安全问题从而影响铁路整体的运输计划。通常在每个月的中旬将维修的部位和内容以及施工计划上报给上级部门审批,得到批准后以铁路局的名义下发到各个铁路部门。

月度计划具有实效性、周期性以及偶然性等特点,因此月度维修施工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需要根据铁路的实际运输情况以及路线设备的疲劳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五、推动大中修计划以及施工计划管理的具体措施

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维修计划制定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使用的规范,杜绝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设备使用风险以及人身安全风险,保证整个施工维修管理能够处在有序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对现场的安全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违规操作的发生,为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

2、科学安排、周密布置

由于铁路施工作业牵扯面广、涉及单位多,所以在没有固定的经验模式可鉴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内外部之间的联系,保证工作的有序规范运行。每次施工前一天,由现场指挥所和施工管理人员对次日施工线路进行全面调查后,从人员、进度、安全、质量等角度考虑,科学合理地确定次日的施工计划,利用每天交班会进行安排、布置。当日清筛地段于次日进行捣固作业之前,撤掉轨下全部木垫片,整正扣件和胶垫位置,更换失效扣件,进行站螺丝涂油,并全面拧紧扣件,防止维修部位受到外力因素导致变形的状况发生。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就必须制定铁路路线设备的维修施工计划。与此同时在制定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参照铁路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在不影响铁路运输的情况下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果,推动铁路维修事业向前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阿利木・加帕尔.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运维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卷烟厂 预防维修 设备 设计实施

设备运行管理是卷烟厂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效益。当前的卷烟厂在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就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止设备出现故障继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就需要专门制定出预防维修计划。这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一、预防维修计划的设计

卷烟厂设备预防维修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是项重要工作,传统的设计方法还存在着较多的缺点,为了能够实现科学设计就必须要不断创新设计方法。

传统设计方法主要是手工制定检修计划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无法实现对其进度的有效控制;此外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技术利用不足,信息化程度偏低、粒度较粗等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就会对卷烟厂设备造成严重影响。在今后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来制定设备预防维修计划。

卷烟厂设备预防维修计划的设计重点是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对卷烟厂设备管理运行的详细业务进行认真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来建立起专业的UML模型。建立该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所有参与者找出来并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明确划分责任。二是要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不再是手工制定,而是通过专门软件来制定。设计人员只需要把相关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专门的软件就会自动生成计划图。通过应用专门软件,设备的预防维修计划也将变得更加容易;三是要建立起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应用Web技术来制定相关信息交换平台。采用这项技术将能够把卷烟厂的各种信息数据都放到网络上,各部分终端也就能通过浏览器或者是Web来制定计划了。此外还可以相关信息。四是要把网络计划彻底地应用到设备预防和检修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应用粒度这一指标,应用粒度要能够达到检修班组。这样才能够保证系统的各项性能。这是保证网络计划发挥作用的重要措施。

检修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应该从卷烟生产的全过程考虑,应该把预防维修计划贯穿到全过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要严格控制检修进度。检修结束之后要结合预防维修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总结。

二、预防维修计划的实现

卷烟厂预防维修计划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专门管理软件的管理控制从而来最终实现的,管理软件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一是多层次的网络计划管理功能。卷烟厂的设备是非常复杂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实现全面有效地预防维修就需要多个检修项目共同进行,这样能够有效提升预防维修效率。此时就需要通过系统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及调度。在检修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成本问题,针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要进行专门优化,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具有基本的网络图、横道图、同时还要明确关键路线,关键任务。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掌握检修进度情况,对于卷烟厂资源的配置以及消耗情况有充分了解;三是协调功能。协调功能就是要对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要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加强信息共享的及时性非常重要。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网络技术能够有效达到目的,这对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四是追踪功能。追踪功能就是指能够有效地控制进度,实际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与计划不相符的情况就需要将及时做出应对,检修完成之后还要做好整理、分析以及归档等工作。

以气动薄膜法预防维修检测为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该设备的预防维修计划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气动调节阀巡检点检机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气动调节阀存在的隐患,一旦发现这些隐患就需要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点检就是要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无论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都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二是明确巡检及点检的内容。在点检过程中是要定期清理空压过滤器、紧固阀门螺钉、有观察电器线路是否可靠、密封有没有损坏、填料是否存在磨损现象等问题。巡检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观察气动薄膜调压阀以及膜片室是都有漏气 问题、阀杆能否正常运行、阀门显示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了解这些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巡检和点检就是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有把握住关键路线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三、预防维修计划的应用

预防维修计划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采取专门措施来落实:一是要制定出相关的年度、季度以及月度计划;要通过计划来做出框架性安排。要严格按照检修计划来进行工作;月度计划和季度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应该细化到具体的项目设备之上,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检修计划目标的实现。

二是要高度重视重点设备。重点设备的预防维修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卷烟厂实际情况,采用先进技术来对重点设备进行检查,通过专门的维修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逐步降低企业成本。在实际预防维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重点设备的复杂程度以及需要消耗的时间,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财力以及物理的浪费。最终达到优化卷烟厂资源配置的目的。最后就是要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预防维修检修计划来进行操作。要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及配件,在执行预防维修计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应该同企业的生产计划结合起来,要以不影响生产计划为前提。

卷烟厂预防维修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这项工作应该保持高度重视,本文重点分析了预防维修计划的设计、系统功能以及预防维修计划的应用。在今后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旭锋.基于不确定理论的供电设备检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

运维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项目管理;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备品备件

中图分类号: TU85文献标识码: A

系统设备维保引入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理论作为一项相对比较成熟的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管理提升作用。我们在国内某大型枢纽机场配套停车楼内系统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管理工作中,把系统设备维保工作视作需要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项目,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系统设备维护管理,用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该停车楼从竣工接收到正式商业运营的工作,在后续运营中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系统设备维保的意义在于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系统设备的维保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控制系统设备维保成本和费用,改善系统设备兼容性问题,提高系统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系统设备维保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业主方是系统设备维保的主要责任方,也是系统设备运行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系统设备维保项目管理中,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责无旁贷的主体单位和核心单位。对业主方而言,系统设备维保项目管理的主要内涵是:从设备系统接收开始,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系统设备维保的费用、维保进度和计划以及维保质量目标得以实现。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系统设备维保的全过程,分为策划阶段和实施阶段。

策划阶段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在策划阶段,业主方首先应根据设备系统的专业性、维护目标和维护范围,对设备系统维护方案进行总体性设计。首先将设备系统进行科学有序的分类,明确各个分项设备系统之间界面划分,对分项系统设备建立明确的设备设施清单、台账。然后制定分项设备系统维保的工作目标和维保任务,拟定设备系统维保的投资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在策划阶段,应考虑到的其他项目管理工作还包括:安全管理计划、合同管理计划以及组织协调计划。对于需要严格管理设备备品备件的设备系统,还需要对设备备品备件的供货商、供货进度、技术参数等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备品备件管理计划。

系统设备维保项目管理的投资目标、进度和质量目标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的一面,也存在统一的一面,如果追求设备系统的质量要求,往往需要增加设备系统的维保工作量和费用。各个分项系统设备之间的维保进度和计划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在设备系统维保的策划阶段,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并为实施阶段的工作奠定基础。策划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是业主方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

实施阶段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主体阶段,对于系统设备维保,实施阶段就是设备系统的整个运行周期,主要管理目标包括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三个方面。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维保计划编制与调整;维保供应商的采购管理;维保合同管理;系统设备运行情况的反馈和资料收集整理;对供应商的定期考核;维保计划与进度控制;备品备件采购与供给管理。

相对于建筑施工行业的项目管理,业主方在系统设备维保项目管理的实施阶段要承担更多的管理任务,因为系统设备维护保养行业,基本没有成熟的监理方,且业主方也是系统设备的运行使用方。因此,在系统设备维护保养的项目管理上,安全管理、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主要应该由业主方负责实施。

在实施阶段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应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业主方应根据项目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建立系统设备维护保养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结合系统设备维保工作的性质、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和质量目标。在系统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采集系统设备运行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确定系统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将系统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与此前制定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的偏差点,通过升级维护保养方案、调整维护保养频次等手段,不断提高维护保养工作质量。

进度控制方面,业主方应从整体出发安排各个分项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例如UPS系统、供配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之间的维护保养计划一定要有统一规划,供配电系统的停电保养、应急电源带载测试等保养安排一定要与UPS系统更换电池组等大修保养工作安排错开,避免出现系统设备断电的情况。而UPS系统的放电测试,则可以与供配电系统停电维护安排在同一间间,在供电系统停电保养的情况下直接测试UPS系统的应急供电能力,节约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

系统设备维保商的项目管理

在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中,维保商的工作是现在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和标准执行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维保商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使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达到业主方的要求,同时达到进度计划管理目标和成本管理目标。

维保商在获得业主方委托后,要根据业主方的目标和系统设备的技术指标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合理安排系统设备大修改造方案。同时维保商需要组建维保项目组,确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巡检人员、值班人员等专业人员的人数配备,编制项目任务分工表。项目组的人员薪酬在整体项目的成本计划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项目组的人员配置进行科学的分析设计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采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维保工作进度能够更加精细化的进行项目目标控制,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提升,主要步骤有:1对维保进度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将系统内各设备器材由宏观到微观的编制维护保养计划;2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对进度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收集维保工作的实际进度和系统设备运气状况,定期与维保计划进行比较;3如发现偏差,需要调整维保计划,采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进行纠偏。

系统设备合同管理

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合同是确定业主方与维保商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依据,主要有:维保工作范围的设备设施明细、合同金额、期限与付款方案、维护保养方案、维护保养质量要求、系统设备运行标准、考核方案与考核依据等内容。

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合同一般采取固定总价合同,约定考核频次,按季度进行付款。业主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考核方案对维保商进行考核,考核方案的制定应充分体现业主方对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标准要求,要涵盖系统设备运行维保工作的主要监管点,但不能过于冗长。

备品备件管理

系统设备的备品备件供应有甲供和乙供两种方式。甲供备件指业主方提供备品备件由维保商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业主方对系统设备的管理力度,避免出现维保商以换代修,降低备品备件采购投入,但需要业主方对系统设备的备件使用有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业主方的管理工作量。乙供备件指业主方将备品备件管理并入维保商的服务范围内,备品备件的采购费用含在维保合同总费用中,这种方式减轻了业主方的管理工作量,可以减少业主方与供应商之间的摩擦,但不利于控制维护保养的总成本。

备品备件的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备品备件库存的动态平衡,在保证备品备件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库存数量,降低因长期持有导致的无形损耗。备品备件的采购数量必须以运行期间的设备损耗量和材料使用量为依据进行确定,同时考虑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应留出额外一部分的富余量。

运维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核电站;方家山;长周期;生产计划体系;体系构建

0 引言

核电站相对于其他常规能源电站,如水力电站、火力电站、风能电站、太阳能电站,核电站对于核安全性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对于电厂管理来说,需要不断的追求和提升核安全性。而且电站作为企业而言,经济性的追求也是一种必然的需求。长周期的生产体系就是将二者进行融合,以使核电站各项生产检修活动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优化,从而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长周期生产计划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工作过程控制体系,长周期生产计划体系从工单触发、计划准备、工单准备、隔离安措准备、执行专业反馈信息及工单调整,在各个工作^程的关键环节设置了里程碑,通过设置定期会议进行审查,此项工作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周期。另外,长周期生产计划体系还需要是工作安排合理性最大化,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工作成本,提高执行专业的工作效率,对电站的核安全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长周期计划体系构架要素

1.1 长周期组成结构

1.1.1 建立工作周概念

为了满足对长周期计划执行的需要,需将整个工作过程以周为单位拆分开来,最终实施的周称为工作周。工作周是最终长周期计划实施的具体单元,工作周不仅决定着具体的项目是否得以实施,还决定着长周期的稳定率。方家山核电工作周成员主要由计划工程师牵头,由运行工程师、执行部门协调工程师、核安全工程师、工业安全工程师、辐射防护工程师等组成。

1.1.2 建立长周期审批小组

为了使以周为单位的长周期项目在工作周时得以正常实施,不至于使工作周除不可抗力因素外进行项目调整,需要对长周期项目进行提前审查,方家山核电长周期计划从T-24周开始,即从未来的第24周开始,逐步审查递进至工作周。长周期审批小组的组员和工作周成员基本一致,只是需要增加备件管理工程师,对长周期的项目进行备件审查、购买、跟踪。

1.1.3 各执行部门设立协调工程师岗位

以上工作周和长周期审查组都提及了执行部门协调工程师,不同专业的协调工程师分属不同领域,负责各自所属工作周的计划推进。因此当各专业产生分歧或工作产生冲突时,需要各专业协调工程师将各专业的已经反馈至计划工程师处,最终由计划工程师居中协调,进行整体计划调整和任务优化。

1.2 长周期计划适应性调整

1.2.1 长周期项目周内容增加

由于长周期内容提前24周即开始进行计划初排,一般对于运行多年的机组而言,可能稳定性较高,而对于类似方家山机组一样,刚发电的新机组,可能存在周内项目过多、过少、项目内容不合适的情况。由于长周期较周计划而言,有较大的前瞻性,工单准备、隔离内容审查及准备等工作过程都大大提前,因此长周期项目内容增加不仅不会影响执行周的工作,提前审查出问题,适时增加或删减内容还对将来执行周的稳定率有很大的提高。

1.2.2 工作周范围扩大

方家山单元长周期从T-2至T-24周,那么执行周T-0和T-1则纳入工作周范畴。为了使长周期和工作周的无缝链接,需要每周对T-2至T-24周的长周期内容进行持续优化和细化,长周期的执行程度已经远超周计划。因此周计划内容不再重复出现在长周期计划中,而是通过三天滚动计划进行。因此长周期和周计划进行无缝链接的同时,对长周期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长周期计划更早、更全面的考虑计划问题。

1.2.3 长周期计划建立

根据长周期计划的节点,总项目清单、审查备品备件、准备工单、审查辐射防护、工业安全、消防、核安全、运行隔离窗口的准备、项目冻结等阶段性计划,规定每一个节点需要达到的要求,进行循环滚动,严格控制每一个过程,最终形成严谨的执行周计划。

1.3 长周期工作过程节点设置

1)T-24周,汇总项目清单,召集计划协调组进行审查后确定预防性维修工单的初步实施时间,计划工程师将工作项目安排在合适的窗口,编制24周长周期计划,计划开始滚动执行,每周定期清理新增加的预防性工单,并纳入24 周长周期计划。

2)T-23至T-21周,审查备品备件情况,设备工程师审查核实预防性维修工单的备品备件库存情况,如无库存,则提出采购申请并持续跟踪。

3)T-20至T-16周,准备工单,执行部门评估工单,包括工作内容讨论、工作文件准备和备件申报情况确认、是否需要风险分析单、高风险作业工业安全许可证、辐射许可证、动火作业等安全要求。

4)T-15至T-13周,审查辐射防护、工业安全、消防、核安全等,安全质量处、保健物理处、保卫处、核安全处对需要高风险作业工业安全许可证、辐射许可证、动火作业、涉及安全系统及技术规格书限制等安全项目进行评估,对其他工作根据需要进行评估。

5)T-12至T-10周,跟踪备件采购情况,物资采购人员跟踪备件进展,并及时更新到货信息。

6)审查T-9周计划,确认备品备件的已准备完毕,满足实施要求,如在采购中,要求维修责任工程师持续跟踪,确保T-2周备品备件的已准备完毕。

7)审查T-7周计划,确认维修项目工单相关文件已准备完毕,运行处室工程师审查运行隔离窗口是否合适。

8)审查T-5周计划,确认工单执行窗口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重新进行准备和计划窗口安排。

9)T-5周计划,计划工程师T-5周计划并冻结,责任工程师确认辐射防护、工业安全等各项许可证准备情况,维修责任工程师对备件物资实际到货情况进行核对。

10)T-2周计划审查,计划协调组对安全风险、窗口、人力、备件等准备情况进行综合审查,满足现场实施条件。审查后冻结T-2周计划。工作计划根据该工作计划中的停役范围利用PSA模型计算。

11)T-0周,按计划执行安措、实施维修活动及维修后试验。每天对缺陷进行安排并插入周计划中,讨论需要协调的问题。

12)T+1周回顾上周长周期计划执行情况,对上周长周期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各专业科室反馈上周长周期计划未按时开工、完工原因。

1.4 长周期指标管理

24周长周期计划工作中,固定周期的预防性维护工单(PM)在宽限期内执行都认为是有效的,在宽限期的1/2时间段之前完成的,作为“PM按时完成”。(宽限期:针对某项周期性维修任务,其执行周期的25%作榭硐奁冢只要该项任务能够在宽限期内完成,则该任务还被认为是有效执行的。)为了防止长周期项目超期,我们设置了如下的指标,以便进行监督。

1)T-7周定期项目工单准备完成率,根据计划日期(提前7周)完成准备定期项目工单数量与需完成准备数量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电厂实施部门按计划节点完成定期项目工单准备执行的效率。

2)T-2周冻结计划稳定率,计划冻结后在实施周按期执行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电厂计划窗口安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T-3周仍未完成准备的工单,该指标用于提示执行部门尚有工单未完成准备,或者用于提醒是否可以考虑将该项目进行调整。

4)预维超过12.5%的项目数量,该指标用于提醒执行部门及运行部门预维项目即将超期,提示考虑延期并重新安排窗口或近期尽快安排。

5)预维超过25%的项目数量,该指标用于提醒执行部门进行PM变更单的填写,以及监督该超期项目的后期执行。

2 长周期计划操作过程

按照长周期节点的要求,提前准备并推进电厂的日常生产活动,提前24周进行工作周计划的管理,强调工作相关部门提前参与准备,以确保工作周计划在实施周可以按计划正常实施。每周对上一周的执行计划进行统计审查,总结缺点,对之后的长周期项目进行改进,为此设立了节点阶段性的会议对未来周内计划进行审查。

2.1 T-2周维修计划审查会

每周一次,对T-2周维修工作的安全风险、窗口、人力、备件等准备情况进行综合审查。要求维修项目满足现场实施条件,计划工程师根据审查意见优化T-2周长周期日常计划后,发给协调组成员审查,在长周期计划确认表签字后,每周五正式版T-2周长周期日常计划并冻结。

2.2 T-5周维修计划审查会

每周一次,讨论审查T-5周计划,确认工单执行窗口满足要求。各责任处室计划协调员反馈T-5周长周期日常计划时间窗口的审查意见,计划工程师根据审查意见优化T-5周长周期日常计划后,发给协调组成员审查,在长周期计划确认表签字后,每周五正式版T-5周长周期日常计划并冻结。

2.3 T-7周维修计划审查会

每周一次,讨论审查T-7周计划。确认维修项目工单相关文件已准备完毕,计划工程师根据讨论意见优化T-7周长周期日常计划。

2.4 T-9周维修计划审查会

每周一次,协调组审查T-9周计划,确认备品备件已准备完毕,满足实施要求。如备品备件在采购中,要求设备、维修责任工程师持续跟踪,确保T-2周备品备件已准备完毕。计划工程师根据讨论意见优化T-9周长周期日常计划。

2.5 T+1周回顾上周长周期计划执行情况

每周一次对上周长周期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各专业科室反馈上周长周期计划未按时开工、完工原因。

3 长周期计划管理的优势

3.1 计划前瞻性

长周期计划较工作周计划而言,从时间跨度上已经远远超越工作周的范畴,因此对于项目的把握更为全面。

3.2 项目的完整性

由于时间跨度较大,使得长周期对于项目的把握更为全面,从T-24周计划项目生成开始,每周都对该周项目不断的优化和完整,使得长周期计划不断深度优化,正在体现出了大计划的概念。

3.3 计划风险控制较好

长周期项目由于提前审查,因此对于风险而言可以提前预判,通过定期切换或项目合并,可以大大降低机组运行风险和瞬态,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3.4 工单准备充分、提升检修质量

长周期设置了较多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有相对严格的控制,较随机产生的工作周项目而言,长周期项目准备更为充分,因此检修质量也就更有保障。

运维工作计划范文5

在ITIL 3.0和ISO 20000相继,ITIL、ITSM、BSM逐渐升温的势头中,IT运维管理是否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它将如何继续保守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随着ITIL 3.0和ISO 20000的,IT服务管理(ITSM)、业务服务管理(BSM)升温的势头有增无减。然而,对于大多数还处于IT运维管理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CIO更关注的还是那些运维管理系统能使企业自身的业务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运维管理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那么,面对新形势,IT运维管理该如何站稳自己的脚跟?

运维管理的拿来主义

一般来说,完整的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运维流程管理解决方案以及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等几部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完整的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还应该包括运维管理流程的梳理和规划,运维系统的实施管理(方法论),运维系统建设的回顾和检查以及运维流程的优化。

当然,同样作为IT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运维管理与ITSM、ITIL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运维管理专家谭立蓉分析认为,ITIL 3.0和ISO 20000标准的,对IT运维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ITIL 3.0更加强调IT服务与企业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强调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这一点对企业IT服务管理的发展是有指导意义的,同时也使得IT管理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最终使ITSM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当然,这一点目前还不是很明显。而ISO 20000标准的,对运维管理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从国内的企业来看,特别是对于准备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较快的大型企业,ISO 20000标准的,使得企业更加重视服务的管理,从而加快了IT服务管理的步伐。

ITSM主要关注企业IT服务管理,而BSM更加专注于企业的业务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发展已经与IT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而IT管理的目标也一定是跟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所吻合,才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可以看到,目前很多管理软件企业多年来在ITSM领域摸索后,已经从IT管理向业务服务管理转变。例如,神州泰岳9月推出的新产品中,包括投诉管理和电子运维管理,这两个部分都已经涉及用户的业务管理。运维管理是神州泰岳利用IT服务管理的理念向整个运维领域推广和延伸的一种具体体现。运维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IT设备的服务管理,例如在电信运维领域,所管理的对象已经延伸到对通信设备和业务,而管理所涉及的人员也已经不仅仅是IT设备的管理人员。从这个角度看,运维管理也是BSM。

实践中完善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本身包括设备管理、应用/服务管理、数据/存储/容灾管理、业务管理、目录/内容管理、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等子系统。IT系统运行维护业务也是围绕着技术、人和业务流程三个基本元素展开的,这三个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共同决定业务运作的成效。对于IT运行维护业务来说,业务目标保证IT系统正常、可靠、高效、安全运行,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技术指各种管理监控系统,人员指IT支持部门各级员工,流程指IT运行维护的各种业务过程,如报警故障处理流程、设备配置修改流程等。

运维工作本身比较繁杂和琐碎,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中,技术提供商首先要充分考虑作为运维人员的工具和助手,系统一定要好用、实用,能够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将这种设计原则体现在产品线中,系统的功能日趋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系统管理,用户可以定制自己日常使用的派发组、派发对象,可以自定义短信提醒功能,如在工单到达或下班前作业计划没有完成时提醒等。在值班中集成了值班平台,值班人员可以在同一页面进行作业计划、工单等方面的处理,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个集中处理的平台而不需要到各个功能模块中去分别处理。

作业计划是整个运维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维护人员需要通过作业计划的执行对现有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为网络优化和问题处理提供更好的分析数据。因此作业计划内容是非常烦琐、庞杂的,通过模板定制功能规范整个作业计划的制定,使之规范化和简洁化,同时通过细粒度的设定(cell级别),使今后的分析更为方便。同时系统提供自动巡检功能,能够使作业计划中日常的工作能够自动执行,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量。

值班工作是保证整个IT系统持续性运行的必要手段,首先,从值班用户角度出发,为值班的用户建立一个完整的值班平台,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顺利完成故障处理、任务处理、公告,执行相关的作业计划等,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于值班日志。

而对于运维系统一般都会出现的延迟问题,较好的办法是采用事前预警和事后督促两种方式来解决。运维系统提供了多种事前预警机制,如工单到达短信提醒、审批提醒、作业计划未完成提醒、排班提醒等,同时给运维人员提供客户化定制提醒功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运维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完成。

在出现延迟后,系统提供服务等级协议(SLA)管理规则,通过该规则可以定期不间断地提醒运维人员要及时完成工作,同时可以定义相关规则,当出现延误后系统可以升级问题级别或者通知相关人员。

以中国联通运维管理系统为例,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为了适应在增值领域中市场竞争的变化,必须不断加强对增值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并加强总部对各省分业务运行情况的统计和考核。中国联通全国增值业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增值网管系统不能只监控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还要对短信中心、短信网关、语音平台、炫铃、WAP等业务子系统进行监控。通过对各业务子系统的整个处理流程进行监控,全面掌握各业务子系统的运行状况。

因此,整个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工单管理、总部内部管理、知识库、值班管理、资料管理、局数据制作管理、作业计划管理、系统管理等。

链接: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前期,IT运维管理侧重于网络、硬件等设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运行成本、保证系统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地解决等软课题的重要性,即更看重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目前看运维系统更加突出流程化、规范化。

运维工作计划范文6

1AFC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现状

南京地铁现有AFC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实际运营需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基础数据没有系统整合维修/保养数据的收集主要由人工完成。AFC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没有与AFC设备接口对接,无法利用AFC设备事件产生的维修/保养数据,该系统故障的数据与现场基础数据割裂。

1.2设备维修历史无法跟踪部分未列入资产的设备或部件/模块没有条形码,AFC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无法跟踪其维修历史或周转次数。

1.3设备生命周期无法分析缺乏上述的维修/保养历史数据和基础数据,便无法对设备或部件/模块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无从分析其剩余使用寿命,也无从判断设备的残失率、折旧率及更换年限。

1.4设备精细化管理无法推进由于没有设备/部件的维修次数、维修历史和周转次数等基础数据,因而不能分析库存成本和维修成本,进而造成无法对设备维修的换件成本、工时成本、库存成本等进行精细化管理;而且,基于设备生命周期分析来合理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的工作也无法进行,设备维修管理的“维修—反馈—成本—计划”无法形成一个闭环,精细化管理无法推进。

2AFC-EMS基本思路

以工单为主线,以设备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指导思想,对故障维修、计划维护、状态维修的维修任务、作业流程、维修报告、物料消耗等统一平台管理,从而提高维修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将设备维护转化为运营生产力,如图1所示。

2.1统一平台AFC-EMS作为AFC维修工作专用的软硬件结合的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统一的AFC设备维修管理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完成所有与AFC设备维修相关的任务:设备服务状态的监控统计和事故报警、设备的故障报修处理、设备和备品备件的管理、用工和用料的成本统计、维修保养计划/设备采购预算/用工计划的管理、用户管理和维修知识库的管理等。使用统一的AFC设备维修管理平台能大大提升运营工作的效率,方便使用,方便人员之间的协同。

2.2RFID条码管理AFC-EMS以设备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指导思想,运用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手段对AFC设备和部件/模块的全生命周期(入库、使用、移位、保养、检修、周转、报废)进行跟踪管理。即:在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等设备部件上贴上存储了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使用站点,以及维修、使用基本情况等信息的RFID条码,在检修、维修、换件等情况下可以通过终端扫描设备更新、查询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并可把这些数据由终端扫描设备存储上传给AFC-EMS,如图2所示。这样,所有设备和部件/模块的基本寿命数据、状态、维修历史、维修次数、使用次数(交易服务次数从AFC获取)、周转次数都可以实现追踪和管理,工单的执行涉及的物料/部件成本、工时与人力成本、人员绩效等都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当然,仅从AFC自身技术条件出发,不使用RFID条码,也可在AFC-EMS增加工作信息界面,人工录入由RFID条码管理的检修、维修、部件周转等方面基础数据。

2.3智慧运营通过精确的设备/部件/模块的基本寿命数据、状态、维修历史、维修次数、使用次数、周转次数等数据积累,可以统计和分析每一个(或同类品)设备/部件/模块的故障模式、频率、寿命和故障概率,从而实现优化设备资源配置、优化设备维护保养周期、优化设备采购预算和计划、优化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及早发现设备运营的薄弱环节、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服务质量。总之,通过对数据的追踪和精细化管理,以及对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实现AFC设备运营的精细化管理,使地铁企业更加灵活,更加具有科学决策的依据和能力,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3AFC-EMS架构与功能设计

AFC-EMS基于J2EE的系统架构(见图3),位于最底层的是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数据;上面分别是中间件层(数据持久化、事务处理中间件、工作流引擎和安全规则等)、业务层和界面展现层;左边是系统横向切分的面向方面的框架,如权限管理、数据传输、异常处理、日志处理、缓存处理和基础算法等;同时,本系统还需要留有和其它各已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从图3可知,在AFC-EMS架构中,业务层根据业务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基础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工单管理、用户管理、运行管理、维修保养计划管理、报表管理、知识库管理等,其具体功能如表1所示。

4AFC-EMS实现特点

4.1与AFC系统深度集成与现有AFC系统深度集成,可根据AFC系统交易记录获取TVM(自动售票机)服务次数、TVM纸币/硬币模块的服务次数、Gate中Token读取模块的服务次数等数据,然后结合该设备/模块的基本寿命数据、状态、维修历史、周转次数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图4所示。此外,AFC-EMS根据AFC设备监控情况的时间通知进行工单生成。

4.2应用状态维修理念目前国外的维修方式已经逐步由预防维修转入状态维修,防止过维修,以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AFC-EMS以此理念为出发,由AFC设备通知,AFC-EMS生成工单后,调度维修,实现设备故障性维修自动性。具体状态维修流程如图5所示。

4.3实施工单管理AFC-EMS运用智能手机终端进行工单通知、设备条形码扫描和知识库查询,以达到高效及时的管理,应用智能设备提升业务运营和生产力。具体工单与智能终端结合流程如图6所示。通过工单管理与智能终端的运用,可使工单预备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维修时间等由系统自动采集,工单的工时与人力成本更准确。而且,大大减少一线维护人员工单填写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4.4运用维修知识库AFC-EMS建立自身知识库,形成标准化的设备维修工作及流程。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扫描设备条形码可以查询已有维修知识库,通过知识库的运用,可以实现维修经验知识的积累,从而建立学习型组织,降低培训成本。

5结语

上一篇新能源客车

下一篇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