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工作思路范例

运维工作思路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管理

1背景简介

通常情况下,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系统规划阶段侧重于系统功能应用,未提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2)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缺少安全方案的同步设计;(3)信息系统上线运行阶段,未建立安全性测试机制,投运前缺少系统软件恶意代码检测、源代码后门审查、漏洞查找、渗透测试、运行环境测试和等级测评等安全性测评环节。针对以上问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安全建设与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以及信息安全检查五个阶段,覆盖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应用上线与上架—运维的整个生命周期[1]。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管理思路

根据目前信息系统管理的暴露的缺点,公司将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作为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点,围绕信息系统应用建设的各个阶段,结合等级保护要求,实现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信息系统上线后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1规划阶段

信息系统规划初期,通过建立合理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系统测评费用纳入其中。

2.2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公司要求系统建设部门提交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对于需要开展安全方案设计的信息系统,在系统定级后,系统建设项目负责部门应组织系统运维单位和系统开发实施单位,根据系统安全防护等级,遵照相关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公司信息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制定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2.3开发阶段

各系统建设部门是信息系统的用户方,必须严格要求系统开发部门遵守相应原则,如使用正版的操作系统、配置强口令、信息系统测试合格正式书等,从而保证系统投运时的实用性和效率。

2.4测试阶段

系统建设部门组织定级系统,通过具有国家资质的测评机构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并在当地公安机关网监部门进行定级和备案工作。

2.5实施阶段和应用上线

各级信息通信职能管理部门,督促检查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等级保护工作,同时,要求各系统建设部门在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确保系统完成测评整改工作。

2.6运维阶段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各系统主管部门合理分配部门人员的管理和运维工作,制定所管辖区域的系统安全隐患整改、数据备份以及其他相关安全加固措施。

3信息系统管理的工作机制

通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方案,公司要在系统应用建设全过程中加入安全防护机制,规范信息系统事件的定级、测评、备案、安全整改以及职责等工作标准。此外,为进一步促进等级保护工作的有效执行,公司明确了相应的检查考核管理措施,完善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

3.1考评机制

建立相关考评机制。由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信息专业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考评、考核工作,即检查各相关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根据上级部门的实时反馈进行整改,从公司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到信息内外网安全,实施监督和管控,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指标考核。

3.2协同机制

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协同控制工作。建立关于信息安全工作的协调机制,明确公司各部门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职责,具体负责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督导信息系统建设部门进行定级、备案、等级测评和安全整改等工作。另外,针对信息系统测评和评估所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制定完善的安全整改方案并认真落实。

3.3例会机制

例会机制主要通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集中工作实现,定期召开信息专业网络安全会议,通过会议通报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4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级保护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思路。一方面,从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着手,在系统应用建设的各环节加入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协同机制和例会机制,优化系统管理手段。根据以上管理思路,不仅在工作流程上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安全防护加固,而且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国家电网;物资供应;仓储管理

1公司仓储管理现状

1)仓储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仓储三年行动计划,沟通财务、运检和后勤等部门,为市县公司落实小型基建、生产性维修等项目,加大基层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统一为仓库配备设施设备,开展仓储标准化现场验收,管辖的36个仓库标准化建设已全部完成。2)业务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展仓储业务人员库存“一本账”操作培训,组织编写《物力集约化业务工作手册》,充分发挥物资调配平台监控预警作用,做到省、市、县三级公司深度融合和一体化管理。2017年12月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物资供应基础管理年”西北区域标杆单位荣誉称号。3)库存周转率合理,积压物资清理完毕。对于积压物资这一“历史顽疾”,公司细致梳理,指导各地市公司进行清理,并联系建设部、财务部进行协调配合。共清理在库时间超过360d以上的积压物资1429条,金额3963.31万元。4)实现了物力集约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全面应用。建立并应用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电子商务平台(ECP)为核心,以辅助决策系统、物资调配系统为支撑的物力集约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各项业务全程在线管控。

2公司仓储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从物资供应保障方面看,近年来特高压及主干网架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城镇配电网、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机井通电”等工程大规模推进,物资供应需求总量大、原材料资源紧张,高峰时期需求量远超出供应商产能,物资供货不及时、无法交货等情况经常发生。为发挥公司仓储配送服务支撑作用,需要将现场不具备交货条件,以及大宗通用、数量零星、配送及时性无法保证的物资暂时储备到仓库中,按单配料、实时供应。从规范管理要求方面看,一是物资直发现场易造成实物丢失。物资直发现场,已办理到货验收单,并完成资金支付,但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工程短时间内无法实施,如由其他单位暂时保管,存在账实不符、货物丢失的风险。二是物资暂存供应商仓库存在资金风险。物资暂存供应商处,若不支付货款,供应商资金占用压力大,无法投入再生产,影响后续供应。若支付货款,一旦发生供应商破产,存在因厂家涉法、破产而带来的资金风险。三是工程建设完成后,已领用未使用的结余退库物资是历年审计检查的重点,各单位重视工程建设进度,忽略结余退库物资管理,形成了新的风险点。从电网安全运行方面看,在发生电网事故、极端恶劣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能够第一时间恢复供电,是公司作为责任央企的首要责任。一是事故抢修对恢复供电要求高。一旦出现故障,因缺少备品备件而影响复电会波及更大范围。二是优质服务对响应时限要求严。发生电网故障时,要求抢修人员与物资需同步到位,减少停电时间、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三是应急灾害对物资保障要求快。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对提升电网快速抵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四是重大保电活动对备品备件配备要求更足。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需要配齐、配足事故备品备件,做到可靠供电、万无一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对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管理要求,公司仓储管理业务还存在以下问题。1)物资供应管理基础薄弱、效率较低。公司省、市、县三级仓储体系健全,已完成仓库标准化,但仓储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仓储资源利用率不高。电网物资物流配送模式单一,物资调配系统功能不强,主动配送服务体系不健全,未实现精准化、成套化、个性化配送。2)物资“大数据”利用不充分。资产全寿命信息数据转化滞后,招标采购、履约服务、设备质量、运行故障和成本等信息集成贯通不完备,物资信息系统业务支撑能力不足,信息化引领作用不强,物资大数据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较低。3)部分人员业务素质还有欠缺。公司仓储业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对新知识、新形势适应能力较差,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应用与实践不足,导致工作效率偏低,且人员的精益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3公司仓储管理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科学的库存管理,既要防止库存不足影响公司运营,又应避免库存过量造成资源浪费。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7年6月来公司考察工作提出的“零库存”管理,为公司下一步库存管理工作指出了方向。“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通常指制造业的原材料在采购、生产、销售和配送等经营环节中,处于周转状态,通过实施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为此,公司结合自身及“零库存”先进理念,进一步研究优化库存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3.1拓展库存物资供应商寄存范围

扩展库存物资供应商寄存范围,吸引供应商将通用性强、使用频率高的配变、架空绝缘导线、低压电缆和JP柜等部分设备材料,提前储备到仓库,需求领用后,办理资金结算。利用现有仓库资源,在不占用库存资金的前提下,加快寄存物资周转效率,做到降低成本和提质增效。

3.2备品备件和应急物资合理储备

开展储备定额修订工作,根据设备存量、运行状况、历史库存消耗量及需求特性定期修订定额,合理控制库存规模。对保证电网抢修及时性的备品备件及应急物资,确保储备充足,保证应急状态下快速响应。探索建立跨区域物资联合储备,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备品备件和应急物资,协同运检部门对参数需求相近、单体价值高、消耗周期长的物资,在同一区域单位试点实施实物联合储备。

3.3加快库存物资周转速度

梳理闲置库存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跨工程、跨项目、跨区域统筹调配机制,打通工程与运维物资属性,推动单位内、单位间可用资源的有效流动。加强物资需求计划提报审查,坚持“先利库、后采购”,按照“谁形成库存、谁负责利库”的原则,从严控制积压物资形成,提高库存周转效率。

3.4推进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

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造覆盖重点产业、具有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功能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公司将结合资产全寿命管理实物ID推广实施,基于物联网先进技术,建立物资仓储信息管理平台,大幅降低人工强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变电运维班组;绩效管理

企业的远景与使命,必须与实际现场工作相结合,将其转化为班组绩效准则。只是将条条框框写在纸上或贴在墙上,很难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员工也不能全面认识绩效管理的价值与执行意义,甚至将其看成就事论事、脚痛医脚的工具,其理解比较片面。班组绩效管理是班组的战略执行工具,以班组阶段性目标当成重要导向,通过分解目标,员工与班组长应清楚自身的任务要求及工作目标,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并运用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手段,按照相关考核标准,采用合适的检查评价方法,以此对员工进行激励,促进班组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班组对员工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

(1)帮助员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对员工实施绩效管理,可使其了解开展变电运维工作的目的,使个人、班组以及企业之间树立相同的目标,帮助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责任务,进而与企业希望保持一致,使个人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2)明确员工的责权。绩效管理需清楚变电运维工作的各项流程,对其职责进行科学划分,确保班组管理不会出现死角或三不管地带,防止争功诿过现象的出现,尽可能降低班组内耗。(3)提高班组整体的运作效率。或者说,这个才是班组推行绩效考核管理的根本原因。在绩效管理中,由于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让员工可清晰明确地看到班组需要的结果,以缩减员工不必要的工作环节,缩短单项工作的工作时间,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提高员工工作水平。对员工个人而言,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利于员工的发展,更能迅速地认识运维工作,快速地掌握工作流程,提升个人素养。

二、如何正确地结合变电运维工作制定班组绩效准则

首先,我们要明白制定绩效管理的原则。通过绩效管理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这并非用于考核或控制员工,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使员工在工作中充满激情,激励员工士气。员工之间应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工作上做到相互理解、支援,与上下级保持密切联系,下级应主动向上级反馈工作当中的问题,提出明确的目标,真正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其次,引导员工参与到绩效目标设计的讨论当中,提出相应的衡量指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帮助员工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企业应不断完善当前的绩效体系,提出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为员工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并保证其公平、合理,尽可能将真实结果体现出来。通过员工的不懈努力,合理分配其取得的成果,企业要按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并兑现自己的承诺。

(一)班组需要具有的目标。实行绩效考核有利于员工清楚自身、帮组及企业的目标,因此目标应尽可能清晰化,目标引导行为。这是镇安变电运维班制定绩效目标: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全班人员责任心,充分发挥能者多劳,劳者多得的优良品质,本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结合我班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绩效准则。加分见细则,每月月初统计好,月中20号左右上报,中间为公示期,对加分有问题可以提出,有则改之。

(二)绩效准则应体现相应的管理标准。需保证考核标准的客观性,采用量化分析法。由于不量化或标准太模糊,很多时候不能全面推行绩效考核,使其沦为形式。这是镇安变电运维班量化总基数:本办法分配奖金项目由运维中心下发班站绩效奖金,每人每月基数为100分。然后根据变电运维工作内容,结合现场实际制定量化绩效考核。下面是镇安变电运维班工作加分制度,充分结合了变电运维工作难易程度和实效性。(1)操作票,按操作项数统计,按照操作票上操作人、监护人、工作负责人每人每项0.02分,其中PMS2.0上调令,地线记录,安具领用归还记录包含在内,记录不全者不加分。(按照月底统计两票加分)。(2)工作负责人办理一、二种工作票,工作负责人每张0.5分。工作票许可,许可一种工作票(事故抢修单)每份0.5分,许可二种工作票每份0.2分。(按照月底统计两票加分)。(3)每月周期性检查维护,定时试验切换、春秋查负责人加1.5分,工作班成员加1分,月底按照站内维护卡及PMS2.0系统记录加分,一条未上扣0.3分负责人扣0.6分,没有维护卡或者PMS2.0记录不加分。(4)巡视设备发现缺陷者;发现一般缺陷奖励1分;严重缺陷奖励2分;危急缺陷奖励3分;(由发现人员均分)检查一缺一档、月发现缺陷报表及值班PMS2.0缺陷记录。(以月底经运检部审核后的缺陷报表为准)。(5)接到电话3个小时内到位算事故处理,事故处理总共加3分(由处理人员均分)。(6)发表报道一篇0.5分。安全活动记录一次0.5分(包括PMS2.0、安监一体化系统及活动记录本)。(7)设备质量事件一起加2分,隐患排查录入一起加0.5分。

(三)员工应保持职业化心态。推行绩效考核过程中,本组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员工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化素质。当然,真正优秀的员工只会欢迎考核,他们不会惧怕考核。

(四)员工薪酬、晋升、奖励可影响考核结果。绩效考核如果与薪酬不挂钩,将失去意义。因此,考核离不开薪酬,部门需引起重视,认真地处理。镇安变电运维班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对每月绩效奖金的分配,通过绩效考核实现评选班组月度之星,季度之星,年终可充分结合本年度绩效管理完成对员工A、B等级的区分。

(五)绩效管理应充分体现其掌控性,保证其可实现性。企业将绩效考核当成一种管理行为,这是企业最常采用的表达方式,当然企业必须具备掌控其过程的能力。镇安变电运维班严格执行三级审核,每月绩效通过考核后上报变电运维中心,由运维中心再次审核后至公司审核后方可执行。

(六)“三重一轻”原则。将绩效考核渗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其效力得到充分发挥。对此,企业需做到“三重一轻”:(1)重积累:考核应围绕日常工作,这是实行考核的前提;(2)重成果:及时反馈成果,使员工能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这样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3)重时效:时间段考核需固定;(4)轻便快捷:绩效考核方式比较复杂,专业人员需对其进行有效指导,这样才能达到预定效果。所有方便快捷的计算方式是实现绩效考核的重要途径。镇安变电运维班通过EXCEL表格即可实现个人绩效的方便计算,格式通过预设好,只需要简单的填写进去预设工作次数,即可自动计算出个人本月绩效得分。

三、绩效的推行

实施绩效管理应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参与、沟通、宣传、激励等有效途径。想要实现班组目标、企业愿景,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参与与制定。因此,必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产生内在承诺与责任感,而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地服从行政命令。员工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和反馈。有效执行绩效管理,也需要针对班组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合理有效地绩效准则,也不应该盲目地推行或者上下级命令行的执行,班组需要正确引导员工结合班组现状,由员工一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在绩效运行初期,可试行3到5个月时间,然后通过试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然后趋向合理,并适应本班组并为员工提供服务,提供指引。

四、总结

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正确地引导和指引员工,绩效管理与个人、部门及公司的发展休戚相关,与设备的安全运行紧密相连。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使员工能够准确定位自己,清楚自身的工作意义,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首军.论电力企业进行变电检修的管理方式分析[J].民营科技,2015(05).

[2]任飞.浅析供电企业变电检修现行管理模式改革[J].企业技术开发,2016(24).

[3]陈芝屹.关于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13.

[4]马晓丽,张晓蕾,陈珊.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J].电源技术,2016(09):44-46.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4

随着银行业数据大集中,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部分风险得以集中,而通信、网络、系统因素的操作风险、机房风险等仍然存在。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基层分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对基层分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组织架构、机房管理、网络通信、应急演练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信息风险;商业银行;维护管理;通信线路

随着金融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陆续实现了数据大集中至一级总行,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数据大集中能够为银行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直接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升级,提高服务和管理手段,使原本分散的风险随之集中。同时,数据集中处理对通信、网络、系统的依赖性更高,对系统开发、网络管理、运行维护等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对基层分行来说,认识到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并且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保证信息系统健康、稳定发展,防范风险,杜绝安全隐患,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信息安全日常管理经验,对基层分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分析。

一、基层分支机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一)业务中断风险

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通知》,原则上,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不得大于4小时,重要业务恢复点目标不得大于半小时。保障业务连续性运行是所有银行信息科技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因设备软硬件故障、病毒传播、网络、电力故障及人为非法操作造成系统不稳定等因素,极易造成银行业务中断或某个交易失败。业务中断不仅阻碍了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还将导致银行声誉受损、客户满意度下降。对于分支机构来说,业务中断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机房风险

银行的机房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核心,好比人体的心脏,承载着业务运营的重要动力。机房是信息系统和网络信息设备的汇聚地,一旦机房发生火灾、水灾等意外,将严重影响业务的运行,同时给故障恢复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2.网络中断风险

分支机构的网络建立承载着上联总行、下联支行的重要作用,每一条数据链路、每一台设备都举足轻重,网络的“健壮性”是业务连续性的重要基础。数据链路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血管,网络性能应始终处于健康、无阻塞、安全的运行环境中。网络中断风险会直接导致机构无法办理与核心系统有关的任何业务,银行数据大集中也就失去了意义。

3.人员操作风险

人员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人员错误操作或工作失误造成的信息系统风险事件。因工作人员能力欠缺、有意不遵守制度或恶意破坏,导致终端、设备、局域网内设备软硬件故障,将影响部分机构甚至是全部业务无法正常运营。

(二)数据安全风险

1.数据被窃取

数据在转存或传输过程中遭到窃取甚至恶意篡改,或由于权限控制不严导致无关人员接触到核心数据,并导致机密数据外泄等风险。一旦发生数据被不法分子窃取的情况,不仅会泄露客户信息资料,更严重的会引发客户不满,影响银行的整体声誉。

2.数据缺失

由于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突发事件造成存储介质的损坏,导致部分或全部数据丢失,或未按规章制度要求进行数据转存或备份,使某个系统出现异常后,不能及时恢复,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三)系统建设与桌面终端风险

1.系统建设风险

数据大集中后,越来越多重要的信息系统,包括重要的业务数据只部署在总行一级,不需要在下级分支机构部署。为了提升管理,有能力的分支机构会建立一些特色化的辅助系统,由于人员少、技术能力有限等因素,这类系统常常是小众人员参与,系统架构较为简单,开发、运维、测试不分家,岗位的A/B角制度难以落实,制度监督和制约措施很难完全执行到位,直接导致的风险是在技术架构的制约下,系统逐步庞大,代码臃肿,升级和更新受限。同时,因员工的转岗、离职等因素,导致后期团队接手困难。

2.桌面终端风险

桌面终端已成为员工工作的基本工具,安装了各式生产、办公系统,存储了大量敏感信息。根据木桶理论,终端极易成为最大的风险来源,是企业网络的最基础部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随着分支机构的不断扩张,员工人数的增加,运维保障工作成倍增加,科技人员不仅要维护运营,保证业务连续性,还要提升服务,快速响应故障,锤炼技术基本功。此外,要营造创新环境,从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跳出来”,突破固有思维局限,开拓思路,探索出有新意、有亮点、有价值的科技武器,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展发展渠道。

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组织架构及制度建设

信息科技风险作为操作风险中的一类,独立于任何其他风险种类,商业银行应培养全员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成立包括管理层、中层管理者、员工构成的三级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设立独立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并配置兼职信息安全员,落实具体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及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及任务,以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机房管理

机房的建设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机房规范化工作指引》,按照C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各类设备和设施应摆放整齐有序,线路、机架电缆线扎及标志整齐,有编号、标志科学统一。机房应配备电力、空调、监控等设施,在停电的情况下满足机房电力需求,配套防盗窃、防雷、防火、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磁保护等措施,确保机房正常运转,并尽可能建立同城灾备机房。建立机房管理制度,落实现场巡检要求,健全各类登记簿,应明示网络拓扑图、电力设备控制开关等重要信息,方便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定位到具体的点位,具体要求机房巡检内容、时间、次数,对机房运营设备的各类参数进行登记,记录并总结突发故障的处理信息,以起到警戒和预防作用。

(三)有效管理

1.管控体系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基层分行应建立一套包含入侵检测、防病毒、补丁分发、系统防护、非法外联、移动介质管控等在内的完善的信息安全管控体系,抵御外界入侵,防范病毒传播,修复操作系统漏洞。做好数据备份、传输及加密工作,尤其是牵涉客户的敏感信息,严防由于权限控制不严导致无关人员接触到核心数据,控制数据转存或传输过程中遭到窃取甚至恶意篡改的风险。

2.完善信息技术架构管理

基层分行信息系统研发的目的是加工来自核心及非核心的基础数据。应规范信息系统建设流程,严格把控科技项目建设风险,统筹系统建设和风险防范的矛盾性。在安全的模式下创新,把控风险,将集中的大数据加工成管理层、员工最为关心的内容,及时响应管理需求,以此促进业务、保障运营、提升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分布式的”“可复制的”“可扩展的”坚若磐石的基础平台,特别注重统筹规划信息系统等保障业务运行的基础平台,提高数据存储水平,保证业务数据安全。

3.规范运维、操作流程及手册

系统的变更应具备严格的审批流程,保证双人复核。严格划分数据源及信息系统的访问权限,应依据“最小授权”原则,由专门人员掌管各系统密码,并定期更换。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操作规范、管理流程,包括介质管理、桌面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维护及故障处理制度、软硬件变更流程、备份管理、机房管理、巡检制度等。运维团队应着力于故障异常的监控、原因的分析及操作风险的控制,总结和借鉴行业经验,并依照操作框架梳理以问题为导向的运维处理手册,对运维故障做到“有记录”“有总结”“有分析”,运维人员可通过多种形式互相交流,提升运维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4.软硬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基层分行应重视信息系统、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及计算机设备等软硬件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做好关键设备的冗余备份,制定设备的替换方案,提前组织基础设施的更换、维保、升级服务,建立老化、淘汰设备的“退役”机制,消除因设备生命到期而可能带来的潜在运行风险。

5.监控手段与预警机制

依托数据监控、图形展示、移动网络等技术手段,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对设备、通信线路、机房环境等进行在线监控,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实时告警,为后续应急处理提供宝贵的时间,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应持续优化监控策略,不断提高告警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四)网络通信

采用不少于两家不同运营商的通信线路,确保网络无断点,访问带宽应满足各信息系统的带宽需求,必要的情况下引入无线网络通信。配备备份的网络设备,核心生产系统设备至少应采取双机热备,网络配置应由专人负责,网络配置的更改应有备份、双人复核确认机制。定期邀请网络设备厂家、通信运营商进驻,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网络健壮性、设备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评估。重大节假日应与市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等通信运营商取得联系,对有关网络设备、光纤线路进行检查,排除风险隐患。

(五)建立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演练

对信息科技突发事件进行梳理,制定不同场景、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可操作的应急预案,着重组织开展影响生产业务的风险梳理和排查,明确应急工作职责,可通过外部专业机构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积极开展辖内应急演练工作,包括机房安全、供电系统、UPS放电、网络线路、线路切换的自我验证、人员的操作熟练性等内容,随机抽取演练场景,做到“真演练”和“真切换”,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结合自身环境和实际情况,调整应急演练处理过程,增强员工实战能力。总结演练过程出现的问题,形成演练报告,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信息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业务连续性。

(六)信息安全检查

全面梳理分行及分支机构风险点,尤其紧盯基层分支机构风险,坚持开展多形式的信息安全检查,坚持以“分支机构定期自查、领导亲自检查、重要时期专项检查”等多层次检查方式,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夯实安全基线。“检查不走过场、问题不留死角”,对检查出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规定整改期限,责任落实到人,到期进行复查,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追求当事人、负责人的责任。通过检查,营造信息安全管理高压态势。

(七)业务培训及人员管理

一是通过面授、远程培训、送教上门等方式,每年组织科技人员、兼职信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业内专家专题授课。科技人员根据专业特长,总结日常运维经验,注重可操作性编写运维操作手册,将信息安全培训加入到新员工培训手册中,树立全员信息安全意识,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二是建立信息安全有效交流平台,采取邮件、电话、网站等方式进行技术支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创新技术支持手段,不但提供快捷高效的技术支持,还能够供科技人员交流日常维护经验,实时了解、准确把握、讨论常见故障。

三是开展内部师徒“传帮带”作用,从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公文写作等方面提升员工“软”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宣讲、聘请外部教师、参加外部培训等方式拔高员工“硬”工夫,促使员工全面提升,主动考取专业证书。提高员工基础理论水平,探索培育和建立一支集数据分析、业务、技术综合素质于一体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与银行各传统职能部门在相互协作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驱动整个银行的业务和科技能力提升,培养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等多层面的技术骨干,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服务的意识,打造独具特色的“学习型”“奋斗型”“吃苦型”“创新型”精品科技人才队伍。

四是梳理员工岗位职责和分工,加大内部员工的交叉培训工作力度,遵循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实现合理的组织分工,避免系统开发人员同时从事该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

作者:雷娟 李文 单位:昆仑银行西安分行

参考文献: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网络资源;标准化整治

1概述

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高速增长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网络演进的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对设备进行扩容和更新替换操作越来越频繁。这些变化对于已建成的通信网络资源来说,无疑会使得设备安装和线缆布放工艺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设备高低错落、线缆凌乱交错现象必然存在。用一句话概括为:网络运行环境差、维护工作难度大、安全隐患问题多。为了改善这种被动维护的局面,消除网络安全隐患、降低网络运行成本,结合“光进铜退”网络改造和传统PSTN设备退网,以及动态资源管控工作的推进,大力开展网络资源整治工作。

2网络资源标准化整治管理工作策略与实施

2.1网络资源标准化整治管理工作总体思路

网络资源整治是一项技术涉及面广、施工工艺复杂、网络安全风险大的工作,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每一个环节苛求精细。一是在现场确定整治方案时,要本着机房合理布局、规范设备安装和线缆布放、便于日常维护和后续扩容的主导思想;二是在整治过程中,将网络安全运行和减小对用户影响放在首位,仔细斟酌工作步骤、精心核对网络资源、规范施工割接操作,严防网络故障的发生;三是按动态资源管控工作要求,将全部网络资源录入系统并打印粘贴二维码标签。

2.2网络资源标准化整治管理工作推进措施

2.2.1匹配成本,细化方案,激发基层活力

一是内蒙古分公司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区公司、盟市两级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组长,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纪检监察室、运维线各部门(中心)担任成员的网络资源核查整治利旧挖潜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二是通过激发运维基层单元活力改革,改变原有不合理薪酬分配机制,让有限的人工成本在短时间内发挥效率,激发基层活力,实现业绩提升,逐步走向“企业受益,员工得利”双赢的良性轨道。三是区公司、盟市两级分公司分别匹配了专项人工成本及运维成本全力推动工作开展,建立了成本匹配兑现及考核机制。四是全区各盟市、旗县分公司分别细化制定了本地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整治项目明细(名单制)、进度安排、成本匹配、日常管理要求等事项。

2.2.2精心推进实施

网络资源核查整治涉及面广,工艺复杂、网络安全风险大,在整治过程中,必须将网络安全运行和减小对用户影响放在首位,对工作步骤及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一是现场确定整治方案。整治前召集各专业技术维护人员现场确定整治方案,以机房合理布局、规范设备安装和线缆布放、便于日常维护和后续扩容为主导思想。二是资源拍照存档。整治前对机房、各类网络资源拍照存档,对所有的线缆资源、设备端口进行核查并做好记录(如线缆型号、长度、数量、业务名称、连接端口),为业务割接及打印二维码标签做好准备。三是树立整治样板。前期聘请专业施工队伍按维护区域,分别实施样板站点整治,以此培养自主整治专业技术人员。此后,全部安排自有人员进行整治。四是拆除退网设备和闲置线缆。对在用的线缆进行整理,对不符合要求的线缆进行更换或重新绑扎,实现交流、直流、信号线的“三线分离”。对无业务的尾纤进行拆除,对承载业务但存在隐患的尾纤进行更换并整体割接放入光纤槽,并整理绑扎。五是核对粘贴标签标识标牌。做到线缆走向清、连接端子清、业务内容清,设备标签、提示牌和制度上墙,内容完整。六是开展网络瘦身。在保证网络资源清晰、网络安全的情况下,系统性对现网“做减法”“网络瘦身”,开展局房、光缆线路及各类设备三方面网络资源的利旧挖潜。

3网络资源标准化整治管理工作效果

2014年以来,内蒙古联通公司持续开展了网络资源核查、整治、优化和利旧挖潜工作,提升网络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了支撑服务能力和资源效益的提升,为打造匠心网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获得了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隐患、很好释放网络闲置资源并再利用、节约大量建设投资、显著压缩障碍历时和减少障碍次数、提升用户感知、提升队伍能力和员工待遇等六大红利。一是在排查和消除网络安全隐患方面。通过全年资源整治,全区104个重点机房、461个接入网机房存在的三线交越、电源柜熔断器老化和端子线缆复接、电源线老化和线径小、交流配电不规范、光跳纤乱如麻等2000多处安全隐患,已全部处理完毕,全区整体机房安全隐患解决率达到70%以上。光交和人井存在的纤缆乱、无标签、无托板托架、井盖坏或井内垃圾多等安全隐患,完成整治的资源已全部解决,全区此类安全隐患解决率达到30%以上。二是在网络闲置资源释放及再利用方面。2015年共完成104个重点机房(市公司专业机房1个、旗县局综合机房11个)、461个接入网机房、2178个光交、1207个ODF、13614个人井的资源整治工作。重点机房面积腾退10000多平米,接入网机房面积腾退2000多平米,管孔资源释放800孔公里,光缆资源释放1900芯公里,为公司以后网络扩容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资源再利用上,拆旧电源线再利用率在85%以上,达到10000多米;拆旧光跳纤再利用率在50%以上,达到32000多条;闲置机柜再利用185台。三是在网络障碍次数减少和提升用户感知方面。通过机房和光交的整治,纤缆布放规范、标签标识齐全,突发性和人为因素网络障碍减少90%以上,一举改变有人去机房必然出障碍、无人去机房经常出障碍、处理了一个障碍引发多个障碍的极其被动局面。网络障碍判断效率提升50%以上、障碍历时平均压缩0.35小时。四是在节约建设投资方面。通过整治工作腾退机房面积和释放资源,如果按建设投资相关标准计算,创造的效益和节约的投资达到了相当可观的5052万元。其中,调拨740台ONU节约703万元投资,完成9.4万户固定语音用户退网,节约1890万元ONT终端成本、360万元电费、180万元空调费;动力设备调拨1919万元;腾退机房198个,规划为IDC机房103个面积为13091平方米。此外,核查出各类闲置资产5.17亿并录入了闲置资产管理系统。五是在提升队伍能力和员工待遇方面。近些年的维护队伍,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近些年入职的员工,更缺乏动手能力,自主整治无疑是绝好的机会。在2015年的整治中,全区共有2300多人参与其中,他们重温了维护规程和标准,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另一方面,维护线待遇整体增加1220万元,按全区2230人参与资源整治工作计算,人均待遇提高5300元,通过多付出一些努力,月度绩效提升近500元。既理清了网络资源,又锻炼了维护队伍,又提升了员工待遇,一举三得。

4结语

网络资源核查整治工作彻底改变了资源管理粗放的历史,符合现代企业精细管理的要求。各盟市分公司高起点的机房划分功能区域、重新规划布局、对设备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和资源整合,以及机房环境维修等,还达到了机房布局合理、设备整齐划一、整体美观实用、面貌焕然一新的效果。下一步,内蒙古联通分公司将加强网络资源整治后的管控,避免前整后乱情况发生;巩固与长久保持网络资源标准化整治成效,并以此为标准在建维人员、施工服务人员中强化标准化意识;把工作目标从物理资源的清晰重点转向逻辑资源的清晰上来,用3-5年时间为打造中国联通O/B侧贯通、架构合理、运行高效、管理智能、支撑快捷的匠心网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激发基层责任单元活力工作实施方案》.

[2]内蒙古联通公司《激发运维基层单元活力指导意见》.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6

 

1.中国移动中央动漫是一种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丰富的增值业务,将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移动增值业务形式,但同时中央动漫平台及业务本身面临着众多的安全威胁。为了有效防范信息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中国移动开展了中央动漫信息安全威胁分析工作,全面发掘平台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定义安全防护要求,为日后的安全规划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全威胁   中国移动中央动漫平台安全可划分为物理层安全、网络层安全、系统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内容安全等方面。   2.1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安全威胁主要集中在供电、携带静电操作、电磁干扰、温度及湿度异常等方面。在物理层安全部分,威胁较大的是携带静电操作,其他威胁如机房配套设施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灾难、非授权访问及操作等,虽发生概率较小,但大部分危害较大,应给予足够关注。这些均对动漫平台的可用性造成威胁。   2.2网络层安全   动漫平台面临的网络层安全威胁与其他基于IP的信息系统类似,主要集中在设备硬件故障、外部攻击、网络蠕虫、信息泄露、不正确的运维操作等方面。   在网络层安全部分,拒绝服务攻击、网络蠕虫、信息泄露的威胁较大,设备失控风险发生概率较小,但危害严重,其他威胁如硬件故障、伪造IP接入、不正确的运维操作等威胁较小。   2.3系统层安全   动漫平台采用通用的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与其他信息系统类似,主要集中在常见的病毒、蠕虫、后门、外部攻击、权限滥用、非授权访问、设备硬件故障、不正确的运维操作等方面。   在系统层安全部分,拒绝服务攻击、病毒、蠕虫、后门、非授权访问的威胁较高,设备失控风险在限制不严格时也有不低的发生概率,其他威胁较小。   2.4应用层安全   动漫平台在通用平台上开发,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外提供服务,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是应用安全防护的重点。应用层安全威胁主要集中在常见的病毒、木马、后门、外部攻击、权限滥用、业务数据窃取、非授权访问、抵赖、软件故障、存储故障、不正确的运维操作等方面。在应用安全部分,拒绝服务攻击、病毒、木马、后门、非授权访问的威胁较高,信息泄露及应用中断也会对动漫业务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他威胁较小。   2.5内容安全   中央动漫平台内容方面主要面临内容盗用与成为不良信息传播平台的风险。内容盗用包括未授权转载、非法盗版以及作品被他方通过技术手段抄袭或相关版权信息被清除,影响动漫作品的完整性。不良信息传播包含低俗、色情、暴力、欺诈、迷信、诽谤、网络钓鱼等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良信息,通过中央动漫用户展示平台传播。   此类安全威胁均有不小的危害,应格外关注。   安全防护措施在理解中央动漫平台安全威胁的基础上,关联COBIT4.1和ISO/IEC27002提出平台各个层次的安全功能和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3.1物理层动漫平台物理安全防护应严格遵循中国移动集团及相关部门制定并下发的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控制措施应覆盖以下3方面。   (1)机房环境管理,应防尘、防静电、防爆、防盗、防雷、防冻、防潮、温度、湿度、防火、电力等。   (2)机房人员管理,应制定访问控制、操作管理等。   (3)机房安全设施配备及保持,如UPS、灭火、门禁、巡检等。   3.2网络层   动漫平台网络结构并不复杂,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与其他基于IP的信息系统类似。为处理其面临的安全威胁,网络层应提供如下安全防护。   (1)网络访问控制   在网络边界进行设备、链路冗余,网络拓扑设计双机冗余、网络链路冗余,保障网络可靠性。业务控制访问策略最小化并进行网络流量的监控。由于平台安全特性要求,需要进一步在平台内部划分安全子域。接入层划分为系统管理区及业务系统区两个区域。安全子域之间及子域与外部网络间应严格遵循最小服务开放策略,仅允许正常服务需要开放的端口在域间流转。   采用IP+MAC+端口绑定的方式对非授权接入进行控制,或采用统一维护终端安全策略,严格控制漫游终端(包括厂商工程师现场接入终端、中国移动维护人员的办公终端)接入,对未经许可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立即报警并给予阻断,并对终端接入行为进行审计。   对于使用IP进行远程维护的设备,应配置SSH等加密协议。对网络、安全设备管理地址,应进行源地址限制,只允许特定地址访问;配置定时账户自动登出,登出后需再次登录才能进入系统。运用审计系统对设备配置操作信息进行自动审计、记录,可考虑实现集中账号管理、集中认证、集中授权、集中审计。   (2)设备安全   应符合中国移动相关网络设备安全基线规范要求。定期对网络设备版本进行升级或者打补丁操作,如厂商已不再维护设备,需要及时更新版本或者退服。   (3)入侵、恶意代码防范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判断是否有违规或者恶意行为发生并告知网络管理员。通过对已发生安全事件的统计分析,协助网络管理员了解平台的内部状况,为进一步的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使用入侵防御系统对发生在网络中的深层攻击行为进行准确地分析判断,在判定为攻击行为后立即予以阻断,主动而有效地保护网络的安全,降低网络可用性损失。#p#分页标题#e#   采用专用硬件抗DoS攻击设备,检测是否发生DoS攻击,并在发生攻击时提供流量清洗防护服务,保障服务的可用性。采用相应设备对试图进入平台的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使用防病毒网关时要定期对恶意代码库进行升级。   (4)内部人员技能及外部联系   对网络维护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工作技能培训,提高人员运维能力,保障平台稳定运行。加强第三方安全管理,并与设备厂商、外部安全服务商建立密切联系,随时对设备出现的硬件故障作出响应。   3.3系统层   动漫平台系统层面临诸多威胁,可能会造成较大影响。为处理其面临的安全威胁,动漫平台应提供如下安全防护。(1)主机访问控制对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进行限定。   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时鉴别为失败并锁定,规定解锁或终止方式。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严格限制匿名用户的访问权限。   采用终端接入管理系统。   运用审计系统对主机系统配置操作信息进行自动审计、记录。   可考虑实现集中账号管理、集中认证、集中授权、集中审计。   (2)主机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数据库本身应该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并根据结果对系统进行加固(如补丁升级、安全配置等)。门户服务器主机系统应采用集群技术,提供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核心功能(如DRM、鉴权计费、营销分析、数据库等)应当采用本地双机备份的方式进行容灾保护。评估平台内部主机系统安全性,其配置应符合中国移动相关系统安全基线规范要求。监控服务端口的开放变更情况,发现异常变更应及时上报系统管理员处理。主机系统如需安装补丁,必须在通过补丁兼容性测试后才能进行加载。   (3)入侵、恶意代码防范   系统层入侵及恶意代码防范参考网络层相关防护措施,并通过安全配置加强主机系统的防攻击能力。   3.4应用层   动漫平台在通用平台上进行开发,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外提供服务,应提供的安全防护如下。   (1)应用安全   采用应用漏洞扫描系统,进行定期扫描,找出应用软件存在的漏洞,及时了解风险所在,为应用安全加固及策略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考虑实现集中账号管理、集中认证、集中授权、集中审计。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编写完成后对代码进行安全脆弱性分析和穿透性测试,确定可以抵御攻击者发起的攻击。   严格按照可访问数据资源、可使用系统功能、系统指令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划分及控制,便于最小权限原则的贯彻实施。权限管理实现管理与审计权限分离,可授予不同人员。对用户认证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送(如HTTPS)。   应用安全日志的设计需包含日期和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事件的结果等。   为防止抵赖事件发生,需保存数据发送和接收双方证据。提供自动的备份机制,对重要数据(如动漫内容、动漫产品、营销数据、用户信息等)进行备份。   (2)数据防泄露   DLP全面覆盖终端、存储和网络3个方面,对敏感数据提供发现、监控、保护及预防。发现:快速定位敏感机密数据的存放位置。   监控:分为网络监控与端点监控两个环节,网络监控用于监控通过E-mail、IM、Web、HTTPS、FTP、P2P及其他常见基于TCP方式的网络文件传送行为,端点监控用于监控通过终端USB、光盘等方式的传送行为。   保护与预防:保护阶段通过网络或端点控制方式对敏感机密数据的扩散提供有效的技术保护手段,确保不可被任意复制或传播;预防阶段主要根据中央动漫基地的整体数据防泄密策略,预先部署传播控制机制。   (3)数据库审计   通过对被授权人员和系统的网络行为进行解析、分析、记录、汇报,以帮助用户事前规划预防、事中实时监视违规行为响应、事后合规报告、事故追踪溯源,加强内外部网络行为监管,促进核心资产数据库的正常运营。在动漫平台中,核心信息资产如用户信息、订购信息、营销数据等存放于数据库之间。通过使用数据库审计系统,加强对这些关键系统的访问控制与审计,从而有效减少核心信息资产的破坏和泄漏。通过数据库审计系统可进行溯源,便于事后追查原因与界定责任。   (4)防手机病毒及恶意订购治理   对WAP网关、彩信系统、动漫基地等部署防手机病毒,检测其内容是否存在病毒,阻止手机病毒经过动漫基地传播。   遵循中国移动恶意订购治理工作思路“试点研究利用数据信令监测系统、MISC系统日志实现WAP恶意订购事件快速发现的技术方案”进行推动。   (5)入侵、恶意代码防范   参考网络层相关防护措施,通过安全配置加强应用系统防攻击能力,对应用程序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针对每个用户进行会话数限制,仅允许单个用户的会话数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根据其授权业务进行设置。对系统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数进行限制,时间段基本分为忙时、闲时等。当通信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时,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   3.5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防护方面,需提供DRM能力,用于保障平台的经济效益,同进需要对不良信息进行监测,以免动漫平台成为不良信息传播中心。#p#分页标题#e#   (1)DRM   主动DRM内容版权保护DRM通过对内容和版权证书的加密,有效地保护内容版权,在用户间进行内容传播时也能精确控制动漫版权。被动数字指纹版权保护对于非用户端传播的动漫产品,采用数字指纹方式进行被动保护。   当某个用户将其拷贝非法传播到外界时,版权所有者可以通过提取拷贝中的指纹来追踪非法用户。   (2)不良信息监测   不良信息监控系统对动漫平台提供的漫画图片、动画等内容进行监测,发现其中的暴力、血腥、色情等不良内容,阻止其对外。不良信息监测可作为辅助工具,用于持续对动漫内容进行检查,帮助审核人员高效完成不良信息监测工作。不良信息防范的关键主要应该从建立SP自律机制以及严格遵守业务上线流程中的版权审核要求等方面着手。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7

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严重。截至2019年底,全市登记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5037处,按类型划分,崩塌2609处,滑坡54处,泥石流901处,地面塌陷95处,不稳定斜坡1378处;按险情等级划分,特大型1处,大型11处,中小型5025处。威胁房山、门头沟、密云、怀柔、平谷、昌平、延庆、丰台、海淀、石景山10个区的84个乡(镇)、700个行政村、499条道路、111个景区及8所中小学校(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20)。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前后开展了多期不同层次的与地质灾害有关的调查与评价工作。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初期,北京市地质局等单位在北京山区先后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北京山区的基础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系统总结了北京地区各时代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等基础地质情况。90年代前后,北京市开展了山区泥石流、采空塌陷的调查及典型泥石流沟的专项勘查及防治研究工作。2000—2006年,山区10个区县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对各区县的突发地质灾害及发育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2013—2014年,原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1∶5万详细调查,查明了全市突发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2016年,市规划国土委和市发改委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7—2019年,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组织实施“北京市泥石流沟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2019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组织实施了“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隐患精细调查与评价”项目。2004年至今,北京市每年汛期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相关单位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查及治理设计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灾害调查精度越来越高,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地质灾害由原来的局部、单一灾种调查到现在全方位、三维立体可视化精细调查,各个灾种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和区域性评价工作趋于成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基本实现市、区两级预警,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全覆盖,建立了汛期“三查”工作机制,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随着泥石流精细调查(1∶1万)、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运行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北京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正逐渐迈上精细化管理的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本文在全面梳理多年来首都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落实“九大工程”任务分工要求,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科普宣传和制度建设六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新形势下首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思路。

1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评价,摸清灾害风险底数

(1)工作基础

北京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工作起始于1976年,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分层次、分阶段先后开展了多轮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突发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不断完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处置体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围绕北京山区经济规划建设和保障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评价和风险防控工作。累计完成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0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全市突发地质灾害避险路线及避险场地调查评价,房山区南窖、门头沟区妙甸、怀柔区天河川、平谷区十八湾、密云区司马台—雾灵山、延庆区四季花海、昌平区高口沟域7条沟域经济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房山区河北镇、怀柔区桥梓镇等重点城镇水工环专项调查,北京市泥石流灾害隐患高精度调查和评价(1∶10000),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等调查研究工作,为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在开展针对道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的1∶10000比例尺高精度调查与评价。

(2)存在问题

一是对隐蔽性地质灾害的规律认识有待提高。北京市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防治不易等特点,地质灾害调查发现难,隐蔽性极强。据统计,近五年全市共发生突发地质灾害139起,其中约57%未登记在账(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4—2019),仍有大量地质灾害没有被调查识别和发现,也反映出现有调查成果的工作程度和精度,越来越不能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精细化的需要,此外,受复杂地质作用和工程活动影响,我市地质灾害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已发现的隐患点发展规律也存在难以认识到位的情况,尤其是对成灾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防控工作带来难度。据2012—2019年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山区约86%的突发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切坡等工程建设活动相关,也导致地质灾害隐患的数量、分布范围以及隐患本身特征等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山区农村宅基地需求水平的提高,农民切坡建房存在一定程度的崩滑隐患,亟需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管控。

(3)主要思路

一是深化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针对性重点集镇和规划建设区开展1∶1万高精度调查,制定相关调查技术要求,协助开展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及立项,开展项目技术指导及成果汇总。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和数据库更新维护。查明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特征和变形趋势,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维护、动态更新的北京市地质灾害风险数据库,基本掌握北京市地质灾害风险的底数和变化特征。三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运用高分辨率多光谱、无人机航飞、中—高分辨率InSar测量、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等技术开展高精度遥感调查,建立适用于北京市的隐蔽性崩塌、滑坡隐患早期识别技术方法体系,提高隐患早期识别能力,获取高精度地表形变数据和地质灾害隐患信息。四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动态识别及风险变化监测。针对山区人类工程活动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切坡建房、修筑道路等造成的灾害隐患,进行动态识别和风险变化监测。

2深入推进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服务水平

(1)工作基础

2013年,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在房山区、门头沟区、密云区等山区、浅山区477处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各类专业监测设备1887台(套)(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6—2019)。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实现了对10个山区重点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遥感监测和人工监测,极大的提升了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能力。初步实现了突发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接收、管理、分析和预警,初步建立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监测覆盖面不够,群测群防的转化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受安装条件、信号传输、监测条件等影响,专业监测仅覆盖全市隐患点的不足10%,需要通过群测群防作为重要辅助手段,由于群测群防员普遍存在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情况,亟待加强对群测群防员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和技术装备的配备,提升群测群防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二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亟待完善和提高,预警预报产品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清洗技术、深度挖掘、综合分析能力亟需加强。

(3)主要思路

一是技防和人防相结合,对群测群防员开展科学识灾、主动避险能力的培训。每年对群测群防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增强受威胁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对群测群防员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配备简易监测设备,指导开展简易监测数据采集和综合分析,提升群测群防员工作专业化水平。二是建成并运行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保障监测预警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服务过程的标准化,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决策指挥提供快速、准确、有效技术支撑。三是开展监测预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理论研究,基于灾害形成、运移过程、成灾机理等研究,构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精细模型和阈值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3持续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工作基础

2003年,原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大队(以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技术力量组成),主要负责全市突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应急调查、应急值守、监测预警、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等工作,17年来共出动应急调查700余次,处置灾(险)情600余次。近年来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为群测群防员进行识灾避险知识培训,筑牢基层防灾救灾防线。自2003年以来,应急调查队形成了汛前排查、汛中调查、汛后核查的地质灾害“三查”工作机制,在强降雨、地震等发生后,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排查与动态巡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存在问题

一是应急技术队伍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对重大、群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还需提升,还需深化分级管理和响应机制。二是应急调查、监测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应急调查、隐患排查、隐患点销账、应急监测等相关技术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3)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地质灾害技术指导能力建设。构建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分工完善的技术支撑队伍体系,形成市级指导、区级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两级三方面技术支撑队伍。市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主要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和要求,协助主管部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统筹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指导各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协助各区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区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力量,负责落实市、区两级地质灾害防治有关任务,开展属地地质灾害防治有关工作;社会力量主要指支撑开展应急调查、应急监测的拥有一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装备研发、制造的技术支撑单位,作为应急能力提升的有益补充,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应急工作,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二是为应急技术人员配备应急调查的先进技术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用以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科学性,尤其是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边坡雷达等非接触式现代化应急监测装备以及便于安装布设传输数据的普适性监测设备。三是构建从隐患点排查(核查)、灾害应急调查、隐患点销账、应急监测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统一工作要求,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4全力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加强项目管理及评估

(1)工作基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北京市投入10亿多资金针对近5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保障了约7500户,21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减轻或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对人民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工作开展顺利(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9)。

(2)存在问题

一是对治理工程安排需进一步开展前期工作。对威胁居民点的存量隐患点开展治理工程的条件掌握不够全面。二是对治理效益的评估还需完善。对已实施治理工程的治理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才能掌握,需要对治理工程进行监测,开展效益评估,以指导后期治理工程安排。

(3)工作思路

一是开展治理工程前期调查工作。为谋划安排“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开展治理工程前期调查工作,基本摸清需要治理的灾害隐患数量,掌握不适宜治理的隐患情况,安排治理期次,匡算预计投入。对不适宜工程治理的隐患点,提出搬迁避让建议。二是开展已竣工治理工程效果评估。运用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已竣工治理工程进行监测,建立评估体系,评估治理效益,为地质灾害隐患销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加大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1)工作现状

多次强调科学普及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全民地质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大量事实证明,群众缺乏防灾知识,预防地质灾害意识薄弱,是导致灾情、险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市规划自然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媒介,加大了对山区民众如何防灾和自救的宣传、教育力度。

(2)存在问题

一是地灾避险宣传的普及面不够。目前的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仅一般以社区科普讲座,群测群防员培训,入村入户宣传为主,单次科普活动受众群体有限,覆盖面群体和地域有限,普及程度不够,公众对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的知识掌握不够。二是科普教育基地缺乏。全市目前还没有以地质灾害为科普内容的宣传教育基地。三是地质灾害科普产品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开发。现有的科普宣传品品种较少,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程度还有待提升。四是科普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的科普宣传队伍根据工作需要临时抽调,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科普队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

(3)工作思路

一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工作。分层次对不同群体(如应急调查技术人员、地质环境管理人员、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社会公众等)开展突发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科学识灾等知识宣传,普及逃生避险技能。二是开发制作系列科普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下科普活动、建立地灾科普互联网传播渠道,实现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各渠道推送传播。三是协助建设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填补北京市地质灾害科学避险科普教育基地的空白。四是培育一支人才素质优良的地质灾害科普队伍,提升科普创新发展能力。

6健全地质灾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机制

(1)工作现状

地质灾害政策法规体系,是有效规范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有效途径,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理有据、防治资金和措施到位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在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规范下,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根据管理需求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北京市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技术指南(试行)》《北京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销账技术指南》《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指南(试行)》《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指南(试行)》,等等,不同程度的规范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2)存在问题

一是地方性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在灾害管理和防治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执行。二是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制约,北京市地质灾害的发育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以及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发展应用,迫切需要在总结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地方防治标准建设,提高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工作思路

一是做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支撑,明确“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分析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和防治对策。二是做好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为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首都实际,制定《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规范地质灾害责任认定程序,明确地质灾害责任主体,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制定《北京市地质灾害责任认定办法》;为规范地质灾害治理的工作程序,有效地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北京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为保护地质灾害监测设施安全,有效支撑我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制定《北京市地质灾害监测设施保护办法》。三是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地方性标准规范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实现地灾防治有标准、有规范、有制度、有要求,提高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7结语

运维工作思路范文8

(一)经济运行管理取得成效。我委切实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坚持关注热点、破解难点、科学监测、强化分析、加强调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全力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截止11月,地区生产总值146.26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0%;财政总收入24.31亿元,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4亿元,增长12.2%;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53.49亿元,增长8.59%;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199.25亿元,增长2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49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576人,均超出预期。预计GDP能耗下降3.5%以上,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要求。

(二)规划编制工作再添亮点。《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获县人大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建设方案》获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批复;起草了《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求是创新小镇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初步方案。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了《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5年)》《“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以及高铁经济带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三)项目管理上量质提升。

1、争资争项工作。截止目前,通过发改系统共争取项目16个、争取资金16181万元,比上年增长51.5%。储备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5个,总投资1365525万元。

2、重点项目建设工作。2019年,以实施“大干项目年”及“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安排全县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约699亿元,主要涵盖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生态提升等领域,其中列入省、市四类重大项目50个(续建22个,新开工28个),总投资265.6亿元,项目总体稳步推进。11月,我县8个项目列入全省百日攻坚,目前8个项目均已按目标要求实现竣工开工。同时我县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百日攻坚大会战活动,将急难险重的项目建设列入此次的攻坚重点,共安排县级百日攻坚项目54个,其中竣工项目(含年度目标任务完成)33个,开工项目14个,新增项目7个。

3、平台建设。2019年,合力泰获批省级企业“双创”基地并获资金支持30万元;经纬化工有限公司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评审中心初评;县工业园更名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四)改革工作持续深入。

按照《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及八个专项小组2019年工作计划,我委深入推进了以下改革:

1、行政审批效率提速有成效。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一是精简审批事项,在去年基础上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梳理,调整后行政权力事项为53项,精简近50%;二是优化审批环节,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3-5个工作日;三是深入开展“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我委22项依申请类事项已全部纳入“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四是强化窗口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2名大学本科生充实到窗口,推动“三集中三到位”;规范应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项目“唯一代码”制度,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可查询、可监督。全年窗口受理办结各类批件154件。

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突破。印发《2019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双公示”目录、建立工作台账,截至目前,累计上报行政许可信息23801条,行政处罚信息4756条。全县8家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主动签订了《守法诚信经营承诺书》。同时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考生诚信高(中)考、诚信履职、安全保密等信用承诺活动。联合市监局对即将列入严重违法失信76户企业进行专项治理,截止目前已主动申请注销2户,申请移出异常1户。

3、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有亮点。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建设工程、水利、交通、房建、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林权交易等所有项目全部进场交易,开标评标与省市对接,所有项目实行了电子化招标评标。起草《严厉打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围标串标非法转包分包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专项治理方案》等文件,对串通投标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共破获串通投标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涉案金额达7227.33万元。1-12月,全县完成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拍卖等项目招标共275宗,中标总金额26.15亿元,节约资金1.29亿元,为政府增加资金4.45亿元。

4、产城融合工作有起色。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高新区小微企业产业园主体工程已完工,南方物流园工业标准厂房已完成基础工程,高新区实验学校正在建设,预计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县工业园区更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加速产业集群和聚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5、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力度。旅游业快速发展,蜀口生态岛、心心向农乡村旅游、春浮园田园综合体等旅游项目加快实施,其中蜀口生态岛、亩基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春浮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全县2个电商服务中心和40个电商服务站运营情况良好,1-10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天猫优品项目帮民众网购2909万元,澄江镇和澄江镇文田村被阿里研究院列入今年市5个淘宝镇和3个淘宝村之一;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结构积极调整,货运增速放缓,行业运行走势总体平稳。

6、开发区体制改革有举措。牵头制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目前被市政府推荐上报至省发改委审核,《高新技术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已报县人大、县政府批复。

(五)物价管理工作注重实效。

建立了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在县政府网站公布了《收费目录清单》并实行了动态监管;加强了民生价格监管工作,做好了市场猪肉价格的监测工作,针对市场猪肉价格波动,我委牵头积极应对,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储备猪肉86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从11月22日起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5吨以上,平抑市场猪肉价格,目前,县城开始了第二批储备肉投放,市场新增3个点达7个点;做好了涉企清费降本工作,落实了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政策;落实了物价上涨和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今年1-9月已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210万元,惠及3.47万人;制定了全县城乡公益性公墓山收费标准,对赣江河流的砂石成本进行了价格成本监审;做好了价格认定工作,全年完成刑事案件认定77件,非刑事案件9件,认定金额达250万元。

(六)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有实质性进展。制定《2019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及考核细则,《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智慧化决策系统总体方案》即将开展设计招标,确定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蜀口生态岛建设,蜀水流域乡村旅游带基本成形。开展“绿色发展,节能先行”节能宣传周活动,有序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以“零容忍”态度惩治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全面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二是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有新突破。按照《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谨慎调研、小心求证,践行“谋长远、管长久、可借鉴”的工作思路,到实地勘察、调研10余次,征求全社会意见7次以上。10月初,《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历经10余次专家论证修改后通过市生态文明领导小组审核,并批复报送省生态文明领导小组备案。目前,千烟洲站科技中心、站区野外台站提升工程项目已通过国家评审并获资金支持700万元。站区基础设施、供水管网延伸、2000亩高标准农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智慧化管理决策系统等项目建设正逐步启动实施,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全域环境管理“样板”。

(七)绿色新能源建设有新发展。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完成了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电力行业监管共2项工作职能承接,并做好了工作交接与过渡。牵头协调彻底解决了南方水泥主供电线路6#线数十年的安全隐患问题。浪川风电场项目一期于6月30日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2个风机机座砼浇筑。二期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审批工作,具备施工条件。南溪3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获省级备案通过。井开区天然气管道支线工程已基本完工,华润天然气管道工程已完成主管网敷设,年底具备通气条件。

(八)校(院)地合作有新斩获。与浙江大学及浙大校企对接频次更趋热烈,双方交流考察达10余次。7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赴浙江大学与校主要领导分别对接汇报,并在合作模式、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双方达到重要共识。与浙大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及浙大网新集团就求是创新小镇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质性对接。同时,依托中科院地理所科技与人才优势,积极推进千烟洲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编制完成了《(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并获批,策应省生态云建设,力争在我县开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智慧化决策管理试点。

(九)各项中心工作成效显著。

1、脱贫攻坚工作。主动作为,落实帮扶资金27万元推进村前村脱贫攻坚帮扶、沙坪村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及村部建设帮扶、雁门村三陂高陂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继续向桃源村派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落实资金1万元结对帮扶上田社区贫困户2户;与扶贫办协同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相关工作;落实脱贫攻坚4个方面7个问题整改工作,其中2个已完成整改、4个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1个正在整改推进。光伏扶贫方面。制定《光伏扶贫项目运维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扶贫电站的运维责任、目标要求、考核标准等,对全县74个光伏扶贫电站持续监测并跟踪运行情况,落实省委巡查整改要求,持续督促承建企业、运维企业、乡镇村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并形成了“时时提醒、月月通报”的县乡村+运维企业的监管机制,实现光伏扶贫电站20年发电目标。全年总发电量约1553.47万度,年均有效利用小时963小时。有25个扶贫电站(含19个户用)获得国家光伏扶贫财政补贴资金共858.62万元,全县2145户贫困户获得了3000元左右的光伏扶贫收益,其中万合6兆瓦1200户贫困户已获得第二次收益共180万元。

2、创卫工作。按照县创卫办部署,做好了创卫工作宣传、卫生责任区清扫维护、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禁烟宣传及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

3、其他中心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委做好了企业帮扶、社会稳定、信访、安全生产等工作。

(十)党建工作常抓不懈。

1、完善党建基础建设。以省委、市委第三轮巡视反馈的整改问题为抓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干部学习及委机关内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