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范例6篇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1

中国巨龙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代的时候,人们想让这条巨龙腾飞起来,都花出了汗血,甚至生命。《中国历史大工匠的故事》这本书讲述着在我国强大的古代,和弱小的近代。

书中讲述了许多历史风云人物,他们的发明,使这个世界有更先进的工具、材料。在北宋时期,一位在杭州成开印布坊的技艺出众的中年人——毕?N。他发明了活字印刷,给我们中国带来多大的成就。尽管参加他的发明的朋友越来越少,但毕?N始终对自己有信心,最后他的发明成功了,传便欧亚各国。詹天佑,他为我国的铁路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主持下,我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新易铁路。他曾经被英国工程师讥笑,被他们嘲讽,但他不屑一顾,最终达到了清朝政府的要求。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前辈们踏着泥泞、坎坷的路走过来的,而我们又是搭在他们的肩上一层一层地向上爬到最顶峰。

我们当代社会上艺术家很多,比如说小品演员赵本山,他在舞台上可是活灵活现,他和高秀敏的“卖拐”在我们中国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有名声呀!现在有许多外国人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但光看动作也是其趣无穷。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2

1、孙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2、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名臣,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他告诫儿子说:“大王有很多次要赐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这样做是为了在我升天以后,大王会给你封地。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千万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

3、在越国和楚国之间有一块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个地方名声不好,土地也不肥。因为楚国人信鬼神而越国人也把祈求鬼神赐福避祸当做常事,因而他们都不会争夺这块“不祥之地”。你可以靠这块土地来成就你的事业。”

4、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儿子没有接受,只请求将“寝丘”那块荒地封给自己,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一直到汉代,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故事 过程与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10-057-01

一、 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 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必须选择一定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是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使历史的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

诚然,合理利用历史故事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但如果滥用故事,把历史课变成故事会,这却是教学的大忌。笔者以为运用历史故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故事选取要有典型性。

讲故事不是天马行空,更不是信手拈来,而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为了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选择的历史故事一定注意简短、真实而典型,切不可虚假乱造和冗长。比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差异性的理解,我特意选择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曹操败走华容道”等争议性较大的典型故事,以便于学生在对历史故事的分析中,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例如“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有非常详尽的描述,将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描写的如同亲见,然而在《三国志》中,却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的短短十几个字的描述,这个故事其中的虚构性与不确定性有利于我展开本次课堂的目标教学;

关于“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也有不同记载,反映了什么问题?通过以上三个典型故事的选择,以及精心摘取的相关描述和记载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研究活动,在比较与分析中,在探究与思考中,我的教学目标正在悄然达成。

第二,运用历史故事,让“过程与方法”实现由“知”到“悟”的转变。

历史故事要擅长讲历史史实,但并不一定利于引导学生产生历史认识;历史故事惯常于把过去的事都当成史实,缺乏质疑精神的培育,而历史教学的最大要务正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如果简单的讲述历史故事,那么历史课堂就失去了意义,更何况在众多的历史故事中,传说、史实、野史、典故充斥其间,真假难分,历史课堂所承载的使命就更加重要了。以上三个历史故事都是耳熟能详,讲起来也绘声绘色,对这三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让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觉得这几个故事中有哪些违背常理的地方呢?学生开始冲破思维的桎梏,热烈地讨论起来。

当学生开始理性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发现,自己平时所熟知的历史原来是经不起推敲的。从他们的反应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惊奇与欣喜,那种渴望探知究竟的欲望与渴求。这就让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故事从而实现了由“知”到“悟”的转变。

第三,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有效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4

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及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历史放事 历史教学 运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来看,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处于对一切知识允满求知欲望的阶段,在学习方式上,形象思维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在快速发展中。初中生对于生动的故事天生就有强烈的兴趣,而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能对初中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事实上,中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可能不喜欢某一门功课,不喜欢某一个老师,但没有几个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的。讲故事可以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概述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历史、联系当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这就凸显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学致就是由历史课程的筋骨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规律,历史课程的血与肉历史史实,历史课程的细胞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还原都是靠这些过程规律统一结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联系这些过程规律,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学习。可是,这些规律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构成。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非常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强行记忆教学,这就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烦躁情绪,加上历史中考的分值较低,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些不良现象,给我们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增加了很多障碍。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

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图籍和历史文献为素材,借助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对曾经的历史通过历史书籍和故事给予重现。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历史事件和时间,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更加直观的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故事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悬疑的故事情节,能调动人们的热情,如果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然会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个课堂都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果也会出人意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通过对新课引入历史故事,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情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部分准备得好,一定能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授课教师所讲的历史。为此,在新课引入部分,授课老师可以抽出上课时间的一少部分给学生们讲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当做本节历史课开始的“小热身”,使学生通过倾听故事进入到历史学习的最佳状态,根据一定的步骤将历史故事的相关史实进行研究。学生在认识相关的史实过程中精力是集中而且充沛的,能够将引导中听到的故事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史实的印象,从而提高听讲的效率。授课教师所讲的历史故事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历史故事,还可以是古代诗词中提及的历史典故等。比如,在讲授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会提到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唐玄宗在后期的统治是腐败的,由于沉迷酒色,还涉及到了杨玉环这个人物。然后,就可以将杨玉环的故事引入新课。古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便是杨玉环非常喜欢吃荔枝,于是唐玄宗就派人将荔枝不断的运到宫中,可以看出唐玄宗对于杨玉环是非常宠爱的。利用这个故事来引出主题,使学生在听故事中的状态进入“安史之乱”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2.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将历史内容由抽象化转具体化

初中历史教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有效的简化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更加方便,使历史的知识点得到有效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危机”这一章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美国进行讲述,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当中的一些历史事实,来说明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有严重。这是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其中讲述的是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故事,同样也是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时期,有一位年轻姑娘历尽艰辛终于得到了金店销售员这一职务,可以负担她和母亲在生活上的支出。然后,有一天,一名满脸憔悴的男人来到了金店,一枚一枚的看着戒指,随后就离开了,这位姑娘的服务态度特别好,心里想着好不容易来了一位顾客,但是这个男人什么都没买,就离开了;姑娘在下班后清点戒指时,忽然发现戒子缺了一枚,然后意识到男人趁机拿走了,但是如果找不回这枚戒旨,她就会失去这份工作,而且需要进行赔偿。姑娘后来进了男人的家门,和他说了一些话之后,男人抓着姑娘的手表示十分感谢,那枚戒旨就这样的失而复得了。听完这个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工人失业的现象在经济危机中非常严重,工人消费水平低下,难以满足正常居民的生活。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进行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会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由于学生刚听完历史故事,都会很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回答问题就是进一步的认识“经济危机”这个概念的过程。通过故事可以将经济危机由抽象观念转化为具体事例,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授课老师需要精心的选择历史素材,并且掌握好讲故事的具体时间,在讲述时需要生情并茂,以便学生可以融入故事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5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故事 课堂教学

一、历史故事的来源

(一)利用教材选取故事。

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故事可供教学中使用,例如《三顾茅庐》、《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都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这些故事的特点在于生动有趣,主题明确,而且这些故事有的已经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这些故事。例如,对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略知一二,如果教师能增加当时时局的分析,这无疑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能让学生更为深入的认识三国局势的认识。

(二)从课本出发创编故事。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编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还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创编小故事。例如,郑成功这一历史事件可由学生依据的文字描述来创编小故事,使得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岸问题的认识。

(三)以热点事件为故事源泉。

热点事件大多能引发人们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将热点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讲解,无疑会提高课堂氛围并增强学生了解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如电视媒体热播的《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这些历史剧大多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有的剧情是真实的,也有些内容是虚构的。特别是那些虚构的剧情可能会误导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重新让学生认识历史,正视历史。

二、历史故事选取的原则

(一)真实性。

小说、电视和网络中“历史成分”特别多,但这些内容都是小说家以历史故事为蓝本辅以丰富的想象创作而成。因此,学生透过这些媒介接触到的“历史”都是虚构的,这对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一定的影响。历史故事必须以史料为根据,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因此,真实性是故事教学的首要原则,选择故事要以史料和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

(二)趣味性。

故事教学的最原始动力是趣味性,教育家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故事的趣味性是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成败的关键,趣味点的高低决定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有趣的故事不单单是其情节曲折,内容生动,还必须能打动人心。

(三)针对性。

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接受式”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这就要求选择故事时要紧扣教材和教学主题,主要结合课本的内容来增补故事。历史课固然离不开历史故事,但是历史课又与故事课截然不同,如果抛开课本来讲野史故事,虽然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但同时又可能会失去历史课的教学价值。

三、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故事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初中生而言,大多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可能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后再衔接新课的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和共产党成立》一课,教师可先讲述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何如此设置,再讲解54门礼炮是代表,28响是纪念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奋战。最后,再引导“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纪念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中穿插故事。

适当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中提到的鸦片战争,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是讲述清朝闭关锁国的程度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解清朝在鸦片战争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可能课堂就会非常枯燥,学生听起来也会觉得乏善可陈。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穿插一两个小故事来阐述鸦片战争,也许教学效果就会大有不同。例如,可以讲述有关道光帝的一个小故事,当时中英已开战两年,道光帝有一次问道:“英吉利是否与俄罗斯接壤”、“英吉利地方周围几许”等非常问题。透过这个小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清政府在信息上是多么的闭塞,同时也对晚清的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三)小故事深入浅出,轻而易举化解重难点。

初中生的年龄大约在12-16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把历史课看作一门非常轻松的课程,他们对于历史的学习更多的是感性认识,通过小故事的深入浅出来化解重难点,课堂教学效果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中提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知识点是相当复杂的一个概念,在课堂教学可穿插小故事来剖析该概念,如:外国人可以审理中国的官司,而外国人犯罪,在中国领土却无权制裁;中国的富裕地带都被外国人占据等等。这些小故事都能反映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被殖民统治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王铎全,韦少波.中学历史教学法参考资料(摘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微故事

0.引言

历史故事是学习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史学思想和思维能力,有效的利用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故事因其特殊性,在教学中运用到的要求也比较高;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高,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需教师能灵活采用教学方式科学的将故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运用微故事作研究。

1.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1.1引起学生的兴趣

无论是哪个年龄的人都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付出努力,学生也是如此,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便很少去学习,假如强制他们进行学习,便会产生反感。初中历史学科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巧妙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到历史知识,对历史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1.2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是现代教育重核心内容,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创新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灵感[1]。如《春秋争霸》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春秋时期主要国家有哪些?然后再将学生引回教学中,这样学生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1.3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初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人生中各种观点也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形成,我国历史悠久,很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无形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2、选取历史故事的原则

2.1真实性

真实性是初中教学中采用故事讲解的重要原则[2],因为只有真实的故事才符合历史的史实,一旦所讲的故事违背了史料的记载,学生了解到之后,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选取历史故事必须达到真实,选择的故事内容不能脱离史实的记载,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推测。

2.2趣味性

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时候,首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才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的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3针对性

所有的故事都要围绕教学材料,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把教学内容上难点的部分通过历史故事进行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不断地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3.1抓住时机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应该针对历史内容来选择,在首先应用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一些难点与重点的地方,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或者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时,在课末收尾时巧妙地设置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的收尾,不仅可以巩固课文,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下一节历史课有所期待。例如:在课末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宣武门事变等故事缓解学生的紧张感,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唐朝历史。在学习春秋时期历史故事时,教师将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故事引入其中,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动荡,各个诸国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教育发展的很好,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给人带来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春秋时期的历史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3.2合理的处理和构建历史情节

一段历史故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故事情节结构是否合理[3]。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开头一定要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的故事情节不能太空洞与枯燥,讲的时候注意层层递进,注意节奏,故事的头尾要相互呼应,或者留下悬念,或者疑惑,才能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了解,能把真实性的基础适当的在故事情节上进行必要的处理。

3.3选择典型性的故事

讲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进行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针对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达到与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选股时要注意简短、真实而典型,不可虚假乱造。例如:“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有非常详尽的描述,从第三十回的“定三分隆中决策”,洋洋洒洒三章内容,将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描写的如见亲故,然而在《三国志》中,却只有“由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的短短十几个字的描述,这个故事其中的虚构性与不确定性有利于展开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 其产生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此,应大力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的将历史知识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