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流程范例6篇

主题班会流程

主题班会流程范文1

2、班主任介绍感恩的具体内容。班会开始后,班主任要详细讲明本次主题班会的具体内容.。

3、同学踊跃发言,阐述自己的想法。

4、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使用投影仪播放有关心理健康的小视频,观看后请同学发言。

5、为了活跃会议的气氛,可以做一些小游戏,比如击鼓传花、歌曲串烧等等。控制好游戏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主题班会流程范文2

关键词:实践活动;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30-01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该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其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挖掘、活动方式选择和活动组织实施必须具有个性化、多样性的特征。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多样性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组织管理,发挥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 ,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现实的操作困难,如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活动规划,过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诸多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份困惑与问题,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熟悉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找出全班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在活动的实施、评价阶段对学生切实指导。同时利用班主任在学生中较高的威信,有效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自己在管理班级活动中的优势,增强课程开发的意识,开展班级主题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班级活动的一种常态,促进学生素质会面发展。

二、挖掘课程资源,开发班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三、发挥班主任管理班级优势,多形式开展评比、交流

展示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能满足学生交流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另一方面能展现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思维方法,暴露出尚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拓展。班主任可充分利用班级文化、 班队会活动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展示、交流平台。

1、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展示平台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对班风、学风的形成,班级凝聚力的产生以及学生的个性品质的熏陶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聪明的班主任老师会让班级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都来说话,从而形成一个“美而有用”的班级文化氛围。综合实践活动,给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班级文化中渗透主题月设计,也使活动有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展示平台。

2、在课堂交流中,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

学生通过一阶段的探讨,会有许多发现、收获和感想。为此,展示课的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实物、图片资料、观察日记、实验演示、文艺小品、辩论会、知识竞赛等进行展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学生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不服输的劲头充分激发着他们的创造力。为了在展示课上有出色的表现,他们在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上动足了脑筋,使展示课不仅是成果交流课,也成了一场各显神通的创意较量,学生就能创造一个奇迹。

3、在班级活动评比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

立足班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们至始至终地参与每一个活动,获得每一个收获。因此,在全面评价学生素质的同时,把评价学生的重点放在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本着“人人有本领,人人能成才”的观念,启动了班级之星,对每个学生最闪亮的一面给予恰如其分的命名,如“劳动之星”、“智慧之星”、“创意之星”……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立“班级之星公告”进行公示,使每一个学生都以此为傲,也使原本默默无闻的学生在活动中崭露头角,擦亮自信的明灯。

总之,搭建“实践”舞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班主任,要让班级实践活动常态化,不管现实会有怎样的困惑和困难,都要不遗余力的去创造、去实施,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更融洽,班级管理才会自主化,班集体对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发挥我们的主动性,挖掘课程资源,开展主题性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尽我们的一份责任。

(上接第229页)和化学实验等知识进行整合提升,大胆地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假设,设计出严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主题班会流程范文3

培训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著名班主任贾高见先生给我们开了关于主题班会应如何开展的讲座,二是到广州市从化区两所较好的学校——流溪小学和从化六中参看学习。

培训的第一流程是由贾高见先生为我们分享“高见”。在讲座中,贾高见先生直击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无暇设计、不会设计等工作痛点,从理论和实例出发,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本身在设计和实践主题班会的。他谈到,主题班会应该达到明理、动情、约法、导行的后果,因此,在整体设计上,设计主题班会的基础流程应是抓住“是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的主线,进行问题涌现、问题分析和问题办理。在具体的环节设计上,开首应该短小夺目,针对性强,有效引入主题,这可以通干预干与卷查询访问、游戏等方法实现;热潮应该引发共鸣,沾染性强,从而为启发讨论的后一环节做铺垫;阐发应合理清晰,指导性强,多用启发式提问,如提问故事奉告了我们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让学生本身感想感染,分享体会,从而达到明理、达意、导行的目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不良习惯治疗卡等方法实践,使实践落到实处。

贾先生还给我们示范了一堂运动体验型主题班会——好习惯,大好人生。通过一个异常广泛的运动“两手交叉”引出班会主题,开首短小夺目,针对性强。通过交叉双手我们知道习惯无处不在。之后用两个引人思考的小故事:口试翻阅别人的材料、加加林脱鞋进飞船,不禁让人联想到小小的习惯里蕴含着一个人的大修养。这一部分热潮引发共鸣,学生积极讨论谈话,沾染性异常强。紧接着用一些住宿生活里的好习惯图片引发一阵喧哗,宿舍用品摆放的太划一了!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同样是交叉双手然则使两手次序要相反同时发出提问:当姿势有所转变时,你有什么感想感染?让我们本身回答出转变习惯会呈现不适。最后通过赓续反复交叉双手的这一动作,并且次序保持一致,这一个小小的运动升华主题:固然转变习惯会呈现不适,然则我们可以赓续坚持来重塑我们的习惯,山河易改,习惯能移。培养好习惯,成绩大好人生!

通过这一个主题班会例析,我对主题班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思考。主题班会的任务是使学生明理动情,在行动省约法导行。在筹备主题班会的历程中要进行资源整合,用多种不合的形式达到引导升华的后果,比如故事、视频、运动、网络,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导。在班主任日常治理工作中要做到教导和治理的同时,还要体现专业,三者合一能力达到最好的后果。

第二天在流溪小学的参看中,我感想感染到了这间学校的历史底蕴,更折服于郑永强先生等人依托学校历史、地舆等资源进行班级文化扶植的智慧。郑永强先生介绍到,创建班级文化对付班级扶植是十分紧张的,而班级文化则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运动文化组成的。因此,创建班级文化也要从这四个文化入手,但在扶植历程中,这四个文化是与学校主题——水密切结合的(流溪小学坐落于溪水边,并在周恩来的参看之行中得到启发,由门口江小学更名为流溪小学,其地舆和历史都与水慎密相关),因而不是松散的。在物质文化方面,班主任应注重班级情况扶植,让每一堵墙会说话,流溪小学在课堂部署方面成效显著,他们设计了以水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图书角养金鱼等,学校部署也很居心,设计了与水相关的祥瑞物,在墙上悬挂与水相关的诗词等;在制度方面,凸显学生的紧张性,让学生介入班级制度扶植,设计班规班约班训,此中班训是与水相关的;在精神方面,让学生学习水的精神——厚德载物,利万物而不争,谦逊温和等,培养学生的凝聚力、责任感,引导班级舆论;在运动设计上,设计富厚而有效的运动,如汽水制作、阅读运动等。

在从化六中,我们首先聆听了一节班会课,然后由该校德育副校长进行了讲座分享。班会课以“食品平安”为主题,形式富厚,环节设计较居心,印象深刻的是该先生把家里的一些零食拿了出来给学生们判定是否是垃圾食品、是否能吃,学生们也很投入此中,教导启示较胜利。德育副校长则分享了该校的德育环境和心得。她谈到,先生应该和学生一同发展,不要让先生规定学生走哪一条路,而是要配合磋商出一条途径。流溪小学的特色为水,而从化六中的特色则为广彩,该校施展特色,创造出一系列匆匆进学校学生和教师成长的运动,这些运动的光阴固定,如学生入学进行拜孔子礼,进行班主任节(在为期两个月左右的光阴进行班主任才能晋升等运动)、念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到北大研学、4公里徒步等运动,力图让每一个六中学子拥有十大基础技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写一手工致硬笔字、能游泳50米、会弹奏一种乐器、喜爱一项体育熬炼项目、会做四菜一汤、一次徒步20公里、一次"大众场合胜利的演讲、一次大型运动谋划、把学校图书馆册本浏览一遍或参加农忙劳动一周)。学校的这些德育运动疏散在每个月、井然有序地进行。这些凸显出这个学校较为清晰的德育治理。印象较深刻的还有该校的班主任节,班主任有属于本身的节日,反应出该校对班主任角色的看重,其每两周进行一次班主任交流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地方,现在我校正在进行青蓝工程,然则师徒交流有时只是工作白昼隙,并没有大块的光阴,我想,如果每周专门规定一个光阴是班主任交流日,对付新先生而言是个更大的匆匆进。

就像专家讲座里奉告我们的那样: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愉快的人,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观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 ;应该要有本身的魅力;应该善用鼓励方法;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等等。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人的魂魄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必要,那便是希望认为本身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优秀班主任们对学生的爱远远胜于我们,听了他们的申报,观到了本身工作的不够,往后在工作中我要从小事做起,教导学生讲竟垭施,注重策略。

主题班会流程范文4

[关键词]讲授;研讨;演讲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7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高校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大班交流”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YLX13041);2012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基地课题“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G12ZXY24)

[作者简介]于泉蛟(1980―),男,吉林柳河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是国家明确规定、学生必修的课程,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这也决定了思政课具有明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指向。在这样特质规范的条件下,目前高校思政课主要采取大班理论讲授的模式。可以肯定,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集中性、直接性和授课量大等优点,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内集中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指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面对新兴90一代大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问题。

目前高校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可集中概括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老师考、学生背”。思政课的主导和主体性的发挥几乎全部集中在教师个人身上,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单向的,很少有互动和交流,即便有,也很难波及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导致实际困的境是:学生普遍厌烦思政课教师一味地理论讲授,由于理论本身的枯燥、抽象、难懂,加之目前通讯、网络的发达,许多学生都是一手拿着课本,另一手拿着手机,思政课出现了严重的教师与学生两张皮的现象。思政课单调、乏味,教师一言堂,整个课堂沉闷、凝滞,思政课出现了严重的恶性循环。

我们说,思政课的内容、初衷是好的,理论、思想是深邃的,无论从学生个体需要社会化、道德化、政治化,还是从国家整体需要振兴、凝聚、发展,思政课都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学习好和运用好的课程。但是,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思政课迫切需要变革原有传统的授课模式,以真正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用。

一、大班授课

有必要指出的是,思政课大班讲授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被,还应是思政课主要的教学模式。一是由于目前思政课师资不足,二是由于思政课毕竟是以理论特质为主,进入思想深处和上升到抽象思维,理论讲授还是起着根本性作用的。真正的教学改革应以理论授课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具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大班交流”是一个有效的探索。

大班授课是这一教学模式首先展开的教学环节,形式上和以往传统的理论讲授模式是一致的。但是作为整个“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大班交流”的初始环节,它又有独特的侧重点。面对新一学期的思政课教学和首次接触该课的大学生,大班授课主要体现为一个前期铺垫。即主要是讲授本门思政课的大体概况,介绍本门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使学生对本门思政课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思政课的教学。而随着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深入,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与学生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日益发现和学生之间有许多问题可以探讨:或者是在某一问题上产生了共鸣,或者是在某一问题上产生了疑惑,等等,有待于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地阐释和说明。

笔者认为,大班授课这一教学环节可以初步展开到整个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是这时已经讲授了一定的课程内容,学生对课程、教师有了一定的整体印象,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是学生继续深化和提升的基础。二是这时学生有可能出现分化,有些学生可能十分有兴趣,可以继续深入地学习、听课;但是也有些学生出现了常规、凝滞、厌烦,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已经有了刻板印象,会认为思政课教师会一直这样教学下去,于是没有了心理预期,转而把兴趣点和注意力转移到课程之外。所以,思政课教师有必要转换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小班研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出路和选择。因为研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想达到小班研讨的预期效果,则需要大班授课这一环节的充足准备。笔者认为,在思政课整体课时上到三分之一左右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问题,或者表现出对某一问题十分热衷,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找出十分有代表性,和思政课的教学目的紧密相扣一些论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偏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班,专门针对某一问题,让这些小班的学生展开专门的研讨。思政课教师作为主导,在分班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切忌造成混乱和分散。而且,小班研讨应采取是课下研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展开,由学生自主决定。同时,思政课的大班授课继续进行,继续积累学生的兴趣点和产生的问题,以便为新一轮的小班研讨做好持续性的准备。

二、小班研讨

具体而言,在分配好题目和分好小班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需要对小班研讨的学生进行论题查找资料的指导。主要是学会查看书籍、报刊、特别是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会运用必要的检索工具,比如百度百科、CNKI、重庆维普等。这对于学生日后持续的运用思政理论,关注国家大事,紧跟时事热点,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思政课要达到可持续性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需要听取小班讨论中学生的汇报。思政课教师可以事先设定小班的研讨班长,或者是选出其中的几个代表,由他们进行记录、汇总,集中向思政课教师汇报。或者可以开通必要的网络平台,比如QQ群、邮箱等,思政课教师可以集中接受来自小班研讨的时时情况,做出必要的指导。主要是保证研讨的深刻性和方向性,侧重于宏观和顶层的导引。最后,小班研讨的结果是要分析整理出具体的研讨报告,用最为精炼的语言,形成精短性的主题发言报告,为大班交流做好准备。

笔者在具体实施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两条深有体会的经验:第一,研讨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产生思想的对撞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最为实质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单由老师一味的主讲,而没有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是绝对达不到思想提升的目的的。第二,通过研讨,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可以为教师的有针对性教学,提供进一步的支撑。新一代大学生有热情、朝气蓬勃,而且视野宽广、头脑灵活,接受的信息量也非常大。这是其优点。但是,毕竟还是处于人生三观的建构和形成时期,对深刻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还是有些偏颇,甚至极端,理论抽象的思维能力较为缺乏。其实,这正是思政课重要价值所在,也是思政课教师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思政课教师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疑惑、破解学生的偏颇、提升学生的思想,以真正达到和体现思政课的目的和效果。小班研讨是思政课教师深度把握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

三、大班交流

课下的小班研讨,可以持续到两个星期至一个月的时间,一是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去进行资料的收集、阅读,二是给学生充分的相互研讨的时间,特别是在研讨之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整理成演讲报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政课教师精挑细选和学生的自主推荐,即在每一个小班中,选取一至两名学生,综合概括本班研讨的思想成果,形成演讲报告,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大班交流上。为什么要把大班交流的外在形式界定为演讲报告呢?笔者认为:一是从形式上,演讲报告本身具有感染力、渲染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所有其它小班的学生,作为整体的一个大班,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演讲所带来的集中效应。二是从内容上,演讲的主题是小班研讨的具体思想成果,真正凸显的是思想本身的魅力,通过外在的演讲形式,所有大班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在具体听演讲的过程中,体会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主题演讲学生思想理论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而认识和反思自己思想理论认识的不足,从而形成进一步学习思政课的动力。

有必要指出的是,每一个学生主题演讲的时间,笔者认为,界定在10分钟左右较好,一是保证每一个小班代表都有机会去做主题发言,千万不能因为时间不够而漏掉了某一个小班的代表,这样会极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在演讲之后,思政课教师要有1-2分钟左右时间的点评。点评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指出缺点为辅。大班交流主要的目的是在全体学生面前,彰显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真实反映学生的心声,达到全体学生共鸣的效果。事实证明,在具体演讲的过程之后,主题演讲的学生反映,自己获得了能力提升,纷纷表示要积极参加下一次的演讲,同时要继续带领本小班展开其它论题的研讨。而所有大班听演讲的学生,也纷纷表示要做主题发言,同时也有兴趣进一步展开研讨。所以,大班交流,确实为全体学生发挥主体性、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在第一个大班交流之后,又回到了初始的大班讲授模式。在大班讲授模式继续展开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展开新一轮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大班交流”,即可以持续性的循环。在整个学期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可以具体展开两至三个循环,不宜过多,而且应避免在期末时展开。整体来看,小班研讨和大班交流应主要安排在整个学期的前三分之二阶段为宜,期末阶段应以理论讲授和复习为主。

四、小结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大班交流”,既保留了传统理论讲授模式的集中性、理论性、普及性等优点,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兴趣性,使二者融为一体,是破解目前思政课干枯、凝固、僵化、呆板,以及效果不佳的一条重要出路。思政课唯有随着时代的变迁,真正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提升人、教育人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主题班会流程范文5

一、在主题的确定上,应做到治疗与保健兼顾

主题的确定是开好班会的前提。从大的方面讲,主题班会可以是~个学年一个主题。从小的方面讲,可以是一节课一个主题。多数班主任只有一节课一个主题的意识,而且这个主题,更多是以“治疗”的形式出现,也就是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的观察,确定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早恋、厌学、盲目崇拜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形成一节班会课主题,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实施,帮助学生澄清是非,提高认识。这种针对学生当前的实际问题来选择班会主题的方式,就像医生治病对症下药,“药方”对路,治疗效果好,针对性强,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治疗式的主题,呈现突击、应急特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对学生成长特征的认识。

人的成长,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身上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这些发展潜能就是学生成长的可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这种发展可能转变为发展的现实,并生成新的发展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看到学生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状态,把学生的发展可能作为我们研究的起点,对于有缺陷的学生,通过我们的保健式的主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如班主任在班会主题的确定上,除了由学生临时出现的问题形成主题外,还要考虑这一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随着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可能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学生的自信心会出现一个波折期,这一阶段需要开设一些增强自信心的主题班会等;除了这一明显特征外,小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具有明显的交往积极性,但缺乏经验,所以,交往能力、意志发展等都可以成为这一阶段主题班会的主题。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我”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乐于以“大人”的角色行事,但又缺乏理性,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多事时期,性的觉醒也是这一阶段的特点,同时也是我们教育的重点。所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提高沟通技巧等都可以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成人意识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增强,同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异性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敏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异往、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应对家长期望等都是班会主题的首选。

因此,教育在注重具体的治疗、短时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整体的保健、长远教育工作。也就是在班会主题的确定上,除了考虑学生作为具体人出现,关注即时问题的解决,也要把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置于他们的人生长河中来考虑,做到短时的教育工作与长远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治疗与保健兼顾。

二、在主题的深化上。要做到内容与形式兼顾

班会主题确立之后,用什么形式在学生面前呈现是主题班会成效好坏的关键。目前,主题班会的形式都趋于多样化,既有游戏,主题辩论,利用多媒体手段观摩、讨论典型案例;也有诗歌朗诵,讲故事,出示幻灯片,播放歌曲等,目的是让主题班会生动活泼。同时,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精神,大多数主题班会都让学生当主持人。主题班会常常是主持人先旁白,接着学生活动,之后主持人再旁白,最后进行总结。每次观摩完主题班会课,笔者都在思考:主持人出现的寓意何在?是不是主持人不出现就不能体现以生为本?主持人在班上角色如何定位?就教育公平而言,主持人是游离于主题班会之外的,即不是教师、不是学生、也不是观众。

以一节题为《孝心流淌,幸福满怀》主题班会课为例:先是主持人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引出主题,接着看幻灯片《父亲是座山》,然后是同学们的全家福介绍,几乎全班同学都上台发言了,两位主持人在一旁听同学们的介绍,介绍完一个,背景音乐响起,主持人就开始配音旁白。同样是一节题为《实话实说》的主题班会课,没有学生主持人的出现,没有过多的形式,只有师生之间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效果出奇的好。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结构、组织类型,是内容的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一节主题班会课,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既有讨论、朗诵,也有游戏、幻灯片等;也可以是单一的,如讲故事。但不是所有的主题班会都必须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表现,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取决于内容的客观需要,取决于内容这一主题的价值追求。在追求形式多样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这些形式背后的理念。我们的主题班会宁可要真实的缺陷,也不要虚假的完美。总的原则是要做到内容与形式兼顾。

三、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应做到预设与生成兼顾

教育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所以,主题班会需要预设;学生是有生命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突况的出现不可避免,所以,主题班会需要生成。在班会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班主任都有预设与生成意识,但在生成问题的处理上,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班主任是该重视它,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演绎,还是视而不见,绕道而行?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生成?什么样的问题没有生成的意义?评判标准是什么?不知该何去何从。

还以《孝心流淌,幸福满怀》这节主题班会课为例。其中一环节请同学们带上全家福,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如何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感恩回报父母的爱。当第三位同学上台时,他一放上自己的全家福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出现这种情况,班主任马上请主持人停下配音,有意识地引导全班同学注意这位还在哭泣的同学。班主任俯下身子,轻轻地说:“不哭,请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班主任很耐心地启发引导,希望这位同学能开口说话,但他还处在极度伤心状态,依旧沉默,无论班主任怎么引导,都不开口说话。这时班上有一位同学说:“他爸妈离婚了。”班主任听后继续弯下腰问这位哭泣的同学:“是这样吗?你现在是跟爸爸,还是妈妈?”该同学还是不做声,最后班主任就目前社会离婚率高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进行长篇阔论。听完这节班会课,仔细

思量,在这件突发事情的处理上,该班主任的应对方法是否妥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的需要与人分享,有的是个人隐私,不愿敞开,一旦触及此处,等于在伤口上撒盐。从这位同学的反应看,在父母的爱这个话题上,他不愿提及,班主任就可以“冷”处理,让学生先回座位,课后再了解情况,给予帮助。因为班主任对他的淡化是教师保护学生隐私的一种表现,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胜过于对他的过度关注。

因此,在主题班会预设与生成上,对班主任而言,过分地强调预设,容易导致教育过程的僵化。反之,过分地强调生成,容易导致目标的泛化和主题的飘忽不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预设和生成的相对统一,两者兼顾。预设也好,生成也好,都要服务于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在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上,要做到运动员、裁判员与观众兼顾

班主任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类似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医生要在了解病人病情的基础上进行对症下药。班主任要促进学生的成长,体现自己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在学校教育的全程中,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学生?蒙台梭利对儿童发展作了具体的研究,并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她批判了把儿童看作是心灵里什么也没有的某种东西,有待于我们尽力去填塞,成人必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的观念。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自身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秘密,它能揭开遮住人的心灵的面纱。儿童自身具有某种东西,一旦被发现,它就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蒙台梭利的理论对教育实践提出的要求是教育要关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基于此,我们的主题班会应关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的角色是不是也要由指挥者转变为旁观者?

主题班会流程范文6

关键词:主题;形式;参与;指导

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在这里布置相关任务,了解学生情况,并与学生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传统的班会课只注重老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是班会课的主人,造成学生的抱怨:真无聊,不喜欢上,还不如让我们做作业算了。有些老师有时也认为这不过是在做形式,走过场。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我认为班会课也应该与时俱进、大胆尝试创新,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采用他们乐于接受和易于表现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达到教育之目的。同时还要开出新意,开出特色。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谈谈上好班会课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主题

首先,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明确。针对学生中近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班主任应及时作出分析,并能够正确归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其次,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要知道他们渴望得到什么。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交际方面的指导,还是关于人生目标的确立,如何为自己作好人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教师都应做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更能贴近学生,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二、确定主题班会课的形式

形式的选择要以全体或绝大部分学生参与,能引起学生爱好为原则,形式可以多样化。在设计主题班会课时要尽量做到四个“一点”:(1)主题小一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而不是去抓琐碎而无典型意义的事。(2)主题近一点,即贴近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富有针对性地设计贴近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3)主题巧一点,是指主题班会的构思要新奇,有创新性、艺术性。(4)主题实一点,是指设计要务本求实,针对实际问题,注重行为指导。

三、精心设计

主题、材料、形式都确定好后,最核心的是要对主题班会进行精心设计。主持人的选定,情境的把握,过程细节的推敲等方面,班主任都需要认真思考!

1.主持人的选择

既然是主题班会,就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增强自治意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上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必须打破常规班主任“一言堂”的现象,把主题班会课的主持人回归给学生,大胆地信任学生,他们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参与,在主持主题班会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氛围调动、应变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主持人的人选有两个方面来源:一是班委会成员,每人轮流开一次,以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二是从普通学生中抽选,下一周的主持人由上一周的主持人抽签,同学对这种活动很是期待,因为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2.创设情境

主题班会中要创设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主题班会所要表达的思想。给学生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写剧本并编排,等到彩排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不仅从形式上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从效果来说也是深刻的,而且更能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挖掘了学生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中学生自主意识强,思想正走向独立,对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现象都有自己个人的见解,不愿他人把意志强加于自己。让个体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全过程,不仅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营造了心态开放的环境,使他们通过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撞击、对接,产生深刻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很自然地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强调学生参与,并不是把主题班会的组织,简单地全部推给学生。这是因为中学生自主意识还不成熟,知识水平还有限,观察分析事物还不够深刻,看待问题往往有所偏颇。所以,无论是班会主题的选择、活动组织,还是班会行进过程的具体操作,班主任都要发挥指导作用。班主任看准关键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讲授则也显得非常必要。

五、班主任要做好“追踪教育”,巩固班会成果

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教学作用,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