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情感故事范例6篇

短篇情感故事

短篇情感故事范文1

提起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下简称为“村上”),大家可能马上会浮现出“诺贝尔文学奖”“挪威的森林”“马拉松”等词汇。没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这位日本作家,其作品乃至私人生活都不断地进入公众视线,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村上的著作除小说外,还囊括随笔、翻译、记录文学等多类。但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村上文学的核心总是长篇小说――从1979年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开始,之后有1987年引起“村上热”的畅销作《挪威的森林》,2002年的奇幻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直至2013年最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是因为村上把自己设定为长篇小说家,他的中篇、短篇小说都被当作实验场,从中获得的东西被吸收进入长篇小说的创作中。这就是村上的长篇小说如此优秀以及名气一般大于其他篇幅小说的原因之一。

一、《背带短裤》简介

而这次映入笔者眼帘的恰巧是村上的短篇小说《背带短裤》(以下简称为《背》)。它记录了妻子的朋友向“我”讲述的一个离奇故事:朋友的母亲五十五年来第一次出国旅行前往德国,回来前去给丈夫买背带短裤作为礼物,却在购买的三十分钟内突然决定与丈夫离婚。因为“睡在心中很久的一种模糊的意识突然苏醒,并渐渐变得清晰明了”,她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是多么憎恨自己的丈夫。母亲回日本后也不向女儿解释原因,与女儿维持了长时间的不联系状态,直至两人一起参加亲戚葬礼后在咖啡店聊天,才让也已成人的女儿原谅了她。

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年为家庭付出的、没有自我的女人,在旅途中发现自我、获得自立的故事。故事中父亲的不忠造成了母亲心中长年的积怨,而故事的关键即导火索就是那条代表了丈夫及家庭多年束缚的背带短裤。母亲选择离婚看似突然甚至荒诞,实则是多年沉积火山的爆发。但要深刻理解这个作品,我们不能简单停留在文本表面,更应该联系其前后的作品及挖掘其社会意义。

二、《背带短裤》中的无常观

笔者所谓的联系《背》前后的作品来解读小说,灵感正是来源于上文所提及的村上把自己设定为长篇小说家这一特点。

实际上《背》收录于村上短篇小说集《旋转木马鏖战记》中。这部短篇小说集是村上的一本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集,在其长篇中同样创作手法的只有《挪威的森林》。从时间上我们进一步可发现,这部短篇集是在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前的1985年出版的,作为手法的确可以称为《挪威的森林》的实验场。1991年《全集1979-1989》(第5卷)出版时村上自己也说:“我需要这种一字一句据实以录的伪装。我一直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述者尼克・卡洛维这个人物抱有浓厚兴趣,这也就是我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最直接的诱因……如果没有这次实践,我恐怕永远都无法写出《挪威的森林》。”

而“旋转木马”上的”鏖战“又代表什么?只要坐过旋转木马的人都知道,它总是以同一速度在同一地方兜圈子而已,哪里也到达不了,谁也超不过谁,谁也不被谁超过。然而我们却在这样充满轻松、祥和气氛的旋转木马上针对假设的敌手进行着你死我活的鏖战,其结果必定是徒劳。因此村上在这个小说集中收录了八个徒劳的故事:千里迢迢在国外为丈夫买来合身的背带短裤,回国后她却毅然决定离婚开始新生活;好不容易觅得动心的油画,临行前却被她浇上煤油付之一炬;美貌骄傲的公主令人不敢仰视,却在雪夜合宿的凌晨“无意”间钻进了“我”的毛毯…… 故事的发展永远与最初的设定背道而驰,无常的同时却也让人获得了迷茫后新生的,这就是村上所谓的“旋转木马”上的“鏖战”。

得益于从小沉迷品读世界文学全集,村上很熟悉希腊神话。在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他就完成了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的精彩互文。而这次村上则是让人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的石头”(Stone of Sisyphus)的故事。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但因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被众神打入地狱服苦役:将一块巨石从平地推上高高的山顶,而每次快要推到顶时石头必定由于自身的重量陡然滚下山去。于是他重新推石上山,如此周而复始,纯属徒劳。明知徒劳,却又不能停止这种荒谬的劳作,这在村上春树笔下演变成了旋转木马上的鏖战。虽然骑旋转木马比推石上山轻松有趣得多,但在徒劳这点上并无不同。

并且村上的小说除了希腊神话外,在结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风格都有明显的西化痕迹。但透过外在,我们不难发现其意识、意趣的深处,仍受到浸染佛禅哲理的“无常观”等的影响。人生徒劳即人生无常,凡事非永恒存在并难以靠主观掌控,无人能与这种虚幻无常的命运相抗衡。这既是岛国日本所酝酿出的日本文化的深层的孤独感和审美意识,也是《背》中隐藏的对于人生的解读,同时还是故事中朋友的母亲产生自我解放意识的基石。

三、《背带短裤》与熟年离婚

《背》从社会意义方面解读,我们则可发现它隐射了日本现代社会的一个现象――熟年离婚。

熟年离婚指的是长年(一般指二十年以上)相伴的中年夫妇的离婚,其显著特点是主动提出离婚的大多数为女方。这个现象起源于日本,在日本也尤为严重,而背后的推动原因有二,一是丈夫退休,二是子女的自立。具体说来,由于平时忙于工作,部分日本男性退休后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他们没有业余爱好,也没有多少朋友,只能在家打发时间,完全粘在妻子身上;再加上常年为公司奉献,他们并不具备打理家事的能力;又因大多日本人的“核家庭”的构造,相较于大家庭而言,夫妻注意力和矛盾不容易被分散和缓解,自然导致夫妻争吵率的提高及引起妻子的反感,最终导致了一些50岁以上的妻子在子女成人后主动选择离婚。

《背》把故事设定在国外旅行途中,不仔细揣摩的话容易让人误以为仅仅是因为出国旅行的新鲜感让妻子得以解放。她所见的景感觉新鲜,所见的人感到亲切,沉睡在肉体深处的种种情感被唤醒,没有了落寞、恐惧以及烦恼,丈夫、女儿与家庭,那些曾经自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统统被抛到了地球的另一端,在德国这样一个异域空间,她重新找回到了独立自由的感觉。实际上不管是从故事中的母亲的年龄(五十五岁)还是从她选择提出离婚的时间点(女儿大学二年级)来看都完全符合熟年离婚的定义,并且促使母亲下定决心离婚的除了在买背带短裤时经历的一切外,必然包含了女儿已成人等现实因素的支撑。从这一角度出发,《背》也是一部讲述了熟年离婚的故事,它关照了日本社会熟年离婚案例日趋增长的事实,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短篇情感故事范文2

摘要本文尝试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即结构和视角、人物对比、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方面分析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虚无思想,说明对小说进行跨学科分析,能够多方位、多层面的理解小说,探究蕴含在形象背后的大量思想感情,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写作艺术和深层意蕴。

关键词:文体风格叙述艺术海明威虚无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海明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文体风格著称,尤其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要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达故事”的,有必要将叙述学和文体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兴起,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性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小说的叙述视角成为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研究重合点。但是这两个学科对视角的研究重点颇为不同:叙述学者着重分析不同视角本质性的特征及其对视角的分类;而文体学家则对语言选择感兴趣,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词汇、句型、标点、人称、时态等。

从叙述学角度来看,视角起着调节叙述信息和距离的作用;从文体学角度来看,视角体现叙述者在叙述时通过文字表达流露出的立场观点、语气口吻等。前者直接作用于叙述结构,后者通过语言特色间接作用于叙述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体学家采用了不同方式来借鉴叙事学,文体和叙述分析的结合可以使小说评论得以细化和深化,有助于文本阐释和分析,并克服单一学科对文本阐释的局限性。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充分体现了其简洁洗炼、内涵丰富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本文欲以文体学和叙述学理论为依据,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作深入研究,理解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分析和欣赏海明威独特的现代叙事艺术、文体风格。

一叙述分析

1 结构和视角

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很晚了……现在是夜里……上个星期……”从时间上分析,这是倒叙,表明海明威是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选择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能够避免读者产生视觉和思维疲劳,引起读者想知道前因后果的兴趣。故事原文中,作者在第一句“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的阴影里。”就把问题引出,为什么深夜了老人还坐在树叶的阴影里?给读者以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

另外,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叙述它的情节,淡化故事。阅读此篇小说,读者会感到一种明显的张力:故事的一位主人公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但小说表达方式却平淡自然。极度孤独而又处之泰然,这显然是矛盾的,也正是“张力”这一写作风格的特征。这种张力源于一个叙述方面的特征,即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者处在故事之外,超然客观地观察所述事件。一位外在式叙述者讲述故事,对故事描写发生的年代、地点、老人和两位招待的名字和国籍都不做交代,这使故事就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海明威似乎在暗示人类这样的晚年孤独生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存在。海明威赋予小说简短的故事情节、简朴的语言和抽象的背景,使作品的意蕴更带有普适性。

2 人物对比

在这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三个人物:冷静、替他人着想的老侍者,以自我为中心、急于回家的年轻侍者,还有那个富有,但孤独绝望的老人。人物对比刻画构成小说的另外一种张力,老侍者作为一个饱经沧桑、涉世极深的人物出现,是他在讲述老人的故事,同时告诉读者他和老人一样喜欢明亮的地方。他对老人充满同情,理解老人深夜不愿回家的原因,知道现实与世界的种种规则,了解世道的艰难,了解老人内心世界,应该说他和老人同属一类人物。

年轻招待有工作、家庭,喜欢睡觉,充满自信,对老人深夜不愿回家感到困惑,表现出不耐烦,自私,甚至粗鲁。老侍者和青年招待拥有各自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两种类型的人物对比,从这种对比中可体现出每个人的处境与经历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小说通过对年轻招待的描写反衬大部分老年人所处生活状态,即他们过着内心孤独的生活。正是通过对老侍者和年轻招待两位人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向读者阐述了他对老人的理解,对人类晚年生活的理解,对虚无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也许是海明威本人晚年在身体遭受多处战争创伤的折磨,并大彻大悟之后,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所在。

如果小说的解读者认为老人是故事的中心人物,这是不全面的,不谨慎的。只要将小说中的老人和老侍者两位人物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作家的叙事焦点主要集中在老侍者身上,老侍者讲述了老人的故事,但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荷构成了海明威所要表述的中心命题,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老侍者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孤独者和启示者。这位启示者在发生的故事结尾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虚无。

二文体分析

1 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属于文体前景化中的照应,是实现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文体衔接手段可提高文章的谋篇机制。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重复一些词汇,强调所要表达内容,加强了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使整篇看起来形似松散的对话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小说内容联系密切富有逻辑。在海明威的原文中,nada(虚无)从开头到结尾共重复出现21次,笔者同时发现与虚无在意义上相近的词汇,the shadow of the leaves (树叶的阴影)出现四次,nothing(虚无)出现7次,insomnia(失眠)出现2次,是这些词汇一方面共同把故事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把文章内在思想内容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充分展示主题、突出主题虚无的目的,重复这些词汇即强调这些词汇在小说中的作用,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词汇重复,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感情与思想,使小说一步一步到故事结尾走向高潮,显示虚无的无处不在和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重复出现4次,这是在问题“他恐惧什么?”之后,做出的回答,强调老人对虚无的恐惧,强调老人对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渴望,作者使用这些特别简单的言语再次体现出这一深刻的主题。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 a nothing…It was all a nothing…,在nothing前使用冠词a,这一偏离常规的文体选择表明,作者似乎在强调使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的原因,不是其它任何原因,而是精神世界的虚无导致了内心的孤独,由此找出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症结所在。

2 语言风格

在遣词造句这一文体层次上,海明威就事论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通过朴素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描写老人的极度孤独。老人的极度孤独和描写的平淡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微妙地增强了小说表达效果。例如,开篇第一句话,“时间很晚了,大家都离开餐馆。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灯光的阴影里……”再如文中说:“他喜欢坐得很晚,他是个聋子。”“上个星期他想自杀。”这些描写看起来像是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夹杂感情成分,似乎如此平常的事情,根本没有加以评论和渲染的必要。而正是这些平淡的语言告诉读者,老人是经历了极度孤独和艰难的思想斗争后,以极大勇气做出无奈的自杀选择。老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和叙述语言的平静构成极大反差,衬托出老人欲摆脱虚无、追求自尊生活的强烈欲望。

本篇小说简洁的对话与关于虚无的反复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海明威以一贯采用简短的句子、准确易懂的词汇、电报式文体的语言、节奏快速的故事情节、句式简短凝练的对话、环境描写与情景交融来构筑小说而著称。本篇小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文风,海明威通篇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即以两位侍者的简单对话透露出老人的真正需要,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但作者在描写虚无时重复使用了一些词汇和嗦累赘的语句,故意在语言上设置了障碍,减慢了语言叙述的速度,迫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并注意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

“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Our nada who art in nada,nada thy name thy kingdom nada th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 and nada ua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s 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Hemingway”

这段文字是说“虚无”无处不在,这一词汇的反复使用,与老侍者内心紊乱,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必要的同构,至此说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世界是虚无的。

3隐喻意义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两次对景物进行描写――老人喜欢坐在树叶轻轻飘拂的树影里,树影暗示并衬托了虚无,树叶的阴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与文中关于虚无的叙述暗暗呼应,极大地增强了描写效果,作家创造出的新的“意象”――树叶的阴影,找到了与虚无词语间的密切组合联系,构筑了新的隐喻系统来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深化了小说主题――虚无。

“树影”意喻老人孤独和虚无的生活环境,而“光亮”则表达老人对享乐、安逸、幸福生活的期盼。小说通过对两个咖啡馆环境的对比描写,说明老人和老侍者都喜欢干净明亮的地方,两人深夜不肯回家,仅仅是为了追逐夜里的那点光亮,为了逃离虚无,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点难得的光亮鼓励自己战胜精神的空虚和孤寂。老人和老侍者虽内心孤独,但渴望追求光亮、干净、和平和安宁的秩序来重新确立生活的自尊,这种自尊就是生活的勇气,是他们用来战胜可怕的精神危机的支柱。他们在追求自尊的生活,期盼着光明的到来。

三结语

本文从结构、视角和人物对比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叙述艺术,从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文体风格,从而得出结论海明威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两方面突出表现了小说同一主题――虚无思想。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由简单到深刻,由表及里。尽管是简单的行文,平淡的对话,短小的篇幅,却体现出海明威含蓄、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意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可谓是海明威描写孤独、虚无、理解与渴望的经典篇章。笔者通过对这个短篇的分析得到启示,尝试使用文体学理论和叙述学理论分析文本,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分析文本,这样有助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 刘世生等:《文体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申丹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短篇情感故事范文3

关键词:动画短片;艺术;艺术特点

一、引言

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动画艺术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其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通过夸张、神似、变形等方式为广大受众营造了一个个奇妙的童话世界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愿望以及人类独特的想象力,动画短片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动画短片作为动画艺术的重要分支,是相较于时间较长、形式较规范的长篇动画而言的,形势更加灵活多变,没有时间和形式上的限制,一般篇幅较短,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重在表现创作者的个性。因此,动画短片的制作更能彰显艺术的本质,引起观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更应该引起艺术与动画爱好者的重视。

二、动画短片的艺术特征分析

1、动画短片短小凝练、情节紧凑,更善于以小见大

不同于长达一个多小时或是更长时间的长篇动画,动画短片一般时长在30秒到一分钟之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故事结构的叙述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是动画短片制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某些情况下叙事时间过长虽然降低了叙事难度,但是难免显得过于拖沓,而讲得太少又达不到基本的表现效果,因此,时长与叙事之间微妙的的平衡是正是动画短片的魅力所在。如在动画短片《树》中,作者介绍了一棵树陪伴小女孩度过整个人生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小女孩不断地向这棵树索取,而这棵树无私的向小女孩奉献他的一切,一直到小女孩年老时,当她回想起以前的事的时候,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这个故事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完整表述了这棵树陪伴小女孩一生的故事,作者以凝练细腻的表现手法将自己多年的创作创作经验和创作灵感带入到创作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和流畅的镜头突出表现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思考,让人观看后意味深长。

2、动画短片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动画短片不适合表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在选材上更倾向于选择有内涵或是极富表现欲的故事情节点,同时观众更希望在这很短的时间内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动画短片更能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为观众呈现一幅完美的画面。同时与一般盈利性质的动画片存在本质的不同,动画短片的制约因素较少,留给作者的创作空间十分丰富,更加能够激发出作者的创作激情。完美的动画艺术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感情经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之丰富起来,创作出兼具人文内涵和社会思考的短篇动画作品。

3、动画短片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更加注重艺术形式的创新

由于动画短片的表现重点不在叙事上,往往是作者受现实中事物的启发而触发出创作灵感并随性编写出的故事片段,因此极具个性色彩,表现形式不拘一格,更加丰富多样,这也正是动画短片的魅力所在。如经典动画《三个和尚》就是由我国经典的民间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原型创作出的,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法通过寥寥几幅画面就刻画出三种状态下和尚的生活状态,生动丰富的表现出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兼具幽默感与讽刺意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创作者更希望在绘画手法、材料选取和艺术风格上寻求突破,同时计算机与绘图学的有机结合运用更为动画短片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成为今后动画短片创作的主要趋势。

4、动画短片艺术表现上注重用虚拟表现现实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重在体现事物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好的作品就是应该是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艺术,更应该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动画短片以其与生俱来的虚拟性注定成为艺术中的“另类”。虽说动画短片的取材多来源于生活,但大多经过了作者的精加工,表现手法都或多或少的加入了一定的夸张成分,真实表现了作者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深入的思考,侧重虚拟,轻视写实,使其具有特有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如在动画短片《树》中,大家都可以看出动画中的“树”就是小女孩的“父母”,树的无私奉献更是代表着父母对我们的默默付出,如果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动画中“树”与小女孩之间的关系,难免会落入俗套,造成作品美感的消失。所以作者用“树”来代指父母,用“树”几十年间对小女孩无微不至的关爱影射父母对孩子深沉的关爱,这是其他表现形式所无法展现的。

三、结束语

动画短片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艺术表现力,更受到当今动画创作者和艺术爱好者的钟爱。新时代下随着计算机以及图片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短片的创作更趋向于丰富化、多样化和深刻化,成为艺术领域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短篇动画艺术的特点与主要的艺术特征,为今后短片动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严梓心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向英.动画短片的艺术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短篇情感故事范文4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 对比手法 《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

一、前言

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在美国文学史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是英文短篇小说的先驱和创始人之一,其短篇小说就题材风格和想象力而言可称为欧美文学中的奇葩。他的一生共创作了七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作品都遵循他最著名的文学理论“效果论”。这种创作风格在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成功地收到预期的恐怖效果。

二、对比手法在《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的运用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构筑小说、塑造人物,是众多小说大家及小说作者常用的艺术手段,而这种写作手法在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表现尤为突出。小说篇幅短,情节简单:因受到福图纳托的侮辱,绅士蒙特雷塞伺机报复,蒙特雷塞以鉴别真假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为名将福图纳托骗至他家族的地窖并将其活埋在壁龛里。坡在小说中娴熟地运用对比手法,由杀人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其犯罪心理和作案过程,让阅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充满惊惧。

1.人物名字的对比。为了印象与效果的统一,坡在为人物确定名字时采用了语言象征的表述方法,使故事耐人寻味。“仇人”福图纳托(Fortunato)的名字与英文中“fortunate”发音相似,意为“幸运”,他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在生意场上做的很成功,但是,在一生的幸运之后,他却遭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被活埋;而“复仇者”蒙特雷塞(Montresors)与英文中的“monstrous”发音相似,意为“魔鬼”,他是一个没落的贵族,福图纳托的快乐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伤害,但不幸运的他却将幸运的福图纳托封死在地窖的壁龛里,从而扮演了“魔鬼”的角色。作者用这种对比使阅读者初步了解了他的语言魅力,感受到恐惧。

2.故事发生环境的对比。在这个故事中,它的背景是上下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地上的世界,人们正在庆祝狂欢节,一片喧嚣,令人兴奋,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代表着生的欢乐;地下的世界则寂寞阴暗,寒气逼人,有着成堆的白骨,满墙壁的硝,给人以毛骨悚然的感觉,而这个地下世界正是蒙特雷塞选择的谋杀地点,代表了死的恐怖。在搀扶福图纳托走下地窖时,蒙特雷塞取了两只火把(flambeaux),开始关于火把的用词是“flame”(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随着他们深入地窖,到福图纳脱葬身之时火把变成了“glow”(微弱的火光),这象征着福图纳托正在由生的世界走向死的世界。两种环境的对比描写给阅读者以强烈的心理暗示。

3.人物服饰的对比。在小说开始时,作者介绍福图纳脱“扮成小丑,身穿杂色条纹紧身衣,头戴圆尖帽,上面系着铃铛”;而蒙特雷塞在福图纳脱同意去鉴别葡萄酒后“戴上黑绸面具,把短披风紧紧裹住身子”。二者的服饰差别很大,在阴冷的地窖中,这种差别变得更加明显。蒙特雷塞显然是有备而来,他自己穿了厚厚的衣服足以御寒,这表明他的谋杀是有预谋的;相比之下,福图纳托有些感冒了,穿的又少,在寒冷潮湿的地窖中不断咳嗽,显然他对这次“品酒”没有多少戒心。并且,福图纳托衣着鲜艳,说明他很懂得享受生活;蒙特雷塞“带着黑绸面具”,代表了死神,这是生与死的鲜明对比。作者让阅读者在了解“复仇者”真正目的的情况下洞悉谋杀全过程,使阅读者身临其境,加深了小说内容的恐怖效果。

4.故事各情节描写所占比重不同。在《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作者通过紧凑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表现恐怖的主题。这篇小说中只有两个人物,蒙特雷塞和福图纳托,复仇的原因也只是简单的暗示:“福图纳托对我百般迫害,我都尽量忍在心头,可是一旦他胆敢侮辱我,我就发誓要报仇了”。对于复仇的情节,坡则描写了两个人物的见面,然后详细叙述了蒙特雷塞如何把福图纳托骗入地窖再将之活埋的全过程。作者在描述这一过程时,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步步铺陈,不厌其烦的描述每一个细节,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各情节描写的不均衡,才使阅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复仇的过程,引起共鸣。

三、结语

埃德加・爱伦・坡的文笔考究,语言简练,小说内容环环相连,使阅读者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紧张、疑惧的气氛中。在《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目是为主题服务的。正是由于对比手法在这篇小说中的使用,才显现出其独特的恐怖魅力。和爱伦・坡其他的恐怖小说相一致,这篇小说充分说明爱伦・坡是一位杰出的恐怖小说大师,他的文章结构紧凑,正是他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使其作品拥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马爱农译:《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外文出版社,2000。

短篇情感故事范文5

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因为爱丽丝·门罗是一位女性,也不仅仅因为女性是她大多数作品的主角,而且因为门罗有着自觉的女性身份,她用女性的从容和细腻,描画那些日常生活的悲喜剧。在门罗的笔下,戏剧性的冲突和死亡没有了新闻报道的耸人听闻,没有了谣言传闻的添枝加叶,门罗就像当年的维吉尼亚·伍尔夫一样娓娓道来。

门罗虽然访问过中国、澳洲和北欧,也曾到英国做驻校作家,但在这个飞机满天飞的时代,她的主要岁月还是安静地在加拿大度过,她的故事也以浓郁的地域特征著称。那是安大略省一个叫休伦的郡县,当然描写最多的还是她的家乡温格姆镇,一个只有2000多人口、一条主干道、两家百货店的小镇。

寂寥的小镇让门罗津津有味。她并不痴迷所谓的英雄伟绩,普通人的生活遭遇更能让她从中品出人生百味。因此她常常从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取材,比如她没有完成学业就离开大学,这成了《谋生》中主人公的经历。最初把这个故事寄给《纽约客》时,杂志编辑把它当成回忆录拒绝,后来另一家杂志却作为虚构小说发在了首页。

现实与虚构在门罗这里模糊了界限。身为家庭主妇的她沉醉在自己的艺术幻想之中,身为作家的她又坚持活在自己平凡有限的世界里,体悟出一个又一个人性和生命之谜。困扰众多女作家的生活与创作的矛盾,在门罗这里似乎取得了平衡。

不过门罗却写过《逃离》,女主人公卡拉不满于暴躁的丈夫离家出走,半路上突然意识到“过去”在她生命中的价值,以及“未知”可能带来的恐惧和空虚,于是打电话要丈夫立刻接她回去。在这部短篇中有一只叫弗洛拉的山羊,似乎是卡拉的化身,走失又回来后却被丈夫悄悄地杀了。卡拉的半途而废显然并不是门罗赞许的,叙述者却没有在小说中对这样的“逃离”做任何评价。

有趣的是乔伊斯在《伊芙琳》中也写过跟情人离家私奔的女性,也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半路放弃。门罗和乔伊斯都生动描绘了女主人公一瞬间情绪的变化,乔伊斯只写了主人公,因为他的目的是批评像主人公那样缺乏勇气的都柏林人;门罗写了卡拉的邻居,甚至她的丈夫,让读者注意到这些人人性的一面。显然,门罗眼里的日常生活更复杂,无法用简单的价值界定。后期的乔伊斯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把自己的主人公从英雄改为市民。门罗的短篇小说同样具有乔伊斯长篇小说中这种对生活的包容,或者说,她用短篇小说进入了乔伊斯用长篇进入的人生境界。

或许正是这种包容让门罗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就像她对短篇小说这一体裁的选择。长篇小说的鸿篇巨制要求作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思想的专注,这对一位还需要照顾孩子的女性来说无疑很难做到。在这种情况下,短篇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这个选择同时也包含着牺牲,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十日谈》这样长篇之名短篇集之实的作品外,作家很难单凭短篇赢得世界声誉。

而门罗对短篇小说这一体裁的执着,可以视为对一位家庭主妇平凡生活的坚持,也可以说是对所谓宏大人生的拒绝。门罗向人们证实,伟大不仅仅来自宏伟,也可以出自家常和微小,重要的不是摆脱生活,而是有没有洞烛幽微的感悟去透视生活。

门罗虽然出生在加拿大,她父母的家族来自苏格兰和爱尔兰,有着擅长说故事的凯尔特人基因。凯尔特文化擅长在英雄身上发现普通人的感情,在普通生活中发现人生的哲理。这也是门罗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生活的看法。

短篇情感故事范文6

《一小时的故事》一文通过马拉德夫人初闻出门在外的丈夫意外去世的消息时的万分悲痛,到后来突然看到丈夫平安回来时喜极而亡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末,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压抑和对自由的渴望。由此讽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悲哀,由于男女不平等而产生的许许多多的悲剧。这部短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象征和讽刺手法的运用,既丰满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又渲染了主题内容,达到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同时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景象,反映出社会背景下的婚姻、家庭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从象征角度进行分析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这些象征体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一小时的故事》这部短篇小说中,凯特・肖邦广泛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当马拉德夫人得知丈夫离世的消息后,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她看到了屋外广场上,充满新春气息的树梢是那么的兴奋。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雨的气息。窗户下面的街道上,小贩正在叫卖他的器皿。远处传来缥缈的歌声,数不清的麻雀也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对着她窗户的西边天空上,层层叠叠的云朵之间。露着蔚蓝蔚蓝的天空。屋外的广场、新春气息的树梢、屋檐下的麻雀和蔚蓝的天空,这些自然景观对于一个被男权社会所禁锢的女子来讲,此刻都昭示着一个词――自由。这段景物描写给我们呈现出马拉德夫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求,烘托出其对未来生活无比盼望的深切愿望。

从讽刺角度进行分析

讽刺常伴随着对比,诸如现实与预想的对比,已经经受与即将得到的。她曾陶醉在窗外那不息的生命里,她祈祷长寿。而仅仅一小时后,她就死于心脏病突发。喜极而亡。在这对未来自由生活和独立人生的期盼与喜极而亡的强烈对比下,我们读到了在当时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精神的束缚,剖析了妇女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

小说的出色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叙述层面,使读者去分享女主人公的内心,而她周围的人却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此外,这部短篇小说的主题在当时来说无疑是超前的,丈夫离世,马拉德夫人悲伤不已,但内心却憧憬着并陶醉在自由独立为自己而活的未来生活里。丈夫平安归来,在周围人看来她是喜极而亡;而设想到如以前一样压抑禁锢,她心中有更多的无奈。马拉德先生的死讯和平安归来。马拉德夫人的憧憬期盼和最终的喜极而亡,这交替的生生死死,演绎出男权社会中如主人公马拉德夫人一样的大多数女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配角身份。

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分析

这部短篇小说的主题是体现女性较低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对自由与独立的热切盼望。因为缺乏自我主张和自我存在感,她们度日生活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丈夫。马拉德先生的死似乎是解放其妻子,使之自由的唯一途径。可悲的是,只是在这一小时里,马拉德夫人才畅想了她美好的自由生活。马拉德夫人的死暗示出她对摆脱男性统治,追求身心自由的迫切愿望。

在这部小说中,没有提到过孩子,一方面暗示出这种自由的彻底性,一方面似乎告诉读者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十分美满。但是她丈夫对她爱护有加,他看着太太时“脸上总是充满爱意”,然而她感受的却不是幸福,而是枷锁,当她初听到丈夫去世时,她表面上痛哭流涕、悲恸欲绝。然而她却抑制不了内心得到解脱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