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侦探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篇侦探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篇侦探故事

短篇侦探故事范文1

【论文摘 要】侦探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基本定型的叙述模式:一起凶杀案发生了,许多人受到怀疑,除凶手之外,其他都被排除,结局是凶手被绳之以法或死去。这类定义让侦探小说定位于旨在使读者得到消遣的通俗文学之列。但其实随之社会各方面得发展变化,侦探小说的故事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使得处于文学边缘的中国侦探小说渐渐的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20世纪之前,在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领域内,从理论的建树到作品的创作几乎是一片空白,然而,随着近现代和当代社会,这样一个充满了政治文化思想巨变的时代,侦探小说的数量和质量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传统模式

1.1 仇杀情杀图财害命抢劫为主题

这个主题是中国侦探小说最为传统的叙事模式,他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一般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开始的案发--侦察--推理--破案这样的传统模式。一开始就破案了,把几个嫌疑人叫到公安局从案发经过说起,从而怀疑每个人都是凶手,然后一个个推理排除,最后找出真凶,把案件的本质归根于这个主题当中。比如孙了红的《蓝色响尾蛇》、《血纸人》等。

1.2 反特防奸与警察故事为主题

除了传统的仇杀、情杀、图财害命,反特防奸为主题的题材也是侦探小说的特定时代背景的传统模式,如《双铃马蹄表》、《无铃的马帮》、《深夜来客》等,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一时家喻户晓。这些作品的模式大都是我方截获敌特情报,得知敌方将要获取某一机要文件,或在某一重大时刻(如国庆)、重要地点(如广场、工厂、铁路、桥梁)制造爆炸,然后展开侦查,最后将派遣的、潜伏的与变节的一望打尽。这些作品的内容从故事模式来看还是线索单一,但因为特定的时代背景,让当时人们在苦闷的生活中有了宣泄。这种“抓特务”套路必然导致人物脸谱化,很难有艺术上的创新,而且剥夺了读者在阅读侦探小说中与侦探一起寻找罪犯的乐趣。久之,很难再吸引读者的视线。

2 法制过渡的模式

2.1 反走私反毒品

在新时期最初的几年里,有两部发表较早的作品能够说明侦探小说作家们这种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示一部是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计红绪的《九马疑踪》,另一部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蓝盾小说集》中梁晓喻的《黑夜,潜伏着危险》。长篇小说《九马疑踪》。反映国际刑警组织活动情况的作品,国外已写得很多,但作者在1979年收集创作素材时,国内很少有这类题材的作品,于是便写了这部长篇。《黑夜,潜伏着危险》与《九马疑踪》有相似的问世经历。小说描写一场惊心动魄的反毒品走私的斗争。那时候中国大陆上还没有毒品的大面积危害,反毒斗争只是中国警方与假道我国的境外贩毒分子的较量。梁晓喻迅捷地捕捉到了时代生活新的律动,大胆走进新的题材领域,为后来反毒品题材的侦探小说大量涌现做了开山的工作。

2.2 反腐,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反犯罪斗争

表现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反犯罪斗争,是新时期侦探小说的又一个新的热点题材,蓝玛的《地狱的敲门声》就是一部代表作品。小说描写老侦查员桑楚来到K布,在侦查宾馆女尸案时与一桩悬而未破的科学宫倒塌案遭遇。该市人民谈虎色变的“二十八兄弟会”的四个头目同时落网,牵扯到他们犯罪事实的文件却变成了一堆白纸,原来,承建科学宫的“二十八兄弟会”后面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受贿者,作为副市长,此人对下一个近亿元的工程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桑楚巧拨迷雾使案件大白,那个身居高位、披着共产党员的外衣、灵魂却被金钱收买了的败类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部小说社会批判的尖锐程度,不仅在侦探小说,就是在其他种类的小说中也是少见的。反腐败的斗争也必然要反映到侦探小说里来,王瑞玉的《衙内公司案》就是这一题材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 侦探与推理相结合的模式

3.1 心理悬疑小说

比如蔡骏,他打出的旗号就是“心理悬疑小说”。这是一位年轻的才华横滋的作家,他

的作品同样吸取了经典侦探与推理小说的精华,但呈现方式完全变了,他对恐怖场景与氛围的营造,对奇异情节的设计,对人物的刻画,连同诗意的带有华丽色彩与伤感气息的语言都使其作品有一种罄粟一样的吸引力。他的所谓心理悬疑指的就是其对人性、人的心理与欲望的开掘上,而并不是如心理分析式的表达,悬疑是其外观,心理是其内在的推动与悬疑的最终指向。如果说蔡骏在悬疑在心理,那么朱辉的悬疑就在社会,他的长篇新作《天知道》是社会悬疑的典型。这是一部关于当代人精神困顿和道德突围的长篇小说,小说从一个平常家庭被悄然侵蚀入手,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逐步展现主人公祁天、他的妻子杨芳、妻子的情人孟达以及艾滋病研究专家周长、女间谋张颖的心理世界。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精神指向逐步由维护家庭,追寻情感,朝着固守自尊和拯救社会方面发展。在这部小说里,人物都是有“病”的,社会也进而是有“病”的,对艾滋病药物的研制具有着象征意义,是对人类的医治和拯救。这是小说的内涵所在,小说伴随着一个作案和反作案的侦探推理型“外壳”,普察李天羽通过推理分析和巧设陷阱,直到最后用浦谎来击溃祁天的心理防线,使案件真相大白。但是,朱辉的这部小说与那种遮蔽了人物的心理,也少有社会背景的展现的侦探推理小说不同,他看重的是人物的性格和内心冲突,环环相扣的情节只是人物行动的链条,它指向的是人的道德底线。 转贴于

3.2 科幻侦探小说

新时期以来,侦探小说在文体的创新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科普科幻侦探小说和纪实侦探小说的创作成绩。科学幻想小说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的小说文体,早在止四卜年代就有人尝试着写作了,但科学幻想小说与侦探小说结合并把这种结合推上一个新的艺术层次,却是新时期以来才出现的,‘臼的代表作家是叶永烈。叶永烈创作的金明系列侦探小说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通篇都充满了科学知识和科学幻想的魅力。《深山黑影》写一对生物学家在动乱年代不幸的遭遇,娄山被迫藏身鬼山与世隔绝,起初人们以为鬼山出了野人或天外来客,在金明富有科学知识的侦查和推理下,这对生物学家才喜获重逢。小说用大量篇幅介绍科学知识:蚊子的生活习性、制作跳蚤标本的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密码的奥秘。小说还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从生物学和物理学原理引发的科学幻想:金明发明了一种科学制作的变色衣,它“薄如蝉翼,却非常坚牢”,最有趣的是,它可以随着身边物体的颜色改变衣服的颜色,公安人员穿上它,便于隐蔽,以观察敌人动静;物理争家娄瑛瑜利用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理论发明出“穿壁衣”,穿上它可以像劳山道士那样穿墙而过。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奇瑰的刹学知识和料学幻想的世界,它与金明侦破案情、同样富有奇瑰色彩的经历相映成辉,使小说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

3.3 儿童题材的小说

新时期侦探小说除出现了反走私、反毒品、反经济领域犯罪、反腐败这些新的题材以外,小说题材进一步向广度开掘的态势依然活跃,其中,儿童题材的侦探小说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倾向,不管是在西方侦探小说还是在日本侦探小说中都是没有过的。它的产生,与我们国家提倡为儿童写作、扶植儿童文学的现行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特色。儿童题材的侦探小说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儿童作为读者对象,小说充满儿童情趣,但侦探还是成人;另一种则是由儿童来充当侦探了。叶永烈的金明系列侦探小说中有一些篇章就属于儿童题材。《归魂》属于前一类,小说虽然写的是一个成人的故事,却有着许多儿童生活的内容。围绕着陆浩的孙子小陆子的那些充满儿童情趣的情节无疑具有儿童文学的特点。叶永烈的《小侦探》、邱一中、潘文昭的《鸡场奇案》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儿童题材侦探小说。《小侦探》由几十个短篇组成,都是小灵通帮助侦探处长金明叔叔破案的。《鸡场奇案》写了一三岁的中学生杜探奇来到在鸡场工作的爸爸妈妈身边过暑假,一系列可疑的情况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也参与了破案工作,并且用自己发明的微型电视发射机抓住了间谍。这两种类型的儿童题材侦探小说都具有科学幻想的色彩,由少年儿童充当的侦探也都是在成人侦探的指导下进行活动的,所以这类题材还有待于近一步开发。

3.4 纪实模式的小说

纪实侦择小说的创作势头目前尚不猛烈,但也有一些作品显露出了这类小说特有的力。

郝东辉所著《日一日暗杀计划》(1989年百花出版社出版)表现的是一件发生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史实,这件史实曾引起世界性的轰动。一群国际间谍在辽沈战役之后便预谋暗杀毛泽东,企图用暗杀手段阻挠解放大军,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我公安人员及时地获取了这一情报,派出华剑打入间谍集团内部,一举捣毁了这个间谍集团。纪实侦探小说既具有侦探小说扑朔迷离的奇瑰魅力,又具有如实记录事件的可信性,这两者的结合,更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同时,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一件重大事件的出现往往会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热点。这种读者的视线可以通过现代传媒迅速聚焦的现象,为纪实侦探小说的生长提供最富饶的土壤。预料纪实侦探小说这种新的文体会得到更多的作家和读者的垂青。

我国侦探小说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构建了自身特定的题材类型。目前,我国新时期侦探小说在开放、多元的文学领域里,成就较大。

参考文献

[1] 杜元明、张学敏:《中国公安文学作品选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

[2] 曹正文:《世界侦探小说史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1月

短篇侦探故事范文2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 犯罪 人性 形象

在侦探小说的王国里面,阿加莎·克里斯蒂绝对是一位女王。阿加莎拥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她一生创作了至少84篇侦探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她大量的作品为她赢得了“侦探小说之后”的美誉。读者们从她的小说里面期待的是作品里面呈现的不同的谋杀方式和利益。她创造出著名的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和乡村女侦探马普尔小姐。同时,她也创造了形形的罪犯形象,为读者展示了各种不同的犯罪动机。

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所涉及的犯罪动机可谓多矣,如《A·B·C·谋杀案》《加勒比海岛谋杀案》《此夜绵绵》《葬礼之后》《万灵节之死》《尼罗河谋杀案》《古屋疑云》《黑麦奇案》《假戏成真》《艳阳下的谋杀案》《校园疑云》中的谋财,《魔手》《死灰复燃》《啤酒谋杀案》中的为情,《畸形屋》《拇指一竖》《杀人不难》《别墅阴云》《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沉睡的谋杀案》中的心理变态,《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复仇,《镜子魔术》《钟》《死亡约会》《无妄之灾》《底牌》《罗杰·亚克洛伊谋杀案》中的掩罪,《孤岛奇案》中的惩罚等等。从这些小说中可以看出,克里斯蒂更擅长创作非典型性犯罪形象,心理变态并不是她最擅长塑造的犯罪形象。

在克里斯蒂看来,罪恶是天生的,是由人内心深藏的邪念所引起的,与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都没有关系。即使它不以当下的谋财害命、为情所困、复仇、掩盖犯罪、心理变态等形式表现出来,也依然存在于人心之中,并将以它自身的形象样子继续出场。它是一个超社会超时空而又无法最终消灭的敌人。人性,正是人性,从根本上诱发出作案动机。

我们具体从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情节来看,一般都从乡村恬静的生活开始,但随着故事的进行,这种生活便被潜伏的危机所打破,接着危险骤现,险象环生,构成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节。这个时候,马普尔小姐总是不紧不慢地登场,她去观察、去倾听,用她特有的办法找出罪恶的来源,恢复生活的平静。马普尔小姐是个性恶论者, 她十分重视谈话、心理分析等手段在侦破中的应用,往往靠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及女性特有的直觉来捕捉罪犯。

我们再从阿加莎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来看,案件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在古典推理侦探小说中,作者总是将犯罪现场定格在特定的狭小的场合之中,火车的包间、封闭的房屋或密室、航行的轮船,亦或是偏僻的小镇、荒芜的树林。这些固定的范围使作者更容易展现出所有的线索,而不需大费周折地介绍其他社会关系,这样读者也可以摆脱纷扰,同小说中的侦探一起思考解密。例如,《罗杰疑案》中的被害人庄园主罗杰是在其书房中被害身亡的;《无人生还》里血腥的复仇故事则发生在一个海岛之上;克里斯蒂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捕鼠器》则发生在一栋招徕房客的庄园之中。正是在这种普通平凡的环境中,平静中慢慢孕育危机,将人性中的恶展现的淋漓尽致。罪犯不一定像柯南道尔的创造的“莫里亚蒂教授”那样,天生具有邪恶的灵魂,源于人性的犯罪动机的普遍存在将导致犯罪者的普遍存在。他们不必典型,于是他们可以在拥有罪犯身份的同时伪装成任何人。他可以是温厚谦逊的兄长 (甘乃迪医生,《死灰复燃》),忠诚深情的丈夫(希蒙,《尼罗河谋杀案》),患难与共的好友(谢波德医生,《罗杰·亚克洛伊谋杀案》),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或者说,他们就是我们。

我认为,马普尔小姐的案件最体现阿加莎.克里斯蒂故事中犯罪形象的,就是她在《平静小镇里的罪恶》中说的:“一年到头住在乡下,人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性。”阿加莎.克里斯蒂编织故事的线索,究其底就是“各种各样的人性”,而且就是在“一年到头住在乡下,所能看到的人性”。因为,马普尔小姐坚信一条:“人性都是相通的。”以此可见,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犯罪,都是出于通常的人性,绝不会有现代犯罪的畸形心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由偶然性走向了必然性,由单个的犯罪动机走向了普遍的人性劣根。在人性恶的大背景下,她明确了自己对罪犯的定义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杀人动机,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谋杀犯。

短篇侦探故事范文3

【关键词】电视动画;独立性;连续性

一、电视动画的概念

相信学过动画专业的人都知道动画是什么。动画,顾名思义就是运动着的画面,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字面意思,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动画被定义为:动画空间和人物造型等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和逐格拍摄的手法把静态的人物逐一拍摄下来。电视动画是指在电视媒体播放,以一定时长为单位,多集连续播放的动画。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重视音乐的作用并学会怎样从音乐的角度去考虑视听语言处理的技巧与方法,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对于动画制作领域中流传的那句:“动画中百分之七十的视觉冲击力来自于声音”我觉得并不夸张,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正证明了在动画片中的声音与画面是一种特殊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比一般电视剧更为亲密、更为新奇、更富有创意。

二、故事情节的独立性

动画也是属于影视片的范畴,故事情节也遵循着普遍的影视规律,有起承转合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电视动画因为其分段式的播放形式,所以在每一集中都有独立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就是电视动画故事情节的独立性。

如《多啦A梦》,《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像这类型动画是典型的单元剧类型的动画作品,画风相对简单,带有童趣色彩,基本上每集都会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框架要强调故事的特点,动画人物要鲜明突出,故事情节可以幽默搞笑也可以具有教育性意义。单集的独立性在大的故事中能够起到逻辑递进,彼此承接的关系的作用。

三、电视动画的连续性

虽然在电视动画中故事情节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就整个剧集而言,电视动画的故事情节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集一集的故事最终集合而成一个完整的剧集,完成整个故事的框架。这就是电视动画故事情节的整体性。

故事的整体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故事的梗概,通过故事的梗概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部动画片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大的故事框架确定了这就好比绘画一样先整体后个体。故事的连续性其次表现在故事的局部情节上。

四、分析《名侦探柯南》的连续性

《名侦探柯南》属于连续剧类型的动漫作品。在开篇的第一集当中,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工藤新一被神秘的黑强行灌下毒药而致身体缩小变为柯南,最大的悬念自然是黑衣组织以及柯南还有没有恢复原样的办法。

在剧场版《通往天国的倒计时》中,当小兰纠结于到底是剪断蓝色线好还是红色线的时候,故事穿插了一节小兰与新一打电话的我情节,她问新一喜欢红色还是蓝色,新一说红色,这样就为故事设置了一层悬念:小兰到底是剪短哪种颜色的线,她能否安全逃离摩天楼等。

在柯南被绑架的那一集中也设置了悬念,柯南跟踪可疑人进入了商店,而突然被人发现了,到这里前篇结束在这里就为下集埋下了伏笔,吸引观众眼球:柯南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那个神秘人是谁等等的猜测等。

通过这样的剧情安排就可以使上下两集紧密的联系起来,或者是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再次埋下伏笔如后面将会陆续介绍其它的动画人物柯南的父亲是侦探小说家,母亲曾经是有名的演员等。

五、分析《秦时明月》连续性

《秦时明月》的剧集脉络清晰,分为不同的部数,从嬴政欲统一天下到嬴政之死都一一向观众展现了整个故事发生的历程如第一部《秦时明月之百步飞剑》、第二部《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第三部《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第四部《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等虽然集与集之间所述的内容不同,但若把单集的每一集都像串珠子似的链接起来的话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以设置悬念来吊观众胃口绝对是《秦时明月》的一大特点之一,比如第一部时只知道剑圣盖聂旁的少年叫天明,直到第三部才直到它是大侠荆轲的儿子以及剑圣盖聂为什么如此爱护这个叫天明的孩子。这个是部数与部数之间的悬念,像上下两集设置的悬念也有很多,举例来说,在第四部卫庄从木桥掉下去生死未卜,虽然角色设计卫庄很强大应该不会死,但动画编剧还是设下了重重悬念,起初是渲染流沙组织找不到卫庄的剧情,而后是神秘人出现救了卫庄,当观众想知道神秘人是谁的时候,接下去的几集却没有任何透漏神秘人的迹象,再往后设置的悬念越来越多,如新出现的云中君是什么人,高月又是什么人,石兰是什么人,为何张良与卫庄在一起等等。正是因为有这样层层叠叠的悬念的设置才使得整部动画具有连续的可观性。

参考文献::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NKI数据库。

[1]网址是http://

短篇侦探故事范文4

应对敌人,我们要象夸父,象齐天大圣,象刘邦项羽,象朱元璋,象马恩列斯毛一样,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我行我素,做人要敢作敢为,不气不馁无惧无畏。一起来看看高中生关于人生的演讲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人生的演讲稿1

梦想是完美的憧憬,梦想是崇高的,是勇往直前的。梦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自我的梦想。有想当医生的,有想当共产党的,有想当探险家的,而这些都不适合我,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侦探。

我有这个梦想是因为我看了一本名字叫做《大侦探笔记》的书,那里面的人物经过了一个个的惊险的路程,打破了一个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案子,看着那里面的大侦探立功后被人民爱戴的目光和大侦探一个个的英勇事迹,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爱上了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我深深地爱上了当侦探,爱上了当侦探的冒险的活力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称号,我似乎已经离不开侦探这个职业了。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侦探的梦想的成就感,并且侦探不被局限于任何一个格式,总而言之,侦探这个职业并不像其他的职业一样繁锁,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空余的,也就是说侦探能够利用任何一个时间点去查清案件;也能够利用其他的时间点去喝咖啡的任意一类休闲的工作,只要你有敏锐的听觉和细致的洞察力,就必须能找到万物的真理,让这个世界不会再发生像被告人被预案的情景,让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当一名侦探是光荣的,可是,我们都明白,光凭想象是没用的,仅有在此刻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侦探,我还要加强自我的的观察力和听觉,才能具备一名侦探的资格,才能成为一名顶天立地出人头地,出类拔萃的大侦探,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让我在人群中的形象渐渐成立起来。

而这些还不够,梦想并不代表是要一举成名,而是代表我将要为人民付出更多,而是代表着我将要更加为人民得利益着想才行。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相信有一天我成功的时候,我会不禁赞叹到:“多谢你,我的梦想!”

人生的演讲稿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像苏轼词中所说的,人生苦短曲折,阴睛圆缺如月,并无永远的完美,也无永远的缺陷,绝大多数人生都是喜忧参半,苦苦甜甜交织。

回顾古往今来,有的人生是苦尽甘来,有的人生先是鼎盛一时之后王冠落地,有的人生是一生平铺直叙;有多少人如梁祝一样有情人未成眷属,又有多少人比翼双飞,正应了那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诚然,人生如阴晴圆缺的月亮,人生如有时起有时落的海上波浪,人生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鸡尾酒,人生如酸甜苦辣咸的五味子,人生如悲风喜雨交加的天气。尤其是在世道艰辛的年代,人鬼天地,万金似慷慨,浮生若梦,殇情暗徘徊。无奈何青春逝去,无奈何江山易改,无奈何路回星移,无奈何时运他人宰。人生中有许多多的事是不近乎人意的,有时你想让它向东它就偏向西,让人致使不得,这时,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映,一是怨天由人,抱怨上天对自我的不公,自暴自弃,二是认为这是对自我的一种磨练,是对自我有好处的,然后再继续努力。可是应对恶运,我们不能象陶渊明一样到世外桃源中去逃避现实,隐居山林,自暴自弃。如果你属于前者,那就可要细心了,千万别雾失楼台,月迷津度,倘若你是后者,那就要恭喜你了,你那种“大风过后,必见彩虹“的心,大家也感到十分倾佩呢!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应对艰辛、应对险阻、应对不平等的社会、应对强权、应对邪恶、应对敌人,我们要象夸父,象齐天大圣,象刘邦项羽,象朱元璋,象马恩列斯毛一样,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我行我素,做人要敢作敢为,不气不馁无惧无畏。做一翻翻天覆地的大事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

观,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所谓风华少年,我们放这大好时光不用,为什麽还在等待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不会为你主动填补月缺的空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们要树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决心,自我掌握自我,我们要用自我的力量与奋斗,让阴暗的人生之月变成万丈烈日。

人生的演讲稿3

有那么一部书,它是最为真实的,同时也能够是充满戏剧性的;他是有许多兄弟书籍的,但世上任意两本都不会雷同;它随着时光逐页写成,而作者便是那书自我。

这书叫人生。你是其中一部,作者是你自我。

你是一部书,没人明白结尾,而一切却早已埋下伏笔。年轻时学的一门手艺、结识的一个老友、说的一句谎话,都可能把故事引向另一条截然不一样的支流。路易.威登在制衣厂的捆衣工经历将他引向了替皇室贵族打包行李挣钱创业的道路,乔布斯的中学老友助他扫平了创业大道上的技术巨石,而《世说新语》里那贪小便宜的年轻人却被一时贪欲冲离了似锦前程。虽是作者,你也不必须能看清那灰草蛇行的伏笔将故事引向何方,但从此刻开始认真做事、善待他人,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你是一部书,风格由自我选择。想要写成令人心潮澎湃的武侠小说,那便像马云、史玉柱那样克服重重困难,在时代的潮头向着梦想一路劈荆斩棘;想要写成清幽又时散幽香的散文集,那不妨安定下来一心一意地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生活中的不顺利的墨滴也就不会沾到书页上;当然,潜心写一本工具书也不错,像牛顿、普朗克或爱迪生、袁隆平一样为后世造福。而那些一生平庸混沌,甚至压根不热爱生活的人,书页往往没过多久就破烂脱落,散发出一阵死水的腐朽之气。而写什么样的书全在作者——你想好了么

你是一部书,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天灾人祸、欢聚惜别,往往令你意想不到,大呼命运不公。意志薄弱者便一蹶不振,原先计划的完美结尾便丢到一旁,再也没有什么起色;而那勇敢的作者便咬紧牙关、握住笔杆,偏要把故事拉回正轨不可。梵高一生挣扎在世俗的鄙视与自我天分的无人欣赏之间,却从未放弃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乔布斯一度被微软击败甚至被自我一手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但他一向没有放弃那年少时就已画好的人生蓝图。对于一个优秀的作者,挫折不是急转直下的信号,而是展示文采的好时机,在全书中留下优雅的一道弧线。

你是一部书,一部由自我创造,情节几乎无所不能的书。朋友,如何写它全在于自我,但愿最终合上书,它能散出一丝清香。

人生的演讲稿4

人之降也,其性未定。若神器未琢,不显其灵也。若经高人名师雕琢,则身价倍增,为天下所名也。故,是人必经磨练,方成完人。

人性似物性,若置树于肥田沃土之中,长之久也,于晴风细雨观之,富态也,甚为坚,毫无动摇之象。若观其根则知,已被虫蚀,其中蛀虫往来,根须皆已,乃大厦之将倾也!遇微风细雨,则依然立也。风稍大,则欲倾也。若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则其命休矣!嗟乎!人皆叹之,憎虫也。然不知其祸者,乃肥田沃土。先人言:“慈母多败儿。”为与此同类。肥田沃土养之,则反不思进取。若将此树直于蛮荒之地,则其必深耕以得给养。若思安乐者必如此树亡于野荆之中,蚀与腐虫之口。

由人之初,则身携先天之气,乃得之天也。其习与兽无别,多行禽兽之事,此乃本性,人皆有之。其中往有恶习,有违天地伦常,故需后天磨其心,练其性,使其晓善恶,分黑白,明事理,方成完人。拥常人之性,行人道,讲人话,与人交。若无磨练先天之气,则如猪狗禽累,不晓人事。

放眼观之于宇宙乾坤之中,万物伊始之初,一切皆于混沌之中,皆由磨练物才成型,皆受属于磨练,故物有不一样。人遗人根,物传物种,万万年后千变万化,迥然不一样乎。其人与人同根,物与物同祖,人与物同根,则万物乃同根而出也。何缘令其迥乎追根溯源,乃所历磨练之异,异其异也。

想之千秋之后,若人满于安乐。日日纵情声色,沉于酒肉。然物则奋进,日日磨练,日日修行,则人物之道必换。时至,人乃物,物成人,大道之将替也。至时,汝之悔之晚矣!时至,人同猪狗,物必圈之。人已无志,皆行禽兽之事,人之生存皆为生存,人之食只为饥饿,与狗抢食,与猪同穴,何其悲也!

勿以吾杞人忧天,前已有来者,恐龙是也!后何惧无追兵人类矣。

吾身也有涯,而磨练无涯,若无磨练,则人之无成人矣!

人生的演讲稿5

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了蝴蝶翅膀,让他们能在天空中自由的分;可上天又是残酷的,他让蝴蝶拥有翅膀的同时,也让他们历经了磨难。——题记

直面挫折、笑傲人生

沉舟侧畔,千帆竟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刘禹锡忍受了“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凉心酸,最终写成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的苏子瞻,历经了“乌头冤案”的惆怅,直面挫折,从而“一莫烟雨任半生”到达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人生如蝶,让我们历经了磨难,挫折,但我们应当拥有“永不言弃”的人生。

追求梦想、梦幻人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居生活。田园生活有日鸟儿鸣唱,晚有月光洒遍田野,没有世俗的扰乱,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追求田园的完美生活的陶渊明,由于追求心中的梦,为自我创造一个梦幻的人生。

人生如蝶,上天为他创造了一只翅膀,能够凭借着他飞向遥远,飞向梦想。

坚持不懈、乐观人生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你往而无畏;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望而却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你嗤之以鼻。人生不应如此,我们以乐观对待人生,就像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景下,自然毫不放弃,坚吃不泄,乐观应对,最终成就了不朽的人生!

人生如蝶,在遇难时应当乐观对待,坚持不懈,不放弃。

“亦贪心之所善兮,岁就死其尤未悔”是屈原的人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人生;“直面挫折,永不言弃,乐观对待”是我的人生。

我懂得了——人生!

短篇侦探故事范文5

龚古尔文学奖

创立于1903年的龚古尔文学奖被称为是法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最具权威性,影响也最大。法国作家米歇尔・韦勒贝克和他的新作《地图与领土》荣获2010年龚古尔文学奖。该书由法国弗拉玛里翁出版社出版。

米歇尔・韦勒贝克1956年2月出生于法国海外省留尼旺,父母离异后,被寄养在巴黎祖父母家。中学毕业后,考入法国国立农学院。韦勒贝克从小喜欢文学,在农学院上学时就创办了一份文学杂志,并经常在该杂志上发表诗歌,同时还拍摄过一部电影。1978年考入国立高等路易・卢米耶学院,攻读摄影专业,1981年因家庭原因退学,没有拿到毕业文凭。之后,韦勒贝克失业,并与妻子分手,婚变给他打击很大,他患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从1983年起,韦勒贝克先后在法国UNILOG公司、农业部和国民议会工作,并经常出入不同的诗歌俱乐部。他从22岁开始文学创作,起初他的创作道路并不顺利。他写作的转折点是结识了《巴黎新刊》主编米歇尔・布尔托,1985年《巴黎新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歌。1988年,韦勒贝克出版第一本诗集,1992年出版第二本诗集,该诗集获得了“特里斯唐・查拉文学奖”。诗集的获奖使韦勒贝克名声大振。1994年他发表第一部小说《斗争领域的延伸》,虽然只销售了3万多册,但1999年被搬上法国银幕,2002年又在丹麦被改编成电视剧。2002年韦勒贝克到爱尔兰生活,现定居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至今,韦勒贝克已经发表5部小说、5本散文集、8本诗集,导演了4部电影,与他人合作编写了两部电影剧本。小说《基本粒子》和《一个岛的可能性》是他的代表作。《基本粒子》已经被翻译成25种语言。在《基本粒子》里,米歇尔・韦勒贝克结合社会时弊,通过对克隆人、旅行团、色情业以及暴力的描写,讨论一些颇具争议的主题,如孤独、脱离世界、职业生活的荒谬或性的悲哀,形象地再现了当今社会。《一个岛的可能性》获得2005年“联盟文学奖”,共销售30万册,并于2008年被搬上银幕。

米歇尔・韦勒贝克是一位颇具争议的法国作家,支持和反对他的人同样多,他代表着法国另类作家,对社会问题十分悲观,为未来忧心忡忡。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时代问题的批判使他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同。因此,他常被誉为“当代加缪”。有趣的是,法国第一夫人还是他的“粉丝”,布吕尼甚至直接以韦勒贝克的诗歌作为歌词演唱。

《地图和领土》主要通过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即小说主人公、父亲、警察局长和俄罗斯姑娘奥尔加的故事,描述了艺术家杰德・马丁在法国巴黎的成长历程。小说一开头,主人公杰德・马丁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他与父亲――一位执着而又著名的设计师度过的数个平安夜。接着,杰德・马丁讲述了漂亮的俄罗斯姑娘奥尔加的故事,这是他职业生涯开始时,为法国著名旅游地图《米其林道路指南》进行摄影采风时认识的俄罗斯姑娘。奥尔加的风采使他的摄影作品在世界上获得了成功。之后,杰德・马丁又讲述了他怎样帮助警察局长雅塞林侦破一桩刑事案件,恐怖的场面让人永远牢记这支警察队伍。杰德・马丁以讲故事的方式,创作了无数的艺术佳品……经过不懈的努力,杰德・马丁最终成为法国著名艺术家,年老后他变得十分慈祥,最后只能低声说话。小说透过艺术、金钱、爱情、亲情、死亡、工作、旅游天堂法国,揭示了当今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旨在表彰优秀法语小说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创立于1918年。2010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竞争非常激烈,法国作家埃里克・费伊和他的小说《长崎》摘得了该奖的桂冠。《长崎》在第三轮投票时才以9票对6票获胜。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评审委员会一位委员说,是《长崎》的“原创性”征服了各位委员。获悉《长崎》得奖后,费伊表示“非常惊喜”,并称“对我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将会给我带来继续走下去的勇气”。《长崎》由法国斯多克出版社出版。

埃里克・费伊1963年12月出生于法国利摩日市。大学毕业后,曾任路透社记者。1991年发表处女作:散文《伊斯梅耶・卡达莱》。1992年在法国《羽蛇》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寂寞的将军》,三年后将其扩展为长篇小说,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埃里克・费伊是个多产的作家,至今已经发表11部小说、5部散文集、5部短篇小说集。1999年发表的小说《海上雨中游》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弗朗索瓦・加利玛尔文学奖”。2008年发表的小说《没有痕迹的男人》获得“弗朗索瓦・比耶杜文学奖”。埃里克・费伊的作品笔调荒诞、神奇。

小说《长崎》的创作灵感源于日本《长崎晨报》的一则社会新闻:一位50多岁的日本单身男性惊奇地发现自己厨房里的食品经常丢失,于是他在厨房里安装了监视器,发现他不在家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经常溜进他家。

小说主人公志村莘独自一人居住在长崎市城南一座十分安静的房屋里,房子面对长崎造船厂。志村莘是一个普通人,每天早上去市气象台上班,中午一个人就餐,下班后早早就回到他那十分安静的住所。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放在厨房储柜里的食品少了许多。为解开这个谜,他在家里安装了监视器,并与办公室里的电脑连接起来。一天,志村莘发现一位陌生人间入他的房屋。这是什么?是幻影?是幽灵?是情人?还是复仇者?为弄清真相,志村莘最终报了警。负责调查的警察发现,一位比志村莘年龄大的女性经常乘主人上班的时候闯进来……闯入者也是一位单身人士,她闯进来不为什么,就是想在那房子里待着,从来不做对不起主人的事……闯入者最后在给房屋主人的信中提供了她已经遗弃房产的地址。

勒诺多文学奖

法国勒诺多文学奖评审委员会2010年11月在巴黎宣布,2010年勒诺多文学奖的得主是法国女作家维尔日妮・德庞特和她的小说《婴儿启示录》。该书由法国格拉塞出版社出版。

维尔日妮・德庞特1969年6月13日出生在法国南锡市,中学毕业后,当过保姆、按摩院服务员、印刷厂排字工、书店售货员。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开始时异常困难。她的处女作《我》遭多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后,最终于1994年出版发行。这部花费了她全部精力的惊世骇俗的小 说和同名电影使她一夜成名。1996年她又发表了第二部小说《聪明的狗》。1998年发表的《漂亮的东西》一举获得“花神文学奖”和“圣・瓦朗坦文学奖”。至今,维尔日妮・德庞特已经发表8部小说、1本连环画和1本散文集,翻译出版了3部小说,同时还为他人的两部小说作序。她的小说《漂亮的东西》和《有其父必有其女》已经分别于2001年和2007年改编成电影。目前,维尔日妮・德庞特除从事文学创作外,还“变身”当上了编剧和导演,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再创作,现正忙着将其小说《贝贝・布隆迪》搬上银幕。德庞特被法国文坛誉为最具颠覆性的女作家,像韦勒贝克被称为“坏小子”一样,她被戏称为“坏丫头”。

《婴儿启示录》是德庞特历时4年写就的一部具有惊悚色彩的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青春亮丽、难以相处的富家少女瓦伦丁・加尔唐在私人侦探事务所侦探员的眼皮底下,在巴黎地铁站失踪了。小说主人公露西・托勒多是一位30来岁的落魄女性,受一家私人侦探事务所之托,负责监视瓦伦丁・加尔唐的行动。加尔唐祖母委托的私人侦探事务所是一家既没有信誉又没有能力的事务所。怎样才能找到瓦伦丁・加尔唐呢?加尔唐可能去寻找远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母亲?然而她从来没有见过她的母亲。露西・托勒多便决定与另一家名为“耶纳”的私人侦探事务所合伙寻找瓦伦丁・加尔唐。于是,调查小组从法国巴黎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在调查组前往巴塞罗那的路上,作者向读者逐一展开故事,介绍属于法国社会各阶层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富人、老师、会计,对新自由伊斯兰教充满信心的教徒,贫穷的左右翼分子,同性恋者,等等。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向读者揭示法国社会不同阶层有着极不相同的关注和利益取向……最终在一所儿童教养所里失踪的瓦伦丁・加尔唐被找到了。

费米娜文学奖

2010年,法国作家帕特里克・拉佩尔凭借他的新作《生命短暂,欲望无限》摘得旨在奖励最富想象力作品的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的桂冠。此次费米娜文学奖的评审竞争非常激烈,《生命短暂,欲望无限》在第六轮投票中以7比6一票的优势险胜克洛德・阿诺的小说《你对兄弟做了些什么?》。

帕特里克・拉佩尔1949年6月出生在巴黎,就读于巴黎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学,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现代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巴黎地区多所中学任教,后来到巴黎著名的维克多・雨果中学执教。拉佩尔可谓大器晚成,直到1984年才发表他的处女作《易怒的人》,1987年发表第二部小说《有所作为的迟钝》。至今,拉佩尔已经发表7部小说,其中2004年发表的《兄妹恋》获得法国“互联网图书奖”。

《生命短暂,欲望无限》讲述了一个有些悲情,又有些滑稽的三角恋爱故事。四十来岁的路易・布莱里奥生活在巴黎,与妻子勉强维持着婚姻关系。男子米尔菲居住在伦敦,在他们中间有一个漂亮、多情、不安分的年轻女子诺拉,她穿梭于米尔菲和布莱里奥之间,以其独特的方式爱着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男人。两个男人则都盼望诺拉能来到他们的身边,哪怕是暂时的到来。一天早上,诺拉最终离开布莱里奥,来到米尔菲身边。读者在诺拉与两个男人的穿梭中,一会儿为布莱里奥着想,一会儿从米尔菲角度看问题,但很少想到诺拉。作品折射出男人的情感、男人的恋爱观和男人对爱情的期望。

美第西文学奖

法国女作家迈利斯・德・克朗加尔凭借其新作《一座桥的诞生》在评审首轮投票中捧得2010年美第西文学奖。该书由法国垂直出版社出版。

迈利斯・德・克朗加尔1967年6月出生在法国南部滨海城市土伦市,其祖父和父亲都是船长,她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渡过童年,中学毕业后回巴黎上大学,攻读历史、哲学和人种学。大学毕业后,先在巴龙・佩尔什出版社任编辑,后到加利玛尔一旅游指南出版社和加利玛尔一青年出版社工作。1997年赴美国进修,1998年回巴黎后创办了一家专门出版青少年图书的出版社,并经常为文学杂志撰稿,2000年克朗加尔发表处女作《我在零乱的天空下行走》,2003年又发表新作《旅行家的生活》。2008年脱离出版社全心投入文学创作。至今,克朗加尔已经出版了7部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克朗加尔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在法国文坛赢得了很好的声誉,2008年的作品《肯尼迪峭壁》曾在当年获得费米娜文学奖、美第西文学奖等法国多项文学奖的提名。《一座桥的诞生》除获得2010年美第西文学奖外,还获得龚古尔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和花神文学奖等法国多项文学奖的提名。

小说《一座桥的诞生》,讲述在虚构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卡市建造一座联结市区和森林高速公路吊桥的故事。桥梁设计者、行政当局、环保主义者以及当地居民围绕是否要建设该桥梁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斗。同时,通过讲述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城市参加桥梁建设工作的十多名中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男女,细腻地描绘了每个人物的过去、来美国的动机、追求的目标,呈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联盟文学奖

瑞士作家让一米歇尔・奥利维耶凭借他的力作《黑人的爱情》摘得2010年联盟文学奖。该奖竞争激烈,直到第四轮评审时,奥利维耶才以6比5一票的优势获胜。该书由法国法罗瓦尔出版社出版。

让-米歇尔・奥利维耶1952年出生于瑞士尼翁,在日内瓦长大,从小爱好足球,经过当专业足球运动员还是继续学习的痛苦犹豫后,最后决定学习文学。大学毕业后从事法语和英语教学。不久,奥利维耶撰写了《洛特雷阿蒙回忆录》。该研究性的写作是奥利维耶文学生涯的开始,接着他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之后,奥利维耶出版了有关摄影、音乐和现代艺术的图书。1987年奥利维耶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灰色人》,1990年发表《被淹没的回忆》。至今,奥利维耶已经发表近20部小说、诗歌、短篇小说。

短篇侦探故事范文6

【关键词】过桥;矛盾;主题;讽刺

1.引言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存在主义心理小说的代表人物,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在欧洲文学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布莱顿硬糖》(1938)、《权利与荣耀》(1940)、《问题的核心》(1948)以及《事后》(1951)。在他的作品中,他把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结合起来,把严肃的道德思考和侦探小说形式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的心理分析联系起来。因为他独特的生活经历,所以他的作品中幽默和严肃并存。他的作品主题多样,有忠诚,有背叛,有虔诚,有亵渎,有良心,有犯错;作品中的人物有罪人,有圣人,和这个时代存在的苦闷精神匹配,还有他独有的格陵兰岛好像是冷战时间世界的缩影。

2.从《过桥》中现象与本质的矛盾里看作品深层次的主题

《过桥》中包括了很多现象和本质,真实和幻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该小说中,一个英国绅士实际上是一个老奸巨猾的金融诈骗者。他的狗看起来好像纯种英国猎犬,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杂交犬。美国-墨西哥边境的小镇氛围应该是善良,温暖而简单的,但实际上没有温暖,没有同情,充满冷漠。讲述者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和读者讲述这个故事。他擅长于观察事物。但是,他的观点中没有激情,也没有同情,说明他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该故事描述了金融诈骗者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使用了各种手段,但是在外表下面,隐藏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苍白无力的评论。

2.1 卡洛威和他的狗

卡洛威有一个宠物狗,无论他去哪里,他的宠物狗都跟着他。卡洛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绅士,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在他绅士的外表下面,是他的冷血和残忍。无论什么时候,他从桥边返回的时候,都会狠狠地踢他的狗。英国人很喜欢狗,他们把狗当做宠物养,把狗看做家庭成员之一,但是卡洛威冷血地踢着他的狗。在本文中,作者就讲述的口气描述道,“我对狗并不敏感,我更希望人们对狗残忍,而不是对人类残忍。”(P118)作者揭露了卡洛威对人更加冷血和残忍的事实,他从穷人身上压榨金钱,不管其他人的死活,把自己的生活架设在别人的死亡上。

2.2 桥的象征意义

桥有着很深的象征意义。首先,这座桥是美国和墨西哥沟通渠道的象征,在卡洛威的心中,它是地狱和天堂之间的纽带。地狱和天堂之间只有一座桥的距离,他认为墨西哥这边是地狱,美国那边是他理想的天堂。小说中,作者暗示道,桥是从一个理想幻灭到另一个理想幻灭的必要通路。而实际上,桥的两边没有差别,他们代表的是卡洛威对生活的两种不同态度:人们总是追求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各种东西,但是全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所以他们所希望和梦想的只是理想的幻灭。只有当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变化,他们的生活才会发生根本性地改变。如果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变的话,只是期待环境的变化,他们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

2.3 桥边的两个小镇——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讽刺

该故事发生地是不同国家一桥相隔的两个小镇——一个小镇在墨西哥,另一个在美国。两个小镇就在桥边,互相都可以看见。两个小镇是人们梦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的缩影。墨西哥人认为桥那边的世界一定是非常有趣的,充满现代化,那里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人们期待有一点可以过桥,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另一边,美国人看着桥那边的城市,觉得那里的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而且自由的。美国人希望有一天可以到桥的另一边过上理想的生活。从卡洛威和一个警察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警察说:“我一直在这里期待那里所有的——你懂我的意思——生活。”“是的,生活!”卡洛威坚定而清晰地说,好像是对利益相关方的委员会讲话。“那要从另一边开始。”(P120)这是卡洛威最后冒着生命危险过桥的真正原因。他最后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过桥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这只是找到他的狗的催化剂。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和卡洛威以及故事的讲述者一起过了桥,我们看到美国和墨西哥的小镇之间没有什么差别。

2.4 卡洛威的死

故事的最后是对死亡的讽刺。《过桥》的结尾——卡洛威的死亡是故事的高潮。两个应该侦探偷了卡洛威的狗,诱使他过桥。如他们期待的一样。卡洛威过了桥,并不是因为他爱狗,而是他的绝望,沮丧和失望。更讽刺的是,他逃脱了侦探们的注意,但是他的狗发现了他,使他暴露了。然后侦探转过头来,杀了卡洛威,也许不是有意的。卡洛威的死的地方也很有讽刺意味,这可以是读者们更深层次思考。“卡洛威举起他的手,渐渐放下,环抱住狗的脖子,周围有蔷薇花的呜咽,还有胜利的吠叫声。”(P122)看起来好像他爱狗,而实际上,他想要打狗。当他举起手的时候,他也同时被打中了,于是死了。格林对死亡表达了强烈的讽刺。人们好像看到的总是事物的表象,然后在表象里错误的理解和解释人与事。

3.结论

通过对《过桥》中很多现象和本质,真实和幻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格林很善于通过矛盾分析法探寻到事务表象下面深层次的本质,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和讽刺效果。同时,通过给读者强烈的震惊感,深化主题。他关注于现代文明的衰退,堕落和黑暗,通过一系列极端的环境表现复杂的人物。他在深层次的主题中,把严肃的内容和惊悚的转换相联系,使读者理解到小说中包含的生活的本质,彻底关注人,关注人周围的事,关注生命和死亡。

参考文献:

[1]孙妮.当代英国文学[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殷企平,高奋,童燕平.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外国文艺》编辑部.现当代英国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4]王雪玲.拷问生死——《过桥》的主题探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