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伦理小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篇伦理小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篇伦理小说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1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40-02

一、国内外文学伦理学研究掀起热潮

古今中外,对小说中伦理价值的关注和研究早已有之。西方在20世纪后,由于唯美主义、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的流行,导致研究重点不断向文学文本倾斜,而关注小说价值功能的文学伦理批评遭到弱化。不过,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批评日渐衰落,小说的伦理批评得以回归。1989年,布斯在《我们所结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中阐发了小说伦理学的完整体系。1995年,亚当・扎卡里・纽顿出版了另一本小说伦理学代表专著《叙事伦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出现了大量文学伦理学研究专著,一方面从理论上推进了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从实践上丰富了研究成果。

我国受政治和社会影响,直到20世纪末期才出现有关“文学伦理学”的专业研究。这一时期首先出现的是关于“文艺伦理学”和“审美伦理学”的探讨。此后,“在文学批评领域中文学伦理的话题迅速兴起,一时叙事伦理、小说伦理、批评伦理等术语成为文学批评热门术语。”[1]与此同时,以聂珍钊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也原创性地建构了“文学伦理学”研究方法。聂珍钊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不是从伦理的立场简单地对文学作出好或坏的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伦理的解释去发现文学客观存在的伦理价值,寻找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事实的真相。”[2]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比较丰富完整地构建了文学伦理学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在整体上不谋而合,都主张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文学文本为目标,研究叙事作品中蕴含的伦理思想。

二、国外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作为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1929年到1961年创作了大量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反映时代困惑、关注社会底层、反思人类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受到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斯坦贝克小说特有的多重伦理内涵近年来也得到深入研究,出现了大量相关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在美国,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维度很早就引起过评论界的关注。1942年,美国《安提亚克评论》杂志就刊发过林肯・R.吉布斯的论文《约翰・斯坦贝克:道德家》。1972年的《斯坦贝克和D. H.劳伦斯――想象的声音和伦理责任》一书,以伦理为主题探讨了斯坦贝克的伦理态度。与此同时,国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斯坦贝克伦理思想的学位论文。包括:1967年,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理查德・E.巴特勒的硕士论文《约翰・斯坦贝克作品道德观中的自由意志与宿命论》;1986年,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迈克尔・J.梅耶的博士论文《看得见的黑暗:斯坦贝克早期短篇小说和晚期小说中美国人的道德两难》;1998年,德州大学凯斯林・M.希克斯的硕士论文《约翰・斯坦贝克的环境伦理》,等等。

在最近30年,伦理学广泛应用在了各个学科领域,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也不断得到重视。因为“在所有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海明威、福克纳、劳伦斯、费茨杰拉德等人中, 斯坦贝克以其对道德哲学的严肃兴趣和背景而与众不同”。[3]为了更充分地将斯坦贝克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进行审视和欣赏,2005年6月6-9日,主题为“约翰・斯坦贝克:全球维度”的第六届国际斯坦贝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斯坦贝克哲学和伦理学的跨文化远景”正是大会研讨的重要主题。同年,由史蒂芬・K.乔治主编的论文集《约翰・斯坦贝克的道德哲学》也由稻草人出版公司出版了。该书汇集了商学、文学和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维度。学者们认为,“斯坦贝克不只是一个优秀的文体学家,一个社会批评家,而且在许多方面来说,也是美国的良心。他也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并且几乎比其他任何美国作家都更为深远地探索了个体和社会伦理的轮廓。”[4]

《约翰・斯坦贝克的道德哲学》既纵览了斯坦贝克的伦理思想体系,又具体分析了其作品传达的伦理思想。在《约翰・斯坦贝克小写的乌托邦:基本的人类需求,分享的责任与好的生活》中,帕特里克・K.杜利为道德哲学下了定义。他认为这既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是斯坦贝克的观点,即“真正的美德,真正人类的幸福,真正人类的发展,实际上是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同一个问题:在一个好的社会中幸福和满足的人类生活。”[5]约瑟芬・阿莱格雷蒂在《约翰・斯坦贝克和道德的作用:商业道德的教训》中指出,小说《愤怒的葡萄》揭示一个人生活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观往往会淹没其中的个体所具有的道德观。芭芭拉・A.海威琳在《存在主义的真空:伊顿・阿伦・霍利:斯坦贝克的道德哲学》中指出,一个促使人们生活在“存在主义的真空”中无法找到生活意义的社会是危险的。

该书厘清了一个探讨斯坦贝克伦理思想的关键问题,即斯坦贝克的伦理思想到底属于哪一个伦理体系?对此,理查德・E.哈特在《中的道德经验:挑战与反思》中说:“作为一个哲学家,伦理学是我的专业,但是我并不想从道德理论家的角度来分析《人与鼠》。人们经常徒劳地沉思,斯坦贝克是否代表了或者应用了某种伦理理论?他是一个康德的道义论者,还是边沁或者弥尔顿之类的实用主义者?他信奉‘美德伦理’吗?他倾向于是一个相对意义上或绝对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者,柏拉图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些问题并不存在一个合理的或最终的结论,因为斯坦贝克并不关心与生活经验脱离的哲学理论。然而,这并不是说他对道德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提出道德问题。”[6]理查德认为,斯坦贝克是一个社会批评家,这意味着他对道德有着丰富的思考。探讨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不是要抽象地分析他在伦理学中的坐标,而是探索他在作品中传达的伦理观。

三、国内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

我国虽然在40年代大力译介了斯坦贝克的作品,但是50年代以后受国内社会政治格局的影响研究陷入停滞,直到90年代以后才逐渐复苏。新世纪以来,斯坦贝克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出现了新气象。研究方法上,基本上全面摆脱了“社会抗议”的窠臼,呈现出多元批评的繁荣格局。不过,目前大量研究都集中在极少数作品上,如《愤怒的葡萄》和《》――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谓全部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另一些作品却基本上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对同一部作品的研究,也往往从研究方法到研究结论都有很多雷同之处。比如,生态主义批评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愤怒的葡萄》上,女性主义批评则主要围绕《愤怒的葡萄》和《》。

整体来说,我国对斯坦贝克研究整体热情不够,这可能与9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研究领域一反以政治标准评价文学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有关,也可能与近年来我国亲现代主义文学、薄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趣味相关。此外,斯坦贝克小说的译本不足也是造成研究碎片化和重复化的关键原因。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对国际斯坦贝克研究前沿跟进不足。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文学伦理研究方面,直到1993年我国才出现了相关探讨,后继研究则到2000年以后才有缓慢进展,研究对象仍集中于少数几部小说,内容也显单薄。在2005年6月6-9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斯坦贝克大会中,我国学者才第一次参会,而这次大会探讨的主题之一即是斯坦贝克的伦理思想。[7]

目前,我国还没有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专著,只在一些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中出现了相关研究。1993年,张昌宋在《斯坦贝克文学创作中的三大主题:道德主题、逃避现实主题和履行义务主题》中,较早探讨了斯坦贝克小说中的伦理主题,不过研究范围还局限在社会道德方面。2000年以后,斯坦贝克生态主义研究成为热点,出现了几篇研究文章,但也集中在对《愤怒的葡萄》和两篇随笔集上。此后,《的伦理学意义》、《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相反命题――约翰・斯坦贝克的伦理困惑》、《善恶之网的挣扎:斯坦贝克的美德伦理研究》几篇文章较好地挖掘了作品文本内部的伦理思想,但更多的是对单部作品的研究。直到田俊武发表《“迷茫时代”的道德歌手――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叙事》一文,才对此有所突破。这篇文章既打破了长期以来斯坦贝克研究集中于《愤怒的葡萄》等单篇作品的格局,又借助叙事伦理学和神话原型批评对斯坦贝克一系列为中国评论界长期忽略的中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此外,在斯坦贝克短篇小说方面,国内大量研究都过于集中在短篇小说《菊》上,而其他大量的短篇小说却往往无人问津。

2011年,《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伊甸园善恶之花在人间的开放――斯坦贝克善恶观在里的体现》两篇中文硕士论文率先在学位论文中涉及了一些文学伦理学探讨。不过,更多的相关研究出现在英文硕士论文中,如《与中的责任感》、《中的土地伦理》、《的文学伦理学解释》等。这些研究虽然范围仍然集中在《愤怒的葡萄》上,但都主动应用了文学伦理学理论,只是由于其书写文字是英文,所以相对减弱了其学术传播的范围。

应该说,当前我国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已经崭露头角,初步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当前的斯坦贝克研究存在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和重复的问题,加上很多研究者没有自觉地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往往有从四面八方拼凑起来之嫌,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不过,近年来,文学伦理学研究正逐步繁荣,相信对斯坦贝克小说文学伦理学研究也必将不断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红旗.叙事伦理与文艺学的知识生成[J].文艺理论研究,2009,(6):61.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9(5):40.

[3][4]John Steinbeck,“An Ethics of Fiction”,Stephen K George,ed.,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ohn Steinbeck[M].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 2005(33).

[5]Patrick K.Dooley,“John Steinbeck’s Lower-case utopia: Basic Human Needs, a Duty to Share, and the Good Life”,Stephen K George, ed.,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ohn Steinbeck[M].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2005(4).

[6]Richard E. Hart,“Moral Experience in Of Mice And Men: Challenges and Reflection”,Stephen K George,ed.,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ohn Steinbeck[M].Maryland: The Scarecrow Press,2005(62).

[7]陶洁.日本的斯坦贝克年会[N].中华读书报,2005-11-13.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2

关键词:艾伦 坡 诗歌 美学思想 论文下载

一、埃德加 艾伦?坡其人

艾伦 坡生于美国一个演员家庭,自小失去双亲,随后被当地一商人收养,坡童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时光在养父母艾伦的家庭度过,缺少足够的父母之爱,其养父很少过问坡,并且到了坡十几岁时,又与其养父感情决裂,过上了缺衣少食的生活,造成其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思维意识,造成了他酗酒如命。他一生坎坷,在四十几年的生涯中颠沛流离,但是他的笔下从没流露出艰辛和屈辱感,相反他乐观和好强的性格充满了其作品。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位绅士,一位孤独的天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有更短暂的十几年美好时光,剩下的都是些身后之名。坡是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更是位诗人,其自认为是美学问题专家,他的诗歌美学在当时看来独树一帜,对文学评论也具有独到的见解,罗威尔的传记中就赞扬坡是美国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

二、艾伦?坡的美学思想

1. “美”的完整性。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说:“话要说的简短,……一个人的心里记不了太多东西,多余的东西必然溢出”,坡也认为诗歌是最美的文学艺术,应当篇幅短小,让读者一次读完,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诗歌要包含刺激,任何长篇诗著里,刺激的过程是不会保持长久的,一旦刺激衰歇,在效果上就不是诗了。他强调诗是灵魂的升华,只有一口气读完的诗才会保持诗歌美的完整性,才能在欣赏者的心目中留下完整的美感。他在《诗学》第七章写到:美在于大小和秩序,他主张诗要短小精悍,诗歌的长度问题体现了他诗歌理论中整体性的美学思想。

2. “美”的情感性。诗和散文等其他文体不同,诗歌不能容忍长篇叙述,要让欣赏着在欣赏诗歌时感受到诗的感情和情绪,感受到灵魂的升华。坡的诗作强调想象,强调灵魂,强调主观情感,诗需要展现出其特有的形式美,要散发着闪烁的思想光芒。他对情感美独到的见解可以从他《创作哲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认为最美好、最纯洁的情趣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沉思过程中。坡的诗作中充满情感,他在诗歌中拥有自由的翅膀,快乐的飞翔,忘却生命与死亡。瓦莱里说,坡是创造世界的上帝,的确,坡创造了诗歌世界中令人振奋的灵魂。

3. “美”的理性。雪莱认为诗歌是从“永恒之地将光芒和火种传送到人间”,诗人是抹去人们心尖上灰尘的使者。坡始终认为诗歌的创造需要理性,又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他的诗作从不缺少智慧和理性,其代表作《乌鸦》历时四年创作,在整个创作工程中小心翼翼的深思熟虑,他说:“诗歌的创作没有一点是源于直觉”,诗歌创作始终要保持目的性,时刻考虑到诗的效果。坡的诗歌主体没有离开死亡,但是在这忧郁悲伤基调的背后,正是坡不断追求的理性目标——美学思想。

4. “美”的音乐性。诗歌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它通过节奏感和流动性展现诗歌音乐性的美感,诗歌的音乐性调动了人们的情感,正是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被激动。音律是最能调动人们感情的形式,坡曾说:“诗是美的节奏性创作”,从人类最早以歌的形式来表达诗的思想开始,音乐性就融入到诗歌之中,成为诗中重大的契机,在创作诗时放弃音乐性便是不明智的。坡的诗作大多富含音律,一韵到底,使人欣赏起来意犹未觉。

三、艾伦?坡的美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 对自身诗歌创作的指引。其实坡自始至终都把自己视作一名诗人,他曾表示,小说和另论只不过是他为了维持生计的手段,而诗才是不容玷污的圣洁的东西,对他来说,诗是一种激情。艾伦?坡的这些美学思想自始至终指引着他的诗歌创作,他一生所创作的不多诗集之中,从不缺少他对美的感悟和对唯美主义的追求,他的每一首诗都闪现出美的光芒,都是他对“爱”与“美”的渴望。比如在他的代表诗集《帖木儿及其他诗集》、《诗集》、《乌鸦及其他诗》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坡的美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指引作用。

2. 对自身其他文体创作的指引。其实在坡的一生中,创作最多的并不是诗,而是小说,其中包括两篇长篇小说和七十余部短片小说。其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符合他对篇幅的长度标准,即“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一口气读完”。众所周知,坡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无论在那种文体中都不缺少他独特的美学观念,理性、情感、完整及音乐性。依靠他严谨的数学才华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他的作用总是能够达到细节和情感上的真实。

3. 艾伦?坡文艺美学思想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各国文学是独立而又相互依存和侵润的,坡的美学思想对各国文学的影响是普遍而又广泛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等都多多少少的收到坡的影响,尤其在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上,坡可以说是侦探小说的先驱,科幻小说的鼻祖。艾伦?坡对世界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代表波德莱尔说,坡是“一位密友至交,一位寻觅已久的兄长”。坡的“诗论”和唯美追求影响到世界各地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给世界文学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3

摘要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提出了自己的短篇小说创作理论,并应用于哥特小说的创作之中。他把道德探索同心理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表现善恶冲突,从而将哥特小说的创作技法推进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和情节构造、人物形象、气氛营造三个方面。在这篇小说中,爱伦・坡运用哥特手法,揭示了人物最隐秘的内心世界,暴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关键词:爱伦・坡 《一桶白葡萄酒》 哥特小说 哥特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哥特小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广为流行的小说形式,以表现神秘、恐怖为主要特征,题材多以中世纪爱情生活及家族纷争为主。其名称来源与哥特式建筑有关:18世纪后半叶,英国哥特式建筑复兴,当时的贵族国会议员贺拉斯・华尔浦尔(Horace Walpole)在伦敦附近建一哥特式城堡,并在此自办印刷所,出版作品。1764年,他出版了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奥特朗托城堡》,讲述了12、13世纪时期曼弗雷德霸占奥特朗托城堡后遭报应的故事。因其创作出版的此类小说即在其哥特式城堡内,加之此类小说又与中世纪野蛮、血腥行为有关,所以此类小说被称为哥特小说,而《奥特朗托城堡》则被视为此类小说的第一部。随后,安娜・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的《尤道弗的神秘踪迹》(1974)和《意大利人》(1979),以及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1796)三部流行小说统治文坛,成为无可争议的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并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文学创作。哥特小说通常以旧时(往往是中世纪)偏僻、破败的城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极力表现的是那些场所里发生的离奇故事给人物的感情和性格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充斥着暴力、凶杀、复仇、强奸、乱伦以及阴郁、恐怖和神秘的气氛,并且时常还有鬼怪精灵或奇异的超自然现象穿插其中,令人毛骨悚然。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发展和繁荣,并日趋内在化、心理化。而使哥特小说朝内在化方面发展最突出的作家就是爱伦・坡。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在19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同时代的小说家相比,爱伦・坡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是:他既拥有自己较为系统的创作理论,又能够将其理论付诸于创作实践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按照坡的理论,小说应着力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人格中以往被忽视的病态或者阴暗的一面,而且叙事要简洁明了,力争使故事以较快的节奏发展到高潮,以便产生某种单一的预期效果。

爱伦・坡的哥特小说是他所有短篇小说中的一大特色,也是他为短篇小说做出的一个独特贡献。他注重情景的营造和心理描写的拓展和挖掘,把道德探索同心理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推动了哥特小说的发展。本文将从主题和情节构造、人物形象、气氛营造三个方面来分析坡的著名短篇小说《一桶白葡萄酒》的哥特式特征。

一 哥特式的主题和情节构造

哥特式主题之一,即死亡和恐怖,也是坡惯于描写的主题。坡认为,故事的首要目的是要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产生最激动人心的效果。而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就是惧怕,人们最惧怕的是什么呢?死亡――这是显而易见的回答。以死亡为主题来制造恐怖的气氛,能够给读者的心灵造成极大的震撼,最大限度地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达到预定的效果。坡对死亡主题的选择还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幼年时父母双亡;爱妻因无钱医治疾病,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始终为生活的贫困所缠绕。因此,恐怖、复仇、死亡等消极主题占据了坡的多部作品。

《一桶白葡萄酒》描写了一个意大利人恶毒的复仇。小说开篇,蒙特里梭因受到福吐纳托的侮辱而怀恨在心,他发誓要报复福吐纳托。狂欢节期间的一天,福吐纳托畅饮后酩酊大醉。蒙特里梭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声称自己购得一大桶产自西班牙蒙蒂利亚的优质白葡萄酒――亚蒙蒂拉多酒,但却不知道是真是假,福吐纳托听后,执意要去鉴别酒的真伪。蒙特里梭佯装推托不过,便将以美酒鉴定家自居的福吐纳托引到蒙特里梭家祖传的地窖。蒙特里梭早已在地窖里布好机关,将福吐纳托牢牢地束缚在石龛里,一边往上砌墙,一边嘲弄死者。至此,蒙特里梭得以报复福吐纳托,而且神不知鬼不觉,从中获得了报复的极大快感。

在情节构造上,《一桶白葡萄酒》属于哥特模式。小说中充满了死亡、复仇、变态和暴力。坡认为,短篇小说是作者以唤起读者心中某一特定效果为目的,精心挑选材料、精心安排情节构造的结果,情节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坡在《一桶白葡萄酒》中,追求一种篇幅短小而节奏很快的叙事风格,从而使故事迅速到达高潮。为此,坡使用了许多巧妙而有效的方法:首先是削减背景信息,全篇只有开头的一句话交代背景:蒙特里梭声言福吐纳托曾经多次严重地伤害过他,他出于无奈只能默默地忍受,但是却发誓要寻找机会报复。显然,他已经经历了漫长的筹划和等待的过程。至于人物的年龄、身材、容貌、职业、家庭状况等等,都只字未提。可以说,这部小说语言凝练,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没有一句是冗言,没有一个情节是可有可无的。整个故事围绕复仇和死亡展开,通篇短小紧凑,结构严谨,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整体效果十分突出,体现了坡哥特小说神秘、紧张、恐怖的艺术效果。

二 病态的人物塑造

在坡充满悬念与激情的故事里,恐怖常常会在你毫无防备之时倏然而过,使读者产生一种由于刺激而产生的紧张的兴奋。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性,他总是精心选择故事的主角和叙事人,把读者一步步带入故事之中,带入恐怖之中。

《一桶白葡萄酒》的哥特式特征明显地表现在对病态人物的塑造上。仅有的两个人物都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只是蒙特里梭的缺陷是隐藏的而福吐纳托的缺陷呈现在明处,而坡刻画这种区别的意图在于强化故事结尾的高潮到来时应有的恐怖效果。蒙特里梭报复心极强,他自始至终都清楚地知道将要发生的一切,他所希望看到的就是福吐纳托的死亡,但他却以虚伪的谦卑盖住了自己的意图。福吐纳托傲慢、虚荣心极强,而且他的虚荣心从他的语言和行为都得到了体现。在小说中,坡让杀人犯即蒙特里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整个故事。从他的叙述中我们得知,福吐纳托在社会上可能拥有某种地位,所以他有点趾高气扬,尤其是在品酒这一行,他更是不允许别人与他匹敌。福吐纳托的这种性格特征在对话中得以更充分地体现,如:

“怎么?”他说,“亚蒙蒂拉多酒?一大桶?不可能!而且是狂欢节弄到的!”

“我不放心,”我答道,“我真笨透了,居然没跟你商量,就按亚蒙蒂拉多酒的价钱全付清了。找又找不到你,可又生怕错过这笔买卖。”

“亚蒙蒂拉多酒!”

“我不放心。”

“亚蒙蒂拉多酒!”

“我一定得放下这条心。”

“亚蒙蒂拉多酒!”

“瞧你有事,我正想去找卢克雷呢,只有他才能品酒。他会告诉我――”

“卢克雷连亚蒙蒂拉多酒和雪梨酒都分不清。”

“可有些傻瓜硬说他眼力跟你不相上下呢。”

“得啦,咱们走吧。”……

在对话中,一个不可一世、傲慢、趾高气扬的福吐纳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这个弱点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死亡。

在塑造蒙特里梭的性格时,坡在开篇第一段以蒙特里梭自我表白的形式勾勒出其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性格:

“福吐纳托对我百般坑害,我都尽量忍在心头,可是一旦他胆敢侮辱我,我就要发誓报仇了,您早就摸熟我生性脾气,总不见得当我说说吓唬人,总有一天我要报仇雪耻;这个主意坚定不移,既然拿定主意不改,就没想到会出危险。我不仅要给他吃吃苦头,还要干得绝了后患。报仇的自己得到报应,这笔仇就没有了清。报仇的不让冤家知道是谁害了他,这笔仇也没有了清”。

“不消说:我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没引起福吐纳托怀疑是存心不良,还是照常对他笑脸相迎,可他没看出如今我是想到要送他命才笑呢!”

文章之所以用第一人称就是为了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清晰地了解他的心理,把犯罪动机到凶杀的全过程逼真地写出来,从而达到某种心灵式恐怖的效果。蒙特里梭在引诱福吐纳托走进酒窖,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时,他的头脑非常清晰,态度镇定而从容,丝毫没有普通人实施犯罪时的那种局促与不安的心态。蒙特里梭的老谋深算反衬出其人格中更深层次的缺陷。他比福吐纳托更邪恶、更可怕,没有节制的复仇欲望完全毁坏了他的灵魂。

三 恐怖的气氛营造

哥特小说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满悬念。坡在他的“创作哲学”中就曾说过:“我喜欢在开篇之前首先考虑作品的效果。”而哥特式手法所特有的艺术效果――渲染一种恐怖的、死亡的气氛,挖掘人内心深处黑暗的东西正好给坡对效果的追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具。

在《一桶白葡萄酒》中,坡自始至终都成功地营造了恐怖的气氛。小说一开始,主人公蒙特里梭正寻机报复曾迫害、侮辱他的福吐纳托,他戴着黑绸面具,披着裹身披风,发誓要给敌人吃尽苦头,还要干得没有后患,这种阴森、恐怖的人物描写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最终,在一个暮色苍茫的夜晚,人们正在庆祝狂欢节,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的时候,蒙特里梭成功地将福吐纳托骗到他家族的地窖。在此,坡精心创造了一个阴森、可怕的故事背景。蒙特里梭家族的地窖阴暗、寒气逼人,有着成堆的白骨,让人不寒而栗。在通往地窖的路上蒙特里梭又不时地强调潮湿的地窖、洞壁上闪烁的白色网状物、像苔藓一样挂满墓穴的硝石、污浊的空气以及成排堆着的尸骨,成功地使福吐纳托对地下的环境感到恐怖,这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地窖的阴暗潮湿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白骨硝石的存在进一步渲染了作者所要达到的恐怖气氛。当蒙特里梭封住石龛入口的工作进行到最后的一段时,随着石块一层层地砌上,福吐纳托的生命之火也在一点点地熄灭,读者可以感觉到那种被死亡逐渐笼罩的恐怖。直到结尾蒙特里梭用最后一块石头将石龛封死时,读者仍然会感到心头一震:砌上最后一块砖时,墓穴里已了无声息,只偶尔还传来一两声小银铃的叮铃声。完工了,墓道里一片沉寂。

坡的作品既以其怪异恐怖的情节本身吸引读者,又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叙述者那种时而理智、时而迷狂的变态心理,他既探究和表现了人的理智与迷狂这两个极端,又着力描绘了两个极端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在那里,理智和迷狂的界线模糊了,清醒与梦境的区别淡漠了,极度的美和极度的恐怖相生相伴,极度的恐惧与极度的快感相辅相成。在《一桶白葡萄酒》中,坡以极具感染力、极易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怪异事件与恐怖场面。从对《一桶白葡萄酒》的哥特式特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坡大量运用了哥特手法,将自己的短篇小说创作理论完美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小说以短小的篇幅展现了哥特式的主题与情节构造,刻画了病态的人物形象,营造了恐怖的故事气氛;坡利用哥特式恐怖的特殊力量,揭示了人物最隐秘的内心世界,暴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为推动哥特式小说朝内在方面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2] 曹曼:《从“效果说”看爱伦・坡作品主题的艺术表现构架》,《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 郭雷:《潜意识的真实流露――评爱伦・坡的〈一桶亚蒙蒂拉多酒〉》,《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刘象愚:《爱伦・坡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 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4

关键字: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黑猫》;叙事视角

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的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其一生穷困潦倒,命运坎坷,共著作了不到70篇短篇小说及一部未完成的中篇小说,由于其小说打破传统,善于发掘人类精神世界,与传统小说格格不入,生前从未得到过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可,死后也是褒贬不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洗涤,爱伦・坡的小说却愈加璀璨夺目,最终得到文学界及全世界读者的认可,因《红死魔的面具》、《一桶白葡萄酒》、《黑猫》等恐怖小说被称为“恐怖小说之父”,更因《莫格街谋杀案》、《金甲虫》、《窃信案》等被誉为“侦探小说的鼻祖”。

《一桶白葡萄酒》和《黑猫》都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巅峰之作。爱伦・坡秉承其“效果论”,无论是从人物塑造、场景设置、意象选择上都精心安排以求达到预期的故事效果。另外,作者还大胆的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让作案者自己娓娓道来自己的作案过程及结果,以及这个过程中作案人自己的内在细微的心理变化,有时夸夸其谈,有时又矛盾纠结,有时又自我辩解。就在这种类似于内心独白的语言中,读者在恐怖中战栗,同时又反省自身。

《一桶白葡萄酒》以我为叙事者,福吐纳托对我“百般坑害”而且侮辱我,我忍无可忍,计划要杀死他复仇。我摸清了福吐纳托的弱点,那就是喜欢品酒并且毫无节制。我利用他的这个弱点,以一桶珍贵的白葡萄酒为诱饵,让醉醺醺的福吐纳托进入我家酒窖的最深处,将他活埋在酒窖的墙里。在这个故事中,爱伦・坡采用的是他一惯常用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但是仔细读来又与一般的第一人称叙事不同,我好像在对一个已知的听众娓娓道来,就像戏剧中的独白,我更多的是要用我的视角来理解事情,并迷惑此听众,让他和我有一样的感受,不仅对我不要延误而且还会同情。

小说开篇便写道“您早就摸熟我生性脾气,总不见得当我说说吓唬人。”此后,我便沉浸在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福吐纳托在某些方面还是很令人尊敬,可是弱点就是喜好品酒,但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真正识货。由此看来,福吐纳托是个很正常的人,甚至某些方面还高人一等值得尊敬;但是,福吐纳托却对我百般坑害,甚至侮辱我,正是这点让我无法忍受,决定报仇。开篇第一句我便说道“福吐纳托对我百般坑害,我都尽量忍在心头,可是一旦他胆敢侮辱我,我就发誓要报仇了。”这就为通篇故事奠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我是受害者,并且已隐忍多年,对于我这样一个可怜人,相信每个人都会同情的。我要报仇的那天,福吐纳托喝得烂醉还穿了一件小丑的衣服,我并没有强迫他跟我去品酒,他主动跟着我,当我将他砌在墙中时,他还愚蠢的认为我是在开玩笑。到此没有人再同情福吐纳托,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愚蠢且无节制并喜好坑害侮辱别人的酗酒者罪有应得。但是,通篇看下来,我们也没有看到福吐纳托到底怎样坑害侮辱我,而是看到我让他为我区鉴别白葡萄酒时,他很热情并信任我。最后我是利用他喝得烂醉,而将神智不清的福吐纳托砌进墙里。读者肯定会想,如果他不喝酒那就不会别杀了,但是杀人案那天是狂欢节,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喝酒也不算什么,而且人总有缺点,即使他没有品酒的缺点,我这个心思缜密又蓄谋已久的人也会找到他其他的弱点而将其杀害。若不去深究,对于初读这个故事的读者来说,绝对不会同情福吐纳托,而是会一边倒向杀人者,这就是爱伦・坡安排巧妙之处,利用这种内心独白的方式。

这件谋杀发生在五十年前,推算下来杀人者也得八十岁左右了,对一个这样的老人来说,死亡像他逼近,而且在这五十年里,年轻时犯下的这桩谋杀一定让他内心矛盾纠结不已。或许就是在这人生的尽头,他不想再忍受内心煎熬的痛苦,而迫切希望找一个倾听者,讲出一直埋在心里的秘密,而得到解脱,或许更希望的到谅解与同情。

《黑猫》也是采用了与《一桶白葡萄酒》相似的叙事技巧,“我要趁今天把这事说出来好让灵魂安生”。我从小就善良温顺,喜欢小动物也很爱自己的妻子,可是后来我却染上了酗酒的恶习,脾气习性都彻底变坏了,我经常毒打妻子,虐待小动物,后来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并将尸首砌在地窖的墙里,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连那只黑猫也砌了进去,警察来搜查时,黑猫的叫声将我这桩杀人藏尸案公诸于众。我明天就要死了,在这最后时刻幡然醒悟,良心不安,要把我的罪行和盘托出,以求灵魂安生,一个犯了罪的基督徒最后悔悟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以前是如此的善良温顺,对待亲人、小动物如此和善,生活也很美满,可是就是酒这坏东西让我变了。因为酗酒我变得狂躁残忍,最后竟不自觉的做下如此恐怖的杀人勾当。读到此我们应该对此人恨得牙痒痒,认为此人罪不可恕,可是相信每个读者都不会忘了此人本性并不坏,在以前甚至善良之极;在这最后的幡然醒悟中读者更多的是给予了同情。一个残忍杀妻的罪犯竟的到这一丝丝的同情,这正是爱伦・坡安排的巧妙之处,用这种内心独白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让读者跟着叙事者的感情走,最后完全沉浸在叙事者的情感中,与他感同身受,他的想法便变成了读者的想法。

《一桶白葡萄酒》和《黑猫》都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通过“我”的内心独白式的语言,一方面读者可以对这险象环生又惊魂可怕的谋杀埋尸故事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读者又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人类心灵的阴暗一面。爱伦・坡对叙事视角的精妙设计,打破传统的大胆探索,对小说效果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对故事的加工取舍,读者的理解也同“我”感同身受,仿佛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爱伦・坡:《爱伦・坡小说精选》,陈良廷译

[2]刘畅:“用精神分析法看《黑猫》的象征意义”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5

关键词:劳伦斯,《虹》,两性关系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劳伦斯的出现,对于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坛无异是一场强烈的地震,只是在余震过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它的震动之猛和影响之深”(侯维瑞,1985)。在其短暂一生中,他给我们留下了十部长篇小说、十多集中、短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量的诗歌和散文。他在作品中对两性关系进行了大胆的探讨,他在世时,其作品因为大段的性描写和对人的私欲、性欲、情欲的暴露而被审查、删节、查封。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之一《虹》也毫不例外。

不过,随着时的变化,现在的人们己经很少从“色情”、“淫秽”方面来责难劳伦斯的小说,而是渐渐的理解。劳伦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描写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性本能的多层次描写。事实上,劳伦斯仅仅以此为手段,他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描写呼唤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通过人的性本能的描写表达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压抑与摧残自然人性的愤怒。

《虹》是一部反映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急剧发展、变化时期两性关系的现代主义小说,是劳伦斯将创作重点转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男女两性关系上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以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人生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虹》一开篇, 劳伦斯就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伊甸园”风光——田园牧歌般恬静优雅的马什农庄。在这片大草原上,洗耳河蜿蜒曲折,懒懒地流过夹岸的赤杨树,形成了德比郡和诺丁汉郡的分界线……秋天,鹧鸪鸟开始鸣叫,成群的鸟儿像喷出的扇面状水花一样飞向休耕地上,白嘴鸦出现在灰暗的含水欲滴的天空,然后呱呱地叫着飞进寒冷的冬天(劳伦斯,2004)。在这里, 人与自然紧紧相连, 共生共存。布朗文家族世世代代与土地、自然和谐相处。而随后的工业文明——运河、煤矿、火车—把这片宁静、秀美的土地破坏了。此后布朗文家族的三代人开始了他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和谐的斗争。《虹》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叙述自耕农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婚恋故事,体现了三代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免费论文参考网。一方面,《虹》通过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叙述了英国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它又探讨了通过改善两性关系以挽救人类社会的可能性。在这部小说中,重点讨论了男女两性关系。

第一代人汤姆和莉迪娅, 也是农业英国的最后一代人, 生活在工业文明之初, 他们与大自然还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属于和谐,人与社会之间也没有明显冲突。汤姆与莉迪娅的婚姻平淡,汤姆与比他大六岁的波兰寡妇莉迪亚·兰斯基的结合, 是传统婚姻的延续。两人没有爱情, 只是出于各自的需要, 男人靠女人寻求解救而己。但莉迪亚是受过进步思想影响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在她心灵深处有带着希腊雕像中的一种永恒的宁静。他们俩人的意志和思想犹如两条平行线, 无法契合。婚姻的整个过程只是两个陌生人由相识到熟悉, 由不习惯到习惯的时间记录。因此, 彩虹所象征的灵与肉结合的至高无上的境界于他们始终是虚幻的。

第二代人安娜和威尔沉溺于肉体的快乐,安娜和威廉作为布兰文家族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少女时代,安娜就表现出了与其他女孩的不同之处,安娜是莉迪娅和前夫所生的孩子,从小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她厌烦封闭的家庭生活,向往外界生活,向往独立自由。汤姆的侄子威尔是一个醉心于中世纪教堂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年轻人,安娜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他。她不满足于与世隔绝而又宁静的生活,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布兰文家族第二代人的婚姻同第一代人相比,显然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的生活不再是封闭和自我满足,但他们还是放弃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最后探索。威廉只满足于木刻和对上帝的崇拜。安娜则满足于生儿育女和做母亲的责任。

第三代人厄秀拉与安东精神上没有达到和谐,反映了劳伦斯追求灵与肉和谐两性关系的过程,虽然失败了,但是却是潜在希望的。免费论文参考网。厄秀拉·布朗文是威尔和安娜的长女,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布朗文家族中第一位经济上独立,并且最近距离接触了社会的女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寻求生命的激情与心灵的归宿,自懂事之日起,她就渴望逃离周围狠琐的生存环境,反抗母亲的那种自我生存方式,强烈的向往外面广阔而精彩的世界。厄秀拉追求的是精神和肉体的完美统一。免费论文参考网。安东虽然年轻有为、有理想、有抱负,但他心灵上是空的,只知道社会需要实在的、具体的东西。对物质利益的掠夺不仅成为当时英国的最高利益,也成为安东本人的最高利益。她逐渐感到,他过着一种缺乏、枯燥无意义、隐含死亡的生活,身上没有活力,他们之间没有精神上真正的交流,无法跨越思想上的鸿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和谐统一。在政治上的严重分歧为他们的爱情进一步发展设置了严重障碍。厄秀拉所追求的不只是肉体上的满足,而是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性爱,寻求一种在婚姻中夫妻双方既能保持各自的独立,又能彼此理解、沟通,从而实现完美、和谐的两性关系,她要寻求和谐统一的人生与婚姻。“在那彩虹之中,她看到了大地的新的结构,看到那脆弱的腐败的房屋和工厂全被一扫而空,看到这个世界将以真理作为它的活的支架重新建立起来,巍然屹立在苍穹之下。”(劳伦斯,2004)

《虹》充分反映了劳伦斯对和谐两性关系的企盼。男女之间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要彼此融合统一。劳伦斯强调精神与肉体的完美、和谐统一。劳伦斯认为“只有通过调整男女之间的关系,使性变得自由和健康,英国才能从目前的萎糜不振中挣脱出来。只有尊重生命、尊重人性,两性关系才会和谐,人类才能达到一个崭新、美好的世界”(劳伦斯,1986)。劳伦斯在小说《虹》中揭露了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极大摧残,从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异化和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极其不和谐。劳伦斯试图通过调整两性关系解决工业社会中所有的矛盾。在工业化社会中人性遭到极大扭曲,社会伦理道德沦丧,仅仅依靠和谐的两性关系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的。然而,劳伦斯孜孜不卷的追求精神,对和谐的两性关系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企盼,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 劳伦斯.《劳伦斯书信选》.刘宪之,乔长森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6.

[3] 劳伦斯.《虹》.黄雨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6

[关键词]爱伦・坡;恐怖小说;渲染手法;离奇荒诞;心理暗示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可以独树一帜的小说家、诗人。他的作品中丰富的想象、不寻常的内容、新奇的手法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意识的刻画,对现代西方文学的发展无疑起到重大的影响。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可分为幻想小说、恐怖小说、死亡小说、复仇及凶杀小说、推理小说等;也可以划分为死亡传奇、旧世界传奇、道德故事、拟科学故事、推理故事等。但无论如何划分,爱伦・坡的小说“都在爱伦・坡这种文艺形式里追求和强调着一种效果,都在通过一个个不遗余力的细节表现着一种爱伦・坡所推崇的永恒的主题: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忧郁的恐怖、对怪异现象的怀疑和恐惧。”无论是他的恐怖小说、推理小说,还是他的旧世界传奇、拟科学故事无不渗透着一种恐怖色彩。爱伦・坡也正是通过离奇怪诞的故事,通过其对小说场面或情节的细腻描绘,通过在写作中对文字的精选凝练,通过带有悬念甚至令读者惊心动魄的逻辑推理、心理暗示等手段来从多方面渲染其作品的恐怖色彩的。

一、内容选取荒诞怪异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荒诞怪异,其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较远,这使得他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大的描写余地,也更容易造就一种恐怖氛围。爱伦・坡认为恐怖小说应该“把滑稽上升为怪诞,把害怕涂上恐怖的色彩,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在爱伦,坡的小说中死亡被刻画为一个戴着面具、披着裹尸布的陌生人,瘟疫被描绘成一群奇形怪状、散发着死尸味的怪人,美被勾勒成一位婀娜轻盈、体质羸弱的绝色女子。在《红死魔的面具》中爱伦・坡为了制造恐怖氛围,独自杜撰了一个虚幻的与世界隔绝的王国,甚至他还制造出一种不仅能置人于死地而且死相也非常可怕的瘟疫。“像这般致命,这般可怕的瘟疫委实未曾有过。这病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就是出血――一片殷红,令人发指。患者初时感到剧痛,突然一阵头昏眼花,于是全身毛孔大量出血丧命。只要患者的身上,特别是脸上一出现猩红色斑点就是染上这瘟疫的预兆,这时诸亲好友谁也不敢近身去救护他和慰问他。患者从得病到发病,一直到送命,还不需半小时工夫。”而《黑猫》又是一个极其荒唐且极度平凡的故事,主人出于内心的恐慌竟谋害自己的猫,同时也是出于恐慌而泄露出谋杀的秘密。他的短篇小说《钟》更是古怪离奇:主人公竟然莫名其妙鬼使神差一般独自走上钟楼,将头探出钟面,结果被大钟的分针和时针卡住脖子直到死亡。在《毛格街血案》中,他描写了一个大猩猩杀死母女二人的故事。这些现实中不可思议或是超现实的故事不使用任何煽情技巧或模糊表达却能让读者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怖,一种死亡临近的恐怖。当代的许多科幻小说,特别是一些被好莱坞拍摄成恐怖电影的恐怖小说,也都采用了离奇古怪的超现实的故事情节。这些小说以及电影所制造出的恐怖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选取内容的荒诞怪异的确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制造恐怖的平台。

二、情节描绘细致入微

在《毛格街血案》中,他描写了一个怪诞离奇的故事:一只水手养的大猩猩出于模仿主人刮胡子的习惯竟然杀死了深居简出的母女二人。爱伦,坡对死者母女被害景象的描写凄惨恐怖:“眼前的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在场的人无不大惊失色,魂飞魄散”,“房内凌乱不堪,家具全遭捣毁,散弃一地。房内仅有一个床架,床垫早已拖开,扔在当中地板上。有柄血迹斑斑的剃刀搁在一张椅子上,壁炉上有两三大把花白的长头发,也溅满鲜血,仿佛是给连根拔起的”,“房里连列士巴奈太太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壁炉里发现特别多的煤灰,大家便将烟囱搜查一下,说来可怕,竟拖出了女儿的尸体,原来给人倒栽葱从这个狭窄的烟囱里硬塞进去一大截,尸体还没凉呢。仔细一看,只见身上有不少地方擦伤,无疑是硬塞进去时擦伤了皮肉。脸部有不少严重的抓伤,喉部有深深的指甲印,看上去是给扼死的”,只是院子里扔着老太太的尸首,喉部完全给割断了,大家刚扶起尸首,头便掉落。尸首和头部全给割得血肉模糊――尸身尤其惨不忍睹,简直不复人形。这种场面的描写使得读者在阅读小说之初就不寒而栗。同样爱伦・坡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对于古屋及其周围的环境的描绘也是尽其所能的细致。他的小说中的那些哥特式的建筑似乎本身就在里面蕴涵着一种恐怖。

三、词语精选考究凝练

爱伦・坡本人经历复杂坎坷,命运悲惨,但其早年因被富人收养而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文学创作功底扎实。他的文笔考究、语言简练,善于通过精选的词语和惊险奇绝的构思,制造意境,渲染气氛,准确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在其作品《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描写一个古老家族的一对孪生兄妹住在一座令人窒息的幽暗古屋里,妹妹多年疾病缠身,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妹妹病重哥哥邀请挚友前来做伴,后来,哥哥把妹妹活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妹妹破棺而出,死在已经昏死过去的哥哥怀里,朋友仓皇出逃,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预期的效果显然是恐怖,开头便成功地制造令人悬虑不安的紧张气氛。在措辞上作者用了“无法忍受的幽暗”,“凄冷的墙壁”,“凋落的树干”,“心灵的沮丧”,“冰冷惨淡”等精选字眼。这些字眼都为故事奠定了忧郁的基调,使得故事在一开头便预示了不可避免的坏的结局。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气氛愈益紧张,恐怖色彩愈益凝重。这些引人入胜的措辞便于读者同故事的叙述者一起慢慢认识到古屋及其主人不可避免的毁灭厄运的恐怖性。在《红死魔的面具》中也同样体现了作者在文字驾驭上的技巧。红死病患者死时的鲜血淋漓、面目狰狞可怕,国王对于舞会中七个不同房间的布置及它们在颜色上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这一技巧的娴熟。

四、心理暗示渗透于故事描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