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儿童故事范例6篇

短篇儿童故事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1

中图分类号:I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3-0127-02

摘要: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要求内容上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主题上明确突出,结构要单纯,语言更要浅显精练,情节要有趣,想象要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文学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学;文学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做什么事,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人的童年时代对于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人在童年时代所受的教育也是一生中永远无法代替和弥补的。

人的教育,自然“胎教”开始,在他们出生以后,以后的教育就更为重要,这是可想而知的。有句谚语这么说:“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作为教育格言,这句话虽然没有多大的科学根据,但是这相传已久的经验之谈,多少有些“言之成理”的成分吧。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他对在生活周围的食物,总是通过直观直觉,然后进入形象思维,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形形的反应,惹起感情的,想象的,思索的等等活动,希望获得好奇,求知的极大满足。

童年是美好的,美好的童年总是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童话,动人的儿歌和奇妙的幻想。出色的儿歌文学作品可以启迪智慧,陶冶儿童性情,也使儿童以此开始了解人生。认识真善美。这样说,具有形象性,知识性,可读性,指导性的文学图书,不只在学校教室,也在家庭内外,都应十分重视,看作不可缺少的带有生活教育价值的书册。

从文学史上看来,上古初民,就要求有对他们生活的歌颂,赞叹与描绘,于是逐渐地出现了形成了民间文学。而它的原始篇章,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免不了荒诞,怪异与粗线,然而这恰恰适合于初民在谋生的余暇,娱乐与赏玩。此后,人类的物质生活吃饱穿暖了,并且逐渐提高了,惹动了精神食粮的需要,并且越来越迫切了,不只要求品种多,也还要求质量高,于是在提高与普通及两个方面愈来愈分开。而儿童的心理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正与初民的水平相近似,因此早期的幼稚的凭着想象的故事,寓言,童话,传说等等,都会受到小读者的欢迎。迄于今日,仍然成为儿童文学库房的宝藏。

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包括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散文,儿童戏剧,儿童电影,科学艺术等等。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和一般诗歌一样,它的总体特点是:高度集中,高度凝练,概括地反映生活,内容浅显,主题单一,篇幅短小,易唱易记。它适合于低幼儿童唱,具有明显的民间歌谣特点。儿歌经过千百年得演变和一代代人自觉的润色加工,形成了十几种深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艺术形式。除摇篮歌,催曲外,还有游戏歌,数数歌,谜语歌,问答歌,叙事歌,绕口令等等。儿歌所反应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大多数作品都要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生矾的形象和天真的儿童趣味来表达一种感情,说明一件事物,念会一个数字,认识一种动物,了解大自然的一种现象。几乎大多数儿歌都把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植物或动物当作人来写,赋于它们人的生命,人的感情,使它们人格化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易于理解或接受。 这儿,举陈伯吹的“小宝宝要睡觉”为例来为此儿歌作小小的解释。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啊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

蓝色的天空静悄悄,

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早在婴儿时期,儿歌就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领域,母亲或长辈哼唱着摇篮曲或催眠曲从节奏和感情上给婴儿以熏陶。这首儿歌就是一首传统的摇篮曲,儿歌以三岁段形式,用重复手法,由母亲哼唱,虽然婴儿完全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那温柔的令唱和和谐的音乐,使它们的神经舒暖轻松,逐渐进入梦乡;那亲呢的情感,对陶疑婴儿的性格,情操会起重要作用,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已进行了早期教育,达到了启蒙作用。

而童话,是一种具有强烈幻想色彩的儿童故事。童话,利用魔法和宝物,运用神话,拟人,变形,怪诞,夸张,象征等手法,塑造超自然的想象,具有异常神奇的审美特征。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具有幻想性。因此,童话所创造的环境,人物,故事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际存在的,是幻想世界。然而,童话的幻想又是植根于现实的,它是用幻想反应现实,表现现实。童话的幻想必须遵循三条原则:一,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二。典型化的原则;三,美的原则。童话的分类标准很多,种类也很多。较为科学的方法有:一,按其形成发展分,可分为:古代童话,民间童话,创作童话,现代童话,文学童话,艺术童话;二,按其审美方法分,可分为:拟人童话,神奇童话,传奇童话;三,按其篇幅分,可分为:长篇童话,中篇童话,短篇童话,微型童话,系列童话;四,按其体裁分,可分为:童话故事,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剧,童话影视剧等;五,按其接受对象分,可分为:婴儿童话,幼儿童话,儿童童话,少年童话,成人童话等;六,童话还有一个特殊类别,即科学童话。

童话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快乐,同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童话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宣泄功能以及娱乐功能,都让孩子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比如《《儿童和家庭童话》》(通称格林童话)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民间童话,传说的汇集,于1812年出版。它的问世,不仅给世界各国儿童带来几百个令人迷恋陶醉的故事,把他们引进一个个新鲜奇特的美妙境界中,也给大人们带来别具意味的美得享受,同时,还为专家们提供了一份研究德国语言,民风民俗的丰厚又宝贵的资料。如《狼和七只小山羊》,《小红帽》两篇,叙写的虽都是狼的凶残吃人的本性,但前者是母羊的机智勇敢与母性的挚爱战胜了恶狼,后篇是猎人的机警和关怀救出了祖孙。两者都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却决非呆板的说教,而是典型的寓教于乐的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的主题都是歌颂勤劳善良,鞭笞继母的恶毒行为的,两位主人公最终都获得了幸福。两篇故事的情节各异,主人公都各有特点。勤劳的灰姑娘因小白鸟的帮助得到幸福;白雪公主是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劳动赢得七勇士的喜爱和而获救的。

儿童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语言,以叙述事件为主,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和改编的为广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观的儿童文学作品。听故事是儿童(尤其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趣与享受。故事成为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事物,接受知识,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媒介。他们可以几遍甚至十几遍要求大人重负一个故事,一致自己会讲述时,还乐意聆听。

深音是儿童生理,心理的优秀儿童故事作者,在创作中往往从儿童生活取材,并依据儿童欣赏的特点,把平日生活生化为有趣的故事,它们对儿童的启迪诱导是明确的,却又不是直白的道德说教或训诫,它们贴近儿童生活,有的情节甚至曾经和正在儿童生活中出现。儿童故事有多种类型。一般说来,从容上划分为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和伟人,名人英雄故事等等。

儿童故事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和特点。它一般都较为短小简洁,内容生动,语言朴素明快,针对性和现实性较强。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李子核》,就是一则从幼儿中来的,有深意的生活故事。万尼亚悄悄吃了一个妈妈买来的李子。当爸爸询问时却回答:“没有,我没有吃”。爸爸说怕孩子们不会吃,吞下了核会死去。万尼亚却哭了起来。显然,它的含义清晰明朗,极具现实性。这正是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炼的旨意。

儿童诗不仅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说是最原始形态的儿童文学。本世纪儿童诗最基本的特点和创作倾向是以儿童为本位,以游乐为目的,表现孩子们的生活,感受和对事物的态度。儿童诗注重内在的情感逻辑,注重诵读效应。儿童诗与成人诗相比,它不仅是为孩子们代言,也是孩子们学习语言,学习思考和感受,丰富自己心灵的启蒙读物。因此,儿童诗更适宜于表现幻想内容,更适宜于叙事,也更需要形象化的手段,永远给人以诗意的遐想。如刘饶民的《月亮》是这样写的;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莱,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这首诗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把照海免上的圆圆的月亮比喻成圆圆玉盘,又通过一群鱼儿引出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一群小鱼儿正欢快地在水中嬉戏,忽然,一不小心碰碎了“玉盘”,吓得小鱼儿赶快跳到岩石边;可是又好奇地回头张望着。这一“逃”一“看”,把小鱼儿戏水观月的娇憨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富儿童情趣。

全诗的叙事和动感都很强,句式整齐,结构完整,首尾照应。是一首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的儿童诗。

而儿童散文是写给少年儿童,适于他们阅读欣赏的,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篇幅短小,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同成人散文一样,儿童散文以记叙真人真事,真情实景为内容,题材广博丰富,构思立意独特,灵活多样,感情真实,意境优美,儿童散文在遵循一般散文创作规律的同时,又因读者对象的特点而具备一些自身特点:

1.能够引起儿童情感共鸣的抒情

2.散文是美文

3.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

4.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

儿童散文对提高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儿童的语言能力更有着其他体裁的儿童怎么学作品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伟大文学家高尔基童年时代阅读了大量文艺书刊,对他日后为文学所做的卓越贡献有着重大意义。回忆往昔情景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每一本书就象阶梯的小级,每攀登一级,我就愈脱离动物走向人-一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我愈读得多,书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好。”书推动人的进步,成长,也增长人的知识,才干。伟大诗人杜勃罗留波夫,仅十三岁那年,就读了四百多种书。从二十到二十五岁的五年间便写出百余篇内容丰富的艺术性论文,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

儿童文学有自己的“适合于儿童”的诸多特点。无数事实证明,这样的作品对孩子们的成长的意义,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促使儿童健康成长,是儿童通过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儿童文学能通过作品的内容使儿童认识自然从而热爱自然。比如儿童通过阅读《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就对春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的儿歌还有好些例如浪花歌,冬爷爷,小溪流等等。

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培养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儿童通过阅读到汤姆和哈克的历险故事便能刺激起其冒险的意识和勇于进取争取被大人认同的精神意识。

二、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

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通过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比如儿童可以通过阅读《王二小放牛》了解中国抗日战争使得部分历史现象,通过阅读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就会获得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知识等等。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

儿童文学和一样,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像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在读者的心里所激起的感情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的力量。

四、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

快乐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文学具有很强的游戏性,这个使儿童在美的欣赏活动中手、脑、口并用,在快乐的美中得到启蒙,这与古人“寓教于乐”的思想不谋而合,只不过在儿童作品中这个特点更明显罢了。儿童文学的娱乐能够使儿童的心情保持良好比如现在中国比较流行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每一集都有搞笑娱乐的片段使孩子们越来越想看下去。

可见,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文学的这些作用不只对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有深刻的影响 , 而且这种影响力也将超越时空的限制 , 穿越童年期 , 一直影响到成年人未来的生活态度与心灵世界,所以,儿童文学和其他文学一样具有着重大的存在价值,甚至儿童文学的意义还要高于某些文学。

参考文献:

[1]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赵维辉.儿童文学选本[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2

《六个矮儿子》是一个简短的儿童故事,虽然篇幅简短,但主题积极、寓意深刻,揭示的道理通俗易懂,有开门见山之效。本则故事描写了六个矮儿子虽然个子矮小,但聪明勤劳,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下面就这个故事的结构特点发表我个人肤浅的看法:

文中情节单纯但不直白,它通过巧妙地设置悬念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究竟六个矮儿子是靠什么过日子的呢?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出那种动物或植物的名称,而是用“八只脚”、“六只脚”、“四条腿”、“两只脚”、“一只脚”和“没有脚”来形容,同时附以说明这些动物或植物身上一些很明显的特征,让儿童根据这些特征和脚的只树来猜猜六个矮儿子养的是哪种动物或植物。因此,这则故事还带有谜语的特征。直到故事结束作者也没有把悬念解开,他选择了把这个悬念进行到底,只是问了句:“小朋友,六个矮儿子都靠什么生活的,你能说出来吗?”这就给听故事的儿童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因此,这则故事不但适合儿童去听,还适合儿童去玩,愚教于乐,在乐中领悟人生道理。

文中的语言口语化,作者是站在讲故事的人的角度来写这则故事,是用口头表达语言来写这则故事,给读者一种看故事就好象在听故事的感觉。文字没有过多的锤炼和雕琢,儿童听起来浅显易懂,拉近了儿童和作者的距离。正因如此,本则故事的语言就显得流畅。

六个矮儿子虽然个子矮,但他们并不志短,他们不抱怨,不依赖父母,他们聪明,相信总会有适合矮人去干的活,并且他们也真的找到了适合自己干的活儿。他们聪明,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把自己的聪明和勤劳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创造出快乐的生活。他们也会感到辛苦,但他们觉得这样更有意义,活得更有价值。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3

??美得让人心仪:汤素兰

??汤素兰,女,生于1965年,湖南宁乡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历任郴州地区商业学校教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期刊编辑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联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委员,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编审。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者1991年开始童话创作,迄今创作出版长篇童话七部,中短篇童话集三部,长篇科幻小说一部,图画书十余部。曾获1994年度海峡两岸童话征文佳作奖、1998年度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一届、第二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和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汤素兰致力于童话创作,1998年,以长篇童话《小朵朵和半个巫婆》,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1995—1997)全国儿童文学奖。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2年,又以长篇童话《笨狼的故事》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1998—2000)全国儿童文学奖。汤素兰的童话创作因而被出版界和评论界广泛关注,成为了一名受小读者欢迎的富有实力的儿童文学作家。

??汤素兰著有短篇童话集《奶奶和小鬼》,专论《童话的诞生》,中篇小说《黑色山恋》,散文组诗《野雨》、《梦之音》、《难以诉说》,长篇童话《小朵朵和大魔法师》、《小朵朵与半个巫婆》、《寻找快乐岛》,系列童话《笨狼的故事》、《笨狼画画》,儿童生活故事《送萤火虫回家》,幼儿中篇童话《大嘴巴小鬼》等。已出版中长篇少儿读物20多部。中短篇童话集、作品自选集8部,图画书十余部。

??汤素兰说,其实孩子的心灵世界比我们虚构和想象的世界要丰富、复杂得多,有些东西根本是你想不到的,需要用心灵去体味和感知。每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不定期到学校和老师交谈;有的作家拥有很大一批读者给他写信,说出希望在作品里读到什么;有的作家写作时在桌子上摆放自己少女时代的照片,看着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少女时代;有的作家根本没有障碍就能解读种儿童心灵密码。汤素兰说了解了现代孩子的要求,才能写出受孩子们欢迎的作品。汤素兰说在创作时就把自己“当”小孩时最渴望的东西写下来。“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心灵的需要都是相同的”,好玩、好玩、再好玩一点的作品就是孩子们需要的。

??知道汤素兰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因缘于她的作品在《文学月报》发表,我就幸读过。我之所以记住了她的名字,并非她的作品本身,而是由于她的名字清新可人。那时候,曹文轩、陶少鸿等,也才刚刚露出头角来。另外还有一个湘中的姓裴的文学青年,好像是益阳市的,我已经记清楚他的名字了,他是写中篇小说的,后来在《青年文学》等各大刊物也发了不少作品。

??记住汤素兰的名字,是因为那时候我与江苏的素素是刊授同学,又一起办过内部刊物。素素的文笔很优美而娴熟,从稚嫩中透出老辣,平静中显出锋芒。后来素素出名了,写了老上海。老上海的青楼文化,她挖掘得很深,老上海的报刊文化,她研究得很透。因为素素,我记住了汤素兰。素雅从容,兰心蕙质,这名字不错。因此,我记住了她。加上她的姓氏,心灵的鸡汤,唔,不错。鸡汤佐素菜伴兰花,是很美的画面。可入画入诗入口入心入记忆。

??后来,因为行走江湖,我很少再看文学刊物,加上她改行去写儿童文学作品,我就没再去留意她。不过,那时候,我还是经常订阅《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刊物,常常看后面登载的各大刊物的小说选目,因为我比较留心湖南的作者,偶尔还可以看到她的名字,所以她就没有从我的记忆里消失。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忽忽地就到了2007年。两年前,我在《红网论坛》任过《湖湘文化》的版主,因为中秋节的一次聚会,我写了一首诗歌,揭露了里面的黑暗,就被删除了。当时闹了不小的风波,使《红网论坛》的“中秋节玫瑰派对”事件搞得沸沸扬扬。我因此就离开了《红网论坛》。在“中秋节玫瑰派对”事件之前离开《红网论坛》的原诗词版主心魔,就邀请我来到湖南作家网《芙蓉国》来玩,却于友谊,我就在此注册了。发现里面气氛很好,就留了下来,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因为经常去长沙,与在湖南作家网《芙蓉国》做诗词版主的心魔数度相聚,并在一次余艳做文学报告的时候,认识了湖南作家网《芙蓉国》的总监,且与之成为了好朋友。因此,我也在湖南作家网《芙蓉国》的论坛里做了《杂谈酷评》版主。后来,在心魔和我相继离开《红网论坛》之后也离开了的原《红网论坛》里面《湖湘文化》的坛主道南正脉,也在我和心魔的邀请下,加盟了湖南作家网《芙蓉国》,并在这里开设了《湖湘文化》分区,我又改调到《湖湘文化》做了版主。也因此都经常参加论坛里的活动。共2页,当前第1页1

本散文作者:心照不宣

??这次怀化市鹤城区政府与湖南作家网《芙蓉国》联合举办“黄岩杜鹃花文学笔会”活动,也邀请了湖南省几位著名的作家,老一辈的水运宪,老资格的蔡测海,中年作家王跃文等来参加这次笔会,其中水运宪就亲自点名要汤素兰同行,一起来参加“黄岩杜鹃花文学笔会”活动,使我有幸目睹了汤素兰的风采。

??这次,湖南省作家协会和湖南作家网,一起来参加“黄岩杜鹃花文学笔会”活动的队伍,声势浩大,有鱼、有水、有菜、有汤,既有蝎子、又有蔷薇,还有王爷、有皇爷,四男四女,齐赴黄岩山上,显出了对这次笔会的重视程度。其中鱼、水、菜、蝎子,和王爷以及皇爷,我是见过多次,唯独没见过那一朵蔷薇,那一盘汤。蔷薇是一朵小小的花,稚嫩而无娇气。而那一盘汤,却让人眼前一亮。

??汤素兰,这个生于1965年的女作家,初次见面,我简直不敢相信她与我同龄。看她那鲜嫩的模样,就如同三十出头的少妇,优雅文静淡定,洗去一切浮世的嚣尘,如出水的芙蓉。长发垂右脸,一副淡扫娥眉朝至尊的模样。抿嘴含笑意,启唇露白齿,开口吐珠玉。那一身褐色衣裳,显出她的恬静。而她那套红装,则格外醒目。站在白花前,只见她的火红衣裳。而站在红杜鹃花丛中,则更加显得娇艳了。她的美丽,是那种让人心仪的美,洗尽了铅华。

??黄岩聚会,已经离我们很远,而汤素兰的那一袭红衣,仍然鲜艳着我们的眼帘。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4

关键词:短篇小说 人类社会 愚昧贪婪 自然界 和谐友爱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出生于印度孟买。六岁时他被送回英国学习,寄居在哈洛威上尉家里,日子很不快乐。1882年,他从专门培养帝国主义军人的英国联合服务公学毕业后返回印度,在拉合尔市担任《军民报》记者,同时开始了诗歌及小说的创作。1889年,吉卜林返回英国,在这里他作为作家的声望日渐提高。由于他“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190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936年,他逝世后被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在狄更斯、哈代的墓旁。

吉卜林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他一生共出版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尤以短篇小说创作突出,被认为是“英国当时最好的短篇小说家”。他共创作短篇小说350余篇,其中分别于1894年和1895年出版的童话故事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闻名于世。这两卷故事集共收录了15篇故事,其中8篇是以狼孩莫格里为主人公的。

虽说吉卜林长期以来被冠以“帝国主义作家、帝国诗人”称号,在其作品中也流露出不同程度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思想,认为印度政府软弱无能,无力自治,需要英国政府的指引和教化,以此为英帝国殖民扩张政策唱颂歌,并一度因此声名陨落,但在《丛林之书》及其续集中,他却成功塑造了一个童话王国,通过描写狼孩莫格里的身世经历独辟蹊径地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愚昧无知和人性的贪婪、赞美了自然世界的美好和谐和真诚友爱,这点与众不同之处使《丛林之书》超越了一般的儿童故事而具有了一种深度。正如评论家富尔斯说:“莫格里系列故事代表了吉卜林先生的自我、他的理想主义、他对文明的厌烦以及对原始世界的热爱。”

本文将选取《丛林之书》中的两个短篇《莫格里的兄弟们》和《老虎!老虎!》进行分析,论述自然界的美好、人类社会的自私愚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故事当中亲情、友情写得委婉动人

狼孩莫格里的父母是樵夫,因被瘸腿老虎谢尔汗偷袭,仓惶奔逃中丢下了他。当幼小的莫格里初进狼窝,他还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全身,棕色皮肤……从来还没有一个这么娇嫩而露出笑靥的小生命……他抬头望着狼爸爸的脸笑了。”而人印象里敏捷凶猛的狼爸爸在面对幼小的莫格里时,也表现出爱心和仁慈。“狼是习惯于用嘴叼自己的小狼崽子的。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嘴里叼一只蛋而不会把它咬碎。因此,狼爸爸尽管咬住小娃娃的背部,当他把娃娃放在狼崽中间的时候,他的牙连一点皮都没有擦破。”他对狼妈妈说,“他身上没有一根毛,我用脚一碰就能把他踢死,可是你瞧,他抬头望着,一点也不怕。”

而狼妈妈拉克莎立即将莫格里视若己出,呵护备至,“多小呀!多光溜溜呀,啊,多大胆呀!”狼妈妈柔声说道。当老虎谢尔汗威胁狼爸爸和狼妈妈,要他们交出莫格里时,狼妈妈毫不犹豫地保护素昧平生的莫格里,说,“他是我的!谁也不许杀死他。我要他活下来,跟狼群一起奔跑,跟狼群一起猎食。”“他是在黑夜里光着身子,饿着肚子,孤零零一个人来的……收留他?我当然收留他!”甚至当狼群为是否收留莫格里发生争执时,狼妈妈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她知道,如果事情发展到非得搏斗一场的话,这将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战斗。最后,在老熊巴卢和狡猾凶猛的黑豹巴希拉的交涉下,莫格里凭着一头公牛的代价被接纳进了西奥尼的狼群。

二、在快乐成长的同时,森林里的动物还教给他许多道理

巴希拉在莫格里刚懂事的时候就告诉他,永远不要去碰牛,因为他是用一头公牛的代价加入狼群的。“整个丛林都是你的”巴西拉说,“只要你有力气,爱杀什么都可以,不过看在那头赎买过你的公牛份上,你绝对不能杀死或吃掉任何一头牛,不管是小牛还是老牛。这是丛林的法律”。在关键时刻更有情深意重的伙伴保护他。阿克拉在谢尔汗率领其他狼要杀掉莫格里时,说,“他虽然和我们血统不同,却也是我们的兄弟”,“他跟我们一块儿吃食,一块儿睡觉,他替我们把猎物赶过来,他并没有违反丛林的法律。”“你们却想在这杀掉他!”“我肯定是要死的。我的命值不了什么,不然的话,我就会代替人崽儿献出生命……我答应你们,如果你们放这个人崽儿回到他自己的地方去,那么等我的死期到来的时候,我保证连牙都不对你们呲一下。我不和你们斗,让你们把我咬死,那样,狼群里至少有三头狼可以免于一死。”正是与这些有情有义、真心爱护他的动物伙伴在一起,莫格里才懂得知恩图报。”虽然在谢尔汗的挑拨下,群狼至十年前的誓言于不顾,要将莫格里赶出狼群,莫格里还是许诺,“既然我除了血统以外,算得上是你们的兄弟,那么,我答应你们,当我回到人群里,成了一个人以后,我绝不会像你们出卖我那样,把你们出卖给人们。”他也时刻记得保护他的朋友,“阿克拉可以随便到哪里去自由地生活,不准你们杀他。”

在回到人群中后,莫格里忙着学习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村里的小娃娃常常惹得他火冒三丈。幸亏丛林的法律教会了他按捺火气,因为在丛林里,维持生命和寻找食物全凭着保持冷静;但是他们取笑他不会做游戏或者不会放风筝;或者取笑他某个字发错了音的时候,仅仅是因为他知道杀死赤身的小崽子是不公正的,才使他没有伸手抓起他们,把他们撕成两半。而当他最终被人群所驱逐时,他说:“我们绝不伤害这个村庄,因为米苏阿待我是那么好。”正是在动物们的关心教导下,莫格里成长为有情有义的年轻人并得到动物朋友们的拥戴。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映衬出人类社会的虚伪和丑陋

莫格里在狼群中度过了美好、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刚到狼群中的时候和才出生的小狼一样大,但狼长得快,莫格里还只有几岁大,小狼就已经长成大狼了。“狼爸爸教给他各种本领,让他熟悉丛林中一切事物的含义,直到草儿的每一声响动,夜间的每一股温暖的风,头顶上猫头鹰的每一声啼叫,在树上暂时栖息片刻的蝙蝠脚爪的抓骚声,和每一条小鱼在池塘里跳跃发出的溅水声,他都能明明白白地分辨清楚,就像商人对他办公室里的事务一样熟悉。他在不学本领的时候,就躺在太阳下睡觉,吃饭,吃完又睡。当他觉得身上脏了或者热了的时候,他就跳进森林里的池塘去游泳。想吃蜂蜜的时候,就爬上树去取……他已经能在树枝间攀缘跳跃,像灰人猿一样大胆……他最喜欢和巴希拉一块进入幽暗温暖的丛林深处,懒洋洋地睡上一整天,晚上看巴希拉怎么打猎。”

在莫格里终因血统关系回到人类社会中后,他仍然时常梦想过去在丛林里的时光。而他作为一个放牛娃,“放牛是天下最逍遥自在的活儿之一。牛群走动着,嚼着草,躺下,然后又爬起来向前走动,他们甚至不哞哞地叫。他们只哼哼,水牛们更是很少说什么,只是一头挨一头走进烂泥塘去,他们一点点钻进污泥里,最后只剩下他们的鼻孔和呆呆瞪着的清瓷色眼睛露在水面上,他们就像一根根圆木头那样躺在那里……接着,孩子们睡了,醒来,又睡了,他们用干枯的草叶编了些小篮子,把蚂蚱放进去;或是捉两只螳螂,让他们打架;要不他们就用丛林的红色坚果和黑色坚果编成一串项链;或是观察一只趴在岩石上晒太阳的蜥蜴,或是一条在水坑旁边抓青蛙的蛇。然后,他们唱起了悠扬的歌曲,结尾的地方都带着当地人奇特的颤音,这样的白天仿佛比大多数人整个一生都要长,他们或许用泥捏一座城堡,还捏些泥人和泥马、泥水牛,他们在泥人手里插上芦苇,他们自己装作国王,泥人是他们的车队,或者他们假装是受人礼拜的神。傍晚到来了,孩子们呼唤着,水牛迟钝地爬出黏糊糊的污泥,发出一声又一声像枪声一样响亮的声音,然后他们一个挨着一个穿过灰黯的平原,回到村子里闪亮的灯火那里。”

丛林边村庄里的人相对于忠心耿耿、与莫格里亦师亦友的动物们来说,显得愚蠢幼稚:他们听任村中长老和猎人的欺骗,相信巫术;又贪婪可鄙:猎人布尔迪奥贪图政府赏金,向莫格里强索他打死的老虎,遭拒绝后遂回村诬其为魔鬼。

莫格里被村民逐出村庄,回归狼群并靠智慧成为新的丛林之王后拒不承认自己是人。但他虽然在自然社会中体验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与动物交往的过程中得到了关爱和友谊,他的血管里毕竟流淌着人的血液,最终要回归人类社会,就像黑豹巴希拉所说:“你是一个人崽。就像我要回到我的丛林一样,你也最终要回到人们中间。”所以在《在丛林里》(收在1893年出版的《许多发明》里)莫格里长大成人娶了妻,在英印政府里找了一份看林人的工作,和他的狼兄弟一起,帮助林务官保护印度丛林。虽然结局有点煞风景,但毕竟莫格里用他自己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天堂乐园。

参考文献:

[1]Walter Allen,The Short Story in English,Oxford:Clarendon Press,1981.76.

[2]Cyric Falls, Rudyard Kipling, Folorolt Library Editions,1972.26.

[3]陈兵.丛林法则、认同危机与东西方的融合[J].外国文学评论,2003,(2):22-29.

[4]陈兵.吉卜林与英国短篇小说[J].上懂外语教学,2006,(2):71-75.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5

那么怎样对儿童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 要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要使儿童对于书籍发生有爱,并且有恒地阅读下去,能接受其中有益的东西,教师应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1.在语文课中培养儿童阅读的能力。儿童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阅读课中培养起来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很好地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能为儿童的课外阅读打下基础,也能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语文课上主要要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欣赏能力、阅读和默读能力。这是上好阅读课的一般要求。至于有些课文密切联系课外读物而教师有计划地介绍这些读物时,更应该在教学中提出有关课外读物的主要线索,使儿童产生阅读课外书的强烈要求。

2.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根据我个人的实践,下面谈几点做法。

(1)简述书中大意。对于短篇故事,可以简单介绍书中大意;对于较长的故事,在简述大意后再突出介绍其中一二篇,以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提示要点。为了使儿童更好地掌握书籍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对重要指导的书籍,要提出内容提纲,或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儿童在阅读中,沿着这个提纲进行思考,这样收获更大。

(3)指导阅读的方法,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有些儿童看书不用心,走马看花,这就要求他们把速度放慢些;有些儿童喜欢读大部头的书,这就要指导他们正确认识一本书的真正价值,不要以分量来衡量书籍的如何优劣。如果全班只有几本书,可以分成阅读小组,有阅读能力强的儿童念给大家听;如果书籍多,可以教他们进行独立阅读。并学会做读书笔记。

二、 要为儿童推荐书籍,并给予阅读指导。

小学生年龄小,鉴赏能力低,不懂得从书海中找出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所以当学生阅读兴趣被激起后,如何向他们推荐课外读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进行推荐书籍并指导阅读。近几年,我向学生推荐《院士的故事》、《冰心作品赏读》、《百岁冰心和100颗孩子的心》、《新地球》等书,不仅推荐而且还要精心指导儿童进行深入仔细的学习,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己写科幻故事,并选送儿童的优秀习作参加全国、全省征文比赛。平时,推荐儿童订阅《快乐语文》,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故事》、《中国古典诗词曲赏读》、《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故事》、《世界科幻名著故事》等书籍。

2.结合课堂阅读教学推荐有关书籍。如教了《蜜蜂》一文,推荐书目《昆虫记》,教了《祖父园子》,推荐书目《呼兰河传》,教了《丑小鸭》,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选集》,教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课文,推荐书目《中国寓言》。这都是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也是儿童乐意看的书。结合课文,介绍有关书籍给儿童阅读,可以加深儿童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收到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写作水平、认识能力、知识面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少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原本最不爱看书的,现在成了小书迷,放学回家就躲进房间如饥似渴地阅读老师推荐的那些书,连吃饭都要三请四请,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是无价之宝,孩子们爱读书了,他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知识面、写作水平必然得到提高。

参加“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中,陈睿同学的《冰心奶奶,你的话我记住了》一文获得一等奖,并收入《百岁冰心和100颗孩子的心》一书中。《恐龙再生》一文获得二等奖并被收入《新地球》一书的首篇。苏宣同学的《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获二等奖。选送的作品在在各种报刊中刊登,如《小学生周报》《三明报》等。孩子写作兴趣浓厚,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

我让学生在阅读《院士的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新世纪的我”为主题,让孩子畅想未来,学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了许多令人欣慰的好文章。其中蔡晨尧等同学写的《下任总编该是谁》、《新世纪的我》、《当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要当卡丁车的总设计师》、四篇作文被刊登在《海峡语文世界》2000年第二期上。编辑特别加上“编辑叔叔的话”,指出他们“写出自己对祖国、对家乡、对科学技术以及对自己未来的美好理想”,这些大大推动、鼓舞了孩子的阅读课外书籍和写作的兴趣。此后,《少年军校日记》、《向你介绍我》等多篇文章见诸报刊。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6

我们的试验旨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指导下,[1]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内化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词语分析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和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推动语文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大幅度提升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识字、阅读与作文能力。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认为,5~6岁的儿童已具有强大的母语基础(已掌握3500多个口头词语和几百种常用句型),因此只需牢牢抓住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创新教学设计,在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多是有趣的、图文音并茂的谜语、故事、寓言、儿歌、散文等)的支持下,运用“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全新语文教学模式,就可以使学生在完全不增加课时和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通过扩展阅读和打写词句、儿歌及短文等活动,识字量、阅读量都成倍地超越新课标规定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的试验之所以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让学生(包括农村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有超常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大量扩展阅读创造了必要条件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应当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而非课外)进行扩展阅读,阅读内容是儿歌、古诗、优美散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少年儿童的本性就是好奇,就是爱听故事、爱看小人书。多媒体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是一种“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老师每次上课在深入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对关键问题则启发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或小组探究,而对课文的一般内容则不占用过多时间去讲解,因而能在每节课上都腾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电脑上的资料(或打印材料)去广泛阅读那些和本课主题及教学目标直接相关并经老师仔细挑选的材料。这样,每位学生在一节课上都有机会阅读好几篇扩展材料(多的7~8篇,少的3~4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再鼓励邻座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或是组织小组探究、角色扮演、全班讨论,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依靠老师讲授课文,一般不在课堂上阅读课外内容;即使偶尔提供一些补充读物,篇幅也少,和我们试验中孩子们自主选择的多媒体扩展阅读相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同日而语。正是由于大量的自主扩展阅读,使学生每节课的识字量大大超出传统教学成为可能:传统教学的识字量每篇课文在12~13个以内,而在跨越式试验中每篇课文的识字量在25个字以上。由于这种扩展阅读是完全自觉自愿、充满情趣的,所以尽管识字量有大幅度的增加,学生却并不感觉有压力、有负担。

2.不把识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加以孤立和割裂,而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

我们在一年级时强调学生要能尽快认读大量汉字,但是并不过高要求学生用手书写汉字的能力。要求学生认读的汉字,都隐含在儿歌、古诗、散文、故事、童话等阅读材料中,而且阅读材料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或是学生在入学前就已初步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会念、会读、会朗诵,并强调对内容的理解。所有生字都不要求马上能用手书写(注意:并非不重视手写训练,只是对手写汉字能力不要求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样大幅度提前,而是严格按课标要求,将手写汉字能力的训练分散到整个小学阶段去逐步完成),但要求学生能将生字用电脑打出来。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字,还会用电脑组词、造句、打写短文,并能顺利朗读课文。以这种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识字、阅读与作文能力得到全面而综合的训练,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扩展阅读轻松地学会大量的生字。结合阅读、作文来识字(而不是逐字、逐词教识字)的好处是,既能掌握字形和读音,又能掌握字义,而且这些生字还可通过经常性的打写练习得以巩固。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跨越式试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把识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加以孤立和割裂,而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如前所述,本试验中的高效率识字教学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扩展阅读过程同时完成—只有大量扩展阅读才能为识字教学效果的巩固与迁移提供最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与此同时,老师还鼓励小朋友们在阅读扩展材料以后,用电脑打写(或用手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关于电脑打写(或手写)字数的多少,老师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只希望学生在每次课堂扩展阅读以后,都能以打写(或手写)方式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老师对写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当堂表扬。于是,学生开始只能打写一两句话,两个月以后能打写一二十句话,半年多时间就发展到能流畅地打写出几百字的小短文,并且能在文中较正确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部分优秀学生的习作可达千字,并且言之有物,个性鲜明,充满童趣。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就是由于本试验把识字、阅读和作文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识字以后,立即大量扩展阅读,接着就鼓励每位学生打写(或手写),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完全是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而不是以语法分析或词语讲解为中心(当然,这并不排斥必要的词语和句型的讲解与分析);是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环境中来学习语文,而不是主要通过词语讲解、句型分析来学语文。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电脑打写(或手写)”环节和“扩展阅读”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缺少“电脑打写(或手写)”这一环节,识字、阅读与作文三结合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也就难以贯彻。在这里,“电脑打写(或手写)”实际上已成为实现识字、阅读和作文这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每个学生认真思考、自主探究以及进行深层次认知加工和促进高尚情感内化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3.敢于冲破权威理论的束缚,大胆实现教育理论创新,在一年级阶段就努力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目前权威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6岁以前的儿童只具有基于表象的思维,要在11~12岁以后才能具有基于命题假设的抽象逻辑思维。传统语文教学深受这种理论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的低中年级段一般只进行形象化教学,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我们对这种传统观念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观念将对我国广大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大大束缚与限制我国年轻一代创新人才的成长。事实上,语言与思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可以达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把二者对立起来,则不仅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试验班的余虹老师《公鸡和狐狸》一课的教学。

上一篇国庆节的文案

下一篇并购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