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例6篇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文1

1、正常的体温与测量的部位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上常用的测量体温的方法是腋下测温法,正常的体温是36℃-37℃左右。

2、还可以测口腔和直肠的温度,口腔的温度比腋下温度偏高些,一般高0.2℃左右。

3、直肠是三者体温测量最高的,一般比口腔要高0.2℃-0.4℃。

4、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方式是腋下,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一些疾病造成的。

(来源:文章屋网 )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文2

1、在36-37度之间。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一个范围,只要在正常的体温范围之内都是可以的,而且在不同的部位测量体温,正常的体温范围也不太一样。比较常用的是在腋窝测量体温,正常的体温范围是在36-37度之间,只要超过37度,就算是发烧的情况。

2、如果是在口腔测量体温,体温要比腋窝稍微高一些,正常的体温范围是在36.3-37.2度之间,体温如果超过37.2度,就算有发烧的症状。如果是在肛门测量体温,最接近于人体内部温度,正常的体温范围是在36.5-37.7度之间,只有体温超过37.7度才是发烧的情况。如果是在腋窝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5度的时候,需要使用退烧药来进行治疗,比如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文3

冬天人的正常体温是36到37摄氏度,超过这个范围就考虑是发热。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转化为热能的产物。

(来源:文章屋网 )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文4

1 Q 孩子正常体温是多少,有几种测量方法?

A 孩子的正常体温随年龄、日常活动和每天的不同时间会有所波动。小儿体温往往高于成人,傍晚体温是一天中最高的,在午夜和清晨之间最低,但正常体温波动不会超过1℃。测量体温有3种方法,即腋温、口温、肛温。肛温比较准确可靠,一般适用于3岁以下孩子,用肛表测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5℃~37.7℃;口温适用于5岁以上的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在测体温前喝了热水或冷水,至少在15分钟以后测体温,用口温测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3℃~37.2℃;温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正常范围是36.0℃~37.0℃。不论用何种方法,如果体温超出了以上所述正常范围即为发烧。

2 Q 发烧持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病情就越严重?

A 发烧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可持续3~5天。发烧持续时间一般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使及时正确用药,退热也要有个过程,只有小部分患儿1~2天退热。同时也不能以发烧体温高度预测疾病严重程度(6个月以下的婴儿除外)。有些家长认为体温高于39℃,一定要使用抗生素,其实许多时候发烧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要遵守能口服尽量不静脉用药。如果遵医嘱用药3天,体温仍有反复,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3 Q 发烧时如何做家庭护理?

A 一次热程中,体温会反反复复,在孩子服药基础上要加强护理,这一点至关重要。护理得当可以减少并发症如惊厥等的发生。应注意不要给患儿穿过多衣服,在服药基础上最好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体温接近正常。目前医学上认为温水擦浴对于小儿是最好的物理降温方法,擦拭部位主要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部位。最好不要用冷水或酒精擦浴,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4 Q 孩子出汗体温就会下降,能不能捂汗?如出现抽搐如何处理?

A 患儿一旦发烧,有些家长错误认为只要让孩内发生,表现为僵直、抽搐和翻眼,呼叫没有反应,持续数秒或几分钟。一旦发生惊厥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首先将孩子平放在地板或床上,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其次,不要将任何东西放进孩子口中。一些慌乱的家危险的动作,不但帮不了孩子,反倒害了自己,高热引起抽搐的孩子并没有咬破自己舌头的危险。如第一次出现惊厥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文5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具

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进行新课

1.温度

教师: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

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

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实验用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教师: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

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教师: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0K,0℃=273K,100℃=373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__K

(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100℃。

四、练习

学生完成本节的练习。

五、作业

1.复习课文。知道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掌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

2.章后习题1.

(四)说明

人体体温多少正常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23-03

创伤患者围术期极易出现低体温,是创伤病人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如果创伤患者低温持续4 h以上,死亡率可达40%,体温降至32℃以下,死亡率为100%[1]。因此,通过被动与主动保温措施,防止患者发生低体温,维持恒定的核心体温极为重要。现就创伤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等作一综述。

1创伤低体温的概念

人体正常体温通过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核心体温在36℃左右。传统上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32~35℃)、中度低温(28~32℃)和重度低温(

2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2.1创伤引起的低温

创伤并发低体温有两种假说[5]。一为“休克代偿假说”:创伤后低血压、低氧血症和脑缺血等会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抑制了寒战等产热耗氧活动,这种对低温的生理性接受被认为是机体对休克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另一为“代谢衰竭假说”:创伤早期为抑制期,氧耗减少,体温降低,随后是反应期,高代谢和产热增加、充分的组织氧合。如果抑制期后持续体温不升或下降,即创伤后单相反应则意味着复苏失败和非生理性的产热减少。

2.2麻醉对体温的影响

全身麻醉可明显抑制正常体温的自身调节功能,使下丘脑调节机制、血管舒缩反应、寒战及其他反射均受到抑制。区域阻滞麻醉由于阻滞区内肌肉松弛,血管扩张,热量丢失增加,在椎管内注射局麻药或镇痛药可降低脊髓温度调节中枢的作用,末梢温度感受区也被局部或区域阻滞麻醉阻断,因此大多数病人手术中体温会有下降趋势。

2.3环境温度对体温的影响

由于医患对室温要求的差异,室温调节不当或不及时,使手术室温度相对降低;手术室转入恢复室的运送途中,室外温度低于室内等因素均可导致体温下降。

2.4输液输血对体温的影响

手术中输注大量温度较低的液体,特别是输入大量库血,可明显降低机体体温。有研究报道,室温下每输入1 000 ml液体或1 U的4℃库血,可使体温下降0.25~0.5℃[6]。

2.5手术中体腔开放

胸腹腔大手术,切口及器官长时间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手术中反复用盐水冲洗,液体可带走大量体热,加之冲洗液浸湿大量巾单;术前皮肤消毒;均可导致机体大量热量丢失,使体温下降。

2.6年龄因素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而下降。如

3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3.1体温调节

轻度低温的病人体温调节功能正常。体核温度在34℃以下时,对冷的代谢产热反应不复存在。体温为33~30℃时,肌肉僵直。体温为30~27℃时,产热量仅可维持基础代谢,寒战终止。体温降到25~20℃时,出现中枢性抑制。

3.2物质代谢

低温可降低机体代谢率。在人体,体温每降低1℃,代谢率就降低6%。体温为28℃时,代谢率为正常的50%。尽管低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而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温引起的氧传送能力的下降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体温每降低1℃,氢离子浓度增加0.017 mol,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约增加5.7%,氧释放减少,易造成组织缺氧,使病人处于酸血症状态[8]。病人在复温过程中出现寒战时,更容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由于酶活性也受到低温的影响,常常使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如维库溴胺正常作用时间为29 min,但在低温( 34.5℃ ) 时,其作用时间延长至67 min。低温还可增加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对多巴胺作用产生抵抗等。

3.3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对低温的早期反应是由交感神经刺激介导的,表现为心率加快和血压上升。体温继续下降时,可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舒张功能受损,负性肌力作用使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传导可能异常而发生心律失常,出现心室除极的J波。低于28℃时,发生室颤、传导阻滞及心搏停止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同时使血浆儿茶酚胺增加;心肌缺血程度增加[9]。低温降低机体代谢率,氧传送降低[10],也可引起心肌功能受抑而造成心排出量下降,后负荷增加,心律失常。由于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增加心肌做功和心肌组织耗氧,也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11,12]。低温使外周血管收缩,掩盖了血容量不足,复温时由于血管扩张可出现低血压,甚至复温性休克。

3.4呼吸系统

最初呼吸加速,但随着体温的降低,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成比例地降低,肺的血流量随着总血流量的减少而下降,最终出现呼吸停止。此时动脉内的氧合作用仍能维持,但组织内的氧合作用因为强烈的血管收缩和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而受到削弱[2]。低温还抑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致肺内分流增加,抑制低氧性呼吸驱动并增加肺血管阻力。

3.5血液系统

体温降低引起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核心体温每降低1℃,血液黏滞度增加2%[13]。低体温直接抑制创伤后凝血级联反应中的酶反应速度,使血小板被隔离在肝脏和脾脏,减少循环血小板的数量[14];低体温还增加肥大细胞释放肝素样物质等[15],抑制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引起凝血病、甚至DIC。

3.6内分泌系统

体温下降初期,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多,血中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也增多。但随着体温的不断下降,ACTH进行性减少,体温低于28℃时释放减少,引起低体温性利尿。低温时胰岛素的产生减少,致使血糖升高;同时外源性的胰岛素的作用也明显阻滞。体温31~29℃时,无论是否附加足量的胰岛素,给予葡萄糖都会引起持久的高糖血症。

3.7中枢神经系统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大脑的血流对体温温度的变化高度敏感。体核温度每下降1℃,脑血流量下降6%~7%,并导致临床症状,如判断力减退,意识错乱,意识模糊等。反射功能也受到低温的影响,32℃时反射亢进,体温再低时反射减弱,低于27℃时,瞳孔对光反射和深腱反射消失,可导致病人表现为死亡状态[16]。

3.8 对预后的影响

低温是创伤病人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轻度体温降低可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降低皮肤血流量和氧供,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增加伤口感染率[17]。Kurz-A等[17]观察了200例创伤病人,低温组96例中有18例发生伤口感染,感染率为19%,常温组104例中有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仅为6%;低温组平均伤口拆线时间较常温组延长1 d,平均住院时间延长2.6 d。低体温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越强,病人的预后越是不良。在ICU的一项研究发现,低温持续2 h者,死亡率为24%,而在同等条件下维持体温正常者,死亡率仅4%。

4低体温的防治对策

4.1提高手术室环境温度

热量的传导方式有辐射、传导、蒸发等,提高手术室的环境温度可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一般认为将手术室温度提高至24~25℃为宜,现在主要的方法还是启动空调系统控制室内温度。

4.2加强患者的保暖措施

通过非术区皮肤覆盖可以减少热量散发。一层覆盖物可减少30%的热量丢失,但这种改善并不随覆盖物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18]。因此,还需使用一些主动加温方法,如使用电热毯、循环水垫、充气加温、辐射加温及负压加温等。Cabell等[19]认为使用温毯机维持体温,对四肢加温比躯干加温更有效。

4.3加温输入液体

将要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加温,可用温水浴,也可用各种输液加热器。Santoro等[20]对100例健康人应用不同温度液体静脉输注的研究表明:液体保持36.5~37℃可获得安全、可靠、舒适,以及对药物成分无影响的效果,但指出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不能加温[20]。Smith等[21]认为输入液体和血液要加温至42℃,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冲冼胸、腹腔的液体也应适当加温,避免冷冲冼液带来的低温反应。

4.4静脉输注氨基酸

在全麻状态下,氨基酸的产热作用是平常的5倍,因此术中静脉输注氨基酸可抑制低体温发生。

防止患者低体温的对策还有,在股动脉和对侧股静脉经皮置血滤管(10F),外接液体加温器,由反流血提供热量,病人自身血压是流动的动力,这种方法便于在床边应用,不需要复杂的泵系统,这种复温还可改善存活率和死亡率。它的主要限制在于病人的低血压,因为低血压无法保证血流速度而使复温效率达不到要求。

心肺体外循环是一种高效和快速复温方法,常用于低温导致循环衰竭病人。此外,还应做好心肺功能监测,并且及时补充血容量。

综上所述,创伤引起的低温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一过性的临床现象,它加剧了创伤患者内环境的紊乱,积极防治低温,做好术中体温监测及保温措施,以尽量减少低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延龄. 创伤病人中的低温[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9,20(4):227-229.

[2]Peitzman AB,Rhodes M,Schwab CW,et al.The trauma manual[M].2nd edition.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404-410.

[3]Jurkovich GJ,Greiser WB,Larteman A,et al. Hypothemia in raumavic2tims :An ominous predictor of survival[J].J Trauma,1987,27:1019-1024.

[4]Ivatury R,Cayten CG.Textbook of penetrating trauma[M].Philadelphia:Williams & Wilkins,1996.995-1006.

[5]Gentilello LM.Advances in the manugement of hypothermia[J].Surg Clin North Am,1995,75(2) :243-256.

[6]潘春莉.全麻手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8):974.

[7]谢荣.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0.

[8]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72-1182.

[9]Shiozaki T,Ohnishi M,Tasaki O,et al.Low oxygen extraction despite high oxygen delivery causes low oxygen consumption in patients with burns recovering slowly from operative hypothermia[J].Surgery,1995,118(1):44-48.

[10]Britt LD,Dascombe WH,Rodriguez A,et al.New horizons in management of hypothermia and frostbite injury[J].Surg Clin North Am,1991,71(2):345-370.

[11]Frank SM,Faleisher LA,Breslow MJ,et al.Preoperative maintenance of normothermia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morbid cardiac events[J].JAMA,1997,277(14):1127-1134.

[12]Schwarts AJ.Anesthetic issues related to hypothermia[Z].53rd Anu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Orlando Florida,2002,222-230.

[13]Fischer RB,Souba W,Ford EG,et al.Temperature-associated injuries and syndromes[J].J Trauma,1987,354-363.

[14]Michelson AD,McGregor H,Barnard MR,et al.Reversible inhibition of human platelet activation by hypothermia in vivo and invitro[J].J Thromb Haemost,1994,71(5):633-640.

[15]Carden DL,NovakRM.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in hypothermia[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82, 247(15):2099-3102.

[16]Peng RY,Bongard FS.Hypothermia in trauma patients[J].J Am Coll Surg, 1999,188:185-196.

[17]Kurz A,Sessler DI,Lenhardt R.Perioperative normothermia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 and shorten hospitalization[J].N Engl J Med,2001,334:1209-1215.

[18]赵晶,罗爱伦.麻醉与围术期体温调节[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1(10):887.

[19]Cabell LW, Perkowski SZ, Gregor T,et al.The effects of active peripheral skin warming on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in dogs[J].Vet Surg,1997, 26(2):79 .

[20]Santoro A,Mancini E,Canova C,et al.Thermal balance inconvective therapies[J].Nephrology,Dialysis,Transplantation,2003,18(7):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