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范例6篇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范文1

本节课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上的一节公开课。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王雄老师的课从形式上看属于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生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王雄老师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他们讨论或表达提供机会,整个课堂上形成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主题“历史教育与公民素养”。在这儿阐释一下什么是公民素养,公民素养的关键就在于公民的参与,要具备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国家、民族、关注整个人类当前与未来、发展与进步。美国的一位学者说过“公民不等于臣民,他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王老师的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小组讨论、手工、绘画、游戏、竞赛影像剧场等,而这些是一个功底深有底气的大师的创新思维的杰作。

1、小组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推出代表,说出一幅你印象深刻的图片,并说明理由。

2、集手工制作、绘画、游戏于一体,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王雄老师要求同学们叠出象征清朝统治的金字塔建筑。当时给每个组两张纸,一张正方的,用于折叠一个简易的金字塔建筑,小组成员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金字塔的尖端,象征着一个国家统治者;一张用于画一个新建筑的设计图,接着被一组撕掉金字塔,游戏结束后,参与撕掉的同学谈自己的理由和感受。而这种游戏它还高在利用心理学上的排解情绪方式来让学生有切身体验,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可是本课的夺目之处。不过总觉得由于过分强调了形式和学生的参与,有些学生的“灵感”被扼杀了,如一位学生不按老师的统一要求撕毁“手工折纸”,这时如能抓住时机展开讨论,提出革命与改革的方式的利与弊,这样的话将是多么令人心仪的参与啊。

3、讨论 王老师组织的讨论总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如同学们在撕掉纸金字塔后,接着引导讨论:“撕掉”意味着革命摧毁一个政权,但新国家未建立起来,意味着辛亥革命的建国任务并没有完成。王雄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给了学生尽可能宽阔的思维空间。建国需要设计图纸,宪法就是这样的设计图,引导讨论《钦定宪法大纲》、《临时约法》的不同。二者的比较从、政权构架和民权三方面进行这个环节启发学生认识:负责任、建设性是公民的重要特征。

3、影像剧场 王雄老师又通过影像剧场来诠释制度变革的内涵。辛亥革命在形式上结束了帝制,但要在深层文化结构上告别帝制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的,民国取代帝国注定不会顺利。那辛亥革命失败的根子在哪里,便是国民的生活方式或者行动方式。王雄老师要求每个小组用“身体雕塑”再现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一个是在皇宫决策国家大事的场景;一个是在国会议员们讨论国事的场景,进而探讨两个不同场景的不同,仅仅有《临时约法》并不能改变很多人有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共和国建不起来与国民习惯有关,换句话说,真正的制度变革需要的是每个公民从行为上改变,从这方面讲,这时候民众还未成为真正的公民。

4、竞赛 王雄老师组织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每参与或回答出一个问题就加“”,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小组荣誉感。

王雄老师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参与式教学范文2

践;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40―01

一、 参与式教学的概念

“参与”是指参加活动的个体投身在群体活动中,与群体成员之间所发生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本的合作,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探究、反思、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认识与情感,从而达到改善班内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目的。

二、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参与式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它意味着教学观念的改变,这种理念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教师,教师不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动脑筋深入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通过与同伴的探究、合作和交流,有利于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能削弱初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被动的重复,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更多的独立探究时间,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在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之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很多时候参与式教学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

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不管教学内容、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一律由学生讨论完成,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让自主探究变得盲目而缺乏实效性。而且,活动的评价形式单一、主观、片面,只关注结果,不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重小组评价,轻个人评价。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活动小组分工不合理,讨论的形式也一成不变;教师对活动的目的交待不够明确,分工不够具体;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整个交流过程有时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其他同学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

四、如何构建参与式课堂

参与式教学的全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评价阶段。

1. 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活动小组的组建和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将本学科学习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分到一组,形成一种互补;小组规模以每组4-6人为宜;座位的编排方式可灵活选用。为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应轮流担任小组内的不同角色,如组长、纪律监督员、汇报员等。

2. 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实施阶段包括教师的引导和小组活动。教师在进行活动前,应以教学设计为基础,向学生讲授活动预备的学习知识和概念。教师要为每个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任务。

参与式教学范文3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角色转换; 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56-01

创新教学模式,是当今教改的主题。我是一位中学教师,我校近年也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种“灌输”的沉闷气氛,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探究新知、体验新知、巩固新知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现我就构建新模式过程中,教师要做出什么样的准备,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我校的教改实际,谈以下四个看法:

1 教师角色转换的思想准备:由原来课堂上的“演员”变为当今课堂上的“导演”

新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转换,要从原来课堂上的“演员”变为现在课堂上的“导演”,教师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传统模式的长期影响,广大教师教改观念的普遍滞后,教师心理的准备不足,已成为构建新模式的难点。为些,应提前让教师作好相应的思想准备,让教师领悟到实施这一模式的意义、原则、方法和策略,促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论,认可对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而自觉地把自己原有的“演员”角色定位,转变为“导演”角色定位,变“要我实施新模式”为“我要实施新模式”,把教学改革化作自觉的行动,为全面构建新模式奠定良好的实施主体条件。

2 教师业务素质的技术准备:由传统个体备课变为年级学科集体备课

学生主体参与型模式的实施,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情境设计。 创设情境是学生主体有效参与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以一个什么样的心境进入学习过程。学生“探究”意识强不强,“参与”积极性高不高,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科学与否。而情境的创设,不同课时有不同的知识特点,难度不一,作为教师个体,要创设好每课时情境的思路和水平是有限的,集体备课方式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2.2 循序渐进以“问题”为载体。 “问题”载体的设计,是新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情境设计一样,单个教师在一个学期里,要设计好几个课时容易,但要贯穿各学年始终,个体的力量、水平、素质显然不够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甚至积极收集、借鉴外校、外地关于某一课时的智慧,显得极为重要。

2.3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新知、拓展创新空间。 新模式就学生获取新知的途径,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和以往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自主探究的环境中来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获取对新知的体验。这一过程中,哪些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能学会,能做,能说,能探索的结论,集体备课时都应做出明确的定位。

3 教师亲和力的情感准备: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变为“和蔼可亲“的引导者

实施新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改变教师那种过度威严的现状,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3.1 倾注爱心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当老师平日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上课时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慈爱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学生就会对老师有感情,自然地喜爱老师所教的学科。只有师生互敬互爱,气氛宽松,爱在学中,学在情中,学生毫无心理压力,才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体参与、创新发展才能从可能变现实。

3.2 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学生心理安全感。 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不要急于作出评价,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让他们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悦。相反,如果不宽容学生学习上的失败,就等于堵塞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道路,就会打击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3.3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思考、有创新。质疑的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教师能因有些学生所提问题不是教材里的内容就置之不理,而应视问题的种类,因势利导。总之,要让学生们为自己提出问题,能得到教师认可、并获得数学新知而兴奋无比,使学生充分尝到动脑筋、爱问为什么的乐趣。

4 教师课堂组织的能力准备:既需预案在先、成竹在胸,又要临场发挥、随机应变

学生主体参与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一般要经历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展开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组间交流补充——形成创意见解——操作学具验证——自我评价、归纳总结——开放性练习、拓展知识等过程。

4.1 科学分设讨论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首先是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少,不利于讨论交流和相互帮助;人数太多,不利于性格内向学生的个人充分展示。其次是成员搭配,小组内成员按成绩好中差搭配,性格外内向搭配,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较好。再次是明确任务、分工到人。

4.2 认真拟定讨论制度。 学生因性格不同,对学生讨论不进行制度上监管,就无法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因此,要拟定课堂讨论制度,规范学生讨论时听、说、交往的具体要求。比如:听,要学生养成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善于把同学的解法与自己的比较。说,要有敢说的勇气,每位同学说话时声音要响亮,条理尽可能清楚,让人一听就明白。交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参与式教学范文4

关键词:“曼阮”组合 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 普通高校 文化先导 重意轻技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目前国际音乐教育界公认并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具有跨文化、多视角、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旨在引导学生摆脱 “二元论”(欧洲艺术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思想的束缚,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等。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课程目标规定:“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笔者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讲世界民族音乐鉴赏课期间,尝试建立和运用“曼―阮”组合参与式教学模式,致力于在普通高校推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探索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潮流的音乐教育新路径。

一、定位

在普通高校开展多元文化参与式教学应突出大众化、普及性、简便易行等特点,将文化的普及作为教学着力点,以乐器为工具,以演奏为手段,将理解、尊重传统文化与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并重,通过学奏世界各国音乐作品,广泛接触各类音乐体系,感受不同的音乐思维,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协作精神,开发其创造力和艺术潜能,培养其开放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培育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启发专业学习等教学目标。

二、理念

1.文化先导,突出“文化中的音乐”

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音乐形态的多样化,实践课的跨文化辅导应与欣赏课教学有所区别,即突出“文化中的音乐”。以文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地域特征、语言、种族、宗教、价值观等人文知识,让学生对地区文化形成总体认识。除介绍音乐文化共性特征外,还应针对所学乐曲的文化内涵做深入分析。相同或不同区域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了解,才能弄清音乐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在介绍印度《阿丹陀・梦幻》时解释音乐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在介绍《美丽的非洲》时讲音乐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在介绍《西波涅》时讲拉丁美洲混合文化的形成原因等。

2.重意轻技,强调“音乐中的文化”

在学习进程中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即在实际操作中要强调“音乐中的文化”。参与式教学是通过接触各类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来学习不同音乐体系,把握不同音乐风格,最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它不重视“技巧”的难度,而更注重领悟音乐体现的内在精神和韵味,即重意轻技。鉴于学生习惯了音乐表象的感性化认识,对用音乐去理解文化的方式很陌生,所以要求教师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帮助学生逐渐了解音乐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提高对音乐发展的认识程度,培养其观察力和整体把握能力。

三、“曼阮”组合

1.乐器选择

鉴于多元文化参与式教学的特殊性,所选乐器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流行性。在世界各音乐文化区都有出现,并已形成了地域化演奏风格,曲目广泛;二是易学性。演奏技巧易掌握,门槛不高;三是大众化。易购买、价格低廉、便于携带。

(1)曼多林

笔者经过大量调查和实验研究,最终选择了曼多林作为多元文化参与式教学的主要乐器。曼多林mandolin属拨奏弦鸣乐器。据记载它最早出现于15世纪意大利的图像文献中,现流行于意大利南部和欧美、亚洲各国,过去作为欧洲民间歌曲的伴奏乐器,现已发展成为从高音至低音的曼多林乐队,可演奏各种大型乐曲。高音曼多林17个品,8根弦发4个音,定弦与小提琴一样g d1 a1 e2,用拨子演奏,声音清脆、嘹亮。历史上很多著名作曲家都用曼多林创作过音乐,如A・维瓦尔第、莫扎特、、勋伯格等。①由于高音曼多林形状、大小像中国的柳琴,演奏技巧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乐器本身带有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可以演奏中外各类音乐作品。随着欧洲殖民扩张,这件乐器遍布世界各国,特别是在亚洲很多国家广泛使用。曼多林在世界广泛流行,在各国形成了多样化的演奏风格,曲目也种类繁多。演奏入门快、易掌握,形制小巧,便于携带,价格便宜(市场价200元左右),非常适宜普通大学生使用。

(2)“曼阮”组合

曼多林作为旋律乐器音域较高,音色单薄,弱化了音乐的表现力,笔者选用中国民族乐器――阮来补充中低音区的音色,与曼多林一起形成组合配置。阮是现今中国民族乐队常用乐器,由于和曼多林同属于弹拨弦鸣乐器,构造相似,定弦相同,演奏技巧和表演形式也大致相同。它可以作为节奏乐器与曼多林配合形成复节奏的风格,来演绎非洲音乐;也可作为旋律乐器对主题进行补充或与曼多林合奏呈现音乐的高潮;还可作为和弦乐器使音色更加丰满、具有立体感。曼多林、中阮、大阮3种乐器组合配置,可使整体音色更加丰满,表现力更加丰富,进而满足演奏不同种类音乐作品的需求。

2.乐器运用

笔者把课程设置为适用于各专业的低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公选课,学习周期为一个学年。教学共分两个部分,包括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知识辅导和实际演奏操作,教学比例各占一半,讲与学穿行,除了学习乐器,还加入了演唱、节奏律动等,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音乐体系的认识,促进学生全面理解音乐文化。教学内容设计按照世界民族音乐不同文化区域划分,遵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特征,广泛接触各区域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专业音乐、流行音乐等诸多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概念,打破主流与非主流的界限,让学生客观、理性地去认识世界音乐。具体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展开。

(1)第一阶段:转变观念,明确重点

本阶段主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主动意识强,笔者通过播放大量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世界民族音乐的思考,提出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逐步引导学生改变观念,帮助学生从文化脉络中认识音乐。以理论和欣赏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器乐部分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以欧洲音乐体系为基础学习基本功,侧重学习双手的不同基本技法与配合,并通过增加指法练习来巩固,为进一步学习作品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逐步深入,提高技能

本阶段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实际操作并不断消化、提升。经过前期的铺垫,学生对世界音乐有了一定认识,对各种音乐形态产生出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进一步去接触。笔者以欧洲殖民文化为主线,从欧洲民间音乐开始,依次进入受欧洲殖民文化影响的大洋洲、北美洲和东南亚的音乐作品,先寻求音乐的共性,再学习当地音乐,体验音乐的个性,并进一步延伸出外来文化与本地区文化传统的关系,进而在两种不同音乐文化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座先前经验与新体验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产生共鸣,培养了学生对世界音乐更多的领悟和更持久的热情。

(3)第三阶段:全面展开,完整表现

本阶段以文化的多样性为线索,陆续展开非洲、拉丁美洲、西亚北非、南亚等地区音乐教学。这部分作品技巧性更强,如频繁的变化音、音区转换、各种复杂节奏的把握等,特别是准确表达浓郁的地域文化是这部分的重点。对于一个习惯用一种音乐体系去认识音乐的学生来说,接受其他的音乐体系是困难的,很容易用惯有的方式去衡量和判断,要想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必须站在跨文化的角度,以他文化的思维认识音乐。鉴于世界音乐的复杂性,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如学奏《美丽的非洲》一讲,笔者从黑非洲仪式音乐表演形式讲到社交功能;从表演内容讲到价值观念;从进行3∶2对峙、规则与不规则节奏混合的练习,讲到非洲特有的交叉节奏、复合节奏特点,引出点状的、跳动的动力性音乐思维,最后通过曼多林和中阮交叉节奏的学习,全面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再如在学奏印度《阿丹陀・梦幻》一讲时,笔者在介绍拉格时从教唱音阶讲到音名的文化含义、旋律的装饰性特点;从16拍节奏训练讲塔拉的节奏圈概念,并延伸出印度宗教信奉轮回的理念。经过充分的感性认识,再开始学奏《阿丹陀・梦幻》,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体验印度音乐特有的魅力。一些技术难点还可以借鉴西方的技术方法,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如乐曲的快速走句,以先慢后快的方法训练,切分音符、附点音符、弱起、前十六音符、后十六音符的节奏训练可以通过专门的节奏练习来掌握。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427―428.

参考文献:

[1]威廉・M・安德森,帕特里夏・希汉・坎贝尔.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 曹水清,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杰夫・托德・提顿.世界音乐[M].周刊,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自明.拉丁美洲音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昕.从撒哈拉往南走――黑人音乐偶拾[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大卫・戈尔滋沃斯.澳大利亚的加美兰教学:跨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些观点[J]刘勇,编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1998.

参与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参与式教学 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在这其中参与式教学脱颖而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是教学领域的参与式活动。它坚持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习者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全员性和合作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1]。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参与式数学教学需要“新”

1、理念要新。

要走进参与式教学的课堂,必须转变理念,用参与式的理念引领教学,并能把这种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否则就会导致穿新鞋走老路。如今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如同春风化雨,已成为时代教育的需要,它体现了“互教互学、师生互动、积极参与”的教育思想,实现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教学目的。此外,教师需要有新的师生观,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思路要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以“复习、例题、结论、练习”为主的教学思路。从复习旧知识导人新课,虽然能很快找到新知识的导入点,但问题在于没有给学生提供知识检索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参与式的数学教学的流程基本是“创设情景、探索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创设了这样个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分吃西瓜时,四人各得一个西瓜的四分之一,但八戒嫌四分之一,第二个西瓜主动要了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但是吃完西瓜发觉没有四份之一的大。听到这里学生们都笑了。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想。”师:“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被调动起来了,并且产生了探究知识的欲望。

3、手段要新。

在参与式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认知特点因材施教,要善于合理利用教具及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选取一些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建构知识。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可以多采用一些教学玩具及智力游戏,这样不仅能愉悦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性情,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好胜心理较强,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辩论,这样问题就可以在学生的探究、辩论中得到解决。

二、参与式数学教学需要“活”

1、教学灵“活”。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始终没有通用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参与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参与式数学教学注重“算法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教案、教参的束缚,教法要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鼓励他们的正确算法。若有困难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适时点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如教学 “240-70=?”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可能只会出现两种想法:24个“十”减7个“十”得17个“十”,即170;140-70=70,100+70=170。其实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方法,如:“200-70=130、130+40=170”; “240+30=270、70+30=100、270-100=170”;“70-40=30、200-30=170”。以上这些方法,如果学生难以理解,就不能强加给他,如果是比较便捷的,对于今后的学习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算法,可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学生当中,将其介绍给大家。

2、教材用“活”。

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做到尊重教材但不囿于教材,融合教材但不游离教材之外,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生活中的数学不可能全部纳入教材,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贴近实际生活,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材料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有一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学校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小勇同学无意间打碎了,他很想配上一块,但是玻璃已经被打碎,碎片不太完整,无法拼凑出原来的尺寸。能否仅选几块碎玻璃就配出与原来完全相同的玻璃?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着这些碎玻璃图片,进行着思考和想象,过了一会儿,大家热烈地展开了讨论。这个情境来自于生活实际,又包含着明晰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要学“活”。

参与式数学教学注重学习活动,它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手、动脑,积极探究,思维才能得到启发。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理念要新、思路要新、手段要新;教学要“活”,教材用“活”。

参与式教学范文6

【关键词】管理学;参与式教学法;实践

管理学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受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的双重影响,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程,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无处不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管理学这门基础课程的兴趣。

1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1.1管理学授课教师普遍了解参与式教学法,但是应用的较少

作为管理学这门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普遍都对参与式教学法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受课程的课时安排、教学进度、教师的个人精力、对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水平等因素限制,以及现阶段高等院校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普遍采用大班级多专业混合教学的模式,为了教学管理方便以及不延误教学任务,大部分的管理学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1.2管理学课堂秩序混乱

传统的管理学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而参与式教学法下的管理学课堂,受授课教师课程内容涉及以及学生的参与态度影响,课堂的秩序又过于混乱,很多学生利用分组讨论的机会谈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或者玩手机,完全违背了参与式教学法最初的教学应用目的。

1.3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缺乏创新在尝试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很多管理学的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及时意识到了参与式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却缺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路,不知道从何下手,也没有好的创新方式,通过都是照抄照搬成功的教学案例。成功的教学案例通常都带有针对性、独特性的,并不适宜于所有的管理学课堂。因此,及时这部分教师在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参与式教学法,但是管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却仍不理想。

2应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管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2.1有助于学生对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与领悟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中会大量涉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心理学、组织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在管理学课堂中交叉联系,单纯依赖于教师在课堂对理论知识进行复述与讲解,无法帮助学生对综合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只有利用参与式教学法,带领学生参与进来,主动去学习和理解课堂授课内容,才能带动管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2有助于高效完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众多专业中开设管理学这门基础课程,并不是帮助学生去学习和记忆管理学中的各种观念,而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和建立现代管理的这种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实践中如何去运用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融入社会。参与式教学法下管理学课程教学课堂,能够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创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去主动思考,在课堂的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3有助于提高管理学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各种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成功案例多来源于国外的学校,并不适宜于应用在我国管理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大量的资料,以教育计划为指导,不断创新管理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推动管理学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的提升。

3持续推进参与式教学法下管理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3.1高等院校应该鼓励管理学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

推进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高等院校的有利支持。因此,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本学校的管理学授课教师,有计划的逐渐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对授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付出予以肯定,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听取其他教师的授课过程,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引导本学校的管理学授课教师逐渐熟悉和参与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

3.2将参与式教学法融入到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中

虽然参与式教学法具有众多的优势,然而,在推行此教学法中,切忌完全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中逐渐加入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管理学授课教师虽然对这种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程度的认知,然而很多授课教师却对如何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感到没有头绪。通过两种模式的交融,不仅有助于帮助授课教师逐渐适应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节奏,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学授课教师收集学生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反应程度,逐渐调整课程的授课内容。

3.3对管理学课程的参与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管理学授课教师应该通过翻阅参与式教学法成功的案例以及互联网中形形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内容,结合本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对这些案例进行修改和创新,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收集和归纳,将与学生尝试相匹配的素材引入到案例的设计中来,以完成对本课程参与式教学内容的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法对管理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管理学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推行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需要学校对管理学授课教师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成绩予以鼓励和肯定,还需要管理学授课教师在探索如何应用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参考成功的教学案例并且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与案例,持续提高管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彩虹,鲁芳,谢金云.参与式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学理论,2015(08):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