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范例6篇

书法教学

书法教学范文1

关键词:书法 教学 方法

书法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循序渐进,经过一步一步的长期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完成有效的书法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经过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训练,我积累了一些点滴体会,也总结出几点粗浅的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成了书法教学的第一课。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书法感兴趣,教师只有将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才最活跃、最有效。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懂得欣赏书法之美,才会喜爱书法。人们常说“眼高手低”,其实书法学习的规律就是这样:先是眼高――它代表认知水平,其次才可能有手高――它代表实际创作水平。眼高手低的规律即是认知先于动作,由此可见,欣赏是进入书法艺术学习的最初的台阶,学生对书法兴趣的产生最初来源于欣赏。如果没有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的认识,没有学生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名作的崇拜与热爱,则任何技法训练都毫无意义。因此,书法教学要先多上欣赏课,等到学生的“胃口”调足了,开展其他内容的教学就自然水到渠成。生活中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故事,课堂上利用古今书法家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可以调节学生的手指肌肉和大脑的疲劳,提高练习效率,学生感兴趣亦会产生奋发图强的动力,增强了练习书法的毅力。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退笔成冢;黄庭坚观看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通过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又可以陶冶性情。在故事中再适当渗入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和形象的故事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课堂显得生动活泼,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精讲、示范、练习、巡视辅导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多,粉笔示范的多,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似懂非懂,练习的时候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精讲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技巧、间架结等,给学生做精简的讲解,并加以示范,让学生通过听讲、观察,对字的用笔有所了解后,做到“胸有成竹”,再开始临摹。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学书法也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一定尽量让学生直接感触到客观具体事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印象。演示中让学生看清笔的走向,看清起笔、行笔、收笔。利用形象比喻法讲解,以启迪少儿积极的形象思维,扩大形象之间的联想,使他们能迅速地抓住和掌握点画的主要特征。书法家以“练”字当先,书法技能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形成,但也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比例。

三、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以往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许多古代的碑帖和优美作品集中到课堂上一一展示给学生欣赏。而现在电教多媒体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便于教师示范,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可以利用镜头的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使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慢放画面,使转瞬即逝的动作过程完整、清晰、具体。平时教学中,一般是利用投影片在投影仪上示范或直接用笔在黑板上示范。这些方法由于书写材料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把知识点示范清晰,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利用视频展示台,教师在上面直接范写,“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运笔过程以及用墨的多少、书写时的节奏等用笔方法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学生对所接受到的知识印象会非常深刻。

四、观察与比较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仔细是最为常见的心理品质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他们在临写字贴时,常常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我的体会是教会学生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首先读贴、辩字、记形是教学的基本方法。读贴,即引导学生看清字形,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字的完整的轮廓。如:欧体“智”字是呈长形的倒梯形结构,第一二笔连写,第三笔横长且斜,下边的“日”字横折吊脚。这样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就很容易看得真切。辩字,指导学生分析字的部件,对每一个笔画进行分析。记形,让学生记准字形和笔画,部件在格子中的位置。学生练习都是用带“米”字格的字贴和练习纸,教学时教师稍加分析,学生就容易记清字在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征。其次比较使学生观察得更为仔细,让学生先写再比,找差距,一个字通过读贴、辩字、记形之后,基本上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记忆,经常写写,把这个记住了的字表现出来,找找差距,学生容易进步。我在指导学生练习时,提醒他们,这个字在哪本字贴上临写过,你看见过哪位名家或老师书写过,是什么样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一下把这个字的字形说出来了,我让学生写后,再找原字贴比较,这样极容易发现不足,最后老师讲学生比,促提高。一些学生经常写一些漂亮的字,教师应及时地把这些意想不到的好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者在教室墙壁上展出,让全体学生欣赏。让学生们自己来评一评,比一比,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作总结。学生们个个喜滋滋的,都想把自己的作业放上去,展出来,也想当一回评委。

总之,书法教学中的方法是很多的,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发现挖掘总结,相信我们通过对这一方面的探讨研究,书法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书法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方法指导;精讲多练;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2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13

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人们很多时候都可以依靠键盘打字实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因此很多人认为汉字写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其实不然。从甲骨文开始至今,汉字历经数千年,必定有其不可超越性。汉字在过去记载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汉字独特的魅为依然不减。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统一结合的文字,是由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和转注六种方法造出来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其独特的中华历史文化,都需要我们加以把握和感悟。而书法则是认识、把握和感悟汉字最直接的形式。因此,本文将就小学书法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在书法教学中加强方法的指导

书法讲究方法与技巧,小学生初学写字,教师更是应该强化方法的指导,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书法教学中利用井字练习本强化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记忆和感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书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与形象观察法分析汉字形象。

(一)在书法教学中利用井字练习本强化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记忆和感知

笔者从以往的写字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汉字的笔画或多或少于标准笔画标准,偏旁部首e位等,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观察不够细致,或是在记忆汉字结构时不够细心,还有就是因部分汉字的偏旁、部首较为复杂,也导致了学生对字体结构的记忆障碍。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写字教学中,特意要求学生准备井字练习本,以便使学生对汉字的结构实现精准记忆。例如:把汉字“口”“皿”“甲”“平”至于井字方格中学生可以清晰的感知字形,即“皿”字形略扁,“甲”字形略长,“平”和“口”字形接近正方,口字略小。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实现对汉字结构的记忆和掌握,从而避免了书写错误的发生。

(二)在书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与形象观察法分析汉字形象

写字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实现对汉字结构的精准掌握,更在于使学生所书写的汉字结构美观,而后一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将形象法与对比法引入到写字教学之中,以便使学生认真观察字体范例,从中获得书写心得。如笔者在讲解“尖”字的写法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铅笔,使学生形象地领会了何谓“尖”的形象,这样一来,学生心中有了“尖”的形象,笔下的“尖”字书写也更为美观。

二、精讲多练,加强辅导

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在为学生示范执笔方法、运笔技巧和间架结构等之后,会安排学生自己练习,而教师则很少深入到学生之中为其详细指导。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在示范的时候,为学生详细讲解,在教学中一定尽量让学生直接感触到客观具体事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印象。演示中让学生看清笔的走向,看清起笔、行笔、收笔。之后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开始运笔临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技巧,为学生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当然,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学书法也是非常重要,利用形象比喻法讲解,以启迪少儿积极的形象思维,扩大形象之间的联想,使他们能迅速地抓住和掌握点画的主要特征。书法家以“练”字当先,书法技能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形成,但也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比例。“讲”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要挑有代表性的字讲,尤其是容易忽视的细微处要讲清楚,围绕指导的重点,分析优劣,给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教师讲解时要抓住笔法的关键,不能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否则,学生会因为不能理解而失去兴趣,学生要注意用笔的方法,还应该注意骨力,运笔的快慢也应同时训练,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和反馈,并给予写得好的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三、在书法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读帖训练

书法教学中,字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对于学生动笔临摹和写好每一个汉字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临摹字帖中的读帖训练。首先,拿到字帖先不必着急临摹,可以先观察每一个汉字,观察其结构、特点、笔画,观察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转折和收笔,对笔画的行笔快慢进行分析概括。在观察完之后,再动笔进行临摹,临摹之后要对比自己所写的汉字与字帖中的汉字有何区别,找出自己临摹的不足之处,然后再此进行临摹,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读帖,有利于学生养成由整体到局部、由轮廓到细节、由现象到本质的全面有序观察习惯。

四、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文化环境

环境是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因此书法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应该在校园里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文化环境,比如在教室里、走廊上贴上教师或者学生的书法作品,或者开展书法大赛,展现师生的书法风采,调动小学生书法的学习兴趣,在全校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在书法教学中加强方法的指导、精讲多练,加强辅导、在书法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读帖训练、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就小学书法教学展开了探究。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借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书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有禄.探索小学开展书法教学的研究实践报告[J].学周刊,2014(15).

[2] 刘春芳,罗廷英.浅谈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aaa].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4).

[3] 巩秀香.小学书法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

[4] 李逸峰.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3(6).

书法教学范文3

一、学生不能坚持学习。

二、学生不习帖,临帖不忠于原帖。

三、学习目的太过功利。笔者通过实践探索,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贵有恒,学习书法更是如此。

二、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

三、明确学习目的,避免功利与浮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针对少年儿童进行的书法教育和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我通过自己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思考、探索,以及与同行的学习、交流,发现这当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学生不能坚持学习。

学习书法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快乐的历程,不经历艰辛,便体会不到快乐。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这是非常可惜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教学管理不严,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无成效;

3、家长对孩子书法学习过程的不理解以及其急功近利。以上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半途而废。笔者有一学生,从汉隶《曹全碑》入手,学习书法一年,在我看来,其笔力,结构已是很不错的了,且学生悟性也好,若坚持学习下去,必能有所成绩。但由于其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进步太慢,令其终止学习。家长的不理解和急功近利,就这样将一个孩子的天赋和潜力泯灭。令人惋惜!

二、学生不习帖,临帖不忠于原帖。

现在有一些老师教授学生书法,甚至不从习帖入手。这当中不排除一些老师自己的临帖功底不深。教学时自己写一个范字,学生照着临写,而这个范字实在不知道其来路,既非“颜”也非“柳”。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对书法的理解必将产生错误的认识,发展后劲不足。没有从传统的经典碑帖中汲取营养,习书不从临帖入手,势必让学生误入歧途,写出的字俗不可耐,无甚品头,甚至败坏了习书风气,可谓误人子弟!学生在临帖时,形神忠于原帖是临帖的要求和目标。有些学生临到最后,在字的点画,结构,运笔方法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积习,与原帖相差甚远,如:运笔不到位,没有轻重缓急的变化,字的重心不稳,写字涂涂填填......正所谓"积习难改",老师若没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纠正,将对其以后的学习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三、学习目的太过功利。

现在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书法是冲着参加比赛拿奖来的,有的看着这家孩子书法作品上报了,那家孩子入展了,也让自己孩子来学,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潜力。这样会令老师和学生有压力。不否认比赛获奖,入展能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但将其作为书法学习的终极目标显然与我们的学习目的背道而驰。

如何应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贵有恒,学习书法更是如此。练好书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的临摹学习才能获得。而临摹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学习成绩的进步又是很慢的,不是马上就能体现的,所以,老师应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次进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学好书法。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习作展示,讲书法家学书的故事,作品互赠的环节,这样的学习轻松愉快,学生易于接受和喜爱。在教学之余,带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些书法遗迹,书法碑廊,与学生家长经常交流其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情况,互相促进,这些都可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书氛围.

二、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没有谁不临帖而能学好书法。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我们择帖的前提。同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符合其心性和审美需求的法帖,这样容易入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另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书体上一般先楷、隶等正书再行草,先立后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临帖要求,应力求形神兼备,不可让学生任意为之。学生在临帖当中出现姿势,运笔,结构不正确的问题时,老师应该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习并不断进步。

书法教学范文4

关键词:古代蒙学;书法教育;当代小学书法教育

从古代官学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来看,书科地位是比较高的。然而在古代蒙学中,或许并没有“课程设置”这样清晰的概念。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知识结构以文科为主,科技知识所占例甚微。先秦至清,学校的教育内容大部分为经、诗、书等,“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 再者,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启蒙教育中,作为书法基本功――习字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按照清人的观念:“书者,小技也,然为六艺之一,古之小学教焉。乃有用之技,人生不可缺者也。上然制、诰、谕、敕,中而为表、奏、启,精于八法者固佳,否则亦走笔顺利、清晰整齐”(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213页),这实际上道明了书法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价值。

一、学科化是当前小学书法教育的必然趋势

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中就有专门的书法教育,书法列入教学内容“六艺”中;汉代增设“书馆”;唐代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位列其中。西周“六艺”强调个体在礼乐(德行)、射御(军体)、书数(文理)等教育内容全方位的修养,源于古代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学科化进程还很不明确,习字需要依附于识字教育,从而作用于其他诸学,故书法本身还不具备其独立性。

而随着当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非“六艺”“六学”所能涵盖。书法虽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同时依旧保留了书法的德育教化功能,却具备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取向,对于书法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还应该从文化和艺术两个方面来培养,增补书法史学、书法理论、古代文字、国学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使书法启蒙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实现学科化成为可能。

二、早期化是当前幼儿书法教育的时代要求

秦汉时期的幼儿有的在四五周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六七周岁就读完了基本的字书。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以切身经历强调及早从学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清初教育家唐彪在几十年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思想与方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对儿童尽早施教。认为三至八岁之间的孩子在入小学之前就可以通过识字关。

较之古代,当代学前教育已拥有了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要做到书法启蒙教育早期化已经拥有了完备的物质平台和师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允许,当前幼儿的书法启蒙教育起步可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

三、艺用化是当前小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

识字与习字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字对识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古代书学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但“书法课”不同于“写字课”。 写字只是要求把字写规范、易识,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审美的内容,是艺术也是文化。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更是书法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办公无纸化,书法的实用性正在急剧弱化,艺用性随之凸显出来。当前书法启蒙教育依旧存在较强的实用倾向,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除了功用性,还承担着文化延续、艺术审美等职能,因此,突出其艺用性是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评价机制的设想

随着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书法课堂教学任重道远,在实际书法教学评价中应重过程性指导,抓细抓实教学的流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实际书法课堂教学中,可巧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艺术能力及人文素养。具体操作如下:

评价重点要体现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课堂上能最有效地实现书法教学的目标,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这就要体现在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评价要立足于学生行为的纠编。要面向全体学生,评价书法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行为,笔画正确是否、字体是不是端正、大小是不是适中、结构是不是均匀、是不是整洁美观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来矫正纠偏,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评价要着眼于学生导练。评价落实在学习方式上,如出现执笔姿势、书写姿势、临帖方法上的误区等问题。作为书法教师,不可忽视这些小节,应该从小处着眼,认真地对待学生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予以指出纠正。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爱学,乐练,会学,不断增强能力。

评价要落实在对教学行为的巩固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懂得了对与错,就要让学生及时巩固,通过再一次练习来检测自己的纠偏或纠正能力怎样,教师再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来让学生自己检测评价,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教师充分利用评价机制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书法教学范文5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一天,爸爸把我带到了他的书法班,爸爸对我说:“今天,班里也放了一天假,带你过来,不但是应为这里文具齐全,而且还很清静,今天,我先带你学习一下最基础的知识,等明天同学们都过来后,我再带你们一起学习。”说完后,爸爸讲了讲毛笔的基本性能和与笔、墨、纸、砚的使用方法。然后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线条的质量决定书法作品的格调。并告诉我:“这虽然是几个字,却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在,所以一定要记牢,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会学到怎样才能把线条的质量写好再进一步提高。”然后,爸爸做了一个示范,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然后教了我基本的运笔动作后,便然我写,等我写完后,爸爸又说:线条的质量靠的手腕的运动,我们通过手腕的运动加上手指上捻管转锋这一系列的小动作才能把这一横写得具体些,这样线条才具有生命力。”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书法涵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学好书法可以塑造我们一个人的高雅气质,具备了这种气质,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置身于高雅的殿堂。如果从我们为社会服务的眼光来看,我们学好书法,在社会上,最起码也能成为老师……”爸爸的话让我似懂非懂,但我却觉得今天学到了很多,有次我也想起了暑假时爸爸带我到北京参加活动时不但不花费自己的钱,还受到当地人的尊重,我一定要跟爸爸学好书法。

三年级:赵子涵

书法教学范文6

1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伟大的艺术瑰宝。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增进了对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的了解,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其他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代替的。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处境令人尴尬,中国当代教育存在“重视外语、轻视国语”的倾向,再加上电脑、手机等新式记录工具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书写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应用能力,社会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兴趣日益降低。书法教育处境尴尬,前景令人担忧。

2笔法

2.1笔法的含义

笔法是写字时运用笔的方法,人们在长期写字过程中积累出的运笔的方法和技巧,是众多书法家公认的规律,是书法理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康有为曾说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因此,掌握正确的笔法是练好书法的关键所在。笔法是由下笔、行笔、手笔三部分构成,恰当的笔法能最大化的展现出书法的美感。

2.2钢笔书法应立足于毛笔书法教学

毛笔书法每一笔画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每一笔都要有“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钢笔可以借鉴毛笔运笔的技巧,但由于钢笔没有锋颖,笔画粗细均匀,要将毛笔的运笔方法加以改变,例如:起笔无须逆锋,收笔无须回锋。

2.3笔法运用规则

(1)笔尖运动速度有快慢之分,快能表现出笔线的清新飘逸、变幻灵动和行笔的行云流水而慢能体现出字的苍劲有力、古朴厚重。练习书法时,起笔和收笔应稍慢些,行笔过程中应轻快自然些;停顿转折需稍用力,笔画过渡笔稍轻。

(2)运笔力度有轻重,“重”指的是笔尖按下停顿的动作,通常,起笔、收笔时力度稍重,行笔过程中的牵丝稍轻,顿笔处力度稍重。按笔力度稍大,笔画就粗;按笔力度小,笔画就细。

(3)虚实结合,“虚”指的是轻笔虚行,临空入纸;“实”指的是稍加力度行笔的过程。

3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书法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采用现场字帖临摹的传统教学方式。书法教师现场为同学示范,介绍临摹的难点和关键点,之后学生就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试问这样一堂书法课怎能引起学生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书法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动书法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和创新。

(2)在学生比较少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可对不同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现在书法课堂大班教学的情况较多,难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仅通过学生上交书法作业来了解学生练习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缺少针对性指导。

(3)忽视笔法教学。现在的书法教学偏重于临摹,虽然多练习有助于书法水平的提升,但是同学们很可能“不知所以然”,系统的掌握笔法后,才算是学会了书写之道。

4怎样加强笔法的有效教学

4.1培养学生书法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强大的力量。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书法由衷地感兴趣,反之,学生将缺乏动力,没有学习劲头甚至厌恶学习。

4.2重视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使书法教育工作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推荐难度不同的字帖,难度要适中,循循渐进的引导。书法教育过程中,除了练字的本身,教师同时也应注意讲授我国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加强历史教育;通过书法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专注力、忍耐力的养成。

4.3对于初学者

一定要从基础抓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般来说,从正楷练起,先把规矩学会。选用经典碑帖,尤其是已经被历史证明的。

4.4端正态度,夯实基础,不要自由发挥

临摹书法最为重要的是练好笔力,将书法?矩学成。在笔法规矩学成之前不能自由发挥,老老实实临写,通过大量的练习,才是学习书法的捷径。在学习书法理论时,要保持思考的习惯,每一笔画的特点,笔法的具体应用。选取古今优秀名帖进行临摹,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4.5书法写作的空间一般偏小,笔画细字体小

运笔时手不能有太多的波动,行笔以准确、明快为主,不宜有拖泥带水的动作。相对毛笔来说,钢笔书法运笔虽简单,但是要将每一笔画写出美感来也是十分不易的,书写时要掌握一定规律。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