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论文范例

书法文化论文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1

随着3G、4G以及WiFi网络的不断覆盖,智能手机数量的不断提升,移动数字媒体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2014年年底,互联网实验室的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已达3.6亿部,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而在智能手机广泛被使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数字移动媒体的兴盛。据2014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微博用户数2.75亿,以微信、易信等为代表的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用户数高达4.59亿。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背后,以微博、微信、手机QQ为代表的移动数字媒体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了当代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数字媒体带给现代人的是生活的极大改变。以往需要通过PC端接受的信息、文件等,现在通过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手机QQ等通讯工具能够直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随时随地地进行查看。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数字媒体能够实现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的快速传输,这就使得信息的传递、人员之间的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同时,在庞大的用户基础背景下,使用移动数字媒体获取资讯、进行社交已经成为了常态,越来越多本身不熟悉移动数字媒体的人都开始逐渐接受并且使用这一媒介。可以说,数字移动媒体的使用已经是现代媒介发展的未来,也是现代人未来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今后将会极大地影响、改变现代人类的生活。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廉政文化建设缺乏高效的信息出口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一靠组织学习,二靠活动开展。而无论是组织学习还是活动开展,都需要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校教职员工能够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而反观目前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渠道不难发现,目前高校中承担廉政文化建设信息功能的渠道很古板。有些信息需要通过纸质的形式在会议、学习中散发;有些信息虽然公布在廉政文化建设网站上,却很少有人进行点击阅读。这是因为这些信息渠道既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不符合其接触信息的习惯。而且,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信息千变万化、数量巨大,采用传统方式既没有时效性,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因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急需有效的信息出口。

2.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灵活的活动方式

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开展,是提升人员参与,逐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职员工最为期待的活动之一。然而,占用教职员工宝贵的工作时间来展开活动,会影响其工作,也会导致活动效果有所欠缺。而且,目前在高校中展开的各项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以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较为严肃的形式展开,虽然符合廉政文化建设的主旨,然而实际效果却也有所欠缺。因而,需要寻找到一条既能够使教职员工乐于参与,又能够省时省力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道路,提升建设的灵活性,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

3.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广泛的交流渠道

廉政文化建设并不是封闭的建设,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需要进行畅快的交流,才能够在建设中集思广益,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有了交流渠道,才能够形成廉政文化参与者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使得各种潜在的问题能够被挖掘出来,及时解决,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然而,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参与者集中在一个空间中进行,时间也相对固定,活动开展完毕之后大家彼此也不沟通、不交流,这样会使得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后续的影响力,很容易沉寂下来,难以推进,甚至前期的成果也会丧失殆尽。

三、移动数字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策略

1.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多元通道增设信息传递出口

PC端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信息扩散的需求,需要利用移动数字媒体,增设信息传递的出口。简而言之,就是将有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渠道逐步向手机、平板电脑上进行靠拢。对于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来说,信息传递要做到既要有私密性,又要形成组织传播,既要保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严肃性,传递信息又要生动活泼。因而,从现阶段的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状态来看,利用微博、微信这两个渠道是极为有利的,也是极为适宜的。微博、微信这两个信息出口用户基数大,在高校教职工内部,基本上都有着两个平台账号中的一个,有的甚至已经使用得相当数量,这就为在这一基础上展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因而,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来说,首先就要在这两个平台上设置自己的账号,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发送,引起高校教职工的注意,设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议程。其次,在设立账号之后,要通过有效、及时的信息传达,将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相关的内容逐步转移到平台上来,培养教职工对于账号功能的认同感,形成用户黏性,培养用户习惯。同时,在增设这些信息出口的同时,需要结合微博、微信自身的特点,用贴近性更强的语言、表现方式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信息进行整合、。其实,当代部分大型媒体、政务机构的微博、微信已经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口巧妙利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不妨效仿之,转发一些诸如“十八大以来落马的55个‘大老虎’”、“的年终奖有多少”此类的内容,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下传递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精神,对于激发教职员工的参与热情,提高信息的实效性都是有好处的。

2.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多媒体特性丰富建设活动类型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带来的还有丰富的交互性、多媒体表现形式与呈现力。现实生活中枯燥无味的活动,在移动数字媒体上通过“包装”就会显得更加引人入胜。例如,在微信平台上,利用h5场景画报的形式,诸多媒体在反腐倡廉廉政建设方面已经作出了诸多的尝试,形成了诸多有趣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利用微博、微信这两个平台,能够实现视频、音频传输这些最为基本的功能。利用微信平台,能够实现的目标就更加丰富。在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移动数字媒体大量多媒体信息,分享各类文章、视频等,实现廉政文化内容传递的丰富性和多媒体性的极大提升。利用微信的多种功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可以将原先需要在线下举办的活动、投票、征文、比赛、考试、问卷调查等在微信内部进行实现。例如,如果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在微信上组建群组,每个人在群组内进行发言,效果与实际开会相同;如果要进行投票,则可以利用微信订阅号自带的投票功能实施投票并且计算票数;如果要进行学习成效的考核,那么可以使用微信的开发功能,将纸质的考卷或者电子考卷在微信中得以呈现,实现参与人的手机答题。移动数字媒体可以成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手机上的延伸,既能够使得建设活动更加丰富,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得高校教职员工在手机上就能够参与到相关活动上来,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增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黏性。

3.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互动功能拓宽各方交流渠道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语文;教学;提升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文化自信,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独立、国运的兴衰息息相关。文化自信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和重视及对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大学语文建设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文化能力培养和语文育人的重要文化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发展使命,而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现状来看,文化自信的精神培养和文化融入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且特点各异,虽然很多高校对大学语文和学科专业能力建设进行了大胆创新尝试,但是从其内在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各个角度来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缺乏对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主题的深入提炼。大而全的通用教材较少,有些高校的语文教材结构混乱、内容庞杂,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相比,其教材篇目重复较多、系统性较弱,导致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主体性严重欠缺。此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读视角单一。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解读,局限于作品当时的背景,千篇一律地解读文章内容,没有结合当下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讲解,缺乏对文章内涵的解读和对文章当下现实意义的认识,无法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方式传统,课堂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经国家提出和号召以来,各高校进行了大学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主题的课程改革,推出了其他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课本、教师和考核等多个方面着手对文化自信如何融入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开设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完善和编撰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品教材。但是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文化自信元素相对较少,且教学的实施方式较为滞后。大学语文是传播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是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和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落实和贯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不断地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四、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课程设计以文化自信等元素为指导思路,然后结合教材设置的篇目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划分了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选讲国学经典

选讲的国学经典篇目主要根据大学语文教材来定,包含“美食”“家国”“民族”“故乡”“风俗”等主题。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写作背景和人物简介等基础知识,梳理出自己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课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常见问题进行集中回答,对个别的特殊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刻地了解相关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挖掘其对现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课后教师仍然要以核心文化重点为研究主题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查找有关案例等多种方式完成这些作业。

2.创建读书会

读书会主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集中分享读书和作报告的形式进行。教师提供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研读内容,并在课堂中作个人读书报告,报告一般分为三方面:一是书名、作者等著作的基本信息;二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概述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涉及的相关文化自信话题;三是分享读后感,阐述自己针对这本书的想法和认知,谈谈通过阅读自己关于文化自信的认识和感悟。

3.经典朗诵分享

教师将诵读的内容要求直接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认识经典著作核心观念和思想情感的基本内涵后,以感受文化自信为目标,探索文章该如何表达,并在课堂上进行诵读。在整个诵读课堂上,学生除了朗诵之外,还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分享传统经典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内容。如杜甫的《春望》、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和领悟,还能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4.写作

教师可以根据文化自信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选择相关的写作题目,如“美食”“风俗”“家乡特色文化”等。写作要充分体现出自己对“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认识,说明“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写作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内化+书写”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技巧。

五、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建设效果

1.明德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要培育和引导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具有大爱、多才多能、富有情怀的人。“培根铸魂”阐明了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能与使命。对大学语文而言,“培根铸魂”是教育启迪、陶冶情操,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大学》中的经典语句引导学生思考新时期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然后在教学中通过选讲国学经典、建立读书会、经典朗诵分享、写作等教学环节体现“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的理念。

2.心系家国情怀

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无论是国家还是自己的家庭,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还是大学教材中我们所选取的关于热爱祖国、捍卫民族尊严的文章,都向学生传递着热爱祖国和民族的家国情怀。本文以教师布置的家国题材举例,通过学生的朗诵阅读,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的分享和探讨:一是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二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情感思想?三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文章的情感?四是通过朗诵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在家国主题的界定下,讨论和分享国家与小家的关系,通过讨论分析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国家的生死存亡与小家的关系。如在讲岳飞的《满江红》时,教师可以借助岳飞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充分了解宋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和家庭乃至民族的繁荣兴衰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通过这些道理的讲述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程度,将爱国精神刻画进学生的心中,并深深地融入学生的思想。

3.树立文化自豪感

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自豪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深挖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文化自豪感,如在讲解《乡愁四韵》这篇文章时可以从我国宝岛台湾的变化等讲起,讲解《春望》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从安禄山背叛讲起,讲解《满江红》这篇文章时可以从南宋抗金讲起。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的历史背景之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每一个历史阶段中都有很多为民族发展考虑、爱国爱民的人士,正是他们不顾自我安危、心系国家和不断奋斗刻画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征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伟大之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地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二是文化习俗。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设置“姓名探源”“风俗博采”“品食忆味”等内容,然后根据中华优秀文化习俗开展教学工作。“姓名探源”让学生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明白自己名字的文化含义。在古代,古人会为自己选择字、号,教师就可以据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名字的含义选适合自己的字、号。教师通过这些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和古人起名的传统,通过让学生模仿古人为自己起字、号,引导学生探究姓、名、字、号之间的联系和意义。“风俗博采”环节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中心探讨三方面的问题:问题一,节日的意义是什么?问题二,这些节日为什么这么设计?问题三,因为什么才会有这些风俗习惯?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制作“我们国家的节日”视频,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的文化含义。在“品食忆味”部分,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独特风味和这些美味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手法,以使学生更加地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风俗文化。

六、结语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3

转变成现代医学疾病的中医病名原来属于中医学范畴的一些疾病,如白内障、癌(岩)症、疹、痘、哮喘等,很多中医工作者也已经习惯于寻找现代医学的理解方式。在与临床中医的交流中,他们对白内障是晶体代谢紊乱引发的晶体变性非常了解,应该说这是当代中医工作者兼学西医学说的一种表现。但这些医生对现代医学的表述,也说明白内障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疾病名称。再如一些皮肤疾病,如疹、痘等,都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疾病名称。人们对青春痘的理解大都与中医理念无关了。中医学者对上述疾病从中医学角度进行探讨,即使在当代文化下仍然可以获得普遍接受。

中医学对很多现代疾病的理解,仍然可以引发学术界的相关争鸣。这样学术争鸣之后,人们就可能树立起中医理念。比如白内障,现代医学对病理的解释归于代谢紊乱,这也同样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理解,却轻易取代了中医学白内障概念的地位。问题同样在于现代医学的解说是白话的。白话是当代人使用的语言。作为医患沟通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解释时要注意使用病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如果不能让患者听懂,将会带来诊断、治疗等障碍。

一种中医病名被分解成多种现代疾病比如癃闭,被分解成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尿道畸形等。从现代医学病理上讲,增生是细胞数量的增多;肥大是细胞体积的增大。于是,癃闭逐渐成为很少被人提及的病名。头痛,被分解成血管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而每每患者被确诊为这些具体病名的时候,医生感到了一种踏实,患者感到了诊断的精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解析中医学疾病正成为一种文化,常见语句是“传统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很多疾病的分类中,也存在着中医学参与探讨的空间。比如消渴,现代医学可以找出有此典型体征的疾病若干:尿崩症、甲亢、糖尿病等。面对这种情况,中医学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放弃消渴理论的制约,把消渴看成是过时的理论,然后加入对该类疾病的探讨中;还有一种是用新医学观念来解释高消耗应激的各种形式,从而解释了消渴理论下的处方对各种病因下的消渴症都有效果。在这些方面,中医学人士的相关工作也正引起国内外重视。

对中医疗效尚在而理念消失现象的反思对于现代医学已经确切解决的疾病,如阑尾炎、心血管搭桥手术等,应该给予支持和尊重。这种尊重现代医学的态度,是医学伦理的要求。但是,在前面提到的很多疾病的治疗上,中医学治疗方案有效,甚至还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可是中医学理念却在消失。这种疗效尚在而理念消失的现象,应值得反思。在科学技术哲学角度,有效的实践应该获得更好的解释。也就是说,现象是理论发展的基础。中医学的有效性,正是理论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做得不足。研究者大量徘徊于原汁原味的坚持和中医现代化发展之间,长期进行着可行性论证。这种情况只是给了热爱中医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期望,尚不足以建立适于发展中医学的文化氛围。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4

 

数学历来是人类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曾对许多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考察法律文化,不难发现,数学对其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历史上的法律还是现实中的法律,都可发现数学留下的烙印。深入探讨数学思想对法律理性的影响,对于法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运用其理性的基本内涵在对自然界的研究中,采取客观的、定量的、超验的、简单的思维趋向,追求确定性的知识,注重演绎推理的方法,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法学,潜移默化的引领法律向着理性、正义、自由等方向发展。   一、数学思想对法学产生影响的本源   (一)数学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数学思维几乎可以表征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社会科学和数学共同运用的。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就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完备,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能够在数学里得到。”[1]当然,数学思维也是一种辩证思维,具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数学中有一系列辩证关系,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又被马克思的理论吸收。黑格尔、马克思都对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而辩证法又是他们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数学的辩证思维也间接地影响了法律文化。由于数学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工具,所以,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法治社会里,数学也成为法律行业必备的知识。   (二)数学是一种重要的科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最科学的语言之一,数学文化的这一特点,能使数学超越各种文化的局限性,达到广泛和直接传播的效果。数学语言中有概念、公式、定理、模型、图像、方程等,数学运用这些语言要素,对科学现象和规律进行精确而简洁的表述,从而使数学语言成为一种对人类文化贡献甚大的语言。“因为我们在这里所发现的不再是孤立的语词,而是按照完全相同的基本程序排列起来的项,因此,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清晰而明确的结构法则。”[2]数学语言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在当代,法律科学中已充满了数学语言,尤其是在运用系统科学等新兴学科研究法制的工程中,数学语言比比皆是。   (三)数学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数学思考方式曾对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推理可以说是数学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思想方法。早期数学属于经验数学,是古希腊人把它发展为演绎数学,演绎数学从简明的公理出发,可推出无可辩驳的结论。这种推理演绎的方法也吸引了无数的法律思想家,把数学这种推理方法运用到法律领域,推动了人类法律文明的发展。数学是研究量的科学,对客观对象进行量化,在量化基础上进行数量的分析、测量和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式。要把握事物的质,就必须对事物的量有所了解。不了解事物的量,就无法把握事物的质,质和量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法律中也涉及到量的关系,对一系列法律行为都要作量的分析。通过对数量的分析,数学把它的触角深入到法律领域。   二、数学特性对法学的影响   (一)数学公理思想对法学的影响   公理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正因为有了公理的存在我们才可以根据推理原则推出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其他具体规则。西方自然法学家借鉴公理化方法,把那些五花八门的法律追溯到几条确定的原则作为自然法的公理,然后他们从公理出发,以欧几里德般的精确性,推演出人类全部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分析法学派利用公理来证明了不同法律规范的体系同一性,如凯尔森。   自然科学中的公理往往是唯一的,但在法学中的公理却由不同的法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公理,这主要是由于法学中的价值因素所决定的。尽管法学是一门充满价值的学科,但这不妨碍法学家利用公理思维方式来思考法学问题。但在古代中国缺少公理思想思维模式,我们认识问题时擅长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而没有想过从这一和三上的共性中抽象出公理来。   (二)数学确定性思想对法学的影响   确定性,往往是由公理思想和推理规则所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公理已定,根据推理规则所推导出的结果便是确定的。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的规范是确定的。但是传统中国数学思想中缺乏公理思想、推理思想以及由此得出的确定性思想,这便使中国人在考虑问题时不会关心遵守规范是确定的,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就问题本身来考虑,就事论事,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非以遵守规范为必须。   典型的中国调解制度便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调解非以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为己任,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圆满的把问题解决为最终归宿。确定性思想对西方法学的程序中心主义也不无影响,程序是可以确定的,程序一旦确定后,便是必须要遵守的,即使实体不公正,但由于这是严格按照程序得出的,因此也是被人们接受的。数学确定性思想对法律由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及罪刑法定等原则的确定也是影响深远的。   (三)数学函数思想对法学的影响   函数讲得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一种变化关系,如Y与X的对应关系,X变Y便变。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变化引起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必然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导致的。这种思想对西方的现实法学派影响较大,他们将法官的判决视为因变量,而这个因变量是由许多自变量所导致的,如法官家庭出身、生长环境、学历大小、性格爱好甚至性别、年龄、婚否等等。所以在这个复杂的函数关系中要想研究法官的判决便必须从上述诸多自便量入手,因为每一个自变量都会影响法官对某一方面的判决。#p#分页标题#e#   数学思想对法学的影响是间接的,也仅是思维模式上的和形式上的,但是研究数学思想对法学的影响却是必要的。数学思想对法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我们认真思考这个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3]   三、数学思想对法律精神影响内容考察   众所周知,古希腊文化与古代其他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崇尚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在数学领域的体现主要就是推理的运用。数学观念对古希腊法律制度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对民主制度的影响上。由于“万物皆数”,所以数学的普遍性、确定性就成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特性。由此可推导出自然运行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结论,把这种“自然之法”引入人类社会,就产生了自然法。由于民主制度是符合自然法的,所以,崇尚理性的古希腊人(主要是雅典等城邦)自然就要选择民主制度了。   求得国家全体成员共同生活的协调是古希腊人国家观念的基本思想。“这种和谐的共同生活应使每个公民以参与其中为最大的乐事,这个现象虽然不稳定地实现过,却始终是希腊政治学说中的主导思想。”[4]诚然,古希腊人选择民主制还有其他原因,但我们绝不能否认、也不能低估数学观念对古希腊人选择民主制的影响。我们须记住一点:古希腊人的数学观念和政治法律观念在深层次上是相通的。[5]   在古代,除了古希腊外,在其他文明古国的法律文化中,或多或少都受过数学的影响。在早期社会,人们大多给数学披上神秘的外衣,把数字看作神奇的符号,具有某种深不可测的象征意蕴。[6]   数学文化这种神秘特性又往往与占卜、占星等结合起来,以影响法律文化。以中国为例,老子就有数生万物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最典型的是《易经》,利用数学及其符号的变化来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予以规范和预测。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还有“河图”、“洛书”,用以解释宇宙生成和人类社会起源。以上这些理论就涉及到法律的起源问题。而且把数学运用到巫术中,也会对法律文化产生影响,因为早期社会的法律无不受巫术的影响。[7]   数学的抽象性、确定性、精神性、严密性等特点决定数学永远和时代的精神———法学联系在一起,所以,数学对法律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而且会更加巨大。数学为法律文化的变革提供着不断更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法律知识的增长和法律文化的进步,同时也为法律科学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现代社会许多复杂的法律现象,正期待着运用数学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数学思想作为开启法学智慧之门的钥匙,为法律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知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法律的科学化进程,使许多法律问题的研究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基础上。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科普文章;新媒体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技期刊是一种促进科学进步且经过同行评议的周期性出版物,通常专注于某一专业的科学领域,主要报道新的研究成果或科技发现。“科普期刊”与“科技期刊”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属性,即传播、沟通、交流,他们的源头均为科学技术与知识,受众则是对这些科技知识感兴趣的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社会责任”中则明确表明“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1],因此,鉴于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信息的功能方面占有突出地位,在促进科技自身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科技期刊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科普的任务。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重要成员———学术期刊的发展多注重挖掘优质稿源、提高引证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履行科普职责、发挥科普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提升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例如:陈宏宇[3]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可以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贾鹤鹏等[4]从科学传播视角实例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情况。但是,这些研究多以讨论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的途径,或是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取得的成效为主,没有明确学术期刊如何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履行科普职能。文献[5-7]分别针对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科普责任和科普宣传展开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学术论文科普化方法。在2016年2月29日举办的“科学咖啡馆”沙龙上,我国科技部人员表示,正在着手开展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何谓“论文科普化”,文献[8]定义为“论文科普化是指高端科普资源,特别是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同时也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的大众传播”。本文认为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再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出去,既履行了学术期刊的科普职责,又加强了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即完成了“论文科普化”工作。本文探讨了学术期刊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的积极作用,研究了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并指出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期望给同行提供参考,共同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

1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作用

1.1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权及时获取重要的科学信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规定,1%~5%的科研项目经费需要用于包括媒体报道在内的科学宣传活动[9],这是因为公众科学素质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6],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把科技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理性、客观、科学地介绍给公众,让这些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经验表明,学术期刊中完全可以融入科普内容,成为重要的科普载体[5],例如Science和Nature专门开辟了通俗性栏目,普及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毕竟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可持续栏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稿源作支撑,而国内学术期刊的办刊机制比较传统,要想吸引源源不断的科普稿件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将学术期刊中有深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科普知识,从而惠及大众,是学术期刊参与科学普及、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职责的价值体现。

1.2加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成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科技新闻的方式被公众所了解,可以实现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大众媒体和普通公众的共赢[10]。同样,学术期刊增加科普元素可扩大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拉近公众与科技间的距离,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中具有明显优势[11]。同时科普常常与大众媒体和新型媒介形式联系在一起,其受众面和传播力远大于传统的学术期刊,经过科普化的文章能更有效地被本学科外的非专业人士所接受,增强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1.3增强作者和读者与期刊的黏性在学术期刊的经营中,适当加入科普元素,能使学术期刊的读者不再单一化。首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期刊,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面,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加入科普元素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拓展,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普元素中能更好地找到学术共同点并摩擦出火花,科普元素发挥了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桥梁作用;第三,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传播,能提升作者研究成果的显示度,甚至有助于其获得相应机构的资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以后有更好的研究成果还会选择该期刊。

2方法及思考

2.1论文科普化的遴选原则。。如何有效地将一篇学术论文改写为科普文章,首先要确定这篇文章是否符合科普的标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化的遴选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政府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每种学术期刊都有固定的办刊宗旨和特定的研究范围,选择论文科普化时,应该重点和优先考虑该研究领域政府和公众关心的内容,这样文章推广出去才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对于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本身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就少,再改写成科普文章的意义不大。(2)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重[12]。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更多的受众,如果学术论文的选题刚好契合了某一时期的新闻热点,产生的传播效应将会产生质的变化,这类研究在医学类期刊中效应最为明显。对于工程技术类期刊,同样也会存在热点实效性,比如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是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工业、信息化领域出现重大需求时,各种媒体都会铺天盖地地进行新闻报道,此时公众的视线自然会被媒体吸引住,如果学术期刊同步用科普的语言推出相应的科学技术成果,效果甚佳。(3)内容的原创性。改写的科普文章会通过媒体渠道推送到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手中,如果研究内容出现学术不端,无法完全清零传播途径,则对原创作者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甚至有损期刊的学术形象,因此原创性非常重要。(4)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这也是与学术论文不一致的地方,学术论文体现的是科学研究的进程,可以出现有学术争鸣的观点,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探讨,但是科普文章传播的对象是大众,如果出现了错误的科学知识,可能会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科普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不容忽视。

2.2论文科普化的写作要点。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化的主笔者应该是论文作者,因为他最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传达出最准确、有效的信息,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学术评价体制或工作繁忙等[13],很少有作者愿意亲自将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但大都能接受编辑部对论文进行改写和加工的方式。因此,本节重点介绍学术期刊编辑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写作要点:(1)语言科普化,应减少过多的长句和冗长复杂的公式术语,同时增强论文的趣味性、通俗性,适当插入美观的图片,这样才能使专业信息被更好地接受和传播;(2)文章不宜太长,应符合现代阅读习惯,一篇文章介绍清楚一个科学知识即可;(3)倒置学术论文格式,先开门见山给出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再慢慢还原研究过程,这种写作模式比较符合阅读逻辑和习惯,即使读者没能完整阅读一篇科普文章,也能记住开篇的科学知识;(4)升温科学知识,将作者的科研经历或者是科学史上的史料事故融入科普文章写作,能让科学知识变得有温度;(5)标题醒目,一般不用学术论文原来的题目,推荐使用一些带有神秘性、颠覆性、曲折性色彩的表述,但是要避免成为“标题党”。基于以上写作要点,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打造一套适合所属期刊的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模板,既方便作者直接套用,也能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2.3论文科普化的传播途径。目前比较适合推送科普文章的媒介当属新媒体,许多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这就具备了学术论文科普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基础。一些医学类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抓住普通大众对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定位于服务大众,将医学知识科普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4]。例如《中国中药杂志》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中药知识平台,其推送的内容涉及中医药学术、产业、文化、养生资讯等,这些科普内容使得微信受众范围远超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这也是其成为10万粉丝大号的基础[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推广提供平台,实现了将相关医学知识向科普内容的转化。新媒体工具除了能向读者输出内容,还能让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之间产生互动性,提高他们对科技传播的参与度。

2.4开辟科普文章专栏或出版科普图书。要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性,除了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还可以增加设置科普栏目或策划科普专刊。比如《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自2007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期科普专刊,开本、页数与学术期刊一致,以增刊的方式发行,既增大了发行量,还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收益[16]。这种科普栏目或科普增刊,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播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甚至帮助读者如何学习科普写作,形成科普作者资源的良性循环。根据学术期刊的系列科研成果或重大科研选题衍生出版科普图书,也是发挥科普功能的重要方式,如果科研成果完整、详实,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又具备出版图书的编辑人才、出版资质等,在得到学术论文作者的许可与配合后,可以考虑尝试出版科普图书,开拓书刊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5学术论文科普化对编辑的要求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要将一篇学术论文改写成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并非易事,这也在多个方面对编辑提出了要求:(1)既要根据编辑经验善于挖掘具有科普效应的学术论文,也要学会分析网络数据,锁定具有热点效应的学术论文,将它们作为科普化的原材料;(2)既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原创,切忌对原文内容随意改动,以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也要适当加入学术论文中缺乏的趣味性、大众性、流行性元素,以吸引读者的兴趣;(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碰到有科普潜力但编辑无法驾驭改写的论文,可以求助有经验的大众媒体,但是经大众媒体改写的科普文章,一定要得到原作者的审核和认可,防止出现科学错误而弄巧成拙;(4)注重科普文章的原创性和唯一性。由于自媒体平台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很多作者会通过自媒体将科研成果进行改写和,编辑在开展学术论文科普化工作时,要与作者沟通好科普文章的网络首发权。除了学术论文科普化,学术期刊编辑还可以充分调动作者和专家资源,组织撰写科普文章,突破传统学术期刊在科普工作中受到的时效限制,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17]。

3实例分析

本节以《航空学报》的实践工作为基础,举例说明如何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为了记录我国“蓝天三剑客”聚首,开启航空强国时代的历史篇章,《航空学报》2019年第1、2期策划出版了“大型飞机专刊I”“大型飞机专刊II”,邀请到大型飞机C919、AG600、C929的三位总设计师亲笔撰写综述,并兼顾了学术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两期专刊出版后,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科研成果,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我国重大战略研究———大型飞机的生产研制现状,《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将C919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撰写的文章《大型客机信息化研制支撑体系架构研究》经过简单的提取后,进行了同步推送,具体做法为:保留文章题目、摘要,选取文中代表性的图片辅助文字描述,最后附上文章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学术期刊微信推送论文常见的形式,当月阅读量只有几百次。如此高屋建瓴的研究综述,不仅对科研人员有指导帮助,也能满足普通民众的知识需求,而且“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已达上万人,为何阅读量并不可观呢?笔者借鉴科普期刊编辑的工作经验,对此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科普化包装。首先,文章题目改为“如何做到2.6天出厂一架波音787|C919总师揭秘大型客机研制的关键”,通过3个关键词集中对读者产生冲击:第一,“2.6天”,时间短是否意味着不可能,或者为何如此高效;第二,“波音787”,这是普通民众普遍认可的舒适型大飞机,尤其对于乘坐过此客机的读者可以产生共鸣;第三,“C919总师”,代表了高端与权威,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其次,正文开始先插入C919飞机的精美图片,从视觉上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其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配合文字介绍图片的来源及作者背景,进一步增加文章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接着,通过引用原文,指出大型客机的研制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长周期高风险、多专业协同、复杂装配与集成制造、全球协同研制的系统化工程,但是并不直接给出研制的具体手段,保留悬念。然后,插入波音787西雅图装配工厂的全局照片,从宏观上展示了一家大型客机的装配全貌,并配套文字介绍“仅2016年,西雅图波音工厂交付的波音787就达到了139架(平均每2.6天一架,这速度太惊人了)”,解释了文章题目设置的悬念,并且介绍“波音787之所以能够实现与全球合作伙伴的高水平、实时虚拟协同,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基于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协同设计、制造、测试、交付及销售”。至此,就该凸显这篇科普文章的目的了,既然波音787通过信息化研制实现了如此高的生产效率,那么中国的C919客机水平如何呢?此时,通过波音787和C919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和信息化支撑体系给出答案,而这部分的内容则来自《航空学报》所刊发论文的原文。最后,插入C919首飞的感人照片,激发读者的家国情怀,既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弘扬了爱国情操。这篇改写过的科普文章在“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的累计阅读量达到了5000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通过“航空知识杂志社”强国号后,也获得了2000多次的点赞;分析《航空学报》网站当期的下载数据发现,该篇学术论文的全文下载量和浏览量是同期其他未改成科普文章的4倍左右。可见,学术论文科普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播效应和论文显示度。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6

转变观念

数字化管理首先冲击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实现观念的转变,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才能在工作中抓住机遇,走出城建档案管理新路子。我们经历了城建档案工作从依靠经济行政手段向依法管理的转变,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档案管理手段由手工向技术的转变,档案服务由单一向综合型服务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了,就能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转变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在新的管理形式下,工作中心从过去单一的建设传统纸质档案馆,转变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适应发展需求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建立一个城建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建立一个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成为当前城建档案馆的工作目标。

保障技术人员的需求

数字化管理需要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对人员素质的需要发生极大改变。尤其是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操作技术,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度。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城建档案馆要从对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出发,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的管理的顺利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并行是走向数字化管理必经的一个阶段,全国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仍是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接收、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档案才刚刚起步,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实行二元并存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仍要不断发展完善。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录入信息到计算机数据库中,以计算机存储城建档案信息。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好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所以,新管理方式将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的目的;通过管理内容数字化,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通过网络化服务,达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7

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研究文化及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人—农村社会—文化生态三位一体。文化生态是农村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基础,农村社会相对人而言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长株潭自然条件适宜农业发展,被誉为“鱼米之乡”。经过历史的演变,长株潭农村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文化的转型,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与失衡。长株潭农村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良好文化生态的构建,文化生态是长株潭农村的“软件”。没有良好文化生态的长株潭农村发展只能是畸形的发展,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没有长株潭农村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整个长株潭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为了回应世纪之交的“三农”危机,在“中国农村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农村社会发展进行了学理探讨和对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①林毅夫提出的“新村运动”[1];②温铁军提出的“新乡村建设”[2];③贺雪峰提出的“乡村文化建设”[3]。前2种观点都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只是形式主义经济学与实体主义经济学的差别。贺雪峰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这彻底摆脱了单纯的农民增收这一思路的局限,由注重经济建设转向了注重社会和文化建设。

长株潭农村发展是一个文化生态问题,国外学者对文化生态问题研究比较早,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①斯图尔德和罗伯特•F•墨菲从环境与文化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生态;②拉帕波特和埃仑将系统论纳入文化生态学进行研究;③M•阿赫蒂萨里把人化环境与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进行研究;④文化生态学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学科[4]。国外学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成绩显著,富有启迪性,但可借鉴而不能照搬。生态智慧并非一种“域外价值”的强行移植,而是文化本身所有的生态性质之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以文化生态为题的研究成为了热门。国内许多学者不仅从学理上探讨了文化生态的内涵[5-6],还认识到农村发展与文化生态内在的关系,关注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恶果,如文化生态恶化会腐蚀心灵,败坏风俗,伤害人性等[7-8],从而呼吁建设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今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也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加快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对长株潭农村的研究日益增多,不仅进入到了理论的深层次,甚至超越了理论上的诉求,进入到了实践层面。但是就目前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研究而言还刚开始,甚至说还是从这里起步。现在对长株潭农村发展的研究主要囿于:①城乡经济统筹;②长株潭农业一体化发展模式;③长株潭农业产业化;④长株潭农村物流金融组织构建;⑤长株潭劳动力转移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而言,而对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存在状况、建设内容、发展对策等还未进行研究,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整体图景还没有描绘出来。研究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发展战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开拓性。

2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基本构成

文化生态是一个系统,系统必然由一定的层次构成。文化生态包括科技水平、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社会思想等。文化生态的这些内容又可以概括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可以细分为以下6个方面。

2.1物质文化长株潭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地域开阔,生态条件好。早在神农炎帝时,长株潭就发展原始农业,春秋战国时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长沙,楚之粟也”。出土的马王堆汉墓表明,秦汉时期长株潭农业发展水平较高。隋唐之后,长株潭农业发展逐步赶上全国水平,并占据一定地位。如今湖南是农业大省,长株潭是湖南农业生产的发达区域。长株潭农业的发展为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人文精神长株潭文化“孕育于炎舜时期的苗蛮文化,萌芽于荆楚时期的骚辞文化,形成于两宋时期的湖湘学派,成熟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9]。它的人文神突出表现为“敢为人先”的积极“入世”思想、“致知力行”的“经世”理念、“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2.3风俗习惯长株潭农村风俗习惯是基于其特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表现在生产生活中。如长株潭人嗜吃辣椒、爱嚼槟榔等。

2.4宗教信仰长株潭作为楚文化圈中的一个文化龛,巫鬼文化浸润犹深。长株潭人最初的宗教信仰就是尚巫信鬼。佛教是长株潭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其中有少数长株潭人信仰道教、伊斯兰教。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基督教、天主教逐渐传入长株潭,并成为部分人的宗教信仰。

2.5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既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深层内容,也是连接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纽带,内在地规定着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成为衡量文化生态系统建设水平的标尺。在长期的实践中,长株潭人形成了“霸蛮”、“争斗”、“经世”、“践行”等传统的思维方式。

2.6红色文化长株潭作为“伟人将军故里,红色革命地区”,有着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长株潭红色文化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先进文化,是长株潭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系统必然存在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生态文化与反文化生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长株潭农村发展必然具有负面作用。因此不仅需要用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更需要重视它们之间和谐共进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构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适应长株潭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长株潭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最终实现“新人”建设的目标。#p#分页标题#e#

3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发展策略

农村的建设,首先是文化生态建设。文化生态是维系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发展的内容,也是它的保障。长株潭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快,必然改变长株潭农村原有的文化生态,各种文化在长株潭农村的发展中实现重组和重建。这一过程是既需要建设新的又容易破坏原生态的过程。因此采取必要的策略应对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发展面临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3.1政府推动与文化生态保护长株潭农村文化是长株潭文化的根,是长株潭都市化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在都市化文化的冲击下,长株潭农村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长株潭文化生态保护必须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充分考虑地域特色、生产生活水平、文化特点、社会发育程度等各个方面来确定不同的思路,采取不同的手段,运用不同的方法。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良性发展的动力不可能来自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而只能来自于农民主体自己的内在需要,来自于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下,首先,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文化生态传承机制。其次,打造地域文化品牌。通过整合,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并以此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简单易行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农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得到享受,在享受中增强幸福感。最后,科学盘活文化资本。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平台的搭建,农村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农民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农民作为地域特色文化的主体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生态良性发展就可以产生内在动力。

3.2继承传统与文化生态批判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的东西都是要继承和发扬的。继承长株潭农村传统文化精髓,弘扬长株潭农村传统文化精神,更好地展示长株潭农村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局势已经形成,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文明已经占领了世界的文化阵地。所以文化复古不是促进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而是破坏。长株潭农村传统文化只有基于文化生态批判和进化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独特魅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长株潭人天生具有“耐点烦、霸点蛮,没有事情不能干”的任蛮精神,但这又常常表现为过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争强好斗的性格,与现代市场经济所注重的妥协、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法治精神不相吻合[10]。受传统文化影响,长株潭地区的某些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仍存在,且影响较大。因此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必须批判继承其传统文化精神,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发扬自强自信的奋斗精神,又要倡导和谐互惠的合作意识。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8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于1990年正式提出软实力的概念[1],他在《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路》中指出软实力(softpower)乃“不是由于强制与报酬,而是由于魅力而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的能力[2]。”21世纪,随着城市越来越成为了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就成为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城市软实力是指在城市竞争中,通过文化、政府管理、市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的建设,不断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政治上的吸引力、市民的凝聚力以及城市形象的亲和力,充分发挥它们对城市社会经济运作系统的协调、扩张和倍增效应,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水平,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无形有质”的动力[3]。

1文化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重要的构成和基础

文化软实力是指特定人类共同体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符号象征形式向外部呈现的柔性吸引力和感染力[4]。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需要繁荣城市文化,通过文化繁荣增强城市的柔性吸引力和感染力。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命题,许多城市都在开展“城市软实力”的探讨和实践,例如深圳市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吹响了构建“深圳软实力”的号角。北京、青岛、兰州、武汉等城市也都做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统观这些城市的软实力建设战略,可以发现,文化的发展是提高其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二者密不可分。城市文化繁荣直接体现为文化产品供给的繁荣,就理论而言,城市文化产品的供给包括公共供给和私人供给两部分[5],公共供给常见的形式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城市广场、体育场、公园等,它们具有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特征,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供应机制,仅依靠私人部门提供是无效的,但大量其他形态文化产品的提供依然需要通过私人部门,或者通过政府招商引导下以私人部门为主的供给模式才能够实现,而这一部分就需要积极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文化发展来实现,包括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部分的共同发展。

2文化发展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效应

城市软实力的打造和提升难以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打造城市软实力首先应挖掘或者创造城市自身的软实力资源,还要将一些软实力资源转变为实际的软实力效果,同时全面强化各项城市软实力构成基础,文化的发展正是契合城市软实力打造这一系统工程所有阶段的必经之途。

2.1文化发展有利于城市软实力资源的完善构成城市软实力的资源很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素质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优化城市软实力资源配置的直接推动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又由于公共文化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所以政府会积极倡导人们增加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动,又由于其免费或低价格提供的形式,也鼓励了人们消费的积极性,这种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够提高居民普遍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提升城市公众素质,具有极强的利益外溢性,使城市人口素质和人文环境得以提升。深圳市最近提出在2015年要基本实现十分钟文化圈,亦即在十分钟的路程内要有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市民阅读推广计划”和“市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倡导“每天阅读一小时”,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这些努力必将大大拓宽城市公众的文化通道,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自我教育效率,有利于提高深圳公众文化素质,而文化设施增加和完善本身也是对人文环境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助于打造优良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增强文化软实力。许多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会引入城市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对城市经营的结果将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中充满人文的色彩和光辉,这种城市环境的提升效果在许多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

2.2文化发展有利于软实力资源向软实力效果的转化软实力资源是一个城市已有的、在形成软实力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是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出发点和前提,而软实力效果是城市软实力的实现程度,是一个城市现实的软实力大小的表现[6],一些软实力资源直接表现出城市软实力效果,另一些资源则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形成软实力效果,实现城市软实力的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将文化资源与资金、人力等其他资源结合,将文化资源打造为文化产品,并通过城市经营、旅游发展、文化商贸等方式在市场上实现价值的过程,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够让人们进入资源、享受资源,利用资源并发展资源。以西安为例,曾经的周秦汉唐留给西安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些躺着的,存在于文献古籍中的文化遗留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才实现了活化和物化表达,让历史的繁华记忆和文明辉煌参与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实现了当地人充分的文化认知,收获了内部公众的认可和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认可和自信传递给外部公众,从而产生一种感召、说服和吸引的力量,这便是城市软实力效果的体现。

2.3文化发展有利于奠定城市软实力各项构成基础城市软实力基础包括城市文化、公共管理、人力资本、城市创新力、生活质量、对外沟通[7]等指标,这些指标中的大部分都与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城市文化是城市软实力无形的基础,通常具有地域和历史的烙印,例如北京的京派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成都的和茶文化、西安的秦汉唐文化等,城市文化的发展正是这些文化烙印强化并注入时代新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功不可没,北京和上海的地方文化演出业、西安的大唐系列文化旅游场所的打造,都是使这些城市文化历久弥新,焕发活力的源泉。公共管理水平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目前大多数中国城市都面临着公共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的问题,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文化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文化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直接推进公共管理的完善,而且为构建未来服务型政府营造出适宜的社会文化氛围。人力资本是城市软实力活的源泉,构成城市软实力的人力资本包括其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个群体。内部公众的价值在于其自身文化素养,文化发展对其促进作用前文已述及。外部公众也构成了城市的潜在文化软实力,文化发展所提供的产品可以进入外部公众的视野、生活乃至内心,能够吸引外部公众进入、关注、研究和探讨的城市必然是意蕴深厚、魅力无穷的地方,注意力被吸引的外部公众即构成城市软实力的人力资本,他们会自发地分享和传播城市文化。另外,城市文化发展中对复合型文化人才纳贤招士的过程也是其人力资本强化的过程。城市创新力是城市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城市创新力取决于内部公众的创新力,文化的发展为内部公众创新能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创新力的现实表现很大一部分是由文化产业的实力所决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内容产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能力构成城市创新能力的一部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形态,它的发展同科技创新之间是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的,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城市创新力的提高。生活质量是城市软实力的微观表达,生活质量与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息息相关,文化的发展具备经济、社会和政治三重功能,使得城市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能够得到提升,经济发展,藏富于民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内部因素,就外因而言,生活质量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城市的社会保障完善度密不可分,这其中文化的发展可以在环境、公共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改进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改善公众的生活品质。#p#分页标题#e#

对外沟通是城市软实力的传播路径。城市对外沟通的重点领域中,与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的包括文化、科技、体育、旅游、项目合作等。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对外交流和传播开启了一扇理想的窗口,在现代传播工具和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文化沟通和传播所受的时空限制相比较其他传统产业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开放度提升而言可谓事半功倍。

3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发展路径

提升城市软实力需要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两轮驱动的共同推进,二者缺一不可。文化发展应该从提高城市文化资源数量和质量、优化城市自然人文环境、加强城市文化符号的维护建设和传播、提高城市对内对外沟通能力这4个方面着手来促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下文介绍其具体的发展路径。

3.1以公共文化事业构建城市整体文化圈公共文化事业是开启城市文化力的引擎,覆盖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能够打造城市整体的文化氛围,纵观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通常具备良好的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体系,其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广场、体育场等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较好地满足城市公众自我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完善,一方面可在现有基础上,对重要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扩建、改造和提升,对一些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加以整合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重新前瞻性地设计和规划每万人文化资源设施拥有水平,建设城市未来整体文化圈,同时还要注重文化公共服务的与时俱进,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好地吻合城市内外部公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特征。

3.2以文化产业园区融合主题城区发展模式文化主题城区是城市形象的靓点,也是城市软实力的外在表达。文化主题城区发展往往可以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由文化主题公园走向文化产业园区,走向文化主题社区再走向文化主题城区。深圳华侨城和西安曲江新区都经历了这种相似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促使城市软实力获得充分的外在表达空间,优化了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也使公众拥有充分的体验城市文化氛围、甚至在这种意蕴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可能,非常有利于内部公众文化自信的培养,增强其归属感和凝聚力,也能够极大地增强城市对外部公众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和同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