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范例6篇

传播学

传播学范文1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信息,不仅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①匡文波.论网络出版物[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5.

②闵大洪.电子传媒的数字化浪潮[J].国际新闻界,1997,(4).

③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Z].“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15日.

传播学范文2

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主要集中在美国,所以有"欧洲批判学派"之说,这是由于批判学派的思想来源,主要在西欧。第一次两个学派(这只是从现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上)的冲突,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流亡美国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通过论证意识形态霸权的美国形式──大众文化,开始与萌芽时期的经验主义传播学对立。这些受到法西斯迫害而来到美国的学者,其哲学思辨的传统与美国社会科学中反思辨的倾向发生冲突。出于对本土法西斯统治的憎恨,以及学术传统的延续性,他们较多地注意到美国与纳粹德国的联系和相似性,美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不尽相同的研究题材和契机。对法西斯的批判并没有导致简单地认同美国文化,他们认为这都是权威主义,只是形式不同,美国不是用恐怖和高压统治,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为途径的大众文化,来实现"权威主义"。所以他们倾向于使用批判的、较为极端的词句来谈论美国的大众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介。

他们大多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影响不大,其中一些人后来回到欧洲(例如阿多诺,Adorno,T.)。但是他们在美国还是培养或影响了一批新的批判学派学者,使得连续出现关于美国媒介文化研究的著作,主要讨论大众传播的"内容"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效果",进而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当今娱乐与新闻已经不可分离,特别在电视中,只有娱乐节目才能使新闻得到销售。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早期的例如C.米尔斯(Mills,代表作《权力精英》thepowerelite,1956)、B.罗森伯格(Rosenberg)、D.布尔斯廷(Boorstin)等等。他们注重大众传播的"内容"对"效果"问题的研究,通过批判性的考察传播效果而阐述了媒介如何发生作用,如何影响受众的思想。

70-80年代从各方面审视传播现象的批判学派代表中,较为激进的如J.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而最为"激进"的是H.席勒(Schiller)的一系列著作,他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代表作是《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其他著作还有《思想管理者》(1973)、《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等。其他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H.甘斯(Gans,代表作《什么在决定新闻》decidingwhat''''snews,1979)、J.凯里(Carey)、T.吉特林(Gitlin)、M.里尔(Real)、L.格罗斯堡(Grossberg)等等。

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M)从媒介技术和文化角度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如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他不同于美国的经验主义学派,但与批判学派的观点差距也很大。批判学派是从大众媒介的内容及其控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着手进行研究的;麦氏是从大众媒介工具本身、尤其是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工具对人的认识及人类的社会作用,着手进行研究的。

就研究方法而言,早在40年代L.林德就对经验主义的研究偏向提出了问题:"坚持它的人通常将自己置于现行的体制之中,暂时接受它的价值和目标,从事收集数据和描述趋势这些工作……时间是漫长的、数据总是不会完整,形势不断在变化,当''''客观的''''分析家在情况中发现更多的应记录东西时,他就会被更深地拉进假设的网络中,从这种假设出发,他正在研究的体制假装在运转。"(殷晓蓉,1999:29)当经验主义传播学深入证明一些假设的时候,例如色情和暴力的电视镜头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研究项目,批判学派的观点不在于证明是或否,而认为即使数据证明无害也无意义,因为这是要靠价值观来解决的。数据在这里无能为力,科学的数据只能客观地发现存在什么,但不能表示应该存在什么。

二,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形成和特点

人们认为美国传播学具有经验主义或行为主义的特征,而形成这样的传统有两方面的历史原因。

第一,它是在20世纪初美国五大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形成强势的背景下,汲取它们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学科。这些美国的社会科学倾向于主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手段进行研究,认为社会科学主要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科学,较多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性,要求把科学知识与关于对科学知识的道德评价区分开来,以便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的研究。美国早期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验的、量化的、以实际结果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传播学研究影响很大。

第二,美国传播学形成的过程中,较多地得到各种基金会、财团和私人的捐款,因而多少要反映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意图,当然会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特别在媒介市场和广告方面,传播学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精确性和预见性,大受欢迎,以致一些研究机构成为这些领域的必要附属机构。

概括地说,经验主义传播学建立在以下三个哲学基点上:量化的归纳主义、因果决定论、诉诸持续的量化分析、统计实验的观念。不少赞同这些哲学基点的学者认为,统计实验是检验理论假设的唯一方法。他们较少关注各种权力组织或媒介组织结构带来的控制问题,较少从传播工具的历史和现代角度分析工具的社会意义。

三,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理论来源和代表人物

欧洲学者的研究涉及到大众传播的,有一部分是专门研究大众传播的学者,例如英国的R.威廉斯(Williams,著有《传播学》)、S.豪(Hall,著有《制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N.加恩哈姆(Garnham,发表过论文《关于大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贡献》ForaContributionofPoliticalEconomyofMassCommunication)等。

另一部分人不是专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而主要是研究社会学、符号学、政治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文艺理论等等方面的。他们较少同美国的经验主义传播学观点直接对立,各研究各的,但是若分析各自的观点,从研究方法、切入的视角到结论,差异确实较大。例如J.哈贝马斯(Habermas,著有多卷本《交往行动理论》thetheoryofcommunicationaction)、M.福柯(Foucault)、P.布尔迪厄(Bourdieu,著有《关于电视》SurlaTelevision)、R.巴尔特(Barthes,著有《神话──一大众文化诠释》Mythologies)、T.凡迪克(vanDijk,著有《作为话语的新闻》NewsasDis

course)等等。

他们的著作自成体系,相当艰深,从不同视角对当代传媒的权力体系和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倾向进行了分析性的批判。如果一定要再划分一下,可以有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学派、法国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地中海沿岸学派等等,但是界线划分得并不十分清晰。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传播学欧洲批判学派的主要学理基础之一,当代还有一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补充、修正的"后马克思主义",观点较为纷繁。以下是批判学派的几个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

1,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批判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基础来说明大众传播的性质,着重指出了媒介工业如何受制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各种权力,从媒介所有权、经济结构探讨各种媒介现象。这一点是欧洲批判学派的要点,如凯.米勒所说:"对批判学派的学者而言,再没有比权力更重要的概念了。权力控制及支配等问题是所有批判理论──不论是有关经济的、社会的还是传播的理论──的中心。"(米勒,2000:101)

2,文化工业论和非真实意识论(culturalindustrytheoryandfalseconsciousnesstheory)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媒介的意识形态具有决定受众观念的作用,以文化工业的形式出现的媒介,往往掩盖了它们这方面的本质。人们很难知觉自己所相信的意识形态正在奴役自己,偶有反抗,也会被既定的意识形态所压抑。如一些批判学派的学者所说,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或信仰,它还"构建我们的思想,控制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意识形态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能的。(米勒,2000:105)

3,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ideologicalanalysis)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想说明:大众传播如何以间接的、无意识的方式,透过传播结构、专业理念或例行业务,不断复制着主流意识,从而成为统治者统治的一个环节。

4,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反映意识形态的流通符号,进行内在涵义的分析。研究者认为,统治的权力结构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于日常流通的生活符号中。权力的存在是多面向的,各种符号的涵义也是多样化的,需要探讨日常生活情境、媒介使用和意义建构之间的联系。

给批判学派提供相对具体的理论基础的主要人物,首推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葛兰西(Gramsci,A.1891-1937),他1926年被意大利法西斯逮捕,判刑20年,在狱中写作了长达4000页的笔记手稿,对以往革命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省。其中,他提出的"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理论对于后人分析社会,提供了一种宏观的基本认识的切入口。

当代为批判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学者中,下面的几位较为著名:

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阿尔都塞(Althusser,L.1918-1990),他的研究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功能、扮演何种角色。他关于意识形态建构主体功能的论证,认为人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并且在不同的类别、领域和实际仪式等意识形态中生活、变动和存在着。这对于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意识形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国文化学家S.豪(1931年出生于牙买加)被视为批判学派的又一个当论来源。1985年国际传播学年会上批判学派的主要发言人就是豪,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他从宏观文化学角度,提出了媒介建构社会知识、形成规范和反应价值、塑造共识和提供"合法性",从而扮演意识形态的连构(articulation)角色。这对于批判学派的文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

法国当代哲学家福柯(1926-1984)的广义文化符号分析方法,对于从本文分析角度入手研究大众传播,影响巨大。他通过一系列具体分析的实例,实际上认为权力广泛分布于知识、交往词汇之中。意识形态泛化,并且形成"权力/知识"的对应。由于权力潜在于知识中,因而当人们更了解自己和控制自己时,也更被了解和控制。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1929-)属于第三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理论大家,著作等身。他提出的合理的交往的理念,以及质疑媒介商业化、从而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对于批判学派分析、区分媒介发挥作用的领域,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路。

四,近年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作

近年世界各地以批判的或非经验主义的方法对大众传播进行研究的著作有不少,试举例如下:

──英国学者默利(Morley,D)的《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television,audiencesandculturalstudies,1992),作为文化学派的研究者,他对电视观众构筑过程进行了研究;

──以色列学者戴岩(Daniel,D)、凯茨(Katz,E)的《媒介事件:历史的实况转播》(mediaevents:thelivebroadcastingofhistory,1992),他们以文化批判的取向,对电视同步转播的文化构成进行了研究;

──澳大利亚学者费斯科(Fiske,J)的《理解流行文化》(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1989),对流行文化进行了本文分析和意识形态解读;

──美国学者巴格迪肯(Bagdikian,B)的《媒介垄断》(theMediaMonopo-ly,1992),对各种控制媒介的隐蔽权力进行了揭露和分析;

──美国学者吉特林(Gitilin,T)的《内在的黄金时段》(insideprimetime,1994),对媒介生产、传播过程中权力关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的《获取信息:新闻、真理与权力》(gettingthemessage:news,truthandpower,1993),以本文分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英国学者戈丁(Golding,P)的《媒介的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nb

sp;themedia,1997),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了传播产业中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以色列学者李伯斯(Liebes,T)和凯茨的《意义的外销》(theexportofmeaming,1993),研究了人的文化积淀如何影响接受信息意义的构成问题;

──美国学者麦克马内斯(McManus,J)的《市场驾驭新闻学》(marketdrivenjournalism,1994),研究了市场机制在媒介生产过程中的体现;

──英国女学者莉文斯通(Livingstone,S)的《感受电视:受众解读心理学》(makingsenseoftelevision:thepsychologyofaudienceinterpretation,1990),采用解读本文、构造意义的理论分析了电视观众的接受心理;

──美国女学者格雷厄姆(Graham,L.)的《在Subaru-Isuzu线上》(OntheLIneatSubaru-Isuzu,1995),研究了组织传播中的"团队",如何通过协调控制实现组织霸权,等等。

这些研究本身不一定是针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传统的,但是从另外的研究视角平衡着传播学研究的天平。

五,我们如何评价批判学派

不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他们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角度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英国不少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美国当代传播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渗入了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批判学派,特别是美国国内的的一些这方面的著作,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传播业中的缺陷,在表现自由的环境中,提出的批判是深刻的和尖锐的,其中有些观点特别激进,带有相当的乌托邦特征。但是它对于遏制资本主义条件下传播业过分的发展偏向,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甚至是一种必要的学理性的监督。

对美国而言的欧洲以其他学科研究为主的大家(例如现在较著名的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对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缺陷,在学术上恰恰给予了相对应的补充,并且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现在的主流传播学,不知不觉地借鉴了不少批判学派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我们可以较多地借鉴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其中很多严肃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所缺乏的。但是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介的主流,这是经验主义传播学能够得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不宜在缺乏市场经济因素之时过分强调批判学派的批判观点,但要有意识地适当引进批判学派认识问题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因为造成一种学术平衡是必须的;这对于提醒人们尽可能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经出现的问题,也是及时和有益的。现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播中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可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有些则是由于我们没有或很少引进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造成的,对于应该知道的东西无知,把人家已经经历过的教训还在当作正面的新鲜经验。在这个意义上,目前需要较集中地引进一些批判学派的经典著作,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采用他们的切入视角,观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

36×196=7056

参考论著:

贝尔(198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中文版

巴特(1999):《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布尔迪厄、哈克(1996):《自由交流》,三联书店中文版。

包亚明主编(1997):《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包亚明主编(1997):《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米勒(2000):《组织传播:入门与程序》,华夏出版社中文版。

刘北成编著(1997):《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传播学范文3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信息,不仅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①匡文波.论网络出版物[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5.

②闵大洪.电子传媒的数字化浪潮[J].国际新闻界,1997,(4).

③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Z].“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15日.

传播学范文4

【关键词】传播学 民俗艺术 传播

艺术生产成为一种商品生产,随着当下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因素组成的社会历史语境发生着变化,民俗艺术传播作为艺术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民俗艺术的传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使民俗艺术的传播成为沟通民间艺术信息源与民俗艺术接受者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一、民俗传播的场所与语境

所谓信息环境,更多的是指一种人为的环境,具体则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者群体接触到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构成的,也就是说当某类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该时期该社会信息环境的潮流和特点的环境。

当整个社会在形成了一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宣传的热潮的时候,同时信息量也在不断上升与增加,使得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能够给予更多的报道以及关注。

为了能够在传播与继承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对其变异性进行恰当控制,大众传媒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多角度展演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承担起延续文化命脉和文化遗产的责任,并记录着这些宝贵的遗产,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延续做出重大的贡献。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表现

了解其他民族的民俗生活和民族的文化,并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反映时代的变迁就是所谓的民俗传播的定义和范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对于民俗生活以及变迁的诠释和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行一时的热点话题无非就是如何保护民间文化。因为它客观地反映了民俗生活的历史与现状,并且它是一种理性的传播,而这种理性的传播经过对于民俗的反思和考量,最终会赋予民俗以新的意义,同时对于推动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和对于少数民族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影响新民俗并再造新民俗

以电视为代表的一系列大众传媒积极对民俗生活进行能动性的创造和操作。当前信息化和跨文化的传播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的是民俗的传播,我们也看到了显著不同的传统民俗生活。

三、民俗艺术传播的主体与对象

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在艺术传播的过程中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在传播学理论中,通讯、交流、传达等意义则是传播的原意,它主要通过运用适当的媒体由传播者采用向接受者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社会活动的形式,从而体现和呈现传播者的主体价值和传播者主体精神的自主性、时代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呈现艺术本质两个主体分别是接受者和传播者,因而从艺术生成的角度看艺术传播的主体是与社会传播对应的一种具备主观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传播者,能够使艺术生成意义的途径只有使艺术进入传播的领域,所以其中也一定体现着传播者的主体价值。

随着工业化和技术时代的到来,民俗艺术传播的受众不仅要弘扬传统民俗,更要接受和适应异地文化或外来民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民俗艺术传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民俗的传播就极具特殊性,并在流光的传播流向中充分考虑到传播对象也就是受众的心理。 “传者――民俗习惯――媒介物――心理积淀――受者”的循环往复的心理传播过程是从民族心理的发展角度,以及个人心理发展的一个成长和循环深化的民俗传播结构模式,在艺术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受众的具体化在未定性的艺术文本中只不过是承载意义的载体而已,而艺术作品的意义才是艺术作品的真正源泉所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在艺术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受众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中心位置。因而艺术传播的主体则是由民俗传播的受众转变而来的,所以我们说受众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和创造者,而且他们批评、鉴赏的本身就是一种再生产和创造,这种再生产和再创造即是民俗艺术传播的受众对于民俗艺术的理解,或者说“再阐释”本身的一种类主体行为的创造活动。

四、民俗艺术传播的现代传播方式特征

传统的社会和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到公共空间的民俗艺术的传播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并且有一些新的特点正在显现出来。

(一)民俗艺术传播的大众传播方式具有文本的特征

一个文本被制作出来以后,为了能够重复进入传播领域进而被保存和复制,并在大众传播背景下,民俗艺术是被录制和编辑成一些文字和文本以及图像文本等虚拟的存在,而不再是现实的物理存在,比如电视和电影。

(二)民俗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公共的性质

很明显,在传播媒介的语境之下,大众传播媒介把民俗艺术带入了社会的公共领域,并且具有显著的公用性质。而传播主体则把民俗艺术的传媒文本制作出来以打破语言差别、种群差别、文化圈差别和城乡差别的方式,从而带入了社会的公共领域,这与传统乡土社会下的人和人的口耳相承、行为示范传播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它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传播,是以网络媒介、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等媒介载体把传媒文本迅速传递出去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2).

[2]苗瑞.传播视野中的民俗节日[J].大理学院学报,2011(2).

[3]常凤霞.古代乡村民俗艺术概念厘清及其保护体系建构[J].农业考古,2011(1).

[4]王鹏江,杨建虎,潘芳芳.试窥书法传播模式的网络化转型[J].北京电邮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传播学范文5

关键词:梁祝;传播;媒介;受众;效果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41-02

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①在英语中,称“Communication”,表示传递、交流、流通等,除中文仅指单向精神内容的传布、扩散含义外,它还有双向的人际交往、信息交流、意义共享等意蕴。梁祝是我国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在传承的历史中遵循着文化传播的发展规律。传播者通过把自己的情感、愿望注入信息,不同受众带着各自的先见背景、心境和期待视界重新阐释、理解甚至创造信息。受众的反馈和思想情感又会丰富和发展梁祝文化。它所产生的效果又会影响到传播者的传达意图和传播信息,也会影响到其他传播者的传播和其它受众的欣赏。这就是本文将要引入的简单大众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模式”。拉斯韦尔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便利方法就是回答五个W的问题:

从这一传播模式中,可以看到经过传播者媒介承载信息接受者的传播过程,会形成对整个传播过程的效果反馈。麦奎尔认为:“所有的媒介效果都必须从受众个人对媒介信息的关注或“暴露”,对个人反应与回馈的认识开始。实践的结果具有时间的延续性,而且呈现出不同的、常常是集合的形式。”②

一、口传梁祝的传播“效果”

梁祝作为人类口头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髓在于口头传播的梁祝传说,它的优势是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不能替代的。

(一)传播环境渗透在人民生活的角角落落,使梁祝传说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传播。口传梁祝的传播环境主要有:劳动中人们以奇文轶事的讲述传承梁祝传说;民间自封的故事家、歌手“桥头阿三”在村中纳凉聚会场所讲述的传说故事中传承;阊门人家在串门唠家常、讲新鲜事中传播梁祝传说。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相比,它对传播技术与物质载体的要求,更契合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传播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广泛的传播群体。

(二)口传梁祝使传播者可根据受众反映随时调整传说信息,以满足其期待视野。它对传播的反馈更快捷,更直接,也更真实。再者,同一受众对不同媒介的反馈不同。梁祝传说深植于群众之中,但每个人的期待视野,包括个人受教育程度、审美能力、兴趣爱好等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农村偏远地区仍存在这样一批受众,他们也许不懂得欣赏音乐,观看舞剧,甚至无法听懂普通话,看懂汉字,而民间口头传播正弥补了这一缺陷。它真正深入寻常百姓家中,丰富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使梁祝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体,使梁祝得到更普遍的传承。

(三)口传梁祝是一种始终“活着”的传播活动,它显示的是集体的历史记忆。一旦梁祝传说附载于某一现代传播媒介,它就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口头传播的梁祝是由人民在传播的过程中集体创造、修改和丰富,由一个最初的母体,发展衍生出一个庞大的梁祝传说群。或因为这个传说故事或传说主人公家喻户晓,深受人民爱戴,所以人们把属于和不属于这个传说的情节都附会到它的名下;或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人们在传述的过程中“无中生有”,为使讲述更为生动,在某一关键情节“添油加醋”,衍生新的情节,使这一传说更为精彩。其最终效果或丰富梁祝传说,或附会衍生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梁祝传说故事,发扬壮大了梁祝传说群。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口头传承为主的梁祝传说正日益远离适宜它的传承环境,深受现代大众媒介的威胁。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的189份问卷中有53%的人喜欢影视演绎的梁祝,25%的人喜欢音乐形式的梁祝,16%的人喜欢戏曲形式的梁祝,喜欢口头传承的梁祝的人仅有5%。对于他们心目中最适合梁祝传承的媒介形式,推崇口头传承的仅有8%,而影视的高达28%,其他诸如音乐、书籍的选择人数都超过口头传承。在70%通过口头讲述获知梁祝传说的人中,仅13%的人愿意通过口头传播传承给后代。可见,人们想要也正在远离口头传播的梁祝传说。而关于梁祝爱情的思考,我们发现当代青年人对于梁祝作为美好爱情和忠贞不渝象征的信仰正在逐渐消亡。人们向往这种爱情,但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能出现这种爱情。

二、梁祝传承的传播学建议

面对梁祝传说在传承中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日渐缺失,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活”的梁祝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从“拉斯韦尔模式”中的五个要素出发,加以探索:

第一要素:传播者。梁祝传说依托“人”而存在,是“活”的文化在传承中最脆弱的部分。传播者主要包括保护主体政府,研究主体学界,宣传主体媒体和传承主体传承人。政府应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口头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相关要求,在提供足够资金保证的基础上,设计保护规划,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确保规划的实施。如建立梁祝文化遗产博物馆,在不破坏梁祝传承的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产业,设立梁祝文化节,来扩大梁祝的文化影响力等。研究主体学界应加紧对梁祝传说的文字记录整理,切实落实“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宣传,加强研究”。宣传主体媒体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形成主动关注并积极行动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各阶层的社会成员都参与其中,以民众的力量来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承梁祝传说;还可以通过媒介的宣传、教育等活动,为梁祝传承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提供文化土壤,使梁祝在传承中体现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同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媒体还可以通过媒介手段和传播内容的创新,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将符合现代社会特性的新的文化元素和传承手段不断加入其中,发扬人际传播的梁祝传说所缺乏的优势,目的在于更广泛地宣传梁祝,吸引国内外友人的关注,为梁祝传承赢得更为广阔和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传承主体传承人被称为“人类的活珍宝”。在现代化的光环背后,原有的口头传承人年逾古稀或相继去世,年轻一代不愿意传承或变形变味传承,传承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对于已有的梁祝传说的传承人,我们需要抓紧寻找进行保护。可以对传承者提供的资料进行录音、录像、全方位描写记录,建立专门的图文影像数据库,全面抢救和保存。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授,培养年轻的传承者。对于具有家庭传承条件的家庭进行专项保护,提倡家庭传承。对于年轻传承人的培养,学校教育无疑也是有影响力和价值的传承渠道。我们可以在乡土教材中推广梁祝传说及其文化,在音乐课程中指导学生对梁祝音乐的赏析,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梁祝戏曲的学习,在班会中进行对梁祝文化的讨论等等。

第二、三要素:信息与媒介。这里的信息与媒介是指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所有与梁祝有关的梁祝文化群。一方面对于已有的梁山伯庙、墓,梁祝读书地,梁祝传说及其讲述环境,梁祝庙会等,相关部门应科学地传承保护,既不能模式化、经济化,又要保持它的本真性和地域性。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适应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应运而生,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适应不同受众的需要,推广和丰富梁祝。

第四要素:受众。任何一部作品都只有通过在受众中的传播, 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的经验视野。在传承梁祝时,应该不断开发符合现代受众“期待视野”,能够吸引现代受众关注,符合现代受众生活乐趣的梁祝文化活动。如开发与梁祝有关的玩具、纪念品,举办梁祝婚俗节、梁祝文化旅游节、梁祝艺术晚会、梁祝网络游戏等。

梁祝传说作为人类口头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当代传承价值,口传梁祝具有现代化大众传媒无法取代的优势,但面对梁祝传说传播现状的忧思,从传播模式中的五要素提出建议,期望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梁祝文化如翩翩蝴蝶传播在梁祝的千古花海之中。

注释:

传播学范文6

关键词:五台山佛教;新闻传播;启示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1-0030-05

不同的宗教派别在对受众的信仰进行渗透时,往往会用各种传媒手段。毕竟,在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代语境下,如何在保持佛教原有精神的基础上广泛地弘扬佛法,又能让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易于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五台山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坚持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内容上,这一传播秉承真实传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报道各种佛事活动;其次,在精神上,坚持善意、慎独的价值原则,积极宣扬惩恶扬善观念;最后,在形式上,强调形式多样,美丽大方,让人赏心悦目。这些表现对当代的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一、五台山佛教传播的特征

五台山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探讨五台山佛教的传播特征,对揭示五台山佛教在赓续中国文化使命以及和谐社会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种传播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客观、真实。它不夸张,不矫饰,不渲染,而是实事求是地对佛教文化的原貌以还原。从历史上看,这样的传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法显在佛教的传播上,非常强调真实、客观。他生于十六国时代。当时,“佛是戎神,所应兼奉”、“中州胡晋,略皆奉佛”。可以说,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而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思想上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的汉族颇有不同。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人民,北方政权对佛教予以大力宣扬,积极扶植。从而出现了“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的情形。这对于“志行明敏,仪轨整肃”的法显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为了捍卫佛教的纯洁内涵,以促进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天竺,找回完整的佛经,由此建立一套僧人的戒律和行为准则。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从长安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寻求戒律,刻苦学习,记录了大量口传佛典,带回中国,译成中文。这便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内地的系统发展。

类似于法显在佛教传播中的那种严谨求实精神,一直为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所传承。在佛教经典文本的当代讲授与宣扬上,能够坚持真实的立场。如五台山梦参法师在佛法和修行的关系阐述上是非常精准的。他认为,佛教的精髓是智慧,佛法是最朴素的,修行后就可获得。佛教中的智慧就像太阳升落那样简单真实。佛住世时,提倡静坐,因而弟子也应静坐。弟子初行时会有痛苦,但静坐到一些日子后,就会从静坐中获得益处,从而离不开静坐。梦参法师强调,讲佛法时最重要的是要讲出佛的真实含义。比如,在解释“烦恼”时,他指出,烦恼即无明,是不顺时出现的麻烦。消除烦恼就要寻找根源。烦恼来自色、声、香、味、触、法的影响。去除烦恼就要以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困扰。在解释“解脱”时,梦参法师指出,解脱就是解除烦恼的束缚,脱离六道之苦。解脱即大舍,真正放下,达到“八风吹不动”境地。对修行人来说,证悟非常重要。“证”是通过修行佛法增长法益戒益。“悟”是不同道次的智慧境界。离开证悟,就无法了生脱死。在讲授经文时,梦参法师认为,以文解义释解不了佛法,会把佛法本义讲偏。以《维摩诘所说经》中的“宴坐”为例,他把其解释为出家人用斋时的坐姿,表结跏趺坐之意,指他们修行的一种精神精进状态。因此,只有证悟的人,讲法论理,才合经义。证悟只能通过身体力行,讲法才会成功。否则,就不能讲出境界。也就是说,光从书本找佛法,而无证悟境界的法义,那就不能说服人。这就要求修行者要慎独,不要盲目随从,要学会善寻知识,依法戒行。净慧法师的这些主张,都给佛教的传播提供了非常有力地保证。

另外,五台山佛教媒体关注有价值的佛教事件,其报道准确而客观。例如,“五台山尼众佛学院2012年开学典礼在大乘寺举行”这一报道,简明扼要,就事论事,没有丝毫的渲染和夸张,只是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这一佛教事件的主要信息。再是2012年10月7日有关“五台山普寿寺第六届正信居士培训班结业典礼”的报道,将时间、地点、事件主题、人物、活动内容给予了简要地交代,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和夸大,不像某些日常的新闻报道那样,极尽意义评说之能事,尽可能地渲染意义,把随意性无限制地表现出来。还有,《盛世和谐五台山》画卷以及山西五台山选派僧人赴加拿大援助“四大名山”建设的报道等,言简意赅,客观真实,都对佛教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给予了积极的体现。

其次,在精神上,佛教思想及其文化的传播具有特定的价值指向和价值色彩。这对促进佛教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佛教文化积极倡导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原则,有充分的正能量。在传播中,五台山佛教推崇谦让、自律、仁爱、扶助、精进的原则,坚持以戒为本,长养善根。力求“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皆离苦”。这种慈悲、包容、普度、利生等思想确实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五台山佛教的影响巨大。同时,五台山佛教能与时俱进,顺应时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调动社会资源,服务慈善事业,从而解决很多人的现实问题。比如,佛教的法义、戒规,对人爱心的唤醒,已使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成为搭建社会救助平台的一种推动力量,吸引社会各阶层参与慈善救济和社会公益。五台山佛教的传播包含着积极的人世精神和鼓励人们努力向上的人间品质。尤其在当前,这种“人间佛教”的思想,把深奥的佛教教义和法理引领到社会与家庭中来,其中那一整套有关人生的思想成为人人都可接近的道理与智慧。在传播中,五台山佛教主张人生而平等,宣扬人无贵贱贤愚之分。提倡去恶从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让人勿昕是非、勿看是非、勿念是非。是非只会导致对别人过失的关照,而忽略自己的缺点,从而影响道业,这是为佛所戒的。从这一意义上看,五台山佛教的传播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实现载体。

第三,在形式上,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传播形式多样,美丽大方。佛教宣扬的那些法理的渗透、延伸、普及,要依靠一种方法、一个平台。这种方法和平台,就是传播形式。五台山佛教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靠口传心授,使古老的智慧得以传承。后来则采用平面媒体,创办佛教刊物,使佛教的弘扬进入了“写本时期”,佛教杂志以及会刊不断出现。这些都围绕着佛教宣传,在策划、定位、风格、构架、内容、形式上都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们集思想性与艺术性、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有思想、有品位、有特色、有个性,使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实现了长养善根、禅悦大众的功能。在这些佛教文本中,有些内容是佛教建设、会议新闻、活动性新闻、工作总结、佛教教育、工作交流、书刊评论等,真可谓特色突出,奇葩独秀。其影响可谓昭朗万有,衽席众生。从五台山佛教刊物的目前定位看,主要集中在:给谁看;好不好看。它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佛教经典的讲解以及理性智慧的宣扬,文化资源平台的搭建,其次是寺庙的活动新闻、会议新闻和图片。五台山的佛教文本,面向大众,所发内容通俗易懂,让人乐道。而且在栏目的设置上,颇有用心,雅俗共赏,高低兼顾,融思想、可读、通俗、趣味、艺术于一体,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坚持图片的原创性,素食的独特性,视频的生动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佛教传播方面深谙编排策划、新闻取舍、美术版式设计以及包装的专业人士是分不开的。

尽管五台山的佛教平面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面对当今信息时代天翻地覆变化和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寻求科学、有效、快捷、易行的传播平台,让佛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播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论题。在这方面,五台山的各个寺院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现代传媒工具和技巧,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获得新生,这是五台山佛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五台山佛教网站的开通,满足了人们的交流便利。其内容丰富,包括佛教学院、佛典宝库、法雨经院、素食文化、旅游参访、佛友社区等栏目。每个栏目设计巧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另外,现代的网络技术还从视觉、听觉上直接地展示佛教活动、讲经等,一些佛经故事还被制做成生动的电视、动画,这让深奥的法理与道义得到了简化,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难度,大大地促进了传播性。僧众念诵的经咒也变成了颇有韵律的歌曲,通过网络、光碟得以传播,这些优美动听的佛乐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在当代喧闹纷杂的世界中营造了一种清净和谐的氛围,有利于人的精神平静与安宁,确实能够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五台山佛教的传播特征可以看出,这种传播体现着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的要求,自由原创,强调客观真实性,并以此为立足点,力求传播中法理和价值的体现与渗透,同时强调美的元素在这一传播中的重要性,坚持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这些具体的要求已使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传播,成为当代传播学中的一个成功典范,对我们在当代做好新闻传播很有启发。

二、五台山佛教传播的启示

如上所述,我们可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特征中获得诸多启发。首先,随着以手机媒体及3G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传媒的出现,传播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人都可成为传播者。尤其是在网络传媒已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力量时,信息的正确、客观、真实,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与其他媒体比较,五台山佛教传媒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所彰显出来的思维高度、广度、深度,从而更具公信力。大众传媒如何能在传播环境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像五台山佛教传播那样,坚守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这是五台山佛教传播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毕竟,在当前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中,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媒体的从业者,为了出重大新闻,追求轰动,往往在实践中,捕风捉影,根据子虚乌有的传闻,编制虚假报道和假新闻。这些假东西造成了信息污染,引发了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但对“各类阴险人物和强势产业来说,信息烟尘是他们的乐园,信息过剩并不让人烦恼,反倒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遇。”再有就是虚假广告信息。在媒体的商业化情境下,媒体可能会在良知与利益、道义和资本之间进行艰苦的抉择。但广告面前的媒体往往在代言广告上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最后的博弈结果将使媒体不得不投进广告的怀抱,从而播发一些夸大或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广告。如颇具气候的华格纳生物晶片广告、由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广告等,直到中央媒体曝光后才停息。新闻媒体的假广告已严重地伤害了受众的利益,媒体应对这些伤害承担责任。因为,这种伤害的发生与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密切相关,从而有必要对新闻媒体进行拷问。还有就是把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化。市场化的进程,促进了媒体与宣传的疏离,为了赢得受众,抢占市场,有的媒体越来越趋于用娱乐的手段实现其他的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了空前释放。另一方面就是把娱乐新闻化,模糊娱乐和新闻之间的界限,以娱乐报道的浮躁与低俗,严重地侵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管是新闻的娱乐化还是娱乐的新闻化,都会使媒体放弃社会守望者的职责,放弃社会良知和道义,沦为醉心于娱乐商品制作和贩卖的商人,忘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新闻报道中有时设置的互动节目,其实质是通过观众的参与来谋取媒体的私利,把观众视为节目的彩民。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一种全民投机的氛围,有可能引发观众生活态度的改变和人生观的扭曲。因此,应当像佛教传媒与佛教传播者那样,尽可能地恪尽职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夸大、不变味,赢得社会的赞誉和认同。

其次,佛教传播的本质目标在于扬善,弘扬社会正义。五台山的佛教媒体具有特定的伦理使命,它的人文关怀,使人心向善。这不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还为传媒带来了受众。这一点也值得大众媒体学习、借鉴。在现实中,必须要让媒体体现出特定的价值色彩,承担社会守望的责任。一方面,媒体不但担负着守护社会正义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道德伦理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会正义作为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秩序,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必须严格恪守新闻伦理,坚持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道德使命。就像佛教论坛在慈善救助上那样,新闻媒体也可为各种痛苦镜像提供一个良好的求助平台,只要经过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就会感化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现状的悲悯与同情,很多处于痛苦情景中的人们就可以得到帮助和安慰,从而使得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在帕米尔·耶里看来,旨在为公众谋利益的行为才是真正道德的。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必须重视媒体道德和伦理,因为它对媒体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性。按照康德的看法,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对心中的道德律加以思索,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敬仰和敬畏。新闻伦理对现实给出了一种典型的矫正视镜,道德上正确的行为,能为整个社会产生最大的利润和最高的平衡。因此,媒体在当今多样性的价值追求时风中,一定要有其思想道德的底线;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接受正义维度的伦理要求,因为只有道德个体接受了这些社会伦理规范后,伦理才会具有真实的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媒体从业者只有在净化自我灵魂的基础上纯洁人类的灵魂,只有在优化自我品质的基础上提升社会品质。在自身的实践中,不弃位卑,努力成为社会的楷模和全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引导全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崇高的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