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优秀作文范例6篇

运动会优秀作文

运动会优秀作文范文1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成长 社会因素

1 科学的选材是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关键

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个很漫长的系统工程,科学的选材是篮球运动员成才的关键。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巨人的运动,身高对运动员成才起着关键作用。从我国和世界篮球强队来看男子的身高多在2米以上,其中中锋更是达到2.10米以上,女子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多在1.90米左右,中锋达到2米左右。而一些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篮球才能和竞技优势,而初期的选材工作就是将这些优秀的篮球苗子发觉出来,为后期的训练做好准备。从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姚明、易建联、王治郅9到13岁的身高数据就能看出。

表1 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及全国少年平均9到13岁的身高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于我国优秀篮球运员青少年时期身高、机能与素质的研究)

由表1可知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在9岁时的身高分别达到170.5cm、179cm、和164cm,而同期我国普通儿童的平均身高只有139cm,所以这三名优秀的国内篮球运动员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篮球运动优势。并且在随后的几年中他们的身高都远远高于同年龄的普通孩子,并且年增长值几乎都超过了同龄人,说明其发育较快,而这三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但基础身高高,年增长值大,而且在早期就受到良好的篮球专门训练,为以后的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系统的专业化训练是优秀运动员成才的保证

2.1 先进的训练方法是优秀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前提

选拔了优秀的篮球苗子如果得不到系统正规的训练,优秀的篮球运动苗子可能被浪费,同样不能成才。当今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传播媒介日益发达,NBA优秀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能够及时传入国内,再加上国内大批的篮球届的优秀人才将外国优秀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国人的训练方法,为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系统连贯的训练体系是优秀篮球运动员成长的保证

当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这套体系保证了优秀篮球运动员从选拔到培养再到成才的一整套过程,保证运动员能够受到系统的训练。另外,当前我国体育训练系统中的选育结合理论也为优秀运动员的转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争取使每位优秀运动员都物尽其用,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最大限度的避免优秀运动员浪费。

3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为篮球运动员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1 社会政治制度对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影响

所谓社会政治环境是指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中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的总和,好的政治环境能够促进和激励篮球运动员的成才。当下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篮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篮球后辈人才不断涌现,CBA联赛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篮球热情空前高涨,为篮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为篮球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动力。因此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运动员的发展也离不开政治这个大局,国家政治路线、方针政策都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才的兴衰。运动员就业以及以后的出路对运动员能否安心训练影响极大,并进一步影响运动员成才,甚至影响吸纳优秀的苗子到运动队伍中来。

3.2 社会文化对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影响

广义的说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狭义的说是指具体的社会文化艺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的总和形成的总体环境。球场上行为举止文明、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球场外刻苦训练、遵纪守法、严于律己、道德高尚是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些良好素质的形成有赖于一个公平、正义、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

3.3 社会经济发展对篮球运动员成长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为篮球运动员的成长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一个篮球运动员从选材到训练直到在篮球场上进行竞技比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一个强大而有力的经济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篮球运动的传播和广告效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极大认可,在国家的指引下,各企业竞相赞助篮球运动,这才有了当今CBA联赛的繁荣,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优秀外援的引进,CBA联赛品牌的传播,联赛的组织和运行将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有现在举办的如火如荼的CBA联赛。当然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一个舞台让优秀篮球运动员施展才华。同时随着CBA品牌效应的不断增大,赞助商越来越多,赞助金额越来越大,球员的收入也非常可观,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优秀篮球队员加入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行列,不但为CBA联赛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使CBA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新老交替更加快,比赛更精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4 结论

篮球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当前在我国可以说发展得如火如荼,CBA联赛是当今国内运行得最为成功的职业体育赛事,他的品牌效应日益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一直是我国篮球事业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加强对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培养和成才的规律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我国篮球的整体水平,加强篮球运动管理部门的管理科学性,保证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员的培养需要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为后盾。我国开放市场环境,坚定的改革步伐,宽松的政策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的喜爱为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保证,使我国篮球运动的持续繁荣发展成为可能。

运动会优秀作文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运动员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项人类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体作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及手段向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传递符合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并促使客体逐渐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这种社会活动在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时下的社会同样离不开这项活动,尤其在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它是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进入新时期后,尤其十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和重申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观点、新思想、新论述,这些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中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同时也为政工工作指明了方向,引领了道路。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作为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来抓。如何做好高等体育院校中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则更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

二、做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在高等体育院校从事体育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对他们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时代眼光和战略眼光,这项工作将为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以及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培养这一特殊群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为国争光、为校添彩。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时的主管能动性,甘于吃苦奉献;在比赛中勇于发挥拼搏,赛出精神,赛出成绩;对于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状态,锻炼思想意志品质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训练比赛二者不可分割,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动员能更加明确训练的目的,主动积极地从事运动训练,高质量完成预定训练工作指标;思想政治工作的懈怠则使大学生运动员思想混乱,训练就缺乏动力,纪律松散,训练质量下降。

做好大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必须细致、认真地了解优秀运动员的思想变化情况,掌握其生活、学习、训练与比赛的实际状态;其次针对大学生运动员存在和面临的不同思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方式和手段及时地加以解决,使他们始终能以正确的思想态度完成训练和对待比赛。专业素质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接受了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后才能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在世界赛场上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依然能抱定一颗为国争光添彩的雄心,百折不挠、奋勇向前,在国际赛场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和措施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向

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保持统一步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不动摇。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句话言简意赅,照亮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进方向。

十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时代赋予了独特性和时代性,高等体育院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更需要与时俱进,面对随之而来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面对优秀运动员这一特殊接受群体,时刻以提出和强调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原则作为业务衡量的准绳,遵循提出的方向原则、渗透原则、物质利益原则以及分类指导原则这四大原则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通过典型事例树立模范形象,在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形成榜样效应。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如海中灯塔,如引路旗帜,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领袖人物,感召、激励并引领者人们奋勇前进,可以激发出人们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和积极性。 体育院校中,榜样的力量更为明显,为国家的荣誉奋斗,争光添彩。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严于律己,表率当先,为优秀运动员群体做出模范;同时工作者要有一双发现榜样的眼睛,在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成为他们的精神脊柱和学习追赶的目标。最后,指导和帮助优秀运动员正确认识和理解榜样,抓住积极方面,将榜样的力量溶入自己平时的训练学习中。

3.从优秀运动员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

从实际出发这是在深刻理解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后,于工作实践中运用的最佳体现。以人为本,是发扬民主,平等的最佳体现。优秀运动员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其群体中因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爱好而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若想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将党和国家的声音,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传送到每个优秀运动员的心中,就必须以人为本,深入了解优秀运动员的特点和区别,不能盲目一刀切,武断行事。

4.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利益原则

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在系列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时代的需要,这也是出自人在世界上最为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作为人的个体,在积极的外部刺激下,都会迸发出自身潜藏的能量。在这一点上,物质利益对优秀运动员的效果更为明显。但在奖励的同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更为注重优秀运动员的内心深层需要,以情动人,激发其自动调整,化外部助力为内生动力。

(二)措施

1.机构――高等院校

高等体育院校建立并完善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规则,打造一支稳定规范的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理顺工作关系,强化工作职能。提升政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多种形式端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制定完善的师德规范和工作规范,在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修养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和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学生当中更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提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让政工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以政工岗位资格认证制度打造一支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高学历、高层次政工工作者。政工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还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服人,以理信人,更要以情动人,这样才能使优秀运动员这个群体从内心接受教育,精神和心灵受到净化和提升。

(2)政工人员应时刻保持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育榜样形象,严于律己,及时总结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之处,为人师表,在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形成榜样效应。在工作同时应加强自主学习,努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同时加大和扩展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重构并完备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光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专业技术领域里也具有过硬的本领和技术。

(3)政工人员要树立为优秀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服务意识,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在日常学习训练比赛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己心待人心,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兄弟朋友,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把握问题的主要矛盾,以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提高事情处理效率,切实为他们把困难解决和排除掉,赢得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够安心训练、积极竞赛。

(4)加强与优秀运动员的联系,政工人员应时刻把握他们思想动态和学习训练状况。这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需要针对每个运动员自身特点综合考虑,面对不同问题区别对待,以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和应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政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首先需要认真彻底做好每一项调查工作,深入到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去,加强和交流和沟通,完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况,及时跟踪学习进度和训练状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求收到更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效果。

3.客体――优秀运动员

(1)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培养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这是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尤其是优秀运动员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十报告以及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政治观点,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经过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心怀中国梦,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引领自身的学习和训练。总之,优秀运动员只有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才能更好地学习,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列宁信仰,并以相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训练。

(2)加强道德和素养教育。优秀运动员群体的道德和素养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训练比赛态度,更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训练比赛,更应该通过道德素养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遵守社会公德、讲求职业操守,具有高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积极为国为集体奉献;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敢打敢拼、坚韧顽强的训练态度和竞赛精神。

(3)营造良好氛围,逐渐培养和打造出一支优秀运动员骨干队伍,提高其自主学习、管理、训练的能力,化外部助力为内生动力,成为具有能领导、善组织、同时可以协调沟通的强大运动员队伍。

参考文献

[1] 邱香.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院报,2005,4(3).

[2] 孙凌云.论优秀运动队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院报,2013,4(2).

[3] 孙祥军,卜建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载体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4] 刘青.试论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5] 赵岸.新形势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思想现状分析及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析[J].科技信息,2009(32).

运动会优秀作文范文3

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为促进河南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近5年内退役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有关资料。从河南省体育局相关部门查阅现役和退役的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现状和目前生活状况的资料。

2、访谈法

访谈河南省优秀运动员、有关教练和领导。了解优秀运动员目前的社会保障现状、国家有关政策和目前采取的措施。

3、问卷调查法

设计《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调查表》对河南省退役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情况和目前生活状况进行调查。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归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现状

1、相关的保障政策制定不完善

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员家庭,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较大。目前,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十分完善,从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可知:河南省虽然建立了现役运动员个人伤残制度、保险制,但是运动队、运动员和相关组织对运动员的投保意识不强,从而使运动员因训练引起的损伤、病残,在退役后的医疗保障方面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研究表明,当前我省对优秀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应当首先作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解决好运动员体育保险问题,建立和完善运动员体育保险制度和管理体制;二是作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尽可能解决优秀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2、政府的关注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法规政策上不能保证竞技体育保障制度健康完善,其后果必然是增加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从思想上起到消极作用,制约着后备人才的发展。后备人才力量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加大对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的关注,一个国家、一个省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法规政策上保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促进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环境差

竞技体育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就很难留住人才,很难调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显示,河南省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处于全国前列,但人均状况,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地影响着我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加之河南省人口众多,导致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竞争压力加大,使得就业现状不容乐观,10年内退役运动员的待业人数高达调查人数的23.5%。

4、运动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多数项目优秀运动员一般在8到12岁进入业余体校进行训练,因为此阶段正是形成运动训练技能的黄金时期,而恰恰该年龄正值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因从事体育运动训练会占用一定时间,怎样处理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关系,直接对运动员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产生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选择理想职业的首要条件。然而优秀运动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现象,对其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

5、社会化程度低

为了调查运动员的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特做了如下调查。

国家出资(%) 社会赞助(%) 个人出资(%)

国家队运动员 18.1 81.2 0.7

国家预备队运动员 34.358.4 7.3

省运动员 41.3 46.5 12.2

市县运动员54.8 31.9 13.3

从以上数据显示,优秀运动员的社会保障资金大部分都有社会赞助解决,而且随着优秀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影响着社会赞助的资金比例倾向。国家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的投入,也是为了平衡这种社会倾向。总体而言,国家经济实力有限,投入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的经费的增长还不能满足运动员社会保障发展的需求。

(二)制约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发展的原因

1、保障不到位

运动员退役后 面临着求学、就业、疗伤、生存、婚姻等现实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就业,不少退役运动员并不是马上就能找到工作。因为就业机制转型、整体就业环境的严峻和在役期间尚不完备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使得他们在就业时面临很多困难。 2、保障力度弱 现行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包括两个层次。退役时由国家统一规定进行初次保障;—发放退役金(运动员退役时继续实行一次性退役费制度,根据其运龄长短,确定退役费基数。运龄3年以下的,退役费基数为200-600元;运龄满3年及其以上的,退役费基数为800元。运动员每增加一年运龄,在退役费基数上增发相当于本人一个月体育津贴(本人退役时的体育津贴标准,下同)的退役费。)其中,奥运会前三名运动员增发的退役费,按其实际运龄计算;其他运动员增发的退役费最多不超过本人10个月的体育津贴。然后地方政府进行补充性的再保障——货币补偿、工作分配等。从现行的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来看,政府侧重单一的货币性津贴补助,但是国家 发放的退役金又远远不能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其实对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就业保障,一份合适的工作能够给退役运动员带来稳定的收入,从而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真正做到运动员的“退有所用,退能收入”才是运动员社会保障的长远之计。

3、保障随机性大

河南从本省的财政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在国家发放退役金之后,对运动员进行再次补偿,但这些做法都没有明文规定,尚未形成一项有效的制度。在目前制度尚不完备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灵活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的,包括从退役到找到正式工作前依旧按照原有的工资级别进行发放,但是这种特殊性不能始终无原则,因为对社会整体来说,登记失业还有一定的原则,遵循一定的程序,然后才是考虑救济。

(三)造成河南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不畅困境剖析

建立竞技体育的自我保障体系不仅符合竞技体育行业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而且可以培养运动员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同时有利于增强运动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目前而言,我省竞技体育行业并非没有对运动员进行保障,而是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潜力。参考国外竞技体育和我国其它省市的经验,我省竞技体育的自我保障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法规制度保障

制定符合竞技体育行业特点的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障等方面的法规制度。这些法规制度对保障的实施范围和对象、享受保障的基本条件、资金来源、待遇支付标准与方式、管理办法、保障中有关方面(国家、单位、个人)的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做出规定。最终使运动员的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机构保障

(1)成立运动员协会(或工会)。这是国外竞技体育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特色。

(2)成立运动员就业、就学指导机构。该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a.是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就业咨询与指导;b.是对退役运动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c.是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协商,扶持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d.是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就学咨询与指导; e.是与教育主管部门协商,适当降低退役运动员大学入学标准,使更多的退役运动员能够进入大学深造。

(3)成立伤残鉴定机构。按国家现行体制,一般特殊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病鉴定机构和标准,而运动员的职业病——运动伤残却没有相应的鉴定机构和鉴定及补助标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明确责任,而且为教练员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了依据。

3、资金保障。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很多制度和条例难以贯彻执行,对运动员的保障也经常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然而,体育是一项产业,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资金保障是可以实现的。除了体育产业的部分收入可用于运动员保障外,还有利用我省一些优势项目向国外、国内输出运动员和教练员。以上收益的一部分可用于运动员的保障。另外,为了便于对以上各种渠道募集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建议设立从省体育局到各地方体育局的各级运动员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资金的条例。

三、结论与建议

(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执行要到位

河南省不仅要落实贯彻我国有关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也要建立符合河南省省情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使之形成适宜于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法制环境。具体可以由省体育局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阶段性的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障等具体的规章制度,并随着各个项目职业化改革和竞技人才培养体系的 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时做出调整。 (二)提高领导对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重视度 从河南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竞技体育的重视,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促进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建立多层次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应充分利用竞技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全方位、多渠道地建

立运动员保障基金。

(三)加强教育,完善的就业保障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受教育情况,对其今后的后续教育和就业安置极为重要。将业余体校运动队放入传统项目学校中去,并对其训练时限做出严格规定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开辟读训结合途径,培养新型的竞技体育人才。

(四)增加社会化程度

通过对我省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深层次分析,对于一部分已职业化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工资水平较高,完全有能力来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在这一部分运动项目中,使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风霞.山西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就业现状的初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

[2]陈林祥.建立与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2).

运动会优秀作文范文4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项人类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体作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及手段向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传递符合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并促使客体逐渐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这种社会活动在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时下的社会同样离不开这项活动,尤其在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它是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进入新时期后,尤其十八大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和重申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观点、新思想、新论述,这些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中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同时也为政工工作指明了方向,引领了道路。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作为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来抓。如何做好高等体育院校中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则更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

二、做好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在高等体育院校从事体育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对他们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时代眼光和战略眼光,这项工作将为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以及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培养这一特殊群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为国争光、为校添彩。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时的主管能动性,甘于吃苦奉献;在比赛中勇于发挥拼搏,赛出精神,赛出成绩;对于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状态,锻炼思想意志品质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训练比赛二者不可分割,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动员能更加明确训练的目的,主动积极地从事运动训练,高质量完成预定训练工作指标;思想政治工作的懈怠则使大学生运动员思想混乱,训练就缺乏动力,纪律松散,训练质量下降。

做好大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必须细致、认真地了解优秀运动员的思想变化情况,掌握其生活、学习、训练与比赛的实际状态;其次针对大学生运动员存在和面临的不同思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方式和手段及时地加以解决,使他们始终能以正确的思想态度完成训练和对待比赛。专业素质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接受了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后才能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在世界赛场上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依然能抱定一颗为国争光添彩的雄心,百折不挠、奋勇向前,在国际赛场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和措施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向

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保持统一步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不动摇。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句话言简意赅,照亮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进方向。

十八大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时代赋予了独特性和时代性,高等体育院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更需要与时俱进,面对随之而来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面对优秀运动员这一特殊接受群体,时刻以提出和强调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原则作为业务衡量的准绳,遵循提出的方向原则、渗透原则、物质利益原则以及分类指导原则这四大原则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通过典型事例树立模范形象,在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形成榜样效应。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如海中灯塔,如引路旗帜,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领袖人物,感召、激励并引领者人们奋勇前进,可以激发出人们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和积极性。 体育院校中,榜样的力量更为明显,为国家的荣誉奋斗,争光添彩。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严于律己,表率当先,为优秀运动员群体做出模范;同时工作者要有一双发现榜样的眼睛,在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成为他们的精神脊柱和学习追赶的目标。最后,指导和帮助优秀运动员正确认识和理解榜样,抓住积极方面,将榜样的力量溶入自己平时的训练学习中。

3.从优秀运动员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

从实际出发这是在深刻理解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后,于工作实践中运用的最佳体现。以人为本,是发扬民主,平等的最佳体现。优秀运动员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其群体中因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爱好而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若想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将党和国家的声音,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传送到每个优秀运动员的心中,就必须以人为本,深入了解优秀运动员的特点和区别,不能盲目一刀切,武断行事。

4.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利益原则

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在系列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时代的需要,这也是出自人在世界上最为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作为人的个体,在积极的外部刺激下,都会迸发出自身潜藏的能量。在这一点上,物质利益对优秀运动员的效果更为明显。但在奖励的同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更为注重优秀运动员的内心深层需要,以情动人,激发其自动调整,化外部助力为内生动力。

(二)措施

1.机构――高等院校

高等体育院校建立并完善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规则,打造一支稳定规范的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理顺工作关系,强化工作职能。提升政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多种形式端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制定完善的师德规范和工作规范,在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修养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和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学生当中更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提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让政工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以政工岗位资格认证制度打造一支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高学历、高层次政工工作者。政工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还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服人,以理信人,更要以情动人,这样才能使优秀运动员这个群体从内心接受教育,精神和心灵受到净化和提升。

(2)政工人员应时刻保持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育榜样形象,严于律己,及时总结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之处,为人师表,在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形成榜样效应。在工作同时应加强自主学习,努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同时加大和扩展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重构并完备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光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专业技术领域里也具有过硬的本领和技术。

(3)政工人员要树立为优秀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服务意识,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在日常学习训练比赛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己心待人心,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兄弟朋友,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把握问题的主要矛盾,以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提高事情处理效率,切实为他们把困难解决和排除掉,赢得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够安心训练、积极竞赛。

(4)加强与优秀运动员的联系,政工人员应时刻把握他们思想动态和学习训练状况。这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需要针对每个运动员自身特点综合考虑,面对不同问题区别对待,以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和应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政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首先需要认真彻底做好每一项调查工作,深入到优秀运动员群体中去,加强和交流和沟通,完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况,及时跟踪学习进度和训练状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求收到更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效果。

3.客体――优秀运动员

(1)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培养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这是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尤其是优秀运动员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以及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政治观点,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经过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心怀中国梦,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引领自身的学习和训练。总之,优秀运动员只有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才能更好地学习,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列宁信仰,并以相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训练。

运动会优秀作文范文5

关键词:长效激励机制;优秀运动员;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2-0036-04

Establishment of a long term stimulation mechanism for

excellent athletes in China

ZHANG Bin-bin,LIANG Jian-ping

(School of Phisical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Mainly in such three aspects as material stimulation, spiritual stimulation and assurance system, the authors probed into how to establish a long term stimulation mechanism for excellent athletes in China.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status of material stimulation becomes higher and higher, and material stimulation manners gradually become diversified. Material need is the primary need of human beings, should be regarded highly. However, while we are focusing on material stimulation, we ought to emphasize spiritual stimul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spiritual stimulation manners.

Key words: long term stimulation mechanism;excellent athletes;China

近几年,有关我国优秀运动员激励的研究不少,本文正是在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长效激励机制提出一些见解。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的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柯艺高[1]认为:激励是以足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前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章凯[2]认为:激励作为一项自我管理或群体管理的职能,它属于管理行为的范畴,这种管理行为要获得成功,必须以调动个体内在的动机力量为前提。激励是激发和培养人的工作动机,促使人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增强行为努力的过程。所谓优秀运动员激励就是激发他们的竞技需求欲望[3],其本质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需求体系和动机过程的激发、调节,不断提高他们训练和比赛积极性,挖掘及巩固、发挥他们的竞技潜力[4]。

所谓“激励机制”,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地区、单位或组织,为了促使某一人群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创造的条件以及营造的氛围。国家对专业运动员实行激励机制,就是把国家对高水平运动员的需要和运动员对运动成绩的需要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正确地诱导运动员的参训动机,使专业运动员积极地参加运动训练,从而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关外界条件的变化既可以影响运动员的需要(包括权利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尊重需要),又可以影响运动员的组织管理机构对运动员目标的设置、持续激励策略和法律法规等的制定。本文主要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如何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长效激励机制进行讨论。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工资、奖金、奖品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等。基于影响优秀运动员比赛成绩因素的多元性,在对优秀运动员实施奖励时,奖励的依据也应多元化,在坚持现有比赛成绩和名次作为基本奖励依据的前提下,需要增加对以下因素的考量:

1)一次性奖励和终身奖励相结合。

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实行一次性奖励、阶段性奖励和终身奖励相结合的奖励方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5]。如韩国政府对悉尼奥运会获得优秀名次的运动员就采用一次性奖励与终身奖励的方式。在我国,对于优秀运动员的奖励也可以采用此种奖励方式,少部分可以通过奖金的形式直接发给,剩余的大部分可以在运动员退役以后以工资或津贴的形式发给,此种奖励方式可以对运动员产生一种持久性的激励,而单纯的一次性奖励不具有这种优势。

2)奖牌(竞技成绩)和努力程度相结合[6]。

韩春利[7]认为:奖励应以奖牌和努力程度相结合,目前二者的比例约82为好。以努力程度为依据进行奖励应将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规律性作为依据,确定每项运动成绩提高幅度的档次所对应的奖励内容和奖励量,但是进行奖励的次数不宜过于频繁,以半年一次为宜,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形成一定的周期规律。除了给予一次性奖励外,阶段性奖励应以每月固定补助的形式发放,从而使受奖的优秀运动员经常感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和鼓励。

3)特殊奖励。

当前我国存在这样的状况:优秀运动员在专项高水平阶段的平均训练年限明显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许多优秀运动员在国内被认为高峰期已过,然而出国后很快又表现出较高水平,甚至还超过以往的水平。张忠秋[8]提出:对不同运动年龄的优秀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后实行相应特殊奖励可以激励年龄较大的运动员继续努力参与训练,使整个运动员队伍的平均训练年限得到提高。

4)制定特殊津贴补助标准。

我国已有的运动员等级制度及奖励补贴标准,从整体上起到了激励运动员上进的作用。但对处于高水平阶段的运动员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因此,为达到竞技水平高峰和处于高竞技水平保持阶段的运动员制定合理的特殊津贴补助标准显得十分必要。由专家组对达到一定水平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专项运动年龄”评定,建立国内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运动年龄”各层次系统档案。按不同“专项运动年龄”制定相应等级的津贴补助,“专项运动年龄”越大,取得同一“专项运动成绩”时所获得的津贴补助的等级越高。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保持能力和专项运动年龄。

5)对成绩有大幅度提升的运动员进行奖励。

对于一些竞技水平处于劣势的项目,运动员即使努力训练多年也难以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名次,所以应该针对这些项目的运动员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如果这部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如奥运会等)成绩有大幅度提升,应该根据情况给予奖励。

6)完善奥运国家物质奖励的制度。

我国对奥运会奖励制度的实施始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国家体委、劳动人事部、财政部颁发了《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办法》。1987年国家体委、人事部和财政部又联合颁发了《运动员、教练员奖励暂行办法》。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又出台了一些新的奖励办法和规定:一是国家体委出台了《社会捐赠(赞助)运动员、教练员奖金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国家体委与人事部联合了《运动员突出贡献津贴实施办法》;三是国家体委、人事部颁发的《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对各类比赛的奖励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虽然2004年雅典奥运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获奖运动员的物质奖励根据实际情况有了较大提高,但1996年制定的《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仍是我国现行奥运奖励制度实施的主要依据。奥运会奖金额的多少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现有的推算公式也只适合于一定阶段的奖金预测,有时预测结果与实际奖金额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较为全面地考虑影响奥运会国家物质奖励的因素(如主办国、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的经济体制,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等),这样才可为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的物质奖励提供科学的依据。

7)建立优秀运动员奖励基金会。

为了长期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赠、赞助奖励优秀运动员,拓宽奖励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奖励资金供给、管理和使用的合法、合理和有效,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各级优秀运动员奖励基金的形式,实现奖励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常态化和使用管理的规范化。通过此途径把民间捐赠、赞助以及奖励给运动员的财、物统一交由依法设立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授权的社会管理机构――“运动员奖励基金会”接收、管理、分配。

8)组建主次地位清晰的奖励主体。

实践证明:主体地位不明确、层次关系不清晰,奖励的作用就难以发挥。所以组建主次地位清晰的奖励主体对于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长效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一要确立国家政府在奖励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不允许下级政府奖励高于国家奖励;二是严格执行依照比赛级别和成绩奖励的有关规定,不允许低层次比赛奖励超过高层次的;三要规范各级各类非政府的奖励行为,使他们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对运动员进行积极性的奖励[9]。此外,加强对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奖励的规范与管理,制定新时期下的《体育民间奖励管理条例》、政府民间奖励指南等。

2精神激励

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是十分艰苦的,训练需要运动员长年累月的坚持,比赛又是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重要考验,尤其是在重要比赛(如奥运会、世锦赛等)中,运动员集国家、民族荣誉和全国人民的希望于一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除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也应受到足够重视。

俞继英[10]提到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进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紧密结合的激励模式。张忠秋[11]认为:“单从形式上看,激励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奖惩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竞争激励法、风险激励法,但从内容上看,一切激励都不外乎有形的物质奖励和无形的精神奖励两种。”骆郁廷[12]提出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

优秀运动员精神激励的形式很多,较为常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优秀运动员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运动员“祖国培养意识”、“团体成果意识”。

2)在训练期间,优秀运动员自身运动成绩的提高会使优秀运动员训练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比赛中优秀运动员比赛名次的提升以及竞技水平的超常发挥等都会给优秀运动员带来愉悦的心情,这点滴的提高是优秀运动员的艰苦训练的结晶,对此应给以充分的肯定。

3)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尤其是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后,国家和地方等相关部门对运动员进行公开的表彰,并给运动员发放相应的证书和奖状。

4)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与运动员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训练管理更加人性化。在运动员训练期间和比赛期间,相关部门的领导人要常常关心、看望运动员,与运动员进行交流,给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

5)重视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的培训,以此增强优秀运动员对体育事业的热爱。

3正确把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竞技体育的激励还是以精神激励为主。从1982年执行《优秀运动员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和《专职教练员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重视精神奖励的同时,也注重了物质奖励。张忠秋[13]提出精神根本性原则和物质激励同步辅原则,前者是指在对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的激励中,应以精神激励作为贯穿始终的根本性鼓励。后者是指在坚持精神激励为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根本性激励的前提下,同步地充分发挥物质激励的辅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精神激励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在重视精神激励的同时不能忽视物质激励的重要性,要使二者合理搭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吕万刚[14]认为:激励机制类型主要有物质型激励和精神型激励,单一的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都难以产生最佳的激励效果,必须把两种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对被激励者产生深刻有效的激励作用。例如,对优秀运动员进行激励,首先应认识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是针对满足运动员不同层次的需要。处于越低层次需要的运动员,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越有效;处于高层次需要的运动员,精神上的激励更为有效。

郝登峰[15]认为:中国现代精神动力的“现代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精神动力中的物质动因大大增加。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的交融整合,在精神动力中包含着大量的物质欲望,不过,精神动力中的物质欲望常常不能受到很好的控制,容易走极端,最终损毁了精神动力。这也说明,在优秀运动员的激励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关系,确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4完善法规制度和重视退役安置工作

1)制定优秀运动员国内服务的年限和条件法规。

对达到一定专项运动成绩的运动员,统一制定需在国内服务的年限和条件要求,并对运动员进行宣传教育。此种政策法规,可以为高水平运动员保持和发展竞技能力创造良好的激励氛围。

2)重视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

张林等曾对上海、福建、辽宁3省的97名优秀运动员和92名教练员进行了“影响优秀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退役分配问题是影响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主要因素[16]。奖牌获得者往往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知名度可能为他们在退役后继续带来光环效应,让他们容易找到工作,有较多机会受教育或有更大的社交网络[17],而对于其他运动员则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迷茫。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在社会各界的协助支持下,应该进一步做好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以减少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3)完善运动员的保险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优秀运动员生病、伤残全由国家负责的做法显然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职业本身就存在许多危险性因素,运动员受伤致残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结束运动生涯。况且,随着竞技水平的逐步提高,运动员夺金的难度日益增大,因此,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加大训练负荷、提高训练动作难度以取得理想成绩,在此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可能性随之增大,因此,完善运动员的保险制度势在必行。随着保险制度的完善,会进一步强化运动员参与训练的动机,这同样是运动员激励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运动员的保险制度,可从以下几点考虑: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负责优秀运动员伤残、医疗保险;体育基金会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开拓筹资渠道,实现保险资金来源多元化;体育基金会要规范伤亡赔付的相关条例;加强对优秀运动员保险、医疗方面的监管;体育基金会应重视保险和基金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外交流;改革体育基金会,上级相关部门应充分放权;妥善管理保险基金,开展商业化运作、投资,以达到体育基金的增值;合理确定保险的险种(如设立运动员教练员失业保险、伤残保险、养老保险等险种),对于不同运动项目,保险待遇要有所差异;建立健全相关体育法规,使优秀运动员伤残、医疗保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激励机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及时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以上主要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保障制度3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长效激励机制。运动员是一特殊的群体,加上我国的培养训练体制与其他国家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长效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柯艺高. 组织行为学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4.

[2] 章凯. 激励理论新解[J]. 科学管理研究,2003(2):19-20.

[3] 杨年松. 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特性及其激励制度比较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47-49.

[4] 王维芳,付秋玲,潘书波. 职业运动员激励的基本理念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6(2):49-59.

[5] 韩春利. 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8-160.

[6] 艾斌发. 我国优秀运动员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 宜宾学院学报,2007(2):33-35.

[7] 韩春利.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96-97.

[8] 张忠秋. 论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的宏观激励[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2(3):20-22.

[9] 郭惠平,卢志成. 我国优秀运动员奖励政策的实施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6-11.

[10] 俞继英.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原则与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5):46-50.

[11] 张忠秋. 谈我国竞技体育的激励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7(5):10-13.

[12] 骆郁廷. 精神动力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8.

[13] 张忠秋. 论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的激励原则[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2):16-19.

[14] 吕万刚. 竞技体操创新激励机制类型与激励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83-86.

[15] 郝登峰. 现代精神动力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6] 张忠秋. 谈我国竞技体育的激励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7(5):10-13.

运动会优秀作文范文6

对稳定保护优秀后备人才工作可概括为思想教育工作、运动训练管理、文化学习的管理和业余生活的管理四个方面。

一、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这项工作要贯穿于运动员的训练、生活以及个人成长方方面面的每个阶段。

二、对运动员训练的管理

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最有效地实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运动成绩为目标,而对运动员进行的教育、激励、控制等活动。对运动训练的管理与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不同于运动员运动训练本身。从微观运动训练管理看,它包括解决运动队在训练中的思想问题,协调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与运动员间的、运动员与运动员间的关系,制定与实施训练规章制度和纪律,处理队员违纪违章事件,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激励和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等手段。从宏观上看对运动员训练的管理,还包括运动训练的计划管理、训练管理、队籍管理等。

运动训练是运动队、运动员实现根本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运动训练的效果取决于计划是否合理、科学,训练条件是否适于运动员的努力程度,以及教练的指导水平等。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对运动队、运动员的管理与教育。许多体育工作者在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时,概括为一句话“三分靠训练,七分靠管理,”丝毫没有夸大管理的作用。

三、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

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中学、小学的适龄学生,他们在运动训练期间,还要完成必要的文化学习任务,长期以来,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学、训之间矛盾一直存在,且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重体轻文、重训轻学是存在于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及其他人员思想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致使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我们应该看到,当今竞技体育金牌竞争的背后,实质是科学技术抗衡,是经济、文化的较量。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能适应现代科学训练的需要,是难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以及长时间保持运动寿命的。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实现运动队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

重视和加强对文化教育工作管理是解决学训矛盾、提高文化教育实效的有力措施。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工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供和保证必要的办学条件。②将运动员文化学习纳入教育体系,创办各级各类学校。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④运动队的管理者要加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督促。

文化教育管理是对运动队、运动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运动队的管理应得到理解,正确认识学训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使我们的运动队能培养和造就出更多的文体皆优的“双料冠军”。

四、对运动员业余生活的管理。

对优秀后备人才业余生活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使运动员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有利于业余生活的积极作用。掌握运动员的业余生活是全面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机的有力时机,应该接近走入到他们的业余生活中,与他们“打成一片”,与他们交朋友、交心、交流感情,这对于提高训练的效益,稳定保护优秀后备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是管理保护优秀后备人才的有效方法。由满足需要派生出来的激励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