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范例6篇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范文1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镇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提升我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水平,加强识字教学的实效性,根据中心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安排,于第五周开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公开课比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高效读写、夯实基础

二、参赛对象

每个学区推选1名1—3年级优秀语文教师

三、活动时间、地点

预赛时间和地点由学区学校定;决赛时间拟定于4月7日—16日地点待定。

四、评委

中教组全体成员及镇级骨干教师2名

五、观摩对象

每校派1-2名语文学科教师参加

六、活动方式

1、授课內容:授课教师自选一节本学期1-3年级语文识字课为执教内容。

2、授课顺序及授课班级:抽签决定

3、上课学生:由承办学校安排

七、活动要求

1、各校应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提前举行学区内选拔赛,做好活动资料存档,以备学年度末常规检查使用。

2、参赛教师应积极参与,认真准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

3、上课时间为40分钟。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前谈话,与学生互相熟悉,增进感情。根据学校铃声上下课,拖堂超过4分钟,扣除总分的2‰。

4、执教老师比赛前上交教学设计,发送至1069605967@qq.com。活动后,结合评课教师的指导意见,认真反思、总结得失,写一份教学反思发送至以上邮箱。

八、奖项设置及结果使用

1、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2、获奖者作为教学骨干可优先参与外出学习和各级别的教学竞赛活动。获一等奖,期未学校年度常规检查考核总分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没有举行学区内选拔赛的,学区学校扣3分,无教师参加学区选拔赛的学校扣2分。

3、评选办法:所有评委评分,结果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4、评分办法见附件。

田畈街镇中心学校

2021年3月11日

附件:

田畈街镇2021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分表

赛课点:

选手姓名: 课题:

项目

权重

评分标准

得分

理念

20

1.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2.巧妙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并且有明显效果。

3.敏锐捕捉生成资源,并借以进行有效的教学。

目标

20

1.教学目标准确、明确。

2.音、形、义、书写都有必要的体现。

3.注意养成教育,培养识字兴趣。

4.要求读得准确,坐得端正,写得规范、整洁。

教学过程

50

1.设计合理,条理分明,容量适宜。

2.一、二类字分类教学区别明显。

3.有学,有练,有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引得适时巧妙。

5.讲究实效,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6.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具,讲究必要性。

7.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效果良好。

业务素养

10

1.文化底蕴厚实,教学基本功好。

2.普通话规范、准确,教态自然、和蔼。

3.临场应变能力强,教学自觉、主动、灵活。

4.创新意识强,思维敏捷、新颖。

总评

公开课教案范文2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 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 五强,即在服务 三农 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 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 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 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 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 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 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 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 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 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 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 和点缀化 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 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 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 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 系列教材。 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 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 等有关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 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 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 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 300 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 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 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 1 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 2 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 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 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 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 个 1+[3],如表1 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 教师主导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 学生表演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 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 分组辩论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 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 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 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 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 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 三是案例教学设计。 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 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 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 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 二是案例教学反馈。 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 三是撰写教学后记。 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5 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 9 所高校的 15 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 来自全国 MPA 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 22 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 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 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 在 2015 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 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 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 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 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 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公开课教案范文3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课堂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从公共事业管理学的课程特征和培养目标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公共事业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公共事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中不仅包括讲授这些事业相关的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传统讲授式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通过案例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第二,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性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践中收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思考、分析和决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以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达于学的中介和桥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采取单一灌输式的方法,以致很多毕业生高分低能。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经过多次案例教学的实施,老师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管控能力。第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丰富了教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打破传统式教学方法的新式教学法,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自己主动地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学生从中获得一种与他们以往的学习不同的经验,从而激发学习的潜能。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案例教学的互动性特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案例讨论中,允许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从而使他们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实施的几个因素

    案例教学起始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传入我国后,直到近几十年内,开始倍受关注。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使用比较早,案例也比较多,而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使用案例教学,主要表现如下四个因素。

    1、教学观念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观念和意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学的主体上面。一是作为教的主体,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视不够。首先,很多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不愿意花时间做一些尝试;其次,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不一定有效,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粗糙的观点不会有太多收获,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价值不大。再次,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列举出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实例,这也是案例教学,这无疑是把案例教学简单化,把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二是作为学的主体,部分学生也不重视案例学习。有很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授,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不接受案例教学。

    2、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因素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相当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角色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演讲者”,教师只需要把自己准备和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可控性很强。然而实施案例教学,教师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准备案例,精心设计思考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讨论重点,掌控课堂讨论的节奏,控制发言时间,维持课堂秩序,激发学生思考,创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气氛,最后还要对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这对于习惯于波澜不惊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些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深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管控能力。在现实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不可控性的要素太多,难度系数太大,不太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素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组合在一起进行多元互动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主导者,但教师教的目的还是为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程度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培养起来。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去研读案例,搜集信息,准备发言资料,这让他们感觉压力倍增,有时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另外,一些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案例教学的效果。

    4、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本身因素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成功的案例教学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案例。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案例主要表现为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现实性的特征,且难易适中,学生易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然而目前要达到这些标准也并非易事。一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可供选择的量比较少。目前管理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私营部门管理的案例数量比较多,出版的教材和专着也比较集中,而公共部门可供使用的案例就相对比较少。就公共管理领域来说,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案例较多,公共事业管理案例较少。当然这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密切关系。二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的案例使用比较多,而真正贴近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的高质量案例比较少。三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案例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去的一些旧的案例所揭示的问题现已解决,如再拿到课堂上讨论,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也需要不断制作高质量的新案例,以替代过时的旧案例。当然,受时间和物质成本的限制,案例的更新一般难度较大。

    三、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其主导作用不可替代,但单一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课堂面对的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心智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单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一言堂式灌输不再适合大学教育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学革新的思想,不断探索适合课程实际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案例教学则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双方角色的转换。教师由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变成配角,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路线,经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的应用人才。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教师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深入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实践。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储备大量丰富的教学案例,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教师要通过多次开展案例教学,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能力。再次,学校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培训。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带薪的进修和培训;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案例教学的观摩或授课比赛;各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有关案例教学的交流和研讨等等。

公开课教案范文4

关键词:公开课; 标准; 学案导学; 好课

Open class is equal to "?" Class

Pang Jin-dong

( Shandong Province Lingxian County No. 1 middle school attached school , Lingxian County Shandong 253500 )

Abstract: How to evaluate an open class? Open class for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the author conducted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finally make a public class should be a good lesson, and that good class standards.

Key words: Open class Standard Case study guide Good teaching

每年各级教委都要组织不同学科的公开课评选活动,经过评委评选逐级往上推选。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公开课的评选标准也在不断多样化了,正像我们的考试一样,什么样的考试会产生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评选标准也会产生什么样的公开课,评选标准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方向。在这里,我根据平时的上课和听课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公开课的标准问题。

第一,公开课等于彩排课吗?一般每次进行公开课评选之前,老师们都会精心准备,这一点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对教材的熟悉,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对教学环节的设计,甚至提前试讲,训练自己的语言和前后知识的衔接,这些都是符合常理的,但是,为了增加课堂的精彩环节而做一个课下“彩排导演”就有失偏颇了。有的老师也确实处心积虑、煞费苦心,在课下经过多少次表演练习,然后课堂上也能让学生过一把演员瘾。然而对于听课的老师和评委老师来说,这种演习的感觉实在不怎么舒服。当然,如果设计小品或其他活动,为了不使课堂过于尴尬,提前让学生做一下准备也是应该的,然而在我们追求精彩课堂的时候必须分清主次,不能为了追求华丽而失去课堂改革的本意。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应该在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表现欲望。二是通过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比如,我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课《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时设计一个学生课下准备的活动,让他们课下搜集近年来我们身边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图片、歌曲、数字对比等,而且要求他们以小组形式在课堂展示时进行比赛,这样,课堂效果很好,而且也没必要再课下反复彩排。三是我们对于新课如果在课下做过多的表演和讲解的话,学生很可能就不会对新的内容有一种期待感和新奇感,课堂上也不会有更大的兴趣了。四是我们不提倡对一堂课在课下做过多的“彩排”,就是为了防止一堂课加入更多的表演成分,只有一节真实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疑惑的欲望,进而实现解决疑惑的目标。

第二,公开课等于电教课吗?我们都知道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创设与讲解内容先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起到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实效的作用。但是说到底,多媒体教学毕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我们过分的依赖他,反而会失去传统教学的一些优势,比如减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机会等,更何况少数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挖掘教材不深,设计问题不合理,单纯地追求好看的画面和视频,导致学生们一节课只对一些画面和视频有较深的印象,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没有什么收获。其实公开课应该根据其内容来选择一种更合适的教学手段,如果适合多媒体就用,不适合就不用,一旦用了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首先,要做到精选幻灯片或视频否则会影响学声自主学习的时间。例如,我在讲《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这一节课时,为了节约时间并能充分激活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我截取了一段冯巩小品的视频,课堂效果很好。其次,制作课件一定要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或追求热闹。再次,设计问题要合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而不应给学生设计过多的固定答案。例如,还是在这一节课中涉及到了盲目从众的问题,我在播放了杨丽娟的视频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你也追星吗?以什么方式追?2、你认为该不该追星?说明自己的理由。(辩一辩)3、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我来主持)。这样,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就有话可说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激活了。

公开课等于活动课吗?公开课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学生活动,一节课中如果设计几个学生情境表演,确实能激活整个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不过,现实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华丽,追求所谓创新,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不断的制造课堂里的笑声,却忽视了问题的设计,也忽视了挖掘教材内容,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表演上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了什么呢?对于其他听课老师来说,如同看戏一样,过后,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这种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的课堂置换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失去了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我们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公开课也是如此。一节课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取决于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我们只能选取较为合适的,更能充分实现目标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单纯追求热闹。而且,一旦选取了学生活动方式,无论是小品还是学生情境表演、组织辩论会、小游戏等方式,都应该精心准备。比如小品的形式,虽然小品表演的同学可以有自己的发挥,显示自己的表演特长,但在细节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做好精心安排,而不应该全部放手或草率处理。如我曾在《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一个小品《如此经营》。在学生表演几个小商贩卖羊肉串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情节:1、他们相互指责对方的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2、不允许挑选,强买强卖。3、消费者有的忍气吞声,有的及时举报,有的大打出手。4、有的商贩贿赂工商人员,暴露质量问题。这样,学生在表演时就感觉既有意思又有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顺理成章地设计了本节问题,如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合法权益?经营者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选哪一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基本贯穿了本节内容。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只有认真阅读课本,又要细心观察小品才能解答这些问题。最后可以让表演者现身说法,揭示答案,这样,这堂课加入了学生活动却没有乱而无序的感觉,学生们既体验了活动,又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能力。

公开课等于学案课吗?利用学案导学是现在课堂改革的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一些地方搞得比较成功的特色。首先,学案导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前有效的预习课本,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因而,既能让老师从过多的课堂讲授中解放出来,思考血案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同时,也把学生从课下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学案导学最主要的成功之处就是及时检测,及时反馈。当然,学案导学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一节公开课,设计好和利用好学案,既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又能够激活课堂,应该是较理想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不如放弃这种形式。比如,我听过一节生物公开课,这节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形式。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能做到边听课边做学案,学生收获的知识也很多,能基本掌握本节的知识点。但唯一不足的就是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如果对这节课做一个客观的评价,算不算好课呢?显然不算。所以,公开课不能单纯的等同于“学案课”,关键问题是,如果我们是用学案,应该怎么使用?

我认为在公开课中使用好学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用学案绝对不能设计成同步练习的形式,否则,整节课就陷入了为做题而做题的课堂练习。学案设计的理念直接关系到学案的教学质量。在学按设计中,进行一些巩固练习是必须的,但是,他不同于同步练习。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质疑是学案的特色,这些都是在学案设计中不能忽略的;同时,针对所学内容指导学习方法,也应该恰当的体现。

2.学案是课本重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如果体现这一点,就应该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无论复制课本还是脱离课本都是不恰当的。

3.学案的利用并不仅仅为了“导读、导听”还应该有“导思、导做”,也不应该排斥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所以,使用学案教学不应陷入单一的知识课堂,不能因为使用了学案就在走上知识传授的老路。

公开课教案范文5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课堂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从公共事业管理学的课程特征和培养目标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公共事业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公共事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中不仅包括讲授这些事业相关的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传统讲授式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通过案例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第二,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性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践中收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思考、分析和决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以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达于学的中介和桥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采取单一灌输式的方法,以致很多毕业生高分低能。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经过多次案例教学的实施,老师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管控能力。第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丰富了教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打破传统式教学方法的新式教学法,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自己主动地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学生从中获得一种与他们以往的学习不同的经验,从而激发学习的潜能。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案例教学的互动性特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案例讨论中,允许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从而使他们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实施的几个因素

案例教学起始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传入我国后,直到近几十年内,开始倍受关注。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使用比较早,案例也比较多,而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使用案例教学,主要表现如下四个因素。

1、教学观念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观念和意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学的主体上面。一是作为教的主体,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视不够。首先,很多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不愿意花时间做一些尝试;其次,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不一定有效,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粗糙的观点不会有太多收获,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价值不大。再次,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列举出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实例,这也是案例教学,这无疑是把案例教学简单化,把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二是作为学的主体,部分学生也不重视案例学习。有很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授,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不接受案例教学。

2、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因素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相当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角色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演讲者”,教师只需要把自己准备和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可控性很强。然而实施案例教学,教师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准备案例,精心设计思考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讨论重点,掌控课堂讨论的节奏,控制发言时间,维持课堂秩序,激发学生思考,创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气氛,最后还要对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这对于习惯于波澜不惊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些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深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管控能力。在现实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不可控性的要素太多,难度系数太大,不太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素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组合在一起进行多元互动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主导者,但教师教的目的还是为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程度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培养起来。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去研读案例,搜集信息,准备发言资料,这让他们感觉压力倍增,有时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另外,一些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案例教学的效果。

4、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本身因素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成功的案例教学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案例。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案例主要表现为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现实性的特征,且难易适中,学生易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然而目前要达到这些标准也并非易事。一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可供选择的量比较少。目前管理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私营部门管理的案例数量比较多,出版的教材和专著也比较集中,而公共部门可供使用的案例就相对比较少。就公共管理领域来说,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案例较多,公共事业管理案例较少。当然这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密切关系。二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的案例使用比较多,而真正贴近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的高质量案例比较少。三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案例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去的一些旧的案例所揭示的问题现已解决,如再拿到课堂上讨论,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也需要不断制作高质量的新案例,以替代过时的旧案例。当然,受时间和物质成本的限制,案例的更新一般难度较大。

三、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其主导作用不可替代,但单一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课堂面对的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心智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单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一言堂式灌输不再适合大学教育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学革新的思想,不断探索适合课程实际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案例教学则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双方角色的转换。教师由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变成配角,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路线,经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的应用人才。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教师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深入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实践。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储备大量丰富的教学案例,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教师要通过多次开展案例教学,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能力。再次,学校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培训。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带薪的进修和培训;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案例教学的观摩或授课比赛;各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有关案例教学的交流和研讨等等。

公开课教案范文6

[关键词] 教学改革;全案例教学;能力提升;改革;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course team 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reformed and innovated for many year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t centered case completely to organize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so as to build the case library includes integrated cases, section cases and typical small cases by means of self-made, adaptation and the reference, and run though all knowledge poi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whole case teaching mod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decision-mak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the whole case teaching, increase the ability, reform, effect

互联网飞速发展、企业经营国际化、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许多新挑战,也对会计专业教学提出新挑战。如何改变会计教学中重记账轻管理,如何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是会计专业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会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沈阳工业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团队在会计专业本科生以及开设该门课程的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中着力探索实施“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结合知识点建立包括综合案例、节案例和典型小案例的案例库,完全以案例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教学。对145名学生学习过本门课程的调查表明,本门课程显著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决策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本文对我校《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团队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希望对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的同行以及可能使用全案例教学模式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一、案例教学方法及文献回顾

案例教学法围绕既定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已经是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基于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案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郎永峰(2016)等介绍了哈佛及其他国外商学院案例教学的经验及其启示。罗照华(2011)、刘华(2015)、胡煜(2016)等从课程角度讨论在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已有课程的教学中一般安排3-5个少量案例作为理论概念的补充,各案例之间缺乏联系,较少有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完全以来自于实践的真实案例贯穿全课程;部分教师引用现有案例库的教学案例,较少通过自编案例并应用自编案例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全案例教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别于审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侧重于介绍某一领域专业技术和方法的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课程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全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具体课程改革特色和创新体现在“全案例教学”的“全”。具体教学实践包括:

(一)选择和设计体现不同层次知识点的教学案例

本课程使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和钱爱民两位教授编写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该教材建立了“经营环境分析――经营战略选择――经营活动开展――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管理质量与静音该战略实施透视――发展前景预测”一体化的财务发表分析路径,强调项目质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教材共分为9章44节。课程团队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将44节教材内容按知识模块划分为32个知识点。根据各知识点课程团队设计体现各章主要知识点的综合案例,根据知识点设计体现具体知识点的节案例,为每一知识点下的二级知识点配备典型小案例。课程包括1个综合案例,20余个节案例,以及40余个典型小案例。

1.体现课程绝大多数知识点的综合案例。课程团队依托教材附录中提供的格力电器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等资料,收集了格力电器其他年份的年度报告、以及海信科龙同年度的财务报告等资料,编写了《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和案例指导书。根据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综合案例中的对应资料进行分析,在绝大多数知识点的课件及讲授过程中都有涉及。综合案例的使用使课程各知识点的讲授形成内在关联。在具体知识点讲授后教师结合课上知识点讲授与分析情况布置各知识点作业。学生可以选择某家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分析对象,完成具体知识点作业。全部课程结束后,将各知识点作业进行汇总加以修改就形成了“某公司综合案例分析报告”,可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

2.体现节知识点的节案例。节案例设计应体现各节知识点,例如第3章“利润结构质量分析”这一知识点,课程团队开发了《广东华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债务重组案例》,在阅读案例资料后让学生分析四个方面的问题:1)该公司2005-2008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数,简要分析原因。2)该公司2007年、2008年扭亏为盈的实质性举措是什么,对该举措进行评价。3)预测该公司2009年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是否会出现大幅增长,阐述理由。结合“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特点,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4)该公司2006年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分析可能的原因。对于第3章“所有者权益项目构成及质量分析”这一知识点,课程团队开发了《海润光伏高派现股利分配方案》,通过案例正文提供资料,让学生思考:1)公司确定股利分配政策会考虑哪些因素?2)为什么海润光伏会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选择高派现?3)该公司选择不同股利分配方式对所有者权益及其他报表项目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节案例可以作为独立的案例课,按照案例教学的程序展开。

3.体现节知识点下二级知识点的典型小案例。典型小案例根据各节知识点下的二级知识点设计。例如在讲授“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质量分析”知识点的二级知识点“应收账款债权人的稳定程度分析”时使用“ST达尔曼三年前五大赊销客户变更频繁”这一典型小案例;在讲授“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质量分析”知识点下的“盈利性分析”二级知识点时使用“方正证券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典型小案例,加深对二级知识点的理解。典型小案例一般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使用。

(二)引用案例为辅、自编案例为主的案例资源库建设

课程团队多年来从事MBA和MPAcc教学,课程团队所在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开发,包括资助教师参加MBA和MPAcc的案例教学研讨会,对自编案例给予经费支持,对于入选全国MPAcc教学案例库的案例给予奖励等。课程团队教师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全案例教学实践中历经引用案例为主、引用案例与自编案例并重、以自编教学案例为主的过程。目前课程团队已开发教学案例11个,每个案例有案例正文和案例说明书。其中《万福生科创业板造假上市第一案》等案例入选2013年全国MPAcc案例库。自编案例的开发使教师持续关注企业实践获取好的素材,使教学更接地气,同时提升了教学团队整体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全案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以及师生双向交流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教学成果显著,全案例教学某事培养了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每年对学校教师进行网上学生评教,评价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效果优秀。通过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小型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2016年8月来自14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非常重要,18%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没有学生选择一般重要和不重要。7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本门课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实务,利用案例分析辅助知识点的学习,不但可以更好地领会知识点,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表列示了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各层次教学案例的教学效果评价。对于综合案例、节案例、典型小案例的教学效果评价分别为4.5分、4.49分和4.36分,介于很好和非常好之g。

四、促进全案例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财务报表分析》全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推广到《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和《税法与税收筹划》等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学中,也可推广到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管理类、投资学等经济类以及其他与实务联系紧密的课程中。目前本门课程部分自编案例被《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审计》和《公司治理》等课程的老师使用,促进了校内其他本科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案例教学占用大量课上时间,建议课程团队可以借助公开免费使用的国家及各省的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幕课等网络资源,以及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教学案例在本科层次教学中引入全案例教学模式,能减少课程建设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案例教学改革。

[参 考 文 献]

[1]郎永峰,孙文远.研究生案例教学:美国商学院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1):9-11

[2]罗照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选择探讨[J].财会月刊,2011(24):98-100

上一篇邓稼先教案

下一篇詹天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