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案范例6篇

邓稼先教案

邓稼先教案范文1

邓稼先

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是一个依山面水、鸟鸣山幽的南方村庄,这里有清代大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的宅第。

邓石如(1743―1805年),自号完白山人,他因受友人毕秋帆赠四铁砚,故以“铁砚山房”作斋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邓石如进京后,以书法享誉书坛。后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三年幕僚,五十二岁时,由武昌回故里,买田四十亩,翌年建屋一栋,并亲书匾额“铁砚山房”置于门首。常将书刻售资救乡人,贫不能葬者,都尽力资助。

邓石如身材高大,胸前飘一绺长长的美髯,性格耿介,淡泊名利,无所合,无款曲,无媚骨,无俗气,称得上顶天立地的一个伟男子。他遍游名山水,一生以书刻自给。

以艺传家,邓石如高风亮节的精神可谓邓氏家族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

邓石如的四世孙邓艺孙(1857―1913年) ,字绳侯,幼时天资聪颖,深受曾国藩、左宗棠青睐,十七岁补怀宁县庠生。邓艺孙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不能像邓石如一样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在晚清民初的安徽教育界享有很高声望。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堂,邓艺孙得教育风气之先,历任芜湖安徽公学(原旅湘安徽公学)总理、安庆安徽师范学堂斋务长兼经学教员。

邓艺孙幼承家学,善书邓字,诗文书法清迥绝俗。他对诗、书、三礼等有深入的研究。他授课讲学,所言所论多特立独行之事,自抒己见,神清气朗,不拘时论,不依门户,不随众议。邓艺孙卓尔不凡的识见,高雅威严的言行,为学子们敬服。

辛亥革命爆发后,1911年11月8日,安徽独立,邓艺孙任安徽省教育司长,起草新教育制度,创办省立图书馆及女子师范。1913年秋,任安庆江淮大学(安徽法政专门学校前身)校长,积劳成疾,两个月后去世。

邓石如第五世孙邓以蛰,字叔存,邓艺孙之子。家学渊源,又留洋多年,中西学养深厚。1923年任北大哲学系教授,同时于《晨报副刊》等报刊发表一系列不同凡响的文章,成为一代美学大家,当时学界盛传“南宗北邓”之说,将邓以蛰与宗白华相提并论。

1924年6月5日,邓石如的六世孙邓稼先出生在怀宁“铁砚山房”里。邓以蛰望着窗外刚刚吐穗的稻谷在微风中起伏,想到朱熹集上的一句话“禾之秀实,而在野曰稼”,于是,为儿子取名“稼先”。

邓稼先的成长与国难紧密相连。1940年夏天,邓以蛰送邓稼先去昆明,让儿子投考西南联大。临行前,对邓稼先说:“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邓稼先后来成为“两弹元勋”,有时代无形的力量催促他。从邓石如、邓艺孙、邓以蛰和邓稼先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近代史的演进轨迹。由艺术而教育,由教育而科学,文艺世家走出“两弹元勋”,可谓百年中国知识分子抱定科学救国信念的自然选择,历史在邓氏每一代人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邓以蛰:美学宗师,松风水月

身材修长的邓以蛰教授,在清华园哲学系中与金岳霖先生交往甚密,他的儒家学者气质中透着西洋风度,在金岳霖看来,“叔存是朋友中最雅的”。这个“雅”,是魏晋风度中的“雅人深致”,传承了中国文人的传统,而又有了“西洋风度”。中西结合,成为美学宗师邓以蛰的精神底色,也是生于晚清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特色。

1892年,邓以蛰出生于怀宁邓家故居铁砚山房,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由于家学熏染,他少年饱读诗文,工山水画,之后他成长为美学宗师,仿佛是水到渠成。邓以蛰在少年时代就强烈地感受到从大洋彼岸吹来的西风,就像蒋梦麟的《西潮》一书的名字一样,西风浩荡,从中国沿海沿江逆流而上,西学影响深远。1907年,邓以蛰东渡日本,入弘文学院及早稻田大学攻读,在此期间,和陈独秀交往,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1917年,邓以蛰去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一直读到研究生,专攻哲学与美学。1923年,因母亲病逝,他中断研究生学业,乘船赶回家乡。

美国归来之后,邓以蛰先后任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从1929年至1952年,担任清华大学教授。

邓以蛰在北京大学任教时,住在丰盛胡同北沟沿甲十二号。这是一座大门朝西的四合院平房,剥落的漆柱表明这里不是权贵之家,房子并不考究,但院子很宽敞。前院有一棵古老的龙爪槐,它给院子带来安静与闲逸的气氛。后院有一棵丁香,开花时香气袭人。槐树的绿荫清凉和丁香的静雅芬芳,很符合邓以蛰的审美趣味。后院正中的房间,是邓以蛰的书房。由于邓石如留下的名人传世之作甚多,书房和客厅里挂的字画经常换。仅有的例外是,正堂上方,悬挂着“松风水月”四个大字,一直没有更换过。这四个字,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御笔,也是邓氏家族的传家宝。邓以蛰珍视这幅作品,并不仅仅因为这是皇帝的手笔,更因这四个字和他的精神境界相吻合。“松风水月”,可以看出美学宗师邓以蛰的性情,功名利禄都是过往浮云,而恬淡自适是他的人生哲学。

邓以蛰在清华大学长期教授中国美术史,他对中国绘画提出了完整而系统的美学理论,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贡献。

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邓以蛰的书斋生活。他是爱国知识分子,亲身经历了清朝的腐败及军阀混战、列强欺凌瓜分中国的岁月,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让他永难忘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迁到长沙,组建临时大学。邓以蛰本想赴长沙,但由于肺病,身体虚弱,没有随校南下。

失去了大学教职,邓以蛰一家靠积蓄过着清贫的日子,夫人在自家小院开辟了一块菜地,自己动手种菜。邓以蛰的一位朋友在伪政府谋了一个差事,领着伪政府发的薪水。有一天,这位朋友突然腋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家里来了。一贯温文尔雅的邓以蛰觉得味道不对,交谈了两三句之后,他勃然大怒,严厉质问这位朋友是干什么来的,那人羞愧满面,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应对。邓以蛰大声呵斥他:“你给我出去!”这一声断喝,把正在书房看书的邓稼先兄弟惊呆了。不是为了民族大义,邓以蛰绝对不会和朋友突然翻脸。

像邓以蛰一样留在北平,度日如年,苦待变局,迎来抗战胜利、山河重光者,还有俞平伯。

邓以蛰在抗战时期,生活一贫如洗,但他非常珍爱先祖邓石如的书画原作,即使无钱医治吐血症,全家忍饥挨饿,也舍不得将珍藏的书画卖掉。新中国成立后,邓以蛰将先祖邓石如的书画珍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故宫博物院曾举办“邓石如先生诞生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展览”,展出邓以蛰捐出的珍品。

作为美学家,邓以蛰参与了清华大学艺术研究室的创建,更重要的是,他还参与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1952年,邓以蛰任教北大,住北大校园内的朗润园一百五十九号平房宿舍。从此,燕园未名湖畔,多了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常常以欣悦的眼光,看湖畔的翠柳新绿,夏荷初绽。博雅塔下,未名湖畔,老人沉思,或者散步的剪影,留存在北大学子的记忆中。邓以蛰有时去颐和园漫步,坐在昆明湖畔沉思凝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领悟哲学的真谛,大自然的美赋予他灵感,为他构建美学理论提供审美经验,大自然的美也印证他的美学理论。

1955年,邓以蛰的好友林徽因逝世,邓以蛰和金岳霖题写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美学家和哲学家珠联璧合送别风华绝代的林徽因,其中的美感与诗意,伤感与遗憾,尽在这短短的十四字中。

一代人离开,一代人成长。邓稼先走上国防科学岗位后,长期生活在深山大漠的实验基地,不能看望邓以蛰。邓稼先在《回忆父亲邓以蛰》文中说:“母亲病危,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双亲才知道我的工作。当我赶到母亲身边时,母亲已经不能言语,就在我紧握她的手时,老人停止了呼吸。我多年不在父亲身边,1973年父亲病危,我正回北京汇报工作,才能看望老人。当时父亲癌细胞全身扩散,非常痛苦,但为了不让我挂念,能专心投入工作,父亲强忍病痛,尽力在我面前保持安详欣慰的神态。”

晚辈成就乾坤,父辈瞑目以息。1973年5月2日,大美学家邓以蛰向儿子投去最后一瞥,告别人间。

金岳霖送别老友,撰写挽联:露霜葭苍,宛在澄波千顷水;屋深月满,依稀薜荔百年人。这副挽联中有水有月,雅致情深,这和松风水月非常相似。一代美学大师驾鹤西行,一定不会寂寞。

邓稼先:联大学子,“两弹元勋”

“国家强盛,洋人就是外宾,访问,交流,做生意;国家贫弱,洋人就是鬼子,抢劫,烧杀,占土地。如若不信,去读一读自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去参观一下圆明园遗址公园,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你就会明白邓稼先他们这些人为什么能够隐姓埋名,忍受一切,不计较个人得失,心甘情愿地奉献聪明才智,乃至一生。”1986年7月29日,六十二岁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走完他光辉的一生,多年之后,他的妻子许鹿希谈起邓稼先这一生,一字一顿,饱含深情地如是说。

七七事变爆发后,清华大学邓以蛰教授因患有严重肺病未能随校南迁,一直在北平隐居不出,靠往日的积蓄过着清贫的生活。当时,邓稼先在西单绒线胡同内一所英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崇德中学读书。1940年春,北平市伪政府强迫市民和学生为“庆祝皇军胜利军”举行游行和庆祝会。邓稼先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大会结束后就把手中的纸旗子扯得粉碎,后竟被歹人告发。崇德中学的校长是邓以蛰的朋友,他虽然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但建议邓稼先最好远离北平。于是,邓以蛰决定让长女邓仲先带着邓稼先远走昆明。

姐弟俩到昆明后,住在邓以蛰的老友汤用彤家里。当晚,邓以蛰的好友杨武之、张奚若、闻一多等就来看望,张奚若一进门就高声道:“听说又来了两个小难民,快让我来看看。” 邓稼先的四叔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任校长,邓稼先遵父命到此校读高三。

高中毕业,邓稼先到重庆考大学,遇到日军的飞机轰炸,一颗炸弹在离他很近的江面爆炸,如果再偏一点,他就遇难了。此时,他终于明白,大后方也不安全,一个弱国,备受欺凌,是没有安全可言的。邓稼先的亲身经历,是他后半生隐姓埋名投入“两弹”研制的动力之所在。

1941年秋,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昆明,这座位于大西南的城市,此时是战时中国的学术中心,每天鸣炮报时,古风犹存,但这个古代遗风深浓的城市,因为有了西南联大,科学水平紧跟着世界潮流。联大物理系大师级教授云集,叶企孙、吴有训、饶毓泰、周培源、吴大猷、赵忠尧、王竹溪、张文裕等教授此时都在这里。邓稼先还有一个优越的条件,他的大姐夫郑华炽任教物理系,邓稼先可以随时请教。联大名师荟萃,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联大物理系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杨振宁、李政道、张守廉、黄昆、朱光亚等都出自联大物理系,他们的确是民族未来的希望。

邓稼先在联大物理系求学时,他北平崇德中学的校友杨振宁也在物理系,他们一起学习,跑警报,泡茶馆,看电影,一起读古诗词。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好友杨德新的介绍下,参加了共产党的组织“民主青年同盟”,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

1946年,联大复员,邓稼先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8年秋,邓稼先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选择核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二十六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他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在亲朋好友间消逝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包括最亲爱的妻子许鹿希。此后,邓稼先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1959年6月,苏联宣布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而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他们讥讽说,离开苏联,中共“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为了争这口气,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的代号命名为“596”,指代“1959年6月”,包含了中国科学家发愤图强的心声。

1964年10月,罗布泊升腾起一股冲天而上的蘑菇云团,举世震惊。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许鹿希在邓稼先去世几年之后,访问赵敬璞副部长时,了解到原子弹爆炸时的景象:“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声音简直是吓人,先是滚滚的雷声,这还不是最凶的;最凶的是反射回来的,比雷声大得多的响声夹杂着奇异的闪光翻滚过来,一股挡不住的烟柱笔直地升起……”那种地动山摇的景象,即使是用语言描述,我们仍感惊心动魄。石破天惊,亚洲有核武器,历史大翻新,外国媒体评价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地位。

邓稼先去世之前,中国共进行过三十二次核试验,其中有一半是由邓稼先主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邓稼先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两人制定的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八年、美国用七年、苏联用四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两弹元勋”邓稼先创造了中国速度、世界奇迹,但是,超大剂量的核辐射,成为他身体健康的杀手。一次,航投试验时降落伞没有打开,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亲自乘车到戈壁滩寻找,发现以后,核科学家的直觉告诉他,再往前会有核辐射的危险,他拒绝与他一起勘察的人接近,一个人抢上前去,将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邓稼先回北京后被拉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妻子许鹿希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邓稼先因核辐射罹患直肠癌。生前的最后一个月,邓稼先夫人许鹿希说,他身体各部位都在流血,背上和腿上有大片的血,鼻子、嘴都流血,流血,尿里全是血,可怕极了。

邓稼先在弥留之际,对爱妻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邓稼先教案范文2

基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对本单元的《邓稼先》一文的教学持有不同见解。

部分教师认为本课的选用主要体现它的政治性: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学习科学家邓稼先爱国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身先士卒、呕心沥血的高贵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并让学生永远缅怀这位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具有中国魂的“两弹”元勋。同时,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读书学习、出力献策。原因有以下两点:

1.社会需要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拜金主义”和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在青少年中已有蔓延之势,那么爱国奉献精神品质的培养可谓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2.自身需要

如果你拥有一颗爱国心,对学习有自信心,有毅力,专心致志,无私奉献,那么你的人生将是一个多彩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大部分教师认为本课的选用看重其文学性,即让学生品味邓稼先的高贵品质之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本文写作方面的独到之处,如结构安排合理、形式新颖独特、语言朴实无华等。具体原因有以下四点:

1.结构安排合理,形式独特新颖

本文作者采用六个小标题来反映邓稼先一生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这六部分之间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第三、四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延伸,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详尽化。极其精妙,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2.内容充实

本文所写之事有大有小,大的惊天动地,令世人震惊;小的细致入微,令人敬佩。既有作为科学家科研的敬业献身精神,又有身为领导率先垂范、一心为公的品质。六部分内容概括,各有侧重,言简意赅,意约言丰,不冗杂、不空洞、不枯燥、不乏味,能引起读者兴趣。

3.选材典型细致

六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伟大贡献、献身一生、两人对比、两种感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给读者一种增一分则太多,去一分则太少的感受。作者做到张弛有度,不可复加,选材注重典型,事例富有代表性。著名作家魏巍曾为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从200多个事例中去选择、取舍,最终通过三件事来表达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深受读者喜爱。还有作家吴晗写的《谈骨气》,只用文天祥、穷人、闻一多事例便把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论点论证得有理有据,有条不紊,令人叹为观止。

4.本文语言平实,耐人寻味

各部分内容都是在叙述的基础上去议论、去抒情,这样使文章层次清晰、语句通畅,具有逻辑性。第三部分先叙述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有关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议论、抒情,道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水到渠成,意蕴深远,真实可信,绝无长篇大论、无病呻吟之症状,令人拍案叫绝。

笔者认为,本文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极强的政治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感悟邓稼先的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品质,给学生一种情感道德品质的熏陶。这样做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又增强了其内涵。但绝不能上成政治课,当然也不能上成写作课,而应是两者兼有,既做到情感熏陶,又训练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更加细致认真,做到合理取舍。如学习本文后可设计如下训练题:

1.文中用六个小标题有何好处?

2.文段中作者是如何去赞美歌颂邓稼先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人格的?你如何看待所举事例。

3.通过学习本文,你从中有何收获?写成随笔,并办一期“星光闪耀”的手抄报。

邓稼先教案范文3

(一)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有充裕的时间予以保证,而且必须在充分的独立思考之后再交流,因为合作交流是要有基础的,它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意见基础上。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意见,再去自己所在的小组中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独立打拼 、个人竞争、个人奋斗的学习现象,使学习过程建立在相互合作、群体竞争的基础上,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体责任。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把握时机和时间,避免小组讨论的形式化、表面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特别关注的对象。

小组合作学习不利于集体中学困生的发展。这一小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往往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有一次,出课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时,就遇到过这种现象,教室内学生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表面看起来很激烈,但当老师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时发现,一个学生正专心摆弄自己桌洞里的书,讨论、学习似乎与他无关。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不参加讨论?”他说:“小组成员都学习好,参加不参加根本没关系,因为我的意见不会被采纳。”老师又问组长及组内其他成员:“为什么不鼓励他参与讨论?”组长和成员异口同声:“反正他也不会”。小组合作真是局限不小啊,老师有意观察了其他几组,也有这样的学生。于是,老师马上组织小组长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说:“有的同学学习不好,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心帮助他们呢?如果在讨论时,他们自卑不参与,我们也不管他,他们的学习是不是更跟不上了呢?老师建议你们组长,回去给你们组不参加讨论的同学,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他们特意安排一项讨论任务。”组长纷纷响应。所有的同学都热情高涨地参与到讨论中去了。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习困难生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合作学习中,特别让他们担任一些角色,比如让他们做汇报人或记录者,让他们有事可做,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发现自己能行,体验成功的快乐,不再做“多余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学生的性别、个性、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都应形成积极的互相依赖的状态,这样才能在合作中达成互相学习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为了小事而争吵,比如谁担当代言人,谁先发言等,课堂上用于讨论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们志趣的相投,同龄人之间无休止的共同话题,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时间,又不能达到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以学习小组组织形式为基础,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其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平日教学中使用小组讨论时应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四个人一小组,每人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从各自的爱好和特长等角度设计,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而定。比如,一人负责记录,一人代表小组发言等,大家合作,共同完成,每人都有事可做,这样就把“因学生争角色而浪费时间”和“部分学生感觉无事可做”的问题都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因此,“恰当分组,明确责任 ”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四)小组合作学习论题的确立。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正确的认识是精选讨论内容的前提。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合不同的学习任务,因而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考虑学习任务是否有必要通过合作来完成,需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材料,提出富有挑战性、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是全员参与,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2、教师要精选讨论内容。

邓稼先教案范文4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老师要唤回学生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的。

二、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好奇

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剂。我在教学《“两弹元勋”邓稼先》时,以“我的偶像”引入,接着把邓稼先的图像挂出来,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讲述一下他的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较短时间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科学家,顺理成章地为老师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人类的朋友》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吗?”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怎样使大自然更美丽?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学生们在情景的创设下饶有兴趣地展开丰富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促使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三、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进取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我们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如:学习完阅读课文《将相和》后,老师要求各小组学生把最精彩的部分演出来,看准演得好?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商量,终于在表演时,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第一组演完后,第二组加入了简易道具,到第四组时不仅加入道具,而且演技都提高了,甚至能脱稿表演可见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到后来为止第一组要求再表演一次,声称能比前面的一组演得更好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创新,是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语文课上进行朗读训练时,一位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找自己的榜样,敢于向榜样挑战。在教学《匆匆》朗读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就在学生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地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地体会课义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个性品质。

四、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困难、挫折)的阻挠时,就半途而废了,这种没有持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老师要依据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树立典型,培养他们的这种品质。例如:在总结《突兀的石头》一课时,问:“假如小时候的李四光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会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发现石头的来源吗?为什么?”同学们都各抒己见,于是老师总结:“同学们,愿意以李四光为榜样吗?”生:“愿意”。

1、用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化为我们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绘画、舞蹈、书法等,说不定未来的绘画家、舞蹈家、书法家等等就在我们班上呢!

邓稼先教案范文5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为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思想观念、爱国情感、行为等多层面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是—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受社会存在的制约,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对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一个民族之魂,一个国家之魂。

2.爱国主义是干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热爱故土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民族、国家全体公民的一种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对养育自己成长的祖国山河、文化、历史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

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相互依存,共同书写祖国的历史、创造祖国的文化、推动祖国的进步。因此,对祖国各族人民的爱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3.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爱国主义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基本政治原则、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主要表现是: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把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看作是个人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行为准则上,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利益,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完整、统一和尊严,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维护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全部力量等。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政治要求。祖国往往表现出其民族性、自然性,而国家则强调其政治性、阶级性,强调该社会共同体的主权和稳定。现阶段,所谓爱国家即热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以后形成的,并随着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国家之一。在历史变迁中,中国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在今天形成了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抗日救亡”、“拯救中华”;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干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这些优良传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当代的爱国主义。在古代、近代的爱国主义中,一脉相承的共同特征是:

1.不畏艰险、改造山河、创建文明。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世代相承地改造祖国山河,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有物质文明的贡献,也有精神文明的贡献。例如,李冰父子领导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李春设计、营造的石拱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张衡研制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这样的例子灿若群星,雄踞北疆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维护统

一、抵御入侵、反对分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祖国的统一和分裂不断交替,民族融合和冲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主流、主导的趋势是联合、是统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清朝的康熙皇帝,都为中国的统一作出贡献。

3.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改革弊政。治国安邦,施利于民,同一切阻碍历史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不仅有作为主力军的农民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还有无数具有爱国热情的封建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为了祖国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他们总是站出来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内政、旧的体制进行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力图振兴国家、造福人民。从商鞅变法到近代戊戌变法,都是为了改革社会弊政。

4.虚心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长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尽管有过短暂的盲目排外、闭关自守时期,但更多的时期是注重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相互学习,注重吸收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如张赛出使西域,与中亚各国友好通商;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促进了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史。因此,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走出了伟大的复兴之路,其爱国主义的主题始终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这些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青少年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当代爱国志士典范

1、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而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波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辨。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场合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从寻觅他的踪迹,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其具体去向,只知他在执行着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直到神州升起第一朵蘑菇云,全国为之欢欣雀跃。由于邓稼先所处的特殊地位,他巨大的功绩连最亲近的家人也无从知晓。而后,中国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当一朵朵蘑菇云腾空升起,全国人民久久沉浸在狂喜之中时,邓稼先却在转瞬间承受了成功的喜悦和失去母亲的悲痛这强烈的情感震荡。

邓稼先的一生,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

邓稼先于1950年夏天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完全可以留在那里并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是,他毅然回来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同年国庆节,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5年,邓稼先回到北京,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和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他平静地走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

2、坚韧执着的杨利伟

这位中国的“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就是杨利伟。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看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看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会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太空飞行的21个小时里,面对如推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胳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眼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郁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神圣使命。

3.无私博爱的高耀洁

高耀洁已经是一位77岁的老人,在实现民间防治艾滋病之路上做出巨大贡献。她70岁开始做防治艾滋病工作,能做出什么呢?面对这样的疑问,高耀洁的回答是8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巳”。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羞人的偏见和恐惧,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心灵。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她走访了河南100多个村庄,见到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她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了艾治病的防治上,家里仅有的一台电脑还是别人捐赠的。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艾滋病遗孤的救助方面,至今已花资8万多元,无偿资助了164名艾滋病孤儿。

面对艾滋病孤儿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本已弱不禁风、应该颐养天年的高耀洁爆发出了巨大的生命能量。

“从现在再过55天,就是8年,我介入艾滋病已经8年,在这8年的岁月中间,酸辣苦甜不敢想,很多事情让人不敢想。”她是母亲、医生、艾滋病人心头的阳光,她还要继续宣传、写书,并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孤儿的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

4.舍生忘死的消防兵

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火场,他们怀揣群众的利益走向危险,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武警消防兵这个崇高神圣职业的尊严。那壮烈的一幕将永存史册,他们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将长留世间。

5.执政为民梁雨润

“官可以不做,老百姓的事情不能不管”,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这样说。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纪检干部,短短5年时间,他组织查处了数万起群众上访案件,尤其是处理了一批关系老百姓生活疾苦的陈年积案而备受人们称赞。赢得了“梁青天”、“梁包公”的赞誉,他用两袖清风书写了百姓爱看的“清廉”。

他视百姓为衣食父母,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矢志不渝地追求着为老百姓办事的政治理想,而这种追求需要正气和勇气。这样的为官生涯,架起了执政党和百姓之间的桥梁,体现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这也正是百姓和国家的希望所在。

每次找他的百姓在他面前掉眼泪,他都显得有些激动,“我想假如他是我的父毋姐妹姑舅伯姨或亲戚朋友,我该怎样对待?”带着这样一种感情,梁雨润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15次跑一户农家;可以为了解决一桩17年没有解决的案件,挤进人群抬起棺材板。

没有一种正气和勇气,没有一种责任和追求,当好这个官,当好这个公仆就无从说起,梁雨洞的眼睛是向下的,时刻关注他的服务对象、他的衣食父母。

四、爱国主义误区

爱国有很多方式,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真实的和虚假的,理性的和破坏性的。爱国需要建立在理智、真诚和行动的基础之上。尤其在当前,爱国需要走出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

有好处就爱,没好处就不爱。有些人的逻辑是,“如果一个国家无法给我解决想得到的东西,我就有理由不爱国”。按照这种逻辑,汪精卫因为无法得到国民政府主席的头街,所以“有理由不爱国”,溥仪因为得不到大清皇帝的龙椅,所以“有理由不爱国”,千千万万的汉奸和伪军们因为得不到金条、银元和美女,所以更“有理由不爱国”。

对一些人来说,当官运畅通、财源滚进的时候,就到处宣扬爱国,过分地表演自己的爱国。而当时转事移,他的要求暂时得不到满足时,就到处发泄不满,甚至不惜恶毒攻击自己的祖国和社会。

让我们记住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爱国不是做买卖,值得与否,并不是第一要义”。

误区之二:

国家强就爱,国家弱则嫌。俗话说,“儿不嫌母丑”。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只有一个富强的祖国才值得爱,否则就会抱怨自己生错了地方,甚至以当中国人为耻辱。

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在美国期间,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时候,都要佩带一枚徽章,上书“中国人”几个大字。试想,在当时国家孱弱之际,海外的炎黄子孙,能够像吉鸿昌这样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有多少?

误区之三:

爱国就是中国什么都比外国强。经常听外国人在游览了长城、故宫后激动地说:我爱中国,中国太伟大了。如果是中国人在参观完白宫后也赞叹:美国太伟大了,我爱美国,会怎么样?外国人说“我爱中国”,没有人会把这叫做爱国主义,但是中国人如果说“我爱美国”,国人一定会批评他不爱国。

国人总喜欢老外对我们的赞美,而且这种赞美似乎总也听不够。在报纸上,整天都可以看到“某某国对我国所取得的某成就表示赞赏”、“联合国某某官员盛赞我国环保成就”等等。看得多了,仿佛这就成了我们的爱国。相反,对我国某领域提出批评的往往看不到,如果有,作者就有“不爱国”的嫌疑。实际上,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

误区之四:

爱国就要拒绝洋货。中国加入WTO后,面对洋品牌的汹汹来势,重新闭关锁国,不让人家进来,自己不要出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让消费者或者商家抵制洋货,只买国货,更不可能。其实,这与爱国主义不相干。

当年,举国上下谁不以买进洋冰箱为荣,如今,非洋冰箱不买的还有几人?那么,国人当初没有选择抵制洋货究竟是对还是错?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当初的“洋冰箱”,就不会有今天国产家电的繁荣和壮大。

有一位5岁男孩,能如数家珍,道出世界各国数十种名车,而且对各种车型辨认得毫厘不差。然而,当有人问到中国名车时,他颇费踌躇,最后只数出“奥迪”和“桑塔纳”。遗憾的是,这两种车“产权”属于中国,知识产权品牌属于万里之遥的德国。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呢?是拒绝所有的洋矫车,还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迎接洋品牌的挑战?我们必须明白:爱国并不意味着拒绝。

邓稼先教案范文6

一、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对于职校生而言,语文教学要发挥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作用,更要引导他们注重人文素养,提升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审美情趣、活跃思维方式等。例如,在给电子计算机班的学生上《邓稼先》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邓稼先、于敏等人在上海交通大学利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运算核武器理论研究中大量数据的影视片段,既让学生感悟到计算机的神奇力量,又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邓稼先的品格。

二、立足语文教学实用性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化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注重听说训练,强化应用写作。

听说能力对中职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是日后就业的条件之一,而中职学生在口语交际上普遍较差。为此教师可从学生的专业出发,设置情境,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如让艺术类学生利用课前几分钟,讲一到两个古今中外艺术名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学前教育类的学生,在课前讲儿童文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则以礼节性的交际口语,自荐求职的说服口语,与专业对口的行业服务口语,展示才能的演讲辩论口语为重点,循序渐进,加强训练,促使中职生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信心”,“与别人交谈自然大方”,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开始到基本准确连贯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中职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市场营销类的学生一定要学会写调查报告,以及产品说明书等;学前教育类的学生一定要学会表演,改编简短的儿童文学剧本;各种专业的学生要切实训练写字,并写好申请书、求职信、计划、总结、通知等基本应用文。

三、认识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多元个性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职生的语文素质普遍偏低,且认识水平不一,加之个性特点复杂多样,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认知理解的角度和程度一定有差距,展示表现的方式一定有差异。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多加鼓励和引导,允许和尊重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在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时,教师予以耐心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有个体差异的答案。如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激发创业意识

中职生的理论知识较普高学生偏差,但实践能力一定不比普高学生差,甚至超出一般同龄人。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教师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各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我们教师可以把课堂“迁”到幼儿园、附近工厂车间、各大餐馆、超市、打印店、装潢公司,让学生实地参观体验。为了锻炼学生的应聘能力,我们教师可指导学生观看有关招聘的电视节目,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相关部门或企业单位参加应(招)聘。

加强语文实践,教师还应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和相关专业教师合作,优化教学内容。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任教师联合开展相关主题演讲活动,与音乐教师、舞蹈教师联合举办文学艺术鉴赏活动、小型音乐剧创作活动,与礼仪教师一起举办一场职业礼仪表演比赛。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既实践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加强了书本学习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又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机会,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五、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积极性

上一篇加速度教案

下一篇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