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教学论文范例

公开教学论文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1

平时收集和整理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素材,在备课时有助于教师对所学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在处理教材时就能得心应手,使课堂教学内容丰满、气氛活跃。针对体育课堂教学素材的来源,主要的做法有:(1)平时经常随身带个小本,记下教学环节比较理想,游戏有创新、有实效、易操作的部分内容;(2)定期前往图书馆或小型阅览室,有目的地查阅选定的图书,并准备好记录本摘抄有关内容;(3)教研活动中看到别的老师有亮点的设计也要及时记录在资料记录本上。这样不管拿到什么教材,在环节的设计上就有备无患了。记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笼统记录法:即想到什么记什么;分类记录法:分跑、跳、投、体操、球类等,这种方式便于查找;表格记录法。

二、关注课改动态,了解学术前沿

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因为基层教研活动不仅有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还有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的点评,这些都是我们检验自己课堂有效性的对照点。同时我们应通过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学杂志等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如非常贴近我们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学》杂志论坛、《中国学校体育》BBS、体育教师QQ群等,这些都集聚了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及优秀体育教师,他们会将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及方法与大家分享,同时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疑惑与见解,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指点和认可。《中国学校体育》的“草根争鸣”论坛,切实解决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学的疑难问题,依靠专家引领,汇聚众人智慧,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在参加论坛提出自己见解的同时又能学到其他一线教师的一些经验。如:总57期“怎样确定体育课的观课指标?”、第62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等话题对于我们上好一堂公开课都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在上水平二《跪跳起》公开课时,针对该水平段学生运动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逐渐增强的特点,如何更好地完成设计跪跳起动作教学环节,在中国学校体育读者群中抛出问题,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群策群力下,采用图片与示范相结合,帮助与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落实理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不光如此,我们还要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因为学习理论知识是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才能上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课。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用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是: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课标理念下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课时要求,让自己的课堂行走在正确的航线上。处理教材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进行立体化教学。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才有可能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同时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加强实践性教学。有了新理念,就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否则就变成纸上谈兵了,因此,学习新观念是基础,落实观念才是根本。第三,善于总结教学创新性实践经验。教学的发展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要不断总结自身的创新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借鉴与学习他人的创新性教学经验。第四,经常总结与反思。在理论运用实践过程中,有的是成功的经验,有的是失败的教训,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成功的经验要发扬光大,失败的教训更要认真反思。第五,做好体育课堂“育人”的工作。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就是要求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笔者在上《平衡游戏》公开课的单脚平衡站立游戏中提出游戏规则,在十秒钟内单脚站立,如未到十秒就两脚落地的,即为挑战失败。游戏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两脚落地后又将脚抬起来,游戏结束时,教师表扬了失败的同学,理由是失败的同学具有诚实的精神。这种评价方式使同学们明白了诚实的可贵,从而达到社会适应领域目标要求。

四、同行虚心求教,反复评课磨课

备好课是上课的前提,但它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是否安全、有创新、易操作、有实效上还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所以备好课后要进行磨课,并请组内老师、校外老师、教研员、校外专家听课指导。磨课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是为了达成更佳的教学效果,围绕某个教学主题,在特定时期内通过多种教学研究形式,借个人或集团队之力反复推敲,打磨而形成好的教学方案的过程。磨课的好处主要是:首先,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其次,磨课能指导教师精选教材。第三,磨课能指导教师丰富教学手段。第四,磨课能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宝剑锋从磨砺出”,只要好好磨课、多次磨课,我们课堂中的疑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如上小学灵敏素质教材的公开课,笔者在设计灵敏梯创新游戏“钻山洞”的时候,认为利用灵敏梯作为“山洞”,学生从底下穿过,是一个锻炼学生灵敏素质和合作能力很好的游戏,但由于小学生对事物好奇、好动、自控力相对较差,在实践过程发现,学生很难从灵敏梯底下穿过,学生间容易碰撞,所以利用灵敏梯游戏“钻山洞”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当然,这里的“磨”要把握好“度”,有些老师为了让公开课教学结果“如愿”,避免出现冷场或难于处理的教学环节,事先在要上课的班级里反复试教,不但使课堂失去真实性而且也磨失了学生的兴趣。

五、发挥个人本领,大胆展现特长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2

一.一片冰心寄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处处都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引领学校的发展。为了这一目标,多少个夜里,唯孤灯相伴,但我孜孜以求,不知疲倦,享受着阅读的欢欣,浸润着书香的氤氲。家中,两米高的书柜,竖装换横装,早已不堪重负,卧室里又订制了一米五高的简易书橱,上面陈列着各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了我知识储备的一部分。不仅如此,我还抓住一切可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展示课、公开课、比赛课,只要安排给我,我二话不说,欣然接受。虽然这意味着别人在看电视时,我必须吞食理论书籍;别人轻松愉悦之际,而我却在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反复演练;一次次否定自我,超越自己。天道酬勤,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上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如了,全县的语文老师也向我投来了信任与敬佩的目光。

二.标新立异二月花————只做自己,做好自己

我注重立体课堂的整体设计,追求“虽为人为,宛若天成”的高度;我更要求自己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古今中外,纵横驰骋。我站在文化的高处,领着孩子们去触摸秦砖汉瓦的温度,去领略大漠孤烟的壮阔,我以自己的厚重托起国学,以自己的深刻来深刻学生。我现在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课余,除了阅读、写作、备课外,我更多的时间,是批改孩子的作文。我共教91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的作文精批、细改、当面交流。有时,我给一篇作文的评语多达几百字,俨然也成为了一篇习作。

三.半亩方塘一鉴开——立足科研,反思成长

我们利用三年时间进行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课题研究。从“现场展示课”到“中期研讨会的交流”再到“终结论文”,我一直是这个课题的排头兵。结题之后,我又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自主课题研究。关注自己的工作,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主研究,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这样自主研究的课题使我在自由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尝试着研究方法、体验着研究过程、收获着研究经验、享受着研究成果。2011年11月,《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行动研究》已结题,2011年开始,我立足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这一微型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也已结题。我现在是《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成员,主攻的方向是“读写结合”,在实践中我将不断丰盈自己。

四.红杏枝头春意闹————榜样引领,团结创新

在学校,我是语文学科组长,又是教务处副主任,我主要负责语文组的相关工作。我们语文组共有20位语文教师,本学年度,我们实行了轰轰烈烈的听评课活动。每周各备课组都要组织一次组内集体听课,每个月学科组要组织一次大组集体听课。在每次听课结束之后,我都带头评课,为教师们做示范,鼓励教师们在一起讨论,大胆评课、议课,变活动主体单一化为活动主体多元化。

在全县,我也经常跟着教研员到各校听课、评课。2012年8月,受教研员的邀请,给全县的特岗教师做了关于诗歌教学《让诗意飞扬》的讲座,受到与会教师的盛赞。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3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也是办学水平的体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目前,我们农村小学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使得我们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因而,探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常规管理

规范管理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有高屋建瓴的作用。教导处是学校的核心部门,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质量的提高起龙头作用;后勤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先队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养成教育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努力,才会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二、常抓教学管理

1.注重备课环节的充实性

我校实行周前备课,下周一审签制度。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新授的内容,并在上新课之前进行二次备课,补充一次备课中的不足和纰漏,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做到:备教材、备课标、备教参、备学生、备作业。抓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精心设计好作业。

2.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掌握的新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熟读教材,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安排学生学习,并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参与学习,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同时,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一是抓教学过程。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抓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快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以后撰写论文和发展成为名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3.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依据县教研室和教管中心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制订了自己的教研计划,每周上一节公开课,要求相对应的教师听评课;教者说其课,听者评说其优缺点,要求优点少说,多提建言,这样教师们就能够实事求是、直言不讳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氛围和谐融洽,环境优雅舒适,评者畅所欲言,教者虚心接受。长此以往,能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循序渐进更上一层楼,这样就保证了学校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主战场的有效性。

4.重视作业教案检查的及时性

在工作安排表中有明确规定,作业教案检查每学期至少四次,两次全面检查,两次抽检。届时学校组织校委会成员和教研组长参与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记录,例会后给全体教师反馈,这样就保证了作业批阅和教案书写的及时性与规范性。

5.看重平素学习的常态性

教材的不断变化、生源的逐渐减少、教学手段的多样、绩效工资的分等差距,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时时“充电”,每天不停地学习,经常汲取新知。既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又学习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争取实践与理论双赢,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教育者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我们成为既专业又渊博的复合型教师,平素教学重在实践与提高上下功夫,力争在各方面不落伍。

6.倡导敬业精神的重要性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评议教学质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当中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也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才能满足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情况,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共计选择300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其中126名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其余为城镇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共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8份。该调查问卷以单选题为基本呈现方式,主要内容为被调查者的学历与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后培训等内容[1]。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本次问卷调查当中也证实了这一点。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其中91.20%的教师明确表示自身对于“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非常熟悉,83.40%的教师表示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较为熟悉。但是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其他知识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只有34.00%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自己对与教学有关的人文知识具有广泛的了解,36.00%的教师明确表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不是非常深入,还有48.00%的小学语文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于一线教学研究成果并不是非常明确。从调查的结构可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只具备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狭隘性,无法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能力结构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笔者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7.00%的教师表示自己的教学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从笔者与许多教师的访谈发现其中超过50.00%的教师并没有参与过教学课题研究,43.00%的教师并没有撰写过教学论文,72.00%的教师并没有参加过县级以上单位的教学交流活动。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存在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存在问题,而是在于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能力结构的认知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他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结构所存在的缺陷,这就导致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认知所存在的缺陷,并不会对自身能力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2]。

(三)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是学生的重要启蒙教育学科,随着社会平均文化素质水平的增长,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需求。本次调查研究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方式及其创新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8.20%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是传统的教学设计,且往往会将自己曾经的课件和他人的教学课件进行整合,并结合当前最新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来制作和更新课件的教师占问卷调研教师的50.60%。小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还存在很大的短板,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阶段的教师处在教育的改革阶段,部分教师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对现代化教育知识及其辅助技术运用掌控不足,以及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创新意识。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思想,通过创新使课堂充满乐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味灌输,而是主动参与、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取经验。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对策研究

在上文中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发展中所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问题阐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专业知识的完善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完善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与准入制度,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完善奠定基础,这不仅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从而提升已经在职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在日常教学当中,学校要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入手明确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其次,学校还需要将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与教师待遇相结合,通过福利待遇的提升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必要的基础[3]。

(二)专业能力的完善

从上文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可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认知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完善必须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专业能力的认知为基础,从而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实现自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引导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撰写课后小结、每月小结的方式引导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第二,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引导教师认识到自我专业能力的不足,也可以学习其他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4];第三,积极开展多种竞赛。优质课竞赛、教育教学论文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信心和专业水平,也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进步和成长的平台。

(三)加强对教师群体的职后培训

由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系统的职后培训才能实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加便捷的职后培训,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职后培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第一,加强网络培训的应用,避免教师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参加职后培训;第二,在开展职后培训时,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向农村地区小学倾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后培训机会。第三,现阶段的教师职后培训也必须进一步提升其实用性,尽量通过示范教学等方式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培训,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5]。

(四)促进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前会对教育理论进行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根据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创新。其途径主要有:第一,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听写与语言等能力,系统学习掌握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为教学创新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第二,现阶段信息技术不断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对教学有利的教学技术,并且选择适合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及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教师应在教育理念上进行科学创新,创建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全面有效地提高自身教学效率。

(五)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做好语文教学工作,除了要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文教学实践。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日常教学中的所疑、所思、所获、所研、所创,撰写成教学论文,依托教研团队的力量进行课题研究,实现教学研究的新突破[6]。因此,首先,教师要积极参加集体研修活动(听课、评课)、进行互动交流,以获得专业成长。期间,教师可以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交流信息与经验,开展深入有效的专题教研活动,从而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其次,教师还要在成果形成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要将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促进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形成教学成果,再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自我发展[7]。最后,教师还要潜心做课题,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相连接,实现教学研究系统化,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为专业发展铺平道路[8]。

三、结语

文章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能力发展在学历与专业、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如果现阶段能够按照文章中所论述的对策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同时,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华英.学习型组织视野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以广州从化区为例[J].教育导刊,2015(11):83-87.

[2]张传月,施日梅.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的调查研究:以广西沿海三市为例[J].教育导刊,2014(8):27-30.

[3]田秋华,钟雪华,杨丽娜.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3(9):5-9.

[4]杨松柠.高层次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探析: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6):157-159.

[5]钟诗莲.师范生走进新课程:有效性提问策略研究:高师院校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思考之二[J].才智,2009(12):135-137.

[6]黄英,林长春.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重庆第二师范学报,2013,26(1):30-33.

[7]杨彦彦.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26):284.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5

从xx师范校园毕业以后,被分配到xx小学至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一边刻苦钻研业务,一边加强德育建设。以自身的魅力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教学上用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多次出示镇级公开课,参加市组织各种比赛,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用心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坚持自学考试,XX年x月取得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证书。参加xx市教体局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XX年获得xx市小学科学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XX年x月透过xx市干部实用英语考试初级证书。专业素质良好,工作扎实有效。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和优秀辅导员。用心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9xx年,《......》获山东省论文评选二等奖,并被选入《......》一书;XX年《......》获省论文评选三等奖;XX年《......》获xx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各项竞赛。XX年,我辅导学生xx在全国少工委组织“雏鹰争章知识竞赛”和“我的争章故事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本人获得辅导奖;XX年辅导学生xx在xx市作文大比拼中获二等奖。

XX年x月,由于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被推选为“xx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要珍惜荣誉,继续学习,更加努力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服务。我要在这片热土上幸福地耕耘,不断地收获。

第二篇:先进教师个人总结

光阴荏苒,时间转瞬即逝,多年以来,本人始终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各项政策、法规,无论从承担课改到投入课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努力学习,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以及组织协调潜力,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以校为家,以教育好每位学生为本,敬业奉献,不仅仅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衷心爱戴,更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自任教以来担任我校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我的班主任工作卓有成效。早晚跟班督促学生,我所带的班级,无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由于工作踏实认真,方法得当,多次被校园评为优秀班主任,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又重要的。从我当上班主任时间起,我一向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从此,我早来晚走,品尝尽了作为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是,如果让我再次选取,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取班主任工作。因为我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可爱;我在经历着一次次痛苦和失败的同时,也在迅速地走向成熟。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我燃烧了自己火样的青春,收获的是学生们丰厚的感情回报。春节、教师节一条条祝福的信息,出此刻我手机里,一个个熟悉而又逐渐陌生的面孔有浮现出来,回想着二十几年的点点滴滴,应对着二十几年充实的生活,我无怨无悔!

一、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我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心推进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实践;班级工作做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把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优秀的人民教师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为教师、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就应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每一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是否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适宜,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群众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同学们在校园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几乎事事关心。学生生病时,带他去看病。家长感激,学生感动,我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我时刻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早恋、上网吧、辍学打工等一向是初中班主任头痛的问题,为此,我一向把思想工作置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忙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在班内用心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分浓,从未出过一齐严重的违纪事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思想工作的成绩。班主任务必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我感受最深的一点。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如果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团委,各项工作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下去。所以每一新学期的开始,我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仅班主任简单,而且能够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潜力。就拿此刻的班级来说吧,此刻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以来,班内的工作构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的得到开展。

三、真诚帮忙学困生的转化

在学生管理方面,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1、尖子生的培养;2、中等生的促进;3、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期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忙和鼓励。我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忙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我班原有几个调皮学生,整天起哄,课堂上也从不安宁,自己不守纪律,还经常汇报别人。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从来不做。无论老师还是班长检查作业他们都不在乎,反正躺在泥里不怕水,谁都拿他们没办法。我并没有首先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们,而是从接近学生入手,找尽理由和他们套近乎。设法找他们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大力表扬。之后他们对张老师产生了感情,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以前的缺点要随之给改掉了,这样以来这几位调皮同学的进步,整个班级也都进步了。有个科任教师老是拖堂,学生反感,我就耐心做两方面的工作,师生关系逐渐融洽,课堂次序井然有序,教学效果逐步提升,教学成绩明显提高。我所带的班级连续被评为优秀班级,同学们在校园的表现深受老师们的赞扬。

四、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在校园给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却是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交谈,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不仅仅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工作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校园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没有缺席过一次,坚持每一天四签到,晚上也是基本上天天加班,一边完成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一边专研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六、主要成绩

多年的教学使我的教育教学成绩有的长足发展,在校园举行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评比活动中获奖,20xx年阜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等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校园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自己的教学,使我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完美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潜力用在工作上,相信自己必须能够做好!

第三篇:先进教师个人总结

一、一些做法

1.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和二册教材培训,保证实验稳步发展。

寒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中,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9人次)、论文交流、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师们透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第一学期实验工作,找到经验,反思不足,并展望第二学期的工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推动课改的发展。

要想让课改稳步发展,只靠几个人来推进是不行的,务必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用心性。因此,就务必为老师们带给一个研究的载体。否则,老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此刻的教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实验的好处。

出于上述思考,在实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老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发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办法是:老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愿意在课改中展开研究,就能够报名。结果70余名教师报了名,老师们用心性很高。第二步,让课题组老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我先公布区里的专题“情境化课堂教学”,并配发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课题组老师在确定自己的专题时,能够在区内专题下来研究,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出发,自己来确定专题。此刻,已在区里备案的专题,包括来自22所校园的23个,占全部实验校(35所)的63%。

本学期末,准备进行专项总结。

3.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实验的深入发展。(因课题组过于庞大,我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人的课题中心组。)

本学期,课改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要进行二册教材的使用实验;并要进行评价方案的实验;及专题的研究等。

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20人),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教师开放,自愿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透过听课、评课,思考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并观摩、研讨教材的使用;透过自评、他评等形式,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结合献课活动,进行短期专题的研究。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研究上。透过研究,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一些方法,确定了基本思路:积累表象→发展思维→构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示。

另外,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研究课、与宣武区交流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透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主体意识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

此刻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简单、自如地学习。此刻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校园的很多班级中已经绝迹,激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

2.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

原先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师把学生看作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此刻,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状况。绝大多数老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即从学生共性特征出发),并有一些老师能针对本班学生状况,以及本班学生中的个别学生状况出发(即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构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3.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理解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4.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情境化课堂教学”专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实。

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老师们根据教学资料的不同,来选取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师在教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资料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并列式”方式组织教学(多个情境依次出现,相对独立),透过不断变换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中(如统计等),则采用“因果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境的出现是前一情境的结果(或说由前一情境推出后一情境)。

从设计情境的资料选取上,老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生活动参与,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如一位老师在加法的教学中,与今年春季北京沙尘暴相联系,设计了环保主题。)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6

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西医内科学教研室建设精品课程内科学的情况,围绕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一教学理念,从主编规划教材、创建递进式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究、优化师资队伍、探索网络教学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使内科学资源精品化、共享化,以创新模式培养现代化中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中医药;内科学;教学改革;精品课程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最早的四大中医药院校之一。其目标是要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又有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和创新思维的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之一的内科学,在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20多年来,龙华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作了系列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创新模式培养现代化中医复合型人才。最终内科学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资源精品化、共享化。

1确立以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的培养目标,主编规划教材,调整教学内容

中医药高等院校内科学涵盖西医院校的内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4门课程,然而教学时数却不到西医院校的1/4,其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尤为突出。教研室骨干为培养创新型中医人才而确立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的目标,主编规划教材,调整教学内容。(1)在有限的篇幅中突出重点,以各系统中常见典型疾病为教学核心(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讲深讲透,而对其相关疾病重复的内容则简略叙述,纲举目张。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以达到训练学生基本的临床诊治和预防医学思维的目的,进而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跟踪内科学发展的基本能力。(2)紧跟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教学内容反映近来较为成熟的、公认的新观点、新进展,充分借鉴既往国内外内科教材的优点,取长补短,选材的深广度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3)增添中医药治疗优势疾病的相关章节及内容,突出了中医药教学的特点。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内科学必须有适合自己的教材,使学生获得新的内科学知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此,由徐蓉娟教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内科学》于2003年出版。并与时俱进,不断修订更新,于2007年和2012年分别出版第二版《内科学》、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内科学》规划教材。其配套教材《内科学习题集》和《内科学易学助考口袋丛书》也相继问世,广获同行专家、同仁和学生的好评,并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奖等3项教材奖。

2以“多临床、早临床”模式,创建递进式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时,感到所学的诊断学、内科学理论知识,难以灵活用于临床实践。为此,教研室从小学期(临床技能实训期)、临床见习期、毕业实习期这3个阶段,实行“多临床、早临床”模式,创建递进式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2.1小学期(临床技能实训期)

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操作技能、诊断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研室于2009年起在第三学年小学期临床技能实训期(3个月)设临床技能实训必修课,该课程分4个模块:症状诊断技能、心电图读图、实验诊断、诊断思维,共12学时,由高年资临床教师讲授。要求学生掌握心电图读图,并作出诊断;掌握基本的化验单解读分析技能;症状诊断技能和诊断思维模块选择具代表性症状,训练学生症状问诊及诊断思维能力,并进行案例分析[1]。通过本课程教学,为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2.2临床见习期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内科各系统理论课后,学生分组,指定专业指导老师,深入该专科病房或门诊见习。先由教师介绍见习要求;然后由学生问病史、查体、提问;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解答。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模式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师生双向模式。

2.3毕业实习期

针对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足,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1999年起率先建立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把培养研究生的导师制引入毕业实习阶段(包括临床科室轮转、选科实习和毕业加强实习、跟师实践、临床综述或临床观察研究等)[2]。具体措施:为每3~5位学生配备1名专门的临床导师,对学生技能、临床思维和操作规范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强化,全程关注,补偏纠弊。实习阶段尽可能增加同学的临床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机会,还采用教学查房[3]、病区专业小讲课、专题查房、临床病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巩固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内科学特点,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100%赞成这种教学模式,一致认为对于提高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能力、与患者交流的能力等大有帮助。选取一些具有中医治疗优势的内科疾病,如:肺癌、糖尿病、缺血性中风等,举办中西医结合的专题讲座,增加中医辨证论治内容,提高学生各专科的知识。在内科学精品网站增添思维拓展模块(症状诊断思维和中医辨证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使西医内科学知识能更好地为中医人才所用。

3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究

教研室教师对“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PBL教学、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临床病例讨论等提高学生查找文献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质疑批判能力以及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双向模式。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体系。在理论授课及见习过程中加强临床能力的测试,除外课程考勤,针对开展的PBL、CBL、病例讨论、课后网络练习及见习技能操作(问诊及体格检查)进行考评测试,平时考核成绩至少占期末总评分的30%。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进行MINI-CEX考核方式的探索,摒弃了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形式,采用多种评估量表。逐步建立基础与临床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模式改革丰富了课程建设内涵,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积极申报各级教学课题,如“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实习阶段的实行”“实习医师体格检查强化训练法教学模式探讨”“培养临床实习思辨方法的竞争性TBL教学法探索”“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配合案例随访教学效果的评价”[4]等,通过这些教学课题研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龙华医院(即龙华临床医学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重点学科的长足发展也为临床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践基地。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临床教学的必备条件,为此采取如下措施:

4.1择优选拔教师年年德才考核

被选教师必须热爱教学,具有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学经验与临床经验。主要骨干教师的教龄均超过20年,分别是内科不同临床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能将各专业最新的诊治进展引入课堂教学,与各学科的发展接轨。选派资深教师进行临床带教。每年对教师进行德才的考核,以及教学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师资质量和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教研室现有教师25名,知识结构上均为全国各著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所有教师既从事教学又在临床一线工作。教研室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力量雄厚。拥有终身教授1名,正高级占40%,副高级占40%;学历结构士占44%,硕士占36%;其中6名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年龄梯队为老中青相结合。

4.2临床师承模式,创新教学传承

内科学已经形成以名医工作室为引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推动教学团队发展持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2003年起遴选学术造诣精深、德才双馨的名医名师主持工作室[5],选拔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医师跟师学习。工作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师生共同申报课题,发表论著和论文,通过临床师承新模式,培养新一代名医名师。提倡名师、终身教授亲临课堂讲授,并开展定期教学查房和门诊带教,作好临床师资的教学示范。学院成立教学督导组,聘请名师参加新教师试讲,讲课竞赛、课题申报、教材立项等各项教学活动,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聘请名师为院级基金培养教学人才的指导老师,培养教学人才,使内科学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得以继承并发扬。

4.3成立教学团队,鼓励教学进修

教研室专为中青年教师制定了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不断涌现由中青年教师领衔的创新教学团队,如临床案例讨论教学团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团队等。团队探索教学方法,申报教学课题,撰写教学论文,很多中青年教师已列入校临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研室在院校领导支持下鼓励青年教师赴国内外进修深造,已有多名教师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香港大学进行教学进修,培养教学理念先进,临床知识扎实,教学能力过硬的内科临床教师。

4.4参加讲课竞赛,提升教学技巧

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包括双语教学竞赛、PBL教学竞赛等,既学习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授课技能,又提升教学能力及表达讲授能力,并且逐步形成自身教学风格。

5探索网络教学,建立精品课程

当今社会日益信息化、网络化,给医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部分教师早在2006年,就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内科学的教学:设立网上思考园地,指导学生预复习,网上答题、提问;教师根据网络反馈,在课堂上作有针对性的解答。目前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已初具规模,教研室在20世纪90年代就率先在全国采用内科临床实践多媒体考核系统作为对学生见习、实习的考核方法,并不断地加以补充和更新。该资料库收集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制作病例,模拟再现临床场景,设计临床诊治过程的电脑程序,使学生围绕病案模拟完成包括问诊、体格检查、选择实验室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在内的中西医诊治过程,并建立自动评估系统,对培养学生的内科基本功和整体临床医学思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011年内科学被评为校精品课程。2015年课题组完成了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内科学;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为临床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过多年努力建设,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学资源的精品化、共享化,2015年内科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6课程建设效果

(1)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通过课程建设,提升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近3年,先后由4名教师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骨干教师”,另有2名教师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称号。同时,荣获龙华医院临床教学团队3个。内科学教研室也获得“先进集体”称号。(2)促进了教学改革研究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改革。近年来,团队成员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参考书7部,立项各级教改课题24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徐蓉娟 倪伟 葛芳芳 吴晓莉 刘萍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葛芳芳,刘胜,郝微微.案例式教学在中医案例选析课程的应用与体会[J].中医教育,2014,33(2):34-36

[2]唐红,王秀薇,郝微微,等.本科生在西医内科实习采用导师制的实践与体会[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2):15-16

[3]倪伟,徐蓉娟.从呼吸病教学查房谈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2):47-48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科研管理

信息时代的学习正在从“个体学习走向共同体学习”。1995年,博耶尔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1]。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教师基于个人发展需要,自愿参与、协同进步、共同促进的团体组织[2]。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专业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合作、团队、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专业教师联结在一起,进行专业教学,专业知识、专业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共同体[3]。近年来,我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一、建设“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

(一)思政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养成、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更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围绕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教科研工作研讨,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把问题分析清楚,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树立提档升级意识,深挖自身潜力,促进专业发展。分析研究教师现有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等现状,针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公共学科等不同的教师,开展“科研青蓝”工程培育青年教科研学习共同体行动。

(二)科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我校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选拔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问题,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发挥“青蓝工程”的平台作用,努力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秉承“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建立团队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其深入了解岗位能力标准,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和个性特点,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为提升团队教师的整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可以让科研管理朝着科学、有序、标准、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校积极加强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坚持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团队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立交桥,修订出台科研骨干评比条例、教科研奖励条例、教学骨干评比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推行“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工程

(一)科研兴教,建立网络课题结构。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坚持科研兴教意识,加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中青年教科研骨干培养。启动实施教师成长基石计划,以课题为抓手,建设立体化网络课题结构,确立课题分层立体化管理,建立课题立项管理档案。加强过程管理与考核,建立各级课题的微信和QQ组群管理,考核分内容、分阶段,并强化课题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树立科研无处不在的意识。使课题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具体做法是“6个1”方案:学科教研室以教研室主任为负责人,以1位青年科研骨干教师为核心建立1个“科研青蓝”团队,每个“科研青蓝”团队要有1项课题,团队教师每学年要有1篇研究论文、1次读书荐书活动、1次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二)“2+4模式”,培育教学科研骨干。实施“2+4”课题管理模式,即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图1),各系部以学科教研室为单位实施第一级管理,负责课题的申报及具体活动的开展;学校科研处实施第二级管理统筹全校课题,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及过程性管理。课题立项后建立管理档案,细化过程管理,严格中期考核,考核分内容、分阶段,并强化课题与教学之间的联系。课题的研究,重在对教师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实具体的问题,不是完成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同时,对在研课题实行“四项考核办法”管理(图2),包括分享研读专业书目、开设研究课专题讲座、举办研究成果汇报展、论文课题指导等,建立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推动“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专业化发展。

(三)“三坛讲堂”,构筑理论前沿平台。在互联网环境中,网络学习共同体日益成为教研信息化的载体和表现[4]。开展课程资源建设,以分层选学,自主思学,微课助学为载体。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制定教师的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鼓励团队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在制度上对团队教师提升学历予以政策倾斜。发挥我校是徐州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优势,在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的同时,努力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搭建成长平台,开设“教授论坛”“专家讲坛”“青年杏坛”等“三坛讲堂”,不同层次、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丰富教师专业知识。为满足团队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不定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校担任访问学者,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到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短期研修。同时,组织校内各级名师不定期开展教学公开课、示范课,安排名特优教师担任校内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要求教师参与“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建设,参加实训基地建设等,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全方位搭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通道。

(四)发展融合,搭建梯队培养平台。努力为学校教师搭建全员培训的成长平台,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室的优势和专家引领示范作用,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同伴互助,努力搭建平台,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围绕“高尚师德”“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职业能力”五个核心能力,通过常态化开展“学生心中的恩师”“读书沙龙活动”“好书品评推荐会”“教学骨干展示课”“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让“读书沙龙活动周”和“好书品评推荐会”成为学校常态化的读书传统活动。将教师个人阅读和“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共读相结合,教师现场推荐和网络推荐相结合,教师通过平等对话、讨论、分享专业意见以及各种学习资源,努力营造全员阅读的浓厚氛围,养成常阅读、真阅读、深阅读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科研课题的有效开展作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推动战略,加大课题立项的管理和成果展示,通过典型示范和激励机制,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确保学校发展后劲。每年度评选一次学校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再从教学骨干教师和科研骨干中选拔校级教学名师,最终培养出在省市乃至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部级教学名师。

(五)优化培训,促教科研深度融合。为全面提升教研水平和学科建设能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学科教研室建设,我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培训与长期指导相结合,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开展线上线下校本教研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教科研的深度融合。开展课堂教学开放周教研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课内拓展到课前、课中、课后,以学科教研室为单位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研究课,深入到课堂教学细节进行研究、探索,开展案例剖析、教学研讨、交流评价、展示提升等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论文”写作校本教研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教学和科研专题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将教学和校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有机结合,采取以视频自主学习与各教研室线上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学习结束后,每位专任教师完成学习心得1篇。由于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开展“真教研”,有效地促进了教科研的深度融合。总之,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为充分发挥科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服务、引领、助推的职能,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坚持“五条原则”,即加强管理、工作有序、重点突出、打造特色、协调发展。实施教师成长“基石计划”和“2+4”课题管理模式,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工程,团队老中青名特优教师配置合理,带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双向助力传帮带,相互影响共发展,生发综合育人动力。

【参考文献】

[1]曹景菲.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2).

[2]郭青松.学习共同体助力教师成长[J].教书育人,2020(08).

[3]刘国柱.教师学习共同体视角下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

公开教学论文范文8

注重有效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立体互通的网络体系是有效培训的桥梁,注重发展的团队管理是有效培训的保障,不断创新的组织方式是有效培训的载体,精细务实的全程管理是有效培训的后盾。

关键词: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思维;创新人才;有效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为了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当前应该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主导作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由此可知,增强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有效培训应该成为培训机构的重要目标。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培训项目为载体,坚守“天、地、人”的工作理念,以教师培训需求为起点,以教育教学困惑为主题,不断优化培训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加强有效培训,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教师教育之路。

一、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

教师培训的宗旨是“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层教师”,在教师培训中要秉承“天、地、人”的工作理念。具体内涵为:“天———仰望星空,拓展视野,更新理念;地———脚踏实地,走向实践,解决问题;人———以人为本,关注需求,资源共建。”

二、立体互通的网络体系是有效培训的桥梁

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可建立“立体互通、职责明确的五级网络体系”,即市教育体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乡镇中心校(局直单位)———学校教学负责人———教师。要依据管理职责建立不同群体交流群,比如师训专干群、管理人员群、辅导教师群、学员交流群。在项目运行中,采用电话、飞信、微信、QQ群,实现即时、全方位、立体的互联互通,确保培训有效推进。

三、注重发展的团队管理是有效培训的保障

(1)组建专兼结合的培训团队。优秀的培训者,必须“顶天立地,能文能武”。他们是培训理论的研究者、培训资源的开发者、培训课程的设计者、培训教学的指导者及合作者,还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基于此,要充分利用本地教师优势,组建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区域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库中,有资深教授,一线的省市级骨干教师、教研员和名师名家,还有优秀的专职培训者。

(2)重塑培训队伍的专业能力。优秀的培训者,必须具备需求调研和问题诊断的能力、建构培训模式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源和开发课程的能力、组织活动和示范引导的能力、质量分析和研究培训的能力。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对这些人员进行打磨、重塑。

1)自我修炼,强化内功。主张以教学反思促进步,进一步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积极在培训机构开展“八个一”活动。即每次培训后撰写一篇培训反思、每周至少听一次其他教师的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或公开课、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学期写一篇自修学习体会、每学期结合本职工作研究一个问题、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青蓝工程,助力成长。为了实现培训队伍的梯级培养,促进青年教师迅速转变角色,学校可以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队”,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下乡指导中组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智慧分享,助力成长。

3)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学校要以同类培训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师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课中观课———课后议课,使大家在思维碰撞、智慧共享中得以教学相长,共同提升。

4)专家引领,开阔视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平台。依据上级安排,学校全力支持培训者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并要求外出培训者回来后与校内教师交流共享,共同成长。

5)竞技比武,锤炼技能。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每年一度的培训机构优质课大赛、微课大赛、教师教育论文评选等活动。从学校初评、郑州复赛到省级决赛,学校认真组织,选手积极参与,取得优异的成绩。

6)根植土壤,实践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基层解决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学校专门组建校本研修指导组,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指导工作。通过开展“望、闻、问、切”———如课堂观摩、评课议课、课堂示范、专题讲座、指导科研、研修通讯、网络教研等系列活动,基层单位在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四、不断创新的组织方式是有效培训的载体

(1)借助技术,创新培训。为了让培训更有吸引力,学校不断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培训组织方式。比如“创意破冰六步法”的运用,受到学员极大欢迎。第一步,借助技术,搭建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要求修改个人群名片,其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网上交流的幸福家园。第二步,认识学友,超越自我。先在微信群中向大家打招呼,然后在A4白纸上画出左手,大拇指处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找学友签名并认识学友。鼓励大家迅速超越自我,快速融入大家庭。第三步,提供图片,组建团队。培训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随机发放,每人一张。学员迅速行动,能拼为一张完整的图片即为一个团队。团队要摆出一定的造型,并到班级微信群中,然后迅速选出队长,设计团队口号、队徽、队歌,并在队长带领下整理出急需解决的教学困惑3~5个。这是重中之重。培训教师搜集之后,要及时将困惑反馈给相关主讲教师,或者到微信群中,让学员之间答疑解惑,真正做到关注需求、解决问题。第四步,风采展示,不拘一格。团队组建好后,要让各团队通过抓阄的方式进行风采展示,形式不限。第五步,微信投票,激励评价。团队展示后,每位学员登陆微信平台进行网络投票,选出“最喜欢”或“最有创意”的团队。前三名团队,由培训教师颁奖进行激励。第六步,任务驱动,引领成长。培训教师出示培训结束时团队学习成果的展示要求,实现任务驱动,引领成长。

(2)搭建平台,展示成果。为了使中小学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修学校通过技能比武、校刊《师说》、校本研修通讯、校本课程展示、论文大赛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师的优秀成果。这既增强一线教师的成就感,又增加培训的活力与魅力。

(3)因地制宜,灵活管理。在常规管理的同时,学校也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国培计划“农村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中,对新密市499名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按50~100人进行随机分班。我们发现以后,在项目启动前积极与平台管理者进行沟通,采取“自己编班、安排辅导教师上报、继续教育网批准”的方法。编班原则:

1)城乡搭配,均衡发展。

2)按校分班和辅导教师日常校本研修试点相结合。

3)实践研修活动现场观摩,按区域班级两两组合,两班辅导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指导观摩展示设计。实践证明,这样的编班为后期集中研修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取得良好的效果。

(4)课题驱动,研训一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工作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进修学校始终坚持扎根实践、科研引领,及时地把培训、科研结合起来,走研训一体化道路。比如立项的课题有:中央教科所子课题“农村地区教师有效研修的途径和方法”,河南省级课题“农村地区小学教师有效培训”“小学数学名优教师的发展路径探索”,郑州市课题“新密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技术有效培训研究”,等等。基于培训,学校还撰写“校本研修八环节”“教师培训道德课堂”“网络环境下开展教育技术的思考与实践”等多篇文章,发表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小学教师培训栏目,被许多地区参考、借鉴。

五、精细务实的全程管理是有效培训的后盾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因此,要充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对于每个培训项目,要重视全程管理。比如培训之前,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开班时告诉学员,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培训中,积极做好征询意见、改进提升的即时反馈工作,如随机交流、不记名的网络问卷、满意率测评等。培训之后,及时发现一些优秀学员,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如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展示其学习成果、担任学科辅导教师等,以加速专业成长的步伐。另外,学习成果中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学校管理中的优秀做法,可在校刊《师说》上刊登,在全市范围内分享、交流。这些管理举措,极大程度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心灵交融,共同演奏一曲曲优美动人、魅力无穷的教师培训之歌,为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梅玲 单位:河南省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士文.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师培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谢楚贤.践行新纲要创新教师培训管理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4).